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第1篇

一、手工做账

(一)手工做账的基本流程

首先依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并根据没有错误的原始凭证进行编制记账凭证,另外还要根据凭证登记等各类明细账和总账账簿。最后根据相关的内容编制进行财务的报表。月末明细账与总账核对,要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二)手工做账的优缺点

能够更全面的学习会计知识和做账能力,手工做账不易忘记,对报表的纠正能力很强。同时缺点也很明显,工作量大,步骤繁复,费时易出错。

二、会计电算化

(一)会计电算化的定义

会计电算化的定义是将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结合的方式在会计工作之中进行应用,即,用电子计算机来代替人工处理会计工作,从而能够提高会计的工作效率。人工在处理会计工作的时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电子计算机处理会计工作就会更为客观,能够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

(二)会计电算化的优缺点

会计电算化的优点:运算速度快、自动化程度以及计算精度交稿,并且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能够及时准确进行运算和数据处理,而通过电子计算机来进行处理会计工作,可以让会计凭证的天蝎、会计账目的登记等工作更为的标准化,从而还能够起到一定的备份作用。

会计电算化也具有一定的缺点:最为明显的就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因为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会计工作,就很容易让电子计算机感染到病毒,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外漏等情况的出现。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也存在缺陷,主要有:一是原始数据操作准确性要求极高,因为一旦原始数据输入有误,计算机无法自动识别,只会用错误的数据进行各种计算工作,最终导致财务数据失真,这会给企业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二是对控制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高。在会计电算化中电算功能和其它知识的集中导致职责的集中,有些人员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同时又能够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这无疑增加了出错和舞弊的风险;三是对会计档案管理提了出更高的要求。在电算化中信息来源于数据和程序,并保存在各种存储介质上。如果缺乏有效的控制,数据就可能被擅自改动,而且被改动的数据不会留痕迹,所以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三、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异同

(一)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相同点

第一点:系统目标一致,不论是手工处理会计工作还是通过电子计算机去处理会计工作,都是为了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状况越来越好,能够给予企业管理层提供客观的数据来方便其进行决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第二点,遵从会计法则。传统的会计处理方式和会计电算化都是必须严格的符合会计处理规范,从而做到在流程和制度上尽可能避免很多会计处理问题。第三点,会计电算化和手工做账的方法是一致的,而且都是遵循的是一套会计理论和方法。第四点,基本功能一致。手工记账的方式和会计电算化处理方式具有五个相似的功能。它们是:会计信息的记录、存贮、加工、传输和输出。这五个功能均是和快报表相一致的,而都是反应的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经营情况,是符合国家规定的。

(二)会计电算化与手工做账的不同点

一是运算工具不同,手工会计使用的是算盘、计算器等,工作量大,运算速度慢,不能自动存储。电算化是运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和对于结构的存储能力;二是信息的承载方式不一样,手工做账是以纸来作为载体,不易保管,查找比较困难;电算化数据保存在存储设备中,数据可备份多份保存,易保管,查?方便;三是簿记规则不同,在传统的手工做账方式之中,一般是要求日记账和总账需要进行定本来进行处理,在发现账目出现错误的时候一般会通过画线的方式来进行更正。而电算化的会计处理方式之中,一般数据都是不能够进行自行更正的,如果需要更正也需要对其进行冲销凭证和补充凭证。这样可以留下改动的痕迹为审计追踪提供线索。手工系统利用各类账簿相互牵制和校对数据信息准确;而电子计算机只要输入数据准确,就能得到正确结果;四是账务处理的程序不同,手工会计一般有四种,即:记账凭证财务的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财务的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的财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但是这些都有共同的弱点就是重复转抄和计算,这就难免带差错、人员、环节的增多。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类模拟手工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第二种是全自动处理程序,就是有一整套标准化的会计凭证可将经过电脑自动识别凭证将数据输入到计算机内,再在计算机内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损益表”三大财务报表为核心,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辅以成本核算模块程序。最后由用户自己根据需要定义输出需要的信息;五是会计行使职能的侧重点不同。手工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过程。电算化会计是在完成传统会计职能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管理职能上,更有效的为企业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参与经营决策;六是会计人员岗位分工不同,手工会计岗位有出纳、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岗位。电算化系统的工作岗位有系统维护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系统审核员和档案管理员。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算会计;实时记账;模拟记账;成批记账;恢复记账;跨月记账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电子账套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财务数据库文件组成的集合体。所有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都必须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在,例如未记账凭证和已记账凭证就分别存储在“临时凭证库文件”和“正式凭证库文件”之中。在电子账套中,记账是一项最为关键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凭证数据在不同数据库文件之间的自动传递和更新,不再是手工会计对凭证数据在账簿上的重复转抄。而现行的各种会计软件中具有的模拟记账、实时记账、成批记账、跨月记账和恢复记账几种功能又是记账过程发生这一根本性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电算会计的实时记账方法

