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老年病人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患者28例。其中男排例,女同志例年龄55~80岁。表现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表情淡漠,易怒,焦躁。
2 心理反应
2.1 自专性增强 这类患者多数为离退休老干部。经历了离退休的角色变化,离开了领导岗位,失去了原来的社会地位,患者会认为自已应应该受到别人的关心与照顾,觉得医务人员应该对自已特别重视和倍加关心。
2.2 依赖心增强 这类患者多数偶,居,经济条件不好,子女对老人关心欠隹,患者往往对自已的日常行为。生活管理等做的不好,事事都要依赖别人,希望有更多的亲友来关心他,从中得到安慰与温暖。
2.3 疑心加重 这类患者多数是文化水平较低,城镇居民。患者住院时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他们要想了解有关疾病的信息,又疑心医生的诊断是否正确。
2.4 情绪不稳定 这类患者多数来自农村。患者隹院后担心 自已的经济承能力,担心儿女是否会影响。周围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以及病房内千娈万化的疾病,患者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加重了他们不安全感,而导致情绪不稳定。
3 护理对策
3.1 医护人员应该表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对他们的称呼要有尊重性,比如称其某局长或科长,某老师,从称谓上让患者觉得温暖,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多与他们沟通, 他们聊起他们的辉煌,以及一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让患者在精神层面上好转过来,这样就会对治疗以及护理工作来许多积极的因素。
3.2 医护护人员要尊重他们的意思和要求,对合理的应该尽量满足。对于不能满足的情况,要耐心,细致地给患者解释,不可强制及责难。要千方百计为患者排忧解难,引导患者谈出内心的苦闷。同时经常鼓励他们作些力所能及的事。需要经常表扬他们在配合治疗和护理上做出的一点进步,从而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3.3 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护理人员要于从患者的言语行为中发现他们的心理活动,给他们讲些必要的治疗与用药知识。在用药过程中,有的患者问些问题:如这是什么药,起什么作用,等,这时护理人员应要以亲切的口气给他们恰当的回答。另外,对患者进行任何新的诊疗手段和治疗措施时,都应事先对他们进行细致的解说。
3.4 护理人员要主动介绍病区环境,帮助患者熟悉环境。 在患者面前表现镇静自如和有信心,发消除他们心理危机。同时做好心理导。着重向患者宣传卫生知识,使他们确认识自身的疾病,指导他们学习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从而保持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 老年病人;手术;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3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35-01
健康教育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干预手段,可激励患者参与健康维护,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使其行为向健康方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1]而老年人在我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很大,老年医学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现就老年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谈几点体会。
1 心理健康教育
1.1 老年病人心理特征 老年病人由于脱离原来的环境,子女远离或不孝、丧偶、身体状况不佳,对疾病和手术的不解等原因,会产生孤独、寂寞、忧虑、紧张、恐惧,长期患病的老人在病痛的折磨下,又增添焦虑不安,悲观绝望等心理。所以,术前、术后都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1.2 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入院后,介绍病区环境,消除陌生感。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病情,鼓励他们正确对待疾病,树立信心。护士向患者进行科学宣传,使他们认识到医疗技术的发展已使大多数疾病可以治愈,只要能正确对待疾病,心理平衡,积极配合治疗,疾病就可以早日治愈。
1.3 关心、体贴患者,从生活上关心、体贴,从言行中尊重他们,从思想感情上接近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感到温暖并产生信任感。经常和患者谈心,解决一些思想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操作细心、熟练、准确,护理周密细致,使老年人有被重视感觉,从而消除孤独、寂寞心理。
1.4 介绍病情及手术知识,向老年病人介绍疾病名称,发病机理、病因,治疗手段,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手术治疗过程及术后可能遇到的不适等,使病人对本身所患病及治疗有所了解。并介绍一些有良好的心态而促使疾病康复的病例,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
1.5 争取家属配合 家属是病人的亲人,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能否达到最佳心态,家属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护士向家属介绍病人的病情及医护要求,让家属协助治疗,使老人感到温暖,消除悲观、失望心理,从内心激发强烈求生欲,使其积极向上,配合治疗。
2 术后健康教育
2.1 用药健康教育 术后了解病人的用药情况,向病人介绍所用药的名称、药理作用,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的用药注意事项。
2.2 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 老年人体质差,对手术的打击,机体耐受性及修复能力差。易发生一些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感染、褥疮等。所以,必须向患者及家属交待如何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病情观察,有效的咳嗽排痰,并习惯床上排便及各种管道的护理注意事项等。鼓励老人早期下床活动,早期功能锻炼,以预防和减少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使老年人顺利渡过术后恢复期。
