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标准引领质量提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业兴市、工业强市最终的落脚点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上,永康市采取了怎样的质量战略,助推实业振兴、经济发展?永康市质监局局长杨可忠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永康市积极开展“质量强市”工作,主要实施了三大战略,包括名牌战略、标准化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
名牌战略:
注重品牌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动力
杨可忠介绍,近年来,永康市提出了把“五金之都”打造成“品牌之都”的口号,不断加大名牌培育、质量提升工作的力度。
一是争创国字号区域品牌。在获得“中国门都”、“中国休闲运动车之都”、“中国口杯之都”等国字号区域品牌之后,2011年永康又获得了“中国家居清洁工具之都”和“中国五金名城”的荣誉称号。今年,又成功争创了“中国电动工具之都”、“中国五金之都”。
二是扎实推进区域国际品牌的创建工作。2011年,永武缙五金产业集群示范区(“永康五金”)被列为浙江省产业集群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单位。永康市以此为抓手,加强战略筹划,打造品牌经济,形成集群品牌、企业品牌和产业品牌良性互动发展的格局,营造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创建的良好氛围,逐步实现把“永康五金”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的目标。目前,永康已累计获得政府质量奖企业9家,曾有7家企业获得中国名牌,获浙江名牌52只,永康的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数均位列浙江省各县市前茅。
标准化战略:
提倡标准引领,占领产业发展高地
“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杨可忠表示,技术标准是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是推动产业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在标准制定方面,根据永康五金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永康市质监局引导企业、行业制定企业联盟标准、行业标准抢占发展的制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体现了主导制订意识强,标准制订参与面广的特点。
他举例说,弘大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标准《冲击电钻》、《电圆锯》的第一起草人,而且参与了电动工具8个行业标准的修订。据不完全统计,永康市已有45家企业或单位,75人次,参与制订国家标准38项、行业标准26项。
知识产权战略:
强化自主创新,为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保持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动性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
一、思想上要有转变,突出服务发展
思想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质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经济,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因此,我们要依靠自身职能和技术优势,始终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工作方针,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紧跟区委、区府中心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措施,讲求服务实效,在质量安全、产业升级、标准提升、名牌培育、节能减排、规范市场等方面服好务,切实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简化办事流程,提升服务效能,将组织机构代码办证由法定5个工作日时限缩短为即到即办,严格执行ab岗制。切实加强行风政风建设,提升质监队伍业务素养,做到门好进、脸好看、事办好。
二、工作上要有提升,突出四大功能
一是提升质量引领功能,提高“制造”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质量兴区”战略,开展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质量建设,促使全区质量建设基础更加扎实,质量安全保障更加可靠。充分发挥“区长质量奖”的引领作用,表彰质量先进典型,树立质量管理标杆,引导企业更加重视质量建设。认真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抽检,以质量分析统计为依据,定期向区委、政府报告全区质量状况和建议。做好质量基础工作,健全企业质量档案,逐步建立以产品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质量诚信体系,营造质量信用环境。按“三步走”全面开展“质量监管、质量提升”工作,到2013年,使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达到“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试点企业标准。
二是提升品牌带动功能,助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围绕我区“融城发展、产业攻坚”工作重点,大力扶持区内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品牌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和省名牌产品,持续推进“524红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创建,今年确保新增名牌2件以上。指导企业重视品牌维护,加强品牌经营,不断提升品牌价值,使品牌质量型企业成为全区工业经济的领跑者和主力军,不断提升我区经济的发展质量。
(一)名校长培树工程
对全县校长进行综合性量化考核,以“安全、质量、财务、人事”四项工作为基础,加强对校长在教学管理、师能提升、新课堂构建、党风廉政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切实培树一批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校长,使其跻身全市乃至全省的名校长行列。同时,对在校长综合性量化考核实行跟踪追责,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让的校长工作管理机制。
(二)名教师培树工程
采取五项措施抓好“名教师”培树工作,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⑴继续实施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考试成绩在《今日》公开,并对考试不合格者不予评优评先;
⑵组织全县教师新课堂创建大赛,提升教师对新课堂认知、驾驭和创新能力;
⑶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加强教育工作对外交流,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⑷开展暑期教师大培训,完善长效培训机制,创新“名家引领、评课赛课”等机制,提高培训效果;
⑸突出学科排队、班级评比、学校亮相三项考核,定期公示全县教师所任科目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并和教师晋职评先、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教师成长。利用3-5年时间,培养在省市有较高知名度的名师100名以上,全县知名教师1000名以上,带动全县教育加快振兴步伐。
(三)名学校创建工程
