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范文第1篇

为了突破时事热点的教学,以往大部分高三教师在政治复习的第二轮往往会进行热点专题复习。笔者认为,我们对热点背景应该要有准确定位,认识到:热点只是载体,只是背景材料;学生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者,而不是研究时政热点问题的专家。因此,在高考时政热点复习过程中,我们不应纠缠于微观,陷入为复习热点而复习的误区,而应强调对时政热点的宏观把握,致力于挖掘热点与基础知识的结合点,致力于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三政治教师应该把时事热点贯穿到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以及第二轮的综合复习当中去。

一、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阶段

这一阶段的复习以掌握基础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热点问题的覆盖面。传统的热点专题复习模式常采用热点背景―学科知识―典型例题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前两个环节往往充斥着大量的、空洞的背景材料与学科知识的罗列,容易让学生产生困倦感,对知识点消化不良,最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失去实效。

我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材内容设置出相关的热点专题,组织学生结成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具体步骤如下:

1. 设置研究课题。例如:模块一《经济生活》的复习结束后,我结合教材内容和当前时政热点设置了十个研究性学习的专题:1. 关于物价;2. 关于消费;3. 关于企业的经营;4. 我国的就业问题;5. 关于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6. 我国的社会公平与收入分配问题;7. 我国的财政;8. 我国的市场经济;9. 我国的经济发展;10. 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每个课题下面,我分别设置了三个子课题。例如“关于物价”,我设置了三个子课题:??我国目前物价现状;??分析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2. 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我要求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研究。一个小组承担一个课题。(1)合作小组的成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渠道收集最新的资料,特别要注意一些CPI、PPI、刘易斯拐点等常用的经济学术语,把握最新信息。(2)引导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3. 形成课题报告。学生上交课题报告,教师悉心指导,指导学生如何整合教材知识和时政热点。最后,教师将十个专题报告的汇总,形成《经济生活》专题研究总汇。教师打印出来,装订成册,以供同学们资源共享。学生们看见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出来,充满了自豪感。

在做热点专题研究时 ,学生热情高涨,效率非常高。一周内完成。笔者发现学生收集的信息是那么的丰富,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通过收集资料,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了中国的经济现状,接触了很多经济术语,增加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为考试解读试题的背景材料扫除了障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把收集信息与教材知识相结合,运用教材知识解读当前的经济现象,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如何解决目前的经济问题,增强了理性认识,一个专题做下来学生的运用教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高三政治二轮复习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师的复习更强调综合性,注重四个模块知识的整合。我的专题复习以第一轮复习为基础。针对第一轮复习中每个模块的专题报告,再次进行研究和整合,并且增添新的时政热点的复习。

1.首先,我引导学生要关注不断变化的形势。例如:2009年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外需不足、内需萎缩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为此,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达到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国又面临通胀的压力。因此,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发生了变化,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同时,国家多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由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变成稳健的货币政策。时事热点的不断变化,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关注变化的形势。

2.其次,增加子课题。例如“关于物价”,我新增以下几个子课题:(1)关注物价的变化,今年的物价与去年物价总体发生哪些变化。(2)变化的原因何在。(3)分别运用“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原理分析物价变化的原因。(4)结合“经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物价问题。(4)分别从“政治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去解决物价问题。通过这些子课题的补充设置,引领学生继续关注热点问题,做到应用四个模块的原理多角度地分析和解决一个问题。在完成课题中,学生的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二轮复习中得到进一步提升,产生质的飞跃。

3. 再次,增加新的热点复习。时政热点除了要关注一些诸如节能减排、社会公平、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等长效热点,还要关注新的即时热点。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这些即时热点,也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这些热点的复习,我采用专题合作研究的形式和每周一次的学生时事新闻播报和时事点评等形式,引导学生经常去关注身边的时事。

实践证明: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专题研究,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实现了热点复习与知识系统复习的有机结合,强化了书本知识的消化与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解题能力。学生对热点复习不再茫然,因为他们已经成为热点专题的主动驾驭者,大大提高了高三政治时政热点复习的实效,帮助学生有效应对文科综合考试。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汇总范文第2篇

实践教学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必须面对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之一。全面了解和把握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育改革中的主要问题,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育,使更多在校大学生在实践中认知社会、体验价值、践行责任、升华思想,是广大专业从教者的重要职责。

