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保档案;管理;强化纵观社保事业发展历程,社保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升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档案管理是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手段

1、社保档案是社会保障工作的依据

对社会保障事业而言,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是其真实的反应和记录,更是国家、个人等进行社会保障活动的真实凭据,在社会保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社保档案是强化社会保障管理的实际需求。作为一项具有较强政策性、大范围、多项目的复杂工程,需要保障管理方法的科学和正确。以管理角度而言,档案是一种管理的手段和工具。但是社会保障的管理不管使用何种手段都离不开扮演工具角色的档案。

2、社保档案规范化管理是社保基金管理的需要

其一,规范化管理社保档案能够提前预防因管理不善导致的风险。我们都知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社保管理而言,要想保障资金的足额到位,或者足额发放相关社会保障资金,必须依托一个重要的前提——科学的制度以及规范的管理。其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是保障安全运行基金的实际需求。社会保障管理的规范化是保障社保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更能体现社保工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二、社会保障档案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作为一门科学,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当前,国内很多社会保障办公单位都已经引进计算机进行管理,同时计算机管理水平也实现新的高度。但是,就其管理效能以及整体性的管理水平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当前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很多要获取的信息很难及时获取。比利时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库,由专业的机构管理不同社保机构的所有数据,不仅保障信息交换率的提升,更保障了社保管理的质量。英国残疾人能够通过电话直接连接上社保计算机网络,获取自己想要的相关信息。在国内,在部分地区通过电话语音信箱才能获得少部分的社会保障信息,一些区域尝试建立社保信息触摸屏,能够对自己个人账户的额度等信息进行查询。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随着国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国内人口众多,这种有益的尝试在今后会逐步推广,如果联网国内所有社保档案,那么劳动者能够方便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社保信息,能够提升社会保障工作职能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国内社保事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社会保障档案管理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和做法,不断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档案。国内“五险一金“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等项目和社会保障具有极大的关系,作为一个复杂并且十分宏大的社会工程,要想很好的完成这项工作就需要不断规范化管理社会保障档案,不断提升这项工程的发展动力。随着国家不断深化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保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三、加强社保档案管理的设想

由上文可知,对社保单位而言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在其发展道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国内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较低,这严重影响社保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1、重视档案

管理工作作为社保单位的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背后蕴含的重要价值和意义要充分的了解,切实摆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态度,努力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2、全面普查案卷

彻底的清查单位内的档案,一些无标题、错标题等档案要重新整理,针对一些保存较长且缺少价值的社保档案按照相关程序予以销毁,这对计算机录入的效率极为有利。

3、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

当前国内档案管理工作中已经引入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进行档案资料的贮存、检索等工作,可以让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有所降低并节省空间,提升工作效率,同时提升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同时,在社保档案管理中要积极的引入现代化仪器,切实提升使用相关仪器的技能,全面提升社保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为该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社保单位要重视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这就要求提供给其提升综合能力的平台,如定时的举办各类讲座,同时作为档案管理人员也应该积极主动地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同时,作为社会保障档案的管理人员,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社保档案管理中承担的重任,以及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全系统内积极深化社保档案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托各种机会,开展相关讲座,提高系统内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如此,积极引进高质量的社保档案管理人才,在社保档案管理系统内引入新鲜血液,充实社保档案管理队伍,从整体上提升社保档案管理队伍的水平和质量。

结束语:

当前国内在不断社会化改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对其完善,在此过程中社保档案的管理工作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要想更好地管理社保档案,保障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保障事业,我们必须在其中引入规范化、科学化以及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方法,让社保切身利益者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以便于在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够保障国内社会保障事业获得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山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计划的通知[J].山东劳动保障.2008(05).

