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电工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 中级维修电工 技能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2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的是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高职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训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提高实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对学生今后的就业和深造有着积极的意义。《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是我院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通过4周的集中实训,巩固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化维修电工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达到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规定的维修电工中级技能标准。针对2012年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鉴定内容进行了全新的改革,结合我院实际实训条件,机电一体化教研室对相关的考核项目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
1 实训考核项目改革
自2012年起苏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对中级维修电工的考核鉴定内容实行了较大的改革,经改革后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考核试题包括四大类,分别为: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PLC与变频器;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其中,内容改革较大的是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在旧标准2个子项目基础上新增了2个子项目)、PLC与变频器项目(全新增加的项目)以及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由原来的3种机床设备改为2种),而电子控制线路安装、测试、调整项目内容未作改动。经改革后新的技能鉴定项目、选考方式、鉴定比重、以及考试时间如表1所示。
根据技能鉴定新的考核要求,结合我院实训条件情况,机电教研室对实训项目进行了改革,最终确定了我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考核项目如表2所示。由表2可见,机床故障分析及检修项目采用X62W铣床、T-68床两种设备。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的考虑:一是充分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资源(X62W铣床、T-68床为原中级工排故考核项目)。二是X62W铣床、T-68床相对于新的考核内容M7130、C6150、Z3040、行车等设备电气控制线路较复杂,学生掌握了复杂的机床设备的故障排除后,有了一定的基础,其他较简单的设备排故应该就能迎刃而解了。
2 合理调整教学次序,提高教学效率及效果
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项目很多,合计共有12个子项目(由表2可见),而每个子项目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技能考核时抽签决定具体的考核项目。目前,因我院现有的PLC实训室改造尚未完成,暂时不能满足PLC与变频器项目的培训与考核要求,因此目前该项目在我院的校外实训基地苏州万里培训中心进行,因在两地训练,若按原有的实训安排(逐个项目进行),4周已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而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已不可能再增加课时,为此,经机电教研室的老师讨论,最终决定根据具体项目及学院现有实训条件对教学次序进行调整:第一周(5 d),全班集中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第二周
(5 d),全班集中进行机床故障排除训练。第三周(4 d),一半学生在校本部进行电子项训练,另一半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PLC与变频器的训练,第四周
(4 d),电子项与PLC项学生进行交换训练,最后预留1~2 d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将自己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实践证明,此项调整缓解了实训资源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解决了实训课时紧、内容多等问题,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
3 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训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指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教学效果。通常在指导过程中,笔者采取“三结合”的原则。其一,讲练结合的原则。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诸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前序课程中已学习讲解过,但很多同学仍不会使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系统训练实训中用到的工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其二,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即在集中训练的同时,要注意一些项目的分散练习。如在进行电机控制系统配线并通电试运行项目训练时,必须采用集中练习,并且要求学生规范操作,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但有些项目需分散进行,如学生在进行排故练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需要进行个人指导,对于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再进行集中讲解,如此将集体指导与个人指导相结合使实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训练与考核相结合原则。在指导的过程中,采取阶段性练习与阶段考核相结合,可综合提高实训效果。学生练习到一定程度,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安排阶段考核,营造考试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且学生平时练习时,心态比较放松,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往往认识不够。通过阶段考核,教师给予点评指正,学生往往记忆更为深刻。
