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及其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企业经济管理;勘察设计企业;必要性;意义;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为了促进勘察设计企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加强对其内部经济管理进行分析。
1 企业经济管理的概述
企业经济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预设的经营目标,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规划蓝图及计划,定期评审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从而判断企业经济管理是否达到既定的管理效果。企业经济管理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属于独立性和综合性的管理模式;经济管理行为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经营状况集中体现在财务信息上,参与经营活动的各项指标与财务指标呈正比关系。企业经济管理内容包括生产经营、人力资源和内部审核等多方面的内容,涵盖内容较为广泛,但是毋庸置疑,企业经济管理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1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技术的革新及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都要求建立完善的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体系,以此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2)公路勘察设计企业在交通基础建设中处龙头地位。交通建设,勘察设计先行。勘察设计的水平、质量关乎国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这是由公路交通自身的公益性、外部性、网络性所决定的。我国公路采用的是准公共产品,具有排他性,不具有竞争性。公路作为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其质量的优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只有做好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公路工程的质量,才能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2.2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意义。勘察设计企业是知识分子密集、专业技术密集、创新创造能力密集的区域。近年来我国一大批等级高、技术难、规模大、材料新的交通基础项目纷纷创造了交通建设领域的世界纪录,高新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因此,作为交通体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是提升我国公路建设发展的重要环节,对我国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进行研究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公路工程建设是一项繁杂且庞大的工程项目。在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中,要用到多方面的管理知识,对这部分的知识分子、高技术人才的激励和促进,将进一步保障公路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进一步促进公路交通的快速发展。
3 加强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经过多年发展,现代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已经涵盖很多方面,其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对勘察设计企业的外部引导。勘察设计企业的经济管理应在政府的引导、约束下进行,政府各职能部门发挥各自作用,以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基础,进一步激发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创新,推出一批优惠政策,让勘察设计企业解放生产力,进一步为国家的基础建设服务。另一方面,健全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勘察设计企业内部也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将所有工作职责下发到个人,使勘察设计企业内部每个岗位都受控,使内部经济控制落到实处。
3.2严格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的内部管理。(1)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要及时对公路交通市场进行分析、调研,了解公路建设市场的行情,对市场运行方向进行科学评估,对市场动态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国家及施工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2)加强对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者的素质培养。作为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决策者,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充分发挥其管理职能,实现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增强专业技能,提高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需求。(3)完善公路工程内部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完善公路工程内部经济管理体系,实行激励制度,对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奖罚制度,使勘察设计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3.3应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强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过去勘察设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方法比较单一,以成本管理为例,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中,很容易导致成本核算结果滞后,对成本管理的作用降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提供了更为便捷和完善的数据处理手段,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减少工作量,使工作重点集中于预测、控制和分析环节。
3.4完善勘察设计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勘察设计企业可以设有专门的的机构或者指定专业人员从事财务的审计工作,也可以通过购买第三方财务审计服务,对财务工作进行认真的审计。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进一步极高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性、效率性和利润率。同时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审计制度从整体上对勘察设计企业财务审计工作进行指导。财务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有充分的权利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经济运营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消除不规范现象,进一步科学地控制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周转率,进一步发挥财务审计对企业经济工作的促进作用。
