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场所管理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与对策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试验的基本场所,高等院校实验室是教师教学、师生科研的重要场所。项目组在对调研的杭州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及其运行中,存在不少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可以切实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分析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目前,我国国内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经费绝大部分为财政拨款,在分析数据中显示,在一段时期中,我国部分高校合并升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等原因,高校实验室建设中会存在重复购置实验仪器设备问题,或者存在计划外采购设备的情况。此外,高校发展大踏步跃进的情况下,实验室管理体制显的较为落后,设备购置和使用缺乏与相关专业建设配套的长期性整体规划,实验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也需亟待加强。
1. 专业实验室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设备采购缺少前期论证和调研。目前在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过程中,有出现一定比例的实验室设备闲置;特别是金额较大的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很低。这主要和实验室建设和使用缺乏整体规划有密切的关系。高校实验室对设备的需求量较大,高校内各系相对独立,建设实验室一般以系或是教研室为单位,各系、专业教研室缺乏必要交流和沟通,不同专业实验室建设中都存在一些相同品牌、型号设备的购置需求。在具体的实验室设备采购中,许多系部、教研室只考虑到本部门仪器设备的全面性,缺少了和其他系部、教研室之间的联系和论证,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严重。此外,很多实验室还在部分设备利用率低下而造成资源浪费现象。因为缺乏校内、校际之间的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有些高校实验室设备重复购置耗损了大量财政资金投入,而这些设备在使用中却闲置没能发挥作用,另一些系却因需要而在不断的申请经费准备购置。“分别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在高校中还是存在的。
2.实验实训设备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管理中,许多高校由于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致使设备的使用与管理环节相脱节,对实验老师和学生缺少必要的制度约束,使用人在实验使用过程中无任何责任压力,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在哪里用就拿到哪里用,导致仪器实验设备放置地点混乱,设备完好率下降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影响着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3. 设备采购与管理人员队伍不稳定,专业水平相对偏低 。部分高校由于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不够重视,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普遍偏低,随着高校的规模增长,实验室管理队伍数量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受到一些传统观念影响,管理人员在高校人员结构中的地位不高,以及对新进管理人员素质要求不够高,造成部分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人员普遍综合素质较低。缺少合理、必要的奖惩激励机制,收入处于平均线以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能完全调动起来,造成相关人员的工作态度不认真,对设备管理不严,设备使用损耗严重,导致设备使用寿命的降低。
二、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应对对策
从上述的几点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根据项目组对多所在杭高校以上工作的分析和研究,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1.依据实验室建设的功能需求,切实落实实验室设备购置的前期调研和实验室建设相关论证制度。在高校实验室设备采购时,高校资产管理部门组织成立由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及管理方面的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调研和论证中应充分考虑学校各院系(专业)的设备使用需求,结合高线已有设备的分布和数量情况,确定采购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预算,尽可能地减少设备的重复购置,减少使用中闲置设备出现;在调研分析中,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与经济性,制定合理的设备采购方案,让建设的实验室能在一定时限内具有领先性。
2. 建立健全实验实训场所管理制度。每个高校都应重视对实验室设备的管理,可以通过兄弟院校相互交流学习,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组织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使用制度、维护维修制度,对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有规范制度约束,并组织专人进行督促检查执行情况。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间校际合作,增强对闲置或利用率不高的仪器设备互补和调控,实现对仪器设备使用的优化资源配置,对于专业实验室多部门使用的高校,还应对日常实验室运作进行规范登记和管理,分布式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设备使用绩效。
3.加强实验室设备的技术资料档案规范管理,使之更好地服务教学、科研。设备技术资料档案是实验室建设中关键的档案资料,从设备购置、施工、验收、维护、使用与改造等各阶段资料记录。在实验室管理中,我们将实验设备从采购到使用过程各个环节的运行数据整合归档,对实验设备维护和维修等工作至关重要。为此,建议高校成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或信息平台,对设备资料进行规范管理。
4. 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学校人事部门应提高对管理人才的重视度,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相关部门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业务学习等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从目前各高校存在的该类人员的现状,可以对人员的定岗定编制度改革,明确岗位职责,完善技术考核体系,制定激励政策,提高管理效率和能力。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高校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实验仪器设备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必须的物质条件。在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这需要相关管理职能部门结合本校的实际共同研究和调研,提供实验实训场所和设备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探索新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和投资效益,使之能有效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促进高校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94-95.
