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1篇

和谐是一首美丽的歌,等着我们去唱响;和谐是一潭清澈见底的湖水,它洗去了人们心灵的丑恶;和谐是一朵洁白无暇的白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和谐是阳光下灿烂的花朵,虽然它散发着令人陶醉的清香,但是并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和谐——一种美好的东西。往往美好的东西会被人们忽略、抛弃,但是我们需要和谐!需要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在一步步,一点点地向我们越靠越近,也许只是一步之遥,但是有人破坏了它!是一群“恶狼”吞噬了“和谐”,使得它离我们远去,“回来吧!不要走!”这是我们来自心灵的呼唤,但是谁又能阻挡住它那急促的脚步,“你们太可怕了,你们需要反省!”

是这群“恶狼”剥夺了我们的美好。“恶狼”醒醒吧!不要再沉迷不悟了,这些损人利己的勾当,虽然使自己渔翁得利,但是别人呢?他们说不上是吃饱喝足,更说不上是锦衣玉食,一日三餐都是问题,他们衣衫褴褛,居住的房屋破损不堪,冬天的时候还要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是“恶狼”夺走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这一切都是多么痛苦啊!谁能忍受得了呢?

还有的“恶狼”,不孝顺父母,不遵守承诺,总是出尔反尔、不懂秩序与法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政府树立危机意识,提高危机管理能力;健全危机管理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多边合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论文关键词:危机管理和谐社会政府

1.树立危机意识,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知道,今天的危机已呈现常态化,今天的社会时刻都有危机发生的可能。因此,作为危机处理的主要指挥者和组织者,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

2.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公共危机管理是各级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就社会现实情况看,应对各种公共危机已不再是政府偶尔为之的任务,而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常态职能。这就要建立常设性的专门危机管理部门,统一指挥重大公共危机的应急管理工作。然而,我国有些地方的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却缺乏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当公共危机出现后,主要依赖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有关部门设立的临时机构来进行危机管理。这些临时机构,一方面缺乏对危机的预测、预警工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危机管理的专业人员,缺乏应有的培训和处理危机事件的经验,必然影响危机处理的效果。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在地方各级政府内部,成立一个专门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公共危机事件。

3.建立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弭各种危机

根据危机从无到有,再到无的过程,危机大致要经过危机的爆发、持续、消失三个阶段。政府完整的公共危机管理应该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防范预警、危机持续中的应对处理和危机结束时的善后总结三个过程。为此我国政府加强危机管理就必须在危机预防、预警、处理及善后等各个环节上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健全各方面的制度和机制,着力构建全过程的危机管理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预防预警机制。从危机管理的目的和效果来说,危机预防比危机处理更重要。政府管理的目的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加强危机管理,重要的、也是必须的就是要加强危机预防,以减少和避免危机发生,并预见可能发生的危机。一是,各级政府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自我诊断,对发生在辖区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性事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查找自身工作的薄弱环节,从源头上扼制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二是,建立一个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捕捉、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对事态的发展和应对措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建立危机应对处理机制。危机不可能绝对避免,一旦爆发危机,从政府角度来讲必须运用所有的资源开展危机救治,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快速、有效遏制危机的发展和升级,迅速解决危机,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其一,实行强制性干预,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在危机状态下,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快速处置危机的需要,政府有必要依据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多方面非常态管理措施,使各级政府在危机状态下能依法行政,果断采取措施,及时化解危机;其二,建立危机管理的监控系统,密切关注危机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其三,探寻危机产生的根源。危机产生后,对社会和公众心理影响巨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危机产生根源的不确定或不明确,从而引起恐慌。探寻危机根源一方面可以暂时安抚公众心理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的前提;其四,确保信息公开。危机事件所涉及的公共信息应该及时、公开、真实地披露,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稳定公众的信心。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价值导向;行为规范;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梁承忠,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山东 济宁272037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O004-03

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和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精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升公民道德水平、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荣辱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荣辱观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凝聚人心的坚强纽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知耻比明荣更重要。古人非常看重耻感意识,强调“知耻近乎勇”、“宁可毁人、不可毁誉”等传统观念。人只有知耻,即守住道德底线,才能对天、地、人有所敬畏。人若没有了愧疚感和忏悔意识,就会无所畏惧、无所不为、无恶不作,这是文明社会最可怕的事情。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急剧变迁和结构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必然造成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与激荡,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使一些人放弃原则、混淆是非、颠倒黑白、迷失方向,迫切需要符合时代精神的新的主导价值观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八荣八耻”的提出,引导人们知耻明辱,增强耻感意识,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顺应了人民群众纯净社会风尚的迫切诉求,成为当代中国人们普遍接受的主导价值观和道德共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纽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引导人们明确是非、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意识,树立正确的行为导向,满足正确的自我需求,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促进人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这说明思想道德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和谐需要道德规范来加以保障。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能通过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束、提升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着眼于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当前,实现“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全社会的共识,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道德诉求,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助推器。

