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检验专题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内少数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和维修分别从药械部门和后勤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了独立的医疗器械科,这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开始起步。而1993年10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成立,则是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成立于1990年(初期名称为“医疗器械工程专科分会”,2010年更名为“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地方医学工程分会之一。自2006年第4届委员会(2009年第5届委员会)成立以来,各位委员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带领南京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学工程人员,积极开展临床医学工程方面的教学、培训等活动,现已成为南京医学会50个专科分会中比较活跃的专科分会之一。近5年,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2次荣获先进专科分会,3次荣获受表扬专科分会,得到了学会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1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区域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由于学会汇集了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相关专业的顶级专家,因此,较单个医疗单位而言,学会在促进区域专业技术的发展方面更有优势。
1.1举办学术会议举办学术会议是对一个学术组织综合能力的检验,也是其综合实力的展示。近5年,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组织了3次区域性学术会议,组织区域内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大学教授作学术报告,专题报告达到40多个,同时,面向区域内各医疗单位征文,3次会议共收集论文160余篇,出版会议论文集3部,参会代表超过了400人,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1.2举办各类培训
1.2.1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具有师资力量强、项目主题广、举办形式多、培训经验丰富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5场次,近800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的内容即包括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如MR技术最新进展、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等,也包括医疗器械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转变的研究等。同时,学会还帮助、指导区域内医疗单位举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
1.2.2经常性学术活动经常性学术活动是南京医学会的传统项目,1998年起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先后被批准为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自2001年起,每年举办2场以上经常性学术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2~3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近5年来,共计近300人次参加了这项活动。
1.2.3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一般由医疗器械生产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讲课工作,因此,讲得比较深、比较透,一次专题讲座只针对某一项新技术、新设备或新材料,由于其专一而明确的主题,吸引了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学术会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效补充。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举办了超声新技术、现代手术室设备等专题讲座,拓宽了这些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的视野。
1.2.4科技下乡为配合《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现状,同时结合南京医学会“健康科普社区行”品牌项目,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赴周边的区县,免费为基层医疗单位送技术、送管理,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从医疗器械的计划、采购到日常的保养、管理等,对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活动深受区县卫生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单位人员的欢迎。
1.3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医学工程部门属于医院的职能部门或者后勤保障部门,与临床、医技科室相比,在课题的申请和成果的报奖方面,均处于劣势。通过学会这个平台,联合区域内多家医疗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则比较容易成功。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可开展的科研方向主要有:①新型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研究;②大型医疗设备功能开发;③医用软件的开发;④医院网络及智能化大楼的工程设计及实现;⑤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⑥新型医疗设备、器械、材料的临床验证。
1.4区域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在用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责所在,院内医疗设备的质控(相当于室内质控),可以由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配合使用科室来完成,而为了保证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区域内医疗设备的质控(相当于室间质控),在没有成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委员会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学会这个学术组织来完成,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带动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的医学工程部门共同发展。
