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课题型教学

一、研究目的

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新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二、研究意义

把体育与健康课程“课题型”教法这种新的课程形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更新学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实实在在地进行教学,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载体。提高学生自主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以科研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主要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人的认知思维活动的主动建构过程,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互活动以获取、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自主学习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应加强自主学习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使其为体育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研究现状

由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相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说,在课程性质、价值、理念、目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从而在其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在其相关的领域(体育教学模式、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已进行了长期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对我们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这些研究都是从一个侧面上探讨了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问题,而没有系统地从教学各因素的结构方面去考虑、研究,不能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体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依据,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改变以往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全面发展。

五、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 “课题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得到结论和研究成果是否演变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方法,真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2.“课题型”的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观点、做法、问题,能给同行从事自主学习体育课教学指导工作起到借鉴、启示、引用的作用。

六、研究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课“课题型”教法是普通高中所有教学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题型”教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教师在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根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给予的指导,让学生选好课题并自主学习这无疑是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的。在选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课题的选题无论是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还是由指导教师选定研究方向,都表现为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的工作。这是一个从发散到归纳的过程,做好这一起始阶段的指导工作,对整个自主学习的进行是至关重要的。七、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课题型学习是落实新课程最核心的学习方式,而课题学习又是研究性学习的依托,是落实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切入点。为此,组织学生从小课题入手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学习从学校小课堂走进了社会大课堂。

(一)课题研究的确立

研究课题的确立主要是选定研究课题、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提出预想效果。“问题”是思维的心脏,“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动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引发学生提出问题,确立小课题是至关重要。同时确立的课题应把握:

1.课题研究的价值性: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科学性: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需要性:选题必须满足教学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面向实际生活,注重实用性;切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发展。创造性:选题应该是努力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创造性是课题研究的生命,也是课题选择的一条根本原则。因此,努力使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就能赋予课题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确定了题目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在确定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实施这一课题时的可操作性。如题目不宜过大,要易于研究实施的深入;要找准题目的切入口,切入口宜小、要易于研究实施的着手;所需资料是否来源多、易搜集;对所选课题的意义、内容以及所要解决的问题都要十分明确;研究方案要切实可行,如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条件是否具备。

课题型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关键要让学生“学会研究”,走完研究全过程。

(二)掌握研究方法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类比法、案例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

资料收集和分类:要求学生争取做到资料目录要完整,资料规格要统一,并按一定标准分类;对资料进行及时整理和筛选;这样便于资料的保管、查阅、分析提炼和查漏补缺。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因此要求学生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感受和体验记录,作为最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结题报告:要求学生必须根据第一手调查资料提出论点和论据,并有论证分析,达到主题鲜明,论据有理,资料客观,内容图表化、简要化和条理化;应用相关的地理知和技能分析其因果关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最终以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的形式结题。在写作论文前,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科研论文,了解科研论文的写作程序,以尽快进入写作角色,做到胸有成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评价

确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观点。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表现,给予必要、及时、适度的鼓励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提高地理学习水平。

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更要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对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给予肯定的评价,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以推动和促进学生的研究学习的开展为主要目的,对学生写出研究活动的收获、体会与意见;进行自我表现评价;课题组内学生交流,实现互动互评;最后召开总结展示会,将活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资料、调查报告、体验文章等成果一并展示,在整个展示交流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回味了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切身体验,也引发了学生对社会的初步思考,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八、结论与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题型”教学模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可以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过去被动执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转变成主动完成学习目标。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符合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应加强体育与健康“课题型”教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使其为体育课程改革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提供具体的新课堂教学操作模式。

参与文献:

[1]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90问/旦智塔主编――兰州大学出版,2010.1

[2]袁瑞堂.对“自主学习”教学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3.(1)

[3]蔡敬平.自主学习的探讨[J].体育师友,2003.(2)

[4]诱思探究科学论/张熊飞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5]宋学光.体育教师如何面对新课程[J].中国学校体育,2003.(1)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校 体育教学 研究性学习 应用

一、前言

目前,研究性学习已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那么,在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呢?本文就此作一些简单的探讨。

二、在五年制高职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正确理解的地方

1.本质上不能脱离体育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性学习不能偏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基线而淡化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仍须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意识和能力、运动兴趣和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这些都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的。

2.体育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全体性和专业性

研究性学习课程绝不是素质好的学生的专利,也不以他们为尺度,而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它必须坚持多元价值标准,而不是笼统的划一的标准,必须考虑高职校学生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不同的要求相结合。

3.研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研究性学习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更侧重于过程评价。它的着重点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历经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能从中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从事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三、在五年制高职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1.转变体育教师教学观念和行为

研究性学习就是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必须加以改变。

(1)教师应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站在“创新”的观念高度,把新的教育理念与体育实践相结合起来。在教学第一环节中,努力寻找可以“创新”关键点,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寻求“创新”的机遇。

(2)教师应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性课程学习始终要求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时展同步不断向社会学习,向周围的环境学习。只有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才可能跟得上课程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在知识更新上、创新上与时俱进。

(3)教师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教师不仅应对所研究课题的过程、方法了如指掌,并能得心应手的指导学生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

(4)教师更快的适应角色的转换

传统教育是塑造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产品,研究性学习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始终服务于学生,当教师为学生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时,教师就从塑造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

传统教育教师是扮演知识传递的角色,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等,教师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深入探索、勇于创新,教师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做好几个环节

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构建良好的学习团体,积极为小组出谋划策,使团队精神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诱发学生探索动机;教师还应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

2.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利用雨天、开学第一节课或课间休息,教师为学生开展一些学术讲座,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2)选题阶段。教师要考虑五年制高职生,在年龄、思维能力、知识面和控制能力等方面与大学生都有很大区别,选题时不要太大,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资料的来源等,创造性的指导学生进行选题。

(3)制订研究性学习计划。计划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体育教研组要对学生制定的计划进行指导和论证。

(4)实施研究。教师要为课题组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对学生的操作方法进行指导,并经常与学生交流,随堂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5)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报告、展示和评价阶段。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及时写出总结,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各小组进行相互交流,并及时做出评价,但评价要客观,不能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多主题、多内容、多方法、多手段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不同的专业、不同性别、不同个体的差异采用评价的方法也应不同。

3.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过程

(1)教师要充分的准备好教具和学生分组学习材料等,向学生说明研究过程的目的和要求,提出探讨问题,指出探讨的价值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引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途径,通过阅读、演练、观察、思考等学习活动,主动地概括其原理、法则,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以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发现知识的基础,这时教师要巡回指导,积极做好引导工作。

(3)学生交流初探所得到的成果或结论,并对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或不甚理解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并作进一步探索。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进行适当的提示和指导。

(4)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探索的问题,把初探和交流中获得的知识、经验、结论加以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并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际中去,从而进一步验证和巩固所获得的知识。如足球“二过一”的技战术教学中,可让学生课后先查阅资料,了解何谓“二过一”战术,各小组先模拟学习,各自去分析、总结现在足球比赛中采用“二过一”的战术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在实践中运用,实践证明,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比传统教学方法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

[3]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4]冯新瑞.研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2,(5).

[5]高凌飚等.探究研究性学习的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2.

