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绿色产业分析

绿色产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绿色产业分析

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字】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

1引言

近年来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量,大量农药、化肥及地膜被用于农业生产中,致使2012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温室气体总排量的20%,为实现减排降低45%的承诺,必须走农业低碳化道路。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低碳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方面,同时对农业绿色化评价体系及程度更没有作深入研究,因此本文选取21个指标,构建了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15个省数据为依据,定量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的绿色化程度。

2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为表现农业绿色化发展动力、压力以及响应情况,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角度选取了21个指标,构建出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

3数据选取与分析

根据IEA研究及相关文献,获取我国10个省的数据,限于篇幅具体数据在此省略。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21个指标可由6个主成分代替,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93.062%,远超Kaster规定的80%,因此本文所得6个主成分是合理的,且相应特征值分别为10.14、3.23、2.188、1.791、1.169和1.024,同时还得出6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经计算得出综合主成分表达式为:

根据上述相关分析得出农业产业绿色化值及排名,如表1所示。

由表1知,我国10个省的农业产业绿色化值在各主成分中普遍偏低,在F1中山东的绿色化程度最高值为1.88,F2、F3、F4、F5、F6中分别是广东、陕西、河北、辽宁、浙江绿色化程度最高值分别为2.53、3.07、1.89、1.81、1.7,综合主成分F中还是山东绿色化程度最高值为1.13。同时根据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计算出2012年美国、印度、巴西及英国的农业产业绿色化值为14.53、9.68、9.12及13.23,这与IEA计算的美国、印度、巴西及英国的农业产业低碳化值相差不大,从而可验证本文所建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4结论

本文选取21个指标构建出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年指标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6个主成分,并计算出我国10个省在各主成分及综合主成分中的农业产业绿色化值及排名,农业产业绿色化程度最高省份分别是山东、浙江及山东,远低于在此指标体系下计算出的美国、印度以及英国的农业产业绿色化值,同时与IEA统计的美国、英国的农业产业低碳化值相差不大,进而验证本文构建的农业产业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梁青青,田敏.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研究[J].农业经济,2012,(1):50-51.

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I-0表;优化模型;产业结构调整;碳排潜力

中图分类号F223;F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7)03-0116-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7.03.014

化石能源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于此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最新的报告指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快速增加,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且1983―2012年是过去1 400年以来最热的30年。进入新千年以后,中国因极端气候所带来的影响愈发明显,由此也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中国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8倍,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因此,中国政府分别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改善大气环境、降低碳排强度的目标。由于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源于化石能源的燃烧,而清洁能源如风电、水电等并不直接排放二氧化碳,因此使用清洁(新)能源技术可以从本质上解决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但由于技术的成熟度与使用成本等因素,清洁能源并不可能在短期内在中国各行业部门中大量普及。因而,在现有能源技术水平下,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控制中国的能源强度及碳排强度受到了政府部门及学界的广泛关注。同样基于节能、减排的产业结构调整也与中国政府“十三五”规划中所倡导的经济绿色、低碳的发展行为相一致,因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投入产出表构建相应的优化模型,得到2020年(即“十三五”规划最后一年)中国最优的产业结构并计算出相应的最大碳排潜力。

1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中将产业结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一并进行分析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及其衍生方法,通过结构分解或指数分解,将行业效率的变化分解为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然后找出影响产出、能源或者碳排效率的原因。段文斌、余泳泽[1]基于SFA(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方法,分析中国工业部门分行业的效率并将其进行结构分解,测量它们与能源强度之间的联系。宋德勇、卢忠宝[2]采用twostage LMDI(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法,测算出了中国各个产业部门碳排放的波动性,并发现了排放量存在的周期性规律。周五七[3]使用全局(Global)DEA模型同样对中国工业部门进行效率分解,发现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高能耗行业的能源强度。顾阿伦、吕志强[4]则使用IOSDA(IO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方法分析了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性行业大多是高耗能的行业,因此中国未来节能减排的重点需要逐步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但在具体的政策上对各行业应有所区别。

另一大类将产业结构、能耗与碳排纳入同一框架内考量的方法是投入产出方法。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Leontief[5]就提出了一种环境投入产出模型(Environmental IO model),将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纳入到同一体系中。赵欣娜、雷明[6]编制了中国2007年绿色投入产出表(Green IO table),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FDI诱发效应以及能源经济连锁效应等。苑立波、葛守中[7]在浙江省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建立了浙江省“碳排”投入产出表及其基本模型,给出了直接综合碳排系数、完全综合碳排系数等反映碳排放强度的表达式,可以从行业层面上分析碳排放的基本情况。Wei Yiming[8]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以能耗量最低为目标对中国能源需求进行了情景分析。

张恪渝等:绿色低碳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3期通过文献综述可以发现,虽然DEA及其相关模型可以有效地对产业效率进行分析,但它不能考虑到产业之间复杂的关联,也不能清晰地反应出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而现有的投入产出方面的文献,并没有在《巴黎协定》的背景下,回答如何在“绿色、低碳”双重约束下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因此,本文将使用投入产出模型,通过它核心的生产结构矩阵,计算出中国各产业部门的能源强度矩阵及碳排强度矩阵,然后基于部门的生产、能耗及碳排三大结构矩阵,构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模型,并计算出对应的行业碳排量,为中国经济低碳发展模式下,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提出一些建议。