3.5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的内部激励作用。加强勘察设计企业的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目的是要进一步发挥勘察设计企业的活力、创新力。内部经济管理效率提高,将对增强核心竞争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内部的经济管理中,将各个关键岗位核心技术人员的权利、利益、责任进行有效结合,采用合理的激励方式和监督手段,对项目工程进行质量把关,完善勘察设计企业经济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估,在确保质量的同时,减少成本投入,合理制定专业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企业的稳健发展。
4 结束语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和灵魂。勘察设计企业要抓住国家基本建设核心,找准自己企业的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内部经济管理,通过挖掘自身潜力,发挥制度机制优势,进一步做大做强。勘察设计企业在最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环境负责,积极开展绿色设计和节能设计,加强对可持续基础设施领域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奉献出众多惠及民生的工程,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祥勇.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0)
[2]王海英.浅析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体制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1(10)
关键词:实践创新 综合案例 环境专业 城市河道 污染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c)-0172-03
在我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后,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处于升级与转型中的环境产业也面临新的发展形势,社会对环境类本科教育的要求正在发生重大变化[1]。环境类专业的特点是一个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只有将创新教育实践引入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术和管理人才,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2]。然而,当前多数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由于培养规划相对单一,多以普通的工程教学目的为导向,知识结构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的兴趣减弱,重视程度降低[3-4]。针对目前环境类本科教育对实践教育的极大重视但创新性不足的问题,选择合适和有意义的实践案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施,城市黑臭河道整治及生态恢复成为环境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实践内容。然而,绝大多数学校由于自身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学案例设计的缺陷,只能带学生到江河湖边做一些常规的监测实验和定性的观察描述,这样的实践活动固然可以达到对河道理念的初步认识,但其不严密和不够科学性成为实践活动的一个大的瓶颈[5]。例如,城市河道黑臭的历史、成因及其污染源负荷量均不能或不足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使得实践效果大打折扣。该研究基于上海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参加上海市杨浦区虬江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创新性实践的实施过程及其意义,以期为环境类创新实践案例的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1 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专业实践的综合优势
城市河道本是城市文明的摇篮,而今在人类的影响下却被冠以富营养化、黑臭的形容词,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是众多城市迫在眉睫的民生工程。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河道既是城市防洪排涝和引水抗旱的通道,又是城市景观和市民休闲的要素,黑臭河道的治理是一项涉及众多学科专业的系统工程。城市河道的污染分为外源污染与内源污染。外源污染主要来自于沿岸的人类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点源与面源污染。其中,点源污染如沿岸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点源排放污染,包括污水厂尾水排放;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不能及时完善,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现象常有发生;经济利益导致偷排现象等。面源污染主要是沿岸的农业或养殖污水汇入以及降雨带来的地表径流的冲刷引起面源污染等。内源污染主要指沉积物释放。单就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而论,就包括了专业文献检索与资料收集、河道水力学、污水管道和排污口、水工建筑物、面源污染、环境水质监测、沉积物和河道生态修复等多项综合性知识。该研究的实践创新就在于结合杨浦区的调研项目,将这些综合性的知识融入城市河道污染源调查的实践,构成了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
2 虬江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实践案例介绍
2.1 创新实践的目的
虬江是杨浦区的重要市管河道之一,在整个水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虬江由于长期水流不畅,水质恶化,尤其是天热时会散发着阵阵恶臭。虬江水质的恶化和黑臭现象,不仅给群众带来了极差的感官体验,也是直接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水环境问题。认清其成因并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消除黑臭,是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上海市第六轮环保3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
基于虬江的污染现状,结合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此次污染源调查实践创新的目的在于:(1)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带领学生了解城市河道污染形成的历史和原因,了解国家环境保护新常态,形成以污染源调查为主的多学科融合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2)指导学生学习并实践污染源调查的基本方法,调研分析虬江污染及治理现状、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3)指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的系统性和复杂性,鼓励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提出科学、可操作、创新型的虬江污染防治对策,为减少虬江水生态环境压力提供有效支持。
