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后现代哲学思潮

后现代哲学思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后现代哲学思潮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征;比较;前景

        在西方哲学中,与现代西方哲学相关的还有后现代主义。通过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有助于在现代与后现代的视野中澄清哲学对现代性的反思;从而应该以哲学的基本方法为指导,分析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又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边缘、裂隙和空白的关注,探讨文本中曾经被忽视、被误解乃至被遗忘的因素,以完整地把握哲学的理论结构,以此不断澄明哲学的当代意义。

        一、哲学简述

        在19 世纪40 年代产生于西欧,当时西欧资本主义已有相当发展。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后现代主义综述

        (一)后现代主义的涵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来理解后现代主义的涵义。广义的“后现代主义”泛指19 世纪以来所有对现性展开批判和超越的哲学流派或思潮。狭义的“后现代主义”特指西方20 世纪60 年代以来所出现的思潮:以拉康、福柯、德里达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以罗蒂、奎因、戴维森、理查德·伯恩斯坦等为代表的新实用主义;以格里芬等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说,后现代主义是一场发生于欧美60 年代,并于70 与80 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

        (二)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理论来源

        苏珊·桑坦格、莱斯利·费德勒和易卜拉·哈桑等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倡导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性的某些压迫性方面的反抗,出现了肯定性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了现代规模和当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在其现实性上有两大根源: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二是科技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革。笔者在搜集各学者的不同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来源具体有以下几点:1.唯意志论哲学。2.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形而上学倾向。3.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4.海德格尔对西方哲学的激烈批判及其关于“存在”、“语言”的学说。5.解释学的发展对传统哲学的冲击。6.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遗产。

        (三)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流派及主要特征

        斯宾诺莎曾说,“任何规定都是一种否定”。笔者主张将后现代主义划分为激进后现代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简单地划分为(一)福柯及其知识系谱学与权力理论(二)罗蒂及其后哲学文化(三)德里达及其解构主义(四)利奥塔及其知识合法化危机。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第一,反中心特征,即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第二,反本质特征,即反基础主义、反还原主义。第三,反整体特征,即主张差异性,反对同一性。第四,反理性特征,即消解理性租现代性。第五,反主体特征,即消解主体或主体性存在。

        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一)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相同点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东方和西方的关系等一些重大问题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通性,两者在当代的相遇根源于同一个目标,即两者都关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对形而上学的拒斥,虽然两者在时空上相隔甚远,但哲学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必然不期而遇。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

        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有共性,当然不可避免的也有其各自的个性,即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二)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不同点

        首先,从本体论角度来看,后现代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本体论和共识,认为“存在就是差异”,一切都是文本的游戏。 

哲学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哲学对象的转换,建构了实践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主张在实践中把握和理解本体、基础,同一性和差异性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其次,从认识论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有镜喻哲学倾向,其未能真正反映人的心灵特性,仅仅把心灵看成是反映客观实在的心灵的镜子。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再次,从历史观角度看,后现代主义或者把历史看成是“文本”、“文件记录”或者只强调社会结构之间的共时性转换成某一方面的特征,认为历史只能是断裂的、无连续的历史。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连续过程,其历史观同其本体论一样,以实践为基础,强调人的解放或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最高目标。

        四、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哲学的发展前景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哲学具有时代性,彰显和阐扬马克思哲学时代性最根本的途径和方法,是对时代特征、本质进行反思,对时代问题进行科学解答,包括立足于我们时代特有的问题和境遇,对中国当代社会和现实生活的本质进行准确的透视和定位。

        (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于80 年代以后注重理论研究,有些派别也有了新的进展,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出现,又给后现代注入一股新的活力。而这正表明,后现代主义已大势已去,为了不至于衰亡,其中的许多派别在退场的同时,纷纷发生转化或转向,出现新派别。

