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管理规章

实验室管理规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管理规章

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第1篇

1、要根据省、市安委会工作要求,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

3、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安全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保卫处(科),办公室主任由保卫处(科)长担任。安全工作组其他成员由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4、学校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所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的不同,实验室有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电力实验室和机械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都承担着对应学科的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实验的任务,各类实验室有贵重的仪器仪表设备、有毒化学试剂、强电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强化监控下的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研究有效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模式,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是保证高校教学安全的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性的安全管理建设方案和对策,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高校实验教学秩序,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的有效展开和保障实验室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和教学实践的操作环境,实验室内部存放有大量的实验试剂、实验仪器设备等,实验室的安全隐患突出,常发的事故比如触电、火灾、爆炸、化学中毒、生化泄露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导致师生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为了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模式,需要首先分析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管理工作,促进实验室安全运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校实验室承载的专业涉及面广,人员进出复杂庞大,导致安全管理的不确定因素较多。一些综合类高校承担着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对实验室的种类规划较多,比如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机械实验室以及一些特种实验室,如消声水池、风洞、水洞等实验室,各种实验室的管理规则和安全防护的等级和特点不一,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混乱。另外, 高校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较重,每天进出实验室的人员复杂,容易出现管理漏洞,出现安全事故。

二是高校实验室的层次杂、流动性大,在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上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承担着本科、研究生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实验和科研任务。由于实验室中使用者的操作层次不一、人员更替较大,成分较为复杂,导致安全管理的难度较大,容易产生有章不循、违规操作等现象。

三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中自由主义作风较为严重,重学术、轻安全的思想扎根较深,导致师生对实验室安全操作的管理构架和意识不够清晰规范。因此,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还存在着管理难度大、统筹协调不足的问题。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安全管理出现漏洞将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需要实行严格的分工负责制,建立主管机构,分派主管人员,结合多级管理体系,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的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和管理的特点可知,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设备仪器的管理、制度的构建和人员素质的管理等各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漏洞,都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规章制度方面、人员素质方面、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在规章制度方面,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方向还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不明确和不细致的问题。高校实验室的种类繁多,安全管理的末端细节复杂,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方面一定要具体完善,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将会导致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的职责分工不明确,从而导致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质量打折扣,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2)人员思想方面,当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中,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规则制度落实不严,末端落实差强人意,安全规章流程走形式。在管理的落实方面,人员思想的不重视导致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规则和细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师生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苗头没有敏锐的洞察力,导致在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开展力度不够,每年各种大小事故屡有发生。

(3)执行标准方面和管理体制建设方面。高校实验室进出人员多、层次杂,导致对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标准方面大打折扣,末端落实不严。部分师生安全意识淡薄,导致安全管理体制建设和标准较低,对实验室的安全工作的前瞻性不强,无法对容易出现的事故苗头进行动态管理和科学调整;对各项法规条例的执行标准不严,导致对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够,容易滋生安全事故。因此,高校需要从上到下、从体到面进行安全管理的节点控制,从细节抓起,从末端落实抓起,严格监控,强化监督,促进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举措分析

目前,高校根据学科类别和专业特征,建立了各种类型的实验室,由于实验室的自身特点和实验人员的个人素质和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需要进行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改革,突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学校建设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实验室存在专业涉及面广、进出人员多的特点,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建设具有自身的特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渗透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管理及高校的资产和设备管理之中,安全规划复杂性增加导致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困难,需要从管理体制、人员素质、制度落实、培训考核和奖惩制度的健全等方面下功夫,在强化监控的前提下促进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的优化,相关的措施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准确地贯彻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的规则制度和各项法规要求。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的实施细则相关法规要求,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构建健全的考核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监管措施,确保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的规则制度落到实处,强化监督和宏观监控,加强全省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二是健全的培训、考核、奖惩制度。在高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管理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构建一个完善的管理系统和人才队伍建设,对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涉及危险仪器设备和物品加强监督管理,试行考核上岗和在职培训,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和素质。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人员、设施,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为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

三是实行负责制,采用分级负责制,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落到末端和实处。提升校园安全管理的有序性,对高校的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实行分级负责制度,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立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专职机构,根据专业、学科特点,建立健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报告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设立安全工作小组,对能适应工作需要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专项负责和管理,同时,加强安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业务培训,所需经费应列入学校每年的经费预算,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四是强化管理监督和制度建设。实验室建设的规划、设计和论证要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符合,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建立实验室安全员制度,强化责任意识和责任追究,做到责任层层落实。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模式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指导、检查和监督,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