2.3 营养与膳食的健康教育 老年病人咀嚼功能和胃肠吸收消化能力较差,加上手术后消耗较大,使病人处于营养失衡状态,再加上术后疼痛不适,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病人食欲下降,口味改变,因此,交待病人及家属术后能进食时,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易消化食物,并少量多餐,指导病人保持乐观情绪以获得良好的食欲,讲解烟、酒对身体的危害,辛辣食物对身体刺激,选择利于手术恢复的食物。
3 出院健康教育
老人病人术后机体恢复较慢,因此,病人出院后的护理仍十分重要。有的病人面临出院忧心忡忡,担心回家后病情变化,不能顺利康复。护士必须做好病人思想工作,告知病人按医生要求服药,观察伤口,带管出院的做好引流管护理。按时复查,合理饮食,有效锻炼,注意卫生,保持心情愉快。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4 小 结
通过对老年手术病人实施健康教育,使他们的医学知识普通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明显增强,接受治疗和护理的主动性也明显增强。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坠积性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关键词】 老年病人 角色行为强化 心理特点 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典型的患者角色强化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65~85岁,职业为退休老人,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子女多的老人。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脑萎缩,冠心病等,这些病人有一共同点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血糖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心脏功能也可以,但每天查房患者的表现都是不舒服,在与患者交谈过程中,发现患者角色适应不良,有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患者角色行为强化的表现为对自我能力表示怀疑、失望,自信心不足,情感幼稚,日常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但自己不做,凡事都依赖医护人员和家人,不敢下床活动,特别担心行走时会摔倒而致病情加重,仍然安心于已经适应的患者角色。
2 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2.1 失落和孤独 老年患者常因自己资历老、贡献大、经济好,现在闲呆着心里难免会产生失落感。性格就比较暴躁,顺从性较差,喜欢周围的人能尊重并恭顺他们,表现为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独断专行、易激怒、好挑剔责备他人。而有的老年患者特别害怕孤独寂寞,由于生活单调,与家人及外界缺乏情感交流和心里沟通,患者常常易产生被抛弃感,因而导致性格、行为的改变。如果住院了,家人,儿女就会来看望照顾他,亲戚朋友就会来探望,他们认为自己才被重视了。
2.2 恐惧和焦虑 由于老年人的各种器官功能下降,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可给患者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加上慢性病长期吃药,治疗,在饮食、睡眠等各方面都不太好,从而精神上产生恐惧和焦虑,认为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恐惧死亡的来临。
2.3 敏感和猜疑 老年患者常敏感多疑,推测猜想自己的病情很严重,怀疑医生、护士甚至家人都在对他隐瞒病情,每次一个细小的动作,一句无意的话语,都可能引起他的猜疑,加重其心理负担。当患者可能出现与不治之症患者某一相似症状时,就对自己的病产生疑心。
3 对老年患者角色强化的护理干预
3.1 尊重、理解、关爱老人 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啰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让患者相信护士。
3.2 鼓励和赞扬 对自尊心强和虚荣心强的老年患者,应以鼓励和赞扬的口气,在尊重的基础上,让患者乐于接收你的治疗和护理,适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3.3 消除孤独情绪 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在生活起居上多给予协助,多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同时,鼓励家人、亲友常探视。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锻炼,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交友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使其永保良好愉悦的心理状态。
3.4 增加信任度 改善医护患关系对于好猜疑的老年患者,我们必须满足患者了解自身疾病以及有关知识的需要,一味的隐瞒,只能事与愿违,要尽早取得他们的信任,减少猜疑和误会。在交谈中,要讲究方式,对疾病认识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语言、形体和情感传递的技巧。遇问三思、仔细斟酌,该解释的一定解释清楚,需要保密的既不能直言相告,又要给予其一个可以接受的答复。尽量让他们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
3.5 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应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使病人能有效地应对疾病,改变影响认知的心态和行为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躯体症状,帮助病人消除心理危机,解除疑虑,坚定信心,使病人主动接受和配合治疗。
3.6 家庭与社会的支持 子女要关心体贴老年人,鼓励老年人重视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吸烟、少喝酒、不偏食、食量适当。父慈子孝,会使老人感到温暖,家庭成员间和睦,才能使老人倍享天伦之乐。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不断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指导老人过好晚年生活。老年人的具有良好的心理因素,才能积极地战胜疾病。
【关键词】 临终;老人患者;心理护理;分析