4 因材施教、创新学习评价体系
课程成绩对于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改进成绩的评定方式,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训效果。经过探索尝试,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主要有2种考核方式:①采用“以证代考”的考核方式。②采用“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所谓“以证代考”是指有的学生之前已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进行实训,已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的学生可以不参加该课程的培训与考核,即可获得该课程的成绩,取得相应的学分。
如此,该部分学生可充分利用时间参加其他工种的培训与考核,掌握更多的技能。而对于未参加过培训且未取得证书的学生以及曾参加过培训但未取得证书的学生,则实行“阶段考核和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学生的课程成绩 =阶段考核成绩×40%+专项考成绩×60%。其中阶段考核为每个项目实训过程中组织的考核,主要采用学生当场操作现场打分的方法。同时创造性地提出由实训技能较好的优秀学生与实训指导教师组成成绩评定小组,按照评分标准(苏州市的中级维修电工的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进行评分,最终取小组平均分。若学生本人觉得成绩偏低,可以继续加强练习,申请再次参加考核(为了便于操作,申请不超过两次),而专项考核则为最终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选派的考官进行的考核(即学生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上的成绩)。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笔者感觉,能充分利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强化训练,同时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有了学习的紧迫感,课堂充满活力,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学生感觉评分方法公平合理,学生“劳有所获”,一定程度上使学生间的激励竞争意识得以强化。
5 积极总结交流经验,强化教学相长的作用
实训结束后,实训的总结交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主要采用口头交流与书面报告两种方式,口头交流采用先小组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提出要求。而书面报告则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总结自己实训中的体会、收获、存在问题及今后改进的措施等。教师可通过此次交流和书面报告,了解学生对实训的建议和意见,并进行分类总结,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改进。
6 实训成效
经过近几年对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院中级维修电工考核的一次性通过率均达到了95%以上,远远超过了苏州地区其他兄弟院校的通过率,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职业素质得到了监考人员的一致好评。通过技能实训与考核,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高端技能应用型专门
人才。
参考文献
[1] 解后循,宋卫东,赵世婧,等.汽车维修电工(中级)技能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2] 李广兵,吴兴锦.电工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3] 罗庚兴,宁玉珊.高职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1(3).
[4] 黄革勋.中职维修电工技能“三阶段训练法”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2).
[5] 唐文荣.提高维修电工实习教学质量的途径[J].科技教育,2008(5).
关键词: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F470.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直是企业的管理思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高压供电在电能中需求是越来越大。因为作为高压输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输变电工程线路施工质量的高低更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所以如何打造出高品质的工程师设计们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本文就电力工程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
1、高压输电工程工程的概述
高压输变电工程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使得电网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其施工方案、组织和工程管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在管理工作中采用各种先进的管理工艺和方法让管理更加准确有效,对成本与时间的整体控制更加的合理,这对于提高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效益、降低施工投入成本和加强管理者的科学管理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电力工程是一项劳动密集型模式,因此施工管理的主要难点就在于资源密集、专业众多、技术专业、施工复杂、资金密集等,在实际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设计、设备和材料的影响,使得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多种问题与不足,需要在工程施工管理中进行良好全面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能够满足要求。
