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课程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01-01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地被淘汰,教学改革的实行使得很多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开展产生了困惑,不知该如何开展现代化体育教学,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学校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基础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就应该为体育教师指明一条道路,让体育教师能够对自己以后的教学目标,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有一个初步的概念,这样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才能有效落实到实处,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
1.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原因分析
1.1 青少年体制健康已经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高中学校之所以要根据青少年体质健康来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因为青少年作为国家发展的希望,其体质却越来越不健康,这一问题已经发展成了社会问题,备受人们的关注。当前很多青少年其肺活量以及速度和耐力等都不断下降,体重超出标准的青少年人数越来越多,而且身高也越来越高。我国青少年的身高和部分国家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体质方面却处于劣势,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青少年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业余时间不愿意做运动,而在校期间唯一能够锻炼体质的体育课也常常被霸占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我国高中生的身体不能得到良好的锻炼,进而影响了其体质发展。因此,提高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体育教学偏离了教学本源。在高中教学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并不高,很多时候体育教学时间会被其它主要教学所占用,留给体育的教学时间并不多,这样就使得原本课程就比较少的体育教学时间进一步被缩短,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在开展体育教学中出现了敷衍了事的行为,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为严重,在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落后,这样就使得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1]。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在运动中受伤,采用的是安全教学法,此种教学脱离了教学本源,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使学生体质健康。所以说,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做好改革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提升,体育教学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
1.3 体育教学形式化较为严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体育考试中涉及到的内容,而对于国家提出的要求青少年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锻炼在教学中却没有得到实施,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体质为基础来制定教学活动,体育教学变成了一种形式教育,对青少年体质的提升并没有较大的作用。因此,在社会问题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之后,高中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2.学校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进行体育课程改革采取的措施
2.1 对体育发展策略进行调整,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我国应试教育的开展给高中体育教学的发展带上了枷锁,考试是改变学生的命运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很多高考中不会出现的内容人们自然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就是体育教学在高中教育中一直处于边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想要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高中生的体质发展,就应对体育教学策略进行调整。高中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根据我国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程度来提高对体育教学的重视,重新定位体育教学的发展策略,将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后续的教学改革工作。
2.2 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以青少年体质的提升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高中体育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加课程体系的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能够在享受体育运动带来快乐的同时达到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目标。比如说,在高中体育教学体系中,除了要设置各种球类运动,还可以添加休闲健身项目,可以将瑜伽、健美健身以及体育舞蹈等融入到教学中,这些新教学内容的增加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很多女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高中阶段的女生对于美有了自己的追求,而瑜伽以及体育舞蹈等教学内容的开设可以帮助女生更好地塑造自己的形体,同时还能够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2]。同时,在教学的中还可以添加轮滑以及攀岩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可以更好地吸引男生,提高男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体质的目标。
2.3 实施专项体育课教学。高中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属于大众体育的范围,此体育模式和竞技体育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鉴于目前大众体育地位的不断提高,高中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实施专项体育课教学,以此教学为切入点来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专项体育课教学的基础是改变体育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能够对体育教学产生兴趣,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而其本质则是对教学评价进行改进,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来帮助教师和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项目,让学生能够从被动进行体育锻炼转变为主动参与,这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会积极的参与体育锻炼,进而提高自己的体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在逐渐提高,为了进一步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体质进行有效的提升,高中学校就应对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在改革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体质为核心,这样改革后的体育教学在开展过程中才能发挥其作用,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体质。
参考文献:
(一) 教师必须正确理解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新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通过建立相应的技能、认知和情感目标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要真正的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尝到了体育的乐趣才能够自觉、积极、长时间的进行体育锻炼,所以,兴趣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前提。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尽可能充分的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且根据这种差异来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运用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方式来保证大多数的学生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从而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 使体育课程真正的反应体育的本质属性
体育老师必须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而不是过分的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体育课程的目标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运动技能的学习或是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来进行的。
(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
