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孝文化的理解

对孝文化的理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孝文化的理解

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校企文化对接 职业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办学理念

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特殊类型。一所职业院校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合理定位至关重要。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对办学理念进行准确定位,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笔者主要从办学理念的个性特征、定位原则及方法三方面对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办学理念进行探索和思考。

一、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个性特征

(一)前瞻性的特征。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应高瞻远瞩、站在时代的前沿,对院校的办学、打造特色品牌进行理性的认识与哲学的思考。前瞻性的办学理念是指引、激励全校师生进行实践和教育创新的理论武器,在它的指导下,学校才可把握政策导向、社会需求,实现人才培养、自身等的发展。

(二)探索性的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问题。职业院校无论是人才培养的硬件条件,还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校际的广泛交流合作,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均应体现办学理念的探索性。

(三)先行性的特征。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总是要早于区域内或行业内的其他高等职业院校,积极主动地根据人才市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预见性地设置新的专业,或对已有的专业进行创新性地改造。同时,院校还会设有专业学术指导委员会,为专业的设置与建设提供理论的指导。

(四)主动性的特征。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创新的基础上,体现出更积极主动地探索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互动的敏捷机制,带动区域内或行业内的高等职业院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主动服务。同时,在和企业的技术合作中,以创新性的科研成果服务企业。

二、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定位原则

(一)职业性的原则。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将面向企业生产第一线,从事的工作程序化、专业化很强。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应当突出行业特征和职业化倾向,重视职业道德、行业规范、敬业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区域性的原则。

职业院校与地方建设息息相关,必须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依托或吸引地方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教学基地建设,实现科研和实训基地的共建、共管、共用、共享、共同收益,实现“多赢”。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实现实训基地投资多元化,保证科研和实训基地设备的及时更新,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特色性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是依据自己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指导思想,对社会文化进行评价、选择、认可和吸收的过程,并给予社会文化以自我个性的呈现。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应立足实际、立足现实,挖掘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个性,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努力营造富于地方特色的个性校园文化。

(四)贴切性的原则。

基于校企文化对接的职业院校其办学理念要切合实际,根据自身的软件和硬件条件、自身的特色寻找自己的位置,“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应做好几个转变:由求“大”到图“强”的转变;由求“华”到图“实”的转变;由求“多”到求“专”的转变;由“粗”到“精”的转变,使院校办学理念的定位更加贴切。

三、基于校企文化对接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定位的方法

(一)树立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1.营造一种像企业一样的育人氛围。把学校的实训实习教室包装成企业“车间”,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安全操作规程等。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员工”,统一穿上实训服(厂服)、带上工具包、凭胸卡进车间上岗。同时,加强对“员工”组织纪律性教育,严明时间观念,不得迟到早退,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上岗生产,营造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认同感。

2.配置企业化的教育资源。诚邀企业为院校办学出谋划策,提出它们的独特见解;成立有优秀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参加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委员会,由院校领导、有关管理者、骨干教师、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管理专家组成。院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题会议。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⑴课程文化设置以“实用、够用、能用”为原则,为学生全面和长远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夯实、拓宽”为原则,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保证培养对象能够应对职业流动;推行模块式课程方案,由单项技能传授向综合能力培养转变,增强课程组合的灵活性和科学性,突出关键能力的培养。⑵模拟仿真和现场教学,着力构建“课堂设到工场、企业搬到学校”的新模式;课堂教学采用以师带徒、徒帮徒的形式,教学空间从教室移到操作室、实习工场乃至对口企业;依托数字化的校园建设,开发仿真职业情境软件,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职业能力训练。

4.改进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职业院校要把相应行业、企业的不同素质要求渗透到各专业的每个教育、教学环节中,强化专业知识教育与企业文化的联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考试考核、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及文化活动等都要体现出对这些专业素质的培养教育。

5.开展富有职业院校特色的文化活动。职业院校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做人、求知、成才”为目标,遵循自主性、实践性、发展性、教育性、职业性、参与性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技能大赛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依托”构建集思想、科技、文体、智能、技能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超市”,在科学指导,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基础上,达到“学生需,学校有”的目标,使校园文化活动切实达到丰富广大学生生活、思想和精神的作用,培养学生“做人、求知、成才”的目标。

