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色旅游可行性

特色旅游可行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色旅游可行性

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旅游资源;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7-0159-03

1 引言

生态旅游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调回归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与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共进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近年来,生态旅游在我国得到普遍重视,发展非常迅速。

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是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主体,它不是单纯的自然风景观光旅游,而是包涵着丰富文化底蕴的度假休闲游。因而,融水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的建设是历史的使然、时代的需要,是融水县文明建设的要求。通过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规划及资源开发,突现融水纯朴苍古的民族历史,挖掘当代融水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展示融水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现状分析

对老子山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从区域旅游、区域经济等四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分析。

2.1 广西旅游业发展分析

广西富有“旅游省”之称,旅游是广西五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提高,假日产业的形成,旅游这一“无烟”产业将会有更快的发展。

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总的思路:努力推进特色旅游产品建设,大力整顿旅游市场和秩序,着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以完善旅游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客源市场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开拓东盟市场、海外市场和国内客源市场,努力实现国际国内旅游人数、旅游收入稳步增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和旅游就业人数同步增长四个目标,努力把广西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服务一流、驰名中外的旅游大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2010全区旅游市场工作会议通报广西2009年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9.85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6.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9%和6.93%,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8.49和9.83个百分点;接待国内游客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33.6%,分别比全国平均增幅高10.8和17.2个百分点;实现旅游总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31.3%,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区GDP的9.1%。2010年我区全年接待游客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国内旅游人数1.33亿人次,增长13%,国内旅游收入821亿元,增长25%;入境旅游人数235万人次,增长12%,旅游外汇收入7.42亿美元,增长15%;旅游总收入872亿元,增长24%,力争突破900亿元大关。提前实现广西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旅游景区建设方面,广西重点构建六大旅游品牌:其中就包括民族风情品牌的建设。整合以刘三姐文化为主线,系统整合宜州刘三姐故乡文化、桂林印象•刘三姐、柳州鱼峰山、来宾忻城莫土司衙署等壮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以大瑶山脉为载体,在金秀开发瑶族特色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瑶都;培育开发侗族建筑、苗族节庆等特色民族旅游资源等。这给发展融水民族风情旅游提供了依据和强大的理论支撑。

2.2 柳州市旅游业发展分析

抓好“风情柳州”旅游品牌建设,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柳州市已深知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全市提出了“山水桂林,风情柳州”的大旅游圈建设目标,并努力打造“旅游名城”。按照柳州市旅游规划要求,从2007年开始,柳州市致力建设旅游名城。到2010年,建成柳州风情港、瀑布观景台、柳江豪华游轮等项目,将“百里柳江”品牌打造为国家5A级景区;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体系,三江、融水两县成为广西优秀旅游县,柳州成为广西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实现接待国内游客14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入境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5%;旅游收入82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5%;旅游外汇收入4031万美元,年均增长34%。培育3至5家年收入超过亿元的旅游企业。2011年至2015年,完成建设“旅游名城”各项工作,成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名城。到2015年,实现接待国内游客2800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15%;入境游客达25万人次以上,年均增长20%;旅游收入16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5%;旅游外汇收入8519万美元,年增长16%,年收入超亿元的旅游企业达10至15家。

要达到上述目标,柳州市必须扩大旅游市场,建设特色旅游线路,充分挖掘柳州民族旅游元素,加强品牌型旅游资源的整合。然而在桂中地区,尽管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人文资源,但由于历史及交通条件限制,一直缺少品位高,知名度广,富有特色的游憩旅游风景区,更未形成产业,较桂林、南宁、北海等地缺乏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本地旅游的发展。融水自然人文风景资源丰富,又具民族底蕴,建成这一游览胜地后,就可与柳州、融水、金秀、象州、龙胜等地构成大桂中旅游区,会大大增加柳州旅游景观丰满度,加快地区旅游业的规模化、产业化。

2.3 融水县民族生态旅游区构筑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以打造世界廊桥文化中心、建设中国最大苗族民居保护景区为核心,大力开发苗族风情生态旅游,知名度日益扩大。融水老子山景区正好处于柳州―三江―桂林民族风情黄金旅游线上,景区的建成,能成为线上一个特色点,不但能给融水、柳州人民提供一个休闲的好去处,而且能使该旅游线更有吸引力。

