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文化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引言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临水而居、依水成街,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陆林(2004)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如梯田、麦田等。
2.2.4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2006)指出,类似沪宁杭地区,因为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形成孤立景观,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marginal area)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导致农田最终荒废,房屋闲置,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Isabelle Poudevigne(1997)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反之,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由此,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2007)以江南水乡为例,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沿街小店寥寥,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不论是小城镇,还是大都市,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在某些区域里,不管你身在何处,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今天的中国建筑,艺术,甚至政治经济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对于一个民族,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数字显示,截止到该年年底,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国外现状
3.2.1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探讨与思考
4.1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就内部挑战而言,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对策与建议
4.2.1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2014年7月绿色科技第7期5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 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 刘之浩,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120~123.
[3] 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08~712.
[4] 吴晓勤,陈安生,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2001(8):59~61.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6):660~665.
[6] Isabelle Poudevigne,Sabine van Rooij,Pierre Morin,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Normandy,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1997(38):93~103.
[7] Sylvain Paquette,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 - 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1(55):215~238.
[8] 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16):342~345.
[9] 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6):700~703.
[10] 管宁.导入产业意识激活乡村文化――关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视角[J].东岳论丛,2009(10).
关键词:乡村旅游 本质特征 文化旅游
在中国,随着政局的稳定,改革与开放的进一步放宽,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赚钱的机会
也越来越多,旅游业在其他行业的带动下,也是得到了绝佳机会,获得了蓬勃发展。乡村旅游更是利用自身优势,异军突起。当然,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因仍处于摸索阶段,故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总的来说,前景还是可观的。
1乡村旅游的相关认识
1.1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1.2乡村旅游本质特征的认识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始于一群贵族到乡村度假,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船,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后来,各国相继有了乡村旅游。至20世纪80年代后,欧美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发展的轨道,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
2 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
开发农业旅游资源,主要是对农事活动、农村部落、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农业收获物等农村事物进行开发。分析各省的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包括发展农业旅游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优势和客源优势等,为区域农业旅游开发提供了依据。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多重意义。
2.1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
2.2乡村旅游市场特点
就国际市场而言,旅游业市场已发展成熟,已形成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合为一的旅游产品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
就国内市场而言,因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乡村旅游者享受到的是较低价位的消费水准、较低档次的旅游服务和较低层次的精神感受,对旅游景区、农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和传统节庆活动具有极大依托性。但对自然环境的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文环境的古朴、新奇、“乡土味”、“民族味”的呼声越来越强,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必备条件。
2.3乡村旅游需求趋势
