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教学理论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幼儿园美术;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3-0239-0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理论最重要的命题是: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丰富经验的总结,是对人类几千年的“小众教育”思想与制度的一次全面清理与否定,生活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学说,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美术教育尤其是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与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当今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儿童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陶冶儿童情操,开启儿童智力,促进其自身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从而提高儿童的素质,实现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博大精深,我只是取其一瓢,用心体会,获得了一些启示。下面说说我是如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实践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
一、让幼儿在走进生活中学习美术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光。”美需要我们用心去欣赏、感受和发现,我们不能让孩子们成为“美盲”。是的,美术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它可以是墙上挂着的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工艺品,也可以是一件玩具,更可以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肴,等等。比如,钢琴上的一个水晶球,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海底世界景观,它就存在于我们的每日生活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水晶球,引导幼儿来观察欣赏,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美术。首先,我让幼儿观察并了解到这个水晶球大约有一个拳头那么大,里面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气泡,它们像刚从海底蹿出来,在这片小天地中游荡,不停地发出“嘟噜噜”的声音。在水晶球的正上方,有一大一小两只海豚,它们有着晶蓝色的身体,海蓝色的鳍和尾巴,还有墨绿色的、细长的眼睛,颜色非常的协调。它们高高跃起,试图冲出水晶球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非常动感。在水晶球底部,生长着许多千姿百态的珊瑚,礁石,他们有的长成了螺旋状,有的长成了大山的样子,还有的婷婷玉立,相对相依,宛如久别重逢的老朋友,珊瑚的造型别致。在这些珊瑚,礁石身上,嵌着亮丽的色彩,有血一般的红色,玉一样的绿色,如雪的白色,色彩丰富。再如:幼儿园的玩具,它们与幼儿朝夕相处,也是生活成员,而这些餐具上,有着各式的造型,上面有着不同的花纹。就可以利用这一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美术,鼓励幼儿观察了解大碗、小碗、盘子等不同造型,知道造型美;认识卡通图案、花卉图案,甚至了解环周装饰、底部装饰、周边装饰等不同美术表现形式……生活的中的美术又何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能带领幼儿走进生活学习美术,乐趣无穷。
二、让生活走进美术课堂
生活教育理论是具有实践性的,陶行知先生批评唯书本是从、不重社会实践的中国传统教育,提倡教育向活生生的生活世界开放,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可以让生活走进我们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课堂,让幼儿在课堂实践中不断拓展绘画经验,习得必要的美术技能,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如:“伞”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经常见到的,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物品。“伞的伞面上有美丽的图案,为下雨天、大晴天的马路上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这是一个很好的活动素材,因此可以设计美术活动《美丽的伞》,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实践经验来装饰“伞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伞的颜色、花纹等等,也体现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接着让幼儿观察课件中不同小花伞面上的美丽图案,说一说有什么样的花纹。然后,幼儿创作。幼儿有了之前的经验,创作时就表现得比较淋漓尽致。最后,展示欣赏。整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生活的一个小内容走进了美术的课堂。再如:把马路上的汽车带进课堂,请幼儿收集汽车的图片、书籍等资料,还建议家长带幼儿到马路边上一起来认识汽车。这些教育措施很好的丰富了幼儿对于汽车的生活经验,然后在美术课堂中很好的表现出了汽车,在造型方面、色彩方面都各有进步。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内容、生活用品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美术活动的内容,让生活走进我们的美术课堂。
三、让美术学习与生活环境相融
关键词:实践美学;艺术学;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183
随着学科构建步伐加快以及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正在快速发展,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也在逐渐完善和成熟。艺术学理论教学是一门基础性、理论性学科,其从高度概括的角度对艺术的一般性规律进行总结,但同时其中的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实操才能真正为学生和艺术从业者所用,因此实践和理论的结合在艺术学理论学习中非常重要。
一、艺术学理论教学特点及实践美学的涵义
首先艺术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逻辑性为主要特点的学科,其从宏观和对艺术的整体构架出发,对艺术进行理论化和系统化的概括和论述,其涵盖了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类别的理论分析,是艺术学习者必须所掌握的课程。其次艺术学理论的学习不仅包含艺术理论的学习和内在深化,同时也凝聚着艺术最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艺术学理论教学的目的不仅是理论的深度理解,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化对艺术的感悟,将艺术与实践、生活和生命等本质化的概念相结合,从而摆脱形式的限制,体会艺术的真正魅力。再者,艺术学理论教学要体现时代性和发展性,艺术并不是凭空现象而产生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实践中,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如俄罗斯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正是以当时的当时苦难的下层人民的真实生活为灵感和背景创作而成,享誉世界,因此艺术与生活和实践息息相关,同样艺术学理论教学也离不开生活和实践。