2.4 融水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分析

近年来,融水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融水县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可完成28.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完成7.5亿元,同比增长8%;第二产业完成9.6亿元,同比增长15.6%(工业完成7.98亿元,同比增长20.29%;建筑业完成1.62亿元,同比增长26%);第三产业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22.5%。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6.6∶34.04∶39.36。目前,融水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养殖、沼气、种植一体化的生态农业模式逐步形成。为了融水县发展后劲,并使之有更大发展,必须强势建设特色旅游,发挥旅游资源功能。融水老子山景区的建成,将是全县经济发展的亮点,也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程。一方面能保护景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展示苍古的民居风彩,而且可以充分发挥科普的历史教育价值,使之成为进行历史、自然科学教育的天然课堂,这对青少年了解民俗文化,爱自然,爱祖国教育意义深远。

3 景区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做好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我们对规划依据、旅游资源等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3.1 景区规划的可行性

景区的开发是否可行,必须按照景区规划的理念和基本原则进行。

(1)坚持生态可持续发展观,“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规划理念,构建老子山生态旅游景区”。以发挥旅游资源功能为主诣,强化旅游资源整合,创建特色旅游线路,在资源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护老子山丰厚的历史文化,最终形成老子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观光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2)为使景区规划达到预期的目的,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①充分体现自然环境生态的基本要求,在资源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

②重视景区历史资源的保护,挖掘民俗古文化,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③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创建和谐景区的原则;

④以环境生态学理论结合景区空间景域建设特色景区的原则;

⑤融合“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旅游名城建设,达到资源共享的原则。

3.2 旅游资源的可行性

老子山景区建设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民族历史苍古,特色鲜明,自然风光崎丽。有着历代摩崖石刻的真仙岩(老君洞)、佛教胜地老子山、传出神秘鼓乐声的古鼎龙潭……让游人为之倾倒、为之陶醉。镇南有真仙岩,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其中有南宋嘉定年间(13世纪初)刻制的“元佑党籍碑”,是研究宋代新旧两党派系激烈斗争的主要历史资料。因此,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很深的文化底韵,很具旅游开发潜力。

独特的自然与历史文化景观,此类景区实为少有,因此竞争对手少,旅游区起点踏实,规划设计先进,项目齐全,完全可开发成桂中范围内独具特色的吸引力强的旅游胜地。

3.3 区位优势突出

枝柳铁路经过县境。融水镇四周为挺拔的山峰,融江流过镇旁,水运方便,秦汉以来即为郡州县治之地,亦为苗岭之南商业集散地。县内还有元宝山景区,作为旅游圈。另外,处在桂林、宜州、柳州旅游大格局之中,距柳州仅1h车程,为吸引周边客源提供了便利,更有三江程阳桥,丹洲景区等互补,增强了游客吸引力。广西正在建设的桂中民族风情旅游区,柳州市打造“山水桂林,风情柳州”大旅游圈和柳州建设四大名城之一的旅游名城,老子山景区和元宝山景区正处在重点构建的旅游区内,且是桂林―柳州黄金旅游线上非常有特色的生态旅游景区。足见其良好的地域优势。

3.4 交通通讯便利

景区正好处县城郊,距离县中心2km,枝柳州铁路过县城。水路南可通融安直通柳州。电讯方面,景区内都己开通程控电话,可直拨国内外,移动通讯覆盖整个景区各个角落。

3.5 客源市场前景好

2008年“ 五一 ” 劳动节1~3日全县共接待游客 1.65 万人次,同比增长 19.6 % ; 实现旅游收入 495 万元,同比增长 19.3 %;自驾车 500多 辆次。由此可见融水旅游业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这说明文化底蕴丰厚的融水,特别是老子山景区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3.6 旅游商品基础好

融水居民历来对手工艺品、石玩、花卉、盆景等感兴趣,加上传统秉承下来的三江油茶茶艺、作坊、木工,已形成融水较好的综合旅游产品氛围,只要稍加开发,就可构成规模。这无疑是融水县老子山景区旅游开发的优势之一。

3.7 景区宗教文化浓厚

老子山建制渊远,历史苍古,人杰地灵,宗教文化浓厚。景区宗教文化名声在外,吸引很多区内外香客,使景区中寺庙香火不断。另外,岩中老君洞景色独特,洞内多古碑刻,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老子山景区已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示于世人面前。

4 结语

广西融水县老子山景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柳州市和融水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景区开发中,重点在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开发,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使景区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秋洪.广西年鉴2009[M].南宁: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社,2009.

[2] 柳州市统计局.柳州统计年鉴2009[M].柳州:柳州市统计局,2009.