二、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道德良心就会伴随一天。维持一个社会的和谐有序,需要鲜明的价值导向;而一个人的健康发展,也需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八荣八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百来字,但却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行为规范、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也包含其中,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有学者认为,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同时必须对错误的、混乱的荣辱观进行清理和批判,即“荣”和“辱”不仅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互为前提。只有明确了什么是“辱”,才能真正明确什么是“荣”。对于个人而言,必须对自己曾经有过的不正当行为进行深刻反省与悔悟,并在此基础上产生耻辱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和践行向善的可能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等不良意识和世俗文化的冲击下,在市场经济功利性的诱惑下,一些人内心深处的耻感和罪感意识普遍淡漠甚至消失,容易导致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物化”倾向。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和蔓延,不仅对社会道德造成了冲击,损害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诱发了社会的种种不和谐,加剧了社会矛盾冲突,使人际关系走向冷漠和疏离。

“八荣八耻”属于社会主义道德观范畴。道德对于思想伦理和社会实践的认识,主要着重于从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视角,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趋势,表达个人的取舍。“八荣八耻”能够为人们的实践行为直接提供正当性、正义性、合理性、应当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导价值观。

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明确的行为规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及价值观念的多元嬗变,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无法避免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也有消极不良、腐化堕落的。这些变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造成了人们对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在某些情况下的混淆不清,致使人们的荣辱观发生了某些畸变与偏差。如对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甚至在言行上有损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尊严;将诚实守信、辛勤劳动、艰苦奋斗视之为不合时宜的“傻冒”行为,而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则被认为是出自人的天然本性,具有合理性;更有少数人以违法乱纪、挥霍浪费、骄奢逸来显示其拥有的特权与显赫地位;等等。这些现

象的存在,不仅使某些干部走上了背离党和国家、人民的犯罪道路,也对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败坏了社会风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八荣八耻”的提出,就是针对和纠正这种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是非不清的现象,褒美贬丑、扬善抑恶、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导向,以人们共同的道德信仰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使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有序的状态之中。而这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正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八荣八耻”的鲜明价值导向,使人们能够不断地评价和反省自身,或坚持或改变自身的行为方式,不断地与社会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从而形成一种协调、祥和和有序的和谐社会状态。

荣辱观的树立包括荣誉感和羞耻心两个方面。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正确荣誉感的主要表现形式。一个有正确荣誉感的人,能够坚持事业重于荣誉的原则,把荣誉当作社会和人民对自己的鞭策和鼓舞。羞耻心是荣辱观的另一个方面,只有做到耻辱之事不可为、羞耻之心不可无,才能树立和践行正确的荣辱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既要调动人们的荣誉感,又要激发人们的羞耻心,才能使人们明确自己行为的正确价值取向。在当前,就是要使“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思想和行为受到赞扬和奖赏,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感到光荣;就是要使“危害祖国、背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逸”的思想和行为受到指责和惩罚,使具有这些思想和行为的人感到羞耻。这样,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道德价值导向明确,并长期坚持下去,人们的思想才能稳定,行为才有遵循,社会才能和谐。

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和谐,即和谐发展,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是对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觉意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即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样一种社会状态,一靠社会制度,二靠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核心和灵魂是思想道德素质。“八荣八耻”的提出,适应了培养人们逐步形成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的民主法治特征要求人们遵纪守法。“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公民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践行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是通过加强道德自律来补充和保障法纪他律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公民的现代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从而保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特征要求人们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社会公平正义始终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公平正义要求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但也应该看到,公平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只能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这就要求个人不要以一己一时得失为标准,要把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践行“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也唯有如此,个人才能在为祖国、为社会、为集体利益奋斗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和保障自己的个人利益。

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特征要求人们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诚信是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凭借,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践行“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有利于约束和规范违背社会公德的个体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践行“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整肃失信背约的不良风气,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诚信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4篇