2、高压输电线路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电力需求的不断增加,高压输电线路工程质量要求比过去更加的严格规范。而输电线路工程作为一项多工种、多专业、多环节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基础工程、测量工程、土方施工成、架线工程、搭杆工程等多种方面进行严格控制。只有严格有效的确保这几部分的施工质量,才能够保证施工的进度与质量,进而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针对目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应当结合现有的规章和制度进行全面控制,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做到责任到人,明确规范各方面的管理原则和要求,使得具体管理规范和措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对员工的施工规范和管理意识有着良好的提高。
2.1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原则和要求
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项目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等管理人员的责任,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以保证能顺利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施工企业应确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把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安全施工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尽可能的堵塞管理漏洞,防止不安全施工。
2.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管理的方法措施
根据此前确定的施工管理原则,企业可根据以下几点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
(1)各施工单位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建设总体目标,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期确立明确的安全施工目标,并根据所制定的目标进行层层细化,使得各级人员都有自己明确的安全目标,并以此目标作为其考核的重要标准,以保证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进行施工。
(2)依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有关规定,施工单位需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根据此前制定好的安全目标,层层细化,落实到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微步骤中,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文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专门人员进行填写,以便监察人员抽查调研,保证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同时选举出来的各级相应责任人,必须认真仔细落实其对应的安全施工责任,在源头上做到“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3、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高压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所谓的基础,是指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地下部分的总体。它能够承受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荷重并将其传递给周围的地基,起到稳固高压输电线路的目的。基础施工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影响。高压输电线路施工中一般采用板式基础,阶梯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基础、斜插基础及桩基础等多种基础形式。为了有效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应针对不同的基础形式所具有的不同技术要求及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3.1.1高压输电线路掏挖基础施工
直接将混凝土浇筑在掏挖成型的土坯中,即可形成掏挖基础。掏挖基础的特点是其承载充分利用了原状土的机剪强度。因此,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尺寸进行开挖,尽量避免对基坑周边原状土的扰动。在基坑施工完成后,为避免基坑时间太长而造成坍塌,需要立即进行}昆凝土浇灌。此外,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一旦发现孔壁有坍塌迹象,应立即停止施工。
3.1.2高压输电线路阶梯基础施工
阶梯基础具有施工难度小、工艺简单等特点。要注意在开挖施工过程中,以防降低地基土的承载力,应尽量避免扰动到基底原状。由于高压输电线路穿越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经常会遇到如较塑状态的粉质粘土等容易塌方的较差土质。此时,应根据现场具体的土质情况,合理放坡,并采用基坑土堆放在离基坑较远处、做好基坑开挖和混凝土浇制过程的排水施工、基坑附近严禁堆土、校核L(基础中心至坡边的距离)是否满足要求,是否能按要求降基等基坑支护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2高压输电线路杆塔施工