[3] 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黄桂新.导游实务[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

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可行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1. 027

[中图分类号] F59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1- 0048- 04

0 引 言

旅游与反贫困问题的研究最早起源于人们对旅游经济的影响研究,即旅游对接待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以及造成的负面影响方面的研究。真正将旅游业发展与消除贫困联系在一起是在1994年4月,英国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扶贫旅游(PPT)的概念,指出PPT是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报告指出“贫困人口可以从发展旅游中受益,但是扶贫旅游不是一种旅游产品,也不是旅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把旅游作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种方式和途径”。我国对于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扶贫的概念、旅游扶贫的发展战略、旅游扶贫的效应、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高舜礼(1997)认为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主要是具有一定旅游发展基础的经济欠发展地区,旅游扶贫的目标不仅仅在于脱贫,还在于在脱贫的基础上致富。朱明芳(1999)以野三坡旅游开发为例,对旅游扶贫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认为政府在旅游扶贫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刘向明(2002)对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政府主导”论和“市场主导”论展开了比较分析,认为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政策扶持和积极引导,在贫困地区的旅游被激活后,发挥主要作用的应该是市场。

1 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1.1 城乡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纯收入从2006年的5 308元到2010年的8 746元,2010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 529.6元,但远低于呼市城镇居民25 174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3倍,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参见图1)。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进行旅游消费,农村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是一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策略。

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合江荔枝特色旅游;SWOT分析

合江县有着“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的美誉,荔枝自然资源和文化积淀丰厚,旅游基础坚实。但其荔枝文化旅游产品较为单薄,目前主要停留在景观观光、果实摘、休闲农家乐层面,其内容较为单调。打造合江旅游业新形象,开发合江荔枝特色旅游新思路势在必行。

一、合江荔枝特色旅游开发思路

(一)突出荔枝旅游的文化内涵,扩展文化传承等功能

合江荔枝自栽培已有两千年历史,其文化内涵丰富但挖掘深度不够。突出荔枝旅游的文化内涵,打造合江特有荔枝文化,通过探究深度、文化表达形式、文化表达新意、文化底蕴传承等方面深刻挖掘荔枝文化旅游内涵。将荔枝与文化、与景观、与诗画、与习俗、与健康、与食用等诸多方面进行关联,拓展文化传承、农业生态保护、休闲观光等功能,打造出融合荔枝文化、民俗文化及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

(二)观赏性和体验性相结合,创造条件让游客参与体验

荔枝文化旅游除了考虑景观的静态效果,还要强化游人在旅游参与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效果体验,实现艺术欣赏与旅游体验的完美结合。荔枝园林呈现的是静态景观,在满足游客视觉愉悦效果同时强调动态参性,提供不同层次的体验需求,在简单的采摘品尝、景观观赏基础上,创造条件让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趣味活动、学习活动,同时达到身心放松和知识传播的目的。将创意、体验转化为旅游吸引点在打造荔枝文化旅游过程中能起到关键作用,形成引人入胜的创新旅游产品。

(三)打造高品位、多功能、复合型的荔枝园

借鉴广州深圳等大型荔枝园打造经验,根据合江荔枝大面积规模化种植条件,以庄园园林化方式设计空间布局和线路,将荔枝果林与园林化建设相结合,以园林设计理念对果林公园化,彰显自然生态的观赏特征,营造出集果品生产、休闲旅游、观光体验、科普示范、娱乐健身于一体的园林观光。同时结合荔枝文化的底蕴厚度和现代个性产业创意,使荔枝果园胜景与荔枝文化相互交融,开发出特色性产品,从传统观光、采摘单一活动过渡到涵盖高品位、功能齐全、旅游产品丰富等多层次的旅游体验,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景区总体氛围与文化内涵,构造主题鲜明、层次丰富的休闲体验娱乐活动,以综合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荔枝文化旅游。

总之,合江荔枝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基础。在发挥晚熟、名优名品、人文历史等优势基础上,借鉴国内其他产地旅游建设优势和长处经验,抓住机会发挥优势,突出合江荔枝文化旅游的文化内涵;以观赏性和体验性相结合打造高品位、多功能、复合型的荔枝园,丰富合江荔枝文化旅游产品。将荔枝文化旅游产业打造能成为地区的名片,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及荔枝产业发展。

二、合江荔枝文化旅游SWOT分析

SWOT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通过调查分析列举出来,通过分析指导旅游发展战略,在目标、方案及营销等方面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制定更有效发展策略。

(一)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开发优势分析

合江荔枝具有产品晚熟、名优名牌、历史悠久的优势。沿海荔枝成熟季节主要为5月至7月,合江荔枝成熟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外地荔枝卖完罢市,合江荔枝成熟应市,拉长了荔枝整体消费时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荔枝不易久存的缺陷,对于不能赶上其他荔枝产区旅游的游客,合江荔枝旅游增加了更弹性的选择时间。合江荔枝获得的各种名片以及悠久的历史成为文化旅游良好的宣传素材,具有名牌效应,这种效应对社会公众会产生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及认同感,有较高的美誉度和追随度。