(二)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实施校企合作。

1.依托行业,联合办学。创立“三联”模式:与企业联盟,实行“订单培养”,让学生直接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与人合作的职业道德,快速增强师生与市场接轨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与行业联合,向行业要人才培养标准、行业科技发展动态,为职业院校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基础;与园区联结,使专业教学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落实到院校的各个专业、各个班级、各个环节。

2.产学结合,促进教、科、研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培养渠道上,坚持外引与内培结合、专职与兼职结合;在建设内容上,理论提高、科技创新、技能训练并举,突出技能训练。在引进“双师型”教师的同时,派出大批教师深入企业、基层农村兼职、挂职。聘请学历层次高、理论修养深、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单位的专家为客座教授,为师生作学术报告,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等,使全校师资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三)建立并实施一整套完整严格的管理制度,形成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

向现代企业学习和借鉴,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完善学生评教制、教学信息员信息反馈制、教学督导员听课指导制、教师评学评教制、干部听课制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将教学质量考核结果与教师岗位津贴挂钩;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坚持每年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增强毕业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林广梅,王洪,李红梅.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探讨[1].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7.4.

[2]章艳华,朱祥贤.企业文化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与渗透[A].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7.6.

[3]金潇明,李树德,文益民.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本质及特征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2.

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第2篇

(云南财经大学现代设计艺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21)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南地区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创造普通但又具有地域特点、造价低廉、实用性强的学校建筑。最终,结合以上理念并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当地的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为主线进行构思和设计龙坪子村小学。

关键词 ]乡村教育;小学建筑;乡土材料;地域文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48

1项目概况

1.1方案背景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是位于云南省与贵州省交界地带上的一座小学,与云南省级文化名村可渡村毗邻,同时也是滇黔两省村落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学校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办学特色,素质教育有了新的突破,办学思维有了新的升华。所以,对教育的硬件设施需求也迫不及待(见图1)。

1.2方案提出的原因

一是,由于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加大,在农村教育方面的投入比重加大。二是,再加上近几年全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山区的经济,当地政府对教育事业也投入许多。三是,现有的教学建筑老旧严重,已经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求了。

1.3项目意义及目的

此次项目设计的意义在于探索乡土建筑、环保节能建筑,让在农村的孩子能够拥有一个具有当地地方特色,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能够舒适快乐学习的教学建筑。特别是在当代混凝土,钢架建筑充斥的年代,人们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回归,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自然、绿色、环保、宜居的生活主题,已成为当下追求的新潮,当然公共建筑(学校)亦是如此。

本方案的最终目的是将龙平子村小学建设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小学典范;让家长放心;营造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环境;探究当地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建筑特征。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的设计意义。

2调查与分析

2.1地点分析

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位于龙坪子村的东面,北面与贵州省隔河相望(可渡河)、南面紧靠自然山地,坐南朝北、东面是逐级下降的耕地,地势较平缓、西面紧邻居民区,交通方便。立体气候突出,大部分属温带气候,海拔1700米以下的河谷区属亚热带气候。早晚温差比较大,特别是冬季气温比较低(见图2)。

龙坪子村小学整个用地地形相对平坦,略似一个水壶形。坐南朝北夹在两山之间,南高北低,最高海拔2470米,最低海拔1480米,高差990米。

2.2现状分析

学校规划面积8560m2,学校现在有632名在校学生,1到6年级每个年级2个班,还有3个班的幼儿教学班(大、中、小)。在校老师15名,及一些后勤人员(注:在校生包括滇、黔学生)。

学校现在有2栋老旧教学楼,1栋半新教师住宅楼、1栋半新一层的公共厕所、1栋新建一层的保卫室。一部分住校学生暂住老式的教学楼里,没有食堂,没有大的公共交流的室内空间、室外活动空间。如图3所示,校园环境很简单,主要是要预留建设空地来做绿化,且没有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绿化面积也不够。