关键词:和谐社会;权利平等;机会公平;制度公正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内涵解读

(一)权利平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作为社会的缔结者,所有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年龄、收入状况、等,都平等地享有维持生存、获得发展以及参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权利,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所在,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起点所在。具体而言,权利平等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权利的平等。政治权利的平等,是指人们平等地享有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以及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权利,这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2、经济权利的平等。经济权利的平等,主要是指人们平等地拥有劳动的权利,以及平等地享有获得生活资料的权利,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最为基本的权利。

3、文化教育权利的平等。文化教育权利的平等,是指人们平等地享有社会的基础文化资源、基础教育资源,提高自身文化素质,适应社会竞争的权利。这是个体在社会中谋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机会均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同的个体、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阶层以及代与代之间都平等地拥有竞争社会所提供的资源的机会,这是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前提。就目前我国社会现实而言,机会均等应主要实现以下方面:

1、个体之间机会均等。个体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如岗位、地位和职务等),然而一个社会中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于是问题就在于谁有权力利用这些资源,通过何种方式获得这种权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有效配置资源的根本途径,人们通过竞争获得支配和利用资源的权力,在竞争中获胜的人自然成为资源的实际利用者。这一原则要得到公正性的辩护,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即竞争资源的机会必须向所有人开放,使所有人在有机会去竞争资源这一点上是平等的,此即机会均等。个体之间的机会均等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之基石。

2、地区之间机会均等。我国地域辽阔,人们生活于不同的地区,享受着不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因此,个体间的机会均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地区之间发展的均衡,因而个体间的机会均等首先就要求地区之间有均等的发展机会。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由于政策的倾斜使得我国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在发展机遇上存在着严重不公。如果说,这种不公在当初是出于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上的考虑,并且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地区发展机遇的严重不公,已经造成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它不仅降低了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人民的劳动积极性,而且成为目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瓶颈之一。因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就要致力于消除这种不公平。

3、阶层之间机会均等。个体之间的机会均等也要通过阶层之间的机会均等表现出来。阶层之间的机会均等首先需要我们承认各阶层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同等地位,使社会资源向各阶层开放,其次需要我们保证各阶层拥有同等的竞争机会。关于第一方面,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就肯定地指出,这些新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关于第二方面,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他们占有、掌握的社会资源也存在着巨大差距,因此在实际的竞争中,机会是不均等的,这种不均等增强了人们的不公平感,极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相处。

4、代际之间机会均等。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依赖一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生活资源)和社会资源,此代如此,子孙后代亦是如此。但是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的资源甚至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机会均等不仅存在于同代人之间,而且存在于代际之间。代际之间机会均等就是要使此代与后代之间拥有大体同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

(三)制度公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应当如何分配才能令大家感觉公平,应当制定和遵从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保证利益分配的公平,这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制度公正问题。具体而言,在利益的分配问题上,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德行原则。所谓利益分配上的德行原则,是指在分配利益时,应该坚持赏善罚恶,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保证行善者获益,作恶者遭殃。这是实现利益分配公平的前,“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性安排,应当使社会成员感到做出正当、善的行为不仅是应当的,而且也是明智的”。

2、贡献原则。在利益的量的分配方面,我们应该坚持“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即个体所获得的利益与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成正比,对社会贡献多,则多分;对社会贡献少,则少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还远远没有达到全面发展的程度,人们之间在智力、体力以及其他能力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差距,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就肯定会有不同,于是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等价交换原则,社会分配给个体的利益就只能以他为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为依据,多劳到得,少劳少得。可见,按贡献分配,是适应市场经济的利益分配规则,它是在机会均等这一“起点公平”之下所运行的“规则公平”。

3、补偿原则。按贡献分配虽然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使社会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社会产品实现了最大化,但是从个体角度而言,利益的分配并未达到真正的公正。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以个体利益的差别为驱动力,它必然导致个体之间利益的悬殊差距。一部分人在首轮竞争中取胜,于是获得了第二轮竞争的有利地位;一部分人在首轮竞争中失利,从而在第二轮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有的甚至被排挤出竞争的行列,成为失业者,他们与丧失劳动能力者以及缺乏劳动能力者一样,都难以通过为社会做贡献获得利益,从而被置于贫困的境地。可见,仅仅有机会的均等、规则的公平,还不足以实现利益分配的真正公平。恰恰相反,它势必造成分配结果的不公。为此,要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按贡献分配原则之外,我们还必须引入“补偿原则”,即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在人们所获利益间进行一定的调剂,使受益较多者对受益较少者给予一定的补偿。