[6]胡永生主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第3篇

    1 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误区辨析

    1.1 误区的表现

    在以往的体育社会学、甚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对于理论研究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认识偏差,往往认为,只要不是使用问卷法的社会调查,不需要进行量化(统计处理)而主要利用文献法(亦称历史法或文件法)进行的研究,一般都属于理论研究的范畴。其实,这是对理论研究认识上的一个误区,其可能的逻辑依据是美国《哈珀柯林斯社会学词典》关于“理论”的解释,即“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有关现实某一领域的任何抽象的、一般性的陈述都可称为理论,它通常包括对一般性概念的详细阐述”[1]。认识上的误区易于导致操作上的误区。事实上,如果仔细观察和推敲,在我们的体育社会学甚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也确实存在着这种抽象的、一般性陈述的、甚至是重复的、缺少创见和预见性的文章。那么,什么是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呢?我们先从理论的定义开始。

    1.2 什么是理论

    理解什么是理论,将会有助于我们理解理论研究。对于什么是理论,有多种定义。“社会学家布莱拉克(H. M. Blaock)认为,‘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群概念体系或类型,它必须含有能够串联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概念或变量的命题’。雷诺(P. D. Reynolcis)也指出,‘理论是指那些被公认的科学知识的一部分的抽象的宣言’”[2]78。百度百科名片对理论做出了这样的解释:作为一个汉语词语,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作为一个概念,理论是指人们对自然、社会现象,按照已知的知识或者认识,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3]。中华书局出版的《当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理论定义是:“人们从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有系统的知识和结论”[4]900。日本东京都岩波书店出版的《广辞苑》中对理论(theory)的界定是:“能够统一说明许多个别事实和认识的、具有高度普遍性的体系化知识”[5]2526。范伟达认为,“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经过检验的,用以解释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命题系统”[2]78。从以上几个关于理论的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基本内涵:(1)理论是基于对实践认识的命题系统,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2)理论是系统化或体系化的知识;(3)理论的发展性使理论创新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理论绝不是杂乱无章的知识,更不是随意的、抽象的一般性陈述。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必须遵循理论的基本内涵。

    1.3 理论研究

    尽管我们在既有文献中难以找到现成的关于“理论研究”的定义,但如同对理论的定义那样,以不同的学术视角看待理论研究或许也会呈现出多种定义。为此,在这里我们只是基于上述理论的基本内涵,以及在实际研究中的一些体会尝试性地做出如下解释:严格意义上的理论研究,是指在某一学术(理论)或学科领域,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对某一学术观点或既有理论,或学科架构,经由归纳、演绎推理,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建构、学科建构和理论创新的活动;亦指在某一实践领域,人们根据某一社会现象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经由归纳、演绎、推理,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因果关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联(互动关系),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发展路径(对策)的研究活动。例如,公共管理理论包括政府改革与治理理论、公共组织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等。而在公共政策理论领域进行“公共政策体制”,“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等的研究,就属于“某一学术(理论)或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再如,建设体育强国的研究就属于“某一实践领域”的研究。这一命题产生的原因和时代背景、体育强国概念的内涵外延、体育强国的标准、体育强国的建设内容、体育强国的实现路径等,都是这一建设体育强国实践领域的具体研究内容。

    1.4 体育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体育社会学是社会学应用研究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学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专门领域——“体育”的应用研究而产生的分支学科,属于部门应用社会学学科。同时,它又是体育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6]。体育社会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决定了其理论研究的两大方向:一是面向学科自身的理论研究;二是面向体育(社会现象)实践的理论研究。面向学科自身的理论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指导理论,如哲学理论和作为母体学科的社会学理论;二是体育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如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学科视角与视域)、方法论和历史沿革等;三是体育社 会学的具体理论,如体育群体理论、体育组织理论、社区体育理论等。面向体育(社会现象)实践的理论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体育现象的社会侧面(从社会的角度去把握体育的社会关系、社会功能、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6],探讨体育和各种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预测某一体育现象的未来趋势和发展路径(对策)。体育社会学理论研究的两大方向,恰好遵循了理论的基本内涵和严格意义上理论研究的两个基本点。

    2 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误区辨析

    2.1 误区的表现

    在体育社会学乃至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有一些文章,甚至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只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并运用社会统计技术法进行了数据分析和处理,而不论这种问卷调查是否有理论指导和理论假设,就自称为实证研究。这是对实证研究认识和操作上的一个误区,其可能的逻辑依据或许来自对经验研究的误解,导致了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这两个根本不同概念的混淆。在社会学中,理论研究是与经验研究相对应的。所谓经验研究是指“与纯理论研究相对应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7]。经验研究一般包括现场观察(参与观察)、访问、社会调查和社会实验,而实证研究则另有所指。

    2.2 实证研究的历史渊源

    实证研究来源于社会学创建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comte)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即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而后,英国的斯宾塞(H.Spencer, 1820-1903)进一步发展了孔德所创立的实证主义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进化论和生物有机体论,他注重以经验的实证方法研究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在斯宾塞之后,法国的杜尔凯姆(E.Durkheim)、帕克(R.E.Park)、帕森斯(T.Parsons)、霍曼斯(G.C.Homans)等人,都受到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影响,在繁杂的社会学流派中,跻身于与人文学派相对立的实证学派行列之中,创立了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数理社会学、交换学派等理论或流派[8]322。应该说明的是,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研究范式,一种方法论取向。“范式理论指出,一定历史时期中科学家们都必须共同遵循科学活动的‘模型’、‘信念’,这种‘模型’、‘信念’实际上就是范式。它不是单一的、抽象的空洞概念,也不是一些概念的机械拼凑,而是包含着基本假设、信念、方法、仪器及应用准则的一套有着内在联系的系统,是一种视野和分析框架”[9]。

    2.3 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准则

    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并不存在自己独特的实证研究。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体育社会学的实证研究必须遵循社会学实证研究的准则。社会学界知名学者蔡禾教授提出了以下几个准则:(1)实证研究既包括理论层次的研究,也包括经验层次的研究,理论与经验不可割裂。实证研究是一个从理论层次到经验层次,再从经验层次到理论层次,然后再从理论层次到经验层次,这样一个在理论和经验之间循环往复的研究过程。(2)实证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满足对社会事实的描述和统计数字的罗列,而在于发展理论以揭示社会事物的规律。(3)实证研究的核心是“假设—检验”。假设可以产生于既有的社会学理论,也可以产生于研究者的生活经验或研究兴趣、灵感,但必须对社会学理论有意义,并且是可以检验的。假设中的概念是可以操作化的,存在能被测量的操作手段。(4)实证研究对理论层次研究的要求是,理论应由相互关联的命题组成,命题则应是关于理论中一些元素关系的判断。理论必须是一个演绎系统,一般的、抽象的命题应能推演出特殊的、可验证的判断。简言之,实证研究要求理论能产生假设,并要求这种假设是可以检验的。(5)实证研究对经验层次研究的要求是,以有效度的工具有信度地测量社会事物,设计或收集能反映操作化概念(变量)的指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社会实验法等,都是实证研究可采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简言之,实证研究要求经验层次的研究能够提供用于检验假设成立与否的事实资料,没有理论假设的引导或不以检验假设为目的的经验研究,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实证研究。(6)实证研究的程序是假设在先,检验在后。假设应尽量从已有的社会学理论中产生,以促进社会学理论的发展。研究中不得有意选择某些样本和数据或有意使用某些计算方法以得出研究者有意向的结果94。

    3 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摹拟案例

    为了有助于理解实证研究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本文试图遵循实证研究的准则,参照华莱士“科学环”模型的逻辑程序,以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中“第六章体育社会化之(二)国内部分”[12]及吕树庭等的《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一文[13]为基本素材,经过整合加工建构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体育社会学实证研究摹拟案例。

   

    图1 华莱士“科学环”模型

    (笔者注:实证研究的逻辑程序)

    引自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P93

    3.1 从理论开始的逻辑演绎产生论题和假设

    3.1.1 论题:“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

    [分析]:“实证研究是一个从理论层次到经验层次……”[10]也就是说,实证研究是从理论开始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凯尼思(G. S. Konyon)、麦克弗森(B. D. Mepherson)等人,从著名社会学家帕森斯(T. Parsons)的社会化即角色学习这一观点出发,开始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他们将体育社会化的研究划分为“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和“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这两个方面。国外学者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上,即研究人们是如何涉足体育世界,或是怎样获得体育角色的过程。凯尼恩等人认为:人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 一体(个人属性),并不是从降生就对体育有认识的。人们形成对体育的好恶态度乃至参与体育的程度,是在特定的场合(社会化机构),受他者(社会化执行者)影响的结果。换言之,是社会化的产物。家庭作为社会化的机构和人类生活的基本单位,被社会学家看成是“人类的普遍特征”,它担负着承续人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责任,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下一代的社会化进程。为此,探讨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将是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13]。