[2]王增文.中国农村低保户贫困程度瞄准与识别分析———基于H区域居民实际生活指标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

[3]王小川,张文政,刘富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双轮驱动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社会保障视角的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

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主要问题

(一)未给予财务管理高度重视

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身行业性质具备较强的特殊性,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常规管理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过于关注医疗技术的革新以及优化,针对其财务管理而言,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与关注。我国现阶段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核心收益均源自于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财政补贴,所以,在其正常运行时,对于成本支出等多种问题完全不需要存在任何顾虑,由此也就造成了许多身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管理层的工作者对财务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通常在对财务会计岗位任命缺乏考量,对财务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缺乏高度重视,由此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财务管理无法正常开展的问题出现。

(二)财务管理制度仍有缺陷

因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相关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未对财务管理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无论是收益,还是支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随意性,从而促使财务管理在开展常规工作时,财务管理者未遵循财务管理体制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频频发生,通常而言,其会在以下几点中表现的较为明显:首先,当财务会计者在对各类票据展开全面审核以及管理的过程中,其操作缺乏规范性,借助白条赊账问题频频发生,更有甚者,在没有具备健全的原始凭据以及合法凭据的情况下,都会凭借私人交情,予以批准。其次,报销工作缺乏严谨性,多数情况而言,上级领导通过口述所下达的指令,无论其有无凭据,都可与从财务会计者处提前预支资金。最后,职位划分缺乏科学性,现阶段,我国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把财务会计以及财务出纳做进一步的划分,由此一来也就不能形成一个相互约束、监管且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由此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财务管理无法落实到实处,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仅是走个流程过程,促使其财务管理失去效用的问题发生。而也正是因为上述种种随意收支的现象,造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能精准的了解与控制自身的财务收支现况以及实际的运营情况。

(三)资产利用率偏低

就现阶段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资金利用率偏低长期以来都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通常情况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涉及到的资产均是由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与流动资产等多种资产所构成,在每种类型的资产内还可以划分成多个明细种类。然而,在具体的资产管理内,往往因为管理者综合素质较差,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财务活动项目日渐增多等现象的,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管理发生账目混乱、私自挪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报废缺乏严谨性等问题频频发生,而这不断会对其资产利用率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为其未来发展增加许多风险问题。

二、新财务会计制度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不断强化财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

强化财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重视,在新财会制度下,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质量与效果的首要前提,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者应该给予财务管理高度重视与关注,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积极引入高水平专业人才展开财务管理工作。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该增强对财务管理相关管理者的培训力度,提升会计后续教育水平,积极强化财务管理者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进而不断提升其创新思想以及创新水平。除此之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还应该积极编制完善的财务管理考核机制,定期的对财务管理者展开考核,并构建健全的激励制度,从基础上强化财务管理者对待工作的热情与激情,由此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二)编制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编制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机制是保障其财务管理工作活动正常开展的首要基础以及必要前提,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该严格遵循相关的财务标准,同时按照自身战略发展的实际需求,编制一套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在此过程中,基层医疗机构应该在按照自身工作的具体需求,对内部的财务管理职位展开适当的调整与配置,并科学配置高水平专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者。同时,在开展常规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财务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循相应的财务管理体制,根据标准需求开展各项工作,凭票报销,高质量的完成企业内各项账目收益支出的相关明细编制,科学管理每条账目收支的原始票据。与此同时,财务管理者还需要创设一个健全的会计档案,由此一来,若是发生各种财务问题以及纠纷时,便可以直接找到相关负责者。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其财务管理工作必须明确在每个职位的财务工作者所需要承担的工作责任,精细分工,不但应该协调合作,还需要构建一个相互制约以及监督的体制,由此不仅可以全面强化财务管理质量,还能够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三)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积极提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对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的资金利用率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不仅对提升资产管理能力以及财产管理能力具有推动作用,还对资产配置的科学性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就应该从资产负债管理以及经资产管理着手,也就是说不但应该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全面的他管控,定期对企业资产展开全面清查,健全企业固定资产报废办理,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债务账龄展开有效的分析,促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风险问题获得提前预防以及全面控制。除此之外,还应该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内资产管理的相关管理工作做好,那么就应该不断加强对固定资金、财政补助结余以及事业资金的管控能力,全面兼顾各项工作,尽可能的科学安排每项工作内容,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金利用率。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第3篇

