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生知识点

美术生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生知识点

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个性 美术教育 促进

教育就要以人为本,培养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健康人格的人。通过“交互式小学美术电子档案促进师生成长”的课题研究,进一步看到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学生个性成长的促进作用。个性是人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活动的整体表现。个性尤其有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属性。个性不是标新立异,但个性却是每个人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美术学科是最能展现个性的学科之一,美术教育也是促进个性发展的最好教育;美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完善人的人格,而个性的自由发挥是保障人格健全的基础。

美术教育尤其是小学的美术教育就是对学生的美育,是在激发其感受,保护其个性下进行的。吴冠中教授就对儿童美术有这样的看法,“凡曾被宣扬为天才儿童的有几人最后真的成了大艺术家,几乎一个也没有。倒是成了大艺术家后反过来被迫认其童年便如何、如何有天才,那也是画蛇添足的败笔。”没有个性的美术教育不能称之为美术教育,美育有其深远的广阔性,美术对于完善,健全,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做好几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呢?小学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心智等各因素没有完全发展的少年儿童,因此保护和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我们做到:

1尊重个体的差异

个性是独立于大众的个体表现,因此个体的差异就会非常的明显。个体的差异,个性的独特,就决定了学生外在表现上的差异性。学生的生活实践,个人经历以及家庭环境的影响。都会使学生在美术表现上存在巨大差异。保护个性的前题就是要在实际教学中,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同时承认不同个体的人,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人可能喜欢用色彩来表现、有人就可能喜欢用造型来表现、有人可能就喜欢用立体的效果来表现。但是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表现,以及表现的效果如何的不同。只要是他以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表现形式来表现了。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就拿《我的自画像》为例,同样都是线描课。同样给予了欣赏感受的烘托。在强调表达“心目中真实的自我”要求下,学生的表现形式各有千秋。不同个性,不同手法的表现让人感叹。有人做事认真表现出的就是个性严谨的自画像;有人细心观察入微表现的就自然生动;还有人心思稚拙表现的画面就拙朴抽象。对于一般的学生,要以高超的技巧去表达自己的绘画是十分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美术本体的技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内在的、自我的、个性化的表达。如果表达过于依赖于技术,其表达的内容势必会受表达形式的影响。个性的差异在被尊重中得以释放。促进个性成长首先就要要做到尊重个性,尊重个体的差异。

2要给个性适度的自由空间

在压抑,束缚中个性很难得以发展和成长。美术之所以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就是得益于美术教学的灵活性。美术学习不必要追随,死的教条规矩。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课堂,不要把学生思维的活跃看成是纪律的松散。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同一种表现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同一节课可以使用不同的美术工具。适度自由的空间,可以让个性,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发展。在教师的护佑和引导下,让学生的心灵得以释放。从学生电子档案中不难看到引导到位的学生作品是有个性的。

空间的自由不是教师教育的自由,这要求教师有高度的学科认识和人文修养,在自由的空间和形式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学生的创作学习空间是自由的,同时也是受到教师有目的教学指导。在个性最大化的保护中,学习到美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感受。用美术教育自由的、适度的、目的空间形式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3要进行多元的评价鼓励个性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乐趣”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美术的表现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的、简单的评价其完成的作品。而是应该从尊重个性出发,从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习过程等多方面来评价学生。

小学的美术教育,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给学生最大限度的空间和自由,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力量和可能性。

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网络教育资源;美术教学

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中寻找到适合课程教学的资源是充分发挥网络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基础,因此,教师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应该选择合适的运用策略。

一、网络美术教育资源运用的意义

在高校美术课程教育中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能够扩大美术课程的知识面与信息量,增强美术课程的趣味性,让美术课程更加直观、形象。同时,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能够将高校美术课堂中的艺术与技术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教学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实现从以往单一教学模式到多元化互动教学的转变。高校美术课程中网络教育资源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往的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理论过于严谨,思维方式死板,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单一,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网络教育资源与高校美术课程整合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反思,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力。

二、网络美术教学资源的运用策略及方法

1.在素描课程中的运用

在高校美术素描课程中,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学。高校素描课程就是利用美术绘画技巧研究造型规律,养成专业绘画习惯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素描课程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素描教学,并且进行相关的解说,这样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还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素描的绘画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资源进行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素描的各项构图与绘画知识。如,教师在进行构图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展示不同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不同的几何图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领悟构图的要领与技巧,从而体会到整体构成的多元化。又如,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透视教学这一知识点相对比较抽象,仅仅凭借教师在课堂上的口头讲授,学生很难彻底理解。而利用网络资源就能将透视现象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让画面具有立体感。

2.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以往教学模式中的高校美术课程教学只是为了传授学生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获得相应的能力,并没有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予以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理性的知识远远多于感性的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格式的资源辅助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会让美术欣赏课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营造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的兴趣。另外,网络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抓住美术作品欣赏的关键点,学会举一反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教师的教学内容上。