2.3问题分析

学校的建筑老化破旧,且建筑功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学校规模;建筑没有考虑环保节能设计;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校园显得有些杂乱;校园建筑只是照搬西方的建筑模式,没有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学生的室内外活动空间不足,没有把学习和课外活动联系起来。所以,在进行校园规划时,我们认真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合理利用地理环境,通过对景观的最大化设计来提升校园环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充分研究项目的特殊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对建筑材料(回收砖瓦)的运用和结构(砖混结构)以及节能环保方面的设计来达到建筑的最优化。

3规划方案设计

3.1规划目标

建立人文校园:以龙坪子村小学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为校园精神的主轴,继往开来,塑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山地园林校园:节地为主要目标,配合地形,体现山地特点,营造园林校园,使校园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提升,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学习交流场所。培养生态校园:合理布置功能分区,合理组织建筑布局形态,以优化的设计体现校园功能使用的便捷性。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运用先进节能技术,使建筑更加环保健康,使校园真正成为开放、包容的校园。学校规划呈现的是对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的开放与包容姿态,对具有当地建筑文化特色保留、传承,追溯历史的文脉记忆。

3.2规划原则

整体性原则: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相互之间联系方便;生态化原则:设计始终坚持节能与环保的绿色设计理念;开放性原则:以开放的原则促进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交流、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继承与创新:设计应在继承文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与时俱进;地域性原则:设计应延续龙坪子村的历史文化,体现龙坪子村的地域特色,营造山地园林景观特征。

3.3规划理念

以“脉”相“承”,包容向上,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中,“脉”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文字,人类通过血脉繁衍生息,通过建筑,书籍、习俗等传播文化。“脉”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连接着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通过当地的文化研究和发掘,我希望以“脉”为载体,以“承”为目标。达到包容向上的规划愿景和独具特点的建筑设计,也是对处于滇、黔交会处的龙坪子小学的一次全方位解读(见图4、图5)。

3.4规划结构分析

根据现代教育思想以及用地结构,形成“单环,两轴、九片区、一核心”。“单环”单环主要是指整个校区的消防通道。“两轴”,一轴是以从入口到校区尽头的文脉轴线,体现当地地方特色,另一轴是以南北的空中廊道为包容连接轴线,暗喻滇黔两省通过可渡河聚集在此共同学习交流。“九片区”:是把各种不同功能区很明确的划分开来。“一核心”是以空中廊道的读书亭为核心,把整个校区分为内院和外院,同时也把幼儿教学区和小学教学区划分开来,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见图6)。

3.5规划功能分析

根据学校的功能构成的特点,结合用地形态,把次要功能区布置于整个校区的西侧,主要功能区基本上和原来的位置不变。空间形态上采用连廊的方式把各主要功能区联系在一起,方便教学管理。在校区的各个节点中插入公共交流空间,这也符合当代以及未来学校对学生教育教学(与人交流)方面的要求。学校功能分区清晰,交通组织便利,合理利用地形高差组织景观及建筑组群形成了较好的校园风貌(见图7)。

3.6规划道路分析

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使用要求,沿西侧道路设置礼仪性出入口(主出入口),也便于形成完整的文脉轴线,在东侧沿次要道路设置次出入口。方便疏散和来自不同方向的学生上课。同时,校园道路采用人车分流的形式,校园内人流道路流线,以读书亭为核心联系着各个功能分区,方便,明确、流畅。并预留停车场,停车场地分为生活停车场和工作停车场,这样既方便又安全(见图8)。

4建筑方案设计

4.1建筑设计概念

4.1.1概念来源“索桥”

这座索桥横跨可渡河,连接着贵州省和云南省,当地许多贵州省的孩子们都是通过这座索桥来到云南省的龙坪子小学上课学习。这座索桥不仅仅是一个交通载体,它更多的是承载着滇、黔两省人民的相互包容,团结、友爱的象征。

4.1.2概念抽象“丝带”