[2] 姜守哲.提高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模式初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8,(10):70-72.
[3] 林婷,范哲意.高校科研实验设备资源的共享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62-64.
[4] 尹立苹,刘雁红.大型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计量与测试技术[J].2007,34(12):63-64.
关键词:应用化学专业 实践教学模式 优化
化学类理论学科的应用范畴中应用化学专业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根据化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工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进而充分利用化学基础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的一门学科。应用化学专业与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很多新型的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也是新时代重点发展的技术领域。
一、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应用化学专业要注重实践,因此,构建实践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有对应的硬件配套措施来支撑,应用化学实践教学环境包括:实践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实验室等等,另外还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以及相关实验场所的安全性,实践教学环境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应用化学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要建立可行的教学设备、实验场所管理制度,最大限度保障相关场所与教学设备能安全稳定的运行,进而满足各种教学要求。
必须要做好这些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有持续稳定的教学投入。学校要重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以及实践基地的规划,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经费投入,最大限度保障专业实验器材能稳定提供等等。应用化学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前提,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与安全保障能有效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应用化学实验室要严格按照科研与社会需要、教学大纲的要求,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对实验室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合理规划等等。应用化学实验室要切实制定建设计划,应用化学中必须重视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另外,创新实验室与创新实践基地为必须有相应的配置;打造开放实验室,制定可以运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充分提升一些发型分析测试仪器的使用效率,为学生自主探究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
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是为了对实践教学过程实现全场监控,进而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采取对应的改善措施,进一步提升应用化学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质量不仅要关注最终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对全场的把握,让各种不良因素得到有效控制。要以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计划的要求与原则为基础,对应用化学实践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进而提高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学准备阶段是教师根据培养计划与教学大纲制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要考虑到计划的先进性、科学性,要与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相适应,从而加强学生的化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解决更多的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互结合,选做具有创新意识的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也推荐通过小组指导来完成题型。学院可以邀请专家认真审核学生的审题,并纳入学员教务管理部门进行备案,进而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而教务管理部门对存在问题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审查,避免出现更多的问题。
对应用化学实践性教学的师资资格严格按照规定,选择标准是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责任心,最大限度确保应用化学实践教学可以稳定的开展。应用化学实践教学的加强,除开必要的检查之外,还应该通过不定期的抽查来确保教学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学生的评教工作,主要内容是:课程主教讲师、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教学是否负责。