3.在色彩教学中的运用

目前,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尤其表现在对色彩的学习上。虽然有的学生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但是关于色彩的专业知识仍然十分有限,鉴赏能力一般,观察方法不得当。如果这一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会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遇到阻碍。特别是在高校美术的色彩写生教学中,学生将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优化以往教学模式中的弊端,以提升学生在色彩知识方面的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色彩写生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调训练、色阶训练等知识点。一般情况下,上述知识点的教学通常只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普通教具进行讲解。而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则可以将色彩写生中的内容都囊括其中,并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便于学生领悟和感受,进而提升其对色彩的辨别能力。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学生更加容易掌握色彩变化的规律,能够更加准确地领悟色彩所表达的情感。

三、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时代中,互联网上有大量的美术教育资源,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网络美术教育资源,如何合理、恰当地运用网络美术资源显得十分重要。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教学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网络教育资源,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谭传芳.浅析地域性美术资源在地方高校美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美术向导,2013(5).

[2]王东方,聂磊明,郑小强.发挥优势趋利避害——关于美术理论课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思考.大舞台,2010(12).

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美术学习兴趣

1.讲授法。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老套,但它是让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讲授要做到精讲,语言要有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既要有美术理论性讲述,还要注重美术的基础知识学习,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美术知识,并能很快掌握。

2.示范练习法。美术是一门视觉学科,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欣赏,用示范练习法正是适用了这种学科特点,调动了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进行同步学习来掌握知识,形成美术技巧,学生能把知识转化成自身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点评,指出正确的学习方法与知识点,做到讲解要有针对性,肯定成绩与纠正错误同时进行。讲解要运用集体讲解与个别讲解的方法,既针对全体学生,又针对个别特殊的学生。这样,对于有效的教学是一个好办法。集体讲解时可以运用个别学生的情况为例子,这样,能给其他学生以启发。

3.诱导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直接教给学生知识时,可能学生在很多方面还是不理解,不能掌握所学知识,这时候就要运用诱导教学法,让他们真正理解知识点。学生的思维不尽相同,想象能力也不同,要想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教师就要按步骤对他们进行启发与诱导,让他们学会发现“美”。例如,古今中外有很多经典的画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还有齐白石的画,里面都蕴含了作者的思考和情感,教师要对这些画进行讲述诱导,让学生了解其年代、背景、反映的情感等,更好地揣摩这些画中的精神,画取材于最平凡的事物,但反映的却是一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画更有生命力。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美术不是简单的绘画、也不是简单的制作,而是包含有雕塑、工艺、广告、建筑等等,既有技术的,又有空间开展的,也有表态的,还是对人的视觉的一种艺术。素描是美术的基础,也是学习绘画的第一步。开始时学习简单的几何素描,对线条的学习是美术的关键。先让学生打好基本功,要让学生有一种乐于写和画的兴趣,这样的美术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美术,而不是简单的应付考试。

三、教师给予学习的指导

1.美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有了疑问,教师可能会为了解答学生的疑问放弃教学计划,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说明学生已经深入学习中去。激励学生在学习中善于疑问、善于思考。

2.会学比会教更重要。在传统的教学中,特别是美术课堂上死气沉沉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如果让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注重对学法的指导,那么,课堂就会活起来。

四、美术与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画,所以美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美术与生活是同时存在的。生活中有美,美为生活增添了色彩。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放松,激发他们的灵感,让手中的笔画流淌出美妙的画卷。

综上所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美术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要从基础知识学起,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他们学会学习美术,学会用美的思考去感受美术。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开展美术教学,美术会成为学生的最爱。

参考文献

[1]雷玲.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探究的教学探讨[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5).

[2]安利民.试论初中美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征[J]. 新课程(教研),2010(6).

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第4篇

广告学专业是培养广告策划、广告创意高级人才的一个学科,广告学专业本身既有理性科学的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和策划,又有感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性再现,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见图1、图2)。大脑中有了创意的火花,最终就要进行视觉化的表达,而视觉形象的表达是当今广告传播的重要方式,对各种文化现象和诸多生产成品的视觉描绘而予以有效的沟通却是必不可缺的[2]。只有这样,才能让大众、让消费者更快捷、更准确地接受广告信息,并且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获得艺术美的享受并随即产生愉悦的情绪。一个广告活动的基本流程是: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广告创意-艺术设计表现-媒介策划-广告费用预算-活动执行-效果评估[2]序二,1。广告设计制作之前的调查、分析、研究和创意是广告活动的基础,中间的艺术设计表现则是广告创意的结果,没有艺术设计表现,广告活动只算是完成了一个部分,是纸上谈兵,广告活动将会前功尽弃。可见,广告设计在其中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是前期工作的延续,是要直接面对大众和消费者的初步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前期工作的成败,影响着商品的推销,进而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的时代:电影、电视、摄影、绘画、广告、美术设计、建筑设计、多媒体、动漫以及游戏等正在互为激荡汇聚[3]。我们经常称现代经济为“眼球经济”、“视觉经济”,是因为各企业团体和销售的商品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表现,与视觉形象有关,与艺术设计有关,也可以说与我们培养的广告人才的艺术素养有关。