       当然,所谓后现代主义的分化与衰落,并非指后现代主义彻底销声匿迹了,而是指作为一个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已雄风不再,但是,作为曾经领一时的思潮,它仍然会出现在人们的研究视域,仍值得人们去深刻反思,吸取它的合理之处。

        五、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一)哲学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历史已经证明,哲学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因而,继续推进哲学的中国化,运用中国化的哲学,将是2l 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流。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化的哲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笔者认为,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互相作用,相互影响。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从总体上讲是与意识形态不相容的,但笔者认为我们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其有合理的一面。后现代主义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关注时代关注现实,批判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看重被现代性所忽视的一切。后现代主义要求人们解放思想,关心现实问题,紧跟时代的脉搏,把握时代的信息,反对教条主义文本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这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六、总结

        哲学属于现代唯物主义,但它又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现代”中露出的“后现代”端倪,并对其加以批判审视。对于后现代主义来说,哲学是一座从现代走向后现代必经

的思想桥梁,是“不可超越的意义视界”。哲学和后现代主义的比较研究,当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和处理现代化和“西化”、全球化和民族性等关系,为寻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切实有力的理论启示,凸现哲学的当代性,充分发挥哲学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参考文献

[1]美]詹姆逊:《与后现代主义》,参见《与现实》,2002 年第2期

[2] 俞吾金:《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 期。·264

[3]勤著.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年08月第1 版

[4] 徐飞著.《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年01月第1 版

[5] 赵光武.《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0 年

[6] [荷兰]佛克马,伯顿斯:《走向后现代主义》,第12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7] [法]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第211 页,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8]赵光武,黄书进编.《后现代主义哲学述评》.西苑出版社.2003 年3 月第1 版

[9]高宣扬著.《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11 月第1 版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2篇

根据德国古典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将之划分为五个阶段:康德阶段、费希特阶段、谢林阶段、黑格尔阶段和费尔巴哈阶段[6]36-37。现代西方哲学。人们普遍认为,黑格尔不仅是近代哲学而且也是整个传统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也同时开启了一个时代。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现代西方哲学阶段[7]6。现代西方哲学从诞生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其间出现了繁多的思想流派。由于各派在关注的问题等方面分歧很大,人们很难对其进行划分和归纳。为了方便起见,学界作出了两种划分:(1)以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作为标准。杨寿堪指出,对于现代西方主要哲学流派、学说,大体上可以作这样分类:“属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的,有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分析哲学、结构主义、科学理性批判主义、科学历史主义、科学实在论等;属于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有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人格主义、哲学人类学和解释学等。”[8]5(2)以时间推进作为标准考察各流派的出现和发展。例如,刘放桐指出,从整个西方哲学由近代到现代的转型过程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西方哲学。主要的流派有:非理性主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生命哲学、实用主义和实在主义。二是20世纪上半期的西方哲学。主要包括分析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和人格主义。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主要包括:后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人类学、哲学解释学、宗教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9]28。