农民工讨薪服务中心、职业讨薪人、讨薪策划师……这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名词都和一件事紧密相关——无数农民工仍在被欠薪。

绝大多数建筑企业采用按工程结款的结算方式,也就是说,工程款按照工程进度拨付。农民工每个月只能拿到预支的一点生活费,到工程结束或年底时,工人的薪水从开发建设单位到施工企业,经过层层包工头,才能到农民工手里。这个长长的利益链条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农民工就可能面临被欠薪。而当他们讨薪时,被要求的第一件东西就是证据。

“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常常缺乏证据。有良心的包工头给打个欠条,有的就只有结算单,还有什么凭据也没有的。”在沈阳市铁西区农民工维权中心工作的丁大姐告诉记者,农民工维权,证据是关键。“如果包工头跑了,农民工又没有任何凭据,我们往往难以辨识农民工是真被欠薪,还是恶意讨薪。”

骗领薪水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数月前,沈阳市政府为欠薪工地全额垫付了拖欠的工资。本来是为民工雪中送炭,却在发放时,发现了很多“假工人”冒领工资。无独有偶,去年,陕西铜川也发生类似事件,大批假冒煤矿工有组织的骗取政府垫付的工资款190余万元。

“他们真是既可恨又可怜。有时让人看得心酸,可有时恨得人牙根痒痒。”丁大姐承认她对农民工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

为了证实讨薪者说的是不是实话,铁西区农民工维权中心的工作人员曾无数次前往工地查对,“真在工地干过活的,应该了解知道工地的具体情况。”但各地维权机构不是万能的,不乏有无法查证或无法追回的案件出现。这样的背景下,各种讨薪帮手成为农民工的另一个选择也就不足为奇了。

给农民工一个依据

2011年,刑法修正案将恶意欠薪行为入罪,引发媒体和公众一片喝彩,舆论普遍认为此举可能使欠薪现象得到遏制。可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办理拖欠工资案件较上年增长7.5%。去年1至11月,全国因企业拖欠工资引发的百人以上190起,占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问题引发的百人以上总数的50.8%。欠薪事件呈现从建筑领域向加工制造业、服务业蔓延趋势。解决农民工讨薪难已经是相关部门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对此,铁西区农民工维权中心早已设立工资保证金制度和政府欠薪应急周转资金,今年的新举措是对农民工进行实名制登记。

“得让农民工手里有个维权的依据,引导他们走法律道路。”丁大姐说,实行农民工实名管理制度,就是将农民工务工的工地项目信息、农民工本人资料、进退场时间、月工资发放、领取情况等信息,全部清清楚楚落实为书面形式,一式三份,农民工维权中心、项目部、农民工本人各持一份。发放、领取工资和退场时,项目部和农民工本人必须同时填写。

“农民工流动性较大,这样即进即填、即退即录,一旦发生劳动纠纷,农民工本人和仲裁部门可以有据可查,同时还能有效杜绝过去常常发生的分包方虚报农民工数量,截留农民工工资的情况。”丁大姐说,中心已向铁西区内各开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下发通知,要求施工企业确保直接将工资发放给农民工本人,严禁发放给包工头或由其他组织和个人代领。如果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因未结清工程款而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先行垫付。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第4篇

一、公共财政理论与税费制度改革

(一)纯公共物品与税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建设性财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公共财政。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谓公共需要,指的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主要由纯公共物品保障供给。纯公共物品具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即无法将一个不缴费者排斥于对该公共物品的消费之外;二是消费的非竞争性,即每个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导致其他人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意味着纯公共物品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这样,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则,政府在向社会提供纯公共物品时不应也无法向使用者直接收费。另一方面,纯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特征,意味着政府很难确定纯公共物品的收益者群体和受益大小,因而就无法确定纯公共物品的价格和付费对象,即无法通过收费弥补成本。因此,对于纯公共物品,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向其使用者直接收费,只能通过强制征税方式弥补其供给成本。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决定了它的使用主要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不以盈利为目的无偿性支出。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具体体现。即凡是市场能够发挥调节作用的领域,首先由市场调节,也就是说,凡是能通过市场进行合理定价和回收成本的商品和劳务,均由市场提供,如私人物品;对市场不能有效调节或者无法调节的商品和劳务,由政府直接或参与调节。否则,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就极有可能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而财政资金在盈利项目方面的“越位”和在公共物品领域的“缺位”,不仅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会降低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范围必须严格按照公共物品理论确定。