使学生既能愉快的参加体育锻炼,从中体验体育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同时也要体验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当是培养刻苦、顽强品质的过程。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广大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安排上都很重视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和运动兴趣,加深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情感和锻炼的效果。但是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关注学生的兴趣,不能对锻炼价值很大但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不教。例如耐久跑对运动锻炼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但是有些学生怕苦怕累就不愿意学,有的教师就不教,甚至提出用打篮球或是踢足球来代替耐久跑的教学,打篮球或是踢足球确实也具有发展学生耐力的作用,但是耐久跑除了发展耐力素质外,对培养学生的刻苦、顽强、坚持到底的精神具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是打篮球和踢足球所做不到的。
(四)处理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
教师必须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积极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做到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条件,提出相应的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广大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改理念下学校体育课程管理的基本方面
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障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对体育教学环境、人际关系、教学纪律以及教学反馈等方面进行的设计与控制。根据体育课程的内容,体育课程管理可以分为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体育学习集体的管理和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一)运动技能教学的管理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在进行体育技能传授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兴趣,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等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对运动技能产生兴趣,进而培养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但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教学能放任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那么体育课程就成为了一种活动、一种娱乐。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运用强制性和自觉性的管理方案来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以运动技能的学习为载体来对学生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二)身体锻炼(体能发展)教学的管理
在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用乏味无趣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应该在身体锻炼过程中充满一定的乐趣,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享受到喜悦与成功,才能更好的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在体育课堂中可以通过安排各种游戏活动、身体素质练习和技能练习等来发展学生的体能。使学生在承受较大运动负荷的基础上,充满乐趣,真正体验到苦与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三)体育行为教育的管理
加强体育课堂行为教育的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于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所以,体育教师一定要建立体育课堂常规,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培养课堂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分析学生行为问题的原因,加强行为教育;发挥集体的作用,加强行为教育。
三、结束语
体育课程的改革方案和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是要充分落实新课改的理念还是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切实的贯彻新课改的理念和思想,进行合理的管理才能更好的体现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实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并在反思我国教师教育指导理念、理论基础和课程编制的基础上,构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课程体系。
与传统课程相比,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几个核心转变: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第二,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第三,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关注儿童生活经验,反映社会科技发展最新成果;第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第五,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第六,走课程综合化的道路;第七,树立全新的课程资源观,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第八,调整现行的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一、教师教育的现状
1.教师教育的指导理念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终身教育已成为指导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指导思想。当然,终身教育理念也应成为教师教育必须遵循的理念,以适应社会迅速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但是,现在的教师教育鲜少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教师教育还是以职前教育为主,人职教育和在职培训还处在边缘地带。
2.教师教育的理论基础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指导理念发生了根本胜的变革。新课改实施前基本上是以“结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课改后,基础教育的理念发生了变化,新课改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内容与学会生活相联系,都反映了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观,可以说建构主义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但是建构主义还没有成为教师教育的指导思想,致使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3.课程编制不合理
第一,课程目标定位不合理。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过分注重专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的知识传承价值,偏重于按照学科专业教学的模式来培养教师,忽视综合能力的发挥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第二,课程结构不合理。拿教师教育中的学科专业课程来说,其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学科专业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比重大,课程多。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计划中,普通教育课占总课时的21%,学科专业课占70%,教育专业课占9%,并且选修课也儿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二、教师教育课程构建
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的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公布了著名的调查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该报告正式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并迅速展开了确立和制订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运动。因此,要以终身教育的理念指导教师教育的课程建设,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人职教师教育课程和在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1.职前教育阶段
第一,公共基础课程部分:广泛开设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在原来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师职业道德、高等数学、大学语文等必修课,并且广泛开设文史哲类、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选修课;第二,专业基础课程部分:应提高专业基础课程在教育类课程的地位,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一是相关专业课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二是教育基本理论。它不再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还应包括教育概论、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第三,专业课程部分:在学科专业教育方面,使学生在具有广泛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精深掌握1 —2门专业课;在教育类课程方面.开设针对这1—2门课程的学科教学法、学科教学心理学、学科教材研究方法及学科教育技能等课程,培养师范生“如何教”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第四,活动课程程部分:通过有计划的活动安排,使师范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教师职业自豪感和锻炼师范生的社交、文体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2.人职教育阶段