在西方哲学发展过程中,涌现了大批哲学家,他们著书立说,推动了哲学的学科发展。如今,这些哲学家及其代表作已经成为学科常识,为更多的非专业人员所熟知。为了便于梳理,笔者根据上文哲学史发展的四个阶段来考察主要哲学家及其哲学著作。在古希腊罗马哲学时期,主要哲学家及其代表作有: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世纪哲学时期则有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在近代西方哲学阶段,哲学家和著作主要有培根的《新工具》、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的沉思》和《谈谈方法》,洛克的《人类理智论》、斯宾诺莎的《伦理学》、莱布尼兹的《人类理智新论》、休谟的《人性论》和《人类理智研究》等;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有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历史理性批判文集》,费希特的《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哲学原理》《哲学史讲演录》以及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等。在现代西方哲学阶段,属于科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哲学家及著作主要有:实证主义创始人孔德的《论实证精神》;分析哲学不仅有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和《逻辑哲学论》、赖尔的《心的概念》、奥斯汀的《如何以言行事》,而且有逻辑实用主义者蒯因的《从逻辑的观点看》等;结构主义主要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野性的思维》。在科学主义思潮中,科学哲学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波普《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测与反驳》和《客观知识》,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劳丹的《进步及其问题》等。就人本主义思潮而言,主要哲学流派、哲学家和著作有:唯意志主义代表人物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尼采的《权力意志》;生命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导论》、柏格森的《时间与自由意志》;现象学代表人物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现象学的观念》《纯粹现象学通论》;存在主义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林中路》《面向思的事情》,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哲学人类学代表人物兰德曼的《哲学人类学》,卡西尔的《人论》和《人文科学的逻辑》等;弗洛伊德主义的《精神分析引论》、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法兰克福学派的《启蒙的辩证法》《批判理论》《否定的辩证法》;哲学释义学有其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等。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之外,作为对现代西方哲学的批判和超越,后现代主义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尤其令人关注。其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罗蒂的《哲学与自然之镜》、德里达的《书写与差异》、福柯的《词与物》《规训与惩罚》《癫狂与文明》和《知识考古学》等。后现代主义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有诸多深层联系,而且涉及到许多学科的前沿性问题。因此,相关的知识、理论也是哲学学科馆员所应熟悉并掌握的。总之,西方哲学史、主要哲学流派、著名哲学家及其代表作,是哲学学科的核心,也因此构成了哲学学科馆员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哲学发展史与哲学流派描绘了哲学学科的发展与演变历程,哲学家及哲学著作提供了推进哲学发展的人物和经典代表作。以上两个部分密不可分,是哲学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两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看出,作为哲学学科馆员,必须熟悉并掌握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最终完善个人知识结构。唯有如此,才能利用广泛而扎实的专业知识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加工、综合分析等工作,成为图书馆与各院系、专业、部门配合与协调的桥梁和中介。同时,要变过去“坐等上门”的服务方式为“主动上门”的服务方式,深入到科研、教学活动中,不仅成为学生、教师、科研团队的引导者、学习顾问,而且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为师生提供信息领航,最终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与功能,提升哲学学科馆员在知识和信息方面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水平。

作者:曲艳华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当代文学;后现代;文学批评

中图分类号:I0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7(C)-0284-02

后现代主义是杂合现代西方的一些思潮、流派、观念的一种体系,而这些思潮、流派、观念的背景和来源都是相异的。所以说,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完全独创新的文化思潮,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它是一种能够折射出当代西方文化裂变征候的杂合体。反叛性和解构性是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理论特征,也就是说,它怀疑、批判、颠覆和消解了已经形成的各种权威性的传统理念、理论范式。

首先,颠覆了理性主义。所谓理性主义,指的是一种推崇知识与理智的主流文化思潮,其来源于古希腊文化传统。在迅速发展的工业革命的巨大胜利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在近现代,人类将理性主义推向了极点,也就是说,理性主义取得了科学领域的统治地位的同时还成为社会领域的最高价值标准。

科学拜物教是当性主义的恶性发展所导致的,而后现代主义对其持反对态度,它认为,虽然奴役、压抑的根源被科学理性所破除了,但是这种理性错误的解释了科学进步,从而使社会的精神裂变,使当代人精神世界沦落,因而,它又设置了新的奴役和压抑给人类精神。在这样的理念下,一种有道德价值的、创造性的多元价值观是后现代主义所强调和发展的,并对非理性主义大力倡导,颠覆、解构了现代性的观念、理论以及理性。

其次,后现代主义消解了基础主义。所谓基础主义,指的是一种学说,这种学说是对认为人类的知识、文化都具有某种绝对的理论基础的泛指。在本质上,西方传统哲学的目的是推演出一个绝对可靠的基础,而这个推演的手段便是还原论,并认为,人类的认识和行为都是以这种基础为绝对的准则和依据的。然而,后现代主义对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强调,并对终极本体是世界存在的基础进行了根本性的否定,所以,后现代主义认为,基础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形而上的积习,必须会导致一种所谓的“权威话语”的垄断统治,从而使得“霸权主义”成为人类文化的最终走向。

