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 主体参与型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80-01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教育创新、教学创新,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下面就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立足新教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按照这一理念而编写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载体,也为教师实施这一模式提供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新教材中所呈现的内容和问题更多是以“想一想”、“说一说”、“相关链接”的形式,从而使学生能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有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想”、“说”与“链接”中学会如何去获取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前提。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竞争者和参与者。教师应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时,我们班刚好有一个叫陈诗涵的台湾学生,我请该同学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她想以怎样的方式解决;然后再让其他学生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一对比,学生的激情、热情全部点燃了,我顺势引导学生,解决的最佳方式是“一国两制”。在这种平等的交流当中学生也能够接受老师和课本的观点。

三、精心备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哲学家波普尔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观察,去实践”。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例如:我在讲“科教兴国”时,我以2010年诺贝奖获得者的视频作为导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没有获诺贝奖,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的希望在年轻人,从而引导学生要从小培养创新精神,同时有加强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更加强了学科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关注社会焦点,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及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及探究,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在复习初三思想品德模块一:促进心理健康――克服从众心理时,我与大胆的告诉学生:现在流行网购,我也经常会网购,网购到底好还是不好?我把问题一抛出来,学生很活跃,很多学生或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或者根据父母、亲朋好友的经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再引导学生要用辩证的观点去对待网购。这样的上课,学生们在轻松和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比我硬邦邦的讲一节课效果要好得多。

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一、引言

高中教育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教学任务繁重且内容复杂,高中教育中经常出现课程紧张、教学枯燥且方法单一等情况。在这样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开始推行课程改革,丰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高中化学作为典型的应用型学科,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且课程内容多为实验,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高中化学教师应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二、高中化学教育特点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表现为知识渐序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分析高中化学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编排存在明显的渐序性特点。与以前高中化学教材相比,新的教学知识点内容衔接更加紧密,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与初中知识的衔接,学生更加容易学习与掌握知识点;其次,高中化学课堂教育还表现出明显的开放性,教学中涉及许多化学实验,因此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一定的开放性。

三、高中化学教育现状

(一)教学方式的不合理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学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但实际中存在教学方式与学生接收效果相脱节的情况。首先,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陈旧,造成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化学学科具备一定特点,部分教师不能适当安排实验课程,有时天天实验课,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最后,一些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过于刻板,课堂氛围严肃,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师整合能力不足

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复习课堂,有效整合化学知识。但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整合化学知识时,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将课堂化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或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步骤与学生情况脱离。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措施

(一)创新实验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对于高中生来说,即将面临高考,学习枯燥,压力大,而高中化学作为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刚好可以在繁忙中调节学生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刺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同时它也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部分。因此,高中化学老师应该将化学实验课程重点利用,在加强学生直观体验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能力。比如,在学习钠与水化学反应过程中,钠是漂浮在水面上融成闪亮光点,四处游动,产生白色的火花,同时酚酞溶液变红。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变化,帮助他们确定思考的方向,小心提示,从趣味性方面培养他们的创新性能力和思维。

(二)引入生活因素,活跃课堂氛围

高中化学知识中的概念就是化学概念,其反映化学事物、化学性质及化学性质等本质属性。所有概念都可以分成内涵与外延两部分,前者指的是事物特有属性,后者则是适用的一切范围,两者成反比状态,也就是内涵越广,外延越小。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活因素。例如,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笔者在新课导入前准备一段憨豆先生洗衣服的视频,并思考洗衣服失败的原因,激起学生上课兴趣,通过举例引出分类法。大量举例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师:大家平时洗衣服时是怎么分类的?生:颜色深浅;布料性质;内衣外衣……师:为什么分类结果不一样?生:分类标准有差别。这时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如垃圾回收、超市货架等,总结日常生活中分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这点在化学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有效整合化学复习题