2优化模型构建

2.1能源消耗矩阵及碳排矩阵

一般的投入产出模型,根据里昂惕夫[9]所提的行模型原理,中间使用+最终使用=总产出,其矩阵表达形式为:

AX+Y=X(1)

其中,X为各部门的总产出矩阵;Y为部门的最终需求矩阵;A矩阵就是中间消耗矩阵。其每一元素的计算公式为:

(2)式代表了j部门每生产一单位产品需要消耗i部门产品的数量。

根据公式(1)可以得到总产出X与净产出Y(即最终需求)之间的关系:

由于(I-A)接了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结构,因此本文将其定义为国民经济的生产结构AP。

对于能源使用结构,中国并没有官方的分行业统计数据,所以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出各行业、部门的能源消耗量。本文只考虑各行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因此可以根据投入产出表中能源部门产品的分配数量进行拆分,具体拆分方法见张恪渝[10]。由此可以得到部门的能源强度矩阵E,其元素emj代表部门j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消耗第m种能源的数量,即是用能源m的直接消耗量除以部门j的总产量,j=1,2,…,N;m=1,2,…,M。

接着定义行业能源结构矩阵

其中,β为各能源换算成标准煤的转化系数(具体数值见表1);EβT代表了各部门生产出单位产出一共消耗能源的总量,即能源的复合消耗率,是一个1×n的向量。

最后,本文使用IPCC所提出的按能源燃烧热值进行碳排系数计算的方法,对中国分行业的碳排强度进行核算。具体方法阐述及计算过程见陈诗一[11]、徐达丰[12]。根据部门的能源强度矩阵E,可以得到相应的部门二氧化碳强度矩阵C,其元素cmj代表部门j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消耗第m种能源所相应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即是用能源m的直接碳排量除以部门j的总产量,j=1,2,…,n;m=1,2,…,M。

其中,emj为能源强度矩阵E中的元素;fm为IPCC所提供的分能源碳排放系数;12/44 为碳在二氧化碳中所占比例。

因此,行业碳排结构矩阵可以定义为

其中,i是一个系数全为1的标量(scaler),i=(1,1,…,1)T,其维度为m×1;C×i表示各部门生产单位产出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是n×1的矩阵。

2.2优化模型设计

绿色、低碳发展,其本质上就是在保证一定量经济产出的情况下,尽量将能源消耗量与二氧化碳排放数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因此,基于传统线性规划模型的范式,中国低碳经济优化模型可以表示为:

具体来说,目标函数为最大化中国各部门的总产出量。因此,

其中,x作为决策变量,xj代表了按照部门j的总产出。i依旧为标量,加入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矩阵表达。目标函数f是将中国所有部门的产出进行加总,代表了最大化国民总产出量。

约束条件为:

其中,ef为能源总量约束。将能源结构矩阵AE乘上总产出x再进行加总,代表了将所有部门生产活动消耗的能源量进行加总,不超过给定的临界值。加入能源总量约束的原因在于经济的低碳发展不光是对一国的碳排放总量进行限制,同样也需要保证合理的能源消耗结构。

其中,cf为碳排总量约束。和能源约束类似,将碳排结构矩阵ACE乘上总产出x再进行加总,目的在于将所有部门生产活动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总量进行控制,不超过既定的目标。

其中,yf为经济增长下限。通过生产结构矩阵AP,将所有部门的总增加值控制在既定底线之上。

其中,lj和uj分别表示部门j产量的下界与上界。原因在于现实情况中,多数部门的产出量不可能从0到无穷的范围内变化,最多只能进行小范围调整,否则会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因此人为的给个别行业的变动加入上下界,可以让优化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此外,加入这一约束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剔除可行解集合中出现的极端状况(例如一国只有个别部门有产出,其他部门产量均为零)。

3数据及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投入产出表是基于国家统计局所颁布的“201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基于研究目的本文将原始的139个部门合并为41个(见表2)。此外,为了数据结构的准确性,本文使用最新行业的增加值及最终需求数据通过混合RAS[13]方法将2012年数据升级,得到2014年的投入产出的中间结构(由于2015年的部分数据还没有颁布,因此2014年的生产结构是我们可以升级到的最新投入产出结构),并以此为基期进行分析。

能源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5)》,其种类的划分包括了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这9种主要的能源形式。本文所使用的能源数据仅指各部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化石能源数量,是终端消费量与各部门分摊的损失量(包括加工转换损失量)之和,即能源使用量=终端消费量+损失量(包含加工转换损失)。其中,使用终端消费量是为了剔除一次、二次能源所带来的重复计算,而对损失量进行弥补则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真实数值。

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界定,本文只计入部门生产时燃烧化石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数量,而不包括非燃烧活动所产生的。即不包含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也不包含人与动物呼吸所排出的量。