最后,后现代主义破除了中心主义。基础主义规定着西方传统这些,同时,中心主义占据着西方主义传统哲学。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们尊崇的主体,并认为宇宙是以自然为中心的;到中世纪,上帝成为人们尊崇的主体,并认为宇宙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到了现代社会,认为,万事万物是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在工具理性发展的影响下,人类中心主义愈演愈烈,并在人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而不断增强,从而使得一系列社会问题发生。而恰恰是这样的思想观念下,后现代主义提出,人作为实体是世界的一部分,而并不是与世界万物想独立的,它认为人已经“死亡”了;提倡对主客之分进行消解,对二元模式中主体的中心地位进行破除,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进行中间,从而使一种自觉的反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得以体现。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在西方哲学思潮中,主体间性正逐渐替代主体性。

恰恰是以后现代文化为立场,批评家将“消解深度模式”和瓦解对现实的超越性信仰的价值取向赋予于本土后现代主义文本的解读中,从而使后现代批评话语的齐声喧哗形成。从他们的角度来看,现实价值的尺度不断地冲击和嘲讽着新时期以来的人道主义和人文主义理想,知识分子开始反思自我生存状态,并开始怀疑以“意义的寻觅”为基础的启蒙话语。在巨大的现实反差下,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和权力话语,后现代主义批评家进行着本能的拒斥,并开始对新时期文学的“人”的出发点开始怀疑,开始对商品社会的冲击所产生的的既定现实越来越认同。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后现代批评不再追求崇高与神圣,拒绝谈论历史、世界、对象、社会、人物,而乐意谈论语言、解构、生存、转换、替补,乐意捕捉并感受语言在能指和所指的无端角逐中带来的快慰,把批评还原为无限开放的语符形式中的一种高智商游戏。如果说,在文学告别狭隘的功利束缚的观念变革中,倡导游戏精神促进了批评主体意识的自觉和自由的心态,那么,后现代主义批评中的游戏,则以人文理想的消解为代价,语言的能指滑动可以不负载任何意义的内涵。”检视一下当下许多后现代主义批评文本,诸如解构、平面感、去中心、消解深度模式、复制、情感零度、不确定性、零散化、碎片、文化工业、拼贴、时间缺失、颠覆在场、异端、散漫、曲解、变形、移置、反讽等话语随处可见。然而,这些概念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借挪式”的操作,因为它们几乎是直接移植于从西方后现论家。从这个角度来看,后现代批评家正在试图直接参与所谓的“世界性”话语的对话过程,并与过去决裂,但从实际方面看,他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文化失语”状态。然而后现代批评所面临的这中窘迫恰恰是通过从“自我失语”走向“文化失语”而表现出来的。

但是,中国后现代批评话语是直接从西方后现代话语形式挪移过来的,因而说,它是在他者“影响的焦虑”下的新生儿,从而使“文化失语”的处境进一步加剧。自上世纪起,陌生的异国话语便一直充斥在中国文学批评界。也就是说中国的评论界的思想几乎都是直接移植于西方,其中包括了经典人文主义批评话语、批评话语、现代主义批评话语等。从而导致了我国文学批评界丧失了话语本位,从而使我国沦落到了一种“文化失语”的无根状态。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评论界虽然表面热闹,但却没有一种话语是土生土长来自本体的,平等地与西方理论话语对话的坚实文化基础已经丧失了。主要表现在:在这一时期,西方后现论话语成为批评家们的又一种非本体话语,他们在追赶当代世界新潮流时处于一种第三世界文化的“边缘焦虑”上,从而更加加剧了我国“文化失语”的困境,致使“浮躁症”频繁出现在了理论上。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语境,新的文化土壤能否接纳和吸收它取决于它对本土文化阐释的有效性。对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我们应立足于这个标准,不能置本国本民族的实情于不顾而随意嵌套。后现代主义是西方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现代主义充分发展之后走向极端自我叛逆的结果。西方社会由于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现代价值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对它的消解与颠覆只是一种自身的更新与激活机制。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依然还没有确立起现代价值观念,也就是说中国目前还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征途中。目前,中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产依然处于前现代,也就是准现代阶段。为了全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必须对科学思想与理性精神、主体观念与启蒙意识、真理尺度与价值理想的精神维度大力倡导和发扬。当今,关注与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文知识分子选择理论话语的主要依据。由于中国对于这些观念十分缺乏,为了消解启蒙主义者们千呼万唤出来的现代价值观念而过早地将后现代主义理论引入不仅能不帮助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反而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