2.2 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此次创新实践形成了5个方面循序渐进的实践内容,即以资料调研为主的专业知识学习、以现场踏勘为主的污染调研、以实验室实验为主的水质和沉积物监测、以探索性研究为主的降雨径流污染调查和以组织讨论为主的河道整治和生态修复措施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污染源调查,思考城市河道污染的成因和污染防治措施。这5个方面实践内容的形式构成如图1所示,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2.2.1 资料调研
通过资料调研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对河道基本情况进行了解。采取了集中教学―自主搜索―集中教学―问卷设计―集中讨论的形式,形式可根据需要自行组合或拆分,既引导学生如何从专业的角度查找相关资料,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2 现场踏勘
这部分是此次污染源调查的重点内容。污染源调查的主要目标和内容是:采用走访、实际观察和现场测量等方式,对虬江河道的污染源进行全面调查,明确河道沿岸入河污染源的数量和种类,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分析估算区域污染物,包括COD、TN和TP等的排放特征。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定路桥至虬江汇入黄浦江河口,分2次和数个小组进行,观察沿途河水的水质现状,深入居民家庭访问,并通过居委会等管理部门了解所在小区的人口、生活用水等信息,从而对虬江的污染源及其负荷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采取全面调查的方法,对虬江河道进行了整体踏勘,具体调研了虬江生产生活污染源的污染特性、存在的问题,初步确定了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并针对相关信息走访了杨浦区水务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针对虬江的现状河道断面特征以及河道路桥、涵洞、闸等的数量、尺寸、不同水期水量、流速特征、排入河道雨水、污水特征等进行了了解。整个调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理解了污染源的特征,同时其中设置相关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兴趣。
2.2.3 实验室监测实验
这部分内容是污染源调查内容的深化。设置的内容包括定期的水质采样和监测,引导学生通过现有的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估,结合污染源现场调查内容进一步使参与学生对河道污染现状进行了解;同时设置了沉积物采集和监测实验,让学生对沉积物的风干、研磨、消解等过程进一步了解,实现了环境监测课程的实践;同时由于仪器限制,指导参与学生观摩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检测。在检测结果出来后,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对河道内源负荷进行了估算。
2.2.4 研究性探索
在污染源调查的同时,此次实践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了关于降雨径流污染调查的研究性探索,在几次降雨期间组织学生参加地表径流的采集和水质分析,分析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也为估算河道面源污染提供了基础数据。部分兴趣浓厚的学生在实践取得初步性成果的基础上,以学院组织的科技创新实验或直接进入课题组,继续进行研究性实践,成果好的也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
2.2.5 组织讨论
最后,在污染源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探索性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了学生对虬江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策略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一些学生还提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意义的想法,例如如何在有限空间内开展城市河道的污染整治技术,以及生态功能和景观建设兼备的虬江河道生态修复模式等。
2.3 创新实践的积极意义
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将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形式。此次创新性实践的实施,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围绕城市河道整治这样一个重要课题,以污染源调查为中心设置了一组层次递进的环境类综合课程实践,具有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首先,这次实践围绕城市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设置课题,以环境监测和环境生物修复工程课程为依据,是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关键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这次综合性实践真正提高了学生从理论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变,培养了环境工程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分析能力,使之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这次实践是该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为今后设置类似更多的实践课程提供了有益借鉴。最后,在此次创新的实践体系中,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有些学生还不舍昼夜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极大地提高了其科研兴趣。因此,培养学生“在兴趣中认知,在认知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6]”,才能激发其创新潜能。
3 结语
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环境类创新创业教学实践亦在发生着重要变化,围绕环境保护新常态设置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必要性愈发重要。此次研究围绕城市河道的污染源调查这个主题,创新性地设置了资料调查、现场踏勘、实验室实验、探索性研究和组织讨论5个层次递进的过程,其中开发了不同形式的实践内容,并具有实施方式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了参与学生的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实践的效果。当然,这次实践是学校环境专业在环境保护新常态下对实践课程设置的初步尝试,一方面为其他环境类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以适应新的学科发展需求,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涛.新常态下环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保护, 2015(1):32-33.
[2] 李飞鹏,陶红,毛凌晨.面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9):51-52.
[3] 蒋惠忠,张凤君,李绪谦,等.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30-132.
