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构主义知识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内容摘要:知识正在成为企业最主要的竞争资源。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的接受有“顺应”和“同化”两个过程,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也可以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注意情景因素的影响和构建,使母子公司之间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都得到较好地传递,从而提高集团公司的竞争力。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和知识情景理论出发,建立了母子公司知识管理的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母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母子公司 知识管理
人类社会己经进入到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土地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资源。战略管理理论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是企业有价值、稀缺的、难以模仿和替代的资源。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内生于企业知识,并且知识所产生的竞争优势是可持续的。
集团公司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出现的一种典型的、复杂的企业组织制度,它的存在与发展能有效地扩大经济规模,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集团公司是指以股权、产权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有机整体,集团公司最大的特点是其内部的母子公司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数学教育界提出的一个新的理论,至今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何克抗,1997)。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
现代建构主义主要是吸收了杜威的经验主义和皮亚杰的结构主义与发生认识论等思想,并在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各种数学教育改革方案的经验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起来的(张奠宙,1998)。
郭昀、张伟(2004)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论的角度、学习论的角度和哲学的角度解释了建构主义的含义,认为建构主义具有如下特征:人的认知过程(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具有主动性;学习者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所有知识都是建构出来的,学习过程具有建构性;学习过程具有累积性;建构活动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具有社会性;学生在更接近、更符合实际情况的情境性学习中,以个人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个人理解的意义,学习过程具有情境性。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
为了提供服务或产品,企业需要完成不同的功能性活动,通常,功能性知识总是与组织的功能性活动相连的(见图1)。许强、郑胜华(2004)认为,企业知识结构中的功能性知识包括服务或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R&D、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Zander和Kogut(2005)认为企业知识结构中除了专家技能知识以外还存在组织性知识,组织性知识包括组织的行动方略和运行程序。行动方略主要包括企业使命、文化、经营战略、策略目标和计划;运行程序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决策过程、控制体系和内部信息交流。
由此可以得出集团公司的知识构成可以用图2表示。
情境理论认为,知识是一定情境下的产物,潜入在特定的情境之中(Sproull,1981;Kogut and Zander,1993;Hedlund and Nonaka,1993等),情境理论认为(Foss,1996;Gupta and Govindarajan,1991等)知识的情境嵌入性,意味着企业的情境决定了企业可运用的知识范围,成为企业知识的情境范围,这个情境范围由企业不同情境纬度的各情境因素所决定。
我国学者许强(2003)提出的企业知识的五个情境纬度,包括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环境、技术和运营等。
国内外关于母子公司知识管理和知识转移研究的学者们(Szulanski,1996;Schulz, 1999;Tsai,2002;Wang,2004;刘翌和徐金发,2001;罗宣,2006)主要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研究分析了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例如战略环境,集团公司的集权程度,母子公司的知识传递意愿,程序公正性,组织文化等,也提出了一些母子公司知识传递的模型。本文主要应用教育界的热点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母子公司的知识转移和知识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影响母子公司知识管理的因素,对母子公司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集团公司知识管理模型
如图3所示:集团公司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一般会有外生性知识和内生性知识两种,外生性知识是来源于集团公司外部的知识,内生性知识则是来源于集团公司内部的知识,又分为两种,即功能性知识和组织性知识,其中功能性知识包括生产、市场营销、R&D、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组织性知识则包括行动方略和运行程序两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母子公司间不断进行学习和交流,通过同化和顺应的过程,逐渐由母公司传递到子公司,并被创新整合利用,或者由子公司传递到母公司,被母公司整合利用,最终达到知识在集团公司内部的传递和整合,使集团公司不断与时俱进,吸取新的知识,并保持集团公司内部知识流动的顺畅,构成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一部分。
而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在知识的传递和转化过程中,情境学习比较重要,那么公司的情景因素即公司的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外界环境、技术和运营就会影响到知识在母子公司之间的传递和整合,从而影响集团公司知识管理的效率。因此,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这些情景因素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加强内部整合和控制,保证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利于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基于建构主义的母子公司知识管理的施行
(一)母子公司的知识主要由功能性知识和组织性知识组成
母子公司的知识有些属于显性知识,可以用文档化的制度、规则、计划;工作手册和公共数据库;或者母子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信息中心等明晰化的方法获得和在母子公司之间传递,而这类知识大都属于功能性知识。有些知识则属于默会知识,必须通过诸如人员派遣、战略计划会议;跨公司的委员会、工作小组、团队;矩阵的组织结构或者直接面对面的交流才可以获得和在母子公司之间进行传递,而这类知识大都属于组织性知识,如企业的经营战略、管理风格、组织文化和企业使命,这些都需要人员之间面对面地交流合作才能得到真正的体会。因此,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应该采取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不同的形式,规章制度性的知识和单纯数据性的知识可以通过母子公司间文档的传递或者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来完成,而针对诸如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建立则需要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母子公司间频繁的交往。