将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等实践活动和教师入职教育结合起来,并增加师范生教育实习和人职教育的时间。这一阶段的课程应根据师范生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教师从理论上予以指导,分析问题的理论基础,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在具体情境中实施可行性方案。同时结合学生情况优化教育技术,逐步锻炼学生进行校本课程研究开发的能力。在反复实践中,将师范生在学生阶段习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专业情意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师范生的教育教学风格。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目标;评价机制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在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制定目标。要求做到总体目标相统一,具体要求有所差异,也就是保证学生都能掌握教材中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但是至于更深层次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练习设计以及教师指导学习的程度,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作为体育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状况等,将他们分为A级(优秀生)、B级(中等生)、C级(后进生)三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等级的具体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创新性目标。基础性目标主要是指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学习任务;发展性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大纲要求进行拓展,并对拓展的内容有所了解;创新性目标主要是指在熟练掌握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拓宽大纲要求,深化教材内容。由于体育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也应设置多样化的教学任务,所以这种分层也会随机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争取在上课之前就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好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得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顺利实施,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课是学生放松心情、增强体质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学校现有条件,根据教材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体育技能的锻炼。
三、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有学习兴趣,了解并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并能得到大量锻炼是体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减少自己在课堂中的讲解时间,精简教学语言,把课堂交给学生,多给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空间,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学习和锻炼。为避免个别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充分,可以增加小组学习的时间,并辅以单独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了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比如,我在带领学生复习时,首先加快自己的教学速度和节奏,以精简并快速的讲解带给学生紧迫感,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要性和紧张性,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练习;其次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练习或小组合作学习,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最后控制学生在教学中的锻炼强度,以适当的强度锻炼合理控制心率,从而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加强对身体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等品质,也要评价他们学习的方式、方法和效果等。科学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既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还能帮助教师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中发现并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从而确保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学评价不再是单纯给学生打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实现自我认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促进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评价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自评结合起来,合理运用一些否定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给他们的自尊心足够的保护,让学生从评价中受到鼓舞,增强信心,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实现自身能力素质的不断进步。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教学要创新教学模式,克服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出版社,2002.
[2]王晨军.对体育新课程的再认识[J].成功:教育,2009(10).
[3]杜萍,张道荣.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
[4]郭德法,张靓.探究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完善与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5).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政策和技术层面的运作,更应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本文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达到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与教师的和谐、与家庭的和谐、与学校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社会的发展变化推动着学校教育和课程的发展变化”随着知识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此国家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课设置方案就课程内容和学时调整、方案实施时间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做出了规定。该方案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一方面继续保持德育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给了学校一定自主权,使学校可以根据形势及地区、学校、学生特点自主及时安排相关德育课教学内容。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如何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作了一些思考,认为构建新的德育课程体系,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我们国家要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德育课程也应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下面就我如何用和谐理念做指导,构建和谐课程体系谈自己的一点体会,愿和同行商榷。
那么什么是和谐、课程和和谐课程体系呢?和谐,即“安顺谓和,协调为谐”,是指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来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课程简单地说是指课业和进程。而和谐课程体系是指在和谐理念指导下,实现课业和进程与学生、教师、家庭、学校、社会达到一个相互容纳,相互补充且健康互动的有机共同体。只有这样,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才具实效性、针对性,才有时代的特征,也才会更有理论的力量。
一、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
德育课是一门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而且新版的全国统一的德育教材及大纲都规定各地不得自编教材,其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观,已经克服了过去教材中的诸多弊端,但同时以带来这样的问题,即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固定教材通过编写、印刷、发行,教育内容往往滞后。而德育有效性的高低,又往往体现在它的时效性上。用新近发生的鲜活事例进行教育往往更加有效。道德的提升总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关,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有效性更强。一本固定的教材怎能涵盖千百万学生这么丰富多彩的的生活经历。学生的道德提升过程与他们掌握学科知识的过程是有相当大的差异的!而一本教材却无法顾及到学生生活经历、社会影响等内容,存在着的地区差别、校际差异,却一厢情愿地试图让全国、全市学生都来“齐步走”。其本质问题是:不管何地、何校、何时学生是否“有病”(需要),全国、全市的全体学生,不但要同时吃同一种“药”(教材),且“剂量”(课时)、“服用方法”(教育手段)也须“划一”,这怎么可能对生活、学习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的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呢?