老年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部分。自创始人西塞莉?桑德斯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在英国伦敦创建了临终关怀医院,世界各国对患者的临终阶段也逐渐引起关注,我国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随着社会老龄进程日趋加速,护理对象中老年病人大量增多已成为护理专业的一个新特点,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是在疾病的末期,即当医生宣布治疗无效开始的护理。当患者病情进展到垂危阶段时,其精神痛苦不亚于疾病所致的痛苦。这就要求护士应当了解病人对即将面临死亡的态度,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使他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提高尚存生活质量[1]。1 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及老年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老年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 表现为行动迟缓、活动减弱、小气、爱唠叨、疑心重、固执等。随着年龄增高,精神活动、功能自然趋于缓慢和欠灵活机敏,由于器官功能的减退,感觉能力特别是视、听、味、触等的感觉灵敏度以及意志行为逐渐减退,生病住院时诸多顾虑,情绪低落、焦虑等。
1.2 老年临终患者的心理特点 根据临床观察符合美国医学博士库伊丽莎白?布勒?罗斯(Elisabeth.Kubler.Ross)对大多数面临濒死的病人心理变化的五个期[2]。
1.2.1 否认期 部分患者对身患绝症或某些疾病晚期经医治无效,当病人间接或直接听到自己可能会死亡时,第一个反应就是否认,病人不愿承认病情恶化的事实。
1.2.2 愤怒期 随着病情的发展,给病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折磨,并了解到治疗无望,生命重危时,表现出悲观失望易激动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经常以训斥漫骂,对家属不满来发泄对疾病的反抗情绪。
1.2.3 乞求期 病人心理转为平稳,承认自己患病严重后果,希望医生能用最好的药物给予治疗,期待医护人员能使自己转危为安或延长生命与家人有更多团聚的时间。
1.2.4 抑郁期 患者异常伤感,对生活丧失信心,精神崩溃,少言,表情淡漠抑郁。
1.2.5 接受期 这是临床病人最后的心理反应,面对死亡现象,已有心理准备,对后事有一定的准备和交待。2 老年患者的临终心理护理分析
2.1 增加与临终老年患者的心理沟通 对老年患者,不仅要密切观察的心理变化,而且要正确认识和掌握临终患者的心理活动特点。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绝大部分患者首先是对疾病的否定,表现为愤怒、抱怨和发泄,接着开始对疾病的妥协,听天由命,进而出现自卑,自责和忧郁,最终接受事实,变得平静,安然[2]。这时,患者特别需要的是关怀和尊严,医务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多接近患者,充分了解其心理的活动情况,视病情因人施护,对患者多一些同情和安慰,耐心的安抚病人,分散其注意力,尽力驱散围绕在脑海中的死亡阴影。例如:在晨、晚间护理时,通过语言、表情与目光的交流,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患者情绪得以稳定,配合治疗,并鼓励和支持患者与疾病斗争,轻轻触摸老人的肢体,减轻其心理压力,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得到缓解,以提高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2.2 增加临终老年患者求生心理 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抱有希望,就会产生克服各种疾病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对于一个临终患者是十分宝贵的精神支柱[3]。在平时交谈中,不断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建议家属合理安排时间来陪伴患者,消除老人的孤独感,使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能感受到家庭与亲人的温暖。
2.3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的恐惧心理 适时有度的宣传死亡的意义。由于临终患者对死亡认识不足,尽管家属未把疾病的诊断告诉患者,但患者的情绪很悲观,并从患者的言谈和表情中感觉到对疾病的恐惧感。针对这点,应该经常耐心、诚恳地与患者交谈,以理解的态度对待患者,让患者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关心他,并经常让其听音乐或与家属聊天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
2.4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的愤怒心理 由于临终患者情绪焦躁,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常无故发脾气或训斥医护人员[4]。在这种情况下,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个性和喜好,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倾诉,并与患者家属默契配合,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
2.5 减轻临终老年患者绝望心理 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痛苦,给予真诚的抚慰,劝其正确对待人生和疾病,消除轻生的念头,在生活护理上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排除干扰,使患者情绪稳定,保持短暂的心理平衡,恬静安然地离去。
总之,要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不仅需要护士掌握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护理学、社会学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护士还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医德,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增加与病人的沟通,重视与弥留之际老年人的心灵沟通,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患者需得到的是整洁、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熟练精湛的技术操作,微笑周到亲切的服务态度,高度的同情心和信任感。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医学不断发展,临终护理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终护理不仅仅是维持一个生物性的生命,也是通过临终护理使病人在有限的日子里,在充满人间温暖的气氛中安详、舒适并有尊严地离开人间,充分地体现从事护理工作者的真、善、美,以及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 毕彩霞.250例老年病人的临终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J],1992(27):359-360.