本文所构建的优化问题是按照现有的经济结构与科技水平,以“十三五”规划中最低经济增长速度(年均6.5%)作为经济约束;以2020年巴黎会议所要求达到的能源强度、碳排强度为目标,回答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使中国经济在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下,国民总产出达到最大。

3.2实证结果分析

2020年中国41部门产出量变化及碳排强度变化见表3、表4。各部门产出量的表现可以从表3得到:

(1)从整体看,相比于基年,中国2020年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等部门占整体经济的比重变化不大,增长约为5.07%;而二产部门产出量降低的趋势较为明显,需要下降至原有产能的46.4%,说明节能减排的约束对于制造业部门整体产生了巨大影响;三产服务业产出占比则有了较为明显的增加,达到37%。

(2)从具体行业情况分析,2020年中国行业产出量排名前5位的部门分别为建筑业,化学工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而相对增长幅度(与基年相比)排名前5的部门为邮政业,金融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幅比例最大的部门全部为第三产业部门。而相比2014年产

出量需要下降(减少产能)的部门有5个,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降低幅度最高的是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比例达到50%左右。需要减少产能的部门全部集中于第二产业。

我们继续通过式(9)-(11)可以计算出各行业202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碳排强度,可以看出:

(1)从各行业的CO2排放总量看,2020年优化方案中化学工业的碳排放总量排名第一,占比约20.6%。此外,在优化模型中,除去交通运输部门外,CO2排放量前10的全都属于第二产业部门。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6个行业的碳排量相比基年都要有所降低;碳排量下降最大的部门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降低了48.2万t,降幅约为79%。这个结果说明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约束条件下,工业部门是“碳排放大户”这一点依旧没有改变,但整体的排放数量相比2014年有了大幅降低。而一产农林牧渔业的排放比例从0.87%上升至4.2%,表明一产的“碳减排”潜力并不大。三产部门中只有仓储运输业相比基年降低碳排

放水平,其他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放松。

(2)碳生产率(增加值/单位碳排放量)排在前5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和软件业、教育、金融业以及房地产业,全部属于第三产业部门;在前十位的也只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两个部门属于二产的制造业。这些行业大多属于低排放部门,且增加值相比其他行业较高。

从碳强度变化的角度分析(见表4),优化方案相比于基年,二产中有半数部门的碳强度都有所下降。尤其是能源部类中所包含的5个产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碳生产率升高得尤其明显。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需要提高近两倍碳生产率才能达成约束条件要求。而三产部门碳排强度的变化,只有金融业,教育,居民服务业,房地产业以及研究、试验发展业5个部门有所降低,其余各部门都有所增加。

因此,通过技术研发等手段提高第二产业部门整体的碳生产率水平,尤其是能源类部门以及基础的重工业部门,对中国实现减排目标意义重大。若能大力改善上述行业的碳生产率,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在保证经济

总量增长的前提下,更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是三产中唯一碳排放总量排进前十的部门,从经济产出量看也排在优化结果的第8位(比起基年需要提升约50%的产出量),属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支出产业之一。如果未来可以将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部门多加推广及应用,减少该部门的碳排放压力,很大程度上会有助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经测试,基于优化模型的结果,中国2020年二氧化碳强度整体比基年(2014年)下降18.1%,对比目标年(2005年)则下降46.93%;而能源强度可以下降26.04%,满足了“十三五”规划中所提出的单位GDP温室体气减排目标。

3.3碳减排潜力估计

上述结论是基于总量控制的优化模型(非限制模型),得到中国2020年最优的产业结构。同样使用2014年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以及碳排放结构,加入强制性“减排”的政策性因素,即逐步减少式(10)中对CO2排放总量的限制。目的就是在优化模型得不到可行解前(即不能满足最低经济增长),测算中国最多能够减少多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减少比例的步长值设定为α,α∈[0.99-0.5]。即将式(10)改为

在重复优化步骤之前,先将式(12)中部门产出量变动的上下限放宽至 50%。结果如图2所示,横轴表示政策强制定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比例,纵轴为GDP增速(下降)比例。在保持最低经济增速(6.5%)的前提下,中国最多能承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非限制优化问题结果的86%。如果继续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将不能完成“十三五”规划所要达到的经济增长最低目标。

总体来说,相比于非限制模型的优化模型结果,除了研究与试验发展业这个部门需要增加产能以外,其余40个部门都要控制产能。尤其是燃气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15个部门,其总产出量都需要减少60%左右,可见这些部门与碳排放量的联系十分密切,为减排政策重点调节的行业。

4结论及建议

本文基于最新投入产出表中的生产结构,推导出中国分行业的能源使用结构及碳排放结构,然后搭建出“经济-能源-碳排放”三位一体的结构优化模型,分析了中国2020年最优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与最大碳减排潜力,得到以下结论:

(1)鉴于中国庞大的劳动力存量情况, 低于6.5%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可能使得就业压力问题凸显。因此,在构建能耗总量与碳排放总量双重约束优化模型时,必须进一步对最低经济增速加以要求。