丝带柔顺、细腻,而丝带也是使人联想到纽带,纽带又是“联系”的另一种解读。暗喻着滇、黔两省学子有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

4.1.3概念的延伸“团结、友爱、包容”

概念的延伸,绿色的丝带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在此项目中,丝带又代表滇黔两省人民团结,友爱、包容的寓意。

4.1.4概念的运用“桥堂”

“桥堂”的概念,是源自对当地地域文化有着特殊含义的索桥和项目的特点——学校项目而来的。用桥抽象而来的丝带串联着几个主要的功能区,既方便而又符合项目特点。在项目中心地带的读书廊就很好地诠释了桥、丝带以及当地地域文化特征的关系(见图9)。

4.2建筑空间组合分析

建筑空间组合分析如图10所示。

4.3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

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如图11所示。

5结论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呼声日益渐高,乡村学校建设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龙坪子村是一个地处滇黔交界的地方,中间隔着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可渡河,素有“桃花溪水天上来,烟波浩渺可渡关”的美誉。本着以“脉”相“承”,包容向上为校园规划理念,我们对龙坪子小学的规划与建筑进行了方案设计,并努力将学校打造

图11建筑空间功能及流线分析资料来源:作者自制。

成一个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乡土公共教育建筑空间。同时,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的校园建筑规划及设计进行解读和分析,将学校建筑设计与当地文化及建筑的节能环保理念相结合,阐释了当地建筑文化对学校建筑设计的启发与借鉴意义。最终我们期望以宣威市杨柳乡龙坪子村小学规划建设为例能为我国乡村小学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董文娟,赵小凡,张丹玮.能效投融资研究[J].中国市场,2014(28).

[2]肖雯.浅谈校园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J].中国市场,2014(46).

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第3篇

纵观当今社会,传统文化价值观日益受到挑战和冲击,使得学校、家庭、社会的舆论导向片面地强调知识和能力,而忽视了传统教育。孝道——这生生不息、绵延千年的人类传统美德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与危机。在不少的家庭中,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敬老孝老的意识淡薄。在这种形势下,深刻认识和弘扬慈孝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创建幸福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当代社会公民道德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和出发点。幼儿阶段是孩子性格养成、童蒙养正的重要时期,让孩子知明礼、懂孝道,从小尊老孝老,这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根本。所以,幼儿园必须重视慈孝文化的启蒙教育。本文结合我园的研究和实践,阐述了幼儿园开展慈善启蒙教育的策略。

一、以爱的教育为原点,唤醒幼儿慈孝欲望

“爱”是慈孝行为的显著特点。如果幼儿不懂得什么是爱,不能去体验、享受被爱的幸福感,不知道怎样去爱自己,不能初步感知爱老孝老的具体形象,就不会产生慈孝的欲望。我们一味地凭空要求幼儿孝敬老人、尊敬师长,那么他们只是出于被要求去实行慈孝行为,行动是脆弱的,教育的实效性不强。所以,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要以“爱”的基础教育为原点,让幼儿认识爱、感受爱,奠定慈孝品德的情感基础。

1. 让幼儿感受爱的温馨

“慈爱”在幼儿园里体现出的是教师对幼儿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更要给予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幼儿的感情基础,也是幼儿感受爱的有效载体。

“慈爱”在家庭中体现为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更是幼儿感受爱的重要载体。幼儿园可以请一些家长来园对幼儿讲讲自己怎样辛勤养育儿女的事情,也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爱我》的讲故事活动,让幼儿讲讲长辈关心爱护自己的小故事。通过同伴之间的故事交流,加深对爱的认识,分享爱的温馨,萌发爱长辈的情感。

2. 让幼儿学会关爱自己

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即父母最担心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孩子能洁身自爱,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孝。教师要让幼儿知道这个道理,启迪幼儿增强自爱的情感。首先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的技能。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安全自护教育八策略,即常规训练渗透、游戏活动实施、借助情景表演、儿歌教学理解、模仿训练强化、实践演练体验、自主参与探索、增强锻炼确保安全自护教育,让幼儿在教师行之有效的各种教育方法引导下,形成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救、自护技巧。并让幼儿懂得,只有在保护自己、快乐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帮助别人,才能让长辈放心、幸福,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慈孝。