(二)知识的建立和学习需要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过程
当新的知识产生,无论是母公司还是子公司,都会先接收,再根据自身结构和管理的特点进行一定的修正,使之适合本组织的特点,最后将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组织的知识,知识实质上是进行了一个升级,产生了新的知识。
(三) 知识的学习需要一定情境的建立
公司的情景因素即公司的文化、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外界环境、技术和运营就会影响到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管理活动。因此,母公司在母子公司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
企业文化方面。建立强有力的一致的企业文化,并进行母子公司之间的贯彻。建立母子公司一致的企业文化需要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远景和使命、标志仪式、制度、文化活动、企业哲学、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进行统一的部署和规划,在子公司建立起和母公司一致的企业文化。一致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知识在母子公司之间顺畅的沟通和传递。
战略。战略目标和战略选择会影响到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多元化的战略会产生多元化的知识,知识的传播也就更加形式丰富。而集中化战略的知识则相对单一,传播的形式也会显得单一,但母子公司的知识传递可能会更加频繁并更加有效。另外,企业所处的战略群体不同,也会影响知识的传递与共享。因此,集团公司在进行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母子公司战略选择的异同,一般而言的集团公司大多采取多元化战略,而子公司大都采取差异化战略或集中战略,应该注意到不同战略选择下知识的差异,在集团公司内部进行知识的整合和传递。
组织结构和过程。一般而言,正式的科层结构有利于明晰知识的传递。而公司的交流和领导风格会直接影响知识传递的方法,集权式的领导风格有利于明晰知识的传递,分权式的领导风格则有利于默会知识的传递。另外,如果公司鼓励团队合作,经常进行跨公司的团队合作和交流,则有利于默会知识的传递。必要的激励系统也会影响公司内的知识流动。
外界环境。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法律的外界环境都会影响到组织的运行,包括集团公司的竞争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组织的运营产生影响,而且外生性知识本身就产生于集团公司外部。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更应该结合外界环境的变化,利用对公司有利的变化促进母子公司的知识管理,吸收和企业文化相一致的外生性知识,将其整合到集团公司的知识库中,避免外界的不利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技术和运营。技术和在运营中产生的知识本身是知识管理的一部分,另外,情景式学习也离不开企业的运营,默会知识的传递更是依靠在“干中学”。员工的技能、现有设备和相似技术,企业的基础设施、企业运营的效率和质量都会影响到母子公司知识的学习与传递。
(四)建立母子公司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和母子公司公共知识库
通过知识仓库的构建、知识地图的引导以及各类检索和解析软件等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方式,使得母公司和各个子公司在知识运用与创新依赖的原有知识存量方面得以扩大,同时有效的提高知识运用与创新的效率,为深层次的知识转移提供前提和保证。
(五)建立母子公司知识共享与整合的平台
包括建立共享型的文化氛围,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激励机制和建立柔性的组织机制,这些都有利于母子公司的知识传递与整合。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
2.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论文摘要: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多是本科压缩型、以阅读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本文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特点,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探索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wto,社会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要求从注重知识转向了注重技能,社会对英语的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需求日益增强,听说能力被放在其他技能的首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大多是本科压缩型。这种教学重笔头轻口头、重讲授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听不懂、说不出,学的是“哑吧英语”,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任重道远。作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师,我们应在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着重研究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识到,建构主义教学观作为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理论对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的教学模式,能充分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质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1966)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间汲取了维果斯基(vygotsky,1978)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理论、奥斯贝尔(ausubel,1968)的意义学习理论以及布鲁纳(bruner,1960)的发现学习理论等多种学习理论的精髓,它较好地提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情景”:学习环境中的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设问题,并把情景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
随着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并成为目前西方极为流行的学习理论流派。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国内以何克抗教授为代表的教育家和理论家不断倡导建构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开展。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高职、高专英语课程基本要求》为依据,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问题为驱动设计学习任务
提出学习任务,是整个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的核心和重点,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建构主义所阐述的学习就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问题构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的核心。与客观主义不同,建构主义用问题来驱动学习,而不象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以问题为驱动来设计学习任务可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可使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大地激发起求知欲望,培养出开拓创新和勇于实践的能力。