单说国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仍表现出明显的需求层次初级阶段的特征,尚停留在观光——休闲娱乐阶段,表现为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产品粗糙,经营粗放。当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旅游正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国内旅游多极化趋势和旅游消费个性化发展趋势正旺,国内乡村旅游也正向着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和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国内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总体来看,当前乡村旅游需求呈现多元化、多样化、特色化的发展趋势,游客对环境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多功能、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的需求日渐旺盛。
就旅游产品而言,乡村旅游是一个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是系列产品的集合,是一个产品集,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可以是复合型的,可以是单功能型的,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也就是说,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对乡村旅游产品都会有一定的需求,所以乡村旅游开发和建设面对的是整体的旅游消费市场,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分层次进行开发和建设。
2.4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与设计:以案例研究为主
有的专家,如王仰麟、祁黄雄,借鉴区域旅游规划的一般流程,结合农业开发实践,对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进行了探索,即在对市场、区位、自然、社会经济、农业基础、旅游发展基础等开发条件的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确立了规划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总体布局和功能区分,并对观光农园进行了CI形象设计。
而章锦河等专家分析了安徽黑多县宏村古村的情况后,提出了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定位理念,并就主题口号、视觉形象、行为形象进行了方案设计,另有多位专家学者分别就西双版纳胶园农场度假区、南京汤泉农业科技师范园、昆明市呈贡县观光农业、广州市郊满山农庄进行了旅游规划的案例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规划的研究内容。但这些案例研究的缺点是:大多停留在定性研究和一般的归纳总结水平上,缺乏理论的抽象,研究方法也比较简单。
3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1存在的问题
发展策略是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热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我国目前观光农业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观光功能、区位功能设计简单、重复,缺乏特色;农业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客源市场有限;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观光农业园土地使用的非农化倾向突出等。对此,我们既要坚持持续发展,又要根据现实分阶段发展;既进行生态消费,又要注意生态保护;既要促进农业用地的合理流转,又要保证农业土地的正确使用方向等相应的对策和主张。
3.2相应的对策
如以旅游城市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我们可以提出面向回城知青、城市离退休职工、周末工薪阶层、城市学生和自城市输出的外国游客等几个富有潜力的市场,开发农业旅游、乡村民俗旅游的策略。
就像前面所谈到的,可以把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作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来讲。
都市文化属于先进文化,其对传统文化的吸附与冲击可想而知,旧难敌新,现代文化的魅力难以抗拒也不应抗拒,要发展就得接受新事物,乡村旅游也不例外。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与乡村旅游大地上。 当然,要搞好乡村旅游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其前景还是广阔的。它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潘新华,刘平安.延安旅游业的发展途径.改革与战略,2005,(138):28.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乡村旅游(Ruraltourism)尚没有达成统一的界定认识,但一般都认为乡村旅游是依托农村地区原来就存在的田野、草场等典型的自然的景观、传统民居建筑和文化遗产等资源,开展农村休闲游和农业田园生态游的基础上,进行小规模会议接待、素质拓展训练营以及渔猎、滑雪、漂流等与健康、文化、教育相关的各种休闲活动项目的旅游方式,一般来说,乡村旅游大都注意宣传、强调人对大自然的亲近关系,强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当前,乡村旅游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通过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如观光采摘农业、农家乐、民俗村等,带动观赏类的经济作物如桃花、荷花等的种植,其中餐饮接待是目前我国乡村旅游的主要经营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开始较积极的推介民俗文化消费,这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表现的比较突出;将农村景区化,用景观意识建设农村,用旅游理念经营农业,培养新型农民,使乡村民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形成环保、生态、文化旅游强劲发展势头。总之,未来乡村旅游前景看好。
二、乡村旅游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目前乡村旅游从业者大都是从农民直接转型而来,其乡村旅游运营经验必然存在不足;而另一方面,高校等方面对乡村旅游方面的相关理论研究总结相对滞后,加之,受乡村旅游所遇到的交通、区位等自身经营条件的限制,应该改来说,社会各界对我国乡村旅游必然存在一些认识偏差,肯定会制约我国乡村旅游的业绩提高和健康发展。其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够深刻;对乡村旅游者研究不足;乡村旅游经营上没有针对性,乡村旅游产品所具有的特色少、同质化贩卖严重,对乡村民风民俗等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欠缺后劲;乡村旅游缺乏规划和策划,开发粗制滥造,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乡村旅游景点或者景区比较分散,旅游者不得不为此付出不必要的时间、体力、金钱以及心理成本。再就是,乡村旅游方面的专门或者本土人才严重缺乏在很多情形下都制约着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无用讳言,国内一些地区的乡村旅游管理相当不规范,为人诟病,积重难返。其他因素,诸如乡村旅游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也普遍存在。
三、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对策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要以当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魂,逐步提升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要综合考虑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所涉及的人口、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现实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影响因素。