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施工一般可分为整体组立施工和分解组立施工。其中,整体组立杆塔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求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分解组立杆塔时,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要求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o。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1)在杆塔的起吊设备、绳索规格、起吊方案的选择及起吊现场的布置等方面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起吊技术标准要求。此外,为防止车位不合理造成起吊困难,起吊杆塔前要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地选择吊车车位。(2)为防止钢管杆在起吊过程中脱节,在钢管杆整体起吊前,应检查其每段之间的插接长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在插接部位预先做好保护措施。(3)在杆塔起吊过程中,要缓慢转杆,防止杆塔突然倾倒。为防止杆塔一侧受力后有些部件会变形损坏,在必要时要采用双吊点同时起吊。起吊的吊点位置应与设计图纸上所标注的位置一致,不能擅自更改。(4)在组立杆塔过程中若遇到特殊情况,如组立角钢塔时发现杆件加工尺寸误差太大,无法正常安装,就必须与铁塔加工单位联系更换。
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防护控制
工程移交后,按合同要求做好工程的保修工作,如工程竣工、验收移交前,项目部派专人对线路进行防护。防护重点:山体滑坡、基面回填土沉降、塔位地面变化(结构变形);耐张、转角塔超偏、塔材失盗、螺栓松动;绝缘子等电气设备完好情况、接地体埋设状况及通道内树木生长与新建房屋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妥善处理。同时开展优质服务并通过质量回访和改进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难点;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07-01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园林绿化工程项目也在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当下人们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使其真正体现出园林绿化效果,相关施工单位,应对其整体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控,结合相关图纸设计要求,及时找出工程中存在的具体施工技术难点,并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根本上提升园林绿化施工质量,为其长期稳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园林绿化施工中的技术难点分析
1.1 施工准备阶段难点分析
施工准备阶段是保证园林绿化效果的基础性条件,首先,在施工前期,工程设计单位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图纸要求,全面检测现场施工环境,看其是否符合施工需求,一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应立即作出调整。其次,施工单位在建设初期,要编制好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施工计划,并按照施工预算方案,将工程各环节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资金成本等准备充足。同时,还要合理组织施工队伍,完善现有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从而为保障园林绿化质量,创造良好的条件。
1.2 施工工序控制难点分析
园林绿化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对于各施工环节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某一工序出现偏差,都会影响到整体工程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一施工工序的管理,尤其是那些重难点施工工序,应按照工程质量规范制度,对其采取实时的监督和管控,杜绝一切违法操作施工行为的发生。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使每一工序都能达到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最大化保证施工质量,使园林工程绿化效果发挥到极致。此外,还要针对难点工序,提出有效的控制建议,并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相关施工材料、设备、工艺等进行全面的检测,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且还要做好相应的检测报告,以便于为后续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
1.3 施工方案的优化和完善
施工方案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正确指导各施工工序的有效开展,而且对于工程成本控制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对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相关施工单位一定要联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理单位共同进行分析和评判,直到符合施工要求,才可进行投入使用。同时,优质的施工方案,可以减少工序变更情况,降低工程造价费用,间接也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1]。
2.园林绿化施工技术难点控制措施
2.1 人员控制
2.1.1 提升工程参建人员质量控制意识
施工人员是园林绿化工程中主体组成部分,其专业素质和施工意识对于工程施工质量而言,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加强其质量控制意识的管理,使其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可以按照相应的施工规范标准,按部就班的进行开展,从而保证每一环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另外,还要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使其可以将质量控制意识作为核心工作理念,进而更好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以身作则,将每一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到最好[2]。