3. 让幼儿理解慈孝含义

让幼儿理解慈孝的含义不能抽象地说教,要通过古代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一幕幕晚辈孝敬长辈的动人情景呈现在幼儿眼前。《三字经》中提到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就是适于儿童倾听的慈孝故事。特别是,要结合幼儿身边慈孝行为的典型实例,让幼儿感知慈孝的含义,为幼儿树立榜样。例如,我园大二班的叶嘉年,奶奶眼睛瞎了,他长年陪同奶奶一起睡,照顾奶奶起居,扶奶奶走路,帮奶奶拿东西。同龄人的榜样引领,有效地使幼儿加深了对慈孝行为的理解。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讨论,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尊老爱老的故事,说一说小朋友在家里可以怎样孝敬长辈。

二、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养成幼儿慈孝品性

心理学家费西纳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小部分,它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许多观察不到的力量在对它发生作用。无意识活动的特点以及幼儿尚未成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无意识教育是一种有效的品性教化方法,对幼儿养成慈孝品性发挥“隐性”教育作用。但无意识教育具有依附性,需要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发挥作用[1]。幼儿凭借亲身体验、体悟,才能使外部影响逐步内化,内在观念逐步外显,达到知行合一,使孝亲尊长活动收到显著效果。

1. 在多彩活动中体验慈孝

幼儿园开展以“孝道”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教师通过儿歌、三字经、故事、DCD、舞蹈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懂得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辛苦,懂得感恩;结合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端午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如“彬彬有礼”礼仪小天使活动、“孝心宝宝在行动”、“种植感恩树”、“感恩的心DIY、感恩箴言”征集等多种特色活动。还可以把一些体现慈孝教育的故事改编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慈孝。

2. 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慈孝

幼儿对家中父母的感恩和孝心是弘扬慈孝文化的重要内容。当代著名作家冰心就非常关心对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她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首先要教会孩子如何关心父母、爱护父母。很多事例证明,孝敬父母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基础的道德教育。一个孩子,如果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不照顾、不尊敬、不爱戴,怎么能去爱他人爱集体呢?如果一个孩子对生身父母都没有深厚的情感,怎么能升华出高尚的爱国之情呢?所以,我园要求幼儿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孝心:学会对父母表达感恩和关心之情,常说“谢谢”“您辛苦了”“您休息一下吧!”增强自我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有要求,从整理玩具、收拾书籍、吃饭、穿衣、系鞋带、睡觉等日常琐碎的小事入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父母表达孝心的小事,例如帮父母拿拖鞋、给父母捶背揉腿、帮父母盛饭等等。幼儿园要定期组织幼儿交流在家中对父母表达孝心所做过的事,及时捕捉亮点进行表扬,促进同伴之间相互启发、学习。

3. 在社区活动中体验慈孝

杜威明确指出要把儿童视为社会的一员,要求学校做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使儿童能够理智地认识他的一切社会关系并参与扩充这些关系”[2]。所以,敬老爱老的观念要由家庭推广到社会,有效地营造一种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我园位于鄞州区雅戈尔老年乐园附近,我们充分挖掘这个社区资源,把老年乐园作为尊老爱老的教育基地。教师经常带领中大班幼儿走进老年乐园,定期参加乐园“争做心理健康幸福老人”的聊天室活动,教师、幼儿在和老人聊天互动中培养了慈孝情感;平时每月一次走进老年乐园,幼儿争着向老人问好,牵着老人的手到户外散步,有时还往老人手里塞两块糖。老人们看到一张张稚嫩的脸庞,慈爱之情油然而生。我园和老年乐园联合举办的两年一届的老少同乐运动会是一大盛事,开幕式上,小朋友挥舞着红旗、鲜花、绿叶和彩环,用清脆嘹亮的童音一遍又一遍地向老人问好和祝福。老人和幼儿欢聚一堂,相互观摩体育技能。老人慈爱的赞叹、欢笑声,幼儿敬老爱老的热情,使会场洋溢着尊老爱幼的热烈气氛。