(一)乡村旅游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开发设计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铁律,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而不能涸泽而渔。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围绕乡村旅游提出游居、场景时代等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有效缓解日益严重的乡村旅游同质化问题。
(二).规范开发程序
保证乡村旅游开发项目满足社区公众的需求和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进行修订,千方百计筹集发展资金,本土乡民切忌目光短浅眼红投资者收益,鼓励引入乡村以外的社会资金投入,使乡村旅游开发如期投入运营。乡村旅游的开发始终要照顾到当地农民的利益,切切实实使当地农民因乡村旅游受益,减少相关发展阻力。
(三)要注意理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要积极实施对民居建筑和村落文化空间的保护,理顺产权归属与相关制度安排以及管理模式与利益分配机制;科学认识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积极对接城市空间发展、产业调整、以及文化挖掘等多方面诉求,放大乡村旅游的空间整合力,提供可持续的空间发展框架,妥善科学规划农林景观生态缓冲区,营造乡村田园生态环境氛围,防止过度扩张,合理保留村落内自然机理的生命力、生机勃勃的人文景观和村落的灵魂,通过自下而上的民间保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实现自我更新和可持续发展。
(四)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需要注意抓住机遇、提升认识水平,加强科学规划与管理,走合作发展模式发挥乡村旅游的乘数效应和拉动功能,加快产业化进程。
(五)认真开展乡村旅游者的相关研究
要重视研究乡村旅游者行为,搞清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分析他们在具体的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认知、决策状况,对满意度不高的旅游体验要积极组织补救,减少旅游者的后悔情绪,提高其本人以及周边人群的和满意度和重游次数。通过乡村旅游者行为动机、认知行为、体验行为、重游体验行为等方面的研究,找出乡村旅游者的消费心理、能力等多方面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乡村旅游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注意调查乡村旅游消费者的文化层次、消费惯性、职业类别等统计因素,摸清游客基本特征,准确定位乡村旅游的主题特征、产品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出现旅游失误时,及时给予服务补救,尽量使乡村旅游游客的实际游感与其出发时候的期望值达成一致,有过之而无不及,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意愿,发掘重游游客的市场潜力。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状况
在早20世纪60年代,西班牙已经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到了20世纪8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和影响力。所以,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Fleischer在他1996年的《乡村旅游真能从农业中获利》中提到了以色列典型的乡村旅游形式是以提供住宿和早餐为主的农庄旅游,他认为乡村旅游规模很小,季节性强,受诸多因素影响,带来的收益较低,因而对地方经济影响不大。
(二)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是在市场需求的促动下,在农业发展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产生的。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也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现象的出现和繁荣而渐渐受到重视的。我国最早开始进行乡村旅游实证研究的是卢云亭、刘军萍等人,他们在《观光农业》(1995)一书中较为系统地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产生动因、属性特征等方面作了理论探讨,并对北京五个城郊农业地进行了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
二、乡村旅游产品特征
任何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与发展都有其独特的性质,以保证它的生命力。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一)乡土性
乡土性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旅游者以乡村空间环境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为对象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因此,无论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场所,还是开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旅游吸引物,都体现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独特的乡土性。
(二)文化性
任何乡村旅游发展都是依托一定的乡村文化积淀而来的,乡村旅游的对象一乡村景观、乡村旅游的产品和乡村旅游市场均呈现出乡村文化的属性,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体现了乡村旅游产品丰富的文化特性。
(三)季节性
乡村旅游资源大多围绕当地优良的田园风光进行的旅游活动,从而受季节和气候影响较大,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季节因素,以便因时、因地组合旅游产品。
(四)综合性
从全国范围来看,乡村旅游活动越来越丰富,在“吃、住、行、游、购、娱”方面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充分体现了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
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规律意识差
市场依托型乡村旅游模式首先要有遵循市场规律的意识,市场规律要求遵循市场供给需求为前提,进行合理的资源调控,控制生产资料在各个部门的比例。以木化石馆为例,将木化石从云南运来并建馆供游客观赏,投资高达上千万,但结果并不怎么讨喜。
(二)客源市场狭小, 产品单一,易出现恶性竞争
在分析游客出游目的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出:大部分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想缓解其在生活中、学习中以及来自社会方面的压力,而对购物相关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却很少,而据目前在开发相关旅游产品方面注重对乡村农副产品购物以及观光的开发,对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以及乡村养身开发力度不足。
(三)市场营销手段匾乏
由于在乡村期的粗放经营, 不重品牌,导致旅游的特色品牌比较少,而且质量不高。缺乏一套完整的产品策划和包装手段,餐饮、工艺品、土特产品、特色活动等辅助产品不够丰富, 经营特色不够。游客在获取旅游信息渠道主要依靠亲人们相互推荐,而真正通过媒介渠道知道的的相关旅游产品信心占少部分,这一点则说明,在开发其乡村旅游产品时忽略加大对旅游市场进行有效的营销和知名度推广手段的力度,信息模式获取很是单一。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对策和建议