考核总结阶段是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考核与评价,是对实践课考核以及成绩评定完善的主要手段。实验报告与实验结果分析是对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在学生在实践实验的过程中,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在实验结束之后还需要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充分明确实际结果与书面理论之间存在的一些差异性,针对异同之处进行分析,再通过实验报告将实验过程真实的反映出来。
建立应用化学实践过程听课制度,并定期对学生展开问卷调查或者座谈,定期评估应用化学实践教学,要对充分掌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质量问题,充分掌握实践教学设置对实践教学支持的实际情况等等。在抽查学生实践、考试试卷以及出勤记录等等资料中可以检查学生实践成绩评定是否合理;通过不定期检查的手段对实践课堂进行随意抽查,可以初步了解教师与学生的出勤率,以及实践分组的准确情况。通过对校外实践基地的检查,能了解校外指导教师与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而可以一步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提高应用化学教学质量。
总之,希望通过更多的努力对应用化学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各个细节进行优化,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存在的某些问题,并及时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进而提升应用化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提升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率,这才是应用化学教育之道的体现。
参考文献
1.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专业型师资匮乏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数刚从大学毕业,缺乏企业实战经验,对专业学术背景了解不够。另外,学校长期轻实践,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当实验员,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影响了正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
1.2实践场所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灵活度不够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操作,很难在课堂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致其在以后的工作中难以做到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缺乏应变能力。同时,实验室管理制度不灵活,抑制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2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2.1增加学生了解就业岗位的机会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将实践活动与就业岗位相结合,给学生提供了解就业岗位的机会。我校在新生入学时开展为期一周的专业认知活动,组织学生对学校的实训场所(如质检中心、制剂实训中心等)以及与就业岗位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如药检所、药房及药厂等)进行参观并给予详细的解说,以满足他们对岗位的好奇心,对以后的就业岗位有初步的认识。这对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2.2根据企业、社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专业办学的宗旨,通过对合作企业调研和听取企业意见,在对专业进行深入分析和广泛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与调整。根据连云港市相关药品企业需求情况,我们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增设相关的实验实训项目,并对毕业生实习时间做相应调整。
2.3建立企业冠名实验室,开设定向培训班,开启校企联合新篇章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验室,设立企业冠名班,教学内容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并由企业相关人员开展教学培训,让学生将学与用密切结合;同时,学校对企业进行宣传,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我校建立岛津通用实验室、海王星辰药房以及“同仁堂药店”,开展订单式培养和菜单式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实现开放式实践教学,以科研带动兴趣开展开放式实践教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使学生的学习空间由教室延伸到实验室,开辟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药学专业开展实训项目时,进行“任务驱动式”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药物的合成—药物剂型的制备—药物的检测等一系列流程,加大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力度,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实现对学生高层次能力的培养。通过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2.5加大对企业人员的软引进力度,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针对我校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学院从校企合作单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任兼职教师,定期向学生授课,在学生去企业实习时兼做指导教师,指导实习教学工作,校企关系更为融洽;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给中青年教师作讲座,对其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同时要求中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相关专业的企业实践,熟悉实际操作,以适应新形势下药学学科发展的需求。