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创业的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前言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和新方向。民办高校如何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更重、更高水平的要求,构建什么样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具有表现在:
(一)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区域人才资源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实力竞争最终反映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创新创业新人才培养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三)地方高校教育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持,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这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图作清晰表示: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继承者,而应该是知识和财富的创造者,是创新创业教育为基础平台培养应用性复合型实践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与思维。大学生创业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创业者具有坚强的意志。创新创业教育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渠道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民办院校应转变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和创业人格。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遇到的瓶颈
(一)培养观念普遍存在误区
在2003年,我国将创业教育正式纳入高等教育教学体系范畴之中,从起步上就晚于国外,因为他们在小学就注重培养孩子的创新创业意识,而且尽管我国许多民办院校都在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但自己对其重要意义认识却不深刻,在某种程度上依然认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为国家重点高等院校的责任,而自己只需培养掌握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简单技能的毕业生。由于这种人才培养误区的存在,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流于形式,抑制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推进。实际上,向社会输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毕业生,满足区域创新型经济发展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之根本。
(二)民办院校优质师资队伍匮乏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技能的“双能型”教师。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出发,具有一支素质优秀、结构优良、技术过硬、勇于创新的“双能型”的师资队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关键。令人遗憾的是,我国民办院校的师资队伍和国家教育部要求相差甚远。这种师资现状,不仅影响了地方民办院校教育发展,更影响到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功能发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学校在教师理论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方面缺乏一定统筹兼顾机制,使教师难以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致使课堂教学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难以适应区域经济创新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不仅严重抑制了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全面发展,而且也无法确保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民办院校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经费有限且迫于生源的严峻形势,许多民办院校大半的资金用于学校规模发展上,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密切相关的实习和实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以及“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微乎其微,致使学校的课程体系设置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跟不上社会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形势,造成学生在知识学习、更新特别是在创新创业知识方面相对滞后,导致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技能欠缺。
四、构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措施
(一)调整办学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办学思想、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现,亦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在搞清民办高校在培养目标、服务对象、生源状况、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基本特征后,民办高校应该瞄准市场需求定位,走应用性、实用型道路,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教师的培训可以通过在职攻读学位、委托培养、到相关单位实习的方式来提高学历或增加工作实践,同时学校给与费用或时间上的支持,并通过完善的评价和考核体系进行激励。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课程体系中,将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管理、风险投资、经济法、管理学等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中,作为公共重点课程,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四)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强化创业技能。