    3.1.2 产生于既有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假设

    [分析]:实证研究的核心是“假设—检验”,假设应尽量从已有的社会学理论中产生,以促进社会学理论的发展[10]。从以上论题的逻辑演绎,必然会推导出以凯尼恩和麦克弗森提出的体育角色学习理论为假设的基本框架(见图2),这一理论(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具有一定身体、心理特征,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经济收入等的多种属性的个体,在社会化机构中(家庭、学校、社会),被父母、子女、亲属、邻里伙伴、老师、同学、同事乃至竞技选手(具有奋发的精神、健美的体魄、出色的运动能力)以及大众传播媒介等的影响,而获得体育角色的过程[12]91-92。”表明了该假设产生于国外既有的体育社会学(体育角色学习)理论。

   

    图2 “进入体育的社会化”三要素

    引自吕树庭,卢元镇《体育社会学教程》P92

    3.2 操作化方法

    在华莱士的“科学环”中,操作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概念的具体化和操作化,测量方法,抽样方法等[11]92-93。

    3.2.1 研究目的与研究任务

    [分析]:“实证研究的目的不在于满足对社会事实的描述和统计数字的罗列,而在于发展理论以揭示社会事物的规律”[10]。以发展理论揭示事物规律为目的,在体育角色学习理论(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的假设框架内,探讨“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需要回答如下两个问题:第一,从家庭社会化的角度,看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它包括:明晰家庭诸因素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程度;找出对中学生参与体育影响最大的因素,然后再探讨此因素与其他家庭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二,从角色社会化出发,看个人属性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它包括从业余体校所属与非所属的观点看参与体育;从初期(小学时代)社会化的观点看参与体育;从角色行为的价值倾向看参与体育;从性别角色的观点看参与体育[13]。

    3.2.2 概念的具体化

    [分析]: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理论认识是借助于概念实现的。概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抽象性,但抽象概念是不可测量的。为此,必须将抽象概念(特别是非日常化的学术概念)转换成经验层次的可以被测量的具体概念(变量),其前提条件是“概念之含义加以澄清,明确地予以界定”92。

    3.2.3 假设的类型

    [分析]:在体育角色学习理论(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的假设框架内,探讨“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可设置二元假设(X→Y),并延伸至三元假设(X→Y→Z)。二元假设是将参与体育作为角色学习(Y),在具有若干变量的重要影响人中,选择父母作为社会化机构——家庭的代表(X),探讨家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的影响。三元假设是在检验了二元假设的基础上,将对Y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作为中介变量(Z),探讨其他家庭因素对Z的影响[12]98。

    3.2.4 假设的操作化

    [分析]:实证研究要求假设中的概念是可以操作化的,并存在能被测量的操作手段[10]。对假设的具体操作如下:

   

    参与体育(Y):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认知层次);对体育的喜欢程度(,情感层次);对体育的直接参与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对体育的间接参与程度(,间接参与层次)[12]99。

    3.2.5 测量与抽样方法

    [分析]:实证研究对经验层次研究的要求是,以有效度的工具有信度地测量社会事物,设计或收集能反映操作化概念(变量)的指标。问卷调查法等都是实证研究可采用的收集资料的方法。简言之,实证研究要求经验层次的研究能够提供用于检验假设成立与否的事实资料[10]。该论题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测量,该问卷依据对假设中概念(变量)的操作设计了封闭式问卷,并进行了严格的效度和信度检验,以收集能够提供用于检验假设成立与否的事实资料。该论题根据研究需要对总体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3.3 经验观察

    [分析]:在华莱士提出的科学环中(图1),经验观察居于理论演绎和理论建构的中间位置,“中心线的右边是理论演绎的过程,即把理论应用到现实中,在这一过程中是运用演绎法。中心线的左边是理论建构的过程,它首先是运用归纳法由经验观察概括出研究结论,然后再上升到抽象的概念和理论”[11]94。经验观察在这里实际上是表示调查的实施和资料收集的过程。

    3.4 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

    [分析]:“量度、测定与分析方法,指观察的记录、资料的整理、分类、评定统计及分析方法”[11]93。该论题在对收集到的问卷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的基础上,主要使用的量度是X(自变量)、Y(因变量)、Z(中介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采用了多维(度)Gamma(PRE)相关测量和Z检验,以及检验。

    3.5 经验概括

    [分析]:经验概括主要使用归纳法,“经验概括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为新的理论提供事实根据,能够检验原有理论中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它能使研究者从预料不到的事实中或偶然发现中得到启发与‘顿悟’,从而提出一些新的概念或想法,以此为线索来建立新的理论”[11]100。经验概括有两类归纳方法,一种是经验归纳(列举归纳和排除归纳),另一种是统计概括。该论题采用的就 是统计概括。“由统计资料归纳出的命题称为‘统计概括’,它也是一种经验概括。统计概括依据概率原则,它说明,只要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那么在样本中发现的现象或变量间关系也可以在总体中观察到”[11]99。

    3.6 检验假设

   

    由此可知,在本论题中三元假设亦成立。

    3.7 提炼研究结论

    [分析]:该论题经由经验观察、量度、测定与分析、经验概括,提炼出如下研究结论:(1)在家庭影响诸因素中,对中学生参与体育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和父母支持子女将来当专业竞技选手的态度;其次是父母孩提时代喜欢体育运动的程度;再次是父母现在参与体育的态度和父母的运动竞技水平;最后是父母的体育价值观和家庭经济状况。(2)在将父母对子女参与体育的态度作为中介变量的情况下,影响中介变量的其他家庭因素是父母现在参与体育的态度、文化程度、体育价值观和职业。(3)业余体校学生的体育角色学习是早期开始的,并具备了对运动竞技的适应性,这是他们加入业余体校的重要因素。(4)角色行为类型是具有价值倾向的,体育角色学习的程度是因个人属性而不同的。(5)性别角色差异影响着中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即女生除体育认知层次外,在体育情感、直接和间接参与体育各层次上均明显低于男生。

    3.8 理论建构和理论解释

    [分析]:结论虽然包含有理论的要素,但它还是对经验概括的总结和提炼,并不直接等于理论,“理论建构的关键是从具体的经验事实中抽象出社会现象的普遍意义或本质特征。这需要一种创造性的想象力”103。该论题就是利用现有理论进行概括的,对观察到的事实可以尝试性地做出如下理论解释:(1)人的一生要在社会中扮演许多角色,社会化过程也就是接连不断的各类角色的角色学习过程。提供角色学习机会的社会化环境,对角色学习的类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2)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意味着,只有在人们获得了体育角色学习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发挥体育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即通过体育进行的社会化。(3)在性别角色的差异中,不能简单地用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的差异来解释其参与体育的差异,而应看到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因素的影响。(4)凯尼恩等“进入体育(角色)的社会化”理论,在中国的国情条件下同样适用,即进入某种特殊活动(体育)的社会化,是角色志愿者通过社会体系内重要他者的影响而成为(体育)角色学习者的过程。

    4 几点说明:代结语

    1)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是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社会学为实践服务能力提高的必由之路。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质量的提高,将是一个长期与学科建设相伴随的动态过程。

    2)本文关于理论研究误区和实证研究误区的表现是以抽象的形式提出来的,为何回避了具体所指,不言而喻。但重要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和对研究的促进作用。

    3)本文实证研究的摹拟案例,不是以一般(文章)的格式出现的,而是根据实证研究的准则,参照华莱士“科学环”模型的逻辑程序建构的。它是可供参考的,但不见得是很完善的。

    4)实证传统的社会学虽然是社会学的主流,但在社会学发展史上还存在着一条以韦伯(M. Weber)为代表的与实证主义相悖的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有人称之为理解社会学)。目前,运用反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进行的体育社会学研究并不清晰可见,我们期待着这类研究的出现,期待着体育社会学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钱学森;复杂系统;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

[中图分类号]B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08-06

导言

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人类自身,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海量数据的产生,人类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复杂性进军。虽然理性认识已高度普及,科学理论还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突出的挑战是:如何应对复杂性?