2.1.2 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
在园林绿化施工阶段,任何工序环节,都离不开施工人员的科学操作,只有提高其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才能最大化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园林绿化的环保性和经济性。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教育活动,培养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责任意R和质量控制意识。
2.2 材料控制
2.2.1 土壤控制
优质的土壤环境,可以促进绿化植物的健康成长,提高园林绿化效果。因此,在进行绿化植物种植时,应结合植物的生长习性,对所种植的土壤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测,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种植标准。另外,还要控制土方摆放的形状,避免对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同时,还要结合景观设计要求,合理配置绿化植物,确保地形整理的规范性和鉴赏性,使其在满足植物良好生长的同时,也可促进植物绿化效果的提升。
2.2.2 苗木控制
园林苗木的好坏,对于整体园林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控制好苗木采购工作,确保其规格、外形、根系质量、健康情况等符合相关工程绿化需求,这样才能确保苗木成活,使其尽快达到预期绿化效果。
其一,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种植时,应先对苗木树冠、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再拆除土球外包装。另外,采取分层填土的栽种方式,使苗木土层密实度得到良好的提升,并在栽种24小时后进行浇水,这样才能提高植物成活率,保证工程绿化质量。
其二,苗木移植阶段,要结合实际气候环境、树苗生长习性及运输路线等因素,科学合理的选择起苗方式,如处于体眠时期的乔灌木植物和藤本植物,要选择裸根起苗方式、乔灌木幼苗则要选择带宿土起苗方式、而成活率低的常绿树则要选择带土球起苗方式。另外,为了确保苗目成活,应在起苗工序开始前,对苗木进行适当的短截,避免残枝、病枝混入其中,影响工程绿化质量。同时,还要在上车前,对苗木土球进行包扎,并喷洒适宜的水量,从而为促进苗木成活提供可靠的保障。
其三,对于已成活的绿化植物,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其养护管理工作,结合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制定完善的苗木养护方案,明确苗木浇水时间、施肥用量。并根据园林植物养护标准,定期对其进行修剪,避免自然伤害的发生,严格控制农药喷洒比例,有效防治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全面保证苗木质量,提高园林的鉴赏价值和环保价值。
2.3 环境控制
2.3.1 气候特征
园林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与当地气候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绿化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气候特征,选择适宜种植的绿化植物,并掌握好不同植物的移植季节,从而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在最佳时间内进行苗木种植,这样才能保证苗木成活,增强整体园林绿化效果。
2.3.2 施工环境
园林绿化工程中,会涉及多种专业技术和工艺手法,为了避免出现技术交叉,应在实际施工时,严格控制好施工环境,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工作关系,防止施工污染给绿化植物带来的损害,从根本上保证苗木成活,使其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
结束语
园林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施工环节质量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运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外,还要提高相关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其可以按部就班的开展绿化施工工序,从而对绿化苗木科学合理的进行养护和管理,最大化保证苗木成活,提高园林绿化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电气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能否按设计图纸、规范施工,关系到整个工程能否高质量、高效率展开,也直接影响到用户的使用安全。本文对建筑电气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防雷接地
1.1 防雷接地系统
问题:接地体采用搭接焊时,焊接长度不足;接地干线与接地网连接数目少;利用混凝土柱内钢筋做引下线时,主筋数量不足;女儿墙上避雷带支持卡子固定不牢。
防治措施:(1)搭接焊时,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两倍,三面施焊。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当直径不同时,搭接长度以直径大的为准);(2)接地干线至少应在不同的两点与接地网连接;(3)根据主筋的规格确定用做引下线钢筋的数量,引下线之间应用圆钢弯成U形进行焊接;(4)女儿墙上设支持卡子应预留洞,埋设支持卡子用混凝土筑牢,不能将圆钢用锤子打入。
1.2 建筑物等电位联结
问题:(1)浴室(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联结线使用扁钢敷设;(2)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为TN-C-S时,没有在电源总进线处做重复接地;防治措施:(1)LEB线应采用不小于4mm2铜导线在地面或墙内穿绝缘导管暗敷设;(2)电源总进线处做重复接地,并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装置,且接地电阻应达到设计要求。
2 电线管路敷设
2.1 管线敷设
问题:(1)管子入盒时,不进行固定,不带护口;(2)暗配在混凝土中的管子,拆模时外露;(3)JDG导管连接时,使用普通扳手,未抹导电膏。管子切断后,管口处有毛刺;(4)导线连接处的焊锡不饱满,出现虚焊、夹渣等现象。