[4] 魏祥|,邹慧玲,铁柏清,等.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实践课程体系探究――以湖南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8):79-85.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内涵;途径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关于大学文化的概念,目前国内还没有十分明确并为广泛认同的界定。综合各家观点,大学文化应包含如下含义:第一,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所形成的文化,而不是以其他社会单位和教育单位为载体形成的文化:第二,大学文化的主体是一届一届的师生;第三,大学文化是传承、创造的结果。是一个历史的筛选、积淀过程。笔者认为。大学文化就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为主体,以课余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文化的多学科、多领域、广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节奏为基本形态的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广义的大学文化分为4个部分。即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和大学精神文化。其中。大学精神文化是整个大学文化系统的核心。
卓越的大学往往具有卓越的文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影响力是其独特的内涵和精神气质。这是一流大学所特有的。大学与其他的社会组织不同的是,它聚集了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具有追求社会真理与现实,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特殊作用,因而会形成独特的氛围。大学不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之所以称为大学,关键是它的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大学文化体现的是一种共性,其核心与灵魂则体现于大学的精神。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高校间的竞争突破了层次、类型甚至是空问的界限。已经从单一的生源竞争发展为对多种办学资源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中,什么样的高校更具吸引力?这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人才质量、社会声誉;另一方面将取决于大学的文化内涵。取决于领导干部、教授、学者是不是具有创新的精神、开放的胸襟和进取的态度。取决于大学的制度和机制是否能够显现较高的治校水平。这些都决定了大学文化建设必将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新起跑线上新的竞争点,并日益引起重视。
二、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影响。先进的大学文化,对形成先进的社会文化、建设现代化大学、保证大学生全面成才有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大学文化建设却出现了问题,突出表现在过分注重实用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发展成长的价值意义,使大学文化建设在貌似轰轰烈烈的表面下,渐渐显露出偏离其价值意义的倾向。不少高校在大学文化建设的操作上,缺乏对大学文化系统而又高位的把握,造成大学文化活动有“形”无“神”;重视物质等显性文化建设,忽视精神等隐性文化作用。使大学文化建设流于形式:忽视了大学文化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偏离了大学文化的作用方向,使目前大学文化建设总体处于低水平状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微乎其微,甚至出现了越来越突出的喧嚣、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色彩,官僚作风、学术腐败日益严重。
如果说上述大学文化在建设中呈现的问题主要针对的是泛泛层面上的总结。那么对于起步较晚、发展短暂的民办高校而言,在大学文化建设上又有一些不同于公立高校的特殊表现: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根基而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大学文化的依托。民办高校和其他公办高校一样,均体现为公益性质。以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为追求。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也出现了个别民办高校缺乏对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为了单纯追逐生源,出现了恶性竞争。加之大环境不是特别成熟,对于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真正做到平起平坐还存在一些瓶颈。这导致民办高校在投入方面不足,客观上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良性运转,背离了大学文化建设的实质。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生录取分数线往往比公办高校略低,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入学后他们在学习上有较大的压力,此外在经济、生活、就业等方面也存在困惑。同时。民办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意识一般较其他学生略强,其思维活跃、能动性强。在民办的机制下,学生对学校的期望值颇高,但又受到自身人文素养普遍偏低的制约。而教师作为大学文化的另一主体,其对学校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则起着导向性的作用。从民办高校的师资情况来看,许多民办高校中存在着师资结构不合理现象。出现了或“老”(离退休返聘人员多)或“少”(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多)的现象。同时,民办高校通常实行的是全员聘任制,它与教师的关系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受学校约束少,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校教风、学风的提高。
从大学文化建设的客体来看,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办学指导理念的影响。即部分民办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不清,制度建设松散,同时,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这表现为学校占地少、设备不足、图书资料少、师资不稳定等;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大环境对民办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民办高校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显性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狠抓落实。而这往往导致了对隐性的大学文化的忽视。造成了对大学文化的规划不足。