(2)根据现有经济、能源科技水平,中国可以实现“十三五”规划中碳排放强度目标。按照最优的规划方案,经计算中国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总量将比2005年下降46.93%,相比“十二五”期间下降18.1%。如果以最大化减排为目标,碳排放总量还可以进一步下降约14%。

(3)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促进资源环境依赖较少的行业发展。而对于有高耗能、高排放特征的行业,需要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或以提升产品增加值为前提,否则就应减少其产能。这样才能缓解中国的环境压力,促进国民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从优化模型的整体方案看,根据部门间碳强度的不同进行调整,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逻辑主线。二产制造业产出增加幅度最大的几个部门,主要集中在模块化架构产品或属于大型复杂设备领域,是中国制造业优势的主要体现,因此需要加大投入,增加其产能。这也与“十三五”规划中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定位相一致。而能源生产相关的部门以及一些基础性生产部门,其碳生产率低,但又属于整个国民经济链条的上游,并不能简单地遏制其产能。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低碳技术,集中优势资源形成规模经济,从而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在三产服务业中,几乎所有的部门相比基期都应增加产能,且生活服务业包含的几个部门增幅最大。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生产服务业的可能效率并不够高,如在保证碳生产率及能源效率的前提下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大生活服务业的产出量,尽量提高生产服务业的效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段文斌, 余泳泽.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利于提升中国能源效率吗?[J]. 产业经济研究, 2011(4):78-88. [DUAN Wenbing, YU Yongze. Could the growth of TFP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J].Industrial economic research, 2011(4):78-88.]

[2]宋德勇, 卢中宝. 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周期性波动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6): 18-24.[SONG Deyong, LU Zhongbao. The research of China carbon emission factor decomposition and its cyclic volatility [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9, 19(6): 18-24.]

[3]周五七. 能源价格、效率增进及技术进步对工业行业能源强度的异质性影响[J].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16(2): 130-143. [ZHOU Wuqi.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J].The journal of quantitative & technical economics,2016(2):130-143.]

[4]顾阿伦, 吕志强. 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碳排放影响――基于IO-SDA方法的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 26(3): 37-45.[GU Alun, LV Zhiqiang. Effects of economic structure change on carbon emission of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IOSDA model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6, 26( 3) :37-45.]

[5]LEONTIEF W. National income,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ies[J]. The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1973,23: 565-576.

[6]赵欣娜,雷明. 中国2007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及应用分析[J]. 经济科学, 2011(4): 16-27.[ZHAO Xinna, LEI Ming.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IO table accounts [J].Economic science, 2011(4): 16-27.]

[7]苑立波,葛守中. 浙江省“碳排”投入产出表编制方法研究[J].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3(3): 35-37.[YUAN Libo, GE Shouzhong. The compile and study of Zhejiang Province ‘carbon emission’ IO table [J].Statistical science and practice, 2013(3): 35-37.]

[8]WEI Yiming, LIANG Qiaomei. A scenario analysis of energy requirements and energy intensity for China’s rapidly developing society in the year 2020 [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06, 73(4):405-421.

[9]LEONTIEF W. Environmental repercussions and the economic structure: an inputoutput approach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0, 52(3): 262-271.

[10]恪渝. 中国低碳优化模型建立与分析[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6: 44-45.[ZHANG Keyu. Setup and analyze on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China’s lowcarbon economy [D].Beij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16:44-45.]

[11]陈诗一.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 经济研究, 2009(4): 88-96.[CHEN Shiyi. Energy consumption, CO2 emiss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ese industry[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9(4): 88-96.]

[12]徐大丰.碳生产率的差异与低碳经济结构调整――基于沪陕投入产出表的对比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12(11): 55-64.[XU Dafeng. The carbon productivity difference and lowcarb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Shanghai and Shaanxi inputoutput data [J].Shanghai economic review, 2012(11): 55-64.]

[13]刘亚清, 李林鹏, 吴振信. 投入产出表更新调整方法及应用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5,23(11): 706-710.[LIU Yaqing, LI Linpeng, WU Zhenxin. A study on methods for updating an inputoutput matrix and the application [J].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15, 23(11): 706-710.]

[14]范英,张晓兵,朱磊. 基于多目标规划的中国二氧化碳减排的宏观经济成本估计[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 6(2): 130-135. [FAN Ying,ZHANG Xiaobing,ZHU Lei. Estimating the macroeconomic cost of CO2 emission abatement in China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J]. Advances in climate change research,2010,6( 2) : 130-135.]

[15]陈诗一. 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 2009―2049[J]. 经济研究,2010(3) : 129-143.[CHEN Shiyi. Energysave and emissionabate activity with its impact on industrial winwin development in China: 2009-2049[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0(3) : 129-143.]

[16]李忠民,陈向涛,姚宇. 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减排目标缺口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 1) : 57-63. [LI Zhongmin,CHEN Xiangtao,YAO Yu. Gap of emission reduction targets: analysis based on elastic decoupling of China[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21( 1) : 57-63.]

[17]原毅军, 董琨. 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08, 27(8): 53-55. [YUAN Yijun,DONG Kun.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unde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2008, 72(8): 53-55.]