[2] 徐小兰.护理学基础.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16-417.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24
恶性肿瘤病人常见的心理特征及表现
恐惧心理:由于人们对恶性肿瘤在认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认为癌症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是判了死刑。因而病人在未确诊前,非常恐惧自己所得的病就是癌症。病人常表现为:忧心忡忡、心情紧张及对医护人员的言语、态度十分敏感。或坐卧不安、唉声叹气、感情十分脆弱。
怀疑心理:病人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恐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而一旦被确诊为癌症,病人又怀疑是否是医院误诊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表现为烦躁、紧张、 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等。
否认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病人的癌症诊断一旦被确证,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意面对自己患恶性肿瘤这个现实,对病情以及任何事情都采取回避态度。表现为沉默寡言、烦躁、激惹、心存幻想,否认癌症这个事实。
认可心理和依赖心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人的幻想破灭,不得已承认自己患癌症无疑时,“病人角色”的表演则相当“出色”。病人为了不让家人难过悲伤,亲人为了让病人安心治疗,彼此心照不宣,绝口不提病情。这时病人既不表现痛苦也不害怕,显得十分平静。非常愿意与家人呆在一起,以得到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同时也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依赖于药物和其他的一些治疗。把“生”的希望甚至于日常生活护理全都交付给了医护人员。表现为爱发脾气、苛求挑剔、以“自我”为中心、随时随地的要求医生护士给予关照。
抑郁心理和悲观绝望心理:病情的日益恶化和癌症疼痛的折磨,以及化疗、放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病人常常产生“生不如死”的念头,对生活和前途失去希望,死亡安排多于生还打算,祈求早日解脱。病人常表现为心情忧郁、悲观、消沉和绝望,自残甚至轻生自杀。
恶性肿瘤病人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恶性肿瘤病人由于有上述的一些心理特点和心理表现。以及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尤其经过术后几个疗程的长时间放、化疗,病人会因为其放疗的不良反应、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常人难以忍受的癌症疼痛等,使病人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烦躁、情绪低沉、意志消退等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从而导致其陷入悲观绝望之中,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而再不愿意继续治疗。病人的这些不良心理状态和消极情绪,会使其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剧病情恶化的程度和速度。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治疗,不仅有利于肿瘤病人的治疗和康复,还有利于肿瘤的消退。是一种值得医护人员重视的有效的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措施
针对不同的肿瘤病人心理特点,制订出合理的、科学的心理护理计划,并配备专门的相对固定的具有一定医学心理学知识的护士去为患者做好心理疏导。要根据病人在不同疾病期的心理状况和病情的变化等情况,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计划实施方案。给予患者以贴心的心理抚慰及精神调养,以及必要的生活指导。充分调动其自身内在的积极因素。
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应有深厚的同情心和爱心。对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以及情绪反应了然在胸,在充分掌握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之后。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特征,如精神紧张、心理恐惧、否认怀疑、悲观失望、绝望情绪等,有的放矢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给予对症下“心”药,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在医疗方面让患者满意放心。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
护士为患者提供精心护理时,不可忽视家属的作用。家属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性格行为、生活习惯最了解,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在某种程度上是其他人不能替代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家属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家属克服悲观失望情绪,与医护人员一道共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并积极配合医师对疾病的治疗。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之间的关系上。护理人员要随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及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保证各项治疗方案和疗程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尽可能地满足其癌症患者的意愿需要。根据病人的性格和兴趣爱好布置住院的病房环境,如家庭式病房或工作式病房。让患者在身患绝症住院期间,感觉到一样可以得到工作和生活乐趣,一样可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从而唤起病人对生命的渴望,产生出强烈的生存意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去战胜病魔,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重视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把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治疗恶性肿瘤病人的关键环节之一。护士以和蔼的态度、可亲的语音,关心体贴的行动,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有效地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交流,以典型治愈病例让病人看到治愈的光明前途,可让病人的悲观情绪得以消除,在精神上得到支持。取得病人在治疗上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对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而且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奇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