从大学文化精神的培育来看,由于民办高校的起步发展较晚,许多民办高校的校园精神尚处于雏形的塑造中,学校的整体特色以及人才规格还需要接受时间和社会的检验。一所优秀高校的大学精神。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断沉淀、积累和提炼。而对民办高校来讲则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因此,对民办高校而言,如果大学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方式和方法不做调整,我们的大学文化建设将在误区中越陷越深,最终使大学文化越来越远离大学的培养目标。
三、民办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途径
第一。稳固制度文化建设,凝聚大学文化。稳固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日趋稳定的独特价值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风俗习惯等,这是构建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办高校兴起和建设时期较为短暂,松散而不规范的制度文化造成了大学文化建构的诸多不稳定因素。由于办学经验的匮乏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欠缺,这不仅造成在学校管理上的松散。也造成教职员工对民办高校往往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丧失了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活力,难以激发民办高校自身的独特魅力。因而。民办高校在制度文化建设时,要体现自己的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诉求。给制度以灵魂。强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结合起来,使之既能起到强制作用,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
第二,弘扬行为文化建设。润华大学文化。师生以教学为中心的各种行为方式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校凝聚力、生命力和活力的集中体现。民办高校要将每一个师生参与主体纳入优良行为文化建设的体系中,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积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点带面。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正如罗晓明先生所提到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要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团结向上的学风和教风,这是铸造大学文化精神的关键,也是民办高校焕发蓬勃生机的不竭源泉。
关键词:微观企业;人力资本;研究评析
中图分类号:F06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9448(2011)01-0058-07
一、引言
几百年来,资本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并且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和可获利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必须有偿使用的经济资源。因此,物质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收益是天经地义,并被大家所一致认可。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步入新经济,亦即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企业中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了物质资本。
我们知道,21世纪新经济时代来源于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全球化,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和网络经济之上的一种经济。它追求的是知识创新,创新成为新经济的核心,而网络在经济空间的大量使用,则是新经济最重要的标志。新经济的实质是以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动力的新发展模式。它具有高知识密集度、高市场需求、高速成长和高附加值的“四高”特点。而且,新经济是不依赖于大规模物流为特点的物质链,它依赖的是一种信息链。这样的经济环境使得广义虚拟经济现象日益显化。广义虚拟经济现象源于伴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而来的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当人们的生理需求(物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直至极大满足时,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就浮出了水面(林左鸣,2010)。实体经济是创造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使用价值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是创造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虚拟价值的经济活动,而把这两类经济活动融为一体,并凸显了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即在商品的价值量构成中,虚拟价值占主导时,这样的经济就是广义虚拟经济(孟建等,2006)。如果说传统的经济是“物本经济”的话,那么广义虚拟经济就是“人本经济”。亦即“广义虚拟经济”(The GeneralizedVirtual Economy)是指“同时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心理需求或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的统称”(林左鸣,2010)。
在今天的广义虚拟经济时代,虚拟价值的创造在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时,人力资本的投入量显然也会越来越大。在广义虚拟经济的微观层面上,当创造虚拟价值成为企业的重要使命时,人力资本往往比传统的资本更发挥着决定性的关键作用(林左鸣,2010)。不仅如此,在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要素。人力资本的积累、配置、运用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潜力,因此人力资本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发展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彻底转变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回归至以人为本,奠定新的经济理论基础,指导当前人类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当代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时不我待的重要历史使命(陈元先等,2010)。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只承认物质资本的合法性,而人力资本产权没有得到承认,更没有在实践中找到产权保护、产权实现的途径。如何在企业层面真正给予人力资本以资本待遇,实现人力资本利润分享机制上的理论突破,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关于人力资本内涵与形式方面的研究评析