sanders(1966)曾经指出:“好的问题应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或具有很高的探究价值”,因此在高职高专英语口语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总是以真实问题为驱动精心设计每一个学习任务,如:introduce yourself/your hometown|your school/chinese new year|mid—autumn fesitv l to the foreign visitors.describe one of the class—-mates without telling the name and let the other sguess who he/she is according to your description.tell the way to your home| school |the hospital |the department store in the city.role play a lost child/old person and apoliceman.role play shop assistant and a customer.role play a doctor and apatient.make a comment on the school’scafeteria/dormitory |your teachers.compare the diferent manners|。socila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y giving examples.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景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笔者在口语教学中所设计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熟悉的、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真实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设计学习任务要符合学习者的特征,既须具有一定的难度,又不能超越学习者知识能力范围太多。没有挑战性的任务达不到真正交际的目的,任务太难又会使学生失去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笔者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学生将来不是搞学术研究的,我们必须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应用能力,特别是实用能力为英语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设计非良构的问题,非良构的问题具有无显示目标和限制条件;有多解、多解法或者无解;有多种评判答案的标准;问题的概念理论,基础的必要性及其组织具有不确定性等特征。解决问题的目的不是期望学生一定就某一问题能给出完美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参与,使其了解这个领域。笔者设计的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富有弹性的,可以有多种答案或者有多种方法得到该问题的答案。问题提出后,笔者总是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深入探索问题,再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的理解引向纵深。使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二)以多媒体为手段创设“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人是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和建构者,知识的建构是通过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进行的。所以强调学生要在真实的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强调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需要将设计的问题具体化,教科书上的知识内容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和提炼,而设计学习情景则是要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情景背景中(不同的工作环境、社会背景),其表现是不相同的。
学习情景指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同时支撑物的表征、视觉本质又促进了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问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
学习英语的难点在于,除课堂外,学生没有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去,教师往往为创设情景挖空心思,但效果不是很好。而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突破了口语、文字单项信息传递的传统教学界限,使口语、文字与音像结合起来,更加形象地展示了认识对象,突出了教学主题,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丰富了口语产出的内容。笔者在口语教学中,除了利用直观教具、实物、图片、简笔画外,更多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通过电影、录音、录像、dcd节目及网络资源,如原版英文影片、外语新闻、背景知识、人物传记、地理风貌等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语言学习环境,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形象直观的教学情景之中,从而最大效能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唤醒他们长期记忆中的有关图式、经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交际情境氛围中。如在设计了compare the diferent manners/social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by giving examples.这样的学习任务后,笔者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有关中西方习俗与礼节方面的资料(文字、图片、音像、影像等),课堂上学生在展示所收集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中西方习俗与礼节的对比。通过声音和画面的结合,多渠道激发『_学生的思维,营造了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信息环境和愉快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完成此项学习任务的效果之好出乎笔者的意料。
(三)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协作”学习、进行会话商讨
建构主义理论(参见jonassen,1992)重视学习的协作性,认为虽然理解是由个人建构,但是理解和学习应产生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中,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旧图式,建构更加准确、全面的语言意义,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有效的安排组织协作也是建构主义教学的关键性因素。小组活动是口语课理想的协作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使用目的语的机会。口语课需要大量的口头语言练习,而现在,班级人数多,采用教师集中讲解、提问、个别操练的方式,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的机会和时间显然都太少,而小组活动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陷。pica、young和doughty(1987)认为,学习者在小组活动中通过交际获得可理解性输入,这种输入比经过预先简化的语言更有效。而且,小组活动是一种促进互助的学习方法,把学生有目的地分成小组,可以使他们的心理和语言能力在彼此合作中得以发展,降低学生使用外语的紧张和焦虑感。成功的小组活动可以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外语课堂教学气氛,增强各小组成员的自尊心,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不怕出错,敢于开口说英语,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schmucks(1997)曾指出,建构主义学习设计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分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兴趣、能力和学习成绩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分组,组织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活动:如进行讨论型小组活动,可以先让整个班级共同讨论思考问题的角度,使学生在展开讨论时能思路清晰、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然后再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或者一开始就把学生分成小组,然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学习交流。当学生在小组中积极参与他人共同思考问题、共同探讨问题、解释个人想法时,学生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学习效果会更好。除此以外还组织一些表演型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配音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和爱好特长的小组成员在合作活动中相互激发,相互碰撞,各展其长,彼此受益。