高职学校德育目标在确立上,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这就导致有意无意的“拔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实际的德育活动对于正处于生理和心理不成熟期的中等职业学校生来讲,只能肤浅的唯心的理解它。得不到学生内心的认同,也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由于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高,也就导致了德育内容的大而无当,宽而无边。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不符和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不具有时代的特色,也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无法溶入学生的日常行为实践和影响人生观,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觉悟程度、认识能力、道德水平和境界存在着不同的层次,要求所有的学生达到同样的程度和水平,显然是不切实际和不合适宜的。
另外长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课堂教学过于偏重教育的主观意识,忽略学生接受心理,仍以老师说教、讲授为主,不大注重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或“情境教学”教学方式实施甚少。德育课的方式、方法与学生思想实际和发展规律存在着偏差,削弱了德育的感染力,学生们对德育课产生了无用心理、敷衍心理。另外,德育评价以考试分数为主,忽略学生实际行为表现,忽略对学生行为的规范训练,因此,学生往往是为应付考试而听课。这些“理论”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进步起多大的作用,一旦考试完了,这些“理论”在他们的脑子中也就荡然无存了。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的和谐,首先就要在内容和进程教学方法、评价体系上具有时效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
德育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广大的德育课教师,可以说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就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而现实中我们的德育课老师却面临界这样的问题:
首先,教材贪大求全。例如,《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涵盖经济学基础知识政治及我国的基本方针政策;《法律基础知识》涵盖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等。我们的教材的确需要系统完整,但也要顾及教师好教好用,对这么多的内容如果浅尝辄止难出效果,讲深讲透一是课时不允许,二我们的学生是否需要和能接受,况且我们的老师是否能讲透还是个问题,我们的老师毕竟是个教师而不是专家。
其次,教师课程权力的缺失与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我国新课程倡导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管理。但这种权力分配主要是国家权力,地方与学校的权力显得十分有限。对中小学教师勤于检查、督促、评比,而疏于引导、服务、对话与交流。在这种科层制教育行政管理模式下,教师被置于学校科层最下面,他们的行为规范受到教育行政人员,校长以及各处、室主任等人员的约束与控制,他们被视为学校科层体系中的“技术员”.对教育、课程内容毫无选择权,成为游离于课程研究领域之外的盲目模仿者和机械执行者。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谈何容易。
因此,要使德育课程体系与教师的和谐,就要在教材的内容,和管理体制上加以改革,内容上教师接受,体制让我们的教师开心。
三、德育课程体系与学校的和谐
我们的学生每周的德育课课堂教学毕竟才两学时,这两课时教学再好,还是时间太少,那我们就要把德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为此我们就要:第一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途径的贯通,即课程与班主任工作、共青团活动及其他日常教育活动的贯通,使德育课程与学校其他教育资源互相支持、互相补充,发挥整合性的教育作用;第二是教师与学生的贯通,即不是单纯的教师教育学生,而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教育;第三是教育与学习的贯通,即学生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习,在学习中无形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是教育与评价的贯通,即教育与评价不再是两个相互割裂的环节,而是整体教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教育中有评价,评价同样发挥教育作用。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从课堂中得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丰收。各科渗透德育教育。
四、德育课程体系与学生家长的和和谐
古往今来,家庭不仅是其子女赖以生存的场所,也是学生接触最早、受影响最深的教育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信息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断扩大和增强。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与学校德育工作协调一致,对子女百依百顺,娇生惯养,包括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包办代替,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拔苗助长,过分溺爱子女,把孩子逼上了“家庭小皇帝”的“宝座”,甚至出现了很多“高分低能”、“学优品劣”的学生。所有这些现象,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学校德育是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方式。但是,学校内部的德育环境建设由于受物质条件的制约普遍比较落后。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影视、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学生社会生活的领域迅速扩展,大量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单亲家庭的出现,无不使学生的成长脱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我们的德育离不开家长,要使家长也溶人我们的课程体系,达到课程与家长的和谐。
五、德育课程体系与社会的和谐
学校德育侧重于正面教育,灌输的是真、善、美的东西,而学生在家庭、社会却耳闻目睹了许多光怪陆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这样,学生一旦走出校园,感受到多彩多姿的社会时,便会感到学校、老师灌输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显得多么单薄、多么脆弱,以至于出现了“学校辛辛苦苦教育五天,抵不上学生回家两天”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