[18]O耀华,李忠民.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 21(5) :87-92.[SUN Yaohua,LI Zhongming. Analysis on the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nd economic growth[J].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1, 21(5) :87-92.]

收稿日期:2016-09-29

作者简介:张恪渝,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计量经济方法与CGE模型。Email:。

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灰色关联度

一、产业融合的基础

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从旅游产业来看,把文化产业融合进来,便可抓住核心价值;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把旅游产业融合进来便抓住了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市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会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还可以完善文化产业的链条,也将会产生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更会产生放大效应[1]。符合文化产业“文化+”的发展模式,也符合“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部署要求。文化产业有着极强的渗透力,旅游业可以充分利用此优势来提高旅游业的文化涵量和质量,文化的传承,发展便可以通过旅游业来实现。在这之中,尤其是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是巨大的。地方文化能推动当地旅游业得发展,而保护好当地文化又能够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实现“文化+旅游”,更重要的一点是有助于建立充满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也的关联度、融合度,积极打造“文化+旅游”的平台,让文化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渗透功能,渗透于旅游的各个环节和链条,提高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人们对物质需求及消费逐渐满足时,随之而来的便是对精神消费的需求。而文化和旅游消费恰好是有效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方式。因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渗透融合衍生的新兴业态会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而日渐繁荣起来。我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处在逐渐升温的时期,1980年以前是处于萌芽阶段;1981年-1999年中国处于培育期,文化旅游开始在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我国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渐渐的出现了雏形;2000年-2016年则是处于成长期,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文化旅游市场开始受重视,2014年出台了大量相关支持政策;2017年以后则是高速发展期,新产业业态已形成,市场迅速发展,关键是要寻找创新发展路径。现阶段,我国的文化旅游正处于关键时期,政府也出台了许多相关支持政策。

据统计,在“十二五”时期,甘肃省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26%上升至2.3%,总量为578.4亿元,增幅为154%,甘肃省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完成率为70.66%,从事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及从业人数增幅分别为:185%、129%。近五年来,甘肃省的文化产业持续增长,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整体还是落后于全国的发展。由于经济增长相对较缓,对文化产业的支撑力度不强。同时期,甘肃省的旅游业发展也很迅速,“十二五”时期,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2.7%,年均接待游客人数增长率为29.6%,与2010年相比,收入翻了两番。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1.灰色关联度分析步骤:

(1)首先对选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不同因素的数据单位、量级、数级可能不同,这会对结果造成差异,所以先对数据进行处理以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初值化、区间化、均值化。在进行系统因素分析时,只能选取一种方法,不能混用。本文选取的是初值化处理。一般的,初值化方法适用于比较稳定的社会经济西安想的无量纲化,数列多数呈增长趋势。

2.以甘肃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例

以2010年至2014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参考数列,旅游业相关的指标作为比较数列,分别为:旅游总收入,单位为亿元;游客总人数分为国内万人次、国外人次、餐饮业和住宿业中法人企业个数,建立灰色关联度关联模型,并求解。以下数据来源于甘肃省的统计年鉴。

求关联系数得到数据:旅游总收入(1.00,0.82,0.67,0.62,0.57)游客总数万人次(1.00,0.85,0.75,0.75,0.53)国内游客万人次(1.00,0.85,0.75,0.75,0.71)国外游客人次(1.00,0.91,0.86,0.56,0.33)餐饮业法人企业(1.00,0.97,0.97,0.74,0.52住宿业法人企业(1.00,0.88,0.78,0.61,0.47)。

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关联度系数得:旅游总收入0.74,游客总人数0.78;国内游客0.82,国外游客0.73,餐饮业0.84,住宿业0.75。所选取的指标关联度系数均在0.6以上,指标是合理的且与参考数列有较高的关联度。在0.8及以上的有:国内游客人数、餐饮业法人企业;0.7-0.8的有旅游总收入、住宿业法人企业、国外游客人数。从关联度分析中可以看出,甘肃省应根据不同的游客来源进行宣传,区分不同游客市觯国内游客人数>国外游客人数。两个市场的客源数量都是逐年增长的,在国内游客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应该大力开发国外的潜在客源。从整体数据来看,甘肃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具体指标的关联度都很高。关联度系数证明了甘肃省发展“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的可行性。

