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内科的表现症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护理工作是高风险的工作,长期的压力不但会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还会降低护士的工作热情,从而导致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的下降,神经内科护士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面临着较高的护理职业压力,现对神经内科护士压力源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对策。
1 压力源
1.1 护理职业特点 护理工作责任重,工作琐碎,工作量大,频繁倒班,持续紧张的情绪刺激,长期超负荷工作,给护士身心造成一定的损害,出现头痛、失眠、胃不适,甚至强迫症状等情况。
1.2 工作环境氛围特殊 神经内科护士因患者的特殊性,要经常面对失语、偏瘫、昏迷甚至死亡等征象,患者病情急、变化快,使护士时刻处于紧张状态,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1.3 社会性压力 因护理职业的特殊性,大部分为女性,工作和家庭必须兼顾,在工作中有些患者和家属不理解护士工作,不配合护士安排。甚至随意辱骂护士,蓄意闹事,使护士感到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现在护士大多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但在医院地位较低,很容易产生不公平感。繁忙的工作使护士对家庭的照顾不够,也会给护士造成压力。
1.4 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的实施对神经内科的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神经内科因脑血管意外患者偏多,患者多表现为焦虑、烦躁、恐惧,这时就需要护士做好心理护理;一些患者因呕吐、大小便失禁、乱扔物品,需要护士及时更换被褥,归置物品,护士此时需要充当管理者[1,2]。在神经内科部分护理工作中,护士和家属的关系,取代了护患关系,需要护士充当合作与协调者。
1.5 护理水平的提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仪器日新月异,神经内科的诊疗技术的快速提高,对神经内科的护理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需要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也会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压力。
2 对策
帮助护士减轻或消除压力,营造融洽的工作生活环境;医院管理者应为护士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适当增加护士深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改善工资待遇,增加护理人员编制,减轻护理工作强度,保证护士尽可能多的休息时间来调整压力[3,4]。加强护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提高护士的地位。定期对护士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及释放压力和减压训练,活跃护士的业余生活,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类活动[5]。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护理职业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劳动,神经内科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提高业务素质加强对神经内科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等的学习,掌握医患沟通技巧和医患沟通水平,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加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理解和尊重。
参考文献
1 刘东杰,邢淑慧,.内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8):980.
2 肖红岩,石莉,李华芹.手术室护士心理压力现状分析及对策.医学信息,2009,7(22):135.
3 姚晓红,姚永平,郭云英.急诊科与内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1):36-37.
【关键词】 β-七叶皂苷钠 神经内科疾病 治疗效果 临床观察
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尽管已经形成了一套常规的方案,但由于种种原因治疗效果有时还会不尽如人意。随着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新的药物不断出现,给我们对治疗方案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上述神经内科疾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12月入住我院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50~79岁,平均(63.2±4.9)岁,脑出血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大面积脑梗死22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50~78岁,平均(62.8±4.7)岁,脑出血2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大面积脑梗死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诊断标准 以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为依据,所选病例均表现为头痛、肢体麻木,无力、语言不清、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直至昏迷等神经性疾病特征,并通过脑CT加以确诊。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降压、保心、保护胃黏膜、预防消化道出血等一般对症治疗;观察组除采取上述治疗措施外,予以β-七叶皂苷钠10~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点,每天1次。两组疗程均为7~14天。随时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语言功能,进行用药前后的肝、肾功能检测及血尿常规检查。
1.4 临床疗效判定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0级病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1~3级病残;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加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内。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I3.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接近,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分析。
3 讨论