合江荔枝具有坚实的旅游基础。2011年合江县制定《三江荔枝源景区总体规划》,以荔枝在四川作为区域垄断性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为核心,以贵妃为品牌、三江汇流为亮点,以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为切入,以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方向,推动荔枝景区建设。2015年,合江荔枝种植面积达30万亩,荔枝果园处于乡村中,果树和地方农田及山林营造了乡村气息的田园风光,有与城区截然不同的清新绿林景观。合江县从1987年举办“全国首个荔枝节”,到“2015年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分会场暨合江县荔枝节”,已举办多届。

(二)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开发劣势分析

目前合江荔枝文化旅游产品较为单薄,主要停留在景观观光、果实摘、休闲农家乐层面,其内容较为单调,往往只是看荔花、摘荔枝、林下散步,对荔枝文化层面的挖掘较少,如荔枝民间传说、典故、历史、诗词歌赋等未得到深度挖掘,荔枝文化的利用与旅游结合不够,未能创造深刻的旅游体验和感受。缺乏参与、互动、体验性活动。

旅游区内缺少园林性荔枝园,主要以“果农+承包人”的分散式经营方式,辅以一定农家乐的休闲旅游模式。缺乏必要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同时服务落后、缺乏管理,配套服务规模参差不齐、粗放经营,未形成规模化和品牌化经营,无法满足大规模客流量的涌入。在内容和功能上,缺少文化展示、果品加工等延伸旅游产品的建设,未能形成整体完整的旅游体验项目。

(三)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开发机会分析

泸州市合江县“十三五”规划中,合江县委提出,按照“全域旅游、重点突破”的思路,建设精品旅游景区,重点打造“三江荔枝源旅游开发”和“密溪百年荔枝林旅游开发”等综合旅游项目,在全合江县旅游基础上形成多点支持、互补互动的旅游资源,给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荔枝文化旅游具有较强地域性,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旅游的空间距离相对缩短,合江荔枝文化旅游辐射西南、衍伸沿海和北方城市有着更便捷条件,在近年来周边地区如重庆、成都和远方地区如西安、广州等参观旅游呈逐渐递增趋势。

(四)合江荔枝文化旅游开发挑战分析

荔枝品牌在全国各个产区各有特色。深圳的大南山荔枝以“世上最好的荔枝在深圳,深圳最好的荔枝在南山”作为口碑宣传,2006年“南山荔枝”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州增城以“荔枝之乡、丝苗米之乡”著称,是岭南荔枝极品“挂绿荔枝”的产地,建设有体验度较为完善的荔枝主题园。

合江荔枝文化历史并非独有性,根据所查资料,各个荔枝产区均以曾经为贡品而进行宣传。相关分析人认为:四川贡荔枝确是真,广东贡荔也不假。杨贵妃曾吃过四川的涪陵、泸州、宜宾、乐山、忠县诸地贡去的荔枝。因此,合江荔枝文化历史在宣传效应上,同其他产区缺乏独有竞争性。

三、结语

按照SWOT分析结果,打造合江荔枝特色旅游需结合其发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充分研究挖掘其内涵和可行性,更加丰富合江荔枝旅游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覃荣周,“荔枝贡”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1卷第1期:2014年3月.

[2]薛宗保.唐代贡鲜荔枝途径考辨[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149-150.

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第4篇

旅游留言档案凭借着自身的特质赢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欧美地区旅游留言档案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尤其是意大利海神庙旅游留言档案馆的成功更使其得到了广泛关注。旅游留言档案对于档案和旅游业的双重作用也使得其在我国的建立更加迫切。

关键词

旅游留言档案;可行性分析;实施对策

一、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虽然十分迫切,但是在建设之前,政府部门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对其建设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留言档案在我国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1.旅游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留言档案是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留言档案在三个方面满足了其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可行性:(1)旅游文化。目前我国旅游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旅游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且经验尚显不足等导致我国旅游文化较为单一。而旅游留言档案内容丰富并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些特点有利于景区发展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文化从而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旅游地旅游文化发展。(2)旅游活动。景区开辟专门留言区域并鼓励游客留言的活动是典型的旅游活动。近年来众多景区出现乱写乱画的情况,这些不文明行为使得景区旅游资源遭到了极大破坏,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游客对于景区留言这一旅游活动的巨大需求。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满足了这一需求。(3)旅游资源。旅游留言档案除了丰富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以外还保护了景区旅游资源,避免其遭到破坏。这是因为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使得旅游在景区有了游客留言的空间,他们不必再自己寻找留言区域,这就减缓了景区资源遭到破坏的程度。