从上文所述中,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滋生于异域的一股复杂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存在积极方面的同时也有消极影响存在着。首先,对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进行了哲学性的反思,从而极大地超越了传统思维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视角给人类。在后现代主义中,非决定论被强调了,并在人们进行个性的张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思维方式的启发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后现代主义主张多样性和差异性。其次,后现在主义彻底否定管理理性、基础、中心,这就是使在单一的逆向思维中,难以有效地控制人们走向极端相对主义之中,从而负面地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所以说,后现代主义是一种矫枉过正的哲学文化思潮。因而,在面对后现代主义的这种悖论性格时,既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地品牌,从而有文化排外主义,同时,也不能良莠不分盲目随从,而是保持一种情形的学生批判眼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所应该具备的学术自觉,首先必须对曾有的失衡和放荒进行摆脱,然后在对文化本位进行减持的基础上,对西方后现代主义进行批判地消化和吸收,从而使具有本土特征的理论形态形成。

作者单位:河南省永城职业学院语言文化系

参考文献:

[1][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2][英]阿兰・罗德威.展望后现代主义[A].[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下)[M].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515―516.

[3]陈晓明.无边的挑战[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1.

[4]刑建昌.文学批评中的后现代话语[J].当代文坛,1998,(1).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课程观;课程改革;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1)反表象主义。表象主义认为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是对立的、二元的,哲学的任务是研究主体如何正确地认识客体,如何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从而获得客观真理。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主客体的二元对立,反对所请的客观真理,认为那种作为对科学、道德、宗教和艺术所提出的永恒性问题的仲裁者的哲学已经终结,否认人类生活的思想和艺术实践中存在“第一原理”。(2)反基础主义。基础主义认为人类文化和知识存在一个可靠的基础或“阿基米德点”,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这个基础,以此来构建文化的等级秩序或思想体系的大厦。“后现代主义”反对从“第一原理”推出一切的思维方式。主张以差异、多元取代统一、普遍,以模糊性取代确定性。(3)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认为不论本体论还是认识论都存在着本质与现象的区别,认为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固有的属性,哲学的任务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后现代主义”反对这种现象与本质的逻辑的二元对立,消解哲学所追求的超验的“本体。”

二、后现代主义教育课程观的代表性观念

(1)课程内容关注生态和教育的关系。这种课程观主要是针对现代主义对自然所采取的对立态度而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和整个人类的生存危机的现状提出来的。它关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深层的问题、整体性的互动关系,以及自然而然的发生过程,要求教育者将全球陛的相互依存关系和生态的调节、保护问题作为课程和教学的重点。(2)课程模式强调开放式和生成式。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课程实施是由实施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参与的活动,这样的课程模式是开放式的,是随着师生的互动交往过程而不断展开、调整,不断发现、探索新的活动内容和形式的课程。因此,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新知的过程。(3)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自我意识是自己作为一个独特存在的个体的认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他人所面对问题的意识和理解,表现为独特和丰富的内在世界。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三、基础改革课程理念与后现代主义教育课程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这其中一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具有的积极的、肯定的、建设性的内涵也是值得重视的。由于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出现,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我国目前的课程改革当然也不能不受到影响。强调课程教材设计的整体性,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它们有效地融合起来。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经把后现代课程理论纳入到其中,教育理论者已经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之运用于课程实践当中。