实践美学的思想核心是实践论的相关内容,马克思在著作中指出,人类实践具有全面性、精神性与审美性三个特征。实践活动是人的基本在世方式,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创造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样创造了艺术和审美,审美是在实践中而言的,如果脱离实践,则毫无审美而言。因此实践美学主张审美和艺术来源于社会实践,是由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这一观点在指导艺术学理论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即要引导学生树立实践的观点,从实践中获取艺术的灵感,积累艺术创造的经验。
二、艺术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一)空洞化
当前艺术学理论教学空洞化问题较为严重,上文提到,艺术学理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涵盖了诸多艺术门类,每种艺术门类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学理论忽视了不同艺术门类学生之间的学习特点,一味进行综合性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其中的原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授课教师教学设计不合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二是艺术专业教育规划科学性不足,在教学中艺术门类划分不清晰,教学方式不合理,造成教学空洞化,专业性不足。
(二)教条化
艺术学理论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条化的问题,着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课堂形式僵化,大多以课堂讲授为主,但由于艺术的特点,很难在教室中通过讲授来获取对艺术的直观感受,因此学生体会不到艺术的魅力,难以在艺术表达上有所精进,甚至会失去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二是过于强调理论的学习,很多教师在讲解艺术学理论时,只注重艺术理论的灌输,而忽略了艺术的主观感受和其与生活的联系,这与艺术教学的目的南辕北辙。很多学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理论来获取对艺术的生动感受,也不能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的涵义。
(三)与实践脱节
当前我国艺术学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艺术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而获得更生动的表达,脱离了实践,艺术则不能独立而存在,艺术教学也无法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当前教学注重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在教学考核过程中,也是多采用试卷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考察,缺乏实践的历练,造成学生对艺术的感悟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创作思路不够开阔,内容主题的格局宽度有限,不利于学生在艺术学习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三、实践美学下的艺术学理论教学创新策略
(一)推进专题化教学
针对教学空洞化,专业性不强的问题,可采用教学专题化的方法,主题带动方法、以整全统率门类,实现理论教学的专题化。首先要求教师要对艺术门类进行合理划分,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几个主题,精心构建专题化授课方案,將每个专题讲透,避免浅尝辄止式教学。以《以外国美术史》教学为例,可按照不同国别或流派发展的各个阶段划分,形成较为清晰的教学线索,沿着线索,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主题,并分配与每个专题相匹配的课时,力求将每个专题讲精讲透。
(二)实施多元化教学方式
艺术学理论的学习不应该局限于教室或学校的空间中,形式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学,而应该根据讲授内容的特点,安排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艺术表达,同时能够提升学习艺术的兴趣。如在讲授《中外戏剧史》这一课程时,可安排学生在教室中观看国内外戏剧视频,以更直观的方式获取对戏剧这一艺术形式的认知和理解,在观看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不同戏剧的特点,互相交流观看戏剧的感受和对戏剧的认知等,以此加深学生对戏剧的理解。
(三)推动教学实践化
推动艺术学理论教学实践化可借鉴艺术工作坊这一教学模式,如民族艺术与文化工作坊、广西美术研究工作坊等。艺术工作坊是在学校项目资金支持下建立的不同专题的艺术培养创造机构,由资深艺术教师为指导,帮助学生进行艺术学习和创作。通过此种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平台,在实践中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锻炼艺术实践能力,提高艺术修养,对日后艺术发展助益颇多。
结语
1.1教学模式单一落后
从高校美术教学模式来看,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新时期逐渐出现了落后于时代特征与学生需要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存在不统一的情况。现代高等美术教学在传统美术教学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应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被更大程度地提出并重视。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当前我国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大都开展了以学生为中心与主体的改革,教学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变与更新,但是从本质上来看,教学内容的改革远远落后于教学形式的改革,因此出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矛盾。高校美术教师在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学习往往出现“矫枉过正”的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过度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压缩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教师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由此甚至造成了课堂教学过程的“失控”,教师的作用无法得到发挥。教学形式的更新还体现在教师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使用甚至是过度使用上。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教学互动氛围,往往会不断创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由此往往带来课堂气氛的过度活跃消解了高校美术教学的深度,影响了美术教学的实际效果。