4、共富原则。西方不同派别的思想家在利益分配的问题上,有的强调应当完全根据市场竞争进行,政府不应有所干预,如诺齐克;有的则认为在市场之外,必须引入政府的干预功能,对个体的利益进行必要的调剂,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们的平等权利,如罗尔斯。然而,这都很难从根本上消除个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因为即使是在贡献原则之外再辅之以补偿原则,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个体之间的利益差距,缓解分配不公的现象。如果我们的公平正义也仅仅停留于此、局限于此,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与西方国家的公平正义就没有本质的区别。其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以实现利益分配结果上的公平,即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共同富裕以生产效率的提高、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为基础,因此我们摒弃了以往的平均主义,实行按贡献分配,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使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这仍然是我们今后所要坚持的分配原则。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之途径

(一)加强民主和善治以保证公民基本权利平等

从底线意义上保证每个公民最起码的基本权利,是社会的首要价值。唯有对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享有基本权利的机会,唯有对他们的基本权利予以切实的保障,才能够从最起码的底线意义上体现出社会对人的尊严的肯定,才能使社会成员产生最基本的安全感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在公民基本权利中,最重要的是政治权利平等,即全体公民使国家政治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进行的自由和每个人都应该完全平等地共同决定国家政治命运的自由。政治权利平等原则是民主政治的依据,只有充分的民主和政府的充分善治使民众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才能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平等。

罗尔斯说:“社会是一种为了互相利益的合作冒险,同时具有利益的冲突和一致双重的结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权利平等表达了一种以互惠性理论为基础以达到和谐的思想。因此,达到政治权利平等要做到:首先,实现公民权利平等。这一维度要求公民享有一系列宪法规定的基本人权和广泛的政治自由,如参与权、知情权、言论自由权、结社权等等。其次,实现民主对话。这一维度要求每个公民作为道德主体参与政治生活和政治对话,将政治视为是个人道德生活的合理延伸,对政治共同体担负同等的政治道德责任。再次,不断提高政治透明度,建设廉洁政府。这一维度要求每个公民都有获得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法制完善以达到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要求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础上,机会为人人开放。但另一方面,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形成人与人占有资源的不平等,因此机会均等还意味着通过国家干预为每个人提供资源,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让他们享受同等的机会。由于人的能力有差别,这是后天无法弥补的,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就是在承认个人先天差异的基础上,保证后天的竞争环境和规则尽可能的一致,保证每个人都有最大的实质性自由,从而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

同时,法制是保证机会均等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法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效率,也从根本上保证了市场的公平,依法行政是和谐社会竞争中公平的最有力保障,司法是构筑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因而,法制的完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机会均等的重要保障。

(三)完善社会分配机制以达到结果公平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生产领域中进行的,它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市场经济中,这种分配在参与生产的要素所有者之间进行,形成工资(包括奖金、津贴等)、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同的,有人占有资本、技术和管理这些要素多,有人占有少;有人劳动能力强,有人劳动能力弱,按要素在生产中贡献参与分配,人们收入必然有些差距,不承认这种差距,搞平均主义,必然损害效率。既然收入初次分配中必须充分体现差别,按要素贡献来分配,而各人占有要素状况事实上是不一样的,因此,收入分配中的高低悬殊问题无法在初次分配中得到解决,只能靠再分配来解决。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初次分配基础上通过国家财政收支的途径实现的,它强调“注重公平”,国家以税收和社会保障等形式,在收入较高和收入较低的人群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抽肥补瘦的调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结果公平。结果公平通常是指人们最终消费上的平等,因而我国必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并存的分配制度从而以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

参考文献:

1、罗尔斯.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3、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M].上海三联书店,200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和谐社会;体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0-1316-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全新概念,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社会由自然秩序向社会秩序、由个人和谐到全体和谐、由原始和谐向现代和谐、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渐变演进,而且还反映了当代中国由传统经济学范式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变的深刻的、科学的革命。[1]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价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作用。

1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决不仅仅是实现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的全方位协调发展与进步。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时期,尤其在当前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因而,现阶段怎样认识体育事业在这一发展进程中的地位进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1) 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2) 体育促进和谐社会个体的健康,并能协调社会生活情感;3) 体育促进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并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最后,体育促进价值取向的转移,如在体育运动中,可以培养人的“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意识和品质,以及勇于探索、乐于创新的积极心态。因此,长期参与体育运动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进取、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等。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首先,和谐社会的建立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实践证明,经济是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体育运动的发展同样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它是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逐步繁荣起来的。因而,和谐社会的建立能为体育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撑。其次,和谐社会的建立也为体育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体育运动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稳定。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安居乐业、相互尊重,呈现出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社会各部分协调发展,社会良性运行的局面。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体育运动会呈现出蓬勃生机,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2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与影响