1.5承接政府委托工作一些政府委托的工作,可以由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来完成,如有关医疗器械方面的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涉及到医疗器械的医疗事故鉴定,区域医疗单位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状况和医学工程从业人员状况的调研、统计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同样可以促进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1.1教学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医学检验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相互结合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应用技术学科。医学检验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内容,但医学检验又有明显不同于基础学科的特点:医学检验是随新的检测技术和理论不断出现而快速发展的。而教材的更新相对落后,这也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的滞后。作者拟进行以下两条改革措施:一是要求加强教材的建设(如参与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检验基础》5版编写),紧跟学科的发展;二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时,每个章节都可以加入相关的最新科研成就和发展前沿,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其感受到科研技术发展的魅力。
1.2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
现阶段高等医学院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是,通堂教学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虽然学生考试成绩高,但固化了学生的思维,熄灭了他们创新的火花。因此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就必须改革课堂理论教学的模式_8]。课堂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要大量增加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中。在课堂讨论上,教师既要引导学员思考、分析问题,又不能不限制学生的自由思想发挥,初步进行科研思维的启发。
2改革实验教学课程
按照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立足于实验教学的“整体性、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对医学检验实验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将传统的医学检验实验课程,从单一技术性学习操作实验,向综合性实验课改革,实验分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三个层次。基础性实验重在验证理论知识,掌握医学检验的一些常规基础性实验技能;综合性实验强调各学科间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要求学生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分析;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基础性、综合性实验与对应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独立开课。要求学生以一个病例或一个研究目标为出发点,设计具有可行性的实验步骤,能够处理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能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达到初步培养学生科研课题设计的能力。
3开设科研型的选修课
围绕医学检验学科发展前沿,可以开设一些科研型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学术主题出发,接触大量的科研前沿知识和学术思想。在选修课的讲授过程中进行大量讨论式教学,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中。为了提高学员对课程知识的灵活掌握,培养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研创新性能力,选修课的考试可采用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将学员分为小组开放式的自行选择汇报题目,由小组代表上台讲解,然后进行讨论,教员最后点评。这种考核方式就完全避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学员更具整个选修课所学内容的提示,在很大的范围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文献查阅,制作幻灯片,并走上讲台用语言表达出来,学员在整个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
4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已逐渐成为中国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模式之一。。医学检验的每届学生并不多,因而可以满足每位教师少带、精带学生的要求。导师制一般从学生大二下开始开展,课题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学生并不一定都已经学到,这就需要学生做很多查阅资料、自学的工作。从以往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还不太成熟,实施过程中呈现众多问题,如部分导师责任心不强,效果与设想差距很大,而有些学生专业水平太低,参与课题研究有难度等等。作者设计将从以下措施进行改革。
4.1加强对导师资格的审查,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申报、初选过程极为重要,要选择责任心强、业务素质精的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导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治学精神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工作态度,甚至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因此,导师的选择是导师制顺利开展的关键。要规范导师的工作职责。制度化管理是导师制顺利实施的保证。要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确定导师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并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以此来确保导师制工作的有序性、规范性、实效性。
4.2师生互选