当前,科学界普遍面临着三大复杂性难题的挑战:如何整合大量数据和知识,以形成对事物的深入系统的认识并用于指导社会实践?如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如何综合人类的知识体系,构建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的科学图景?传统的还原论观点难以解决这些难题。

社会虽然高度发展,但社会管理不断面临新的需求和挑战,尤其在医疗和教育两大领域。“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现象,催化对医疗体系的深度思考,正在呼唤着以保障健康为目标、重在全民参与的新医疗体系。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呼唤新的教育理论,对杰出人才的需求将催生以开发人体心智潜能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人体还原论基础上的医学模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践需求,基于学科分类的知识结构理论,也对知识的整合、教育模式的更新设置了障碍。人们迫切需要对“人”和社会形成系统的认识,并从根本上加深对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理解,形成从认识到实践、到荐认识持续循环的科学认识过程。

正是在上述科学、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需求背景下,产生了复杂系统科学,特别是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是20世纪末我国系统学研究之辉煌成果。有“大成智慧”之誉。将复杂系统研究运用于国计民生是力学泰斗钱学森教授几十年来的深切愿望。“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机衔接,“专家研讨厅”体系将精确逻辑思维和开放直觉思维有效集成,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进一步为研究脑与思维、人与社会等复杂系统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模型,为面对社会系统开展认识、实践、再认识的科学思维活动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里,钱学森以力学家特有的气魄,引导人们在新世纪各种变幻莫测、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进行严谨的科学思考,作出智慧的判断决策。他表示:“我在余生中就想促进这件事情:建立一个科学体系,并运用它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

一、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钱学森在长达数十年的探索过程中,与他周围的专家学者,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发展趋势,以解决重大科学和社会实践问题为目标,创建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等若干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这一学术体系正在发展为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大成智慧。

其中,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是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钱学森还提出创建一系列新学科的构想。例如,把人脑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思维科学”;把地球表层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地理科学”;把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来研究,提出了“人体科学”等。这些学术构想,为新时期的学科创新指出了方向。

在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中,哲学观具有核心作用。爱因斯坦曾指出:“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显然,哲学就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影响科学发展的哲学观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四大层面。在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中,这四个层面的相互影响更为突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即本体论)深刻地影响着人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方式(即认识论),影响着学者对系统的观测和建模(即基础科学),最终影响人们对系统实施干预的目的和方法(即技术和工程)。因此,钱学森复杂系统理论的发展应该贯穿哲学观、基础科学、技术科学与工程实践四大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二、复杂系统本体论

1.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论

复杂系统复杂在何处?为什么传统的科学方法论难以处理?钱学森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深入思考中,提炼出一些复杂系统的本质性特征。他从开放性、子系统特征、相互作用特征等几方面对系统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人脑系统、人体系统、地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都是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些系统的复杂性特点表现在:(1)系统与环境之间有丰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开放性);(2)系统存在多层次的子系统(层次性);(3)子系统数量巨大,种类多样,定性模型各异(多样性);(4)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复杂性);(5)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永久的进化过程中(进化性)。对于这样的系统,传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不能提供有效的指导。钱学森指出,对这类系统的研究,需要运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对复杂系统的研究不适于简单地走自下而上的路线。与简单系统不同,对复杂系统的观测必然产生大量的、多层次、多层面、甚至相互对立的丰富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并形成理论模型的途径是不唯一的,不同理论模型拥有不同的自洽度。事实证明,依靠传统的简单模型的思路来收集数据,通过自下而上的整合信息来获取对复杂系统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极为困难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任何具体的复杂系统的有效认识,必须首先有一个原始的复杂系统论的模型作为出发点,再结合具体系统的知识(数据),形成具体的模型和认识。这样获得的认识一定是初步的,有待深入完善的,必须在应用于实践,然后收集实践效果的真实资料,来重新认识。这样形成的一个迭代检验、修正认识的完整途径,在复杂系统研究中占据一个远比简单系统研究中更为重要的地位。

那么,最原始的复杂系统模型从哪里来呢?应该从对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中来!对系统本质特征的严密论述,就上升到了哲学本体论。因此复杂系统研究的突破,在最根本的层次上取决于哲学本体论的突破。复杂系统科学研究需要发展复杂系统的

本体论。

2.复杂系统的本体论

东西方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大量的关于本体论的阐述,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古代希腊哲学,到康德、黑格尔、柏格森和罗素的近代西方哲学,从孔子、释迦摩尼和老子的古代东方儒释道朴素的哲学思想,到当代运用、并结合中国发展的实践所产生的思想等,对事物本质的阐述(本体论探索)始终占据核心的位置。

我们在深入梳理上述学术思想的同时,在继承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自然科学原理,探索建立一个集古今东西方哲学、科学成果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哲学观。由此,我们提出如下的存在论命题:宇宙中普遍存在“形体一元二面多维多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系统,钱学森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其一般表达形式。

特定的复杂系统和宇宙(自然)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元。整体一元性的科学依据是系统的自组织性,而开放性是系统在一元性下支撑其存在的条件。开放的复杂系统的运动遵循两大科学原理,即物理宇宙的能量守恒原理和生命世界的达尔文进化原理,其运动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形体二面复杂多层次性。其中,显现的一面是体,隐现的一面是形。体以结构为表现形式,形以功能为表现形式,数学上表现为场,或形态,与体结构相伴而同时存在。形体二面的存在性源于量子物理的观点,证明如下:如果确认波函数是对宇宙的精确描述,则复杂生命系统同时存在宏观的振幅密度分布和相位梯度场,前者可以直接观察,后者可以通过前者的运动来推知。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天空中飘浮的白云和推动白云运动的气流,云为体,气(流)为形,气流与云的运动是一个整体。多维,即指多自由度,指系统包括大量的子系统。也只有当子系统数目巨大时,才能产生所谓的“涌现”,形成新的层次和维度。跨层次的结构和功能一般处于不同的维度,它们之间的联系常常难以建立,甚至难以理解。正因为多层次性,才构成复杂系统。多层次性是复杂的自组织性的体现,层次的数目刻画了系统的复杂性。

以人体生命系统为例。核酸、蛋白质、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等属于多层次的体系统结构,形成丰富的体世界,同样,人体形系统也存在对等的多层次结构。与体系统的结构性相对立,形系统的数学形态是场,通常的运动形式是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和互补。思想、观念、认识、意识等都是个人的形世界中的子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和演化,就是社会变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上述内容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复杂系统的哲学本体论,虽然还有待深入和完善,它已经可以指导我们来研究复杂系统。那么,从这一哲学本体论出发,研究复杂系统的思路是什么呢?那就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复杂系统,我们首先问,系统的一元性、二面性、多维性、多层次性体现在何处?应该用什么方式(文字,数学)来刻画?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构成了对特定对象的复杂系统论模型。

一个特殊的复杂系统是人类的认识系统,它的运动规律就是人类的思维规律。对思维本质规律的阐述,就是认识论。对具体思维过程的阐述,就是思维科学的内容。我们运用上述复杂系统的本体论开展对人类面对复杂系统时开展思维活动和规律的探索,形成复杂系统的认识论,以及描写思维活动的普适数学模型,发展思维模型,同时,从宏观上指导人们开展高效率的复杂系统思维。这是钱学森对发展思维科学所寄予的厚望。

三、复杂系统认识论和思维模型

1.钱学森论复杂性思维

钱学森指出,认识复杂系统的主体不应该是抽象的个人,而应该是一个由具备多方面知识和经验的群体。这是因为,用来认识和优化复杂系统的知识是多样化的,不但包括成文的知识,而且包括专家直觉和经验,后者在对复杂系统的认识过程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复杂系统的深刻的认识和有效的干预,必须将先前的认识(直觉和经验)和当前认识结论(决策)将要产生的效应(实践效果)综合起来考虑。这是复杂性思维的特色,是研究思维创新的关键。科学发展遭遇到瓶颈,正暴露了传统思维的局限性。以物理学为例,爱因斯坦曾指出,在遇到发展瓶颈的时刻,如果科学家“不去批判地考查一个更加困难的多的问题,即分析日常思维的本性问题,他就不能前进一步”。对思维本性的认识就是哲学认识论。爱因斯坦指出,“科学要是没有认识论――只要这真是可以设想的――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2.复杂系统的认识论原理