(四)以创新为目标进行“意义建构”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地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被忽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禁锢,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创造性被扼杀,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以至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迷信思想,在外语学习上,表现为“怕出错,怕受耻笑,不敢开口”。这就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重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叉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探索,在教师帮助下,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反对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反对迷信书本、迷信权威,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
笔者在口语教学中总是努力把学生带到轻松的语言交际情景中,鼓励学生多用目的语表达,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学习外语的表现欲,让学生无拘束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能力,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语言实践运用能力,并进行语言表达的再创造,从而产生持久的外语学习兴趣与动力。开展表演、辩论、演讲及研讨会等活动,由学生就已知主题展开联想和猜测,畅所欲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分组活动尽量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表达时出现的错误,不急于纠正,以减少学生的言语焦虑感,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自身的语言问题,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五)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中,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但并没有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任何情况下,教师都有控制、管理、帮助和指导的职责。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建构主义学习中,教师由舞台上的主角变为幕后导演,这一转变极具挑战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过程是一种发散式的创造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路径、所遇到的困难也不相同,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作出适时反馈;学生自主学习中,面对丰富的信息资源易出现学习行为与学习目标相偏离的情况,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设置关键点,规范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从而升华所学知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过程,而且是对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断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特点、能力、兴趣,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策略,指导学生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调控、自我管理和自我修正的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英语口语的形成性评价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有着深远影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后,笔者总要组织学生首先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小组互评,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语言知识、技能和交际能力,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刨新思维和发展潜能等。教师指导下的反思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结语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7)04-0025-02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从传统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并逐步建立起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社会转型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具有价值的合理性,是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创造性社会变革,就其本质来说是一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启动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起点,以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全面现代化为基本目标模式或总体价值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过程,还是一种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深刻转变。这一过程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巨变。在此基础上人们重新审视自己所生存的世界的意义,开始寻求自己在这个世界中的地位,调整并确立自己的价值坐标,人们的价值观出现了由单一到多样、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传统价值观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乃至动摇,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价值观在其生成过程中对原有的价值观提出了挑战,但自身还不尽完善,一方面,原有的价值观并非完美无缺,另一方面,新生成的价值观也并非无可挑剔,因而出现了价值多元性和无主导性等基本特征,引发了不同价值之间的激烈冲突,导致了人们价值追求上的困惑、疑虑和徘徊,使得人们的价值观点摇摆不定,或此或彼,甚至出现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理想失落和行为失范现象。
所有这些都表明,当前正是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日益彰显的时代,是一个传统价值观、现代价值观和后现代价值观多元混杂的时代。价值观的多元性、过渡性等特点以及不同价值观的比较、争逐、消长和融合构成了当前价值观建设复杂的社会人文背景,也凸显了核心价值观确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