五是组织制订本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提高实验室安全防范能力。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订本单位、本实验室的具体管理规程,凡实验室发生火灾、爆炸、人身伤害事故,要进行责任倒查和追究,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在条件保障方面,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应根据本校的实际,保证相关工作的必要开支。

另外,高校应该通过强化监控,并落实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进入实验室工作和进行实验学习的师生,必须对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剧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先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和操作规范指导检查,通过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方能进入实验室进行操作和实验;对于剧毒化学品和其他高危物品,要落实严格的监控制度,实行双人记账、双人双锁,以堵塞管理漏洞和盲区,避免酿成大的事故。

四、结语

实验室是承担高校进行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建设和管理是高校安全管理的重点,通过强化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规范安全管理,防范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坚持“强化意识、安全第一、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组织定期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师生在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安全,同时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监督机制,通过强化监督和监控,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阮 俊,金海萍,李五一,等.提高实验室安全与环保工作参与积极性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2-174.

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性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性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曾被誉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①因此,加强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和管理,深化实验室的体制建设改革以及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主要场所。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涉及较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且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了高温、高压的特点,另外还会使用到易燃、易爆、有毒、强氧化性的试剂和药品,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先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深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1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一套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让实验室平稳、安全、高效运转的前提,并且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专业特点,生物化学实验室需要合理规划、小心管理,以免造成仪器损坏、环境污染、试剂中毒,甚至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参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自身实验室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1)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实验室考核及奖惩制度,细化考核任务和考核指标;(3)健全“实验室管理基本规范”,“实验室信息资料库”,“实验室操作手册”,“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4)明确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监管机制和奋斗方向。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及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实验室运转进程,还能够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和管理,节约成本,真正起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作用。③

2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利刃,如何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让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需要建立各种仪器简单的操作规程卡片,学生使用仪器时可随时参照执行,让每位学生都能标准、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生大量的仪器学习时间,还能减少实验室仪器的损坏率。其次,要让“小老师教学模式”成为实验室仪器管理的主导,④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把每台仪器分配至小老师,认真把握好每一位小老师的岗前培训。而后让小老师们负责每一位新人的培训和指导,监督每位仪器使用者完成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于一些特殊仪器定期进行清理与维护,对于故障仪器及时登记、报修。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小老师得到一次锻炼自己统筹全局管理能力的机会,还能培养他们互助的精神、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实验室的损失、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学校对实验室仪器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统一的规划投入和管理,以求最大程度的实现实验室仪器的共享,从本质上提高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率。让实验室仪器高效、良好的运转,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实验室的交流,还能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完善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其中“人文环境”被誉为实验室灵魂,良好的环境基础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主要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基本层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实验室的布置安排及卫生环境,后者体现在实验室的人文氛围。生物化学实验室外在环境管理需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根据实验室空间现状,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保证实验室的布置合理;确保实验室的通道畅通,无异味,安全标志醒目齐全;保证实验室水电等管线设施规范、完善;定期完成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的检查、更换,保证事故抢救设施性能完好;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规范。生物化学实验室内在环境管理主要是人文环境的管理,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为了给实验室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强调管理人员的能动作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情感管理。实验室的文化是实验室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和谐高效运转的必然要求。生物化学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其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让实验室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自制力。(1)营造氛围。定期进行文献汇报、工作汇报和学术报告,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定期参加、举行学术活动,加强技术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树立形象。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工作态度、时间观念,言谈举止进行培养和规范,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专业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3)强化意识。使实验室全体成员富有高度责任感,强化实验室成员的认同意识、服务意识、归属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实验意识。