        实时记账是指电子账套中的记账凭证不经审核就能直接记账。对于新增的记账凭证,一旦保存就会立即记账,所以实时记账每次只能登记一张凭证。从实时记账的实质来看,凭证处理过程不仅省略了审核签字这道手续,还将凭证记账和保存这两个过程合二为一。这样一来,凡是进入电子账套的记账凭证都是已记账凭证,不需经过“临时凭证库文件”就直接存储在“正式凭证库文件”之中,制单人也就成为已记账凭证中会计数据的最终责任人。这种记账的关键是能够对在结账过程中(有的会计软件在结账模块中嵌套了机制凭证功能) 自动生成的机制凭证进行实时记账,从而不中断整个结账过程并能连续期末机制凭证。实时记账虽然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不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签字,而有悖于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的原则和要求,同时对错误凭证只能进行有痕迹修改而不能彻底删除。大家知道,记账凭证是电子账套处理会计数据的起点,用户只有充分利用会计软件提供的自动审核和人工审核功能共同对记账凭证进行全面的审核,才能保证电子账套中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此,建议现行会计软件改版升级时对这种记账功能加以改进。

        二、电算会计的模拟记账方法

        模拟记账可以使用户预先就知道电子账套中所有未记账凭证在正式记账之后的数据结果,所以又被称为预记账。由于模拟记账针对的是未记账凭证,因此保存在“临时凭证库文件”中的所有凭证,不论其是否已经审核签字,是本月还是上月的,也不管是哪个操作员填制的,都可以进行模拟记账。模拟记账的结果只能供用户临时浏览查看,而不能在电子账套中长久保存和调用,这和具有转移凭证、传递数据和更新数据三大功能的正式记账不同。这样,通过模拟记账的凭证仍然属于未记账凭证而继续保存在“临时凭证库文件”之中,这正是有的会计软件(例如安易软件)将模拟记账功能与未记账凭证的其它操作模块集成在同一个主菜单中的原因所在。

虽然模拟记账没有真正处理未记账凭证中的数据,但这一记账功能却能够对未记账凭证进行及时汇总和试算平衡,防止错制、重制和漏制凭证,而且有助于实现预算控制和账簿记账前后的对照分析等工作。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验教学 财务软件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268-02

1 会计电算化的涵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技能,它要求学生将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明细帐、总帐、日记帐,并由计算机自动算帐、转帐和结帐以及编制各种会计报表,替代人脑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不仅是会计数据处理手段的变革,而且对会计理论、实务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和实用技术。

2 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2.1 会计电算化课程性质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学科,通过会计电算化实验,能够促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能够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会计电算化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做好会计工作的信心,加深他们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感性认识和适应会计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培养既精通计算机又精通会计的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总之,会计电算化实验对于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2 社会发展及市场竞争需要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管理理念层出不穷,企业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市场形势下,高等教育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基地,面临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贴近应用的责任。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多的单位使用计算机开展会计工作。同时,在我国目前会计人才供给相对过剩的环境下,由于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注重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高校如何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注重并加强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十分重要。