一、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理念含混

“理念”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高校实践教学是受制于专业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深入实际、深入社会,从而使其素质和能力得以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活动。[1] 但是,纵观近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不难发现,其要么理念不清,将办学理念与专业教育理念相混淆,要么脱离人才培养目标,片面追求实践教学设施配备,造成实践教学或偏离于劳动力市场需求,或成为低层次的业务熟悉过程。

(二)教学体系同质

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地方本科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因受限于不同教育资源与背景,并坐落于有着不同市场需求的城市,因此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搭建本该立足需求、着眼能力、彰显特色。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据调查,近年一些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在相关经费配套下尽快完成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纷纷奔赴名校展开调研,学习、参考其实践教学的方法、内容等,有的甚至全全搬回。这不仅使实践培养渐失优势,教学体系趋于同质,而且也造成了毕业生之间的恶性竞争。

(三)教学时间短欠

完善专业实践教学,必须从时间上得到保证。没有足够的教学时间,任何实践教学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当前在时间安排上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教学时间过于集中,减少了师生互动和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将专业实习集中放在第六学期的前半学期,且实习单位多由学生自由联系。二是教学时间严重不足,不能有效保证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目前,除国防教育、思政社会实践、学年论文等必修实践环节外,学生真正用于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只有6-9周时间。这一点从专业教学计划学时学分设置中也能清楚看到(专业总学分为170-174分。其中,集中实践环节为13-20分,仅占总学分的7%-12%)。

(四)教学管理滞后

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是在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组织、协调和领导下,制定并组织专家审核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和实施计划;组织、协调专业实践教学实施,并对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和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对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协调,使有限的资源得以高效利用的活动过程。[2]近年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管理虽说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和进步,但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在加快提升高校办学水平的新要求下,还存在以下严重问题:管理理念滞后。重命令,轻服务。管理制度残缺。多规章,少考评。管理机制僵化。喜控制,厌协调。管理方式传统。看结果,略过程。诸如此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要因。

二、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施“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策略,就是要把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各自为政下的重复、断链式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分层次Layered、多门类Many category、重特色Pay attention to characteristic(简称LMP)”的新型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分层次实践教学

与理论课程的设置相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提高发展过程。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必须是系统化分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分层次实践教学,即建立一个由价值认同实践、基础能力实践、职业能力实践和研究能力实践四大环节构成的循序渐进的复合实践教学体系。

1. 价值认同实践。实践教学第一层次,应在第一学期进行。目的是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所选专业为其带来的“责任”与“自豪”,培养其对专业学习的热爱、专注等积极情感。实践方式可采用“现场见学”和“聆听心声”等。在我国,长期以来未在初高中阶段开设任何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的初识教育课程①,因此对于那些主动或被动(调剂生)选择进入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习的大学新生来说,秉持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理念,在实践教育中树立正确的专业认同情感是极其重要和必须的。

2. 基本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二层次,应在第一、第二年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工作方法和技能,学会“开始共处、开始生存、开始求知、开始探索”。实践方式可采用校内课堂训练与校外现场演练相结合。实践内容包括“人际交往与口语交流”、“应用写作”、“生涯规划”、“文献检索技术”、“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统计数据处理”等。

3. 职业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三层次,应在第三到第六学期间进行。目的是让学生把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付诸于实践,思考、验证理论内容的同时,熟练掌握各专业职位的管理流程、管理方法和操作技巧。例如,在学习“社会保险概论”课程时,教师应根据面授进度及时安排学生亲身实践“社会保险登记职位”、“社会保险费征缴职位”、“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管理职位”、“社会保险待遇给付职位”及“社会保险统计职位”的业务职责、业务要求、业务内容、业务流程等。实践方式可采用“实验室仿真职位模拟”、“案例讨论”和“用人单位参观学习”等。

4. 研究能力实践。实践教学第四层次,应在第七、第八学期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巩固已学知识点和技能点,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连线成面”,得心应手地解决专业领域内的前沿性或疑难性等综合课题的能力。实践方式可采用“课题参与”和“校外机构实习②”两种。具体操作应分为五步:一是确定‘研究能力实践’的指导教师;二是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并公布研究课题名称;三是学生按照自己的职业志向选择课题及指导教师(课题提出教师即指导教师);四是指导教师通过面试再次确认学生所选内容实属其深思熟虑之结果;五是按照指导教师制定的研究计划开始该层次实践。

