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产业发展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日益增强。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绿色食品是一种健康无污染的食品,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求,近年来其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十分广阔。
不同学者对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内涵从多种角度进行了诠释。目前刘连馥(2004)等提出的定义被广泛采用,认为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在种类组成上,包括粮油、畜禽蛋奶、蔬菜、果品、饮料酒类、水海产品和其它等9大类初级食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从产品质量方面,绿色食品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必须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标志;根据质量的不同等级标准,绿色食品又可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材料,AA级不允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化学制品以及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
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尽管历史不长, 但保持了全面、健康地加快发展,已成为一个极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据相关资料,至2007年,绿色食品新认证企业2371家,产品6263个,分别比2006年增长14.9%和10.3%,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5740家,产品总数达到15238个,实物总量8300万吨;产品年销售额1929亿元;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23000万亩。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绿色食品生产已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商品化、品牌化的态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绿色食品生产规模较小
由于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前期建设投资大,单体企业或农户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完成该任务,导致企业或农户不愿独立投资建设,无法实现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化,从而导致绿色食品的产能不高;其次,因此,由于绿色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严格的全程质量控制,所有生产环节都要求符合标准,因此对生产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要求许多生产环节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如购买设备、农技训员等,同样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导致绿色食品产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
2.绿色食品品种较少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及销售市场仍以粮食为主,占到绿色食品总供给量的50%以上,而其他种类的的绿色食品较少。在面对当前消费者多样化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情况下,由于绿色食品种类未实现多样化难以满足公众的消费需求,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制约了绿色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3.绿色食品市场份额较小
绿色食品是安全无污染的食品,但在我国绿色食品的市场占有率还不高。这可能主要由三个原因所致,一是相对于传统食品而言,绿色食品往往售价较高,加之居民实际消费能力的关系,使得绿色食品无法成为人们餐桌的“主角”;二是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够充分,其产品质量标准,产品特点及优势了解相对不足;三是由于部分食品安全性的问题属于长期性、潜伏性的特点,短时期内无法体现出危害性,也影响了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重视程度。
4.绿色食品产业抗风险能力低
尽管绿色食品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风险防御机制。由于农产品市场情况的变化,绿色食品经济效益会出现波动,由于绿色食品产业往往涉及公司、农户、投资方等众多参与者,如何保证各参与方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避免某一或某些参与方利益受到较大损害而丧失积极性,进而影响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模式
绿色食品是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尽管目前存在规模较小等问题,但其发展空间很大。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绿色食品的产业化正是推动绿色食品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食品产业化是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环境基础上,以绿色食品为主导,以生产基地为依托,利用绿色农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及一体化的产销组织方式实现绿色食品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循环互动的过程。绿色食品产业化通常涉及基地(工厂)、农户(工人)、公司等参与主体,包括生产(加工)、营销及服务体系等,下面就我国绿色食品产业产业化各环节的可能模式进行分析。
1.生产(加工)环节
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主要有基地(工厂)、农户(工人)和公司等参与。农户(工人)是绿色食品生产中的主要劳动者;基地(工厂)在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主要起到两方面的作用:首先,生产基地作为绿色产品的原产地,其生态环境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争取不会在绿色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其造成污染,杜绝绿色食品“源头污染”的可能性;其次,在绿色食品产业化过程中,生产基地还应作为绿色食品的展示销售平台,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了解绿色食品的生产流程,从而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绿色食品的信赖感;公司在绿色食品产业化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不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打响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使绿色食品产业能够尽快做大做强。按生产(加工)过程的组织形式不同,通常包括以下模式:
(1)农户(工人)+基地(工厂)模式。这种模式是绿色食品产业化最基本的模式,即通过农户(工人)直接进行种植,通过种植基地(工厂)加工,然后通过商场或其他渠道销售。但是因为在绿色食品生产、销售的过程中需经多方严格认证,但由于劳动力技能培训等问题,目前这种模式在我国较少。
(2)公司+基地(工厂)模式。该模式中公司直接租用农民土地,由公司建设基地或工厂,公司工人进行绿色食品生产或加工。该模式便于公司严格控制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但往往投资较大,公司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3)公司+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公司提供技术、生产资料等服务,为农户生产和加工进行指导,这就可以避免由于农户盲目种植,导致最终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的情况发生。最后,公司通过订单和合约形式,对合格的产品进行收购。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司避免在生产初期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地建设,节约了成本,又可以保证农民的利益,有利于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许多大型公司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化时都采取这种发展模式。
(4)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是指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基础,由公司进行生产基地建设,雇佣农户(工人)进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公司为绿色产品的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把关,可以保证绿色食品的生产环节达标,最后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统一包装、销售。这种模式在由于是公司在全程监管,完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因此在很多绿色食品产业化中都采取这种模式。