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以前,经济学思想史上,用来表达人力资本思想的概念术语有许多。据考证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一词可能出自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在1912年发表的题为《我们的人力资本》报告,其意指人们的特性、脑力和体力,并与“物质资本”相对。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06)对传统的资本概念进行了扩展,认为是凡能带来未来收益、增值的都是资本。这对舒尔茨创立人力资本理论影响甚大。舒尔茨对人力资本概念有几种解释,其核心是指与“物质资本”相对,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健康素质,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得来的。国内的诸多学者都接受这种定义或在此意义上使用(朱必祥,2007),但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如李忠民(1999)和刘迎秋(1997)等认为应从价值属性上理解人力资本;周其仁(1996)、王刚(2001)认为,一般劳力也是人力资本,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是存在的,只是存量多少与类型不同。张维迎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称他们是经营者,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称他们为生产者。李鸣、刘小腊(1997)提出应区分人力资产与人力资本,其中,人力资产指的是物、人力资本指的是产权。清华大学魏杰等人(2001)提出应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概念区别开来,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两种人:一种是技术创新者,另一种是职业经理人,认为工人是人力资源而没有人力资本。方竹兰(2002)认为魏杰否认员工存在人力资本的观点是在方法上片面且脱离了人力资本理论逻辑框架。
就人力资本表现形式而言,主要有两大分类,一是基于能力结构的分类。比如李忠民(1999)将其分为一般型人力资本、技能型人力资本、管理型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舒尔茨(1975)把人的能力分为五类,即学习能力、从事有用工作的能力、娱乐能力、创造能力和处理经济失衡的能力,并强调应对失衡能力是资源重新配置能力,是以企业家才能为代表的。二是基于人力资本适用对象和范围的分类。如贝克尔(1987)在《人力资本》一书中提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的概念,认为一般培训形成通用人力资本,特殊培训形成特殊人力资本。一般与特殊这种划分不仅对应的社会角色不同,而且适用性也不同,特殊人力资本的代表是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舒尔茨(2001)认为科学家是高度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卢卡斯(1988)则把劳动要素区分为纯体力的原生劳动(raw labor)和具有劳动技能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又进一步分为社会共有的一般知识形式的人力资本和体现为劳动者特殊知识技能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认为只有特殊知识技能的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才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无论在人力资本的内涵还是形式上,均未得到一致的结论。陷入了与传统的人力资源概念未能清晰区分的尴尬境地,以致出现把人力资本?昆同于人力资源的现象(林左鸣,2010)。这主要是由于学者们的研究领域、研究层面不同所致。我们知道“不同目的,不同对象,不同结果”。因此,在对微观企业层面人力资本的研究中必须要注重对人力资本内涵的深刻剖析,应从人力资本、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源三者的区别上加以理解,进而实现对人 力资本的有效界定。
站在对企业微观层面人力资本有效管理的角度,本人赞同魏杰的观点,但认为他对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区分不够精细化,应该从人力的二重性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区分。正如本人在《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人力资本的再认识》中所分析的那样:企业中的人力具有双重特性,一层特性是资源特性,一层特性是资本特性。具有资源特性的劳动力是一种消耗性资源,支付人力资源的费用同其他原辅材料、制造费用一样,作为企业的成本性投入。而具有资本特性的劳动力是一种可以带来增值的价值,作为企业的资本性投入。这两种特性同时体现在人的身上,这就使人力有别于其他要素。因此说,人力资源本身不是人力资本,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人力资本。要想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必须具有明确的所有权,并且投入增值的活动中。本人特别认同林左鸣(2010)的观点,认为人力资源在企业活动中可以贡献的是人类“无差别劳动”在对象化中所实现的价值;而在企业活动中贡献出人类“非无差别劳动”的那一种人类智慧活动的对象化所实现的价值的则是人力资本。他同时指出“广义虚拟经济时代人才进入企业经营实践后,如果不通过相应的机制转换成和资本一样具有获取相应利益的能力时,就仍然是人力资源而已,而不可能变成人力资本”。这种区分既符合会计学,也符合经济学对资本与资产概念的习惯用法。这一观点对于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深化人力资本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关于人力资本计量方面研究的评析
关于人力资本的计量,国内外学者同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众多的方法,归结起来可以概要分成三大类:一是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计量人力资本形成的投入成本;二是从人力资本工资收入的角度,将未来各年工资折现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三是从人力资本未来为企业带来的收益角度,将未来收益折现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