3 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从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现状来看,与其他本科院校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综合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结合目前会计电算化实验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实验室的建设和实验设施方面

(1)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硬件建设简单,实验教学设备落后。目前我院拥有一间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实验室只配备了近60台计算机,而进行会计电算化实验的学生平均每班有70人左右,计算机数量不足导致了部分学生只能单独去另外的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样同样的实验内容老师需要在不同的实验室讲授两遍,从而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也降低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另外,实验室缺少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2)财务软件滞后于实际中的应用。我院使用的财务软件仍是单机版“用友ERP-U8”版V8.51,目前该软件已经升级到了V8.70甚至更高版本,但由于软件售后服务、使用技术等问题,使得软件不能及时更新,导致旧版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从而增加了实验难度,影响学生实验进度的正常进行。

(3)缺少切合实验需要的、系统性的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教程。实验指导书是实验项目、要求等的载体,是学生实验的基本依据,是实验教学功效与实践的中介。要使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获得满意的效果,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就目前的情况看,实验教材尽管琳琅满目,但内容单一,大多是用友、金蝶等会计软件操作手册的翻版,所给资料的业务多局限于账务,功能的单一性限制了电算化会计进行预测、管理、分析和决策等控制职能方面的教学。

3.2 实验方式和内容方面

从实验方式来看,实验教学采用的会计软件是单用户版,这就决定学生只能进行单机应用模拟实验而不能进行网络应用模拟实验,导致我们培养的学生只能在单用户模式下简单使用会计软件的账务、报表处理等功能而不会使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其他的业务处理,未能做到全方位地模拟会计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会计职能岗位,实验的仿真性不强;从实验内容来看,长期以来,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教学时间有限等原因,实验一般以会计核算系统的账务处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和UFO报表为主,实验内容有限。

3.3 师资方面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和管理学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年轻的学科,与其他课程相比,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会计专业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不仅能够传授最新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实践,具体包括:(1)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2)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3)具有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技能,如局域网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等等。但当前我院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稳定的专职会计教师,综合素质不平衡,缺少高水平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特别是缺少既具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会计软件模块操作和维护的双栖型教师队伍,这样势必会影响会计实验教学的质量。

3.4 实验结果的考核方面

在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效果进行合理评价,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质量。但目前在实验结果的考核方面各高校做法不一。由于我院电算化实验教师相对缺乏及相应条件的限制,我院对学生实验成绩从平时考勤和学生利用财务软件完成的企业账套结果文件情况两方面综合考核,有的学校则利用现有的会计电算化初级或中级考试软件包进行考核,实验考核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待提高。

4 完善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措施

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对于促进我院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基于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思想,针对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质量,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实验设施

(1)硬件方面。扩大实验室的规模,增加设备经费的投入,购置满足学生实验要求的必需设备,如可配置中央处理器,一定数量的工作站,多媒体投影仪等,完善实验室的设施,建立一个模拟企业真实经营环境下的网络财务机房,为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创造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2)软件方面。尽可能与用友公司经销商与售后服务人员形成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由其提供先进的实验教学所用的财务软件和技术服务与指导,并随着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升级及时更新。

(3)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教程方面。当前市场上高质量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教材很少,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应立足于“自编为主,购买为辅”,有针对性地编写实验指导书。我院学生在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实验之前,都进行过会计手工模拟实验,为了增强学生会计学习前后的连贯性,使学生更能体会到企业从传统的手工会计到电算化过程的转变,老师可结合学生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的资料内容,在其基础上通过补充电算化实验必需的项目,形成一套与基础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相衔接的自编会计电算化实验教材,学生通过电算化模拟实验,利用财务软件再次得以重演手工实验的内容,不仅能够加深对整个会计核算流程的掌握,还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到实现会计电算化的意义,通过手工与电算化的结合,可以验证电算化处理的正确性;也可以切身体验到手工与电算会计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从而加深对会计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 改进实验方式和内容