文科类学生艺术设计课程素养存在着“不平衡性”

广告学专业与艺术设计类专业虽然都具有文科的性质,都开设有艺术设计类的课程,但学生在专业素质、接受能力上却是存在差异的,即存在着“不平衡性”。其产生不平衡性的原因如下。

1.招生方式的不同和生源的差异广告学专业属文科类大类招生,这类学生在高中阶段是以文史类的知识学习为主,基本上放弃了美术课程的学习,因此几乎没有美术方面的基础。进入大学的广告学专业之后,二年级下学期才开始细分方向。甚至有些学生还是由理科专业转系或由其他专业调剂过来的,由于我国目前事实上的应试教育体制,导致了学生艺术素养的严重缺失。而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入大学之前,进行过比较完善的美术基础训练,也进行过艺术专业的严格考试和入学选拔,所以艺术上的敏感度较高,具备较好的审美素养,但文化基础却相对薄弱。在招生的形式上,在生源的选择上,这两类学生走进大学校门的门径却有很大的不同。

2.基础教育各有侧重,结果都是“跛腿”走路既然两类学生来源不同,高中阶段的教育方式学习内容又有很大的不同,所以造就了两类学生知识结构的较大差异,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好,却是个艺术盲;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好,文化基础却相对薄弱——都好似“跛腿”走路,不是一个文学素养与艺术素养均衡的“正常人”。而广告学又是一个文学与艺术并重的专业,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留下的“残疾”,要靠大学阶段来弥补和完善。3.思维方式不同,培养形式有异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知识面较广,写作与创意能力较强,接受能力也有上佳的表现,思维方式比较理性和严谨,而努力的方向是以创意、策划为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创意上缺乏深度,但动手能力强,感性思维,而努力的方向则以艺术表现为主。

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困难点

通过分析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与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学生在课程素养上的不平衡性,也能发现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课程素养上的欠缺,这便是教师在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上遇到的困难点以及障碍点。

1.专业基础差,“眼”“脑”“手”不能协调并用前已有述,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专业基础差,当是不争的事实,此不赘述。其专业基础差,与“眼”、“脑”、“手”不能协调并用亦有相当大的关联。“眼”,即眼睛所能接受的美感。艺术上的美感是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获得的。艺术史家罗丹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此中的“眼睛”,是指人的观察能力和对客观世界中“美”的认识和发现,如果有了一双能识别“美”的慧眼,才能摄取创作素材,而作相关的知识储备,为后期的创意设计提前准备。在此方面,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偏弱。“脑”,指的是用专业的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总结和创意,是对旧的元素进行新的组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从而激发出新的火花。这是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和强项。“手”,就是具体的表达,它是将“眼”中观察到的、“脑”中分析加工了的概念,进行视觉化的表现,其中必须贯穿美的法则和规律,更准、更快、更美地传播商品和劳务信息,达到艺术表现广告的目的,这方面则是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的劣势。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在“眼”和“手”方面比较弱势,在“脑”上比较强势,三者不能很好的协调并用,这便是造成教学困难的根本原因。

2.课程安排分散,“战线”拉得太长广告学专业的艺术设计课程时间安排与艺术设计专业很不一样,艺术设计专业的各门艺术设计课基本上是在1~6周内完成,先理论后实践,集中精力学习和练习,一气呵成,因此记忆深刻,效果良好。而广告学专业的各门艺术设计课基本上安排在1~18周内完成,每周一次课,相隔时间较长,前面学的知识点不太容易连贯思维,所以学生接受知识的整体概念性较差。此外,经统计,广告学专业中近10门艺术设计类课程要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完成(主要是在大三学年),由于学生缺乏较为扎实的美术基础和艺术功底,后期的学习阶段又要和较多的专业理论课齐头并进,要想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培养出较高艺术素质的专业人才,有点困难。

3.学生人数多,教师不能仔细进行个别辅导美术学院每个班的学生在25人左右,一般不会超过30人,教师在讲授理论课后的实践阶段,分配给每个学生的时间较多,因此可以认真进行个别辅导并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而广告学专业的课堂,学生一般少则70人,多则120人,教师难以一对一给予深入地辅导,只能上大课,讲理论,纸上谈兵。而广告学是一门实用型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设计中的问题需要有具体的、深入的辅导才能解决,这就产生了矛盾和困难,因此影响了教学质量。