在学习、继承钱学森复杂性思维的基础上,以及在上述的复杂系统本体论的指导下,我们提炼了复杂系统认识论的三条原理,即认识主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认识的时空相对性原理以及理性知识的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

认识主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是指,高级复杂系统拥有更大的复杂度,才能概括和表达低级复杂系统的特点。科学哲学家雷舍尔指出,“认识论最基础性的原则之一就是,较低智商必定被更高智商所迷惑”。从更积极角度看待这个规律,就是要充分提高认识主体的复杂度,运用高复杂度的认知系统来概括低级复杂系统的特点。由此产生的一个关于认识论的基本命题是,为了研究一个复杂系统,首先必须界定问题的性质和其复杂度,然后,选择适当的研究工具,包括研究主体。钱学森“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的认识论基础就在此。

认识的时空相对性原理。我们将稳定的公共的认识,称为真理。真理本质上是人类文明(形世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涌现)的公共的稳定的认知结构。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恒定不变的认知结构,真理具有相对性。复杂系统本体论指出,形体世界具有一元两面的特性,它们的密切相互作用是推动“真理”这个认知结构产生演化(观念进化)的动力。传统的真理观只注重真理的时间相对性,这里倡导的认识时空相对性原理同时还注重“空间”的相对性,即不同的人群可以拥有其相对稳定的、内容独特的认知结构。生命世界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必然带来认识的多样性,这是复杂系统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真理观的挑战,值得深入探讨。这一原理对未来世界大同、多文化和谐共存的图景有重要意义。

理性知识的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理性知识是人类的一类特殊的认知结构。古代,哲学是表达理性知识的形式。科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理性知识体系,形成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为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是,随着技术的先进,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获得见解和知识――由于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知识和见解之间存在冲突,这是复杂性的来源。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的正命题是说:存在一个多层次的整体,将互相冲突的知识安置在合适的层次和层面。我们将这一整体性的认知结构形象性地表述为“知识宝塔”。知识宝塔的存在是基于复杂系统的自组织性:无论系统如何复杂,它在

现实世界中依靠自组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知识宝塔是与这个现实的整体最贴近的表述。相互冲突的见解,如果它们在客观上是合理的,就是对事物的不同侧面和不同层次的性质的反映。发现知识宝塔,就是找到了综合这些合理见解的途径,也就解决了冲突――在更高层次上统一了相互冲突的知识。

上述认识论原理对于认识复杂系统的现象,集成观察数据,开展科学建模,以及指导实践具有指导性意义。具体地,也可以指导研究思维本身的具体的和微观层次的规律,这就是思维科学的内容。

3.思维科学与思维网络动力学模型

钱学森一直高度重视对思维规律的探索。他从系统论的思想出发,依照复杂度和应用特征,将思维分为四个层次――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灵感顿悟思维和社会集体思维,并且提出了若干课题和猜想。钱学森有关思维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以下几点:首先,思维具有多层次性,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到灵感思维,以及更多的层次;其次,思维是开放的系统。钱学森有关思维的猜想虽然不具体,但更具有科学模型的特征,对中国思维科学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过去几年,我们在系统梳理西方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尝试将康德的有机体概念落实到思维模型的构建中,形成与康德和黑格尔哲学思辨相呼应的思维和知识模型,并结合神经科学的最新发现,具体地将知识结构与网络回路联系起来,将思维过程与网络通道的激发和回路竞争动力学联系在一起,形成能够统一理解数理逻辑、辩证逻辑,甚至更广泛的复杂思维逻辑的理论框架,这就是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

在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中,知识是一个存储在网络中的、具有多层次性及开放性特点的复杂系统,网络是对这个有机整体结构的描述,思维活动可以表述为是网络中存在的各类激发。具体地说,人在思维时,在大脑中形成一系列的网络通路激发,这些激发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双向组织和调控过程。思维活动所形成的理性知识。是在诸多激发中形成的稳定回路结构,它们是一种亚宏观涌现,我们称之为知识回路。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若干证据出发,我们猜想,知识回路展现出非线性多尺度动力学行为和网络状可变拓扑结构。这些认识形成了如下的知识回路模型:以概念形成思维网络的元节点,将命题表述为概念元之间的连接通道,将知识表述为多个命题通道形成的网络回路。

多层次、多连通的知识网络是对复杂系统多层次和多层面性质表述的需要,也是辩证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辩证逻辑不要求命题之间无矛盾,它本身就是在处理有矛盾的命题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我们提出的知识网络系统中,包含康德所提出的双向因果,它体现为由多个命题回路形成的自反馈超回路;随着概念元和连接数量的增加,网络层次可以多方位拓展,超越层次的回路结构可以形成,为完成黑格尔的辩证法思维提供保障。在形式逻辑层面上相互矛盾的命题,在更广泛的多层次的网络结构中可以存在。

4.复杂概念网络与新一代专家系统

上述的思维网络动力学模型建立了以网络回路之间的竞争动力学来实现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的理论新框架,这为新一代专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维的网络动力学模型,为我们解读实际的复杂思维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以中医临床医疗的辨证论治复杂思维为例,我们构建了基于复杂概念网络的中医思维动力学模型和模拟方法:(1)用概念网络的有序激活模拟推理;(2)用回路输出模拟医疗推理的结论和深层解释;(3)用多层次概念的逐层激活模拟推理的方向;(4)用多回路激活与竞争动力学模拟中医辨证论治;(5)用“多次迭代、逐级逼近”实现思维收敛并提高准确性。

中医的思维动力学模型,可以运用于中医典籍和临床医案的解读,进而构建中医复杂概念网络知识库和设计推理运算。2009年,我们初步构建了中医《伤寒论》的概念子网络,进行了中医诊断思维的初步模拟试验,获得与医案记载一致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之上,开始研制智能中医知识网络原型。这一研究,有望为新一代中医专家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中医现代化和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基础。

四、复杂系统方法论

1.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1990年,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是对复杂系统本质认识的运用。综合集成法把专家集体的知识和存储在计算机里的丰富系统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综合模拟和分析。这一方法的运用,把人的思维成果、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加以综合集成,从整体的模糊的定性认识细化到局部的精确的定量认识。综合集成法的运用分为三个步骤:(1)集成多方面专家意见形成假设;(2)形成多参数定量模型;(3)形成预言并开展模型检验(实践)。上述三个步骤构成一个持续迭代的循环,促进对复杂系统认识的不断优化。2006年,于景元将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概括为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从综合集成思想、综合集成方法、综合集成理论、综合集成技术到综合集成工程。

上述复杂系统认识论的主体与客体的相对复杂性原理,为综合集成法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对于复杂度高的系统,例如人体和社会系统,必须依靠一个专家群体,运用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才能构建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理解,形成有价值的模型和较为全面的行动方案。

综合集成法凝聚了钱学森多年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管理的经验,具有丰富的实践基础。钱学森指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本质上是科学和经验的结合。”需要在充分运用以后,“才能再升华出理论,现在还只是方法而已”。人们普遍关注,如何运用综合集成法?多学科的知识如何集成?从理论上来说,首要的科学问题是通过怎样的宏观思维来确定复杂系统的维度(广度)和层次度(深度),对系统形成合适的知识宝塔,这是有效集成多学科知识的前提。其次,对局部的精确建模也十分重要,这就涉及到复杂系统具体建模的方法论。

2.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论策略

在多年从事复杂力学系统建模的基础上,我们提炼了如下复杂系统建模的方法论策略。

首先,复杂系统建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问题。因为复杂系统包含着巨大数量的要素,而且还具有永恒的动态性,因此通常表现为数据众多而理论不足,在数据与目标、问题之间显现出巨大的鸿沟。所以,首先要对系统的问题目标展开理性的思辨和优化确定。明确阶段性认识目标,合理地规划对数据的分析,是首要任务。为此,必须从本体论原理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复杂性共性实现对系统的“触类旁通”,并以此为基础鉴别所观察的信息和所提出的问题的价值。这就是“知识宝塔”的重要性,信息都应该在知识宝塔上有正确的定位,其重要性取决于它与系统研究目标和所解答的问题的