有许多省份,以西部地区较为集中。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正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好平台。甘肃省可以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加强同丝路沿线其他省份的合作,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的新业态。甘肃可以从众多的文化中,选取有代表并且符合市场消费需求的进行着力开发。比如甘肃有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首先要做的便是保护好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这是最基本的,是发展后续相关产业的基础。而且还有有最大的人工药材种植园,这可以形成以传播中医药文化和体验为主题的产业规划园区,将种植园区打造为大型主题公园或者大景区的形式。开发中药材调查、研究与旅游于一体的科研旅游。甘肃还有着较为丰富的温泉资源,可以与中医药养生结合起来,建造大型室内室外场所,景区集中医药文化展览馆、观光采摘园区,娱乐设施于一体的中医养生温泉会都。开发旅游地产模式。这也是新兴的一种旅游形式。中医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也是国家大力提倡的,国务院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所针对的就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的相关问题。规划纲要主要对三方面内容进行了规范,分别是: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和中医药文化及其产业。尤其强调了,在探索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与的融合发展,使之走向国际化。纲要还订立了阶段性的目标,中医药服务、产业、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除了国家的支持政策外,甘肃省政府也联合卫生厅的各相关部门了相关的政策。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得线上线下的资源的到有效的整合。旅游业的一般模式是由三部分构成:以航空公司、酒店、景区,并由旅行社将资源整合在一起的上游产品供应商、以旅行社、分销、零售商为主的渠道商和线下传统的旅游用户。在现代的旅游业发展中,互联网已被充分的融合进来,上游产品供应商可以直接在线分销给线上用户。或者线上用户通过电商平台比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点评、攻略、门户来了解相关信息,有的可以直接订购旅游服务产品。甘肃应该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和“互联网+”的模式,让三者优势互补融合起来,相互渗透,共同发展。这是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能更好的促进甘肃“文化+旅游+互联网”模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莉萍,殷瑜,殷俊.世界文化产业案例选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2]许项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6).

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恩施州 富硒绿色食品 路径选择

恩施州享有“世界硒都”的美誉,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培育和扶持,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恩施州第三大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2007年,恩施州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承续了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态势,生产保持高速增长,效益水平显著提高,结构调整积极推进,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呈现如下特点:

1.生产保持高速增长。2007年,全州规模以上富硒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产值(现价)17亿元,增长40.6%;实现增加值5.36亿元,增长38.6%,总量占全州工业的21.4%,增速快于全州工业10.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精制茶2.19万吨,增长19.4%;大米2.3万吨,增长9.6%;软饮料2.3万吨,增长5.7%;白酒5760千升,增长13.8%;鲜冷藏冻肉产量3.32万吨,增长17.9%。

2.效益水平大幅提高。2007年,全州规模以上富硒绿色食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6.2亿元,增长52.1%,总量占全州的25%;实现利润总额7731万元,增长47.6%,总量占全州工业的19.3%,增速快于全州工业27.7个百分点。

3.骨干企业发展壮大。2007年规模以上富硒绿色食品企业增加到85家,其中销售收入过千万的企业有37家,过亿元有3家,分别是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1.82亿元,增长17.7%;恩施市九州牧业有限公司1.48亿元,增长63.7%;巴东县恒兴肉类食品有限公司1.09亿元,增长5.5倍。

4.名优产品增多。全州200多个特色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形成了“长友”、“华龙村”、“九洲”、“凤头”、“骑龙”、“翠泉” 等一批省、州知名商标。莼菜、茶叶、凤头姜等产品的10多个品牌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

5.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恩施州已逐步建成以魔芋、莼菜、薇菜、蕨菜、山药为主的地方特色蔬菜基地,建成全省最大的无性系茶园推广区。魔芋改变过去农民自食、房前屋后种植状态,建成商品芋基地10多万亩。“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长友先后创办薇菜人工栽培、夏季蔬菜、香菇种植基地20多个,基地面积逾3万亩。

二、发展优势和机遇

1.恩施州富硒动植物资源无可比拟。恩施州拥有独立的硒矿床,被誉为“世界硒都”,通过植物、动物食物链的传递,恩施州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及矿泉水中富含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对癌症、克山病防治有特殊疗效。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缺硒,我国22个省市和地区缺硒。恩施州海拔、土壤、植被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跨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3个气候带,平均气温16度~17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湿润、多雾寡照,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动植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得天独厚,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广泛的原料资源。

2.富硒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旺盛。从国际市场看,恩施州富硒绿色食品作为绿色无公害食品,迎合国际市场多样化、营养化、安全化、功能化的要求,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主要市场绿色食品价高量大,对富硒绿色食品的需求旺盛。从国内市场看,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工业发展的市场空间广阔。恩施州现代污染轻,产品营养价值高,符合现代人“营养、多样、便捷、安全”的消费潮流。湖北“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农村流通环节不断完善,有利于启动农村消费,为富硒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湖北定位为我国中部的优质农产品加工区,将食品行业列为“千亿工程”产业加以扶持,将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列为全省农业工作的重点。恩施州是湖北惟一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国家和省给予富硒绿色食品产业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改贴息资金、科技创新资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资金、民族贸易企业贴息资金的扶持。为抢抓机遇,恩施州成立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办公室,指导和促进食品产业发展,将食品工业项目纳入全州十大工业发展项目予以支持。从2007年开始,州财政设立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每年安排资金200万元,支持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

4.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经过多年的建设,恩施州在交通、通讯、能源、卫生等方面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交通方面,沪蓉高速公路、宜万铁路开通,318国道、209国道、恩施机场改扩建,县乡公路改造升级,交通环境不断优化,推动更多富硒绿色食品走出山门。未来5年~10年,国家将有500多亿投向恩施州,使恩施州成为鄂西南地区乃至武陵山区投资最集中的地区,有望成为鄂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富硒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强大的推动力。