2.销售环节
绿色食品产业化须以市场为导向,而商场、农产品市场或专营店等销售渠道对绿色食品的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有两种:
(1)商场(超市)+公司(农户)模式。该模式以综合性商场或超市为销售平台,农户或公司为商场(超市)提供绿色食品,依赖于大型的卖场进行销售。商场(超市)为绿色食品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宣传窗口,对推广绿色食品观念,促进绿色食品的销售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绿色食品自身属于优质产品,经营绿色食品反映商场(超市)紧跟绿色消费时尚,重视产品安全质量,对提升卖场形象具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绿色食品销售多采用此类模式。
(2)专营店+公司(农户)模式。为拓展绿色食品的销售渠道,今后的发展中,绿色食品的销售可加大绿色食品商店特许经营、直销店等发展模式,一来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从而降低成本;二来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突出品牌效应。多渠道的销售网络的简历能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风险防御能力。
3.管理与服务环节
绿色食品产业化还要求相关的管理与服务环节,主要包括:
(1)政府部门。由于绿色产品实施严格的品质及过程管理,加之产业化过程中涉及众多经济主体,政府部门通过加强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引导、扶持、监管和协调,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化的平稳、健康发展。
(2)中介(科研)组织。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公司往往无法对农户(工人)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而且有些时候还需要对农户(工人)进行相关培训和技术指导,因此,需要引入第三方,形成“公司+中介(培训机构、科研机构)+农户”的发展模式。其中由中介(科研)组织牵头,一方面对农户进行科技服务,以保证绿色食品质量,另一方面积极与公司联系,扩大绿色食品的销售渠道。这样就更好的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运输机构。绿色食品的生产、销售往往是跨地域进行的,为避免产品积压,损害公司和农户(工人)的利益,就要积极拓展运输渠道,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利于绿色食品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能够更好的将绿色食品产和销衔接起来,实现供销一体化。
四、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对策
通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化,可以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及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带动相关经济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化经营是绿色食品的发展的必由之路。为使绿色产品生产能够顺利的实现产业化发展,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的问题:
1.因地制宜制定绿色食品发展规划。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优势来发展主导绿色食品,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有些地方原先的基础比较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基本条件,加以扶持,即可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还有些地方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本身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概念,只要经过一定方式加以整合,其规模就可以迅速发展扩大。
2.大力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发展和壮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必须要依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依托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既可以使产品的质量有所保证,使绿色食品的概念尽快的被消费者认可,又可以带动当地绿色食品产业规模的扩大,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以公司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实现产销一体化。
3.加大绿色食品质量进行监管力度。绿色食品提出了安全、健康食品的绿色概念,为了使消费者能够买的放心,吃的安心,应对绿色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依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绿色食品包装标签标准、绿色食品贮藏、运输标准、绿色食品其它相关标准,实施严格的质量全程认证。既保证绿色食品的产品质量,又可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平。
4.拓展融资渠道。绿色食品产业投入较大,仅靠公司和农民自身的投入是不够的,为实现绿色食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拓展融资渠道,吸引包括政府扶持、企业、个人投资参股等多种途径投资,才能保证绿色食品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5.提升绿色食品的认知度。尽管绿色食品是健康食品,代表了食品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但对绿色食品的整体宣传不力,使许多消费者并不十分清楚什么是绿色食品,对绿色食品存在种种误解。由于消费者没有形成对绿色食品的正确认识,加之绿色食品的价格也比普通食品要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绿色食品的宣传,使人们充分认识绿色食品的重要性,从而形成消费意识。
6.加强绿色食品产业的管理与服务等支撑能力建设。加强政府部门为发展绿色食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提业平台;相关科研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则重点在为公司、工厂工人和从业农户提供技术支持;生产用物质和运输服务等部门则可加大网点建设力度,为农业产业化创造良好的生产及销售条件。
参考文献:
[1]刘连馥:绿色食品导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2]万 丽:关于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对外贸易的若干思考[J].Economic & Trade Update,2007,5(58):78~79
[3]李长胜 孙凤俊 刘云波等:绿色食品发展与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4):294~299
[4]蒋丽,陈惠音.绿色食品及最新技术[J].食品工业科技,2001,(3):80~81
[5]王渝陵.发展中国绿色食品的思考[J].生态经济,2001,(12):46~49
[6]郭春敏,张劲松.浅谈绿色食品标准问题[J].中国标准化,2001,(7):15~16
[7]邓晨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2007
[8]陈怀锅.江苏绿色食品发展模式与发展动力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3):926~927,942
[9]中国绿色食品网.省略.cn
[10]王启云:绿色食品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1):63~65
[11]陈福明.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4):1187~1188
[12]梅洪常 邓 莉:绿色食品产业化研究[M].北京:管理经济出版社.2005
[13]唐春根 李鑫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世界农业, 2007.( 2):9~11
[14]刘 梅:中国绿色食品经济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3
[15]王德章 宋德军:物流形式与产业发展研究―以中国绿色食品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07,(3):22~29
[16]董 钻:绿色食品与标准体系[J].新农业,2004,(10):49~50
1.辽源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采取的措施
1.1抓体系建设,强化事业发展的基础 2007~2010年,辽源市加大了绿色食品体系建设。下辖的两县两区都成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配备了相关工作人员,市县(区)两级专职从事绿色食品工作的在编人员22人。为了保证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的管理尽快实现由单一行政推动向行政推动与依法监管并行转变,市农委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整合资源,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纳入绿色食品办公室合属办公,增强了绿色食品产业质量监管力度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使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在各个层面都有机构、有人员、有手段。农业系统内部也理顺了关系,加强合作,形成权责统一、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农业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真正形成行政事业共同推进,部门之间互相支持,系统内外紧密合作的发展环境。