以“三双”战略为引领,深化大教育思想,突出“质量”核心,坚持“严管理、抓常规、重落实、促提升”的工作思路,落实“小学抓养成、初中抓提升、高中抓品牌”的教育发展定位,实现以高中教育质量的“龙首昂起”,强化带动小学、初中的“龙身腾飞”,层层交好教学质量帐的三级联动。在三年内:县一中、二中高考二本上线率达到50%;在全县筛选三所初中,中考500分以上优秀生人数达到毕业生总数的50%;在全县筛选五所小学,其各年级的成绩优秀率达到90%,创建享誉县内外的名学校。
(四)教科研建设工程
⑴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大小课题研究成果在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职中的权重,从而推动全县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高效开展;
⑵开展学科建设,全县各学校要紧紧抓住本校优势学科总结经验,引领并带动本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⑶继续坚持强弱学校、城乡学校同步并重发展,将教研重心下移,努力提升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五)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
⑴坚持“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提升质量、扩大规模、打造教育高地”的工作思路,对标准化学校进行单独考核,实现教学管理、教学成绩、学生人数都有较大提升。
⑵在县城东南全面启动洺州小学、幼儿园的新建工程项目,有效缓解县城中小学班容量过大问题,解决群众子女的上学压力。
(六)开展学校安全五项治理活动
继续围绕校园、课堂、食堂、宿舍、校车等五个重点,大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⑴落实“一岗双责”安全责任追究制,对所包学校全部明确到局长、科长。实行所包学校做到每月一排查、总结,并对学校的安全隐患进行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包校局长、科长和相关学校校长一并予以责任追究。
⑵实行学校安全日志制度。注重预防为主,强化隐患排查,抓实整改效果,对学生到校人数、校园活动、校长值班、食堂和宿舍管理等情况,做到每天有记录,项项有签字,责任有落实。
⑶开展学校食堂安全管理达标验收活动,根据《县中小学食堂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要求在2014年新学期开学之前,食堂安全管理各项指标必须全部达标,实现学校食堂安全标准化管理。
⑷严格按照“干净卫生、保证安全、封闭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开展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达标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措施,提升文化品位,为学生创造整治、安静、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⑸开展学校周边环境集中大整治。继续按照“政府主管、部门联动、分级排查、集中整治”的工作思路,加大对有问题小饭桌、网吧、食品经营摊点、沟渠河塘等的排查治理,优化学校周边发展环境,确保广大学生的生命安全。
(七)开展“活动、活力、成长、成才”活动
充分发挥学校专室和社团组织作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展览、大比赛”等五项活动,切实促进全县中小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⑴举办县中小学生书法绘画作品展;
⑵举办全县中小学生的作文比赛;
⑶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演讲、辩论比赛;
⑷举办第四届全县中小学生合唱节;⑸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太极拳比赛。
[关键词]民族高师院校 教师教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32-03
[作者简介]马秀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教科系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4)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的发展已处于由数量扩充向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以质量提升为目的的教师教育改革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民族高师院校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培养既能满足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又能不断引领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问题。然而,由于传统教师教育课程模式的惯性影响,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还不能及时顺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还存在着目标僵化、结构单一、内容陈旧等问题。2011年10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下文简称《标准》),针对规范教师教育课程、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族高师院校应以此为契机,针对其地域特点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
一、《标准》的研制背景及特点
《标准》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教育部从2004年10月启动《标准》的研制工作,至2011年10月颁布试行,历时7年之久。课程标准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目标,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标准》研制过程中,本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根据教育体制传承的可比性和文化相似性原则,专家组有针对性地选取美国、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特区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开展比较研究,又通过文献分析、座谈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现状进行研究。同时,组建了由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师教育和学科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教研员、优秀中小学校长代表组成的咨询团队,保证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先进性、可行性和权威性。《标准》提出的先进课程理念、三位一体课程目标及课程设置要求,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明确未来教师的专业角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使教师需求从重数量阶段向重质量阶段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发展也从数量的扩充转移到质量的提升。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改革的需要,《标准》要求未来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掌握必备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参与教育实践,丰富专业体验”,“因材施教,关心和帮助每个幼儿、中小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幼儿、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未来教师需“参与和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主动建构教育知识,发展实践能力”,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未来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加深专业理解,更新知识结构,形成终身学习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这些要求的提出,重塑了教师专业角色,也意味着教师专业发展不再可能简单地通过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来实现,要在研究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二)强化教师教育课程的专业化