(二)准公共物品与收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承担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涉及以下两种公共物品的供给:一种是纯公共物品,如国家安全与社会秩序等;另一种是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是指既具有公共物品的某些特征又不完全具有公共物品特征的物品,例如教育、卫生、文化等。这些物品一方面具有公共物品消费的局部公共性或外部性,另一方面,又具有私人物品消费的局部可排他性和竞争性等特征。准公共物品消费的局部公共性和外部性,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准公共物品不能由市场提供,或由市场提供较无效率,从而需要政府部门的介入。例如,若通过市场定价方式由私人提供教育,由于私人部门往往并不考虑教育的外部效益,而只是根据私人边际成本与私人边际收益相等的原则提供这些服务,易导致教育的供给量低于社会最优水平,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准公共物品消费又具有竞争性的特点,这意味着其消费的边际成本并不绝对为零,这样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则,在特定情况下有必要向其使用者收费,以免因免费供给而导致人们对该公共物品的过度消费。同时,准公共物品消费还具有可排他性特征,这意味着对其收费具有实际操作上的可行性。因此,可通过收费方式供给准公共物品,更符合经济效率原则。

此外,对于某些具有垄断性质的私人物品,如水、电、暖等公用事业部门,及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私人物品,如医疗、保险等,虽然也可通过市场定价的方式提供,但由于存在垄断、信息不对称等情况,由市场提供易导致消费和生产的无效率,因而在实践中往往也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由于这些私人物品同样具有排他性及竞争性的消费特征,因而公共部门在提供这些物品时应该也可以实行收费制度。

(三)规范性的税费关系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税收作为主要收入形式,主要用于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同时,准公共物品和垄断性质私人物品的存在,收费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另外,从一般意义上说,税和费都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政府取得财政收入,可以采用税收形式,也可以采用收费形式。由于税收形式的规范性、客体的广泛性、征收的法律强制性,较之于其他收入形式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税收已成为各国普遍运用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并成为贯彻政府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但是,税种的设置和税款的征收也有其特定的约束条件,对于某些经济活动的调控或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成本的补偿,有时不适合采用征税方式,政府便采用较为便利和灵活有效的收费方式,作为其取得财政收入、调节经济活动的必要补充。从财政收入的构成看,各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数量的收费,但无一例外地将其纳入预算统一管理。

在这方面,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国家税费关系的大致格局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从一般的情况而言,在世界上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中,预算内的税收(即所谓“正税”),是以法律为依托的、规范的政府主要筹资方式和调节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同时,各级政府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开征一些规费,即政府机关对居民或法人提供特定服务时收取的手续费或工本费(在全部政府收入中只占很小部分)。地方政府在提供区域的或社区的某些公共服务项目时,还可按“使用者付费”原则向接受服务者收取一定数量的使用费,如高速公路、地铁的收费,污水或垃圾处理的收费等(也要经过法定程序确定收费条款,此类收入有时可占地方财政收入不小的比重)。正税、规费、使用费收入,都应反映在政府预算收入中。同时,企业也可以有“收费”(在我国即经营性收费),但这属于商业行为,与政府财力运作系统无关。