二、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历史条件下,各种价值观念纷至踏来,粉墨登场,价值多元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甚至存在主导价值缺失,价值导向缺位,主导价值因而失去了其特有的统摄、协调和驱动功能,这就会导致价值失范。所有这些,都呼唤着科学合理的主导价值观的产生,表达了对价值选择、价值整合的理论期盼和现实祈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撞已成为普遍的现象。问题的关键似乎已不在于人们是否认同价值观的多元存在, 而在于人们价值观的如何选择, 即应倡导、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为国家的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 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主导和核心地位的主流价值观,其具有统摄、协调和驱动的功能,能够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 它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念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份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因而也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 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因此建构明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 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之际, 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 都非常关注其主导价值观的确立问题。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不是一种主观的任意,它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理论,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关于真理和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关于“真实集体”和“虚幻集体”的分析,关于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等原理,是我们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指南。从而使人信服地说明当前我们所提倡的新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对计划经济条件下价值观的简单修补,也不是对西方价值观的简单“拿来”,而是奠定在社会现实和深刻的理论反思基础上的一次深刻的辩证否定。因为我们所提倡的这种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既要注重国家利益的权威性和优先性,又要凸显人的主体性和个人的正当权益,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利益的和谐统一。寻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平衡点和结合点,这才是科学合理的价值观,也只有这种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才能彰显其理论的力量。在这种认识基础上, 我们可以从价值主体的“个体形态”和“类主体”出发, 构建超越一元论和多元论的新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是一种在全球化背景下, 既体现民族、国家特色, 又体现人类共同利益, 理性的、宽容的、和谐的价值理念。当然, 这种新价值观的构建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曲折的。
作为当下的主流价值观的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应蕴涵着以下基本特征:第一,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坚持自由和秩序的有机统一。因为自由和秩序是人类两个最为基本的要求。第二,新集体主义价值观支持权利和义务的有机统一。新集体主义价值观在强调自由和秩序的同时,也就内在地肯定了权利和义务的内在统一。第三,新集体主义价值观支持个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社会与个人、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马克思全面思考社会历史的两条主线。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应是对马克思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现代解读。
总之,与传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相比,在当今条件下所要求的价值观既不是只注重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的所谓集体价值观,也不是只看到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的利己主义价值观,它是在更高的基础上向集体主义的回归,它是一种新的集体主义,它要求个人服从集体,部分服从全局,眼前服从长远。但这种新的集体主义决不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贬损个人利益的狭隘集体主义,而是融个体于自身,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条件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集体主义。这种新的集体主义尊重个人利益,强调个性自由,要求个体自主独立,这样的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并行不悖,并以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实现为自身利益实现的社会条件,这是一种全新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这种新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注重社会的、长远的、整体的利益并为社会每个个体的利益的实现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有助于个体利益的充分实现和每个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价值观。这种主导价值观既是对以往价值观合理成分的继承,也拉开了未来社会理想价值观的序幕。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社会转型时期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冲突和核心价值观的确立这一研究论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价值导向问题是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涉及经济、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说这种相关性在社会常态发展时期还表现得不够明显的话,那么在社会转型时期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得尤为突出。对该课题的研究既可丰富价值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使其更具体、更丰富,也可促进相关学科加深对社会转型、历史变迁、文化建设以及对价值观建设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同时新的价值观体系的确立能够为社会宏观调控提供决策的理论依据,为社会提供有利于稳定、健康、良性转型的政策导向,也能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引导。
关键词:监管;市场采购;出口;竹木草制品