(1)实验方式方面。我院目前使用的是单机版财务软件,这就决定了实验的组织方式只能采用混岗运作方式,即要求每一位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如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制单员、出纳、审核员、会计主管等,各自单独完成模拟企业账套的全部实验内容。混岗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各项专业技能得到系统的、全面的掌握,但却不能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分工与内部牵连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为了增强学生实验的仿真性,学院可在单机版的基础上,同时购买并安装网络版财务软件,这样就可以把所有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小组,每组学生便可模拟企业的实际分工,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进行仿真实验,即进行分岗运作方式。这种方式其真实性、直观性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一方面能熟悉明确各种会计岗位的基本职责,掌握各类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过程,以及原始单据和其他会计凭证在各个会计岗位之间的传递程序和方式,另一方面也能了解到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其他单位及外部有经济业务往来的相关单位的财务关系,掌握相关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具体做法:将用友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及模拟企业的会计资料文件安装在服务器上,将诸如总账系统、报表系统、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应付系统等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实验教师按照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要求,设计多个实验角色,如:系统管理员、财务主管、出纳、审核等,采用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每组建立各自模拟企业的账套,通过网络在各自的工作站完成工资、存货、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核算,将各自系统产生的凭证,通过网络传递到总账系统,再由使用总账系统的同学完成审核和记账。期末处理时,可由总账系统完成结账,报表系统完成报表的编制。这种实验方式组织难度较大,学生对实验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程度要低于混岗运作方式。因此,建议实验综合采用两种方式,先进行混岗运作,使学生对实验内容及会计软件使用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后,再采用分岗运作方式,增强实验模拟的仿真性。

(2)实验内容方面。可尽量多增加实验教学的课时,在实验资源能提供保证的基础上,争取完成会计核算所有模块的内容,实现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并适当增加利用会计核算模块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和财务管理的内容。

4.3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与实践示范能力。只有建立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的高素质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充分调动这支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为高水平的实验教学提供人力保障。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必需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为在岗的教师提供参与实践教学的训练和深造的机会、条件,并建立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激励机制。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典型的边缘学科,其内容随着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和企业应用的发展不断更新,因而一方面必须要求教师认真备好实验课,反复上机实践,归纳总结出每个模块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不断学习,经常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自觉更新知识结构。

(3)聘请有经验的高级会计师担任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校外指导教师,也可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毕业后顺利胜任会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指导教师可以凭借其丰富的会计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环节,以避免日后在工作中犯同样的错误或失误;我院教师普遍年轻化,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够使教师对所教授的相关知识升华,增加和积累实验教学的经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4)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对努力专研,认真教学的教师进行精神鼓励;对取得一定教学研究成果的教师采用相应的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提高教师教研的积极性。

4.4 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为了检验学生的实验态度和实验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应对学生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1)过程考核。即平时对学生的上机情况进行检查。主要从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和实验过程操作的正确性三方面考核。实验过程的正确性包括:账务系统初始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会计期间的业务发生,制单、记账、账簿的打印输出,报表的生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等。对每一项内容都认真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予以纠正。这部分的考核成绩可以占30分。

(2)临近期末对学生的账务系统处理等进行综合评价。由实验指导教师指定一套单位的财务情况和会计期间的业务发生情况,让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生成指定的账簿和报表等。通过这项考核可以对学生财务系统的整体处理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检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项考核成绩可以占30分。

(3)期末使用考试软件包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实现考试和认证的双重结果。可以和用友公司教育事业培训部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利用他们提供的考试系统,在完成学生期末考试的同时,考试通过的同学还可以获得用友公司及国家信息部颁发的ERP应用能手认证资格证书。通过这种考核软件进行考核,得出的考试成绩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也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项考核成绩可占40分。

会计电算化事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实践技能是会计电算化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能,这一技能的重要源泉就是会计电算化的实验教学,因此,完善我院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我院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对我校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伟力.会计电算化实验教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6).