二、政府收费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现行政府收费的基本分类及改革取向

从收费部门和单位分析,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司法机关、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学会、行业协会等,几乎所有的部门都收费。目前大致分五类:一是国家机关为特定对象提供专门服务,而收取的证照工本费、注册登记费、环境补偿治理费和诉讼费等。这部分收费具有补偿性质,属规费收入,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也普遍征收,不存在“费改税”问题,今后主要是纳入预算,依法管理,并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国家机关进行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时,为弥补机关经费不足收取的管理费,如乡镇企业管理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福利企业管理费、减税免税保税物品海关监管费等。这部分收费主要是因为部分国家机关经费不足引起的,应逐步取消,经费不足问题应由财政拨款和其他办法解决。三是公益服务费,包括教育、医疗、环卫、殡葬等。这部分收费不能转变为税收,应在分清政府和市场责任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政府和市场双重补偿机制。四是中介服务收费,包括评估、鉴定、检验、、公证、律师等服务收费。这部分收费应从国家机关收费中分离出来,按照市场原则进行管理。五是以筹集建设资金为目的而设立的各种使用费、附加费、建设费、基金等。这部分收费具有强制性,征收范围和标准相对稳定,数额一般较大,具备税收的一般特征,可把这部分合理的收费(基金)改征税收。

从收费项目的管理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纳入预算管理。国务院决定,自1996年起,将养路费、车辆附加费、铁路建设基金、三峡建设基金、新菜地开发基金、公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农村教育事业附加费、邮电附加、港口建设费、市话初装费、民航机场管理建设费等13项数额较大的收费(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2)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等;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及财政、计划(物价)部门审批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以及财政部审批设立的基金、附加收入等;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等。这部分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财政专户储存。(3)游离于财政预算之外,脱离人大、财政监督,实际上处于管理的“真空”状态。这是乱收费、乱摊派最集中的领域。这部分收费大都是各部门、单位越权擅自设立或非法扩大原收费项目范围、提高收费标准而形成的。其收入构成本部门、单位的“小金库”。据有关典型调查,除小部分用于有关事业发展外,相当部分资金用于职工福利、公款吃喝玩乐,甚至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个人腰包,成为助长腐败现象的根源。

(二)我国现行收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配套、法制不健全、改革滞后等原因,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乱收费现象愈演愈烈,虽然经过了多次治理整顿,仍难以走出治理———膨胀———再治理———再膨胀的怪圈,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是越权和重复设立收费项目,收费过多过乱,加重了企业、农民和社会的负担,严重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国有大中型企业难以摆脱困境,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目标的实现。二是收费规模过大,存在以费挤税、费大于税、费多于税的现象,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当前收费(基金)的征收主体几乎扩大到政府各个部门,甚至有些部门中的各个职能单位都有相应的收费项目,形成了每增加一项业务,都要以经费或资金不足为由要求设立收费(基金)项目的状况,而且这些收费(基金)由部门、单位直接收取和使用。政府分配主体多元化、收费资金使用部门化的状况,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分配秩序,侵蚀了税基,挤占了财政收入,分散了国家财力,弱化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和财政分配职能。三是收费极不规范,影响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在有的自由市场上,某些收费人员如狼似虎,想向摊贩收多少钱就要多少,摊贩如不缴纳,收费人员则抱着摊贩出售的物品就走,群众极为反感。另外,收费人员使用票据不规范,打白条或无凭据,也影响了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四是资金管理不规范,使用缺乏监督,助长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现象屡禁不止,收费规模日趋膨胀。由于收费缺少法律约束,大量资金游离于国家预算之外,形成“体外循环”,成为部门和单位的“小金库”,而脱离监督的收费资金易成为腐败现象滋长蔓延的经济“补给线”。一些部门和单位挪用收费资金发放奖金、增加福利、修建超标准办公用房或宿舍,严重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五是大量的收费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的矛盾误导了劳动力的非理性流动。凡有权收费且数额较大的单位和部门,职工福利较好,这样不仅造成了不同单位之间收入差距的增大,而且误导劳动力向有收费权力或福利待遇较好单位的非理性流动,增加了机构改革的难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有收费权力的部门和单位的福利奖金与部分缴费企业效益低下、工资欠发、职工下岗形成强烈的反差,已引起社会公众的强烈不满。六是乱收费及收费的膨胀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一方面大量收费在财政体外循环,许多资金被转入消费领域或重复、盲目投资,造成集团和个人消费的扭曲、产业结构的失调、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三乱”行为加大了社会投资者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恶化了投资环境,造成整个社会资金运用效率低下。七是收费稽征机构重叠设置,征收成本较高,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造成“吃费”人员膨胀。