导师向院系申报个人基本信息,包括毕业院校、所学专业、科研领域、欲开展的专业活动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等。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选择导师。经过师生互选最终确定师生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2003年“非典”后,人们对健康和疾病预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这对公共卫生专业队伍建设和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公共卫生体系,以及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培养预防医学实用型人才,已成为公共卫生本科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2]。实用型人才,首先要求具有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即专业素质高;同时,又要了解现状,具有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非专业素质,包括思想道德、心理、身体、人文素质等。
当前的预防医学高等教育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预防医学的专业课教师一般是由没有疾控控制、卫生监督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他们脱离卫生防病一线工作,缺乏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经验,即使有,也只是通过一些研究课题,一般现场工作实际很少;加之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往往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培养学生进行现场调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毕业后,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不能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造成预防医学教育与预防医学实际工作相脱节。特别是SARS的暴发流行,更突出反映了我国现行预防医学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应该考虑结合高校教学改革把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从知识型教育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型教育转变。预防医学专业的教育应该走出学校,与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机构密切合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培养的人才能尽快地适应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实际工作的需要。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 聘用卫生防病一线专业骨干担任教学任务
借鉴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一般由有临床实践经验的中级以上医师担任的模式,聘任实践经验丰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兼职教师,从担任预防医学的实习开始,带领学生到企业、医院、学校、公共场所等各种现场实习,根据公共卫生实际工作的需要,教学调查、现场监督和检测、实验室检验等训练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通过有偿聘用机制,要求聘用教师参加学院的理论教学工作,开展与预防实践有关的讲座等,通过兼职教师能不断提高学生对预防医学专业的认识,巩固理论知识,提高教学适应卫生防病的需要。
2 派送预防医学教师参与一线卫生防病工作
为增加预防医学教师的卫生防病实际工作经验,学院选派具有3~5年以上预防医学教学实践,基本熟悉预防医学教学基本情况的中青年教师,到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相应的科室参与卫生防病的日常实际工作,尤其是参与疾病控制部门的一些国际、国家、省、市、县的疾病控制项目工作,并进行一些基础的科研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中青年教师熟悉卫生防病一线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实际工作的基本任务,开拓视野,培养他们的专业实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使他们的教学思路融入浓厚的卫生防病实践意识,能结合卫生防病一线的实际需要组织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意识增强。
3 紧密预防医学教学单位与卫生防病部门的联系
大专院校预防医学教学部门应与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建立紧密的联系,相应专业部门结成对子,建立友好联系,彼此介绍专业情况,通过举办两单位联谊会、学院的专题报告会及卫生防病一线的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一是要求学院的教授定期在疾病控制部门作学术报告,目的是让卫生防病的一线的工作人员了解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新方法,一线卫生防病工作者了解所从事专业的发展方向,巩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二是请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医院等单位的专家为学院的教师举办讲座,内容主要为疾病控制和卫生监督实际工作体会、工作流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等。目的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之间架设桥梁,提高教师对专业实际工作的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他们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工作。
另外,通过学院教师与卫生防病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通过双向选择,彼此感兴趣的内容可进行科研和实际工作的合作。如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生也可随时随地了解其应急处理过程,参与调查、预防和控制工作。学生通过接触实践、接触社会和接触人群,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人际沟通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让他们了解了国情、民情,激发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了他们对所学专业的热爱。这样可充分利用疾病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的现场、实践、人群优势,学院的知识、人力、优势,克服彼此的弱势,达到预防医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最优、最经济模式。
参考文献
[1] 孙要武,祁艳波,董艳梅,等.创建实践平台培养预防医学应用型人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6):2017-2018.