[2]王新玲,汪刚.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报告核算方法

一、会计的确认

1.1筛选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究竟哪些数据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其选择、确认的标准有:①可确定性,指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或流出企业。如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或者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样的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②可计量性,指只有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该标准简化了会计处理的程序,方便了会计操作,它是会计信息得以量化的基础。③相关性,它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④可靠性,即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可核实的、中性的。

1.2定性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这个阶段涉及两个问题:①时间的确认,指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在本期进入还是在以后期间进入。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及由其派生出来的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作为确认依据的。如果确认依据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②“身份”的界定,即确认数据进入哪种会计要素。首先要判断经济业务使哪些会计要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进而确定所产生的数据归入哪些会计要素中。如果“身份”的界定不明确,就将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的计量方法

2.1计量属性的选择。①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由于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并且其计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很丰富。这些优点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在物价变动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难以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现象,难以揭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②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这种计量属性能避免价格变动虚计收益,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本完全吻合;同时,它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本的形式解决资本保值问题。③选择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属性。以现行市价作为资产的现时价值,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满足决策相关性的要求。但是,它无法反映企业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因而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并且它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即假设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动摇了会计核算的基础。④选择可实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虽然这种计量属性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它不适用于所有资产。例如,无形资产的可实现净值就很难确定。上述四种计量属性,各有其优缺点,对会计信息质量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操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全面否定或者全面肯定。

2.2计量标准的选择。计量标准(计量单位)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可供选择的计量标准有两种:①名义货币单位;②固定货币单位(指实际购买力不发生变动的货币单位)。这两种计量标准也各有利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辩证的。选择名义货币单位,虽然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货币贬值,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采用固定货币单位,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但是增加了核算的环节,会计信息的反映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2.3计量模式的选择。计量属性和计量标准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计量模式有十种。这十种计量模式各有利弊,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三、记录方法选择

3.1记录方法的选择。在记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账户设置、编制会计分录等,这些都是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形态而设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设计和使用达到提供特殊信息的目的。如企业在购进存货时对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科目来记录现金折扣的取得或丧失。在总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前的总价确定成本,取得折扣作为入库材料成本的减项或作为理财收益;如果由于财务管理不力,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导致超过折扣期付款,不能取得折扣,在账面上无需做任何反映。而在净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后的净额确定成本,取得折扣在账面上不做任何反映;如果由于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不能取得折扣,则要将丧失的折扣额计入“现金折扣损失”账户,其正好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低效率。《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总额法对现金折扣进行会计处理,但为了改善财务管理,也为了减少存货成本中计价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倡采用净额法进行存货核算。

3.2记录手段的选择。《会计法》关于记账规则的规定并没有涵盖所有具体的会计业务,各单位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在与《会计法》的规定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许多企业开发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现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和时间。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报告顺应了全球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其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面广、成本低、披露规范、减少失真等优点。

四、会计核算方法

4.1会计信息列报方法的选择。会计报表采用表格形式,由于该形式的限制,只能概括地反映各主要项目,对于各项目内部的情况以及项目背后的情况往往难以在表内反映。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只是年末账面价值,至于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就无从得知,而这方面信息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质量又是必要的。因此,企业就会利用会计报表附注来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方面的信息。再如,在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资产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列示,提取的减值准备项目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内反映,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接近现行市价的资产,而且可以再现资产的账面价值,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全面。

电算化会计的优缺点范文第5篇

摘 要:企业如何选择适宜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贯穿于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全过程。

关键词:企业会计报告

一、 会计的确认

1.筛选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究竟哪些数据能够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其选择、确认的标准有:(1)可确定性,指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能够流入或流出企业。如果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或者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流入或流出企业,这样的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2)可计量性,指只有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产生的数据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该标准简化了会计处理的程序,方便了会计操作,它是会计信息得以量化的基础;(3)相关性,它强调会计信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增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4)可靠性,即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可核实的、中性的。