(一)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该类方法是以为形成人力资本价值而投入到人力资本中的成本为基础计算人力资本价值的方法。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有很多,比如,Schultz认为,人力资本投资集中在五个方面:(1)卫生保健设施和服务;(2)在职培训;(3)正规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不是由商社组织的成人教育计划;(5)个人和家庭进行迁移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机会。Becker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除了投入有形成本,还牺牲了无形的机会成本,所以计算人力资本价值时要计算上投资过程中的机会成本。Brummet,Flamhotlz和Pyle(1968)提出:人力资本价值等于为人力资本形成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是人从出生到丧失劳动能力期间接受教育、培训、迁移、医疗、卫生保健等花费的费用总和。弗兰霍尔茨于1974年提出人力资本价值的是企业在现实条件下重新取得和培训与现有职工的技术水平、素质和工作能力相当的职工所发生的全部费用。Engel则认为人力资本价值应等于一个人养至可创造价值为止的这段时期耗费资源的价值,包括出生前后的照顾成本和成长过程中的衣食住行等成本,也称人力资本加工成本法。还有学者如Machlup(1970)、Kendrick(1976)等也从人力资本投入的角度来计量人力资本。国内学者沈利生、朱运法,张帆,李宝元也是从投入角度以成本为基础对人力资本进行计量。
以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方法,采用的数据都是实际发生的,符合财务会计的计量要求,且计量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人力资本形成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从成本角度根据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作为其价值违背了资本的本质,忽视了人力的二重性以及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本质区别,不能真正反映人力资本的价值。
(二)以工资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该种类计量方法是是建立在把工资作为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的思路上,将一个职工从录用到因退休或死亡而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的工资报酬按一定贴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计量方法包括工资折现法、未来收益贴现计量法。
工资折现法(即现值调整法)是George.Hermanson(1 963)提出的。该方法先把一个组织在未来期间的工薪支付额贴现,然后再用一种“效率比率”(Efficiency Ratio)加以调整,以此确定人力资源价值。未来收益贴现计量法则是直接根据经济学价值概念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BaruchLev和Aba.Schwartz(1971)建议直接采用类似于未来现金流动值的属性来计量人力资本价值,即把人力资本价值视为带来一系列未来现金流动的现值。
以工资为基础的计量方法以员工取得的工资为研究对象,其精确度较高。但从本质上来讲仍属于人力资本的成本部分,仅仅反映了人力资本的补偿价值,并不能代表人力资本创造的全部价值,完全低估了人力资本的价值。
(三)以收益为基础的计量方法
该方法是将人力资本未来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折现作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主要包括随机报酬折现法、经济价值法,非购入商誉法。
随机报酬法是由弗兰霍尔茨在1971年提出的个体人力资本计量方法。他认为个人对组织提供的服务量是由其生产能力、调动、晋升等因素决定的。这些服务量取决于个人在组织内目前或未来所担任的角色和实际担任该角色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随机的。在这种过程中个人所提供的服务是对组织的报偿。弗兰姆霍尔茨把这种过程称为有报偿的随机过程。因此计算人力资本价值时,只能综合考虑预计服务年限、服务状态、特定服务状态下的价值及其概率来预期。该方法考虑的因素更为全面,符合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能更好地发挥入的潜能。但也同时存在着准确性较差的问题。
经济价值法认为,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的计量应包含在对于未来收益的预测中,群体的价值可以用其未来服务的现值加以衡量。具体路径包括:首先是对组织未来各期赢利的预测,并将其折成现值;其后依照人力资源对组织赢利的贡献比重进行摊配,将组织赢利的一部分视为人力资源价值。人力资源的贡献比例可根据人力资源投资(如原始成本、重置成本等)占总资源的百分比来计算。经济价值法区别了人力资源投资和非人力资源投资,这有助于管理者注意二者的投资比重,但该方法将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昆同处理,且仅以人力资本成本投入确定人力资源的贡献比例,将人力资源与机器设备一视同仁,忽视了人的能动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同样忽视了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根本性差异。
非购入商誉法最早是由乔治・H・赫曼森教授所提出的。他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可表现为一个组织的当期收益水平超过同行业或整个行业正常收益水平部分的资本化价值。这一计量方法说明,如果一个组织的实际收益率与整个行业正常收益率出现正偏差(或负偏差),它就是由于该组织拥有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的人力资源,其价 值应按正常水平予以资本化并加以记录。在每年末都应重新计算一次人力资源的资本化价值,其与年初数额的差额即为当年的人力资本价值的增减情况。该方法的计算是基于每年的实际收益数字,而且不必要求对外来收益进行估计,因此它不仅具有更大的客观性,也与现行会计惯例较为接近。但是,这一方法的缺陷是未能明确区分企业不同类别人力资本的价值(比如企业家人力资本与科技创新、创意型人力资本),不便于企业对人力资本的后续激励。
“不能计量就不能管理”。要实现在企业微观层面真正给予人力资本以资本待遇,实现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人力资本的计量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正如林左鸣(2010)指出“我们在研究人力资本的价值形成时,碰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进行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对于企业微观层面人力资本的计量,本人认同以收益为基础的计量方法,认为人力资本的价值不在于多少投入,更多的取决于其功效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能否聚集人气,带来虚拟价值。应该依据这一理念研究人力资本计量途径与方法。人力资本的价值希望获得某一种客观尺度作为衡量的情况下,要确定人力资本的价值只有通过市场来完成。
四、关于人力资本参与分配模式方面研究的评析