近年来,国际医学教育界都把修订培养目标作为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重新设计21世纪的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工作。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会议发表《爱丁堡宣言》,明确定义: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世界卫生组织阿拉木图宣言也指出:“医学教育的最高标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国的需要。”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C.Boelen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即医生应是保健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社区领导者和管理者。1993年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明确规定医生的任务是:“医生应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病人治病和减轻病人痛苦。医生还应是优秀的卫生工作管理人才;病人和社区的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开业医师和努力终身学习的学者。”为了确保全球范围内医学教育的质量,世界医学教育联盟目前正在制定“医学教育的国际标准、医学院教育项目的评定和认证。”2000年7月澳大利亚的西太区医学教育协会年会,公布了《医学教育认证评估和操作指南》。在这一指南中,明确提出了本科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以及相关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职业态度目标共35条。为响应国际医学教育会议的号召,近年来,各国都在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化,不断地修订适应本国医生的培养目标,以保障培养的医学人才能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
1.美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美国自1932年发表“医学教育委员会最后报告”以来,美国医学院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简称AAMC)定期号召医学院修订培养目标。50年代初,AAMC制定了一套促进医学院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以适应二战后卫生需求的变化。80年代以来,《美国医学教育的未来方向》和《为21世纪培养医生》等著名研究报告,着重讨论了未来医生的培养问题。1985年,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在医学生教育计划认可标准中增加了一项要求,即“各医学院必须明确培养目标。”为了使医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医学模式及现代科学发展更好地保持一致,20世纪90年代AAMC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医学院培养目标研究(MedicalSchoolObjectivesProject)。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21世纪美国医学院校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及价值观,为医学院校制定各自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可依据的、清晰明了而又详细全面的培养目标。到目前为止,AAMC已向全球公布了3份医学院培养目标研究报告,其中探讨了当代医学问题,从医生的素质和职能、现代医学信息和群体健康的角度,以及现代人必须具备的交流技能等方面,提出了详细全面的21世纪医生的一系列培养目标。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医学生培养目标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为世界各国制定21世纪医学的培养目标树立了典范。
2.英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963年,英国政府了《罗宾斯报告》(RobbinsReport)。报告系统阐述了关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原则,对今后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和设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罗宾斯报告》开宗明义地提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改变培养传教士、法官、律师和医生的传统,为向人们提供在社会生产竞争中需要的技术和才能服务。90年代,英国政府又发表了《学习社会中的高等教育》,对英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模式、结构、规模及未来20年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预测,指出英国将进入学习社会,政府应为国民的终身学习创造一种社会保障。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英国总医学委员会负责国家医师考试和为合格医生发放注册证书。为了保障医师的培养质量,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制定了医学教育国家标准。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对医学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广泛的建议,在《明天的医生——关于本科生医学教育的建议》中指出,医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发展学生运用各种专业技能为社区和病人服务的意识;提出了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我启发能力,由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制定,将健康促进、疾病预防、疾病的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列为医学课程的重要内容等14个方面的建议。为了使各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生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英国总医学委员会为医学生制定了24条具体培养目标,它包括:①有独立学习和自导学习的能力,并承诺通过继续教育来保持临床能力;②在专业学习和专业实践中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并对其价值和限制有所认识;③具有将生物科学和行为科学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能力,能认识到本领域的继续学习作为专业发展一部分的必要性;④以某种实践方式表明自己能理解精神和肉体疾病过程,以及同疾病表现和病人反应相关的社会的、文化的和个人的因素;⑤以某种实践方式表明自己能理解作为致病因素的社会与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能承担自己作为一名医生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义务;⑥以某种实践方式表明自己能理解与病人相处时的人际关系,并能进行有效交流;⑦能够表明在医疗专业和多专业团队中进行有效工作的能力,等等。英国总医学委员会制定的这24条培养目标,涵盖了医生应具备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以及应用有关行为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方面。