相关度。

其次,充分理解复杂系统的多层次结构性和动态性,不能期望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其认识论依据是理性知识的多层次性和可综合性原理。为此,对复杂系统要梳理出多层次的目标和问题,明确分阶段的优化目标以及相关问题的重要程度和迫切程度,开展多层次和迭代重复的表述。每一次表述都不是终极的,它为下一次表述做准备。

在上述原理指导下形成的复杂系统的方法论策略为:“多层表述,逐级定量,多次迭代,逐步近似”。下面,我们介绍将这一策略应用于湍流世纪难题攻关的一些情况。

3.湍流世纪难题的攻关

湍流世纪难题始于1883年流体力学家雷诺的研究,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孜孜不倦地探讨着,如何定量精确地预测湍流平均流动的性质,形成了湍流世纪难题。20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普兰特发展了边界层理论,被誉为上一世纪流体力学、应用数学领域最重要的十大成果之一。这一理论是当今航空航天计算设计的核心基础。但是,理论局限在简单边界和低速下,对高速飞行器的设计形成极大的制约。湍流世纪难题的重要性再次成为航空航天界的热点课题。

在对湍流研究百年来思想发展脉络的考察后,我们认为:“要实现湍流世纪难题的突破,必须在认识论、方法论上有所创新。必须对传统的还原论进行改造,既要重视理性的力学基本原理,又要充分考虑来自边界和复杂介质的信息,后者通常以经验的形式出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完成对宏观湍流的精确刻画。”于是,我们提出了湍流“结构系综”的新思想。

所谓结构系综,是对湍流脉动结构的宏观功能开展统计的、定量的和系统的描述。首先通过引进序函数、统计相关结构等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从数值模拟的经验知识中提取湍流结构统计效应的研究平台。2008年,以该思想为核心申报的科技部973项目“飞行器力学与光学设计中的关键湍流问题”成功立项。2010年,运用这一平台,我们成功地从大规模数值模拟数据中总结出边界层的多层结构理论,该理论定量推广了普兰特的边界层理论,正在用于指导设计新型的航空航天湍流计算模型。最近,多层结构理论又在理论上取得极有意义的进展,一个基于多层李群对称性的湍流边界层理论正在诞生。该理论旨在延续统计物理平均场理论的传统,将朗道创立的序参数理论、威尔森创新的临界现象的重整化群理论推广到湍流平均场,为解决经典物理的最后一个难题带来新的希望。

湍流这一硬科学的难题,其最终突破将是哲学认识论、方法论和严谨的数理逻辑推理的共同产物。复杂系统思想应用于具体实践,终究要将这几方面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实质性的创新。

五、复杂人体系统科学原理的提炼

1.钱学森论人体复杂系统

钱学森指出,“要建立开放复杂巨系统的一般理论,必须从一个一个具体的开放复杂巨系统人手。”我们这里以复杂人体系统为例,发展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

科学飞速发展的20世纪,众多思想家在不同的背景下指出,应该加强对人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但在众多学者中,钱学森是提出建立系统人体模型的第一人,是提出建立以人体系统模型为核心的专门学科――即人体科学的第一人,是探讨创立这门学科的方法论的第一人,更是认识到这门学问的重大价值,极力倡导发展这门学科的第一人。

钱学森指出:“人体是一个巨系统,不断地与环境、与宇宙交往联系,其内部结构也必然形成许多层次,层次各有其特征,层次又有互相的交往,有反馈调节控制。人体科学的任务就是理解这样一个复杂的巨系统”。

2.应用于运动训练的人体复杂系统模型

在负责组织奥运竞技体育项目――皮划艇激流回旋――科技攻关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尝试运用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研究运动员人体系统,并在实践中总结并发展复杂人体系统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原理。在这场特殊的、跨领域的攻关实践中,我们以复杂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为指导,以开发优化人体系统(培养冠军运动员)的技术和促进人体系统工程实践(创新高效的运动训练系统)为目标,以当代生命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运动训练学等学科前沿知识为基础,提炼了人体复杂系统科学的若干原理。

首先,从复杂系统多层性特征的本体论出发,我们提出人体系统的多层次耦合作用原理,目标在于建立从分子细胞到人体行为的多层次关联。我们特别提出,显意识、潜意识与下意识与人体不同层次的神经系统功能有对应,意识的调控对应着神经系统的改变,进而影响人体功能。这一理论打破了心理、体能、技术训练之间的隔阂,为综合性心身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从复杂系统的开放性出发,我们提出了人体意识系统的开放性原理和心理能量模型。个人的认知、情绪、思维以及心理动力的变化,只有在心理开放性原理下才能得到理解,并为心理能量的来源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心理训练提供了新的方法。

再次。从复杂系统的网络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我们提出人体行为控制的网络作用模型。人体系统不是机械的演化,而是拥有“期望”和“行为控制”方式的进化能力。人的理性自主活动可以概括为如下动态循环过程:愿望产生――设定目标――产生计划――执行计划――效果反馈。上述诸要素及相关子系统构成行为调控网络,该网络的建立为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提供坚实的基础。

上述原理在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中医学、系统科学和运动训练学等学科的碰撞下,进一步形成一系列运动训练方法。例如,“技术认知训练方法”、“心理能量训练方法”、“意志力训练方法”、“科学思维训练方法”和激流训练特殊的“表象训练三部曲”方法,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激流训练新体系。

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提出了新的运动训练学研究课题,同时促进了对人体系统的相关基础科学研究。这些原理和训练方法,对中国激流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已经起了显著的作用,被竞技体育专家李少丹教授认为“对传统的运动训练学构成了有力的冲击”。

六、复杂系统实践论与大成智慧工程

1.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与“大成智慧工程”思想

钱学森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他领导并组织实施的两弹一星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实践经验的结晶。本质上这是一套理性的运用众人之力、处理复杂系统问题、探索复杂系统规律的实践方法。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旨在把下列成功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汇总起来,并升华:①国际学术讨论会(seminar)的经验;②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③军事作战模拟;④情报信息技术;⑤人工智能;⑥灵境技术(Virtual reality);⑦人一机结合的智能系统;⑧系统学;⑨“第五次产业革命”中的其他各种信

息技术等。

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的目标是集“大成智慧”来解决实践中的复杂问题,钱学森指出,“大成智慧……就在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既不只谈哲学,也不只谈科学;而是把哲学和科学技术统一结合起来。哲学要指导科学,哲学也来自科学技术的提炼。这似乎是我们观点的要害: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

钱学森把运用综合集成法的集体称为“总体设计部”,他希望将之建设成国家进行长远规划、解决各种复杂系统问题的决策咨询和参谋机构。从中央到地方、从军事到法律、从科技到文艺……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系统,都可以设立自己的总体设计部。并指出,总体设计部作为领导部门的决策咨询机构,应由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总体设计师及各行各业具有团结、务实、创新精神的科技专家组成。

总体设计部的实施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那么,它的成功实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道路才能够得到解答。

2.科技奥运中“大成智慧工程”的成功实践

理论探索和实践之间形成快速迭代,是成功开展复杂系统研究的必要条件。这一条件必须由社会系统来提供,这是复杂系统研究取得社会性成果和效益的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系统具有目标清晰化和组织结构准军事化两大特征,是一个可以提供保障的社会系统。前者以竞技成绩为标志,使得理论成果能够得到快速而鲜明的检验;后者则提供专家研讨厅的组织保障。因此竞技体育系统是实践钱学森“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和“总体设计部”的难得的实验平台。

从2006年1月到2007年8月,在举国支持的科技奥运攻关活动中,我们在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组织下,在激流回旋国家队主持了创新型、学习型、复合型教练团队的建设,该团队包括“中外科”(中方教练+外籍教练+科研人员)三方面的人员。在钱学森综合集成法与专家研讨厅思想的指导下,这支团队快速集成国际先进激流知识,并根据中国运动员特点创新中西结合的新型训练方法。这是一个由系统论主导的过程,既充满了东方思维特色,又合理运用了西方科学的精确思维特点。三支力量有机凝聚,集中发挥了“1+1+1>3”的特殊系统功能。