因材施教,培养合格人才

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摸索,在广告学专业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有一些感悟和思考,现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1.课前:充分准备,注重联系与沟通广告学专业中有近10门艺术设计类课程,课程中有许多知识点是相通的,即互有联系,并由多位教师分别讲授,讲授时难以避免交叉及遗漏,就会造成有些知识点重复讲授,有些知识点相互之间似乎缺乏关联所以,上课之前,各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要有必要的联系和沟通,以避免知识的重复讲授,同时也能保证每门课程的独立性。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厚此薄彼,也可以避免浪费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课中:承上启下,做到“瞻前顾后”每门课程讲授之前教师要对该课程进行介绍,介绍该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这门课如何教怎样学?时间上是怎样分配的?要看那些相关的书籍?还要重点关注那些知识点?最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些都要在第一堂课中介绍清楚,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能够心中有数。同时,针对广告学专业的学生每门艺术设计课每星期只上一次课的特点,所以在每堂课中,要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复习,让学生先进入状态,再逐步过渡到本堂课的正题,这样,就能尽量减弱因教学“战线”拉得太长而带来的弊端。教师在讲授中还应该“瞻前顾后”地将纵向和横向的知识点进行有机地联系。比如“平面广告设计”课程中,有“字体设计”、“图形创意”、“广告摄影”、“广告创意思维”和“版式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点,讲授中是不能孤立地谈“平面广告设计”的,而需要将涉及的其他课程的知识点在本课程中的运用进行综合的归纳,这样既复习了以前讲授过的课程,又对当下的内容加深了理解,让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条,而不是一段段零碎的记忆。

美术生知识点范文第5篇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培养人们的审美情操和审美创造能力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小学阶段很多家长不重视美术教育,有些老师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教学中随意性比较大。

正确认识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美术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这种教育具有感知的、实践的、审美的基本特征。在美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其次,从人的发展来看,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这个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时期。在这个阶段强化美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终生发展观;第三,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美术学科是一门审美的德育渗透学科,在学习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可见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虽然有很多美术教育工作者兢兢业业,辛勤耕耘,但课堂教学和美术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二、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教材问题较为严重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美术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套用“教师范画,学生临摹”的教学模式,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有的美术教师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过分追求程序化教学模式,不顾学生的实际水平,按部就班地把山水、花鸟等绘画技法生硬地传授给学生;有的美术老师有强烈的个性心理和艺术个性,一味要求按照自己的意念、风格、技法作画,忽视了学生的创作个性,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正因为一个老师有一个老师的教法和风格,常常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最后不得不机械照搬,失去了自我。

从现行教材来看,虽有许多创新内容,但就小学生的认知状况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使用过程中,美术教师不得不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筛选,由于老师的观念不同,选择的标准也就有较大的差异,这就会给美术基本功训练造成“断档和空白”。

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取决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我们现阶段的美术教师的素质以及美术教学条件并不乐观,尤其是农村小学。相当多的学校美术教师都是兼职或老弱病残孕特殊教师临时兼任的,对小学美术教育理论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又如何能做到学高为师呢?很多老师一边带主课一边带美术的同时都会不失时机把美术改成主课。

3.学生知识不系统

据不完全统计:一二年级喜欢美术的学生人数占90%左右,三四年级占70%左右,而五六年级却只有30%左右,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老师的不确定。学生们在美术课上要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多美术技法不是短期就完成的,知识系统不完善,需要循序渐进的深入。老师的更替扰乱了系统的学习,也不能随时发现儿童心理生理的变化采取相应的矫正方法,对学生的不熟悉也会增加感情的投入,更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小学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循环制建议

三、实施循环教学方案的优势

1.符合循序渐进原则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体系,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的认知规律,遵循这些规律,按照知识系统的逻辑关系,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这是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主要内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和前后知识之间的衔接关系,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系统性,综合学生绘画基础和兴趣爱好,对已知班的学生进行合理灵活教学,因此,对于学生在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需求及教学所要求的内容都有所了解。采用循环教学便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便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序训练,逐步提高。

2.符合可接受性原则

老师的更换和非专业训练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纷乱。在循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美术表现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补充、完善,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艺术个性全面把握,并针对性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使美术课堂富有生机和活力,这样,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产生动力。

3.教师的职业角色要符合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特点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品行个性的教育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者,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在成长中从心理上希望教师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与生活。循环教学中,师生接触多,交流多,经过长时间磨合,有利于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由熟悉变得亲近,会让教师的施教具备更多自由发挥的余地,而且老师还有足够的时间去组织、指导美术课外活动,使美术教学实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在教学实际中,学校开展美术兴趣活动时,美术老师要配合教学班中美术兴趣浓、绘画技能好的学生,集中创设较专业的绘画氛围,通过个性化辅导深化审美教育,多出美术好作品,再通过好作品的展览引领,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