2.档案事业建设需求。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为档案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其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体现了其在档案事业建设过程中的可行性:(1)旅游留言档案丰富了档案内容。旅游留言档案内容涉及广泛,包括人文、地理、历史等,且这些留言大多是由民众所形成,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然而档案一般是由机构、组织和个人形成且主要为社会组织服务,所以其内容大多较为官方,且与民众相关的档案内容少之又少。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补充了档案中与大众百姓生活相关的方面。(2)旅游留言档案改变了档案事业发展单一的局面。旅游留言档案的出现改善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过于单一,鲜少与其他领域合作的状态。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需要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这一系列的合作促进了档案事业与其他事业的协作,并为档案的多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3)旅游留言档案促进了档案馆的特色发展。旅游留言档案不仅新颖而且极具地方特色,它的建设在极大丰富档案馆馆藏的同时也给档案馆添加了地方特色,对于档案馆的特色建设帮助很大。

3.我国符合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基本条件。(1)技术条件。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是一项重大且复杂的工程,在它的建设过程中涉及了档案管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技术等许多高新技术。因此技术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重要保证。首先,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需要先进的档案管理技术。就目前来讲,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时间较长且档案管理技术发展相对成熟,其中档案收集、整理、分类、索引、检索等技术已经符合了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其次,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需要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不仅是为促进档案信息在馆际间的互换,并传递给利用者,还有保护档案原件的目的。现今我国档案数字化建设虽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略显不足,但是我国目前档案数字化发展的状况已经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综上所述,我国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技术条件。(2)人员条件。旅游留言档案涉及多领域知识,其建设工作所涉及领域更是无所不包。比如旅游留言档案的建档和管理就需要大量的档案管理基础知识;其在景区的收集和在景区的建设就需要旅游管理知识;其留言区域的选择和日后的经营管理不仅需要经济学还需要地理等学科的协助,这些都需要各方面专家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密切合作。目前我国旅游留言档案方面的专家学者虽然较少,但是档案学、旅游学、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人数众多,且在旅游区有大批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密切合作应该可以解决旅游留档案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如果在旅游留言档案建设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工作人员还可以咨询国外专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所以我国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有大量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3)资金条件。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工程,从旅游留言档案的收集整理到建档再到旅游留言档案的管理,实现旅游留言档案馆在景区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资金来源很广:第一,政府支持。政府的资金支持包括国家和地区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如档案部门和旅游部门。第二,招商引资。由于旅游留言档案的经济性,它的建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点使得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更加容易吸引商家的投资。第三,公众集资。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旅游资源,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它的环保性鼓励民众为其建设捐款集资。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成本和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主要资金运用于档案初期的收集整理以及留言区域的建立。在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初期并不需要大规模地建设旅游留言档案馆,而是可以借用景区的档案馆或者展览馆对其建立的反响进行观察和评估,在日后反响强烈且资金足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旅游留言档案馆的建立。旅游留言档案从多个方面产生经济效益,如旅游留言档案卡、旅游留言纪念册、留言区域所收费用、旅游留言档案查询费、服务费以及其他相关附属产品所产生的费用。可以看出,旅游留言档案产生的经济效益远大于成本。综上所述,不管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资金来源还是其建设的成本以及日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来看,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在资金支持基本上是足够的。(4)设备条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需要大量专业设备的支持,从其收集整理到档案的录入和之后的档案数字化都离不开专业的档案设备。在档案收集整理之时需要大量的档案装备、档案装具如档案盒、档案架、档案柜等;到后期这些档案需要去湿机、吸尘器、温湿计等档案设备对其进行保护。在档案数字化阶段更是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设备如网络服务器、专业计算机、扫描仪、声像处理器等。上述这些设备在我国都较为齐全且大多都已经被广泛应用,所以在我国档案设备条件已经基本满足旅游留言档案建设的需求。

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实施方案

在确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在我国建设可行后,相关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确保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

1.协调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合作。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档案部门与旅游部门的密切合作,且确定两个部门谁为主导部门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以旅游部门为主导部门,档案部门为协助部门。这是因为旅游部门及景区管理部门对景区状况和景区客源情况有深入的了解,且对于旅游留言区域的开发以及后期的保护利用工作更加专业,所以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应以旅游部门为主导。由于档案部门对于档案方面的相关知识了解深入,在收集整理留言档案时档案部门可以进行协助。只有协调好这两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才能保证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2.健全政策法规。健全的政策法规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成功的基本保障。由于旅游留言档案在我国尚未建立,所以我国也没有与其相关的政策法规。目前我国政府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这些政策法规,其建立后如何与现行法规相协调等问题。首先,政府需要加强旅游留言档案立法工作、提高旅游留言档案立法质量。要做到这几点政府需要具备旅游留言档案的定义、特点、性质和产生背景等相关的基本知识。其次,档案部门、立法部门和旅游部门应该保持密切合作,为旅游留言档案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储存丰富知识和经验。这三个部门的合作在立法时可以为立法部门提供旅游留言档案现状分析,有助于提高立法部门立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再次,立法部门应该借鉴国外现有法律,结合我国国情,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留言档案相关法律法规。