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中早就指出,劳动创造了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者应当参与价值分配。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劳动的报酬是工资,土地的报酬是地租,资本的报酬是利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土地、资本和劳动三大生产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第四大要素:企业家的才能或组织。认为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是利润。其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把企业家活动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认为企业家活动是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由于企业家的创新活动为企业带来了垄断利润。利润是企业家创新努力的相应回报。此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进步和发展很快,至今人力资本产权研究已进入到微观企业层面。关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别,其一是古典企业所有权研究。包括阿尔钦和德姆塞茨(1972),德姆塞茨(1988),哈特(1986,1990,1995)。其二是股份公司所有权安排研究。包括迈克尔・詹森和麦克林(1976),法玛(1980),布莱尔(1995)。这些学者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于强调个人财富的重要作用。而首次把人力资本及其产权引进对现代企业制度理解的是斯蒂格勒和弗里德曼。他们认为:股份公司不是什么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是财务资本和经理知识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问的复杂合约。多纳德森和伯斯顿则指出:企业并非仅属于物质资本的集合体,企业的财富创造是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结果。
关于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实现包含两大基本层面:一是实现企业剩余索取权;二是实现企业控制权。前者主要是人力资本产权的收益分配,后者主要是企业的治理参与。早期的人力资本思想已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利润要求及其在个人收入分配差异中的作用。比如,马歇尔(1965)把企业利润视为企业家才能所得,或.者说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收益。近年来,基于公司制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的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讨论(c Jensen,et al,1976),实质上也就是关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讨论(G Stigle,et al,1983)。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具有卓越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本,更是决定着企业的价值和命运。对人力资本和股权激励的研究已经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我国学者在讨论中,主要是论证企业家控制权激励及资本化和企业家人力资本股权化激励必要性,如张维迎(2004)把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为两类,一类是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称他们是经营者,一类是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称他们为生产者。撇开物质资本所有者,企业产权的安排就在这两者之问进行。张维迎认为,由于契约的不完备,让最重要、最难监督的成员拥有企业产权可以使企业的总价值最大化,因此把企业所有权安排给“经营者”是最优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具有经营才能的企业家在人群中的分布不均匀和难以观测,如何在一个均衡的市场中发现并选出企业家?张维迎认为个人财富是代表企业家才能的一个信号,应用风险不对称原理证明,那些有财产也有企业家能力的人被授予拥有企业产权,成为企业的经营者最为合适,从而提出了“资本雇佣劳动”的命题。周其仁(1996)提出了“人力资本所有者拥有产权”的最优安排,并从人力资本与其所有者不可分离性的角度,认为由于人力资本产权的这种特征,即使奴隶主也不能无视奴隶的积极性。因此,现代企业的产权安排应授予人力资本所有者,从而提出对“资本雇佣劳动”的质疑,得出“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分享企业产权”的结论。杨瑞龙和周业安(1997)从企业产权安排的效率角度,认为对称式安排是现代产权的内在要求,企业治理结构主体惟一性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对称分布状态,既是对其他利益主体的剥夺,也必然导致企业的低效率。而分散对称分布状态是企业产权安排。此外,盖骁敏(2005)、王珏、李涛(1999)、朱必祥(2007)等学者均在此方面进行过研究。目前,在如何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机制尚在探索之中,如刘东(2001)提出了人力资本企业产权实现的可行路径是人力资本价值升值以实现产权收益,通过收益的资本化实现物质产权变更。许国君、夏虹(1999)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集体概念,与物质资本相对应,探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在市场经济下如何进行企业收益分配的机制与思路。指出人力资本参与要求以市场分配机制为基础。冯子标、焦斌龙(2001)结合经营者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变化,研究以报酬衡量经营者人力资本价值的演变过程。张文贤(2001,2008)则从管理入股视角,系统研究了经营管理者人力资本定价问题。
实业界人士在这些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利润提成、股票期权、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层收购等,都是对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机制的实践性探索,虽然理论总结还不够深入,但已经成为企业制度变革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如张文贤(2008)所指出:有关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由和方式研究已经有许多成果,但是,怎样分配才算合理?客观的依据是什么?人力资本究竟能不能计量?如何计量?应该说,这些都还是“世界性难题”。
五、结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从西方国家兴起的重要经济学理论,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该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这些研究更多的限于经济学领域,且主要基于宏观或社会视角。从企业微观层面的考察,主要侧重于作为资产性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的招聘、培训、组织考核等。缺乏系统的基于资本视角的人力资本管理机制的研究。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集中于如下几方面:
其一,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界定不清晰。
其二,多数研究者推崇的从人力成本构成(教育,保健)的角度,采用财务会计核算的方法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途径,也由于人力资本的无形性,时效性、收益不确定性等属性而陷入泥潭。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