1.2抓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近年来,辽源市先后制定和出台了《辽源市绿色产业发展规划》、《辽源市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意见》。2007年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辽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在《辽源市食品监管工作意见》中把绿色食品开发和监管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明确要求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基地产品可以免检。东丰县、东辽县把开发绿色食品工作纳入到主要领导工作,年终考核。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规划纳入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经过5年努力,使绿色食品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支柱产业,到2010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力争达36亿元。由于制度保障到位,市、县两级加强领导,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1.3抓科学规划,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按照《辽源市绿色食品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要求,紧紧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狠抓绿色农产品的发展规划。一是突出地域特色。以粮食和特产业为主;二是突出产业重点。开发具有市场拉动大、科技含量高、生命力强的产品;三是突出发展精深加工。通过科学规划和产业布局,已经形成了以德春米业集团公司、夏兴有机生态生物高科集团、天人牧业有限公司等绿色产业发展基地,带动了辽源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拉动了专业生产和就业,成为县级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据统计,到2010年底,辽源市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年加工产值达20亿元。
1.4抓监督管理,确保认证产品质量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流通领域是影响无公害和绿色食品质量的3个重要环节,辽源市通过抓绿色食品产业生产源头、绿色食品产业生产环节和绿色食品产业市场交易的监管,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每年都开展绿色食品产业专项检查和绿色食品的复查换证工作。同时会同工商、公安、卫生、质监等部门,结合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加强对产品的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1.5抓配套服务,提高发展绿色产业的积极性 辽源市农委连续3年都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绿色食品工作方案》和《农产品质量认证与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将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列为中心任务,明确职责。市、县两级绿办每年都举办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培训班;每年都组织企业、单位申报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每年对绿色产业开发工作好的县、乡、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协会。2011年年初,在市供销合作社、市财政局、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协会,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推广应用新技术规程,优先发展协会的产品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产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绿色食品产业中的作用。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整个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食品又好又快地发展。
1.6抓市场培育,不断提升品牌价值 借助各类媒体,加强宣传,进一步树立绿色食品产业品牌形象;协助绿色食品产业认证单位开展贸易促销活动,积极参加由省农委组织的各类展会与洽谈会;研究市场准入制度,引导企业构建绿色食品专业流通渠道和营销网络。
1.7抓宣传培训,提高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绿色食品产业知识的学习、宣传及贯彻落实;与农药经销商签定不销售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大力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有效地提高了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绿色食品消费意识。
2.当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2.1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生产者仍然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而忽视产品质量;消费者虽然开始重视绿色食品,但消费意识和鉴别能力欠缺,且由于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实施,很难体现绿色食品的优质优价。
2.2检验检测能力不足 农产品检验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性需从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到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测。现有的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求,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整体水平偏低,监督检测力不足,限制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3资金投入不够 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经费不足,制约了其发展进程。示范区建设、标准制(修)订、检验检测、产品认定以及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4人才缺乏 辽源市农业标准化人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目前,从国家、省、市级到县、乡、村级还没有充分利用数量有限的农业标准化骨干人才,来培养大批农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形成一条龙式的农业标准化培训制度。
3.对绿色食品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3.1加强领导,强化政策支持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要把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尽快明确和完善各级绿色食品产业工作机构,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纳入工作业绩考核范围。抓紧建立“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推动机制,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上下互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快速发展模式,积极创造改革和发展环境。要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作为农业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与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创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农产品营销等项目直接挂钩,进一步挖掘农业系统内部行政推动潜力,合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3.2统筹规划,加大资金投入 市县乡三级农业部门要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实施紧密结合起来,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品牌优势,同时把产业品牌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将绿色食品产业工作经费纳入本级公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和增加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要优化资金使用结构,尽可能地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倾斜。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向绿色食品产业产业投放,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发展战略