《标准》以学习领域和课程模块的方式设置课程,打破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学科化的传统,为各地区的教师教育机构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奠定了基础。在课程结构上,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划分为6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又提供若干个价值相近的主题性模块。模块学习不再注重对系统性知识的掌握,而是指向问题的解决,包括加深专业理解、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经验等,教师教育机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学习者的需求自主选择或组合模块,以便满足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无论是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规定的学习领域,还是在职教师教育课程的功能指向,都是为满足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殊要求而设置的,关注到了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际意义,体现了教师教育课程专业化的特点。
(三)凸显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
在《标准》中,实践性是贯穿于始终的特点。首先《标准》确立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理念,要求未来教师关注教育现实问题,注重对自身经验的研究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在改革实践中主动建构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其次,确立了“教育实践与体验”的目标,要求未来教师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与体验。再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实践课程的门类和课时数,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明确规定包括教育见习、实习在内的教育实践时间为18周。这就要求各教师教育机构在实施过程中需延长教育实践时间,丰富实践课程的内容,完善教育实践课程管理体制,确保教育实践课程的质量。
当然,《标准》作为一种专业标准,注重的是引领和发展。在面向全国所有教师教育机构时,它只能作出底线要求,不可能因照顾各地区的差异而列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因此,各地区教师教育机构需要依据《标准》灵活探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就民族高师院校而言,要顺应现代教师教育发展的需求,立足于自身服务地区的特殊性,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师资培养质量,建设民族地区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标准》规范下的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一)树立多元文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是现代教育研究关注的热点,也是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在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础上产生的。作为一种转换的教育,要求未来教师具备必需的知识、性格、技巧,以便今后在语言、文化多元化的课堂中成为文化回应实践者。简言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即培养教师具有多元文化的素养。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比较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文化并存的共生形态,决定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民族高师院校作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主体力量,在推进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必然要实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现实中,民族高师院校由于缺乏对多元文化的关照,培养的毕业生多是熟悉主流文化传统、不太具有跨文化视野、对异文化缺乏尊重的教师。当他们进入民族地区学校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数民族学生时,往往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处理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学习差异。当学生听不懂时,就简单归因于民族学生智力低下、理解力差、不善交流、难以沟通,而不是从民族文化和个性差异中探寻原因,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发展受阻。
面对这一现实困境,民族高师院校需在以育人为本的理念下,树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具体而言,其教师教育课程要引领教师具备从事多元文化教育的信念和态度,对不同群体的文化持尊重包容的态度,能够以一种公平平等的态度对待所有的学生;能引领教师掌握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适应其教育对象的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能引领教师具有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即开发、设计与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能力,对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进行反思的能力,因材施教及双语教学的能力。体现在专业角色上,教师是倾听者,能够倾听不同民族学生的心声,知晓不同民族学生的言行、思想;教师是对话者,能与学生展开多方面的合作,在对话中分享不同文化;教师是反思者,是能在多元文化背景中对自身行为进行不断自我更新的调节者。
(二)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其专业性需要有相应的课程体系支撑。当前,我国高师课程改革必须由“教师专业”取代“学科专业”。然而,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一直恪守传统“老三门”的格局,每门课程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课程内容以自身学科逻辑体系进行组织,面对真实教育问题避而不谈,给人留下抽象空洞的印象。加之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条件及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要加快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关键是突破学科壁垒,革新课程内容,构建适应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