运动员人体是复杂的,运动训练是复杂的;竞技比赛充满不确定性和艺术性,更为复杂。通常,这些复杂性是由教练员这个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来承担的,它受到教练员个体认识的局限。由专家学者来主导运作教练团队,将经验与理性相结合,是钱学森大成智慧工程的特色。但在实际运作中,面临着跨领域探索的巨大挑战,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正是这些困难,为实践和检验钱学森的“大成智慧”思想提供了难得的平台。

我们在科技奥运的这一实践活动中,对“专家研讨厅”的运作规律进行了细致的总结,提出了如下认识:专家研讨厅的成功运作,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即有目标、有方案、有标准和定期研讨,这也是“专家研讨厅”高于常规的“开会”之处。一个持续的、多轮迭代的运行是成功的关键,为此,还需要有三点保障:(1)人心需要安稳;(2)组织需有结构;(3)目标需要崇高。实现这些条件的关键是人才和组织支撑,人才的关键在于专家研讨厅的首席科学家,他的目标、胸襟、才干、方法以及人生积累,是集体智慧能够不断集成的关键要素;组织支撑是团队高效率和可持续性运行的保障。两者缺一不可。

上述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给中国国家激流队带来了新气象。复合教练团队实现了经验、知识和智慧的快速集成,迅速掌握了这个项目的系统规律,带来了中国国家激流队竞技水平的快速提升。2005年以前,中国选手从未打人世界大赛的前10名。2007年,在复合教练团队指导下,中国队获得首枚男子双划世界杯铜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国际划联专门致电祝贺。从那时起,中国队在国际大赛中已经近20次打进决赛,并取得1金3银3铜的成绩,令国际激流界瞩目。

2006年8月,原先从未进入前六名的年仅18岁的国家队女子皮艇运动员李彤被选为科技奥运“试验田的种子选手”,开始接受北大团队在新的理念和方法指导下的系统训练。2006年下半年,李彤就在国内和亚洲比赛中获得6枚金牌。2007年7月,在德国奥格斯堡经典的激流赛道,第一次接触这个赛道、第一年参加世界杯比赛的李彤就成功打进决赛圈(前十名),创造了激流史上的一项纪录。国际划联官方网站的成绩记录表明,李彤是该年度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女子皮艇运动员。2008年3月,在大洋洲锦标赛暨奥运资格选拔赛上,李彤获得银牌,创下了与2004、2008年两奥运金牌选手卡琳斯卡仅差0.6秒的佳绩,赢得了中国女皮国际大赛历史最高荣誉!

七、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的学术意义和展望

1.对国际复杂系统研究的意义

钱学森开创复杂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相关的科学探索还处于萌芽状态,如今复杂系统研究经历了从关注现象到关注方法、进而探索原理的过程,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199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刊登了一组标题为“复杂系统”(ComplexSystem)的专辑文章,这些文章就化学生物学、神经学、动物学、自然地理、气候学、经济学中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论述;2001年,英国“Nature”杂志,也就复杂性的某些共通的侧面,例如“噪声与秩序”、“复杂网络”等展开讨论。2009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复杂系统与网络”的专辑文章,进一步关注刻画复杂系统的一个重要工具,即“复杂网络”。2008年1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了一次题为“物理科学和工程中的复杂系统研究基础”的工作会议。美国工程、数学和物理科学理事会委托给会议专家的任务是:确认在复杂系统研究道路上的“障碍”和“突破口”。与会学者们提出了复杂系统研究别突出的4大类问题,即:研究复杂系统的最好模型是什么?复杂系统的结构是如何约束它的涌现行为的?复杂系统演化和适应的结果是什么?如何校正复杂系统并且预见它们的行为?

上述问题的本质在于:如何提炼复杂系统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实践中优化复杂系统。而本文所述的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及其最新发展,为系统地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复杂系统研究应该更紧密地依赖哲学本体论,将刻画整体结构的概念网络与刻画局部变化过程的传统数学进行有机对接,并反复迭代。从这个意义上讲,需要大力发展复杂网络这一数学工具,来回答上述第一和第二个问题。针对后两个问题,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倡导有机地运用人(专家)的思维,甚至专家群体的思维,将经验和直觉与计算机(精确数学模型运算)进行有机对接。客观地说,这些思想超出了西方学者的视野,走在国际复杂系统

研究的前沿。如果能够有效地落实,对发展跨学科研究,特别是针对人和社会的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2.对国家建设的意义

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各类社会矛盾正在集中爆发。医疗问题、教育问题,以及社会繁荣和稳定问题,都是典型的复杂性问题。一直以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各级政府与各个社会机构,依赖于德才皆备的各级领导。但是,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随着社会的民主化和人们需求的多样化,需要政府处理复杂性的能力有较大的提升。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说正是未雨绸缪,因这样的需要而产生的。钱学森复杂系统思想,对社会发展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从本质上说,社会是人实现生命价值的场所。以此为准则,以充分发挥人体潜能为目标,对社会活动开展复杂系统工程设计,使参与活动的人群在活动中体会生活、体会生命、体会人生价值,这将从深层次上重新评估现有的政治、经济、管理、科学研究、教育和医疗活动。社会实践以提升人体素质为目标,就不是个别理论和个别技术所能处理和解决的。社会科学应该是生命群体的系统科学,而社会实践在本质上是生命群体的系统工程,即社会系统工程。如果这些思想能够得以付诸实践,必将对中医现代化工程、教育体制改革、运动训练系统工程、社会健康保障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3][4][10][11]钱学森,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9-100、138-147.108-118.108-118.103.126.

[2][5][6]爱因斯坦文集(1)[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519.341.480

[7]尼古拉斯・雷舍尔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32

[8]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9]于景元钱学森综合集成体系[M],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

[12]钱学森,论人体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36

[13]倪志勇运动人体与医学思维的复杂系统研究[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0

[14]钱学敏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15]钱学敏钱学森科学思想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85

体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又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应重新调整服务策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

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都处于重要的转型变革时期,都在思考自身的发展方向。在信息资源异常丰富、用户的信息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便捷化的新环境下,自动化与网络化正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主要形态,传统意义上的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信息技术需求及信息服务模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同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新的特点,传统服务难以满足用户更高的信息需求,在这一背景下分析和研究当前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有针对性地调整服务策略,更新服务模式,采取应对举措,才能在激烈的信息服务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首选之地,在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特点。概述如下:

1.1 高校教师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高等学校中的一切教学科研活动都是以大学教师为主体展开的。高校教师大多集教学、科研为一身并承担着不同学科领域的专业教学和专题研究,他们需要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本专业、本专题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时刻关注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他们迫切需要利用方便、快捷、丰富的网络资源获取各种动态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信息,对新成果的信息收集也较为重视。在新形势下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据最新统计,他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要求也高于一般的社会成员,他们使用的网络服务主要有:新闻浏览、收发E-mail、网络数据库检索、搜索引擎等。主要是围绕着特定的专业问题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并依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网上浏览或检索信息,他们对文献信息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快和求先的欲望。

1.2 高校大学生信息需求的新特点

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最大的用户,也是在网络环境下信息利用频率最高的一个群体。具体而言,大学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并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特点:

1.2.1 当代大学生(专科生和本科生)信息需求新特点

当代大学生用户信息需求具有阶段性、集中性和广泛性,他们对信息需求的目标明确,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内容成熟和完善的文献。当代大学生用户更熟悉和更惯于利用网络,也被称为“网络泡大的一族”,据调查统计,大学生上网率已超过90%,上网已成为他们精神生活和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信息主要有休闲娱乐、新闻时事、考研就业、计算机网络、电子书籍等。他们对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性、针对性、快捷性和时尚性的特点,他们除了需要本学科、本专业或相关学科领域内的信息外,还需要各种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金融、休闲、娱乐、旅游、消遣等各方面各学科的综合性信息。

1.2.2 研究生的信息需求新特点

研究生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比较特殊的用户,也是网络型信息用户。他们具有双重任务,即“学习知识、探索未知”。这类用户群注重培养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对学科前沿、尖端、新知识及专业性强的专题以及专门化的学术信息需求比较强烈,特别需要内容新颖的资料,而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也较大。研究生一般不亲自到图书馆来,只是借助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远程访问、登陆高校图书馆主页来实现自己的信息与知识需求。