4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保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对确保实验室的顺利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1生物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而且种类比较多,不容浪费和出错,所以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合理并安全使用和管理实验室药品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该具备专门的药品室,并在药品室设置一个放置危险品的专柜。药品的存放应该按照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之间相互反应的原则,实行分类编号放置。实验室管理员还应该定期对药品室进行系统的检查、打扫和清理。危险化学、生物药品的购买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需求合理少量购买,实验室成员使用时需填写“危险性药品领用申请单”,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批准后才能领取危险品,使用完毕应后及时归还药品,严格建立起领用使用登记制度。另外,废液和废弃的药品也必须按照实验室标准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倒入垃圾桶。因此,生化实验室的药品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行,尤其是对危险药品的购买、存放、使用以及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尽早发现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2消防设施、水电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会用到诸多试剂药品,还会用到许多仪器设备。因此,每学期初都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防火、防盗、防事故以及防灾害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妥善管理和使用相关的防火措施和安全设备,并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无法及时整改时就立刻上报相关安全部门,确保实验室场所及实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随时随地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不变原则。从进入实验室起就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后需要关闭水电气等相关设备以及门窗等才可以离开实验室。时刻谨记“排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⑤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繁多,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成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重视。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在,着眼未来,建立一套易操作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并且能够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让实验室成员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以及自我创新,最终实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吴红萍,傅丽容,汪继超“.4M1E”要素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230-233.

②孙莉丽,李荣华.高校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学术论坛,2010.2:281-282.

③覃江凤,王黎芳等.生物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新措施[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6):14-16.

④刘幸福,储君君,刘曼西等.开放生化实验室管理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265-266.

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第4篇

关键词:5S管理;物流实验室;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gistics lab is an important base to carry out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Based on the overview of the 5S management concept,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logistics lab management, the significance of introducing 5S management to logistics lab management, and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and suggestion in logistics lab management.

Key words: 5S management; logistics lab; application

物流专业是一项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科学和技术的综合性学科,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优秀的物流人才。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物流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物流实验教学是实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提高物流实验室管理水平,意义重大。目前,“5S”管理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得到各行业管理界的一致认可。在物流实验室管理中引入“5S”,将有效改善实验室现场环境、设施设备安全,提高人员综合能力,对实验室管理起到有效作用。

1 5S管理的含义

“5S”起源于日本,是一种对生产现场中的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1]。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整理”是将现场的物品区分为必要和不必要两类,将不必要的物品移出现场或者处理掉,对于必要的物品,要将数量降到最少,并容易在现场找到。“整顿”指放置物品标准化,将现场所需的物品按使用类别进行分类,明确数量,排列整齐,并进行有效标识,使之存取方便,减少寻找时间。“清扫”是将工作环境彻底清扫,使现场处于无垃圾、无灰尘的整洁状态。“清洁”指通过制度化来维持整理、整顿和清扫所取得的成果,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素养”指要求工作人员建立自律和养成从事5S工作的习惯,使5S的要求成为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为[2]。5S管理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干净整洁、舒适合理的工作环境,并通过工作环境的整治,达到改善和提升管理的功效。

2 物流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物流包括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装卸搬运、配送、物流信息等环节,物流实验室点多面广,就后勤工程学院而言,物流实验室包括物流仿真实验室、仓储模拟仿真实验室、仓储勤务专修室、物联网技术研究室、仓储安全技术实验室、仓储机械实训室、物资养护实验室、立体仓库实训中心等。实验设施设备种类繁多,开设的实验课程较多,实验教学对象复杂,管理难度较大。下面主要从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教学对象以及实验室开展实验内容三方面分析目前物流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实验教学人员

由于人员数量的限制,很多学校的物流实验室并没有配备专门的实验教学人员,无法对实验室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管理。授课教师往往同时承担课程教学和实验的任务,这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教师在实验教学上精力投入不足。在实验室管理方面,还存在不按规章制度操作的现象,如有的教师在多个实验室都开设了实验课程,有时贪图方便,随意地将不同实验室之间的实验设备相互借用、调换,既不登记,又未按时归还,导致实验设备无法跟踪,文件资料查找困难。教师和学生不及时填写各种记录,待迎检时再临时补填各种记录等。

2.2 实验教学对象

实验教学对象复杂,涵盖本科、研究生和任职培训,来源上既有本校,也有外校人员;专业构成上既有物流专业,也有物流相关专业。时常发生不按要求整理和放置实验器材,在实验室随意摆放个人物品,以及在实验室吃东西,乱扔垃圾的现象。由于验教学对象较多,往往存在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学生实验室责任意识淡薄,这些都增加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