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境内有着丰富的竹木草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传统加工竹木草制品工艺,而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和低廉的价格,让闽北的竹木草制品行业在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几年,闽北竹木草制品出口量以每年约20%左右的速度递增。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贸易形式的多样化,在企业生产货物不足,部分通过市场采购产品拼成一组货源出口也时有发生,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由于监管人力资源有限,对市场采购商业性货物检验检疫执法依据不足,而在流通领域采购的商业性竹木草制品,在进出口企业失信申报时容易出现检验检疫监管、把关不到位的问题,使商业采购产品借出口注册登记企业之名出口。市场采购的产品存在的安全质量风险隐患极大,如何做好该项工作,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出口竹木草制品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出口竹木草制品是指由竹、木、藤、柳、草、芒等原料经过一定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类产品。产品种类主要包括竹木藤制家具、竹木制餐厨具、竹木地板、木门、木门框、木线条、木围栏、木花架、墙板、建筑模板、指接板、胶合板、中纤板、细木工板、户外用具、宠物窝、仿古工艺箱包、工艺装饰品、草制鸟窝、木桩、竹草扫、原竹、玉米皮草人、藤圈等。根据产品特征,该类产品又分为家具类、餐厨具类、工艺品类和其它类四大类。主要销往的国家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
(二)出口竹木草制品存在的检验检疫风险
出口竹木草制品存在检验检疫风险包含两大类。一类是有害生物风险。因生产原料本身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如小蠹、天牛、白蚁、线虫、系统性真菌或病原菌等有害生物造成;另一类为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风险。是在出口竹木草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同程度使用油漆、胶水、防腐剂、防霉剂、布料、革制品等辅料造成的重金属、甲醛释放量、蒸发残渣、高锰酸钾消耗量、砷、五氯苯酚、二氧化硫浸出量、禁用偶氮染料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
二、市场采购出口竹木草制品监管状况
(一)市场采购内销产品出口管理现状
国内目前未做出口注册登记的竹木制品企业数量较多,而出口注册登记企业则是该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中有的未实施出口注册登记管理的企业也是出口企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应的主体。这类未注册登记企业中规模较小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生产条件差,生产上自主随意性大,产品价格相对便宜,遇到市场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会随时关闭,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意识不强,没有定期对产品实施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而这类没有实施出口注册备案的企业产品,其质量属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管辖,虽然国家每年多次组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专项整治、大力宣传质量安全意识,但假冒伪劣产品还是不断变化新花样在市场出现。因此,这类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较大,且目前处于检验检疫监管盲区。
(二)市场采购有出口注册登记企业生产的产品管理现状
自2008年4月1日起,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在出境竹木草制品中全面实施注册登记制度。目前检验检疫部门对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产品按照“111”管理模式进行,即“一个基础、一条主线、一种方式”,具体内容为以风险分析为基础,以企业主体责任为主线,以检验检疫官方验证方式,实现对出口企业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综合了对出口企业产品风险分析、企业诚信管理状况、企业对其自身的最终产品和在产品中使用原辅料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自控情况、检验检疫部门官方验证其产品的安全质量状况、以及是否被国外通报等所有信息综合评价进行的分类管理模式,并实施动态调整。检验检疫机构除了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HS编码)中法定要求检验检疫的项目外,每年还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监控检测,一旦发现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立即通知有关企业进行整改。因此,出口企业整体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和对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控制基本处于可控状态。
(三)市场采购产品出口存在的安全质量隐患
市场采购用于出口的竹木草制品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严重超标,有的没有按照国家标准组织生产,安全卫生项目检验不达标,有的商家以次充好,冒用生产质量合格的和国家著名企业生产的产品时有发生,在报检企业不诚信的情况下,加之检验检疫机构在口岸抽样的局限性,会造成部分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国外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信誉。
三、加强对市场采购产品出口检验检疫监管的措施
(一)加强企业准入管理
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责任,所有产品在投放到市场销售前都必须自检和通过有关部门的检验检疫合格,特别是涉及危害人类健康的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的检测项目。监管部门在审核企业的资质和工艺流程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把好厂门。
(二)强化企业自控,提高安全水平
不论是出口企业或非出口企业,各监管职能部门都应要求企业按照国家标准或进口国标准组织生产,积极引导帮助企业建立以防疫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和溯源管理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原辅料合格供应商及企业产品的监督检查,提高企业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和自检自控水平,真正做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三)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做到资源共享
质监部门办理生产企业许可证和产品识别代码等有关企业信息可在公共信息平台上能随时查阅,工商、质监部门在流通领域内处置的假冒伪劣产品及不合格品的生产企业在其官方网站及时披露曝光。同样,检验检疫部门在出口环节时对发现出口不合格产品的企业也要及时将有关情况在信息平台反馈,各监管部门做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查治生产不合格品的违规企业。
(四)严格检验检疫管理措施,规范检验放行程序
检验检疫部门应严格出口注册登记企业管理,强化风险评估,实施动态管理。对出口企业生产工艺情况了解不明、市场采购的产品,实施批批检的检验检疫措施,严格落实产地检验检疫,口岸验证放行的工作程序,防止市场采购的不合格产品冒用注册备案企业之名出口,影响到整体竹木草制品生产行业形象。
(五)将诚信体系建设与检验检疫模式有机结合
以行业协会牵头开展企业质量诚信承诺,宣传诚信管理,打造诚信形象,共同促进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各新闻媒体加大对质量诚信企业的宣传报道,地方有关部门出台支持鼓励诚信企业发展的政策。在出口竹木草制品企业分类中将诚信建设做为企业分类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加以落实,结合上年度企业出口是否有违规和不诚信的情况及时调整下年度企业的分类等级和监管频率。
(六)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对违规生产企业处罚力度
树立典型,发挥优良生产企业龙头带动示范作用,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企业查处力度,一经发现立即责令停产整顿乃至取消其注册备案资格。同时对违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在主流媒体官方网站上予以曝光。对不诚信报检企业责令整改,降低信用等级,加强批评教育。同时加强舆论宣传,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效应,营造全社会自觉维护国家信誉,维护自身健康安全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曹丹,如何解读木制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检验检疫,2011,351:27-28.