类似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治疗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快使血肿消散、吸收,控制血压、降低颅压,消除水肿,抗感消炎,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临床常规使用的甘露醇脱水、降压效果有限,不仅作用时间短,而且会引起正常细胞脱水和损害肝肾功能,出现停药反跳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β-七叶皂苷钠是一种从七叶树科植物天师粟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出的一种含酶键的三萜皂苷钠盐。由于β-七叶皂苷钠富含的酶键三萜皂苷既能促进血管壁增加前列腺素F2a(PGF2a)的分泌,抑制前列腺素E1的释放量和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控制细胞膜Na+、K+、ATP酶浓度。还能够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类固醇化合物,表现出类激素的抗炎作用。所以在应用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面积脑梗死等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时,具有降低颅内压作用稳定持久、无肝肾功能损害、不会引起水与电解质紊乱、无明显的反跳现象、无激素的副作用及禁忌证等优势。是抗感消炎、抗渗出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静脉张力、改善微循环、减轻细胞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理想药物。因此,我们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疗效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黎娟 β-七叶皂苷钠治疗神经内科疾病58例临床观察《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第7期
[2]向森莲 β-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9年第8期
神经内科是一门复杂、抽象、科学性强的学科,为提高见习教学质量,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总结和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优选带教老师
课前制定系统的教学方案,选定一名业务熟练、基础知识扎实,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医师带教。专业的带教老师能使学生掌握系统理论知识,容易发现见习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并重点辅导,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的高年资医师,在病人面前易得到信任,病人配合较好,一些阳性体征能准确掌握。对见习学生可以详细讲解,增强见习效果。
2 抓好三基训练
神经内科学习的第一步就是神经系统的体现,这是神经内科的“金钥匙”,也是神经内科入门的关键。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复习基础知识,观看体格检查的录像,并要求学生预习见习内容。见习时,找一个典型病历进行重点讲解。并给予每一个学员一定的机会亲自查体。其余的学生给予补充纠正。实行“学习-实践-再学习”的模式,使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基本功。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由机械式记忆转为理解式记忆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包括两个方面:定位和定性诊断。它与许多基础学科如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有广泛的联系。学生在最初的基础学习中将这些学科生硬的分开,一块一块的机械地记忆。我们在见习教学中有意地把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疗与有关的解剖、病理生理及药理知识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由最初的生硬的机械记忆转为逻辑性强的理解记忆。如重症肌无力,其最基本的病变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由于自身的乙酰胆碱(Ach)受体致敏机体,产生抗Ach受体抗体,使受体变性、破坏所致。新斯的明是抗胆碱酯酶药物,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能增加机体内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的有效浓度,而缓解症状;而激素类药物能够抑制受体抗体的产生等,这样就能使学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4 利用科学教学法变被动为主动
见习的另一项内容,就是鼓励学生到神经科病房来亲自动手体检及察看病人,发现那些阳性体征,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对照教科书,看是否符合诊断,有哪些方面符合,哪些方面不符合,哪些体征不一致,然后再次察看病人,看是否有遗漏之处。对于不懂或想不通的问题,可以请教带教老师,并与老师所查出的体征及做出的诊断进行对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从而加深对神经内科疾病的理解和认识。
5 观摩新技术新进展加速知识更新
医学知识的更新是日新月异的,尤其是神经科,有很多新技术、新观念是教材所没有提及的或仅作简单描述。作为教师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时把新的知识和观念传递给学生,尤其是结合本科室的科研成果,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学科进展和发展方向。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神经科都瞩目的新技术。睡眠障碍是现代社会困扰人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不同类型睡眠障碍的区别和处置,能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多导睡眠图检查的应用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在见习过程中,将上述两个专题介绍给同学们,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丰富了医学知识。
通过以上几项改革,使学生在神经内科的见习中,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锻炼了基本技能,了解了学科的前沿知识,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见习任务,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焦虑;忧郁;神经内科;神经系统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7-02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神经内科门诊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58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45.0±11.9)岁,女42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人均年龄为(44.8±12.08)岁。大专以上学历35人,大专以下学历65人。职业:教师12例,工人39例,个体19例,会计12例,医护人员16例,无业4例。
1.2研究方法使用权威医院的焦虑抑郁表格进行详细的对比、调查。将所选患者分为无神经内科疾病与神经内科疾病两组,然后每位患者讲述近一个月来的心理情况,并根据这些心理情况来回答HADS中的问题,HADS抑郁与焦虑两部分,每部分患者各回答7道题,一共14道题,每到题目为3分,因此两部分患者的分数在0-21内波动,如果两个表格的分数都在7分一下,属于正常;8-10分为可疑症状;11-21分为存在神经内科疾病,以8分作为评分标准,8分以上为阳性。
1.3分析方法使用SPSS10.0软件包,采用X2检验、t检验以及Spearman的相关性进行分析。2研究结果
2.1焦虑与抑郁症发生的概率见表1。
2.2焦虑忧郁证患者与环境的关系焦虑忧郁证患的症状与患者的工作环境、年龄、文化程度、性别等因数有关,Spearman的相关系研究表明患者患有焦虑抑郁症状与年龄成现正相关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r的值分别是0.137,0.187,p的值均小于0.05);焦虑抑郁症状与性别也有关系,研究表明,男性患焦虑与抑郁症人数明显低于女性,在本次研究中r分别为0.28、0.26,p的值均小于0.05;同时业余患者的学历有关,在研究中以大专学历为分界线,发现高学历的患有焦虑忧郁症的患者明显高于低学历患者,在本次研究中r的值分别为0.241、0.263,rp均小于0.05。