3.德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德国在医学教育改革中,也不断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卫生服务的需求。德国现行医学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是培养富有造福于人类的人道主义精神的人,关心病人、更关心人类健康的社会活动家,掌握坚实自然科学知识又勇于探索医学实践的学者。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德国医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医师职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6种能力,即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能力、驾驭临床实际的实践能力、解决疑难问题的创造能力、参与社会活动的交往能力、具有鲜明个性的竞争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此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德国医学院校提倡学校和学生之间是伙伴关系,因此,在任何一级管理机构中都有学生代表参与工作。
4.日本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日本大学医学部的培养目标是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和习惯三方面提出的。如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要求学生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日益复杂变化的疾病的鉴别,掌握主要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康复以及急症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强调富有人性的人格教育,教育学生有社会责任感,成为懂得真正的医学伦理和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医生。日本重视教职工和学生的全面的品德教育,把医德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学生要养成自愿为医疗条件差的偏僻地区的医学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5.法国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997年7月,法国教育部组建了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委员会首先对高等教育目标进行了重新审视,指出“不论大学生的社会出身如何,都要给予他们每个人获得自身最佳发展、准备未来职业和深入学习的全部机遇”,并提出:“应当保证所有大学生在离开高等教育时都具备一个具有职业价值的文凭。”法国现行教育法规定,法国高等医学教育提供的是基础教育与专科教育连贯化的医学教育课程。其特点为:法制化规范化的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基础教育不分专业,专科教育后期分流强化,基础教育和专科教育连贯化的医学教育体制。教育目标是培养全科医学国家医学博士和专科医学国家医学博士。
二、国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修订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合格医生?许多国家在对未来卫生服务需求的预测和对现行医学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共识是: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能称得上合格的医学人才。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医生在价值观、知识和能力、思维方式、体魄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应达到新的水平,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进步。许多国家修订培养目标,正是体现了这一要旨。
1.调整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医生。以往,不少国家的培养目标只着眼于培养的医生的知识水平,而忽视其他方面。由于认识到这种偏颇的危害,许多国家都强调培养全面发展的医生。在一些国家最高决策部门公布的教育改革法案中,或者明确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或者在内容上体现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培养目标研究的第一份专题报告中,首先提出了医学生为满足社会期望而必须具备的素质及相关培养目标。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医生必须是利他主义的。这一基本素质包括①对病人有同情心,尊重病人的隐私和尊严;②医生在与病人家属、同事及其他必须接触的人打交道时,应保持诚实和正直;③承诺在任何时候,病人的利益高于医生的利益;④认识和承认个人的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局限性,承认有必要不断改进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等7条有关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医生必须是知识渊博的。这一基本素质包括①掌握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及其主要器官系统的知识;②掌握人体异常结构和功能的知识(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及其主要器官系统患病和症状的知识;③理解终身学习的必要性,以便能与相关科学、尤其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的进步保持同步等6条有关医学知识方面的培养目标。——医生必须是技术娴熟的。这一基本素质包括①具有获得准确病史的能力,包括患病过程的所有基本方面,以及年龄、性别和社会经济状况;②能够做全身的和局部的器官系统检查,包括精神状态的检查;③掌握常规的临床操作技能,包括静脉穿刺术、插静脉导管、动脉穿刺、胸腔穿刺术、腰穿刺、插鼻胃管、膀胱插管、缝合伤口;④具有解释诊断结果的能力等11条有关临床技能方面的培养目标。——医生必须是尽职的。这一基本素质包括①掌握与疾病发展和持续有关的、重要的非生物学因素的知识,包括不良的卫生条件、经济、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②具有识别导致人们患病或伤害因素的能力,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确定病人所患疾病或在早期阶段确诊,并确定一个合适的策略;③承诺为无支付能力的病人治病,为缺医少药的人们提供医疗保健等6条有关价值观方面的培养目标。上述培养目标不仅确定了21世纪医学院校毕业生具备的基本素质的总体框架,同时提出了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培养目标。