化学复习过程中需要整合归纳各知识点,教学中化学教师也应该总结教学内容。例如在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可以分类归纳化学知识点,依据各知识点特点详细划分习题。知识点分类结束后总结教学工作进展,反复推敲。可以通过填空题训练比较简单的基础知识,强化记忆夯实基础。记忆时不要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全面理解知识点,通过理解训练加强记忆。通过复习题系统整合,发挥习题训练的作用。例如:现代汽车安全程度越来越高,安全气囊作为保障驾驶员安全的重要装置,在实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汽车剧烈碰撞后,安全气囊内迅速充满气体保护驾驶员,气囊内化学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反应后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75mo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D)A.反应生成标况下N242.0LB.反应中KNO3被氧化的量为0.25molC.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25molD.N原子被氧化的物质的量3.75mol解析:此项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氧化还原反应,结合电荷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判断出反应中的N2不是单纯的氧化或还原产物,而是两者的综合。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反应后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75mol,可以计算出N2体积为44.8L,因此判断A选项错误;参与反应的KNO3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直接判断B选项错误;借助方程式计算出反应中16molN2转移10mol电子,结合已知条件得出生成N2为2mol,转移的电子量为1.25mol,C选项正确;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判断出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4mol,有30mol的氮原子物质的量参与氧化反应,其物质的量为3.75mol。D选项正确。最后判断出此题目为多项选择,正确答案为C、D两项。

五、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育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思维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塑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观点与看法,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推进高中化学教育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丽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习题课高效课堂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9):11.

[2]赵国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62.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问题 培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严峻形势,亟须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当前我国加大了教育的投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中教育也取得巨大发展,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创新人才。

高中化学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科目之一,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高中化学教学得好是国家化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投身化学事业的重要条件。但是,在现代高中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个人调查研究,系统分析了当前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我国高中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高中化学教育现状

(一)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虽然近些年国家和地方要求中小学要实行新课程改革,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是,部分地区传统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统治地位,教师负责教课,学生被动听课,依然是高中教学的常态。高中化学是门非常强调实践的课程,部分学校教师仍然采取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客观实际,主观决定自己的教学内容,忽视学生兴趣,大量板书,课后又布置大量作业,挫伤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相对不足

当前,高中教学中存在不重视化学教育的情况,导致其教学时间相对不足。部分学校管理者认为化学相对于语文、数学和英语而言,其在高考分值相对较少,在思想上有所轻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不足,与化学教育的内容相比,安排的教学时间相对不足。同时,当前大多数学校使用的是新课程改革的教材,新课程教材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改变了传统教材当中以教学知识为主的排版模式,大量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实现生活与学习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在化学教学中,往往会让教师和学生摸不着头脑,知识点过于零散,无法把握重点,导致他们力不从心。

(三)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部分学校高中化学教育在传统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导致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相应实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十分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凸显了实验在化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尽如人意。许多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多,但是教师又相对有限,导致每个班级往往人数较多;然而,学校没有足够大的实验室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同时做实验,加大了对实验室的管理难度,部分教师采取了口头讲解的方式来代替实验环节。同时,部分难度或者危险较大的实验,教师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往往自己示范演示,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培养。

(四)信息技术缺乏,脱离社会发展实际

当前,部分高中依然采取传统的形式,缺乏更新信息技术,脱离社会发展实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普及,这在教学中使用,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部分学校加大了对信息技术的投入,采用最新技术,使得信息技术逐渐与各个学科相结合;但是,有些学校依然采取传统的方式,大量使用板书,既浪费了大量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精力,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同时,部分偏远地区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缺乏相应的实验设备,使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忽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自身的地位,认为自己多年的经验得出的方法和结果完全正确,按照自身的经验去讲授相关知识点,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忽视了具体情况的不同,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忽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缺乏交流机会

高中化学教育作为一门十分强调实验的学科,往往注重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尤其是老教师从教时间比较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过分依赖自身的经验进行教学;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学历往往比较高,但是缺乏相应经验,需要多向老教师请教,这就需要教师之间多交流,相互促进。在实际教学中,部分老教师害怕别人学会自身的方法,往往藏着掖着,不愿意教给其他教师,忽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即使是学校组织了相应的研讨会,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

正是因为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才会促使人们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采取多种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认为可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