2.3 实验开展内容

实验室开展的工作较多,包括本科、研究生和任职培训学生的课程实验,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等各层次学生的综合演练,学生参与的国家、军队、省市及校级的竞赛,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项目,教师开展的科学研究项目及课题,外来人员的参观等。由于开展工作较多,导致实验设备不能定期保养维护以及出现其他实验安全隐患等问题。

3 5S管理在物流实验室实施的意义

5S管理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管理方法,将5S管理的理念和经验引入到物流实验室中,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率,提升实验室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实验教学的良性发展。

(1)可以提升物流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推行5S管理理念,能有效改善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调动全员积极性,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从整体上提高物流实验室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展示学院的良好风貌。

(2)可以提高物流学科实践教学质量。在物流实验室中推行5S管理理念,使全体师生都能够自觉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优化实验实训教学场所环境。同时激发学生实验实训的团队意识,促进各小组之间的团队合作,有效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质量。

(3)可以降低物流实验安全风险。物流学科中有一些具有一定安全风险的实验实训课程,如《现代物流装备》课程中叉车的实训项目,《仓库设备使用与管理》中仓库设备的操作,《自动化立体仓库》中自动存储系统、自动输送系统、自动分拣系统等的操作等。5S管理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操作,严格按每一个步骤进行,有利于降低实训安全风险。同时使学生养成按规定办事的习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

4 5S管理在物流实验室的实施

4.1 实施步骤

5S在物流实验室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1)成立5S管理组织

实施5S管理,首先要组建相应的管理组织。可成立5S物流实验室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培训,组织监督检查,实验室评比总结及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等。5S管理委员会主任可以由主管实验室的系、室领导担任,各实验实训室的负责人担任5S管理委员会成员。结合各实验实训室的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目标,拟定实施方案。

(2)进行5S宣传培训

5S管理要落到实处,需要提高全员对5S的认识和理解。可通过各种渠道加强5S的宣传,如新生入学教育,校园网,专题网站,墙报栏,学生物流社团等,组织全体成员学习5S管理办法,使全体师生都能深刻理解5S管理理念,真正参与到5S管理模式中来,并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5S培训可通过先师后生的步骤。即先培训实验教师,并按5S规范要求实验教师;其次通过实验教师向学生宣传5S,并按5S规范要求学生。可在实验教学的第一堂课就向学生详细讲解执行5S管理的规定及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理解5S管理,树立5S管理意识。

(3)制定5S规章制度

为使5S管理有章可循,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用于规范师生自己的行为。规章制度可由5S管理委员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包括《物流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物流实验实训室清洁管理规定》等。《物流实验实训室安全管理规定》规范物流实验设施设备使用要求及规范,设备的维修保养维护规范,设备报废标准及流程等。《物流实验实训室清洁管理规定》规范实验室清洁标准,如清洁区域,清洁内容,清洁材料及工具等。通过5S规章制度的完善,规范实验现场的人、事、物的管理,督促师生爱护实验实室设施设备器材工具,从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

(4)实施5S管理

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在执行中标识和分区尤为重要。首先,需要整体规划实验室,将其分为消防器材存放区、卫生洁具存放区、座椅存放区、废弃物存放区以及实验操作区并进行明确定位标识。其次,对物流实验用品进行全面检查,分类整理,确定舍弃的基准,对实验物品进行“贴单”标识,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并决定其处理办法。再次,规范实验物品的摆放位置,明确标识,便于使用中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使用完便于原位归还。

(5)实施5S监督检查

物流实验室管理委员会成员要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各实验实训室进行监督检查,包括落实实验教学任务的监督,学期末、节假日前的安全检查等,发现问题并通知相关管理人员,督促其改进管理。及时总结管理方面的不足,以改进实验室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

(6)建立5S激励机制

5S管理模式的实施需要有激励措施加以激励,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可以设置实验室专项奖励基金,根据平时的监督检查记录进行全面评比总结,评选出优秀实验实训室和优秀个人。对涌现出的好的典型要及时表彰鼓励,对于违规行为要批评,严重的要进行处分。严格按制度管理,切实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3]。

(7)5S持续改善

5S的实施要点在于持续改善和优化各环节,使各成员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提升素养,并积极践行5S管理。当然,5S的管理和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4.2 实施建议

(1)全员参与

5S管理是一种现代管理理念,需要领导重视,实验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将5S管理理念应用于实验室的管理中,提高实验室效率,保障实验室安全。

(2)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

在5S管理中,要将好的方法和行为习惯进行提升和总结,并形成标准化文件。学院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实施,才能最终转化为优良的素质。

(3)激发全体师生的热情和责任感

5S管理委员会应及时关注师生的每一点成果,及时给予肯定和支持,激发师生的热情和责任感。只有让师生明白5S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和对自己工作带来好处,才能消除5S实施人员的疑虑,减少抵触情绪,实现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5 结 论

为积极应对未来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将5S管理理念引入物流实验室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提高物流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汤发俊,江文. 5S企业化管理机制在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2):172-174.