一直以来,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发展存在粗放式投入、资源浪费的问题,当前发展起来的农作物秸秆板对人造板产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加之近年来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制作农作物秸秆板的原材料又为各种农作物秸秆,所以,发展农作物秸秆板不仅顺应政策的要求,还能利用我国农作物秸秆高达6亿~7亿吨的余量,发展前景明朗且环保意义重大。
尽管如此,有关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缺少从产业到企业战略的系统化的研究。本文拟从环境-企业-产业这个系统化研究的模式出发,希望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产业发展和企业战略提出建议。
一、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动力――发展动因
(一)三大发展动因
要分析农作物秸秆板产业的发展动因,先判断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从产量上,农作物秸秆板产业是人造板业中的一个产量比重较低的子产业,从规模上,国内农作物秸秆板生产企业大多是零星分布且普遍规模较小,尚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所以本文认为,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处于产业形成期的初步阶段。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向成熟期推动的过程中,市场需求、政策制度和技术改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三个决定因素相互作用,政策与制度作为我国政府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确立和维护了产业的经济秩序;而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则从基础层面拉动和牵引着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动因与企业战略
首先,产业制度约束了企业战略的政策方向。以《江苏省秸秆利用综合规划》为例,该规划明确了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制度对企业发展秸秆板产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企业中推行严格执行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的政策理念。
其次,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因素共同作用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战略。首先,企业想要提升竞争力,需要从技术上不断改进,且从产品上不断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例如,当某一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希望成为行业的领导者而不是简单的追随者,当务之急就是拥有较强的技术和创新能力;又例如市场对绿色环保的人造板需求旺盛,那么农作物秸秆板的企业就有了生产的动力,相应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应用也广泛流行起来,反过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的良好效益和市场需求,也会刺激着产业技术的不断革新。
(三)发展动因与发展模式
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动因影响者发展模式的选择和保证体系的构建。首先,政策与制度是发展模式的方向,目前,国际提倡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所以当前的产业发展模式也围绕着节能和循环利用展开;其次,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是产业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发展模式构建的重要保障。
二、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重要基础――企业战略
(一)战略地图
本文运用战略地图(如图1所示),对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框架梳理。从四个层次,说明了如何推动和运用“绿色联盟战略”这项企业战略。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战略共有四个具体方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成长和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 “绿色联盟战略”。
市场是企业生存之本,是企业生产发展的根本源泉。尤其是对还在初步阶段的农作物秸秆板企业来说,市场并不稳定,虽然政策前景较好但是市场接受度不高。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市场营销这一个维度,说明了战略地图在农作物秸秆板企业营销子战略中的运用。
(二)绿色联盟品牌营销战略
本文遵循“4P”营销组合理念,引入“绿色联盟品牌营销”理念,围绕品牌战略进行分析,为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如何把握好市场需求作出建议。
目前,农作物秸秆板企业多为零星的、不具规模效应,如果想要企业迅速成长,一个有效的支点非常重要。例如,树立品牌理念就是很好的方法。利用品牌抢占市场,给消费者一个良好印象是农作物秸秆板企业现阶段的一大捷径。
战略联盟是企业营销战略的一大利器,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借鉴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的wintel联盟策略,当年实力弱小、名气低微的微软就是借助授权IBM使用自己的软件(DOS),迅速地将微软品牌销售出去的。另外,考虑到农作物秸秆企业的原材料多数来自农村及乡镇等,该类企业的品牌联盟,可以参考城镇品牌联盟、商业品牌联盟和销售渠道联盟这三种可行的方式。
第一,农作物秸秆板城镇品牌联盟。农作物秸秆板企业与城镇品牌联盟主要是利用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并开发一定距离的客户。例如,实现农业收获、运输、收购到销售的一体化,这样一是得到政府支持,二是给农民得益,三是满足企业需要。另外,可以适时地抓住 “三农”问题的契机,密切配合扶贫工作等,改造新的农产品产业化模式。
第二,农作物秸秆板商业品牌联盟。借鉴微软和英特尔的合作,农作物秸秆企业可以和一些知名的商业品牌合作,包括健身器具、保健食品,或者是一些电商合作,在品牌营销中加入“诸橙柳桃“这样“有眼球”的营销字眼,实现品牌联动和联盟。
第三,农作物秸秆板销售渠道联盟。这样的联盟主要是通过,为经销商或销售商、及各电商等提供农作物秸秆板产品的直销服务,进行专售专卖的方式,实现产品的销售,并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
三、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化发展模式――“1+1”模式
产业的“1+1”发展模式是本文提出的适合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的新尝试。“1+1”农作物秸秆板产业发展模式的一个“1”指的是“相关利益者联盟发展”,另一个“1”指的是“产业前后连接与整合”。
一、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
打牢绿色产业发展基础
栖霞区从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入手,以知识化和生态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生态产业,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下决心整治“三高两低”企业。由于历史原因,栖霞区内工业企业、尤其是化工企业数量众多。2006年以来,栖霞开始启动化工企业整治工作,以“关、停、并、转”为整治目标,通过深入化工园区考察,到企业一线研究企业产品工艺、生产流程、规划布局,主动帮助企业谋划转型发展之路。燕子矶片区66家化工企业全部予以关停,规划面积13.81平方公里的燕子矶滨江新城建设全面启动,历史上的老化工基地将转变为滨江生态宜居的综合服务型新城区,全面打造城北商业贸易中心、历史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为新城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配套服务。同时,2013年已经启动金陵石化周边化工企业整治和主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绕城公路以内19家企业“退城入园”,完成57家“三高两低”企业整治。
出重拳落实节能降耗。围绕能耗控制总体目标,按照属地原则,将节能降耗任务细化分解到各街道,并把节能等生态指标纳入街道每月工作考核体系,严格考核,严格督查。对区内每个重点企业进一步明确能耗减控目标,特别是对年耗标准煤1000吨以上的高用能企业,严格督促其设立能源管理专职岗位,建立并实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同时,组织相关部门,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三级监测网络,对企业能耗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引导企业加强用能管理、降低能耗。
严要求执行能源评价。从严控制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影响指标,严格执行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对新、改、扩建项目100%开展节能评估;对新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0.5吨标煤/万元、单位产品能耗达不到公布标准以及新增煤炭用量项目一律不予批准;对年能耗1000吨标煤以上项目,必须由区节能办组织专家对能评报告进行评审后方可审批。同时,严禁使用属于淘汰目录中落后的生产设备,对未能完成年度节能指标的重点用能单位,除节能、环保技改项目外,其他项目一律禁批。2011年,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南京市首家、江苏省第7家、全国第14家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验收的园区,区内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等指标远优于国家标准要求。