基于《标准》的课程设置要求,民族高师院校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可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顺序,以主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一般来讲,个体的认知发展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顺序。在长期的学校生活中,学生最熟悉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因此,课程内容组织应以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学生和教师为起点,关注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媒介――课程和教学,关注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直接和间接因素。按照这一思路,课程内容可以划分为“学生(儿童)主题”、“教师主题”、“课程与教学主题”、“教育基础主题”等,每个主题都包括基础模块和延伸模块。基础模块从《标准》中的建议模块内灵活选择,延伸模块则基于民族地区的特殊性而设置。如,在延伸模块中,学生主题可设置“少数民族学生认知与学习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心理问题疏导”等,教师主题则可设置“教师双语”等。
就民族地区在职教师而言,教育课程设置应从教师的专业学习需要出发,专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民族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执教者要引导学习者通过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资源,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育案例研究及反思性教学、教育叙事等,真正提升他们的教育教学经验。
(三)发挥民族高师院校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引领作用
高师教育除了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功能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即为基础教育服务。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进行引领的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然而,由于没有意识到引领在实践中具有客观性、创新性、示范性等特征,高师院校对基础教育的引领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民族高师院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尤其在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上,民族高师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毕业生缺乏进入民族地区教学的实践能力。因此,要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挥其专业引领和导向作用,民族高师院校需组建教师教研与实训创新团队,加强教师教育实训平台建设,探索多样化的教师教育实践形式。具体做法有三。
1.组建教师教研与实训创新团队。其主要任务是完成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顶层设计,实现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团队成员由学科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民族教育和教育教学基本理论等研究方向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术团队成员立足于民族地区教师教育的实践,对教师教育中的实践课程体系、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规模效应不断升级,产业链条“接二连三”。作为“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的湄潭县,依托生态优势,按照相对集中连片巩固、扩大茶园基地和发展连片茶园基地的原则,以建设现代高效茶叶示范园区为引领,重点打造了“一城五园”。目前,全县六条茶叶产业带逐步形成,茶园面积达6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面积40.5万亩,总产量4万吨,产值30亿元,茶业综合收入50亿元。
同时,湄潭以茶叶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拓展到18.76平方公里,已发展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全县茶叶加工企业、加工大户突破50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产品涉及名优绿茶类、大宗绿茶类、名优红茶类、黑茶类、茶叶精深加工等各个方面,开发生产了茶多酚、茶叶籽油、茶树花、茶香酒、茶皂素、茶生物肥料等10余类精深加工产品,实现茶产业链条“接二连三”,不断提升附加值。
“第一车间”统防统治,质量安全严控严管。湄潭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茶园实现户籍化、标准化、清洁化管理,运用生物农药、黄板蓝板等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的生态茶园筑起茶青质量安全的屏障。全县积极推行茶园农药、肥料等专用物资的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销售备案制度,确保茶园农资投入品的安全与可追溯。
2015年3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贵州省农委联合的《贵州茶叶标准技术规程》正式实施,湄潭茶企主动适应新标准、新要求,及时提升设备,全面推行茶叶加工清洁化。同时,建立健全县级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站、重点龙头企业检测室、茶青交易市场及产茶镇速测点的茶叶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体系,严把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关。“湄潭翠芽”“遵义红”品牌企业率先建立完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品牌推介持续加大,市场拓展不断延伸。2011年,由湄潭县茶业协会申报的“湄潭翠芽”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不仅结束了贵州茶叶没有中国驰名商标历史,更是贵州茶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见证,增强了湄潭打造中国茶业强县的信心和决心。随着《贵州省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作为红茶主打品牌的“遵义红”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包装。“湄潭翠芽”“遵义红”作为贵州“三绿一红”品牌代表,在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成为引领湄潭茶产业发展的“拳头品牌”。
此外,湄潭茶企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开设茶叶品牌旗舰店、专卖店、批发部300余家;湄潭茶叶进入老舍茶馆、安徽鹅桥等国内重要茶叶市场和展销平台,实体店覆盖全国绿茶主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