当前,高中教学过分强调升学率,许多教师包括化学教师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理念,往往过于强调理论知识,依据大纲要求来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但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要改变这种教育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教学中,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上充分组织和引导,针对化学问题积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依据难度的不同对学生区别对待,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氧化氮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思考,从物质分类上思考二氧化氮属于哪种类型。还可以从原子结构角度来进行分析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角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造真实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真实的教学情境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恰当地创造新颖、真实、有吸引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深入其中,了解化学的奥秘。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在真实情境下,诱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其中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硝酸的强氧化性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硝酸、盐酸或者稀硫酸等都可以通过与许多金属进行反应,产生氢气,但是,为什么在我们制造氢气时,主要使用盐酸或者稀硫酸,而不用硝酸?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续性的提问,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实际情境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去寻找相应答案,以此来充分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化学教育方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也要随之发生改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化学教育教学方式。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高中化学教育的投入,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同时,学校管理者也要更新观念,改变对网络的认识,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相应培训,鼓励教师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展示相应化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鲜活的例子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氢气的制取时,可以播放相关视频进行解读。当学习原子电子排列时,我们可以通过图片显示等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在使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与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条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来创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讨论主题,并设置不同的环节,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来安排相应人员回答问题,确保所有学生均能投入其中。同时,也可以将全班通过分成各个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中既有成绩好的同学,也有成绩差的同学,针对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题目,鼓励小组之间进行竞争,敢于提出疑问,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此外,我们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之间的关系,鼓励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实现一对一的帮扶,并给予相应奖励,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

(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验作为化学教育的灵魂,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中学生对化学实验存在着浓厚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近距离观察,给予学生比较直观的感受,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通过提取氧气的实验,可以让学生知道氧气怎么来的,为什么会出现等。在观察的同时,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发生这些化学现象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对现行的化学实验装置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创新实验装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托自身的想法和思路,进行实验创新,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去参观企业工厂等,通过近距离观察,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高中化学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重视起来;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应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创新化学教育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金水英.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新西部(理论版),2013(8):165.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也是素质教育和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核心内容之所在. 因此,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的经验,来阐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初中阶段十几岁的学生来说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 处于初中年龄段的孩子们,自身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当在初中数学中遇到方程组和函数等知识时,他们最先体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好奇心,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 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为学生创造自主的学习情境,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投入学习,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才能在自主的学习框架中,完成兴趣的培养,进而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创新潜能. 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真正做到角色转换,要由原来的知识传授者、指导者转变为教学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即便是在课堂上,也要为学生创造激发兴趣、激发创新潜能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实现老师和学生的互动.

2. 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愉悦的教学氛围其实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严肃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提问,积极解答,并可以举一些学生生活中能够实际体会到的例子,来形象生动地解释教科书中的晦涩字眼.

3. 塑造学生成功感

当学生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自主学习时,主要的途径是自学和交流,又以交流为主,而和老师的交流更是影响他们学习态度和学习干劲的关键因素.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不断从学生的积极思考、表达中塑造学生的成功感,培养学生创新的自主性.

二、提高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首先,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学生在学习问题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两方面. 学习过程指的是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及练习方面. 在这个阶段中,每一名学生除了自己学习之外,还要与老师、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和探讨,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训练,与同学共同合作,才能达到锻炼创新思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每一名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优缺点,如果只是自我封闭式的学习,没有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学习方式的缺陷在哪里. 因此就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自己的参与意识,重视与老师的交流、与同学的交流,找出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不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培养学生参与创新的热情

培养参与的热情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不仅可以通过激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实现,还能将学习的兴趣融入到参与学习的热情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达到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2. 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践操作,就是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等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从而建立起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3. 创造参与创新的机会

事实上,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们参与的机会并不多. 为此,我们需要特殊安排,为学生们创造出参与的机会. 比如精心编出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学生练得有兴趣,从练习中找到了知识的“源”和“流”,体验到“现买现卖”的乐趣,再加上适时地点拨,又提高了学生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

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方法的基础. 所以培养创新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创新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1.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老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指导方法来指导学生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让学生有针对地吸收. 或者我们可以将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划分,分别提供不同的时间安排模式,不仅要强调课前的预习、认真听课,更要强调后续复习的及时性.