高标准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保障,绿色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基础作保障。近年来,栖霞区从打造环境基础入手,以污水收集管网、污水泵站、雨污分流管网建设为重点,先后实施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再生利用、仙林大学城白象片区污水收集等系统工程,新建并投入运行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仙林污水处理厂,将区域内周边企业污水管网与两大污水处理厂管网对接,年处理污水2600多万吨。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抢占绿色产业发展的高地
科技创新是国家战略。栖霞区依托全国知名的仙林大学城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全力打造以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现代物流和科技服务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加速推进绿色产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全力打造世界级南京液晶谷。以高世代液晶面板技术为核心,重点向上游发展研发设计、核心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向下游整合终端产品,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加快搭建高技术创新平台,大力推进国家级高技术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建设,加快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平台,掌握先进的设计和生产工艺,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的低碳企业品牌和产品,并在低碳产业领域拥有若干关键技术,建设国内知名的低碳产业示范区。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诺贝尔奖获得者阿龙工作室为龙头,加快推进江苏生命科技创新园建设,依托驻区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突出以研发和生产为主线,以大企业集团为龙头,加大生物医药、中药、化学药企业或行业的兼并重组,强力推行新版GMP认证,推动医药行业的绿色整合。同时,把生命科学前沿、高新技术手段与传统医学优势结合起来,鼓励企业研发适应多发性疾病和新发传染病防治要求的创新药物,重点突出基因药物、遗传工程药物、酶工程药物等方面的研发,努力形成医药研发产业群。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龙潭深水港作为江海联运枢纽的重要地位,着力打造国家级龙潭海港枢纽经济区,加快规划布局公、铁、水联运综合运输体系,实现保税物流、仓储中转、研发服务、金融配套等业务蓬勃发展,打造地区生产性物流枢纽。充分运用计算机控制、智能化交通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建立高效的运转管理系统,形成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绿色纽带。
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发挥仙林科技城高校科研力量雄厚的优势,以驻区高校科研院所为依托,以科技企业为基础,畅通政、校、企间的信息通道,构建栖霞智慧创新区,打造国际化信息服务业基地,基本建成科学合理、高效综合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科技服务领域,充分发挥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在培养和吸纳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吸引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高级人才、高技能人才,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
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以仙林物联网基地为依托,加大RFID&传感器、信息安全以及系统集成应用等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推广运用力度,逐步构建在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信息安全等领域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全省重要的物联网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现有历史文化积淀、民俗文化传承、生态文化打造以及创意、策划、传媒等现代文化的引入与发展,加快推进仙林科技城建设,建立大学文化和社会公众的互动模式,逐步形成大学城的特色文化旅游市场;加快推进栖霞山旅游开发,以旅游业为龙头,打造融商贸、旅游、娱乐为一体的栖霞山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南大科学园、紫东国际创意园、金箔文化产业园等创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以研发服务业和设计服务业为主,以文化传媒业和咨询策划业为辅,形成完整的创意产业链,打造创意型商务园区和高科技产业园区。
三、全力打造绿色示范园区,
构建绿色产业发展载体
近年来,栖霞区围绕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构建资源共享、生产共用、市场互补的产业链群体优势,将单纯的工业区向科技创新型、产业集聚型、质量效益型、生态安全型、服务配套型的综合功能区转变,以绿色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为突破口,重点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科学规划环保、低碳特色产业平台。认真分析栖霞的产业优势、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以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题,依托“南京低碳示范产业园”、“南京环保科技产业园”,大力发展OLED节能灯等绿色环保产业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业,推进“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循环,实现废弃资源的综合利用,形成生态产业链。
加快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以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积极引入集中供热、中水会用等环保技术,加大园区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供热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园区平台企业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加快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中小锅炉,逐步实现燃煤锅炉、茶水炉全部关停。
加强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引进专业节能机构,从改造产品设计、改革生产工艺、优化技术设备、促进物料循环和废物综合利用多个环节入手,制定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制度,逐年完成园区企业清洁生产项目。
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力度。重点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等新型节能技改模式,全面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环保设施融资租赁等方式,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积极推广市场化节能服务模式。突出抓好对石油化工、电力、建材等重点耗能企业的技改升级工作,鼓励企业引进低耗能、低排放的新技术、新项目。
四、加快建立绿色产业政策体系,
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机制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建立有序高效的机制、规范完备的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栖霞区结合绿色经济发展,在宏观层面,加快完善绿色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阶段任务和推进思路,进一步明确区域绿色转型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的实施;在微观层面,通过政策导向,干预和调整经济的行为,对绿色产业进行扶持,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研究制定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过程中,将发展绿色经济作为栖霞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积极引入生态、绿色理念,突出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明确提出低碳与节能目标,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引导投资向绿色产业领域发展,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产业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产业发展机制。全面实行有利于发展绿色经济的土地和资源配置政策,按照生产力布局规划,提高绿色门槛,严格实施差异化、定向化招商策略,严把项目关。辩证处理好引进项目的“大”与“小”、“快”与“慢”的关系,努力提高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资源的使用效益。探索建立绿色产业布局统计、绿色产业链跟踪溯源和绿色产业体系发展的评价机制,正确认识绿色经济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及时制定更加有针对性、有效性的促进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相关政策。