2.定性过程中具体标准的选择。这个阶段涉及两个问题:(1)时间的确认,指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是在本期进入还是在以后期间进入。现代财务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及由其派生出来的收入实现原则和配比原则作为确认依据的。如果确认依据选择不当,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2)“身份”的界定,即确认数据进入哪种会计要素。首先要判断经济业务使哪些会计要素的内容发生了变化,进而确定所产生的数据归入哪些会计要素中。如果”身份”的界定不明确,就将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 会计的计量方法

1. 计量属性的选择。(1)选择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由于历史成本是取得资源的原始交易价格,因而具有可靠性,并且其计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很丰富。这些优点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在物价变动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统一性,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难以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出现低估现象,难以揭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2)选择现行成本作为计量属性。这种计量属性能避免价格变动虚计收益,反映真实财务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但是,确定重置成本较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本完全吻合;同时,它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所带来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本的形式解决资本保值问题;(3)选择现行市价作为计量属性。以现行市价作为资产的现时价值,能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满足决策相关性的要求。但是,它无法反映企业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因而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并且它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基本前提,即假设企业随时处于清算状态,动摇了会计核算的基础;(4)选择可实现净值作为计量属性。虽然这种计量属性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体现了稳健性原则,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它不适用于所有资产。例如,无形资产的可实现净值就很难确定。

上述四种计量属性,各有其优缺点,对会计信息质量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因此在操作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全面否定或者全面肯定。

2.计量标准的选择。计量标准(计量单位)指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可供选择的计量标准有两种:(1)名义货币单位;(2)固定货币单位(指实际购买力不发生变动的货币单位)。

这两种计量标准也各有利弊,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辩证的。选择名义货币单位,虽然可以简化会计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存在通货膨胀时,名义货币贬值,很容易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采用固定货币单位,可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致性,但是增加了核算的环节,会计信息的反映更加依赖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这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3.计量模式的选择。计量属性和计量标准不同的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计量模式有十种。这十种计量模式各有利弊,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作出选择。

三、记录方法选择

1.记录方法的选择。在记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核算方法包括:复式记账、账户设置、编制会计分录等,这些都是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形态而设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会计核算方法的设计和使用达到提供特殊信息的目的。如企业在购进存货时对销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科目来记录现金折扣的取得或丧失。在总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前的总价确定成本,取得折扣作为入库材料成本的减项或作为理财收益;如果由于财务管理不力,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而导致超过折扣期付款,不能取得折扣,在账面上无需做任何反映。而在净额法下,购入材料按折扣后的净额确定成本,取得折扣在账面上不做任何反映;如果由于超过折扣期付款而不能取得折扣,则要将丧失的折扣额计入”现金折扣损失”账户,其正好反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低效率。《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采用总额法对现金折扣进行会计处理,但为了改善财务管理,也为了减少存货成本中计价存在的不确定性,提倡采用净额法进行存货核算。

2. 记录手段的选择。《会计法》关于记账规则的规定并没有涵盖所有具体的会计业务,各单位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结合本单位会计工作实际,在与《会计法》的规定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由于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许多企业开发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使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会计核算,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现代网络技术正在改写传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和时间。在互联网上披露财务报告顺应了全球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其具有时效性强、信息量大、面广、成本低、披露规范、减少失真等优点。

四、会计核算方法

1.会计信息列报方法的选择。会计报表采用表格形式,由于该形式的限制,只能概括地反映各主要项目,对于各项目内部的情况以及项目背后的情况往往难以在表内反映。比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只是年末账面价值,至于各项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就无从得知,而这方面信息对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资产质量又是必要的。因此,企业就会利用会计报表附注来提供应收账款账龄方面的信息。再如,在资产负债表中,部分资产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列示,提取的减值准备项目单独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内反映,与资产负债表相结合,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接近现行市价的资产,而且可以再现资产的账面价值,使会计信息更真实、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