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实施个性教育。第一,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可以采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去企业参观、实践。第二,增设第二课堂,以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例如建立创业园、创业项目孵化基地等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颖、张爽、汤海峰,民办院校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商场现代化,2012年26期
[2]刘争绵、吕直、李喜梅,提高民办院校本科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6期
[3]王晶、武晓霞,在民办院校思政教育中重视校园文化载体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回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世界金融发展,其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金融创新风起云涌,新的机构、新的工具、新的市场、新的交易方式和管理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内生推动力量。但与此同时,伴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全球性、地区性的金融危机和银行危机此伏彼起,金融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情况下,如何兼顾安全与效率,处理好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始终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两者具有统一性:金融监管能支持和引导创新,能消除创新的负面效应,金融创新则包含和促进了金融监管的创新;另一方面两者又是对立的:金融创新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削弱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金融监管则可能抑制金融创新的效率。这种矛盾的发展过程,在现实中表现为两者之间的一种博弈。
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博弈能否达到均衡,与监管当局对待金融创新的态度和监管方式密切相关。哪一个阶段金融监管支持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和银行业就会取得快速的发展;哪一阶段金融监管抑制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和银行业的发展就明显偏缓。而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也是这样。
一、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乏力:来自监管的滞后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机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陆续建立,并在90年代后期开始引入了外资银行;在业务交易方面,除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创办了个人消费信贷、中间业务、同业拆借、银行债券和外汇交易活动等等。这些实际上都是金融创新。通过这些创新,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资产品种逐步走向了多样化,不断满足居民、和金融机构追求利益和规避风险的需要。
但这只是自我从纵向上比较的结果,若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就不难发现我国的金融创新水平还是十分低下的。
(1)国际金融衍生品工具已发展到1200种,外国银行大部分已从传统银行业务转向银行业务,但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工具和创新产品都非常之少,传统的存、贷款和结算业务仍然是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业务主体。
(2)西方国家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营业收入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已普遍超过25%,而我国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在其全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仅为1.15%、0.9%、3.94%和1.08%。
(3)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已基本形成表外业务同表内资产负债业务各占一半的发展格局,不少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已超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我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结算和业务上,其总量不足银行业务总量的5%。
(4)我国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规模非常有限,1999年末在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仅为2%,而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占比达到20%以上。
(5)我国外汇市场仅开设美元、港币和日元兑人民币的即期交易,而且只开上午场。西方国家的外汇市场则是全天候、全球性的市场,绝大多数货币都可进行交易,开有即期、远期、期货、期权等多种交易方式。
关于中国金融创新落后的原因,一些学者已进行,如受到体制制约、环境制约、管理制约、技术制约和观念制约;由于市场机制问题、管理体制问题,金融主体创新的意识不强等等,这些方面对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确具有重要的。但是,从深的层次分析,则是金融监管和实践发展的滞后,导致了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乏力,制约了银行体系向更高级阶段发展。
其一,现行的合规性监管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所谓合规性监管,就是把监管的重点放在金融机构的审批和业务经营的合规性上,明确规定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要求金融机构只能在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违规则要受到严厉处罚,处罚对象包括违规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这种合规性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安全是以牺牲效率为代价的。特别是由于处罚时掌握政策及把握尺度的差异,同时各金融机构在理解法规和执行时的差异,导致这种监管方式极大地压制了金融机构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其二,仍然存在的较为严重的金融管制扼制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金融管制的放松是金融创新至少需要的两个金融环境之一。从我国来看,在诸多方面仍存在严格的金融管制,这种管制压缩了金融创新的有效空间。首先,在业务范围上,实施严格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抑制性金融监管政策。其次,利率水平还没有市场化,银行存贷款利率基本上是由中央银行确定的。第三,外汇管制十分明显。此外,由于政策把握力度不准,将强化监管等同于加强管制的现象也十分突出。