2.重视能力的培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教育会议上,倡导由柯林•博尔提出的“三张通行证”的主张。认为未来的人都应掌握这三张通行证:一张是学术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第三张是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再次强调了“从技能到能力”的转变。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许多国家的医学培养目标别强调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创新能力、临床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交流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资源的能力。德国医学教育重视对创造精神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强调医学人才的思想道德品质、医学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三大培养任务并举。美国医学院协会在第二份培养目标专题研究报告中,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应用现代医学信息的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提出未来医生在临床决策时,在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方面要比现在更为有效,并能使用系统的方法来促进和维护个人和群体健康的详细培养目标。
3.培养目标具体化。许多国家不仅制定出医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而且据此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例如美国医学院培养目标研究的三份专题研究报告,对医生的基本素质和职能、医生的五种角色,以及医生必须具备的医学交流技能等方面共提出了18条66款102项培养目标。在医生的五种角色中,在作为临床医师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做出临床决策这一条中,就明确规定成功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下列要求:①从临床信息系统中检查特定病人的信息,能够列出一个具体病人的信息内容;②解读检验科的报告,表明能掌握一定限度的检验标准,并具备把临床症状和检验报告综合在一起的能力;③在临床决策中对不确定的因素,能够用数量表示、理解和寻找缺失的重要临床信息,并用文字和统计技术表明一个特殊临床病例的情况;④批判性地使用决策支持资源,包括教科书、专家诊断系统、计算机化的病史记录等;⑤拟订治疗方案,表明能够确定不同诊断的相关性,确认各种治疗方案和结果的相关风险及益处,平衡各种利弊因素;⑥记录特殊病例,表明能在信息系统中指出治疗方向;⑦尊重病人的隐私,有能力使用一个注重保密的信息系统的功能。
4.针对医生职业特点,培养适应卫生服务需求的具有综合角色的医生。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医生在处理临床问题时,不仅看到病,而且要看到病是产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因而需要考虑与人有关的各种因素。反映在培养目标中,医学生不仅应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及技能,同时应学习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技能,使培养的医生具有必要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知识结构。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培养目标研究的第二份专题报告中,医学信息学专家组确认了医生的五种角色,即终身学习者、临床医师、教育通讯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医学信息学在每一角色中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在临床工作中,这些角色相互交叉。例如,当医生遇到疑难病症时,他主要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但同时又是一名学习者,要去发现在生物医学文献中对形成治疗方案有意义的东西;而在把一个病人的特殊情况与本院过去治疗过的病例进行比较时,他又是一名研究者;在帮助病人理解治疗方案时,他又是一名教育者;在作安排以确保治疗方案时,他又是一名管理者。
三、国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措施
为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各国均采取了相应的落实措施。首先,立法保障。许多国家把教育培养目标写进宪法,或由议会通过的教育法案加以规定,或由中央政府颁布的教育法规予以明确的阐述,这样就使培养目标具有权威性。立法保障还体现在以法规形式确保调整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所必需的资金、设备及有关条件。例如1994年韩国政府在提出按“21世纪韩国人形象”调整培养目标的同时,就在有关法规中要求提供必要的教育场所、师资、教育投资等7个条件。法国等在现行教育法中,对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等医学教育的体制做了明确规定。其次,示范导向。为了使培养目标得到落实,一些国家采取由点到面的做法,即先抓典型示范,再逐步推广。将体现新世纪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方案在部分地区、部分学校试行,其目的,一是为了验证方案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对不足之处及时补充修改;二是取得具体经验,制定配套措施,便于在大范围推广;三是做出示范,起到导向作用。美国医学院协会在进行培养目标研究的过程中,为保障和促进研究的顺利实施,在全美范围内选定了23所医学院作为首批实施基地,以便取得成功经验后,在全美推广并为全球树立医学院培养新型医学人才的联合课程改革的典范。为了满足国内需要和适应国际竞争,从1995年开始,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菲尔肖(Virchow)医院及夏里特(Charite)医院,联合开展了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创新人才的医学教育改革试点。改革内容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等各方面。目的是通过改革试点,用典型的事实来说服引导其他医学院朝这一方向努力,进而推动德国医学教育改革的进程。第三,改革课程,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育方针、培养目标落实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在修订培养目标之后,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课程改革。美国医学院协会在全国确定的23所医学院根据新的培养目标,从1992年开始进行全面课程改革的试点。目前参加美国医学院培养目标研究课程改革试点的医学院校,随着1996年道尔霍瑞大学医学院以及1997年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第一批革新课程学生的毕业,大多数医学院革新课程培养的医学生已陆续毕业。美国医学院协会认为,培养目标的真实价值应当通过课程改革之后所产生的教育成效来反映。因此,根据AAMC有关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的学校,目前正在对改革课程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四、对我国医学院校培养目标调整的启示