2. 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对于初中数学,学习要有规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做的笔记要在课后及时回顾,不仅要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还要复习那些自己仍感模糊的知识. 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坚持定期复习笔记和课本,并做一些相关的习题,那么他们定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内容,并且对知识点的记忆也会保持更持久,从而可以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对创新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3. 优化学习方法

注重劳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还应该学会用脑子去想. 因此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全神贯注. 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寻求创新的方法,从而为其进一步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知识和方法保证.

四、锻炼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

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甚至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有关学生的协作精神主要指的是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帮助的精神,而这也正是与创新人格中的容纳型人格、灵活型人格以及主动型人格相对应的. 通过老师积极的引导,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提供机会,并指导他们应该如何协作才比较有效率等,使他们在协作的时候可以畅通无阻,顺利地达到目标,进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火花、创新的思想,等等.

1. 重视协作

学生学习中的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包容能力. 协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业绩、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对待学习内容与学校的乐观态度、小组个体之间及其与社会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自尊心与个体间相互尊重关系的处理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2. 引导协作

引导学生进行协作,为协作提供机会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思想方面的传达和引导,学生了解到了协作的重要性,但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协作是需要我们老师来引导并提供机会的.

3. 指导协作

老师虽然不能参与到小组的内部,但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可能产生的问题我们还是要予以指导. 针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考察内容划分不同的小组,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共同的目标下擦出创新的火花.

在实际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会使得学生之间相互取长补短,积极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不断地理解所学的内容,并且在和同学的交流中达到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这也正是锻炼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协作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的创新人格所要求的主要内容. 因此可以说,锻炼学生的协作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叶海. 如何加强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读与写,2008,5(4): 84-85.

[2]冉晓渊.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科技资讯,2007(14): 135-136.

[3]羊善金.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 科技信息,2007(15): 31-32.

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应试教育局限了学生的视野,最根本的是妨碍了兴趣的发展。一般来讲,许多人谈创新总是从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说,对学生来说,不妨从最简单的入手,兴趣正是纷繁芜杂的大理论下所掩盖的创新的基本要素。语文课本应是最具魅力的课堂,学生学起来热门、有趣、投入。只有先调动了学生兴趣,然后才能谈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语文课讲得妙趣横生,满堂皆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胃口,然后根据每节课的特点,设计成有趣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使得每堂课都是内容尽而趣未尽,课结束而味幽远,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向往语文课的状态。

只要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就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有利于民主教学思想的充分发挥,有利于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课堂上语文课的学习,大多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语文教师只需要起到引领作用,合理分配时间,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要坚决予以杜绝,空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设计和创造良好的情境,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层层深入进行探究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摘 要 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创新能力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自主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教师要抑制自我中心意识,让自己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既学到知识,又能挖掘出创新潜能。开展活动的形式很多,如课前几分钟演讲、诗歌朗诵、开辩论会等,还可以编演课本剧。

这些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动笔等能力。另外搞好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必要的补充,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环节。语文课外活动的范围很广泛,方法也多种多样,既可以开展读书报告会、举行演讲和辩论,可以开展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还可以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或在自行实验和制作中去大胆创新等。这样既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也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深度。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创新理念的培养。大量书籍的阅读,拓宽思维的领域,进行大胆的想象,可以让学生冲破精神的枷锁,突破思维的定势,垒筑思维的支点,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个人或集体采访、调查以及到大自然中去思考探究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高中语文教学应走向生活,语文教学如果远离了学生鲜活的生活世界,就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应走向实践,语文惟有运用于学生的实践中,融合到学生的血液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永恒的精神财富;应走向综合,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只有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才能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走向智慧,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语文与生活同在,生活与语文共存,教师应让生活走进语文,让语文走向生活,把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中,开辟学生智能活动空间,让学生自由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交友,向劳动人民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创造储存,给学生创造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教师引导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生活的拓展过程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思考、探索、创造,从而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开放式的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与创造性。教师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实践活动上,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既要隐含“创新”因素。又要留有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充分施展他们聪明才智的余地。

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提供给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语文思想和方法,获得深切的活动体验。提倡质疑问难,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宝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