了解企业的动态变化,不断丰富工作经验,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使其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2.6强化专业综合实训,实现资源共享由于药学专业岗位需求多样化,为使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技能与岗位相匹配,通过各专业学科的综合实训来强化技能,让他们做到知识和技能融汇贯通。我校在药学专业学生临毕业前,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专业实训。以小组为单位,在多学科教师的指导下,以药物的合成—药物的制备—药物的分析为主线完成多个实训课题。结果表明,药学专业学生综合技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药学专业的岗位需求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2.7强化职业资格培训药学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药学专业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使他们在校期间达到职业技能的标准,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考虑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例如,我校药学专业部分学生可通过药物检验工、药品购销员等技能大赛取得药物检验工、药品购销员等职业资格证;大多数学生在毕业实习前通过专业实践培训可考取药物检验工、药物压片工等职业资格证。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取得岗位职业资格证,使得近年来药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2.8对毕业生进行回访,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了对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研究,为其建立后期工作跟踪档案,不定期地对毕业生进行回访,了解学生的工作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意见,还可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多方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合理调整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打造品牌特色专业。
3展望
论文摘要:文章对高校公共房产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分配制度、总体规划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实现占据高校国有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资源的保值增值,节约教育经费的目标。
高校公共用房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实践的重要基础条件保障,它是高校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共用房的总资产量占据学校各类资产的首位,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科技大学2007年资产清查统计为例,公共用房资产约占学校总资产的50%以上。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公共用房使用效率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办学成本和管理水平。
一、高校公共用房的概念
所谓公共用房是指产权属于学校所有除教职工宿舍以外的各种用房。包括教学、科研、生产、经营、行政办公、学生宿舍以及各类生活福利、商业服务的用房。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学校公共用房分为六类。
1、校党政机关用房。经学校正式确认的校级各类党政机构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办公室、资料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2、学院用房。学校设立的学院用于办公、教学、实验和学习的办公室、会议室、教研室、研究生室、专用教室以及各类实验室。
3、公共服务用房。面向全校服务的教室、图书馆、档案馆、网络中心、会堂、学生与教工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等用房。
4、后勤与保障用房。后勤服务部门和条件保障部门所使用的房屋。包括学生公寓、食堂、浴室、活动室、车队、医院、幼儿园等后勤服务用房和变电所、泵站、物资仓库、门卫室、收发室等条件保障用房。
5、产业、商业用房。产业用房是指经学校批准,由学校全部或部分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实体,并在当地工商机构注册的企业在学校所使用的房屋。商业用房是指社会公共服务部门因历史原因在校园内开办公共服务设施(如银行、邮局、电话站、商店、粮店等)而使用产权属于学校或占用学校土地自行建设的房屋;或根据地方规定由学校提供的产权属于学校的教职工住宅区内配套的公共服务(如服务网点、物业管理、基础设施)用房;或为方便学生生活,由学校招商的服务企业使用学校产权的用房。
6、附属单位及其他用房。包括附属高中、附属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用房。
二、高校公共用房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必要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我校公共用房至今尚未归口于一位校领导统一管理,是由全体学校领导集体管理。学校领导一般都分管着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条线,校领导所管的部门有用房需求,用房管理部门凭其在部门请示报告上的指示都得设法满足要求,直至没有任何空余房可调配。公有用房分配日积月累的遗留矛盾得不到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用房管理部门对此只能束手无策。