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优化、高级化的内涵是能源和各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即按绿色发展要求,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按生态循环与平衡原理,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展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由此可见,低碳经济需要绿色低碳产业作支撑。实现产业的低碳化、绿色化,是低碳经济发展中产业优化升级的题中之意。它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能效、节能降耗、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两方面的内容。依据国务院的“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江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在“十二五期间要求下降16%,加上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江西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形势都将日益严峻,这些都给江西产业带来低碳转型的压力和要求。江西要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绿色发展,提高经济的发展效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据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遵循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推广低碳技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的低碳调整和升级。有鉴于此,本文基于低碳经济模式,梳理影响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因素,探讨相应的解决之道,对于推动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有利因素
(一)能源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十一五”以来,基于“缺油少煤乏气”、能源消费总量超50%外部调入、传统能源供给结构不适应经济平稳快速发展需求的现实困境,江西近些年着力于优化能源结构,在风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主要举措有:充分利用环鄱阳湖等地区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力发电,改善了电源结构;依靠铀矿资源和铀产品大省优势,将新能源振兴和清洁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放在核电,使江西成为国家能源规划中东中部核电站建设带的组成部分和优先发展核电的内陆省份;重视产学研机制建设,成立全国首家生物质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技术促生产,建成日产60吨的生物柴油生产线,生产出我国第一桶车用生物柴油,实现了生物柴油和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的新突破。这些都为江西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能源条件。
(二)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西研发投入和技术中心数量一直保持着平稳增加态势,研发投入从2002年的10.7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7.15亿元。在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中,有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家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训基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有机硅、半导体照明材料、稀土、铜等有色和非金属材料以及太阳能多晶硅等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十一五”时期,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3项,省级科学技术奖524项,分别比“十五”期间多11项和166项。其中,高强度船板开发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新钢在高强度船板市场上的占有率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一,成为世界一流造船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同时,伴随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加速推进。典型例子是晶能光电与南昌大学合作开展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攻关,获得发明专利100多项,实现了LED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总之,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的产业化成果,使得江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5年的45.6%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创新能力增强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技术动力。
(三)生态经济成效显著为产业低碳升级奠定了生态基础依据“生态立省、绿色发展”、“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等重大发展战略,江西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一方面,江西致力于直接减排,通过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大力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效率,全面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十一五”时期,取得了万元GDP能耗下降20.04%、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的成绩。在中部六省中,江西单位GDP能耗指标比较低,排名第一,2011年万元GDP能耗下降至0.651吨标准煤。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碳汇林业,致力间接减排,全面推进了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重点实施了天然阔叶林禁伐、生态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进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覆盖率由2005年的60.05%提高到2010年的63.1%。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从2009年获批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至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推进加速,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7627亿元,占全省的58.9%。2012年全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932.38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4.9%,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为江西产业低碳调整奠定了生态基础。
(四)产业结构优化为产业低碳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江西产业发展在“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巩固和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低碳调整和升级的端倪,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具体表现为: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对工业乃至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显现。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9%,占GDP的比重达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首次超过1/4,达25.4%。2012年1-11月首次突破千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27.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3.6%。二是高耗能行业增速逐步趋缓,低碳产业群成为经济助推器。以2011年1-7月为例,江西绿色食品制造业、文化及创意制造产业、生物产业实现收入分别为605.0亿元、508.69亿元、275.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9%、60.4%、24.1%。江西实现了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产业的快速增长。三是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江西省设施农业、生态养殖业、休闲农业等新兴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种养业发展向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优势产业集聚明显加快。四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发展,比重从2005年的53.5%上升到2010年的63.9%。