2.1体育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与作用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它关注人性的拓展和不断完善,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它的实质就是追求人性真、善、美的高度和谐统一。显而易见,人文精神作为体现着人对自身自由本质的一种积极价值的取向,它的弘扬和发展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大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在体育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中的全面展现,就是我们所说的体育人文精神。体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精神。具体来讲,体育人文精神是作为人文形态的体育精神,它是身体运动技能和优秀的人类品质通过人体得到的一种精神升华,是人类体育运动发展的“精神内核”,包含着体育和人文的双重内涵。体育人文精神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积极的影响与作用。1) 体育运动的文化理念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精神资源。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所以被全世界人民广泛认同,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具有普适性的人文精神基础之上的,这样的人文精神就是和谐思想。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提出的“体育即和平”、“参与比取胜重要”等观念中蕴涵的“和平精神”、“参与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中的人文要素。这种人文精神同“更快、更高、更强”所体现的奥林匹克“竞争精神”、“奋斗精神”同等重要。[2]此外,奥林匹克精神,如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等,也是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中不断进取、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2) 体育运动的“公平”、“公正”、“平等”的体育精神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思想基础与理论支撑。《奥林匹克》的“基本原则” 中就说,“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3]因为只有首先促进人的发展,才有可能最终推动整个社会向良性的、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也正好道出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中心环节――人的和谐发展。而人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奥林匹克主义所强调的是容忍,是共处,是整个世界的和谐。在体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受有参加体育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歧视或不公正都与奥林匹克格格不入。 3) 体育运动是真善美的融合与统一。体育人文精神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理想为核心,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与价值,是人的本质最深刻、最集中的体现,也是人主观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体育运动能带给社会、带给人类一种观赏的魅力和一种精神的动力。对于和谐社会的意义就是精神文化生活和素质境界的提升。体育运动之于每个社会个体,具有真、善、美的整合价值。人们在体育运动的参与过程中,使人乐在其中,从无悔倦;在运动竞赛的观赏中,最能解除人我之间的藩篱,达到物我一体,人我合一的境界,这是最典型的人际和谐状态。[4]此外,体育人文精神汇聚了人类创造的全部智慧和崇高理想,涵盖了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并通过体育文化的理想世界使其得到张扬与升华。

2.2大众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健康是一切和谐的基础,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在现代健康的观念中,健康涵盖了生理、心理、社会和道德四个方面。当前,四维健康观的概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国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今天人们所追求的健康是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和道德上的和谐完美状态。因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物质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心理压力过大为中心的心理健康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工业化、信息化这些现代文明加速了人的异化,加速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疏远和隔离,导致了种种“文明病”的产生,给人们造成抵触、恐惧、怨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使人们身心时刻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各种心理疾病迅速上升,亚健康人数的比率也越来越高。相关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亚健康率高居全国榜首达75.31%,上海、广东紧随其后,分别为73.49%和73.41%。[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健康问题非常严峻,如果再不有效遏止“亚健康”、“文明病”的蔓延,将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个体的健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个体的全面健康,社会也就不完整,更谈不上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性的发展。以休闲、娱乐增进身心健康为宗旨的大众体育,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文明与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动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积极影响。实践表明,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展休闲、娱乐体育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良好的价值功能与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 增强人民群众体质,促进和谐社会个体的健康。这是全民健身的根本任务,也是体育健身的本质属性。自我国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倡导休闲、娱乐体育以来,人民群众的体质不断得到增强,亚健康比率逐步得到抑制,部分地区呈现减小态势,人们的健康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并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青少年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体质的增强、个体与社会健康状况的改善,又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 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解决后,对生活质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专注自身的健康素质,以及对健身休闲、文化娱乐、观光旅游的需求增长。实践表明,全民健身与娱乐、休闲体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既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体育需求,又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还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它具有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功能,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手段。3) 改善社会人际关系,调整缓解社会矛盾。和谐社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关系的协调和良性互动。现实中可以经常看到,当有些局部利益和个人矛盾冲突没有协调处理好,就会引起社会更大范围的波动,甚至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大众体育在改善邻里关系,协调人际关系中起到积极的、的作用。体育活动具有培养自信、自强、自尊的优良个性品质,且在培养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方面的具有独特功能,它能有效改善社会人际关系,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6]