三、发展瓶颈

多年的重视和培育,恩施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相比,发展的潜力和空间仍然较大。当前,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原料基地配套较弱。基地建设与农民之间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发展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主要表现在:有产品无规模、有产品无批量。农产品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难以满足食品产业高速发展的要求。基地小打小闹,难成气候,布局分散,缺乏统筹规划,不仅提高了加工企业的原料采购成本,而且导致食品企业缺乏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2.产品加工水平偏低。恩施州农业产业化链条存在“有产出无规模、有规模无龙头、有龙头无水平、有水平无市场、有市场无载体”的突出问题。目前,全州六大类特色农产品中,除烟叶、茶叶、魔芋具有较高的加工增值外,其他产品的产业链发展极不完善,加工程度浅甚至没有加工,以原料形态进入市场。水果加工未很好启动,特色蔬菜也仅简单加工,火腿和仔猪加工工艺原始,茶叶中名优茶比重仅20%左右。据调查,部分茶叶厂家多年来“为他人做嫁衣裳”,生产半成品供江浙客商做茶叶拼配原料,别人吃了“肥肉”,自己啃了“骨头”。从子行业来看,以资源初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的比重较大,2007年产值占全州食品工业产值的67.7%,而精深加工且附加值较高的食品制造业、饮料业仅占32.3%,其中食品制造业仅占全行业的2.55%。

3.名牌产品偏少。恩施州坐拥资源优势,产品却“身不强力不壮”,全州仅7个产品获得湖北省名牌称号,而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仍是零记录。各类商标品牌众多,但知名品牌缺乏,“满天星星难见月亮”。由于品牌经营不力,一些名噪一时的品牌还相继陨落,如幺妹子酒、稀世宝矿泉水、“州酒”三峡酒都有辉煌的历史,在市场大潮中起起落落,如今暗淡无色。在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中缺乏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作支撑,各品牌各自为政、良莠不齐,制约着富硒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4.企业质量不高。从全省范围来审视,恩施州富硒绿色食品企业存在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效益偏低的问题。2007年,企业数量仅占全省的6.44%,单个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为1906万元,利润分别为91万元,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3.9%、35.8%。从龙头企业看,最大的企业湖北长友销售收入不足2亿元,与省内一批过20亿元的企业相比,差距很大。

5.营销体系不健全。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富硒绿色食品在国内外的形象不响、认知程度不高,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难度较大。近年来,一批企业走出州门,打开国内市场,但多数企业仍守在家门口,不善于走超市、农贸市场等渠道,全国各地专门销售窗口罕见。同时,国际市场营销体系模式单一,转口贸易较多,对国际市场波动抵抗力较弱,如2007年,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食用植物出口同比下降2.9%。

四、发展路径

面临独特而良好的优势和发展环境,恩施州规划到“十一五”期末,食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总产值达到25亿元以上,出口创汇达5000万美元以上。达到上述目标,要按照“念山水经,打优势仗,唱特色戏”的经济发展思路,发挥资源优势,抢抓发展机遇,从以下方面突破发展瓶颈:

1.加快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实行基地建设企业化,带动农民规模种植,既可避免高价低质原料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又可以扩大基地规模,确保企业的原料供应。基地的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利益纽带联系,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形成农、工、贸一体化发展格局。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生态、产业布局,参照全州区域经济布局,有重点的实行整体开发,在各市、区构建各具特色的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区域。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州将建成绿色食品基地70万亩,有机食品基地3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45万亩,这些基地建成后将成为产业发展的强力支撑。

2.推进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品精深度,延长产业链,产品附加值大幅增长,能达到原值的数十倍之多。如鲜魔芋亩产2千公斤,收入仅4千元左右;加工成作食品原料、添加剂的魔芋精粉,产值升至6千元~8千元;制成各种凝胶食品、仿生食品、饮料等,产值增值40%以上。又如生姜,原姜每吨1千元~3千元,加工成糟姜每吨1.2万元,开放出速溶姜汤每吨9万元。推动产业链条延伸,不仅能提升企业效益水平,而且能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跳出“原料仓库”和“加工车间”的初级价格的圈子,以市场为导向,延伸产业化链条,做到链条上每个环节的专业化、精细化、规模化。依托工业园区,加强产业引导,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延伸壮大产业链。

3.实施名牌战略。抓产品就要抓质量,抓质量就要抓品牌。加大品牌创建力度,关键要在产品质量、包装、规格等方面做到国际化、环保化。重点在产品加工环节上下功夫,切实改变“优质产品、初级包装、大路价格”的状况,提高产品档次和价格。恩施州要针对产品特点找准发展方向,推进茶叶品牌整合和加工技术创新,推进魔芋快餐食品的系列深度开发,推进畜产品资源整合和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品牌奖励制度,对获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给予奖励。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质量体系、绿色食品等各项认证,建立HACCP质量安全体系。

4.培育市场主体。恩施州富硒绿色食品产业既要形成一批“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要形成一大批“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一方面,把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放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产业主导性突出、带动能力强、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动、系列开发,发展订单农业,逐步推进和完善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要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为抓手,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企业的总量和素质。