三、税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1从规模庞大的收费存在的问题和造成的负面影响分析,税费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规模庞大的收费不仅影响了税收收入,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重了农民和企业的负担,阻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容易滋生腐败,不利于廉政建设,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是我国当前税费制度改革的直接动因。

2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出发,税费制度改革十分迫切。(1)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普遍的无选择的服务,其费用的取得只能采取向全体公民征税的办法,并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税收是基本财源;对特定公民提供服务,其费用不能也不应当用全体公民缴纳的税收进行弥补,只能对直接享受服务的公民个人采取规范性的政府收费(如规费或使用费),因此在政府收入体系中收费只能起补充和辅助作用。(2)财税部门一定要统揽政府收支(包括预算内收支、预算外收支和制度外收支),并按照政府政策通过财政收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现行的以费挤税、费强税弱和不规范的政府收支管理格局已经成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大障碍,因此税费制度改革迫在眉睫。

3从促进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税费制度改革意义深远。现行税费制度改革主要涉及农村、社会保障、交通车辆、环境保护和教育等经济和社会领域,如,农村的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其他改革的顺利推进离不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健全,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亟需税费制度改革;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通过税费制度改革及相应征收社会保险税,对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税费制度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税费制度改革,建立规范的政府收支机制,增强财政分配职能和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建全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系。

参考文献:

社会保障资金的凭据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医疗保险 现状 对策

大学生是国家不久后的接班人,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1989年的《公费医疗管理办法》中,已明确将普通高校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宣传力度不够,学生、家长参保意识淡薄等,不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本文就此对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

一、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现状

1.学生对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认识较为缺乏

虽然现在的医疗保险比较普及,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其都不怎么了解,最多也就知道交保险费,如果出现意外或是生大病可以有所补助而已,对于其中的程序、收费标准、赔偿标准等一律不知。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或相关部门对医疗保险内容的宣传过于缺乏。

2.部分学生与家长参保意识淡薄

由于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医疗保险的了解不够,认为医疗保险就是交钱,如果出意外或是患大病时候能够获得一笔赔偿费,但是谁又天天患大病,天天出意外呢?出现意外或是患大病的机率毕竟比较小,如果没有出意外、患大病,那交的保险费不就浪费了吗?再者,有的学生和家长认为,交了保险费不就等于诅咒自己早生病吗?还有就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都是待患者出院后或是病愈后,再持相关凭据到相关部门报销,也就意味着病患者在享受报销费用之前需要自己垫付医疗费用,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来讲,也如同雨后送伞,不能解决当时所需。因此就有部分同学与家长不愿参保。

3.医疗保险结构单一

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在实施医疗保险政策,但也只是纳入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如果学生得了一场小病倒是可以解决,但是如果一旦学生身患白血病、癌症等重大疾病时,单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并不能解决学生治疗费的问题。虽然身患重大疾病的机率比较小,但是此种情况毕竟是存在的,不容我们忽略。

4.公费医疗保障程度较低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高校的公费医疗都承担了学生在校医疗费用的一半以上,比如说河北大学承担了60%,江西财经大学更是高达90%,但是几乎所有的学校所承担的费用都是有范围、有标准的,多数学校公费的医疗范围都只限于校医或是经对顶手续转往的医院,不由得学生选择;对于公费医疗的支付限额也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超过了限定的额度就需要学生自行支付;再者,虽然我国各高校的报销比例都比较高,但是却有很多药品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还有的则是需要住院才能予以报销。很多学校校医基础设施比较糟糕,医疗水平较为低下,药品质量较差,义务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所以有很多学生都更愿意去校外医院自费就诊。

5.大学生从毕业到工作期间没有医疗保障

在2009年,医疗卫生体制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内,但是却没有把大学刚毕业却又没有找到工作的人群纳入此范围,因此刚从大学毕业而又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无法参加城镇居民保险,又由于户籍等缘故难以参加新农保,于是这部分人就自然而然没有医疗保障,一旦自己身患重病也只能全额支付,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