2.3焦虑忧郁证患者的研究分析据调查显示,中国的生活节奏在全球都是排在前列,高节奏的生活环境,让人们自然而然的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同时这种患病趋势每年正以惊人的数量增加着。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中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我国人群的生活质量,如何遏制这种不良趋势的发展,成为了医学界的首要任务。因此加强预防人体精神疾病的发生已迫在眉睫。
WHO的报告中指出,心理障碍已经成为中国人群负担疾病的二号杀手,并且很有可能在21世纪发展成为我国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在中国,到综合性医院看病的患有焦虑抑郁症的概率要比精神专科医院的人数多很多,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当人们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认为这是躯体疾病导致而成,而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心理因素在作祟,从而导致“乱投医”的现象产生。同时患者到综合医院进行检查,而综合医院的医生因为只是局限于躯体疾病的诊治,而无法发现真正的病因,所以导致患者不能够发现自己的疾病,从而没有很好的治疗措施,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身体内很大的隐患。
Plante等发现,目前绝大多数人群生活方式与节奏的改变,导致人们心理负荷过重,因此三高疾病将在不善于做自我调节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神经性内科的疾病大多数以慢性疾病的状态存在,例如偏头疼、糖尿病、原发性的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症状,而且这种病情将会随着生活不如意呈现加重的趋势。据调查的值,目前我国大多数的焦虑忧郁症的患者都存在着情绪障碍。我国著名心理专家朱雪丽研究发现,对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拥有焦虑抑郁症使用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因此患者在发现自己用焦虑抑郁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节,防止病情恶化。
目前我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多年,人们的知识储备已经相当丰富。从文化的角度来考虑,有的患者因为是高学历,所以在意识到患有这种症状时,没有勇气正视病情,以为这种病情很丢人,见不得光,因此在通过各种手段来掩饰这种疾病,甚至在就医时只是极大地渲染躯体上的痛苦与疾病,从而让医生产生误解,无法做出正确的治疗措施,导致病人无法得到正规的治疗,很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据调查得知,目前我国患者普遍将自己的情绪与病情当作自己的隐私,不愿接受调查,导致识别率大降低。而且这类患者在得不到有效的心理治疗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躯体疾病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导致病情恶化。在本次的研究中,其中许多高学历的患者就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并且做出积极的配合治疗,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因此患者不要把焦虑抑郁中隐藏起来,接受正规的治疗,争取早日康复。3总结
目前我国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国人群躯体上的疾病治疗有了很好的治疗方案,但是针对神经内科疾病的治疗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目前患者因心理障碍造成躯体疾病的情况已经受到重视。患者在接受医生治疗躯体疾病时,医生一定要考虑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理的治疗,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治愈患者,而且能够及时发现神经内科疾病,并很好地控制,防止转化为焦虑抑郁症。而患者也应该从社会、生活、自身三方面进行自我调节,早日扫除心理障碍。全面提高生命质量。参考文献
[关键词] 心肌梗死;头痛;误诊
[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7210(2010)01(a)-134-01
急性心肌梗死目前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以发病突然、致残率高、恢复缓慢为特点[1]。心肌梗死典型的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但也可出现在上腹部、下颌、牙床、咽部、颈部及肩背部,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较少见,容易误诊。现将我院2007~2008年6例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病例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35~62岁;有高血压病史2例,嗜烟酒史4例,血脂异常5例。
1.2 临床特点
6例均以头痛为主诉就诊于神经内科,伴恶心、呕吐4例;右侧偏头痛4例,枕后痛2例。头痛持续时间1~12 h。
1.3 辅助检查
6例均行头颅CT检查,平扫未见异常。常规心电图描记均发现有异常Q波、ST改变,高胆固醇4例,高三酰甘油2例,高胆固醇并高三酰甘油3例,心肌酶学增高6例。
1.4 治疗方法
6例患者在神经内科确诊后,立即转入心血管内科,进行溶栓、抗凝、解除疼痛、吸氧等对症治疗。
2 结果
经对症治疗后,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误诊患者均有心肌梗死的易患因素。
3 讨论
心肌梗死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其胸痛发生的机制可能是:在缺血低氧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或者是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入丘脑,由丘脑传入大脑皮质产生疼痛感觉[2]。有学者认为牵涉痛产生的原因是心脏缺乏传递触觉信号的神经纤维[3],因此,心脏痛常呈弥漫性,难以定位;来自内脏和躯体组织的痛觉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分享共同的传导通路,并可能会聚于相同脊髓节段的同一神经元。故疼痛常向肢体、内脏放射,但头痛却很难用以上机制解释,笔者参阅了相关资料,均无一明确的解释,是否与心脑综合征有关,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心肌梗死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一种急症,一旦发病应积极给予治疗。而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目前较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溶栓治疗,但是溶栓有严格的适应证,时间窗一般是发病6 h以内[4]。所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然而,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因临床不多见,极易误诊,故应引起临床各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将心电图作为就诊患者的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可以行心肌酶学检查,以避免误诊。
[参考文献]
[1]王杏儒,赵明哲,王菁.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0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7,6(10):613-614.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
[3]赵桂洪.以头痛表现的心绞痛28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8,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