50~60年代,我国学习苏联模式,培养目标比较笼统和单一,缺少个性和专业特征。80年代,国家教委组织修订了高等医学院校专业目录,明确了各专业培养目标。1995年,教育部又制定了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深厚的医学基础理论,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从总体上看,这一培养目标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国对医科毕业生的要求。但从社会和医学发展趋势看,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外医学院培养目标方面的研究经验,在我国深入开展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1.制订指导全国医学院校的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在制定培养目标中,没有可参照、借鉴的较为详细具体的培养目标,因而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这极大地制约了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培养目标不仅是人才设计的蓝图,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我们应当借鉴美国在全美范围内联合开展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的经验和做法,集中全国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研究,为各医学院校制定适合各校的培养目标提供一个可参照和仿效的、较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培养目标。
2.不断充实和完善培养目标。从我国目前许多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看,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现代医学发展等方面相关的内容在培养目标中反映较少,为了使培养的医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各医学院校在修订培养目标时,应增加下列方面的内容:①与现代医学及科技相关的医学信息学知识及技能;②与疾病谱转变相关的群体健康知识及技能;③与新的医学模式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技能;④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的医学沟通知识及技能;⑤与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相关的社区医学知识及技能等;⑥与医疗投入与产出相关的卫生经济、管理学等知识及技能。
据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培训部主任马欣祥博士介绍,科研工作是今年培训和研讨会的新增内容,协会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平台,把培训、教学、科研三方面的力量融合在一起,让教师之间充分交流。随着培训和研讨会规模的扩大,会议的内容将来或许会有所调整,尽量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我们希望它能成为国内户外教育、科研的一个品牌,希望更广泛的人群参与进来,共同出谋划策,把户外事业推广开来。”
本届户外培训与科教研讨会日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职业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包括“团队状态评估与开发”、“绳索综合技术操作练习及考核”和“体能测试及技术测试”等内容;研讨会方面,涵盖《我国户外休闲发展环境解析》、《中国户外产业:机遇与挑战》、《登山户外类科研课题的发展趋势》等专题报告,还安排了分组讨论,大家对培训管理科研工作以及户外类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激烈讨论,献计献策。
政策利好户外产业
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户外、去享受户外自由和谐和新奇的生活时,人们的户外休闲行为也被予以科学的关注。梁强教授以我国户外休闲发展环境为报告题目,梳理了户外休闲相关概念、关键要素、时代背景、环境解析以及成长趋势。他认为,目前有13项政策利好户外产业,比如,《2020收入倍增计划》、党的十报告提出“美丽中国”的概念、《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重大节日免收小型客车同行费实施方案》和国家健身登山步道系统(NTS)等等。但他指出,户外用品市场亟需质量标准,“国内未出台户外用品装备产品标准,无法对其质量进行检验规范,也无从评价其质量水平,将很难监管,并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很难维权”。
户外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印度当代著名哲学家奥修说:“只要还有一丝力气和生活的勇气,我将选择上路,因为那是我的第三度空间。”湖北大学石岩的报告一开篇便是这段富有哲理的话,将户外运动与人对健康、自然、个性化生活的追求相联系,报告背景图中“行走在沙漠中的孤独的身影”,让严肃的报告话题变得生动了许多。
石岩先详细介绍了全球户外产业发展概况、中国户外产业发展概况,再解析了我国户外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认为经济的高增长是我国户外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条件,这其中“中产阶层”又是户外运动的主要潜在参与群体。他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说话,给我们开启新思路。户外产业在成为朝阳产业的同时,也需要从业者有探路摸索的勇气。“谁能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体验,谁就能留住‘上帝’,就能分享上帝赐予的‘雨露’。”石岩强调,体验正成为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商业资源。
登山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2012年,登山中心本着“服务、引导、规范”的指导思想,首次启动了全国登山户外运动科研工作。这也是国家体育总局以中心自筹资金、自设课题的方式所进行的有益尝试。自项目的启动到申报的截止,共收到相关课题申报书40余篇。通过专家组的严格评审,最终有18篇正式立项。其中重点课题5篇,一般课题13篇。入选课题涉及面广泛,其内容涵盖了与登山户外类运动相关的运动训练研究、运动医学和康复研究、体育产业研究、青少年户外运动研究、大众体育研究等多个研究方向。
记者了解到,2013年特设课题的研究重点包括:取得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发展现状的基础数据;分析我国现阶段登山户外运动状况,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研究打下良好基础;对比发达国家,探讨我国登山户外运动发展特点及规律;为政府和社会提供权威、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主任马欣祥博士做了《登山户外类科研课题的发展趋势》的报告,深邃全面地为大家介绍了当前户外研究领域的国际动态,带领大家梳理了户外学科的理论基础,研究的支撑与依据,为与会的代表、高校教师开启了户外教育、科研的新思路。
户外课程带来快乐
经过5天的学习,教师们普遍认为户外圈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既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又增进感情、加深友谊、结交新友。在分组讨论环节,大家畅所欲言,讨论热烈,交流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心得一些教师还不时埋头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