二、大学生医疗保险的完善对策

1.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在目前的住院费用中,用药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但是较多的用药费用都为纳入到医疗保险的赔付范围,为了更好的发挥医疗保险的功效,国家政府应加大医疗用药费用的投入力度,将住院的用药费用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内,以减轻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

2.提高校医的基础设施与医疗水平

校医是为学生服务的,是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生病时候的首要选择,因为校医很近,而且还有学校公费,但是往往因为校医的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医疗水平低下、服务质量较差等,也让很多学生“望成莫及”。因此,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应及时更新校医的医疗设备,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学生们在低价格中享受高效治疗及优质服务,以长效保障学生的健康。

3.加大对医疗保险知识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保险意识

要提高大学生的参保率,就需要提高大学生及其家长的保险意识,也就是要加大对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医疗保险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识不够全面,保险意识比较淡薄,不利于医疗保险功效的高效发挥。国家应让学校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大力宣传,比如说让某个社团举办“医保知识竞答赛”,可以举办医保知识讲座,或者在班上进行医保知识讨论,以让学生认识到医保的重要性,了解医保的一般程序、收费标准、赔偿范围等知识,引导让学生全面、准确认识医疗保险,提高学生的保险意识,让学生懂得利用保险合理规避风险。同时,学校还应鼓励有经济条件的学生购买商业保险,以防意外事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

4.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大学生参加社会医疗保险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的的方针政策,大学生参保还可以杜绝商业保险的道德风险、拒保、揽保等弊端。大学生是一个年青、健康、体力充沛的人群,患病率相比城镇职工来说远远较低,因此,大学生社会医保制度应同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制度相区别,应采取低缴费且保重大疾病的社会医疗保险。

5.实行属地管理、统一缴费标准及待遇

学校应强行性让学生参保,然后以学校为单位统一参加学校所在地的基本医疗社会保险,然后根据学校所在地的具体情况,以“收支平衡”的原则制订收费标准,并统一报销比例及赔偿待遇。此外,还应给学生选择医院的权利,让学生在生病时可以自由选择医院就医,解除或尽可能减少学生受到医疗机构的束缚,让学生接受更好的治疗条件。对于在医疗机构所花费用,应有社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学生在治疗期间不用先全额垫付医疗费用后报销,可以直接只支付自己需要承担的部分,这不仅减轻了学生暂时的经济负担,也有利于医疗机构的管理。

6.建立国家、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新型医疗保障体系,政府、学校、学生共同承担医疗保险费用

为完善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应构建国家、学校、学生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也就是学生的医疗费用应由国家、学校、学生三者共同承担,国家应根据财政的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医疗保险费进行适当的补贴,学校也应从学生们的学费中适当的提取一些费用作为学生医疗费用的补贴,剩下的部分由学生自己承担。

在此体系中,学校、学校及保险公司应各司其职。由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较为乐观的成就,物价水平也由之上升,国家理应支付学生的部分医疗费用,以减轻学生家庭的医疗负担;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理应从学费中抽取部分资金作为学生的医疗费用,还应重视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做好医保经费的监管工作和索赔工作;而保险公司使医保体系完善并贯彻实施的重要机构,在建立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患重大疾病的机率总是比较小的,所以应该适当的调低最低报销点,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优惠。

结束语:

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工作,是减轻患重大疾病学生医疗负担的重要举措。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政策,以让医疗保险的作用充分发挥,保障大学生在校园里的健康发展。学校作为学生的监护人,也应做好医疗保险的宣传工作,让在校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到医疗保险的重要性,了解医疗保险的各种程序,了解收费标准,了解索赔范围,力求使所有学生参保,力求使所有学生在参保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崔晓华.关注大学生医疗保险.中国保险.2004.

[2]陈瑜.大学生医疗保障现状分析与制度创新.2007.

[3]余青.浅析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2008.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4]黄海霞,肖锐.浅析建立健全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卫生经济研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