其三,缺乏创新的消极监管约束了金融创新的发展。所谓消极型监管,就是注重对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训斥、处分、处罚,而不是对金融机构的合法有益的经营行为进行表扬、奖励;对金融机构各种超出现行规定的创新行为不是结合实际地进行具体分析,加以疏通和引导,而是不加研究地予以堵截和取缔。
其四,金融监管对创新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尚未形成。监管激励是金融监管当局通过保护产权和推动相关制度措施来推动创新。如制订金融创新专利保护,维护金融创新成果的独立性;制订创新的相关条例,明确金融创新的有关程序和有关优惠政策;制订金融安全条例,引导金融机构正确处理好金融创新过程中安全与效率的关系。我国目前这些都是不完善的。
其五,被动的事后监管突出了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监管部门总是在出了金融风险以后再去充当“消防队”,而不是在风险发生前,积极主动加强监管去控制风险。这种情况之下,金融创新的风险效应无疑被放大了,引致监管部门“急刹车”,采取严厉措施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和规范,从而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主创新活动。
其六,忽视效率的单一目标监管创造不出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是金融创新需要的第二个方面的金融环境,金融市场的竞争有助于培育创新的主体——熊·彼特意义上的金融企业家。但是在我国,四家国有银行仍然处于垄断地位。而且近年来,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更加突出了金融安全,安全已几乎成了金融监管的惟一目标,在防止金融机构之间恶性竞争的同时,一些合理的、有助于增进金融体系效率的竞争也遭到人为的遏制。
其七,监管当局自身能力不足,难以充当创新的“第一行动集团”。按照新制度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的观点,创新的首要步骤是形成“第一行动集团”。由监管当局担当“第一行动集团”是可行的。但是金融监管当局的创新能力却相对不足,由其主导的金融创新供给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创新需求,而且带有明显的政府“偏好”,降低了金融创新的市场针对性。
二、加速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几个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金融创新: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从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看,80年代以来,传统的银行业务已逐步进入衰退期,通过创新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提供新的金融服务,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增强竞争实力、稳定和开拓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银行业虽然尚未进入衰退期,但目前传统存贷款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利润比重已在逐年下降,必须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随着我国加入WTO,银行业市场将逐步对外开放。因此,中资银行只有加速金融创新,才能增强中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而立于不败之地。
(二)金融创新:新世纪中国金融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世界各国金融业的发展来考察,金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改革推动;其二就是创新推动。我国银行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发展,主要归功于体制转换和改革政策的推动。但是,在新的世纪里,金融发展中改革政策因素、体制转换因素的推动力将逐渐减弱,中国金融发展必须依靠新的动力——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内生推动力量,通过金融体系内部各种要素重组或创造性变革所出现的金融创新,可以不断地创立更为合理的金融制度、更为先进的组织管理形式、更为全面和优良的金融业务、更为丰富的金融工具和更多类型的金融机构,由此推动整体金融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与发展方向
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金融业效率的同时对安全却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要充分发挥金融创新对银行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而将其负面作用降至最低,主观方面要求我们从增强金融创新的规范性入手,在创新来临之前,确立正确的创新原则和方向。
1.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1)收益与风险对称原则。金融创新必须在有效控制风险和实现风险与收益均衡的条件下,既规范稳健,又灵活大胆地进行。
(2)满足金融需求原则。金融创新是为满足现实的金融需求,没有需求的创新是毫无价值的。
(3)国际通用性原则。随着中国加入WTO,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必须考虑到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2.银行业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
其一:为实质经济发展服务的创新方向。金融与经济存在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金融产业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实质经济运行中的投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性需求,脱离了实质经济运行,金融创新也就失去了实质性意义。因此,必须以开发和强化金融产业基本功能为立足点,以满足实质经济运行中的金融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为实质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才能使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具有坚实的基础和真实的动力,才能使创新具有实质性意义。
其二: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方向。戈德·史密斯和爱德华·肖等人认为,各种类型国家的金融发展大致沿着一条道路前进,只不过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处于不同的阶段。按照这种观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业会逐步向发达国家靠拢,但是很缓慢。而金融创新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使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有了一条相对的捷径。只要发展加强追赶发达国家水平的原创性创新,加快对发达先进金融领域的吸纳性创新,就能使发展中国家金融产生跳跃性的发展,从而缩短赶超发达国家水平的时间。