关键词:失地农民;公平;正义;参与式民主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近十几年来,GDP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以上,这与工业化的大力推进密不可分。人口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城市化水平是测量一个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化浪潮势不可挡,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各种资源的集中,其中土地的集中是基础条件,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而由此引发的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成为当前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一、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进程当中诞生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大批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有关专家估计,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已经超过了6000万人,作为城市化的产物,失地农民的队伍将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对农村土地的吞噬而日益壮大。传统意义上,农民和土地是密不可分的,土地是农民生存的保障。政府用强制力将农民与土地割裂,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使失地农民被迫面临着身份和生活的转型,而在这些转型过程中,他们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主要体现在:
(一)征地补偿中的弱势地位
虽然《土地管理法》明文规定,征用耕地要依法按照标准给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一定的补偿安置费,但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补偿原则,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地方政府尽量减少征地成本,做法往往十分简单,譬如常见的一次性补偿法。在征地前缺乏与失地农民对于补偿费用的沟通与协商,各地因征地动迁补偿费用争议导致的冲突和上访事件屡见不鲜,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面对地方政府的独断独行,以及各种强制手段,单个失地农民根本无法与之抗衡。尤其是在经济较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征地补偿经费很少,许多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二)就业与再就业过程中的弱势地位
常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失地农民,往往没有其他的谋生手段,尤其是年纪偏大的农民群体,他们既缺乏非农业劳动技能,又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不少地方政府会采取一定的就业与再就业措施,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和不断上升的失业率,政府所采取的各种就业措施都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失地农民就业前景十分狭窄,就业压力大。由于失地农民缺乏必要的利益表达机制,地方政府不能明确掌握失地农民的就业需求,所提供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一般十分简单,即使获得就业的失地农民,也往往只能从事最苦、最累的行业,收入微薄。
(三)社区生活中的弱势地位
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型后,失地农民过上了像城市居民一般的社区生活,但失地农民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民,他们往往被安置在城市边缘或城郊,享受不到同等的医疗、养老、求学和发展等方面的待遇。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大改变使得不少失地农民长时间无法适应,各种社会保障措施没有落实,其心理压力无处表达,无法得到应有的关注。久而久之,他们的生活和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二、保障公平与正义需要提高失地农民政治参与
罗尔斯提出了正义即公平的思想,“它表达了正义原则在一种公平的原始状态得到一致同意这一思想。”这里的原始状态指的是传统的社会契约理论中的自然状态。这个纯粹假设的状态“保证了任何人处于同一状态,任何人都不能设计出有利于自己特殊情况的原则,于是公平的协议或交易的结果就是正义的原则。”虽然这种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每个人生来就处在特定的社会状态,但罗尔斯认为,“如果一个社会符合正义即公平的原则,那么它事实上就几乎成为一种自愿的安排,因为它符合自由而平等的人在公平情况下可能会同意的原则。”所以,确定公平即正义的原则,是保障一个社会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实现良性发展的基础条件。
失地农民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彰显了公平和正义的缺失,这导致他们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政府扮演着“人民公仆”的角色,是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维护者,但政府并不天然代表人民,它作为一个社会集团,必然存在自己的私利。具体表现是:政府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力量,往往以牺牲失地农民的利益换取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因此,必须利用制度性安排将政府决策的私利化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使政府的决策更加接近民意,更其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