四、后现代主义教育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1)过程性――教师和学生不断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反省,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2)个性与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一道风景。后现代课程观认为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对世界的认识,允许并尊重每一学生的不同个性与不同理解。他们更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3)整体性,综合性与平衡性――培养健康和谐的人。后现代要求课程具有一定的平衡性,突出课程的一体化要求,用整体性取代孤立和支离破碎,促进学习者感情、体质、审美、精神、智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偏向于其中的一点。我国目前的新课程重视了课程的综合化问题,体现了综合化的理念,设置了一部分综合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简单的相关综合,综合的范围、层次都有待提高。那么,改革单一的课程模式和调整失衡的课程结构就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革新所必须解决的理论课题与实践任务。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基本理解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新的眼光,也促进和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目标、实施及评价问题更多、更深入的思考。当然,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观点并不完全完美无缺,其本身也受到了许多理论学派的批判。当然,如何把它变成一种有效的批判工具,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催生出具有反思性的教师、自主性的学生和创造性的教学,还有待于现代教育者进一步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后现代哲学思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师生关系

一、 后现代师生观的主要代表

1.利奥塔。利奥塔是法国著名的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认为,随着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文化进入后现代时期,知识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知识对于“认识者”,彻底外在化了;知识的获得同心智的训练不再密不可分,教师作用不再是信息的存储,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作用表现在帮助学生学习关于程序的问题,学习那种连接不同知识或者信息领域的能力。因此,在后现代知识状况下,教师作用并没有被抛弃,只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出现。

2.多尔。以研究后现代课程观闻名于西方教育界的多尔从混沌学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发,借鉴自然科学中的不确定原理和非线性原理及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即“后现代范式”构建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理论框架。多尔主张理论应当根植并发展于实践,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活动中开发他们自己的课程,课程不是指令的和完全规范好的,关于课程的任何规定都应该是宽泛的而非决定性的。目标不是先于行动之前给定的,因为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和不可预知的因素,学习和理解来自于各个主体之间的对话和反思。

3.吉鲁。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吉鲁主要是从文化差异及身份、政治差异入手探讨教师的作用及师生关系。吉鲁认为教师的工作在于“转化智慧”,教师以他具有知识或是社会行动者的角色,协助学生探讨自己的个人历史,对种族、性别及阶级的自我反省,建立个人在特定社会团体中的认同及个人的定义。在吉鲁看来,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达知识,而且要协助学生认清各种意识形态、权力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借以培养一种批判能力,最终解放自己。

二、 后现代师生观的内涵解读

1.从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到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现代主义者主要以一种主客二分的二元对立视角来处理人与人的关系。自认为是主体的个人往往将对方视为被改造的对象和用以达到自身目标的工具,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身上,而不顾对方的感受,忽视对方的能动性。本来应由两者相互合作完成的实践活动就蜕变成了自认为主体者的独角戏。

2.从理性保障的师生关系到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它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道德、感情等不存在交流的空间。总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这种师生关系要对完整性的发展负责,而不是只对理性的任务负责。

三、后现代主义师生观对我国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启示

1.建立师生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要搭建一个以平等为基础的教育平台,构建教学双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新型模式,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等,采用多种方式肯定、赏识学生,使他们树立信心,充满自信。

2.建立师生间真诚相待、关怀爱护的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从己做起,真情付出,尤其是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就更应以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去感化他们,让他们在愉悦的情感中接受教育。

3.倡导人性化教学,教师要研究学生。面对信息化社会和新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给予每个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发展特点,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活力,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4.完善自我,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参考文献:

[1]佟立.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大卫?格里芬主编.马季方译.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3]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河南出版社.2003.

[4]曾水兵.后现代教师观与教师发展新理念[D].江西师范大学.2005.

[5]罗嘉文.师生关系研究综述[J].教学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