三、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原因
首先,江西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总量依然偏小,经济欠发达的现状仍未改变,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仍处于中下游水平。以2010年的数据为例,江西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分别仅占全国的2.4%、3.2%、1.5%。其次,虽然江西在推动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和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水泥、钢铁行业等高能耗、高污染、装备差的落后产能依然占到了总产能的30%左右,粗放型增长方式仍未根本转变。江西省低碳经济发展配套的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低碳技术仍然处在较低水平。2004年,江西省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为45.69%,较1999年的全国水平低近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为25.8%,与全国近60%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甚大。《中国科学发展报告2011》显示,江西国内生产总值(GDP)质量内涵与排序位列全国倒数第10位,表明江西经济发展距离理性高效、少用资源、少牺牲环境与综合降低自然成本、生产成本、社会成本和制度成本的“品质好的GDP”还有很大差距。因此,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是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根本因素。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是产业低碳升级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江西服务业发展虽有所加快,但受原有基础较为薄弱、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以及服务业外包较少等因素影响,增速滞后,服务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32.2%下降到2011年31.1%,下降了1.1个百分点,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低于中部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第25位,处于较落后水平。2012年虽然上升至34.5%,与2009年基本齐平(见表2),但产业结构总体偏重。同时,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够强。201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28.3%。同时,耗能较低的现代服务业和生产业发展更为滞后,服务业内部构成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不足。总之,耗能低的服务业发展滞后,能耗高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大,将直接制约江西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低碳升级。
(三)能源利用率偏低,产品能耗高,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一方面,江西无论整体技术水平还是低碳技术水平都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在这一现实背景下,江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主要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国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部分高耗能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09年为例,在统计监测的55种产品单耗中,有26种产品单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47%。其中,单位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每吨纱(线)混合数综合能耗高13%,机制纸及纸板综合能耗高10%。另一方面,由于政策手段单一,江西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有效的低碳化激励约束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制约,不能综合运用行政、税收、补贴、金融等手段解决外部性、垄断和市场失灵的问题。再加上政府投入机制不稳定,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不够,“奖励少、惩罚多”,使得低碳技术的改造和应用成本较高,不少中小企业缺乏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动力。大型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就能获得超额利润,能源环境成本的约束作用弱化,发展低碳经济的外部压力不足,导致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现象大量存在。
四、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的应有之策
低碳产业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发展阶段、能源结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基于江西产业低碳升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江西产业实现低碳升级应将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一)加快产业低碳调整,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基于江西经济总量偏小、粗放型增长的经济发展现实,江西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低碳化经济转型的战略重点。在建设以“六大发展区”和“工业基地”为核心的低碳工业产业群,在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江西省十大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升级,努力构建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新型低碳产业体系。在推进产业低碳发展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增加水、森林和绿地等资源,提高碳汇能力,形成生态农业。其次,需要进一步加快淘汰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有效降低GDP中的碳强度,控制重化工业的比重,从而控制对能源消费总量的过度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加快培植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低碳工业。最后,充分利用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引导资金投向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项目,引导资金往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低碳、高效产业的转移,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实现生产手段的升级,并且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严格控制“高碳”排放产业的引进和投资扩张。