开放趋势下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与监管制度创新(下)
2002-01-14
根据上述两个基本方向,从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实际来看,我国银行业应在以下领域尽快取得突破和发展。
银行。网络银行是运用信息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打破传统的银行组织界限,以网络为基础进行银行业务活动。它通过构建的“虚拟银行”,让人们从网络渠道取得、利用金融信息资源,从而提高银行的工作效率以及对客户服务的效用。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网上银行业务,不仅可以突破传统银行服务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而且可利用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降低业务成本,巩固和扩大客户群体与市场份额。
金融控股公司。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是指拥有若干家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独立金融子公司控制权的金融集团。其优点是:控股母公司能运用组合理论、协同理论和能力理论对子公司进行战略协调和管理,子公司作为经营实体独立从事经营活动。因而金融控股集团在整体上可视作全能型银行,在分业经营体制下,提高自身整体竞争力,应对外资银行混业经营的挑战。
中间业务。随着商业银行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资产重组和衍生金融工具等中间业务将成为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主流,也是商业银行竞争的“聚焦点”和经营利润的增长点,特别是外资银行进入后,将在这一领域形成严峻的挑战,中资银行如不加速金融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与外资银行的激烈竞争中将会迅速败下阵来,丧失这一新的利润增长点。
消费信贷。消费信贷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发达国家信贷消费在消费中的占比一般达40%以上,消费信贷在银行贷款中的占比在20%左右,形式多样;而我国目前仅有2%左右,形式非常单一,必须通过创新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国际金融业务。随着金融经济的来临,金融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信用证、款项划拨及各类国际融资业务时都处于劣势,无论是清算服务还是结算业务,其速度和质量均不如外资银行。如不加速创新,迎头赶上,在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中将丧失这一规模不断壮大的业务领域。
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是近年来世界各大商业银行积极创新和发展的业务领域,它的兴起是银行业开始向规模化、全面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银行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对加快经济改革步伐,促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有重要意义。
三、监管制度创新构想:提供促进创新的监管制度安排
(一)监管制度创新的原则
1.效率与安全相结合的原则。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要将安全与效率同时兼顾,不能重此轻彼。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设计规范的监管标准是维护金融业公平竞争的前提,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机构按单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则很可能会给一些经营情况良好的金融机构的形成桎梏。
3.短期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的原则。既应注重在短期内维护金融安全,又要注意在长期内盯住发达国家的金融水平,鼓励追赶发达国家的金融创新。
4.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放松管制,鼓励创新,又要针对放松管制和金融创新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强监管,保持金融稳定。
5.适度监管的原则。监管过严即金融管制会抑制金融创新,阻碍金融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对金融创新活动不加监管,则会增加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危害金融安全,反过来也阻碍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发展。因此,从促进创新的角度来看,把握适度的监管是极其重要的。所谓适度监管,如下图所示,就是使监管的收益——成本之差尽可能最大化的监管区域。
(二)适应我国银行业金融创新需要的监管制度创新构想
1.加快监管理念创新步伐,建立适合和支持金融创新的监管模式。
(1)在监管目标模式上,由合规性监管向目标导向型监管转变。金融监管应该是目标导向的,即监管者规定明确的目标,但不规定具体的做法,只要能够达到相应监管标准,商业银行便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行为。目标导向型监管是实现由中央银行外部监管为主向商业银行自我管理、自我控制为主转变的必然选择。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易于获得相对宽松的金融创新环境。
(2)在监管上,由全面监管向重点监管转变,突出加强对资产风险和创新业务的监管。即由支付风险监管向资产风险监管转变,由传统业务监管向中间业务等创新业务监管转变。
(3)在监管方式上,由直接的监管检查向间接的考评监督转变,由普处向监测考评转变。变简单的检查和处罚为间接的监测监督和评价,变单纯的行政制裁为自发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变一味的和行政处罚为将机构升降格、业务种类增减、高管人员准入退出等方面结合起来实施综合治理。通过这种诱导式、监测式监管,变较为直接和严厉的金融管制为间接和相对宽松的市场化监管,给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创新空间。
(4)在监管程序上,由风险事后控制监管向风险过程控制监管转变,建立实时监管制度。实时监管与事后监管的区别在于实时监管是对金融业务处理全过程的监管,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实施实时监管有利于对各商业银行的金融活动及时进行规范和引导,支持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发展。
(5)在监管组织架构上,由单向被动式监管向双向互动式和联动式监管转变。加强监管者和被监管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促使监管人员对商业银行作出更切合实际的评价,有利于被监管者充分了解相关的监管政策和标准,从而抵消和抑制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