广泛收集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前提,这需要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到政治决策中,增进对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保障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监督。失地农民是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他们应该通过有效的途径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订,维护自身权益,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失地农民参与政治的应然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参与政治是人的本能。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政治动物,天生要过共同体生活。”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环境下,人们的利益受损,从而萌生了维权的强烈意愿,促使人们探索利益诉求渠道。在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和集体、国家的利益之间存在经常性的冲突,失地农民渴望表达和保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更多地参与政治。另一方面,参与式民主是防止政府失败的重要保 障。政府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开展活动,全心全意代表人民的利益,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局限性,引发了政府对社会矛盾调节的无效和过度干预,“好心办坏事”现象层出不穷,这就是实质上的政府失败。因此,纯粹依赖政府保障公共利益是无法实现的。参与式民主有利于多元利益的表达,增进政府对民意的收集,同时也增强对政府的外部监督,促使政府更有效地行使权力,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三、参与式民主的制度安排
参与式民主的前提条件是形成社会利益集团。政府在政治活动中的具有绝对优势,这首先体现在政府是一个强大的集团,拥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共资源和暴力机关,而失地农民却形单影只,缺乏经济和政治资源的支撑,政府和失地农民不平等的地位,极易造成政府对失地农民利益的忽视和侵犯。这客观上要求失地农民组织自己的利益集团,与政府进行博弈,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
形成利益集团是人民理性选择的结果。假设单个失地农民采取行动,他的行动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力量单薄,缺乏资源和设备等支持条件,不能产生广泛的影响,其要求极易遭到轻视和忽视;受自身认知和能力的影响,制订的行动方案和提出的要求比较简单,容易被推翻;需要花费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必须承担一定的费用。单个失地农民为维护自身权益,需要各方面的“投人”,而结果能否补偿其“投入”,事先是无法确定的,他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所以,单个失地农民往往不会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即使他有很强烈的愿望。
失地农民结成利益集团,通过集团进行利益诉求,将使其力量明显增强,更能得到政府的关注,集思广益使得行动方案更加合理,利益要求能得到很好的整合,虽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协商,集团中也可能出现策略行为和搭便车现象,但合理的制度安全能够有效降低利益集团的负面影响,让它能够在更大程度上表达民意,使失地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一)失地农民通过协商形成团体利益要求
失地农民是政治参与的利益主体,是参与式民主的基本构成要素。最理想的结果是失地农民都直接参与到政策过程中,达成共识,使个人利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但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集体规模越大,利益的多元化和差异性就越大,协调的成本增加,形成共识的可能性就越小,不仅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反而会使失地农民的损失更大。所以,有必要将失地农民按一定标准划分成规模适中的团体(例如,按农户每10-15户划分为一个团体),每个团体由利益相近的失地农民自由组合,团体内部充分协商,得出较为一致的团体利益要求。
(二)村委会是共同利益表达的中介
村委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如果失地农民被安置到社区,转变为社区居民,则由居民直接选举出居委会),是村民共同利益向政府表达的中介。从第一个层面来讲,村委会是民意直选的结果,能代表民意,但另—个层面上看,村委会仅仅是少数几个只组成的团体,需要广泛获取失地农民的需求信息,才能保证失地农民权益的正确表达。此外,村委会还具有一定利益整合的功能,把由失地农民组成的各个团体的利益要求汇总整合,提交给乡镇政府。乡镇政府获得了较为统一的信息情报,能更有效率、更经济地制订和执行政策。
(三)乡镇政府在共同利益的指导下制订和调整政策
乡镇政府是制订、落实与失地农民利益有关的政策的直接主体,它通过村委会传达的有关失地农民共同利益的需求和意见,及时、有针对性地制订政策,保证利益需求得到有效回应。同时,政策的制订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政府制订政策后,要反馈给失地农民利益团体,由失地农民利益团体提出修改和调整意见,通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政策和失地农民的诉求保持高度一致,再由政府来执行政策。这既是保证政策对失地农民利益需要的有效反映,体现了社会公平和正义,也是对村委会的有力监督,防止其作为共同利益表达的人利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等漏洞,打着民意的幌子,替自己所在的小团体谋私利。对于不能充分反映民意的村委会,村民有权利向政府提出罢免。
四、结束语
失地农民团体、村民委员会(居委会)和乡镇政府是参与式民主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失地农民团体是利益的诉求者,村民委员会是利益的中介传达者,政府是利益的落实者。三者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充分互动,共同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增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这个参与式民主模式要有两个重要支撑:
一是财政保障。三个要素的建立和运作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需要政府设立必要的基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集一定的资金,保障失地农民和村委会有效的政治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