2、缺少科学的分房政策。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此规划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总体设计任务书、校园总体规划和建设用地计划的重要依据,同时也量化了相应学校各类公共用房的建筑面积。但许多学校与我校一样,至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公有用房分配制度。这就使得分房无量化标准,造成调控困难。
3、二级管理部门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学校公共用房管理实行的是无偿使用,为此各二级管理部门热衷于向学校争资源、争用房,却不太注意房屋的使用效率。有的学院设置多功能厅、健身房、超大办公室;有的学院许多用房都堆放满了废旧物资无人问津。退休多年的老教师也占着实验室不让,形成公共用房实际上的“终身制”、“占有者所有制”。
4、公共用房从设计到使用缺乏总体规划。学校近几年新建了新实验二楼、动力楼、西楼区实验楼。每幢楼分配到使用部门后都进行了面广量大的改造工程。新建实验二楼实际建筑面积为13600平米,改造面积达到6620平米。原设计作实验室的改作办公室,作为实验室的用房高度及大面积,在改造成办公室过程中要隔断、要吊顶,原来为实验室条件所铺设的水电管线全用不上,造成极大的浪费。
三、对高校公共用房有效管理的探讨
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高校领导要亲自组织学习上级在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和财经法规,并将公共用房作为国有资产管理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工作目标,树立资产效益的意识,强化管理,建立国有资产即自己的资产,真正健全与落实每间公共用房有人管理,有人负责,确实是有效使用。应当把占据资产最大份额的房产保值增值纳入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使资产有效地保值、增值。
2、建立机构、明确责职。公共用房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以确保公共用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提高学校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学校成立公共用房领导小组,代行所有权人职责。成员由分管资产的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主要领导和专家组成。公共用房领导小组负责公共用房规划评审、根据用途对建房方案审议、组织实施各项改革,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公共用房管理和使用过程中的重大违规事件等。
确定公共用房的主管部门,我校以国有资产处为学校公共用房管理的职能部门一级管理单位,代表学校具体制定、补充、修改、完善各类公共用房的实施细则并编制公用房配景方案,报公用房领导小组审定,对使用人的使用行为进行监督,负责公用房的综合管理。
各学院、机关处、所、直属单位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公共用房管理的具体事宜。具体贯彻执行学校公共用房的各项规定,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内部配置,按规定对房屋进行管理和维护。
3、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公共用房管理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作用’健全和完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程序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建设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校情况的公共用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的细则,做到有规可依,违规必究。
确定公共用房的配置的原则“按需配置、定额使用、超额收费、缺额补贴”改革现行的公用房无偿使用制度,试行定额核算和使用单位超额面积向学校缴纳房产资源调节费,缺额面积学校调剂解决或给予补贴的政策,以建立公共用房管理使用中的自我约束机制,借助经济杠杆克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调节用房的种种弊端,提高房产资源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科学测算、量化标准。建立一个公共用房计算机管理系统工程,将房屋的结构、楼层、房间、使用人、面积、建造时间、造价等内容用计算机管理起来。根据使用人的性质、功能、发展需要和资源状况制定配置标准,确定各使用人公用房配置类别、地点、楼层和面积,在深入调查摸底、科学测算的基础上,确定定额内用房面积及定额外用房面积,依此确定定额外用房收费额度或缺额面积补贴额度。
明确使用管理范畴,签订使用管理协议。公共用房使用协议是明确学校作为所有权人与公共用房使用人之间的权责关系的协议。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房,制定相应的配套实施细则,实行不同的使用和管理方式。国有资产依据配套实施细则的规定,提供使用人超额、缺额清单、使用条件、管理要求,与使用人签署公共用房使用协议。
督促检查、循序渐进,国有资产处跟踪检查全校公共用房使用情况,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和充分使用本单位的房屋,努力提高公房的使用效率。详细收集公共用房使用、维护、安全等各方面的数据资料,做好公共用房信息管理工作,对公共用房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违规情况,及时处理各种违规事件。
4、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根据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建标[1992]24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用房管理部门对学校整体用房进行规划,报送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审定。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由过去单一幢楼项目的规划,变为一个学校整体群楼全局性的规划。有时单幢楼的计划很好,但由于没有一个总体的规划,结果整体来看很乱、很不协调。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认真分析全校用房需求、功能方面实际情况,针对各种问题,提出方案与对策,切实使每一项规划都符合实际情况。新建的每间房屋的功能都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要求,少拆少改,节约经费。为公共用房领导小组决策是否需建房、建何种功能房、建在何处提供依据。