1.2美术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美术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甚至分离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美术专业学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社会竞争技能。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此过程中美术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成为了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的重要考量标准。然而我国高校美术教学长期以来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造成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滞后性。造成高校美术教学实践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校美术教学对于调动学生兴趣探究过少,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差,因而丧失了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再加上学校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不够,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学生无法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充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因而造成了高校美术教学实践性差的问题。
2.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笔者认为,提升高校美术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推进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因此科学美术教学理论的指导与美术实践教学二者缺一不可。
2.1高校美术教学科学理论的指导
作为一门有着自身独立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艺术学科,高校美术教学必须要充分尊重现代教育规律、现代美术发展规律和高校美术学科发展的自身规律,探索并掌握、利用以上规律,从而为高校美术教学提供更加专业、科学的理论指导。在新时期的高校美术教学中必须要更加重视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结合与利用,不断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2.2提升美术教学实践性
关键词:艺术理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在中西方的艺术教育史上,无论在任何的教育时期,艺术理论都占据着艺术设计实践中的重要位置。因此,艺术理论一直被艺术教育学家所重点关注。纵观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进程,艺术理论是对艺术创作、鉴赏过程中规律性的总结,其实际蕴含的理论价值是能够使人正确理解艺术理论与艺术设计实践二者关系的重要环节。
一、掌握艺术理论的重要性
在以往的艺术设计实践课上,艺术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设计结果,而对于艺术理论的讲解则有所忽视,学生在艺术设计中对所创作的内容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在设计环节中往往出现很多的失误。因此,教师在授课中要让学生了解所设计内容的来源、发展近况,以及所处每个时期自身的艺术特点。学生只有全面了解其艺术理论知识,才能够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设计出更好的作品,使自身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1。之所以在教学中如此重视艺术理论的渗透,是因为学生对艺术理论的认知是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循环过程,学生对艺术理论的理解程度影响着其艺术设计的质量和品位。因此艺术理论才会在艺术设计实践中占据着如此重要的位置。
二、艺术理论对艺术设计实践的影响
从中西方的艺术发展近况看来,艺术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的发展,甚至主导着艺术的走向。无论从中国古代的服饰的设计、色彩的运用还是国外艺术殿堂的设计,都是依据当时的社会背景融入了艺术理论的指导才会有如此辉煌的设计。从中西方艺术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中外思想家们已经有了将艺术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行动走向。例如:在近代的中国,正因为有了提倡的德、智、体、美的理论思想的支撑,才有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美术专科学校——“国立”专科美术学校;在西方艺术设计史上,有一位伟大的哲学思想家—席勒,他所倡导的艺术自由理论推动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着十八至十九世纪欧洲艺术设计的创作。他指出:“应当把美的问题放在自由问题之前”,“正因为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正是基于对人类学和艺术史的深刻分析,席勒才得以提出艺术与自由的关系命题。
三、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作用
艺术理论能够指导并推动艺术创作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艺术设计史上最早将艺术理论付诸于艺术实践中的则是出现在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校里。当时时任校长聘请了康定斯基、约翰.伊顿、保罗.克力、蒙克等几个抽象派画家担任学校教员,他们在接受了艺术界最新艺术思想后将其最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带入了实际的教学当中,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其中,康定斯基是将“艺术创作的综合”理论应用到视觉设计艺术创作和教育中的第一人。他不仅是一位抽象主义的艺术家,也是一名出色的艺术理论学家,他在1910年撰写的《论艺术的精神》中着重强调了艺术理论对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并且还就未来的艺术发展做了假设,从而得出“艺术创作的综合”理论。虽然此理论并不是康定斯基所独创的,但他是第一个将此理论应用到艺术设计教学之中的。由此可见,包豪斯学校校长聘请他们作为艺术设计教员是一个明智之举,尤其在聘用康定斯基上很明显是有明确用意的,不单单是因为康定斯基顶着抽象派头衔美誉,更因为他是一名艺术理论学家,他在美术领域和物理界都有很深的造诣,他能够将所学的艺术理论知识同艺术设计更好的融合起来,这对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影响重大。另外,包豪斯艺术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在重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还特别注重学生的理论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可以结合教学理论知识去多角度、全方面的去发现美、创造美。包豪斯学校的教学理念为艺术设计领域培养了众多的设计人才,为现代艺术设计学校提供了最具实际的理论指导。