三、以家庭为亲密伙伴,实现家园同步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同时,使幼儿在家庭获得的经验能够在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应用。幼儿是否孝亲敬老,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环节,家长对老人的态度和关心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对父母和长辈的态度。一个家庭里父母和长辈的关系好坏也会影响着幼儿对父母的关注程度。

1. 面向家庭宣传慈孝理念

幼儿园从宣传入手,开展“慈孝文化进家庭”工程。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网站宣传、环境创设等途径,让家长了解中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主要内容,理解幼儿园进行慈孝文化启蒙教育的现实意义。可以结合全国首个“慈孝文化之乡”——江北区慈城镇,向家长讲一些有关慈孝文化的历史故事和现在的典型事例,从而增强家长的慈孝教育意识,在观念和行动上与幼儿园的教育达成共识,做到对子女慈爱而不溺爱,并有意识地为孩子的慈孝言行创设机会,搭建平台。

2. 开展家庭孝亲悦亲活动

老人是过往薪火的传承人,是既有财富的创造者,是未来发展的导航师[3]。老人身上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幼儿园要引导家长让子女知道长辈有哪些长处,从而增强子女对长辈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如果爷爷奶奶是乡下农民,可以让幼儿接触他们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情景,感知他们艰苦朴素的精神,崇拜他们的劳动技能,向他们学习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果爷爷奶奶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让幼儿羡慕他们丰富的知识,学习他们爱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要让幼儿常与长辈交谈,记住长辈的生日等,懂得给老人买礼物。这些孝亲和悦亲活动,会使孩子从小养成尊敬长辈的习惯。

3. 组织家长慈孝专题活动

笔者所在幼儿园以家长慈孝微论坛等为载体,引领家长进行家庭开展悦亲孝亲教育的情况交流,并开展慈孝专题系列活动:2011年3月,开展“慈孝文化我来说”家文活动,共征得文章128篇,家长们旁征博引《弟子规》《论语》等经典,阐述自己对慈孝的理解;2011年11月,开展了“慈孝之家”评选活动,全园家庭纷纷踊跃报名,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海选”活动。随着争做“慈孝之家”活动的步步深入,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慈孝故事“浮出水面”,最终评选出全园十个慈孝家庭,每一户都用最真实的事件折射出慈孝文化的影响力。更可喜的是,此次活动后,慈孝的内涵与外延在活动中不断扩大,从家庭延伸到邻里,从邻里拓展到社会。

“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而不终的道德根本,我们祈以进行“慈孝”启蒙教育,让传统文化回归教育,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中,拓展幼儿品德教育的内涵,提升幼儿各方面的综合素养,从教育的源头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参考文献:

[1]孙晓轲.儿童德性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161.

[2]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28.

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孝 孝文化 特征

一、孝及其起源

(一)孝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孝经》中所阐述的孝是天经地义之事,由此可见,孝的地位至高。另外,孝也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梁漱溟、钱穆、谢幼伟等一些学者对于孝及孝文化的研究之深,并且认为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孝的文化,甚至连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认为:“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经’”[1]。另外,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性观、社会观、发展观于一体的首要观念。孝包含了儒家伦理的亲、尊、长的基本精神,并且其内在反映出来的道德内容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特殊意义。

(二)孝的起源

任何思想的起源一定与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马克思指出:“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2]”恩格斯也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3]”所以,探寻“孝”的起源,一定要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相联系,“孝”的真正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孝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氏族公社末期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的时代,而其被充实或正式形成孝文化则是在夏商周奴隶制社会[4]。笔者较为认同一种说法,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孝道形成的直接原因。因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通过实践来实现和向前推移的。孝道,作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内容,它的形成与完善也是同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的。

二、孝文化及其特征

(一)孝文化

肖群忠先生在《孝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这样界定孝文化概念,孝文化是指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及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综合,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宗教、哲学的形上价值理想,它们仍然属于狭义的精神文化或道德文化范畴,但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社会性延伸则已属于文化的范畴了[5]。在这一层面上对于孝文化进行界定,可以看出孝文化的一些特征以及孝文化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