2.逐步改革现有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框架,为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创新创造空间。打破“渐进式改革”的常规,实行“跨越式改革”,目标定位在世界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最新走势上,实施统一的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这不仅符合未来混业体制改革的需要,而且即使是在分业经营的情况下,实施统一监管也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和加强对各种类型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
3.建立并启动经营绩效考评和差别监管体系,逐步构造支持商业银行优化发展、加速创新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金融机构市场优化制度,形成有进有退、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二是建立商业银行业绩综合考评体系,形成良性竞争、汰劣扶优的市场化监管机制。三是扶优限劣,建立差别监管制度,鼓励发展快、管理规范的机构加快创新。
4.建立并启动金融创新支持体系,逐步构造银行业良性有效发展的生长机制。一是规范金融创新业务市场准入制度。对有意逃避金融监管、转移风险和投机性强、潜在风险大的创新业务要严格限制,实行审批制度;对有利于增加有效利润、有利于增强竞争实力、有利于改进服务的创新活动要积极鼓励,实行报备制度。二是加强引导,建立金融创新目标导向制度。由中央银行《金融创新指导意见》和《金融创新风险管理指南》等,对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给予窗口指导,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对创新业务的风险管理。三是建立创新业务绩效评价体系。通过各类创新业务的成本利润率、相关业务支持率、资产风险度、内控管理等指标,形成考评机制,真正扶持那些有效益或有潜力的创新业务。
关键词:四川 工业 创新驱动
党的十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创新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提出到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四川省作为我国中西部的重要省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近年来,四川经济已实现了连续多年的较快增长,但从整体而言,四川工业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全省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增长态势。因此,工业经济稳定增长是四川当前经济工作的“首位”因子。工业领域能否实现创新驱动直接关系到四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四川省工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大意义
实施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四川工业应对世界经济复杂多变形势的需要,是推动四川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四川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需要。
1.从世界经验看,四川工业只有通过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下行和部分制造业撤离中国的压力。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许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陷入瓶颈时期,都通过深化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日本出台《创新25战略》、韩国颁布《国家研发事业总路线图》,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传统产业振兴;欧盟通过《创新行动计划》,德国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品牌化。四川省在全球跨国生产体系分工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低廉的成本,成为全球产业转移的热门区域。但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自主品牌,参与的多是产业价值链低端的加工组装环节,比较优势侧重于劳动密集度较高的产业,产值虽高,但收益较低。四川工业要抓住第三次世界工业革命的契机,通过创新驱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依靠品牌战略,增加四川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提升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
2.从中国国情看,四川工业只有有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才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四川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大关,跻身全国八强,西部第一。但面临经济结构调整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经济增速换挡期“三期叠加”的国家经济形势,以及前期经济基础的差异,东西部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难度远远大于东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富民强国的历史要求。四川能否通过跨越式发展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直接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工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羊,必须实施创新驱动,才能提质增效,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才能为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物质基础。
3从省情看,四川工业只有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四川工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大、吸纳劳动力较多,但工业总量不足、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发展科技驱动力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能耗总量高、产值单耗高、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弱化、土地资源不足、用电高峰期电力不足,水资源配置不合理且总体利用率低、矿产资源种类少、规模小、品位不高等诸等问题逐步凸显。四川提出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战略,其本质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工业的带动力。四川工业只有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管理者素质,实现产业从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模式向高质量、高效益、高附加值的集约式模式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二、四川省工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优势