关键词:数据中心;机房管理;效能研究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云计算、虚拟化和大数据项目越来越多的走进数据中心机房,数据大集中已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机构纷纷建立大型数据中心。如何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管理效能,以支撑各项繁杂业务的安全稳定和持续运行,是摆在我们第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面前重要问题。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整个业务系统的核心区域,机房内设备众多,互相协调性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环境监控系统,对机房内设备运行环境和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严密监测,对各种故障的报警情况和可能的设备早期预警状况做出及时报警,予以相应处理,使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一般认为,数据中心机房管理难度在很大层面上表现在设备档次与先进技术层面,毕竟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机房系统需要不断的进行监控和维护。然而笔者通过自己十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兄弟单位的管理经验分析,主动积极高度负责发挥每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动性,是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除了一系列的数据中心机房规章制度有效制定外,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积极、主动负责任地工作是提升数据中心机房管理效能的不二选择。本人就提高了解机房特征,实事求是地敏捷管理,切实提高机房实现数据中心稳定、安全、绿色、高效可靠运行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
1 认清数据中心机房工作原理提高管理效能
做为机房管理者对所管理的机房全貌应有充分的了解,分门别类划分机房管理事项,避免不必要的混乱。首先,数据中心机房管理环境监控系统工程是机房环境建设与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结合的完美体现。它经历了从早期传统模拟总线方式到数字网络方式的转变。随着该系统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全面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其次,现阶段通过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可以实现4个目标:为机房内各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高度稳定可靠的监控信息资源;节省机房运行管理费用,达到短期投资长期受益的目的;确保提高机房管理工作效率并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适应发展需要,做到具有可扩展与可变性,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再次,为了便于对整个机房环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机房环境监控系统的整体架构通常采用分布式3层模块化结构,分为管理操作层、数据通讯层及现场采集层。
现场采集层主要指各机房内的机电设备运行数据、供配电系统数据、机房环境参数数据的采集设备,并通过RS485/RS232(串行通讯接口协议)总线方式上传给数据通讯层进行统一的数据转换;现场采集层设备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传感器、漏水检测系统、温湿度传感器及其他相关机电设备、供配电设备提供的数据通讯接口。机房管理范围大致可如下划分:强电部分包括机房内所有市电供电的设备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弱电方面包括机房内运行的IT设备和相应的配套设施。还应认识整个机房独立禁水的消防体系、所有保密要求的设备和相关保密防护和包括所有机房备件、工具及临时进出机房设备。数据中心是热密度高的环境与场所,数据中心内的计算机服务器等IT设备对机房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数据中心机房应用场地内,其服务对象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存储等IT类设备,对机房有着相同的要求。
2 数据中心机房的主动管理不可或缺
为保证机房及时响应配备的24小时不间断技术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为机房能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制定的机房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机房一般的公共道德准则、人员进出制度、设备进出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档案制度、日常巡视制度、值班人员配备制度。管理制度为机房制定,但数据中心机房管理,光靠管理制度是不全面的,管理人员的积极主动、进出设备的严格审查、故障响应时间的及时与否、预判故障的预备方案、和及时维护,都是完善机房管理必不可少的工作。
2.1 强电管理是机房运行稳定的基础
在正常的机房强电管理中,管理者更多的是关心跳闸停电、UPS故障、机房负荷增减等。因为,1)市电停电会直接导致动力系统、空调和照明的停运;2)UPS故障会直接导致整个机房IT设备的非正常断电;3)而机房超负荷的运转也将直接导致跳闸的非正常断电。这些就需要机房管理者对机房强电供电、UPS冗余、供电系统额定负载有实时的掌控,预先准备应急预案,以便及时处理相应故障;积极了解机房强电运行中数据变化的成因,可以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故障损失。同时,合理、有效的运行数据中心机房强电供应,是每个机房管理者提高能源效率的主导思想。
2.2 弱电管理是数据中心机房的核心