5.完善营销体系。一是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富硒绿色食品宣传,树立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良好形象。二是继续搞好产品外销,在巩固日韩、我国台湾市场的同时,千方百计打开欧美市场,增加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份额。三是探索在中心城市设立富硒绿色食品配送店、展示厅,鼓励龙头企业在大商场、超市设立绿色食品专柜,在主要城市建立富硒绿色食品营销网络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商特别是日、韩客商和台商投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携手开拓国内外市场。四是开辟恩施州富硒绿色食品网站,在网上产品供求信息,构建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

参考文献:

绿色产业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经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式

近几年,中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老工业基地的东北地区也在探寻新的发展出路。绿色经济是世界范围内普遍认同的发展模式,成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革的新视角,探寻两者的有效结合成为笔者研究的核心。希望通过本次探究结果能够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推动东北地区经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重新展现老工业基地的风采。

1绿色经济概述

绿色经济最早由英国的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他在1989年出版了一本《绿色经济蓝皮书》并在书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绿色经济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环境友好型经济、资源节约型经济、低碳经济、环保经济和循环经济。自此以后有多个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对绿色经济发展进行研究。虽然在绿色经济的定义上没有达成共识,但是关于绿色经济的核心内容却理解一致,即是以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循环经济等为主要特征。绿色经济体现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式。绿色经济的核心思想就是最大化给人类谋求福祉,降低人类生存的成本,增加人类的生存收益。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来,绿色经济的实质就是降低成本,给人们提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提供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产品,增强高质量的供给、扩大有效的供给,减少无效的供给。从需求方面来分析绿色经济就是引导绿色投资、绿色消费和绿色进出口贸易。

2简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分析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从投资项目上来看,东北地区发展战略主要是着眼于资本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民众普遍收益的小项目。从投入要素结构方面分析,通常是偏向资源消耗高的项目,让环境问题逐渐明显。从东北地区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还是以资源密集型为导向的重工业为主,缺少周转速度比较快、竞争活力比较强和可变资本相对高的其他产业。东北地区现在所面临的产业结构问题日益凸显,概况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产业结构单一并且层次比较低,产业或者产品的科技附加值不高。东北地区因为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及地理位置、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的原因,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僵化的情况,经济调整的速度非常缓慢,日积月累,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度的发展渐渐处于我国的落后水平。通过调研发现,东北地区的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的近一半,工业也在40%以上。表明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过分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其结构层次比较单一,致使东北地区的工业层次相对低,表现为产品单一,创新型、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分析第三产业发现,服务业的层次水平也比较低,随着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所面临的成本问题也日渐严重。2.2即便东北地区的一些产业规模比较大,然而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和依赖性不强。东北地区的工业表现出大而不聚的特点,并没有形成高关联性的集群化。东北地区大多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即便产业的规模较大,但是国有企业实行垄断机制,所以产业结构的扩散效应很难得到发挥,非常不利于形成绿色产业链。2.3产业内人才规模和产业规模不适应。通过调研发现,东北地区人才的留存率太低,东北生源的人才不愿意回家乡工作,而外地的优秀人才也不愿意选择到东北地区发展,在人才链上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虽然产业的规模巨大,但是其中的人才规模与产业规模差距非常大,最后还是会带来产业规模萎缩的情况,让产业结构逐渐变得不合理,同时产业的效率也被逐年降低。2.4很多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产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在升级方面存在很多困难。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的核心技术、大型成套设备、核心元件和零部件都是依赖于进口。所以,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成为限制东北地区产业发展的桎梏,严重影响着产业升级和技术突破。

3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绿色化优化

绿色经济不但可以优化产业结构,给广大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排放,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谓一举多得。要想推动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向着绿色经济的方向发展,就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3.1协调、平衡产业结构。结合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失衡的现状,根据绿色发展的要求协调所有部门和谐发展,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的要义,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该努力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现代服务业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得到高度的重视,要努力发展东北的现代物流业、金融业、信息和咨询、文化产业、培训业等。3.2建立绿色产业链,形成绿色产业结构集群。应该打破东北地区的国有企业的垄断形势,推进产业规模的扩散效应。首先要协调、平衡产业结构,同时明确服务业的发展增长点,在此基础上,东北地区绿色经济发展还应该尽力实现省市间和地区内部之间的生产要素和物质资料的优化配置。利用东北地区深厚的农业和工业优势建立农业生态园和工业生态园,进而实现上下游的良好衔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有效的节约成本,从而大幅度地提高收益。3.3绿色化产业结构优化,要加快步伐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应该努力优化产业结构,让资源、政策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当的减少初级、低层次的加工业。并且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去除产能,让资源的配置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3.4鼓励绿色经济创新与创业,任用人才合理化、绿色化。在绿色经济背景下,创造新的发展和就业机会成为占领未来经济竞争优势地位的法宝,同时也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东北地区一定要发挥在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的优势,积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产业,不断明确发展的重点,加强先进科技的研究,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发展。同时要加大优秀人才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