1.四川极具创新驱动战略所需的雄厚的文化基础。四川是著名的文化资源大省,四川人民打破盆地意识,极具创新意识,是市场经济多项改革的重要发源地之
:在全国率先探索农村改革,率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率先进行城市综合改革试验,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创新意识将促进和引领产业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跨越。
2.四川具有实施创新驱动的雄厚的科技基础。四川是科技资源大省,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已拥有了领先西部的创新资源和基础条件。作为西部第一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四川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4所,两院院士59人次,科技活动人员31万人,科技人员总量居西部第一,形成了门类齐全、学科配套的科研开发体系。拥有独立研究开发机构243个,26家国家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批准的绵阳科技城以及成都、绵阳、自贡、乐山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高新技术企业达1374家,在电子信息、重大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轨道交通、农作物及畜禽育种、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3.四川工业创新格局不断优化,形成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具备科技创新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受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影响,加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外众多企业均把发展目光投向了中国西部,产业西移、东资西进的趋势越发明显。2013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宏观背景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1%,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工业不断开创创新新格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总量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四川省工业总量比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传统资源型产业占比较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2013年全省专利申诘继续保持全国第八、西部第一。四川工业突出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的各自优势,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战略。
三、四川省工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障碍
近年来,四川省优化工业领域创新环境,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与国外发达国家和东部先进省市相比,创新略显不足。
1.创新主体缺位。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从四川来看,工业创新主体缺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主要靠大型企业或央企带动,小企业或地方企业创新动力不足。2012年大型企业35.8%有R&D活动,中型企业为9.3%,小型企业3.3%,微型企业仅为0.7%。同时223家央企中32.7%开展了R&D活动;而地方企业仅4.8%有R&D活动。二是创新人才缺乏。缺乏高层次人才。我省5+2高端成长性产业技术人员缺乏,同时科技人力资源存在分配不均衡现象:企业科技人员缺乏、县乡特别是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人才缺乏。
2.创新机制不灵活。市场决定创新是否成功,但目前我省工业创新机制欠灵活。
是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较低,目前四川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30%,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许多在蓉技术都只能在沿海地区实现转化。二是四川工业技术重引进,轻消化。目前,四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支出经费19.6亿元,消化吸收支出经费25亿元。引进技术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比为1:0.13,远低于日、韩等国1:5。2012年,四川省大中型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0.61%;而全国是1.16%,发达国家则在2%一3%左右。中小型企业资金不足,获得技术支持的途径尚未建立。我省的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占比超过半,企业投入比重仅为46%左右,甚至低于“十五”时期平均水平。
3.创新支撑不够。四川主要研发力量集中在科研院所,企业研发力量相对较弱。分布在军工企业、中央在川科研院所和高校内的科技资源,由于体制和既有利益格局的影响,创新平台分散,很难有效整合在起,产学研合作机制未形成,成果转化率不高。四川具有军工科技开发的雄厚力量,但长期以来,军民自成体系,军工科技开发的雄厚实力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其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民用的程度很低,对四川省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程度不高。
4.创新环境有待完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四川省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四川省企业众多,但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民营经济不发达,多数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创新激励机制。科技及人力资本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还没有形成,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总体发育不全,信息不灵,手段落后,与此相关的市场体系发育不充分,有关创新的技术市场、人才市场、资金市场还不健全。