(二)多门类实践教学

多门类实践教学强调专业细化,其作为第三、第四层实践教学的延伸与支撑,要求学校能够按照不同职业志向,将学生分派至不同的实践机构进行专业实操。如,对今后欲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包括政策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福利服务工作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从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到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等部门进行专门实践;对今后欲进入企业从事劳动保险业务管理的学生,应将其分派至不同性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专业实践,等等。显然,多门类实践教学能够把理论教学和虚拟教学与真实世界进行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与此同时,多门类实践教学既可以解决校方因某一实习机构名额不足而致的派遣困惑,又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学而不专、学而不深等难题。

(三)重特色实践教学

重特色实践教学纵贯于多层次实践教学和多门类实践教学之中,以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解决同质化培养和规避毕业生间恶性竞争为己任。重特色实践教学中的“特色”,是指建立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基础上的“方向特色”,而非置于专业定位或专业建立初衷之上的其他“特色”。在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于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高校,因此专业建设与发展应在立足社会保障学科和专业特色基础上发挥并体现各校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例如,法学院校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强法学功底的社会保障专门人才。实践教学环节应能突出法学特色,注重法律职业与法律教育相结合,对那些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或民政厅、局等综合性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起草、解读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文书的能力;对那些在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机构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维护老年人合法权利,处理多元养老服务法律纠纷的能力;对那些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实践的学生,应注意培养其处理社会保险损失赔偿纠纷,参保纠纷,滞缴、少缴或迟缴社会保险费纠纷,以及社会保险金发放纠纷等各类劳动争议①的能力。

三、基于“LMP”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条件支撑与路径选择

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是改善办学条件,落实“LMP”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普遍存在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等问题,改革实践教学条件迫在眉睫。

(一)开展“联合教育基地”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在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交叉的、处于应用层次的学科。这就决定了要学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在系统掌握上述几门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基地实践,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联合教育基地”建设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升华。该思路源于美国辛辛提纳大学的“合作教育计划(也称‘专业实践计划’Professional Practice Program)”,但又与其不完全相同:首先,“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尽快实施结构性教育改革,将校内学习与相关生产领域的工作经验学习结合起来;其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既能与本地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局等政府部门展开合作,又能与本地企事业单位、社区等非政府组织展开合作;再次,“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将“联合教育基地实践”列入必修环节,作为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最后,“联合教育基地”建设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能够按照学生的职业志向,定期②、公平地将其分派到不同联合教育基地进行专业实操。[3]

(二)打造“循证实践导师”队伍

“循证”起源于医疗卫生领域(循证医学),原指根据患者特性,医生能够严禁、清晰、明智地利用自己的临床技能,并遵循目前为止研究者提供的最佳研究证据进行医疗决策。20世纪末,这种在医疗领域已打下坚实基础的医学实践模式开始渗透到社会科学等在内的非医学领域,形成了一些新的分支实践取向。如循证管理学、循证法律学、循证社会工作等等。这些新兴领域尽管诞生时间不尽相同,但他们均已迈入实践领域的“科学化”发展阶段。

“循证实践”是提升实践教学科学性与专业性的重要策略。它主张基于最佳研究证据展开实务操作,要求实践者(学生)能从以往凭借直觉或习惯、单兵作战、缺乏实时监管并时常与科学理论脱节的实践方式,转向遵循研究证据,以“最佳证据”保证“最佳实践”的方式上来。[4] 而要做到这一点,实践者(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也应有较强的问题诊断能力、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能力以及查找、评价和应用证据的能力等等。显然,这对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讲一时间很难做到,其完成必须借助于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循证实践导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循证实践”要求教师要在循证中教学,在教学中循证,即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以研究促教学。因此,地方院校除通过“挂职”学习使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进一步增强专业教师的科研实力。换句话说,教师应根据不同实践问题,及时检索文献,搜集最佳证据,并科学地评价和应用这些信息,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5]

2. 创新传统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是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能掌握业务操作技能,又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进行积极探索。指导教师应尽快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式实践教学”改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起点,以交流反思为重要环节的课题驱动式实践教学”。

(三)践行“全程跟踪管理”制度

“全程跟踪管理”,是指在跟踪测评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反馈管理,达到促进实践教学水平提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