2.3竞技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体育运动的“游戏规则”揭示了社会的基本原则。体育运动大多是通过一种竞技、比赛的形式具体反映出来的。这种竞技形式不只是为了奖牌而进行的体力和体能的较量,它同时具有教育的功能,以及激励动力机制的作用。体育运动为社会提供了“共同的文化财富”。这种“文化财富”具体来讲,那就是社会生活中,人们要学会运动竞技场上的“游戏规则”,要求人们按照诚信、公平竞争、平等互利等原则从事经济社会活动,使得社会全体成员能在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并按照贡献大小心安理得地、公平地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当然,与之相辅相成的机制,则是惩治机制,对于一切危害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应该予以处罚,从而使激励动力机制能更持久、更广泛、更正常地运行并发挥作用。体现激励动力机制作用的体育运动竞赛规则,在观念上充分地反映了和谐社会公民自治的特点,使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资源无障碍地显现其作用,并使每个人的个体积极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4]体育运动水平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荣辱,而且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因此,重大的国际体育赛事往往能牵动亿万民众的心。每一次获得世界冠军、每一次夺得金牌,都激发出广大民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它使民族感情得以抒发,爱国热情得以张扬,民族自信心得以提高,使民众之心融为一体。在重大的国际体育比赛中,一个体育代表团就是一个国家形象的化身,这种重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成为广大运动员、教练员为国争光的精神动力。这种精神渗透到祖国建设的各行各业中,就成为人们为现实共同目标而奋力拼搏的力量源泉。

2.4学校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学校体育是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与坚实基础。学校体育能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与生活理念,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成长。体育运动不仅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掌握运动技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以全局为重的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纪律的优良作风。同时,体育运动还能弘扬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锻炼学生勇敢、坚毅、果断与吃苦耐劳的优良个性品质,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素质,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高素质的人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学校体育能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态度积极,生活充实,对学生心理健康及个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呈现在校园文化中。通过有组织的校园体育活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人际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快乐地度过余暇时间。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造力、凝聚力、荣誉感等。而以上这些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2.5体育产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及影响

体育与经济结合,特别是与市场经济结合,对发展生产力,促进商业、贸易、企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展市场经济显示出巨大的作用。随着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逐步面向社会。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活动逐步普及,一些消费层次较高的体育项目也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体育作为一种投资,逐步被人们接受。许多企业、团体、个人涉足体育市场,兴办经营性体育运动俱乐部,举办各种商业性体育比赛,体育初露产业端倪。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 体育产业对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运动,在继续发挥其生物、教育、政治、娱乐等功能的同时,体育的经济功能也日渐显著。体育产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型的产业,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部门,已为我国扩大就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经济增长作出积极的贡献。尽管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但我们坚信,随着体育的进一步产业化,体育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更大的贡献。2) 表现在增强劳动者素质方面。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社会生产力。实践证明,身强体壮、身心健康是提高生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身心素质对一个人成功与成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现代化生产,自动化程度对人的身心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就很难发展生产力。体育运动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主要途径,健康素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状况的综合反映。对个人而言,健康是个人智力、体力和心理发展的基础,是劳动生产力的基础。对社会而言,良好的国民健康状况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3) 体育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形象,职工的素质,工作的效益和企业的利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体育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职工的身心健康,提高其出勤率与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发扬团队精神,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4) 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极大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健身、休闲等需要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步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特定的功能。体育产业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人们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需求和欲念,也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实践表明,体育产业还是一个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3结语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社会,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的社会,和谐社会是安定有序、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文体育所追求、所推崇的理想境界是与上述和谐社会的特征一一相对应。因此,当今体育以其特有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和谐社会发展日益重要的环境优势。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文底蕴、文化氛围和劳动者的素质,越来越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软环境。实践证明,文化软环境越好,越有利于民主法制建设,越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越有利于体现人们的诚信友爱,越能反映出社会的活力,越能实现安定有序的社会氛围,也越有利于其产业经济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为此,我们必须认真看待和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态势,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深刻认识体育事业在和谐社会构建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确实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同时,还要自觉促进体育经济与人文体育精神的融合,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提供持续不断的体育经济和体育文化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先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J].金融信息参考,2005(2).

[2] 郭讲用,沈.体育人文精神的有限回归[J].体育文化导刊,2005(1).

[3] 卢元镇 马廉祯.追逐奥林匹克的精神――读奥林匹克[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4] 董杰.体育运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思想精神资源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