3.加强宣传力度。档案意识是旅游留言档案建立是否成功的关键,宣传力度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民众的档案意识。政府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宣传:(1)开办旅游留言档案展。开办与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展览是对其进行宣传的传统方式。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在景区或者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开办展览,扩大宣传面对其进行宣传。(2)举办旅游留言档案相关讲座。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讲座可以让民众深层次了解旅游留言档案,但是由于参加旅游留言档案讲座的大多是在校学生和学者,所以其受众面较其他方法窄。(3)电视节目与网络相结合。电视节目对于大多数民众有较强的吸引力,且电视节目以动态的方式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了介绍,使民众更容易接受。民众在观看电视节目的同时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同步互动,也使其受众面扩大到了年轻群体。(4)举办与旅游留言相关的旅游活动。在景区举办的与旅游留言档案相关的旅游活动是宣传旅游留言档案最直接的方法,大众可以通过亲身的体验对旅游留言档案进行深入的了解。

4.确定详细工作计划。(1)现状分析。在进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之前,政府部门应该对各部门的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相关的部门进行调查研究。这些调查包括相关部门有没有与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相关的组织保证、有没有建立与旅游留言档案工作相关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以及整体规划等。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对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调查研究。基础设施是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这方面的调查包括档案柜、除湿机、档案架、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基础实施配备是否完善。再次,政府部门应该对技术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技术支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和技术水平量力而行。在进行旅游留言档案建设之前,政府部门应该客观地分析自身档案管理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水平。最后政府部门还要对现有人才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大量不同专业、部门的人才。这些人才包括档案专业人才、旅游专业人才、经济人才、管理人才等。政府部门通过对现有人才的分析可以更加确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2)制定目标。在明确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可行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该组织其他相关部门形成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小组并且制定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目标。目标的确定为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制定了长远的目标及阶段性目标,使得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3)明确实施方案。在明确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目标后,为实现目标,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实现目标的方案。首先,成立独立部门负责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该部门由专家学者领导且不受任何部门制约,对旅游留言留言档案建设工作具有绝对领导作用,其他相关部门应协助该部门完成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其次,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进行。政府部门应该聘请相关专家对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环境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协助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协调各部门合作协助旅游留言建设工作。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合作来完成,如果各部门合作不力将会影响将来工作的进展。政府部门需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确保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顺利完成。(4)确立保障体制。旅游留言档案的保障体制是为了保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的资金、人力、物力以及技术的支持,所以说旅游留言档案的建设工作离不开保障体系。因此,为了方案的顺利实施必须确立旅游留言档案的保障体制。旅游留言档案作为近年来新兴的档案,不仅丰富着档案事业还协助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其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政府需要重视旅游留言档案,鼓励并支持旅游留言档案建设工作,使其建设工作尽快提上日程。

参考文献

[1]姚坤.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可行性分析[J].黑龙江档案,2013(3).

[2]刘海霞.浅析档案开放与利用工作[J].才智,2013(35).

[3]范德华.旅游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探析[J].思想战线,2013(2).

特色旅游可行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纪念品;环渤海旅游圈;开发;问题;建议

一、旅游纪念品的内涵

旅游纪念品是指具有明显地方特色,能使旅游者感到某种特定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它是能反映旅游点(或城市)特色,是某个旅游点(或城市)所独有的,且在旅游市场上具有独占性的商品。

从大的范围来讲,旅游纪念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中购买的具有区域文化特征的一切物品,它包括3方面的内容:旅游经营管理用品,如门票、车船机票等;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商品,如特色工艺品、特色书画、特色服装、特色食品等;旅游服务用品,如导游图、说明书、图书等。本文中主要从第二个分类,即指旅游地的特色旅游商品的角度来探讨旅游纪念品的开发。

据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欧美等旅游业较发达国家中的旅游纪念品消费,一般均占这些国家旅游业总收入的40%左右。而我国的旅游商品收入只占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可见,我国旅游商品收入不仅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我国旅游纪念品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下文结合环渤海旅游圈对旅游纪念品开发及设计进行相关分析。