综合上述,高校用户信息需求无论呈现怎样的新特点,都离不开文献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及信息服务等基本要素,三者缺一不可。下文将紧紧围绕这3个方面,剖析新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并探讨高校图书馆应对这些新变化需要采取的相关措施。

2. 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

网络环境下,高校用户对信息需求的新变化主要体现在对信息资源、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的需求上,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信息资源需求变化

2.1.1 资源涵盖率

在用户信息需求更加广泛而且需求量日益增大的新环境下,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也越来越多,高校用户不仅要求图书馆提高馆藏资源拥有率,而且还需要信息资源的获取手段更加完善,并通过资源拥有和资源获取两种方式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涵盖率。也就是说用户在文献资源需求类型上,除了可以利用传统印刷型馆藏资源外,也越来越需要为其提供各类型的数字化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各种学术网络数据库等。此外,高校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也越加关注,希望通过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资源共享等途径获取本馆稀缺或没有的文献资源,实现其获取信息的需求。

2.1.2 信息资源时效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交流速度,促使用户对最新文献信息资源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高校用户在教学和科研中更需要获取大量各类型的最新信息,用户需要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及时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本学科领域的总体研究概况及最新发展态势,保证研究课题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这些因素都促使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时效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2.2 技术需求变化

2.2.1 网站建设

目前各高校几乎都有自己的网站,用户不必亲自到馆即可通过访问图书馆门户网站就能直接索取所需的信息资料并享受部分业务服务。网站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满足用户文献信息需求不可缺少的重要平台和获取文献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水平、功能一流的图书馆网站,已成为用户对图书馆技术服务的要求之一。

2.2.2 信息检索

信息检索是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们知道,高校图书馆馆藏的各种查询及数字化网络信息资源存取传递等信息服务均是由信息检索技术为手段而实现的。所以,信息检索的效率、技能及信息素养的高低已成为用户获取所需文献资源是否顺利的关键因素。因此,图书馆需要对用户不断进行全方位的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信息检索技能的培养,以提高用户深层次获取信息资源的检索能力。

2.3 信息服务需求变化

2.3.1 信息服务模式

数字化环境下,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及信息获取的手段和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致使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产生多样化的需求,高校用户不再满足传统性的借阅和咨询等服务模式,他们需要图书馆为满足其个性化需求提供内容全面、类型完整、形式多样、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服务。

2.3.2 信息服务深度

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用户将逐渐从大量的一般信息向信息服务深度的特定需求转变,传统而简单的“借还、阅览、手工检索、书目查询”等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深层次用户更高的信息需求,用户更加注重于为其提供经过分析加工后的深层次的学科专业文献、跟踪性科研指导等各类型综合性的信息服务。

2.3.3 信息服务的效率

现代社会里,快速高效的信息传递已成为可能,用户对信息服务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成为抓住机遇、科学决策的关键之一。人类已进入快节奏高效率社会,随着科学研究的推进,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尽最大可能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从而达到为用户提供高效化信息服务的目的。

3.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应对举措

针对用户信息需求新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在资源保障建设、优化技术服务及服务方式拓展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信息服务策略,以适应信息服务环境的新变化。 转贴于

3.1 资源保障建设

3.1.1 注重文献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率

馆藏资源是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物质基础,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在充分掌握资源的拥有、把握资源获取手段、保障馆藏资源涵盖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拓宽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比如:对传统印本文献要加大采购力度,并根据重点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及时调整馆藏资源的配置结构,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购买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网络学术数据库和多媒体读物,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的有效互补。建立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形成馆藏资源优势。走资源共享联合体及图书馆联盟之路,实现资源共建、共知、共享。广泛开展馆际互借,逐步扩大文献传递服务的范围,不断拓展和创新用户获取文献资源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提高用户获取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等等。只有采取这些有效之策,才能更好地应对网络环境新变化。

3.1.2 保证资源时效性

针对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时效性的要求,图书馆不仅要保证一定新印本文献的采购规模,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馆藏文献进行剔旧更新,腾出足够的物理空间存放更多的新文献,使资源结构更加合理和优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数字化信息资源、阅读指南、馆内信息通报等基本信息进行适时更新,让用户在最短时间内及时准确地获取最新信息。

3.2 优化技术服务

3.2.1 加强图书馆主页建设

网站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桥梁。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主页直接享受图书馆提供的方便、快捷的各种信息资源服务。比如,高校图书馆在设计网站时应该体现以用户需求为主题,以方便服务为中心,界面保持友好,尽量避免或减少访问中的技术障碍,通过网站所展现出来的各种服务项目,要更加方便用户有效利用,通过技术优势实现“一站式”、“无缝式”检索服务,解决用户由于各数据库检索路径不同、检索不便所造成的难题。

3.2.2 提高用户信息素养

图书馆除了可以通过技术开发不断降低用户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技术门槛外,还应加强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再教育,并针对不同需要定期开办各类型讲座。例如,举办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培训班或数据库使用专题讲座。开展新生入馆教育,开设现代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课程,提高用户网络资源搜索、文献下载及处理等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

3.3 服务方式拓展

3.3.1 开展多样化服务

首先,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新的信息产品将用户吸引到图书馆服务中来,形成融洽的互动关系。比如,让用户介入文献采集和书目数据质量评价,在图书馆网站和校园网及时图书馆最新数字资源信息,通报到馆新书、新刊的目次和摘要,实现网上预约和续借图书,激励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用户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更能激发用户参与在线参考咨询的热情和信任度。其次,开展学科导航服务,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往往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参考工具,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知识信息,为用户提出建设性意见。再次,开展个性化知识服务。充分应用Lib2.0技术为用户提供信息聚合(RSS)定制与推送、维基(Wild)、博客等各种个性化信息服务,使用户参与馆藏建设和互动活动。除此之外,还可根据需要编制各种专题书目,提供专题信息咨询服务,教学科研专题跟踪等多种服务模式。

3.3.2 开展精细化服务

精细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图书馆需要培养一支有现代化信息管理知识,熟练掌握自动化操作技术,能够开展现代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队伍,这是图书馆开展精细化服务的前提和保障。应充分利用这些人才,发挥他们的知识价值优势,为学科带头人建立专家库、为用户开展学科专业文献推荐、对“重点和热点”的科研专题跟踪指导等等,协助他们快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信息,节约他们的宝贵时间。

3.3.3 开展高效化服务

针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新变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提高工作标准还要更加重视高效化服务,而且要制订出一整套相应的目标管理制度和绩效管理制度,并将其贯穿到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去。例如,制定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计分办法,实行德、能、勤、绩四方面的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制度直接与馆员的高效化服务和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挂钩。此外,还要制定馆员的年度培训计划,使馆员不断地更新知识,了解图书馆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高效化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舒莉,博客——高校图书馆网络互动服务的新方式[J],现代情报,2007,(10):141—143.

[2]刘金玲,叶艳鸣,宋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演变与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2007,(12):66—69.

[3]叶勤,图书馆快速响应服务机制及其实施[J],现代情报,2007,(11):29—31.

[4]王新明,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5,(5):115—116.

[5]方向明,张海霞,论复合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拓变及应对举措[J],图书馆论坛,2009,(5):119—121.

[6]卓宝光,钟辉新,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特点、面临问题与服务对策[J],情报探索,2008,(10):105—107.

[7]王育菁,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探讨[J],情报理论与探讨,2009,(11):84—85.

[8]殷黎,李鸿雁,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与信息服务[J],图书馆学刊,2006,(5):62—23.

[9]张晨,基于信息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95—96.

[10]徐军燕,高校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6):71—73.

[11]杨润月,论图书馆的优质高效服务[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3):91—92.

[12]李翠霞,潘宏,基于用户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型信息资源体系建设[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8):36—39.

[13]王琼,龙世彤,袁玉敏,网络环境下本科生、研究生信息能力比较研究[J],情报科学,2004,(11):1284—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