(二)重视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技术激励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核心和关键。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储备滞后于发达国家,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自主创新能力差,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制约产业低碳升级的步伐,而江西这一情况更甚。目前,江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发明专利申请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中部省份,科研投入和创新产出水平都处于较低层次。从企业创新能力看,江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仅占到全国的1%左右,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居中部最后一位。当前,应强调两个举措:一是重视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应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管理咨询等方面构建有效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推动产、学、研联合科技攻关,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江西目前已经做了一些有效的安排和工作,例如,建立江西省低碳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二是加强低碳技术激励,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政府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建立节能专项资金,对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方面给予更有力的支持,鼓励节能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同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低碳建筑材料、低碳运输、绿色照明技术等经济适用的低碳技术。
(三)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
目前,江西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依然超过40%,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与调整是当务之急。因此,必须依托现有低碳技术,加快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把重点放在能源、钢铁、汽车、交通、冶金、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创新和改造上,注重引入碳捕获、碳中和等先进低碳技术,积极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政府部门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传统高碳企业低碳化创新和改造的积极性,鼓励企业在技术、流程、制度等方面作出低碳创新行为,以更好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及能源利用率。政府应通过技术标准、产业优先发展政策、产品和流程标准等多种手段,鼓励企业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低碳产品的比重,引导与规范低碳产品的开发与认证,淘汰落后的高碳产品、实现技术进步与效率改善,进而推动产业升级。我国已经出台了低碳领域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扶持政策,其中包括鼓励使用获得低碳认证的家用电冰箱、家用空气调节器、平板电视等六类产品,编制了“国家优先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并正在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采购比重。因此,落实政府“低碳”采购政策,由政府购买和使用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和服务,利用政府消费的推动作用,为江西传统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创新和改造助力。
(四)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碳汇林业
充分利用江西生态优势,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发展,并使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互促进,形成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在农业生产与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种植、养殖及绿色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加大绿色农业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力度,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优先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通过特色农业的聚集,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低碳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的减排和碳汇能力,强化第一产业的低碳特征。同时,利用江西林业大省的优势和潜力,大力发展碳汇林业。多渠道增加造林和森林经营的投入,争取公共财政支持,加大植树造林的投入,进一步探索建立长期、稳定的碳汇造林资金投入机制,确保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碳汇增加。确保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开展好绿色屏障建设,加强林、草业生态体系建设,保护好鄱阳湖流域及主要支流森林资源,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积极建设沿湖、沿河、沿路生态保护带。
(五)积极发展服务业
服务业是低耗能、低排放的行业,具备低碳特征,要从根本上实现江西产业的低碳化升级,需要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一方面,必须注重生产业的发展。生产业以知识、技术等“软投入”为主,能源、资源消耗的“硬投入”少,对于降低工业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构建节约型产业模式和绿色增长方式具有重大作用。生产业是江西省服务业发展中的软肋,应充分利用江西的资源、区位和人力资源等优势,将发展重点放在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方面,促进资源集聚、产业集群、服务集成等。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符合发展趋势的新兴服务产业。另一方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水平。在传统服务业领域,应当通过改进管理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低碳化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全面向低碳化方向转变。
(六)用好用足国家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
当前为应对气候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了低碳经济转型,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制药等绿色低碳产业作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在投资、科技开发、政策支持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倾斜,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也推出一系列规划和政策,从多方面力促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我国《“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的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发展目标。由发改委等部门研究提出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体方案《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即将出台。该方案拟通过市场化机制和激励性政策来实现节能环保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国家拟将通过一揽子财税政策扶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城镇化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发展一系列低碳产业。此外,国家将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研究扩大绿色产品消费的补贴政策,引导并促进绿色低碳消费。鉴于此,江西各级政府应用足用好国家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加快制定与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相配套的政策,用政策来引导江西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助推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同时应配套出台鼓励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采取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除了上述应有对策外,通过积极培育低碳消费市场,改变公众的消费选择来引导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也可以从消费需求层面推动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为此,江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公众对健康、节能、环保、低碳的消费认知,培育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式,使低碳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引导市场对低碳产品的消费需求,倡导绿色消费,使公众自觉践行低碳消费,使有效需求与江西产业结构的低碳调整相契合,更好地促进江西产业的低碳发展。
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