二、环渤海旅游圈的城市构成

环渤海地区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丹东、滨州、沧州、葫芦岛、锦州、威海、潍坊等沿海开放城市为扇面,故环渤海旅游圈由上面所述沿海城市组成。而在构成环渤海旅游圈的这些城市中,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是旅游业发展较好,相对占有主要地位的4个城市,各旅行社在组织旅游线路时通常也会首选这几个城市,因此笔者在对环渤海旅游圈旅游纪念品的研究中,以大连、青岛、烟台、秦皇岛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有专家指出,这一旅游圈,有着明显的优势和特点,一是地理结构同一性强,易于形成集合效应;二是旅游资源富集,易于形成品牌效应;三是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易于形成放大效应。”这说明这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大环境形势良好,这就无疑给旅游纪念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及后盾。

三、环渤海旅游圈旅游纪念品开发现状对比分析

(一)相同属性分析

1、原料相同。纵观上述4个城市的旅游纪念品,可以看出无论是旅游工艺纪念品还是旅游食品纪念品,它们在制作原材料上都趋向于同一类型。例如,大连、青岛、秦皇岛3个城市均有的旅游工艺纪念品贝雕,它的原材料就是缘自于渤海湾中的贝壳。而旅游食品纪念品在原料上的相似则更为明显。这一属性是由共同的区域特征决定的。

2、加工工艺相同。作为典型的海滨旅游城市,上述4个城市在旅游纪念品的加工工艺上都较为简单,多为将新鲜的海产品制成干产品,并加以适当的包装,从而达到延长产品保质期、突出其纪念及礼品之意义的目的。

3、产品类型相同。经过上述归纳可以看出,无论是在旅游工艺纪念品方面,还是在旅游食品纪念品方面,环渤海旅游圈都具有较为一致的旅游纪念品。

(二)差异特性分析

总的来说,上述4个城市旅游纪念品的差异较小,这也是环渤海旅游圈旅游纪念品市场所存在的问题之一。

1、特色旅游纪念品差异。尽管上述4城市旅游纪念品存在的差异较小,但仔细探究也可发现,各城市中也有一定类型的特色旅游纪念品。如大连市旅游工艺纪念品中的女骑警纪念品及青岛市旅游食品纪念品中的青岛啤酒。

2、旅游食品纪念品差异。在食品纪念品方面,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存在一定的特色。如大连的黄桃、青岛的啤酒、崂山茶类、秦皇岛的葵花苹果、昌黎蜜梨等农副产品,以及烟台的莱阳梨、海洋大樱桃。这些食品纪念品各有千秋,不仅体现出了各地的特色,也突出了各个城市的在食品纪念品上的差异。

四、当前环渤海旅游圈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述4个城市为代表的环渤海旅游圈存在一定的共性问题,如旅游纪念品品种花样少,各地产品设计雷同;旅游纪念品市场仿制品泛滥;产品创新少,缺乏时代特色等,下面结合各城市不同特色来分析其旅游纪念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连市

大连市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在于不能有效预防特色旅游纪念品外流。以贝雕画为例,大连是我国贝雕画的发源地,大连市理应将贝雕画作为大连市旅游工艺纪念品的特色,并形成专线的销售渠道。但在我国很多个沿海城市都可以买到贝雕画。另一方面,宣传不够,缺乏知名度。例如,大连情感家饰豆画曾荣获辽宁省十佳旅游纪念品称号,这是一个很好的形象资源,但却鲜为人知。

(二)青岛市

青岛市产业资源丰厚,如青岛啤酒、海尔电器等,这一独到的资源是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其旅游纪念品的发展完全可以和其他产业整合协同发展成新一级的产业链,但是目前来看,青岛没有很好地借用城市其他产业的资源为己所用。

(三)秦皇岛市

1、巨大的历史文化财富长期闲置。与其他3个海滨城市相比,秦皇岛市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长城、孟姜女、山海关等题材有关的纪念品应是极具开发潜力的商品,但是走遍山海关附近所有的商家,其销售的商品长城主题不突出,造型单一、质量粗糙,与北京等地所售的长城纪念品并无多大差异,毫无纪念价值。

2、“舶来品”大量充斥着秦皇岛市旅游纪念品市场。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由于秦市没有特色商品、纪念品,销售的商品如珍珠制品、玉制品、针织制品和金属制品等,大都是由其他城市流入的舶来品。这样就严重抑制了秦皇岛本市的旅游纪念品发展。

(四)烟台市

烟台市旅游纪念品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旅游食品纪念品。如上所列,烟台市的旅游食品纪念品多为土特产品,销售的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这样的土特产品的保存期限较短,礼品性也不强,没有体现出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意义及馈赠作用,因此也就大大降低了其销售量,导致了烟台市旅游纪念品销售滞后的现状。