防治措施:(1)管与盒螺纹连接时,必须用锁紧螺母和护圈帽固定,焊接连接时应用塑料内护口保护电缆绝缘层;(2)暗配在混凝土中的管路,应将导管敷设在底筋上面,使管路与混凝土表面距离不小于15mm;(3)JDG导管连接时应使用专用的紧定扳手,操作时用力均匀,以免施加的侧向作用力使紧定螺钉拧紧前“脖颈”处被拧断,且接口处应涂导电膏。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平面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锉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4)涮锡时焊锡的温度应适当,涮锡要均匀,操作后及时擦去多余焊剂,保持接头部分清洁。
2.2 桥架、线槽安装
问题:(1)金属桥架及支架未可靠接地;(2)桥架、线槽内敷设的电线电缆没有设标志牌;(3)桥架、线槽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未做
处理。
防治措施:(1)金属桥架、线槽不能做设备的接地导体,设计无要求时,全长不少于2处与接地或接零干线连接。非镀锌桥架的跨接地线最小截面积应是不小于4mm2的铜芯导线;(2)桥架、线槽内的电线电缆应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在首末端和拐弯处设标志牌;(3)桥架、线槽穿过变形缝处应断开,两端固定,内部电线电缆留有补偿余量。
3 配电箱安装
问题:(1)箱体稳注后周边缝隙过大,箱内杂物多;(2)箱体用电、气焊开长孔,箱内壁焊点锈蚀;(3)多根导线叠加压接在同一个接线端子上,零线和接地线混用;(4)箱内元件标注不明,无法知其用途和功能。
防治措施:(1) 箱体安装时应同土建密切配合,出现缝隙后,用水泥砂浆将箱、管注实,并及时清理箱内外杂物、砂浆,保持箱内外干净整洁;(2)箱体订货时,向配电箱厂家提出要求,严格按设计图纸生产,箱体的“敲落孔”要与进线管相匹配。施工中如有变化,应用机械开孔或送回厂家处理。箱内锈蚀部分及时补刷防锈漆;(3)同一接线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如确需多根导线同时压在一个端子上,应使用接线鼻子压接。零线为淡蓝色,接地线为黄、绿相间双色,严禁混用或作为其它导线使用;(4)配电箱安装完毕后应标注好开关、仪表等元件用途,各回路编号齐全。
4 灯具安装,照明
问题:(1)灯具安装位置与设计不符,成排照明灯具水平度、垂直度偏差较大;(2)吊链日光灯的吊链选用不当,链条不平行;(3)灯具安装高度不满足接地或接零保护要求。开关及插座面板安装的不够平整,和建筑物表面之间存在着缝隙,开关无法将相线断开。插座的相线、零线、地线间的接线十分的混乱,部分三孔插座没有接地线。螺口灯头接线不够准确,软线吊灯灯头线的长度不够,将绞织线作为吊线,没有设置保险扣或者保险扣太小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防治措施:(1)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定位灯线盒的预埋位置,及时纠正偏差。成排照明灯具应统一弹线定位、开孔,确保横平竖直;(2)带罩或双管日光灯及单管无罩日光灯,链长大于1m时应选用铁吊链。吊链应相互平行,灯线不应受拉力,且宜与吊链编叉在一起;(3)在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4m,电源电压高于36V的金属灯具外壳,必须使用灯具专用的接地螺栓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并加垫圈和弹簧垫圈压紧。
相当一部分建筑在安装照明工具时都存在着严重的偏位现象,成排灯具的直线度与水平度存在着较大的偏差,造成这些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预埋灯盒过程中位置不够准确,实际安装时也未制定一套有效的解决措施,所以,在对照明工具进行安装前,应明确中心点,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偏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其解决,根据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中可以拉线定位,从而将照明器具的纵向、横向以及斜向放到一条直线上。此外,对于特殊地区的照明器具无论在型号、规格还是在位置与高度方面都应与规范要求相符,比如在卫生间、厨房内设计时应采用防水灯,如果超过地面两米以上,它的金属外壳应进行保护接地,同时还要配备专门的接地螺栓。采用螺口灯头时,如果相线没有与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进行连接,而接在端子上的是零线,那么,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5 开关、插座及面板安装
问题:(1)插座的中性线与保护线接反,开关中拱头接线,造成串接连接;(2)暗装开关或插座标高不一致,面板与墙面间有缝隙;(3)同一场所使用不同类型插座时无明显标志;
防治措施:(1)要求操作者熟悉规范,掌握接线要求,施工中加强监督检查;(2)预埋接线盒时,与土建专业密切配合,准确定位接线盒位置。面板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安装牢固,表面光滑整洁,无碎裂、划伤,装饰帽齐全;(3)当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插座安装于同一场所时,应有明显区别,必须选用不同结构、不同规格及不能互换的插座。配套插头应按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区别使用。
6 结束语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工程建设各环节的管理。前期招投标时,建设单位要严格把关,选择有实力、技术好的队伍入围。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施工前要认真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对进场设备、材料认真检查。各级管理人员要按设计要求和专业规范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把全过程质量控制落实到工程建设中。
参考文献:
[1]章迎尔 主编.建筑装饰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年 04 月.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前言
静力压桩施工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开始研究应用,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压桩机械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进一步得到推广,到到20世纪90年代,压桩机实现了系列化,既可施压预制方桩,也可施压预应力管桩,目前在全国许多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某工程简介
某工程地上十五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52.2m,建筑面积为16400m2,建筑结构类型:一类高层建筑,现浇框剪、框架结构。