(二)孝文化的特征

“家国同构”是中国特有的政治社会框架,在这一背景下,孝文化经历数千年的沉淀与演进,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就其特征而言,主要体现为:第一,血缘性。“孝”是一种基于自然性的血缘关系的原初情感。《礼记・祭义》云:“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有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6]”这些经典中所流露出的不仅是生命的根源意识,更在辩证中展示出人类超越于动物的情感所在,这也正是“孝”观念的发生学意义所在。第二,伦理性。孝,属于家庭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内容,涉及的主要是父与子、长与幼之间的关系,后来衍生为君臣等级关系。《孝经・开宗明义》已经阐述了“忠孝合一”的观点,在伦理这一特征上,孝的延伸已经超越了家庭关系,上升到社会关系中。于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出“愚孝”、“愚忠”等问题。第三:义务性[7]。作为传统孝文化的经典,《孝经》通篇所讲的都是孝的义务,从天子到诸侯遍及庶民,每一个等级中存在不同的行孝义务。甚至于最高的天子,也要履行“孝子”之义务,在孝的范围内,任何人都是义务的主体,而非接受的客体。几千年来,孝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不仅没有失去光彩,其积极作用反而愈加明显,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孝文化的义务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可以说,孝的义务性不仅在于规定了某一个家族内部的伦理道德规范,同样,这一特征逐渐成为社会个领域内的道德规定。第四,教育性。孝文化之所以能在传统文化的宝库中经久不息,并历练为经典文化,这与其教育性是分不开的。孝的教育,使孝道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弘扬和推广,孝的精神深入人心,成为大众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上至父母双亲,下至子女孩童,孝的教育不仅起到了因教及德的作用,在这个角度上来看,孝文化也是一种在实践中发展的文化。在当代中国,重读“弟子规”、“谁是最美孝心少年”、“孝子评选”等活动的兴起,同样印证着孝文化的这一特征――教育性。

不同的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对于文化的理解各有不同,同样,对于文化特征的把握亦有区别。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正在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过程中,更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孝”文化。正确理解和清楚分析孝文化的特征,对于理顺孝文化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作用。“孝”应当成为当代社会每一个人心中最普通、最受用、最具教育意义的意识。使其在规范大众思想、解决家庭矛盾,乃至处理局部社会问题中发挥起积极作用。

注释:

[1](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三联书店,1956:165.引自:肖群忠.弘扬孝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序)[M]. 转引自: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58:14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人民出版社,1960:125.

[4]杨振华.“孝”的历史流变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5.

[5]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07:3.

[6][7]肖波.中国孝文化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2-07:26,30.

参考文献:

[1]孝经[M].

对孝文化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孝德;传统文化;道德

说起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孝文化不能不提;而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拥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中国,孝文化始终在其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对孝文化的重视,正构成了中国有别于其他各国的特色之一。

一、孝德文化的内涵

(一)“孝”是家庭伦理道德

在孔子时代之前,孝即“追孝”,其意是指孝的对象为已逝先祖,并非健在的双亲,同时孝也主要体现在对祖先的祭祀中,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而至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战国之交,孝的祭祀本意开始削弱,人的主体性进一步突出,单系亲族组织的家庭结构趋于定型,而这种亲族组织,又以父系血缘为构建的纽带。因而,孔子其实更为重视孝的现实人伦道德意义,重视孝作为家庭伦理道德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以此为基础,孔子最终确定了“善事父母”这一纯粹的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孝。

(二)“孝”是心理情感的培养和展现

子女对父母之孝,必先发自肺腑,真心实意,要从心底去尊重父母。若只是单纯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这并非真正的孝。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指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便是说,如果子女对父母的孝,缺失了敬意,而只是单纯的“赡养”,这与饲养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孔子进一步要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父母的年岁,为人子女必须要知晓,一面是欢喜,一面是忧惧。所欢喜的,是因父母平安又度过了一年,所忧惧的,则是因年岁增加致使衰老,接近死亡。这种细腻的情感反应,便是子女对父母真心实意关心的真实写照,而只有这种建立在对父母真正的关心和尊重上的孝,才是孔子所认同的“孝”。