一个大型的数据中心机房,在广泛的网络布局中,起到核心节点和核心主干作用,有效的保证了网络的正常、稳定、可靠运行。随着互连网的发展,信息的爆炸,网络的不断提速和保密需求的提高,机房管理者应主动对管理范围内的网络端口分配、流量控制、防火墙的配置设定、甚至对机房网络延伸出去各个网络小节点运行情况的做必要了解,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制定不同的配置、限量、要求和防御,网络就象是虚拟的道路,道路的畅通,稳定的保障了数据价值的体现。预先做好网络故障应对的一系列的必要准备措施、预案可极大减少因网络故障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2.3 消防管理应根据规范严格操作
整个机房的消防系统成独立体系,不光是机房的特殊要求(禁水),也是机房重地的必须配备。除了必要的监测报警,管理者应主动对消防系统定时定量的检查,制定机房消防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适当主动的调整机房新风、排风开关,能及时排除机房异味、通畅风道,保证机房有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定期的培训消防系统的简单操作和维护常识、预备好故障响应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忙中出错。
2.4 监控管理是机房稳定运行
每个大型机房都有自己独立的安防和监控系统,这也是管理者全面、积极管理机房的必要工具。通过监控系统,管理者可以实时掌握整个机房运行环境的异常变化,针对机房动力环境和网络运行特点,应积极主动的运行管理机制。对有保密要求的设备应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和提醒。对当日的监控应有记录保存,一定时期应对监控范围内的数据有个汇总和总结,这对机房管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3 精准安全管理确保数据中心机房稳定不间断运行
精准安全的保障安防是机房必不可少的系统。机房重地,上至国家保密设备,下到各个单位项目数据的收集设备,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必要性,都要求机房管理者制定严格的机房进出管理制度,并对机房中任何变动都要安排人员有效的监督实行和记录。网络安全防御监控,虽然现在有软件对各个进出端口有实时监控显示和报警记录提示,还是有必要人为主动的定时统计、分析网络运行数据,及时的掌握整个网络在一段时间中运行的发展变化,网络上的防火墙更是要在机房内不断新增项目时,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防御策略。特别是有网络物理隔离需求的,更是要求管理者经常性、定时、甚至是常侍监控软件边上,以便及时发现或听到违规报警提示。
对有保密要求的设备进行针对性管理。一是对机房中有特殊要求的设备、线路的管理应对措施和设施,严格按照保密管理条例执行。二是管理人员的保密工作,机房管理者应对自己的工作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不泄露任何有关机房内的任何信息,每个上岗人员上岗前应主动培训,着重申明机房管理保密的重要性和严重性,甚至设定专人专项负责特定的保密项目管理维护,认真做好每个维护记录。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是每个机房管理者追求的目标。长期运行的设备客观上存在着运行风险,另外也可能由于人员的疏忽大意造成风险。为科学、有效地管理机房,促进网络系统安全的应用、高效运行,机房管理人员应认请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按要求执行。
此外,防止病毒侵害是机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为落实责任,运行单位需要指定专门的机房管理人员负责维护设备运行安全。服务器必须安装常用杀毒软件、经常升级系统补丁,并定期更改用户口令。此外,要即时监控网络数据流,从中检测出攻击行为并给予响应和处理。要统一管理计算机及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
4 机房管理突出协同提高运行效能
现阶段因为IT行业的专业性,很多机房、网络都时新技术外包维护,但数据中心机房因其特殊性和保密性,需要对机房进行有效的、可靠的、稳定的技术支持保障,更需要对中心机房内的特殊设备认真的、有针对性的管理。外包不仅保密要求难以完全达到,机房分散的专业外包,对机房的管理会导致推卸责任、进出紊乱及无关不管的现象。好的机房管理应是一条龙连续的管理,无论是事物还是人员,都要做到有问题,实时响应,及时处理,避免出现卡壳、停滞、延迟现象发生。
对整个的机房管理而言,定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后,为了方便管理的一目了然,适当对关键事、物、制度、惩罚等明告张贴上墙,可以让机房管理更加的井井有条。如对强电、弱电等主干用拓扑图方式挂出,方便查找核对,节省时间;再如警示、警标、关键空开挂牌等,无论从危险性和重要性,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防泄密方面:由于机房内服务器的存储内容涉及机关单位机密,一旦泄露会对机关单位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防泄密也被提到议事日程,要安排专人负责安全防护工作,可采取指纹识别、安全门禁等方式,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机房。
2009.12.11,2010.1.1实施的《通信机房安全管理总体要求》,着重规范了通信机房消防安全管理、生产安全管理和保卫安全管理。数据中心机房因不完全是通信业务,还有大量数据存储、分析、计算、等功能,配合各个业务项目的实施,机房管理者因对每个进机房的业务项目的设备,根据本机房的具体情况,审核并分配新进设备的空间、用电负荷、线缆进出方向等;特殊保密要求的,还要根据保密规范,新增通道、空间等。现今许多数据中心机房的智能化管理均在摸索中,成熟、简洁、低成本的智能化管理有待突破创新。
总之,优秀的数据中心机房管理者,除了制定严格机房管理制度,还应当根据机房运行中的具体要求,积极、主动的完善机房管理,做到管理中制度条理清晰、记录清楚、档案齐全、整理清洁、环保低耗、运行稳定、运转高效,参照ISO的标准,不断促进数据中心机房管理水平提档升级。
[参考文献]
[1]陈昌广,陈正奎.数据中心机房设备与线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 第6期.
[2]钱猛,王庆亚.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1):123-125.
[3]王代君.谈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设备维护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
[4]郭晓明.数据中心能耗分析与治理.机房技术与管理[J].2010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