艺术理论作为艺术设计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是对艺术创作客观规律的系统总结,是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最具重要的内容。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曾在其著作《艺术教育》中提到艺术理论的重要性。他说:“很少学校能够聘请研究本国断代艺术史与能够汇通一般的艺术教师。”可见沈从文先生就艺术教学中应该融入艺术理论持有肯定的态度3。艺术教师如果没有较高的艺术理论思想,没有较深的艺术文化底蕴,在实际的教学中所传授的知识也是浅薄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大程度上也起到了阻碍作用。就目前国内的艺术设计院校来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把艺术设计学习看的过为重要,忽视了艺术理论的重要性,学校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购买好的设计软件上,没有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平衡好传授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教学的关系,导致很多从艺术高校中出来的学生在艺术设计内容上过于单一、没有创意,艺术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于所学到的设计内容认识不清等现象。在艺术创作中,虽然高超、娴熟的技术操作是学好艺术设计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在学习中只重视设计的操作,忽视理论的学习,在设计中没有理论做支撑,所设计出的内容依旧只是一个空架子,没有实质的内涵。因此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综上所述,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应用到实践教学中,加深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感情,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的艺术创作精神。与此同时,艺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加强理论知识的渗透,将理论与设计相结合,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设计的水平,使艺术理论在艺术设计创作中发挥出最大的教育价值。
作者:卓娜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
注释:
1.李娜.对艺术设计实践教学理论的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5):155
一、注重剪纸艺术教学理念,丰富小学美术课堂内容
教师要注重剪纸艺术教学理念,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断丰富小学美术课堂内容。在剪纸艺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图案,结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动手剪的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积极地探寻剪纸艺术的专业素材和相关美术知识,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从技法上讲,剪纸是民间艺术,也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围绕某个核心内容和重点概念,优化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审美能力,把美术与生活实际有效结合,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细节的好习惯。如,在教学《画小手》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手摆到白纸上,用铅笔勾勒出轮廓,再剪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应让学生的思维回归大自然,培养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不断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二、开展剪纸艺术教学活动,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剪纸艺术能培养学生的灵动性思维、美术素养和视觉意识。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剪刀、纸剪出想要的造型,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让学生看到生活中的美,感受美,提高艺术情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剪纸活动,能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随心所欲地抒感,自由陶冶情操,学习美术,激发创作灵感。在课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纸活动,定期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感受景物,把所看、所想的内容记录下来,用剪纸艺术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开展剪纸活动,让学生了解剪纸创作的基本流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剪纸技能。教师在剪纸课题研究和美术教学方案制订过程中,要汲取当代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多剪,通过剪纸活动学习美术,提升剪纸的技巧和能力,从而提高活动实效,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
三、融入剪纸艺术教学技巧,充实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剪纸的种类多种多样,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了解各种剪纸。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技巧,充实小学美术课堂,打造艺术性的美术课堂,引导学生找到美术创作的突破口,提高学生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自身优势,创作出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此外,教师要激励学生多剪、多学、多问,给学生展现不一样的艺术形象,调动每一名学生绘画和剪纸的积极性,让学生把生活素材合理地运用到美术创作中。由于剪纸的工具、材料获取方便,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剪纸工具,创造良好的剪纸创作环境,让学生充分融入剪纸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视觉意识,发挥剪纸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性。把剪纸活动融入小学美术教学,旨在使美术教学集审美与实用于一身,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美术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有效地学习美术。将剪纸活动与小学美术教学相结合,能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自由想象,自主探究和感受,培养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实为一种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