(一)遵守市场规律
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同时应该遵循市场规律,不能脱离市场需求而盲目的区开发旅游产品,遵循市场供求关系,严格合理的控制产出比例,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对其产品开发体制做出相应调整。
(二)产品开发形式丰富,营造良好环境
就旅游产品而言,它所提供给游客的旅游产品应该不只是单功能型的。旅游产品的开发要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消费群体, 要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者。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客源市场分析机制,不断扩大其旅游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在产品的开发中应注重开发多功能复合型产品, 注意产品参与性问题, 并努力与其它旅游产品相结合。
【关键词】生态;乡村;聚居点;系统
1乡村聚居点的内涵
聚居点是一定人群的定居和聚居的地方。聚居点是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具有特定的生活方式,有共同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地域生活空间和领域。[1]它既是一种空间系统,也是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与发展过程。聚居点由功能空间、社会空间和意识空间三位一体的统一形态构成。
希腊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道萨・迪亚斯在其人类聚居学中,把人类聚居分成乡村聚居与城市聚居两大类。并提出人类聚居经历了“无组织的原始聚居有组织的原始聚居静态的城市聚居动态的城市聚居”4个主要发展阶段。乡村(Rural Area)是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人口聚居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经济、社会和自然景观特点的地域综合体。
乡村聚居点是指居住于某一个特定区域、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社会互动并拥有相应的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是农村中的一个人文和空间复合单元。乡村聚居点建设致力于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塑造,挖掘农村的景观素材及其功能,为村民创造一个生态、舒适、宜人、方便、高效、卫生、优美、有特色的居住与生活环境,为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持续、稳定的生态环境系统。生态村、工业型聚落、城中村、农业产业化基地村、工贸聚落、生态农业模式、农业产业化基地村、旅游村以及移民重建聚落,是乡村聚居点发展演变的几种重要模式。[2]
乡村聚居点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1)城市以外的农村人口居住区及活动区;(2)居住区或活动区有一个清楚的地域界限,或是特定社区人口所活动的地域范围;(3)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及其相互关系;(4)有一定的认同感,并为此设置相应的组织制度;(5)适应人口生存发展的建筑物及各类附属设施;(6)有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可以支撑人的生存。聚居模式实际上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人工和文化要素等。[3]
当前的乡村聚居点是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政策引导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形成具有相对稳定和完善的结构、功能、动态演化特征以及高度认同感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农民聚居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空间,即乡村聚落的发展和整合;农民自愿聚居不仅仅是自愿搬迁,还包括农民自愿参与新农村建设,这就要求政府创新机制引导。聚居的本质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的是资源永续利用,建立生态文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关键是地方政府合理定位;途径是居住和产业的合理集聚。
乡村生态聚居点是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乡村生态系统结构调整和功能整合、乡村生态政治、文化建设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乡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与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的低碳宜居的人类聚居模式,最终构建起“社会和谐―经济循环―生态平衡―政治民主―文化多元”的复合生态系统。乡村生态聚居点实质上是由农业生态化到经济生态化再到社会生态化的全面生态化过程,生态乡村以和谐可持续为核心,以生态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广泛应用,实现农村社会的生态文明。
2 乡村生态聚居点系统的功能与特征
2.1 乡村生态聚居点的基本功能
乡村生态聚居点划分为建制镇―集镇―中心村―自然村―院落5个等级。其基本功能包括:
(1)居住、防御功能是聚落的原生功能:房屋是人遮风挡雨的场所,若干房屋相连成为聚落,供人类居住、生活,也是防御外氏侵扰的有效空间。因而,聚落为人们提供生活空间、居住空间和交往空间。
(2)生态平衡发展功能:广大的乡村地区能够提供清新的氧气,洁净的水,绿色的农副产品等,为动植物与人类提供栖息地。
(3)整合(稳定)功能:聚居点作为一个地域性组织结构,在政府与农户之间扮演中介作用,在聚落成员的观念行为与政府政策要求之间不断冲突又不断融合中发挥出自己的整合作用。[4]
(4)生产、服务功能:乡村聚居点的生产功能很复杂,不仅包括农产品生产、非农产品生产,还包括人口的再生产。中心村、自然村对初级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最基本的生产功能,主要以农业为生产活动。
(5)文化传承功能:不同的聚居点,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反映聚居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协调,聚居点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6)管理(约束)功能:乡村聚居点是农民的活动场所,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以及地域范围内的人口、资源,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故使聚居点具有重要的管理功能。
2.1 乡村生态聚居点的特征
乡村生态聚居点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社会空间统一实体,具有特定的静态结构系统和动态发展特征(参见下表)。
表 乡村聚居点系统特征
Table 1 rural settlements system characteristics
聚居点等级 产业 生态系统特征
建制镇 工业、服务业 人工生态系统为主
集镇 贸易、商业 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中心村 农业 半自然生态系统
自然村 农业 农业生态系统为主
院落 自给自足经济、耕种 人工、农业生态系统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资料自绘。
从上表的分析可知,乡村生态聚居点具备如下几种特征:
(1)乡村生态聚居点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居民聚居的区域:这是乡村聚居最主要的特征;