(三)“孝”是善待自己,设身处地为双亲考虑

子女一言一行总是牵动着父母最敏感的神经,因而,为人子女应该善待自己,不让父母为自己劳神费力。孔子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无违,即是不要违背。当然,孔子所说的顺从,并非毫无原则一味的顺从,从这个角度上看,孔子又提出了“事父母几谏”的准则,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所以总体而论,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孝,还是一种建立在顺从基础上的孝。

二、当下中国孝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长辈的关爱演变成对孙辈的溺爱,形成一种扭曲的亲子关系

过去,孝道中强调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心和照顾,晚辈对长辈要绝对的尊敬,要长幼有序。而当下,孩子成为了整个家庭的中心,孩子的需求便是整个家庭的需求,家庭中最细微的举动似乎都是为了满足孩子的需要,对祖辈的关爱则忽略了。作为家中最年长的祖辈,他们操劳了一生,辛苦了一生,年轻的时候,他们眼里心里都是自己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受苦受累,任劳任怨。晚年之际,当孩子的臂膀终于足够强健,当孩子们终于成家立业,他们,却又开始忙于照顾孩子们的下一代。对孩子的重视和对祖辈的忽视,形成了当下中国孝文化中一个明显的问题。

(二)晚辈对长辈的“掠夺”日益严重,长辈生存压力加大

长辈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子女成家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青年一代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归根结底便是“成家”的压力。成家,意味着要有稳定的能够养家糊口的工作,要赚足够的钱买车买房。沉重的压力落在了青年一代的身上,同时也落在了父辈们身上。当子女面临婚姻问题时,父辈们往往不遗余力为孩子的婚姻添砖加瓦,拿出自己一生的积蓄给孩子买车买房,父母将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都浇灌在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父母永远无法对孩子的困境袖手旁观,于是落在父辈们身上的压力也越来越重。

(三)道德感的缺失,导致“养儿不防老”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有了后代,便意味着年纪大了的时候有了依靠。但如今,一些年轻人热衷追求自我生活,嫌弃苍老的父母所带来的麻烦。于是,他们选择对父母“敬而远之”,刻意逃脱自己身为人子的责任,父母的衣食住行,他们一概不管不问,父母的情感需求,他们只管充耳不闻。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已经丧失了为了子女的基本责任。

三、当代中国孝文化的重新构建

孝文化的重新构建,对维护家庭的和谐和社会的稳定、对我国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

(一)批判性地继承传统孝德观,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孝德观

中国传统的孝德观在中国的社会历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有很多精髓之处,放到千年之后的今天,也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如儒家所提倡的侍奉父母必须要诚心诚意,要真心实意的关心父母,对待父母要尊重,要敬爱,这些都是非常经典、放在当代也同样很适用的一些理论。对待这些经典理论,我们应积极吸收,使其成为当代孝德观的组成部分。而同时,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积极吸收传统孝德观中的经典,大胆舍弃其中过时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型孝德观。

(二)积极弘扬新型孝德观,营造良好的孝文化氛围

良好的孝文化氛围,有助于人们形成良好的孝德观念。而孝文化氛围的营造,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父母,应该从小便向孩子灌输尊老敬老等观念,让孩子从小对孝德有所感悟;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孝文化的教育,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何为孝,为何孝;最后,社会和国家也应加大对孝德观念的宣传,让孝的观念深入人心。良好的孝文化氛围,绝非一朝一夕或是个别人就能成功营造,社会各个阶层都应一起努力,在自身理解孝德观的前提下,去感染身边的人,特别是去感染正在成长的下一代。这样,真正适应中国社会的新型孝文化的构建,才能指日可待。

(三)完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的强制性形成约束力,来达到孝文化构建的目的

相关期刊更多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教育厅

生命与灾害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市民防办公室

无损检测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