实验室管理规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高效管理;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显现。各种计算机相关的考试、上机实践、课堂教学等等活动的进行,给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计算机实验室属于一个人员流动较大的区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日常的维护管理,此外,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率较快,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也要不断随之更新,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所以对计算机实验室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势在必行。

1.对实验室中的硬件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优秀的实验室硬件条件是保证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转的基础和重要因素。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更新速度惊人,但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更新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相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从自身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未来建设的方向,对实验室硬件方面进行统一的规划安排,在保障教学内容顺利开展的同时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更新换代的过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老设备并存的现象,这时可以将老设备统一安排到一个实验室,在这些设备上安装简单的程序和软件,不仅为一些基础较差的入门学生提供增长计算机实践知识的场所,还可以进行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使用。对于一些对硬件要求较高的课程和实践操作,可以安排在一些硬件设施较好的实验室进行,从而充分的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这种硬件管理方法不仅能够充分的满足计算机实验教学过程,而且对于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起到了一定的衔接作用,还能够避免一些并没有完全过时设备的浪费现象。

2.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制定

对于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来说,日常的管理内容可谓是错综复杂。其中既有实验室的使用者如:老师、学生等人员在实验室中的管理,还有实验室中的各种设备、器材以及相关文件的管理工作。如此复杂繁重的工作就需要建立一整套明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理,从而让管理人员在处理个重工作时都能做到有章可循。而且这些规章制度要根据实验室的不断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做到实时性,并放置于显著位置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从而保障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顺利科学的进行。

规章制度能否顺利的实施执行很大程度是由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决定的,因此在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时,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周全的考虑,从而使其在长时间内,充分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保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现实中,实验室可以制定一些关于使用者使用方法、管理人员职责、实验室安全、实验室设备管理等等内容的制度,在这些制度的约束下,各类人员设备在实验室都会受到相应的管理,即使是再复杂繁琐的工作也会变得井然有序,从而使得实验室发挥其做大的作用,保障实验室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计算机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的建设

在当前的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中,多数人属于教学辅导人员的性质,在他们的工作中同样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计算机教学中不能忽视的力量。在日常工作中,计算机实验室管理人员不仅要对实验室的设备以及软硬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还要承担学生上机实践过程中的教育引导工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内心深处对工作有一个充分的认识,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在学校计算机实验室中,需要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并且之间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相应提出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从这点来看,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中要有一定的耐心,对于各种问题做到有求必应,充分做好自己繁琐平凡的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为实验室的相关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转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保证相关课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更新速度较快,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不断更新知识层次,努力掌握先进设备技术的相关知识,从而在不断更新的时代,更好的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4.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

首先,应制定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学习机制,目前,许多高校都在加大对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投入,然而,要让这些设备发挥它们最大价值,还得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水平,因此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机制,以促进实验室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应当按照教学要求,适当安排实验室人员的进修和培训,这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已经和许多学科都有交叉,计算机系统与学生的考验,这就要求实验人员要经常关注最新发展动态。如果能够适时安排相关实验人员参加进修培训,给他们创造提高素质的机会,同时加大与其他院校的技术交流,学习他人的先进实验室管理模式和方法,作好业务培训工作,就能更好地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

其次,应重视实验室管理工作,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实验队伍是否稳定,由于实验技术工作的繁杂,待遇又偏低。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是搞好实验室建设应特别注意的。对实验室技术人员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公平合理的工作考核制度,最大限度地调动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是稳定实验队伍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实验人员也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工作中要有敬业奉献的精神。

总之,只有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地研究探索新技术的发展,研究新形势下教学要求的具体特点,认真地总结和探索,将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发挥实验室在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飞,浅析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管理,科技信息,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