5.区域创新不平衡。四川经济乃至工业创新出现成都“枝独秀”现象。2020年基本建成创新型四川,离不开强有力的引擎带动,更需要多个“高地”的崛起。除已纳入国家级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成都市和中国科技城绵阳市外,其他市州的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滞后。成都、绵阳两市合计的R&D人员折合全时人员约占全省的2/3,R&D经费内部支出则超过全省的3/4;发展水平最高的成都市这两项指标分别是最低水平市州的671倍和2007倍。其中,成都市工业企业创新产出占全省的半数左右。
四、四川省工业领域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对策措施
面对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命题,四川工业必须围绕“企业是主体,市场是机制,政府是环境,院校是支撑”,坚持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战略任务,以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发挥市场对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构建全省创新驱动新机制。
1.培育创新主体。在创新链条中,企业既是创新的出发点,也是创新的落脚点。四川工业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应用的主体,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两种力量,并加快各类园区建设。四川要进一步确立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及在其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完善国有企业高管阶层自主创新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健全国有企业内部创新激励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组织企业内部科研力量,参与科技攻关。建立健全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体制,提高中小企业整体创新水平,激励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企业创新和竞争能力;同时,在其不愿投入或无力投入的基础研究、公益研究等领域,政府应加以引导、予以补贴。加紧规划建设天府新区科技创新园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示范区,吸纳聚集批跨国公司、优势企业和创新研发机构,努力培育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新引擎。
2.培育市场机制。面对全球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轮工业革命浪潮,我省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产业升级。积极引导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高档深加工产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展市场,化解产能过剩,促进生产方式和结构调整的转变。建立产学研协调创新机制,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旅游业作为一款高度集成的工业,受到各种限制,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是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还有旅游产业链系统,只有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行业合作,才会找到一个生存的席位。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虽然发展迅速,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经济和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旅游管理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摆在旅游企业管理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企业管理发展创新水平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1.研究现状
因为旅游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国内旅游企业在管理上做了许多创新,学科体系到目前为止还不成熟,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以来,针对此方面的国内研究才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仍然是比较少,在目前的这些研究结果中,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概念、理念研究较多,而在其他方面是明显不足的,因此研究相对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的研究方法,现代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是罕见的。定性研究一些问题,定量研究就相对较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相对缺乏。具体到基于服务的旅游企业,如何激发创新的理念,如何克服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旅游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如何灵活地运用创新理念,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好好的思考。
2.旅游企业发展创新趋势
2.1实现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型,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 信息社会该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旅游竞争;
2 ) 要成功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是旅游企业必须做的改变;
3 )建立信息为中心的旅游企业,将是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
2.2 实现人本管理
一人为本,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充分发挥的人的潜能为人服务是旅游企业的宗旨,旅游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素质是提供优质旅游服务质量的保证。相对其他行业,旅游产品是无形的,以一种服务的形式体现出来,人的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旅游产品的好坏。因此,旅游企业应该注重人本管理,而人本管理应该注重有更多深刻的探索和更丰富的内容。人本管理应该注重和激励理论对接,注重物质激励和惩罚并重的方法,根据物质需求原理,物质是人生存最基本的保障,由于管理企业的特点,管理企业的管理者跟外界接触的机会更过,因此,对物质的要求也就提高了,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成了企业管理的最为有效的方式。然而奖励能够起到激励作用,但也可能导致没有奖金就不干的思想,因此,相应的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赏罚并重才可以产生比较良好的激励效果。其次还应该注重精神情感方面的鼓励,当物质等到了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就上来了。旅游企业和别的企业的员工一样,都希望被尊重,被认可。对员工精神上的鼓励,可以给员工带来情绪上的好转,而情绪的好转可以对员工服务质量的提高起着直接的作用。情感方面,旅游企业应该关系员工的生活、教育、子女、家庭等等问题,一个不通人情的管理者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2.3管理无形资产