五、开发环渤海旅游圈4个城市旅游纪念品的合理化建议

(一)整体开发环渤海旅游圈区域旅游纪念品

大连、青岛、秦皇岛、烟台等城市作为环渤海旅游城市,共同组成了环渤海旅游圈。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上城市具有作为一个整体来共同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因此环渤海旅游圈区旅游相关部门可考虑成立一个旅游纪念品联合体,共同开发环渤海旅游圈区域旅游纪念品。

(二)根据市场细分原则开发不同旅游纪念品

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明确目标市场,从而使产品开发的针对性更强,同时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因此,对旅游纪念品市场进行细分是很有必要的。市场细分的根据有很多,如性别、年龄、职业、收入、购买动机等。

以青岛市为例,在开发青岛啤酒纪念品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年龄开发不同的旅游纪念品。例如:针对儿童,可以设计开发一些诸如啤酒吉祥物、微型橡胶啤酒瓶等既能吸引小朋友目光,又相对安全的旅游纪念品;针对中青年人,可以设计开发一系列别出心裁而又带有青岛啤酒特色的瓶起子,即具有纪念性,又具有实用性;针对老年人,则可以设计开发充气式的啤酒瓶或是带有标志的啤酒瓶盖式的小坐垫,这样老年人可以在旅游过程中疏放筋骨或是稍作休息。

(三)加强创新、深度发掘潜在旅游纪念品

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和获利能力都要经历萌芽、成长、成熟、衰老的过程。要想保持一个旅游城市、景区、景点旅游纪念品市场的活力,就要不断地推陈出新,发掘潜在的旅游纪念品,从而为这一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增加整体竞争力。

(四)突显城市特色,打造区域旅游圈内各城市各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1、大连――女骑警纪念品、皱纹盘鲍。大连女骑警是我国警界的第一支女子骑警队,因此自然而然成为大连市一大旅游特色,也是大连靓丽的城市名片。应加大对女骑警纪念品的宣传,并同时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设计开发出女骑警系列纪念品,使之成为大连旅游工艺纪念品中的名牌产品。皱纹盘鲍是鲍科中的优质品种,素称海味之冠。而作为皱纹盘鲍主产地的大连,不仅鲍鱼资源量占我国总量的70%以上,同时还是我国开展人工鲍鱼养殖生产最早的地区。因此,凭借这种主产地及先驱者的身份,大连完全可以将皱纹盘鲍发展成为大连市旅游食品纪念品中的代表者。

2、青岛――青岛啤酒系列纪念品。在上文阐述青岛市旅游纪念品所存在的问题时,笔者已经指明青岛市忽略了青岛啤酒这一大好资源。青岛啤酒驰誉海内外,有着极大的名气,因此在设计开发旅游纪念品时,可以围绕青岛啤酒这一主题,设计出一系列以青岛啤酒为主题的旅游工艺纪念品,例如以啤酒娃娃作为城市旅游吉祥物等,将城市的独特之处体现出来。

3、秦皇岛――长城文化特色纪念品。根据秦皇岛市旅游纪念品的特点可以看出,秦市应着重打造特色,以突显文化品牌的优势。可开发设计以著名关隘、楼台为原型的造型摆件;历史名人、名将的塑像;或是历代守城武器、装备等的微型系列制品等。

4、烟台――莱州玉雕、张裕葡萄酒系列纪念品。与青岛啤酒的“遭遇”一样,烟台的张裕葡萄酒也备受“冷落”。张裕葡萄酒是我国最早的葡萄酒品牌,也是第一个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葡萄酒。因此,张裕葡萄酒是烟台市开发设计旅游纪念品时一个很好的可利用资源。与青岛啤酒不同的是,它们的潜在客户群有所区别。开发张裕葡萄酒系列纪念品时,可着重研究外国人对旅游纪念品的喜好倾向,吸引外国旅游者的购买。对我国国民对葡萄酒态度,则可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启发其潜在需求,从而达到扩大其消费群体的目的。另外,在莱州玉的宣传推广方面,烟台市可以配以其民间传说,扩大莱州玉雕的文化吸引力,使之成为烟台市的名牌旅游工艺纪念品。

参考文献:

1、王苏昆.谈谈云南旅游纪念品存在的问题及特色开发设计[J].昆明大学学报,2003(2).

2、袁国宏.论发展我国旅游纪念品的重要意义[J].商业研究,2003(10).

3、张文敏.旅游纪念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中南林学院,2001.

4、彭建等.区域旅游商品及其开发研究――以绍兴市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5、徐德宽,马波.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6、杨柏林.区域旅游纪念品的表现形式[N].中国旅游报,2002-08-28.

7、钟志平.论我国旅游商品开发创新的难点和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