本工程地质情况:①人工填土层平均厚4.4m;②冲积土层平均厚11m;③残积土层均厚6.5m;④基岩均厚23.1m,顶面埋深16.1-26.95m。
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其采用静压PHCΦ500mm预应力C80管桩,管壁厚125mm,单桩设计承载力: 抗拨1000KN,抗压2000KN。桩端持力层为基岩的全风化岩层,桩长为18至25m。桩顶设计标高为-6.5m,局部达-7.5m,工程桩总数213根。
二、静压桩施工过程
(一)施工准备
1、对施工场地要求:场地地耐力应不小于140KN/m2,坡度不宜大于1%。当桩机在上坡时,坡度应控制在10%左右,上坡时卸掉桩机配置。桩机最小工作半径:桩位中心距周边建筑物应大于1/2压桩机宽度+1.0m,且对建筑物应配备相应的保护措施。
2、管桩堆放和管桩进场前应有出厂合格证以及管桩的检验报告。堆放时应选择在坚实、平整的场地,以防不均匀沉降造成损桩,并采取可靠的防滚措施。
3、桩位测量定位根据基准点进行放样,将轴线控制点引出6至8m,做好测量控制网。
(二)压桩技术
1、桩机的就位:桩机移至桩位置,将桩机调平,使夹持器的中心对正桩位中心。
2、管桩的就位:当管桩下放至地面10cm处停车,夹持器把管桩夹紧,吊车的吊钩放松。夹桩的压力不大于5Mpa,并应逐次加压。管桩对中方法:将钢筋制成的Φ500mm的模具放置在地面上,模具的中心对桩位中心,而管桩周边与模具的周边对齐。
3、压桩
A、压好第1节桩是保证整根压桩质量的关键,定位和垂直度应严格控制,压入时,先应根据机上水平仪调平机台, 同时须在桩机的正面和侧面分别设经纬仪或吊线锤,监控下桩垂直度, 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压桩速度不得大于2M/min。
B、合理的调节管节的长度,尽量避免在接桩过程中桩尖处于或临近硬持力层,管桩接头数不宜超过三个。
C、因为全风化岩面起伏的变化大,所以容易造成管桩终压后桩长不一,有砍桩与超送,露出地面的管桩应及时截桩,截至地面以下300至500mm,以免桩机行走时损坏管桩。
D、要求现场测量工作者对压桩过程进行全程测点测量。
E、在压桩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突况,如遇以下情况时应暂停压桩,并及时与监理、设计等有关人员研究处理:①桩身混凝土出现破碎及剥落现象;②压力值突然下降,沉降量突然增大现象;③桩身突然倾斜、跑位,桩周涌水现象;④地面明显隆起,邻桩上浮或位移过大现象;⑤按设计图上要求的桩长压桩,压桩力未达到设计值;⑥单桩承载力已满足设计值,压桩长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4、接桩
本工程的桩接头采用CO2体保护焊,依靠焊比和焊件之间产生电弧来熔化金属进行焊接,以CO2气体在电弧周围造成局部的保护层,以防止有害气体的侵入,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性,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焊缝。
A、需接桩时,其入土部分桩段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8~1.0m,便于接桩焊接操作,上下节桩段错位偏差不应大于2mm。
B、管桩对接前,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清刷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
C、管桩接桩一般为“U”形坡口,可采用JM-56型的Φ2焊丝。
D、焊接层数不得小于3层,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能焊外层,焊缝应饱满连续。每道焊接接头必须超前引弧以免产生缺陷,根部必须焊透。
E、尽可能缩小接桩时间,焊好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压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 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施压。
5、送桩
本工程送桩长度为0.5~4.5m, 当桩顶压至接近地面需要送桩时, 应测量出桩垂直度并检查桩顶质量、合格后立即送桩。送桩器的中心与管桩中心线应吻合一致。
6、终压
正式压桩前,分别对不同的桩型进行试压桩,确定压桩的终压技术参数为:以压桩力为主要控制指标, 有效桩长为参考参数。当有效桩长小于20m时的终压值取18Mpa,当有效长小于15m时,取终压值19Mpa,满压不再贯入后复压3次,间隔5min,每次持荷10s,总沉降量不超过 10mm。
7、截桩
桩头截除采用锯桩器截断,禁用大锤敲击或强行扳拉截桩。桩顶标高偏差不得大于2cm。电动切割机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抱箍上,通过手柄,进行割桩工作,割桩时需加水,操作时需要换几个方向。
三、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对管桩的进场检查验收工作进行严格把关。管桩的吊运应轻吊轻放、避免剧烈碰撞,进场的管桩应分类堆放整齐,垫木不可体用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应该用耐压的枕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堆放管桩的高度不超过两层时,可以拖拽取桩,但拖地端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废轮胎等弹性材料进行保护。当管桩堆放高度超过两层时,应用吊机取桩、严禁拖桩。
2、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周围建筑物以及围墙进行变形监测,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3、在对群桩承台压桩过程中,应考虑挤土效应的影响。一般静压桩的桩位复核在土方开挖后进行的,在土方开挖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桩的成品保护,此时就应该考虑土体反弹,土方开挖宜在压桩后的两周后进行,应采取分层均匀开挖,每次开挖的深度应视土质情况确定,粘土质土一般控制开挖深度为1.5~2.5m,淤泥质土的开挖深度一般控制在0.5~1.5m,土方开挖时采取了由四周分层均匀开挖,桩间较密的土方采用小型反铲开挖,则土层中的挤土应力被均匀地释放。
4、根据地质报告结果表明:本工程的地质中孤石较多,所以应对有孤石桩位采取补勘措施,探明孤石的位置、大小,因本工程孤石埋藏较浅,对小孤石可采取用送桩器进行排挤引孔,体积大的先用挖土机清除。
5、根据地质报告和实际情况确定配桩计划,并考虑同一承台的桩接头位置应错开。
6、当第一节桩入土垂直度偏差范围应控制在0.5%内,桩身垂直度偏差范围小于1%。
7、终压值由设计根据现场试桩情况及工程地质勘探报告等确定,一般磨擦桩以桩长为控制条件:①大于20m的端承磨擦桩以桩长为主,终压对照;②对于15~20m长的桩,密实砂土持力层时,应以终压力达2.0~2.5倍的设计荷载为终压控制条件,稳压不少于3次;③对于长度小15m桩,粘土持力层时,应以终压力为终压控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