(2)分布地域广阔,聚居人口密度较低:乡村聚居既然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而以动植物等生命有机体为生产对象的农业生产,其主要生产资料是土地及其地表附属体,以之进行种植业、林、牧、渔业等生产;
(3)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赖型更强:农业再生产的特点还在于它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过程。其自然再生产的增值过程与自然生态环境存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关系;
(4)社会组织、社会制度比较简单:乡村社会组织,社会制度也比较简单,农村聚居点常靠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舆论、乡规民约等非制度性因素作为社会控制机制;[5]
(5)文化多具有地方特色:在不同民族聚居的各个农村聚居点,有着相当大的文化差异性,这些不同区域的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各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它们甚至影响各个聚居点的社会关系、社会制度。
(6)居民生活节奏慢:乡村聚居居民和城市聚居居民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较之于城市聚居居民快速、集中、异质的劳动生活、消费生活、政治生活、闲暇生活等方式,乡村聚居居民的这类生活方式无疑呈现出低速、分散、同质的状态。
3 乡村生态聚居点的系统结构
乡村生态聚居点规划必须基于村庄有机更新、传统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新乡村治理结构四个方面。而在乡村聚居点建设中又必须切实构造其生态建筑、生态能源、生态交通、生态绿化景观、生态社会事业和生态水系等六大系统。因此,乡村聚居点的空间规划,就是要实现四个方面与六大系统之实体内容整合、空间落实与再组织。
3.1 生态建筑系统
乡村的建筑系统规划布局形态应尽量保留原有居民点,并延续村庄原有的布局肌理和建筑围合的空间形态,从宅基地的占用模式、户型、山墙的连接到住宅开间和进深的设计,都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现代生活模式。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建筑设计上要积极使用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体现鲜明个性和地域特色,并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协调,做到生态性、地域性、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6]生态建筑要求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充分体现“5R”原则,即Revalue、Reuse、Renew、Reduce、Recycle(见图1)。
图1 生态建筑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1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lanning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3.2 生态能源系统结构
乡村更应该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各类能源,加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密切度。能源利用应因地制宜,就近开发。农村有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小水电、太阳能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见图2)。
图2 生态能源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2 ecological energy system structure plan
3.3 生态交通系统结构
生态道路交通是乡村居民实现生活生产的基础设施。做好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规划,市(县)域层面内确定乡村的过境交通和对外联系公路。合理规划乡村内部公路网,实现村民出行的便捷,合理布置客运站点,并设计客运线路;促进乡村的产业发展,科学规划设计货运站点与货运的运输线路。[7]必须重视交通安全管理,制定管理相关规范,并按照规范设置交通安全标志、建设交通安全设施等(见图3)。
图3 生态交通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3 ecological traffic system structure diagram
3.4 生态绿化景观系统结构
乡村景观一般都是自然景观,在村庄环境大力整治的基础上才能有良好的乡村景观且与自然环境综合为一个整体系统,并对这个系统进行整合管理。主要进行环境保护、绿化养护等工作。环境治理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治理。[8]景观规划首先要确定绿化结构体系,如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绿化防护带、滨水景观带、历史古迹保护点、重要景观节点等,从而形成具体的规划导则(见图4)。
图4 生态环境景观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4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system architecture diagram
3.5 生态水系统结构
水是乡村生产发展、居民生活的基础。乡村建设规划更要以水为魂,与水体紧密结合,促进村庄有机更新;合理规划利用水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见图5)。
图5 生态水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5 ecological structure planning of water system diagram
3.6 生态社会事业系统结构
乡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落实到规划上就是要建设医疗卫生、体育娱乐、文化教育、社区服务中心等设施(见图6)。
图6 生态社会事业系统结构规划图
Fig. 6 Structure of the planning ecological social undertakings system diagram
结 语
乡村生态聚居点设计根据设计对象的用地范围和功能特征可分为以下类型:聚居点总体空间设计、巷道系统设计、公共中心设计、基层邻里单元设计、历史文化区保护与更新设计、空心村整治改造设计。按照设计层次可将聚居点空间规划设计内容划分:宏观层面――村域范围布局结构、村庄布局模式设计;中观层面――村庄空间形态设计、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住区设计、工程技术等;微观层面――自然生态景观系统设计、场地(公共活动、集会场地与晒场等场地)、节点设计(商业服务、村委会、学校等功能节点)。与此同时,乡村生态聚居点的规划设计还需要重视:空间与结构布局的文脉延续与整体性;街巷系统的人性化与活力创造;建筑营造的地域性与生态化;绿化景观的乡土化与观光休憩性;基础设施的网络化与共生性;水系统的永续性与安全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参考文献
[1] 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 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城镇风貌与建筑设计,2005(9).
[3] 方明,董艳芳.新农村社区规划设计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杨建军,陈飞.从乡村住区规划实践看城乡统筹中的乡村规划与建设[J].杭州: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5] 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6] 讼鸣,杨剑.生态人居环境系统的分析[J].现代城市,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