以前我们专注于旅游企业内部的管理。降低成本,服务质量,改善设施是旅游企业长期应该注重的问题。但是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给旅游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已经不完全是完善的基础设施及其他有形资产了。无形资产的管理成了,旅游企业凝聚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旅游企业核心在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旅游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包括人力资本管理、组织资本管理、关联资本管理。人力资本管理是旅游企业能够提供旅客满意的产品的保障,组织资本管理是管理企业的学习、组织、产品和服务的传递能力。关系资本管理是管理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创造力。无形资产的管理将成为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2.4旅游企业管理组织将网络化、柔性化、扁平化
在旅游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旅游企业的组织环境出现了复杂局面,旅客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企业的社会环境也负责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网络化、柔性化、扁平化成了旅游企业管理的趋势。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计算机将取代传统管理中许多人工监督活动,加大管理层和执行层的直接沟通,另一方面,各管理小组将直接成为管理单位,变成了参与层。企业要促进旅游企业发展;面对专注于高等教育、个性化和灵活性较强的旅游接待任务时,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示出它的弊端。只有减少管理层级,适应新的形势,并实行综合管理,才能够实现管理组织的扁平化,体现出网上组织和协调部门之间的沟通。
3.小结
中国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经过了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管理水平也有了不断地提高。和其他行业相比,旅游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了三个特点:(1)较早开放,旅游企业管理水平快速增长是由于较高的整体开放性管理的引进和推广;(2)在旅游行业广泛使用信息技术使得旅游企业管理呈现了创新性趋势;(3)到面前为止,中国旅游企业技术普遍含量低,所以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一些旅游企业存在“弱、小、差、散” 的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现代旅游企业管理发展的步伐。总体而言,虽然很多旅游企业付出了较多的努力也富有创新精神,但企业的管理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旅游企业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原来病区取(发)大输液存在的问题
每一病区由于住院患者入院和出院,病情在变化,医嘱在变化,使取药护士往返药房和科室取药和退药趟数多,药房人员发药极不方便。
大输液是玻璃瓶包装,质量大,液体量多,多次得用治疗车取药,携带更不方便。
各科室不固定大输液有时遇急症不方便甚至误事。
如果按照三甲医院大输液由输液库送到各病区,院方除雇用零工外,各病区空间狭窄无处存放,销账麻烦,管理不好会造成大输液的失效和流失。
新法操作的原理
住院患者各病区今、明两天使用大输液总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数据,只有各病区昨天使用的大输液品种和数量是一个稳定数,每天早8时左右,病区药房打印昨天各临床科室大输液药品消耗统计单,护士利用工作间隙一次用治疗车取回。到明天打印今天的,依次累推。今昨两天各病区使用向病区药房借用液体。
新法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
在医院实行局部内线信息化管理基础上,各病区护士站增加按时间顺序发生关系的药品消耗统计,便于监督,便于各自大输液用完后帐物查对。
管理药库大输液的微机药品编码上新增“dsy”,便于检索大输液药品消耗统计。
各临床科室按实际需要选择使用频率高而且日常用量大的大输液品种确定下来按“新法”操作,其他照旧。
各病区准备拟新法操作的大输液,备用大输液数量以该科室近两日药品消耗统计数为:“基数”。假如从M日开始,M日和M+1日不领取大输液,各自使用“基数”液体。
精确统计并处理完各临床科室M日全部明日长期大输液。可以从M日取药请领单上统计获取,也可以从微机上得到,其办法为待M明日长期大输液记帐,下帐完备后,调整病区药房各科室大输液消耗统计的时间从M+1日至M+1日,并通过 dsy检索打印即得。
M+2日早晨,仍然用dsy检索获取M+1日各病区大输液消耗统计单,以次类推。
精细算帐,将各科室借用大输液张贴在中心药房的墙壁上,必要时双方可以改变。假定借用大输液=科室M+1日大输液消耗-M日全部明日长期+各自“基数”。
各病区可以利用处理完成今明两日医嘱的间隙查对大输液。剩余大输液数量=借用大输液-今明两日大输液消耗。
新法操作的结果
从2009年5月先从外一科,内三科试点成功后全部推广,各科室每天核对帐物相符,请领大输液方便快捷、便于携带、管理科学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新法操作关健技术与创新点
关键技术操作:病区M日大输液构成=M日以前延续使用整个病区全部明日长期大输液+M日开始新入院患者长期、临时、明日大输液组成。正确掌握M日病区所有明日长期大输液数量是成功过渡的关键因素,M-1日下午下班以后至M日不遗留有关大输液末记账和下账的医嘱,各病区从病区药房发出的有关大输液前一日是定数。
创新点:①从药品编码上添加dsy检索的办法对所有使用量大的药品同样使用。一旦病区科室具备了“三级库“的条件同样可以效仿。②病区借用大输液数量相对恒定:将借用数量变为好记的整数和根据住院患者淡、旺季改变借用数量同样方便,即早晨用治疗车整体取药通过多取或少取即可完成。③将各病区的请领和退的相关大输液,最后汇总到药品消耗统计单上一次去完成,带来的好处可想而知。④病区和病区药房相互借帐。病区向病区药房借用液体,张贴在病区药房的墙上。病区药房欠各病区大输液以不断变化的形式储存在双方微机上,查对方便欠帐明明白白。
新法操作法结论
住院患者的治疗主要以静脉输液为主,因此每天都要消耗掉大量的常规大输液。输液的安全使用已经成为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病区药房选择合理的模式来发放这些大输液,能提高发放、配送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利用计算机借药自动抵扣的功能,制定大输液发放模式。
打印病区药房大输液消耗统计应指住院药品消耗。如果该单是各病区住院和门诊(指病区药房向门诊患者调配大输液)应将门诊部分减去。我院病区药房、病区护理站后来又新添了按全部或住院部分进行的药品消耗。
本操作法不适于一甲医院或社区医院。对大输液每日用量特别大三甲医院也可能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