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及电子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辽职业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摘要】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实施项目化教学改革的意义,并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四方面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对学生的培养更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背景及今后职业能力的要求。然而当前“讲授式”仍然是很多高职院校各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接受式”学习仍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现象相当普遍,导致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快胜任企业一线工作。传统教学模式已成为制约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办学模式”。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跟据我院对汽修行业市场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在汽车及其电子产品生产等岗位需要大量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汽车机电维修及其零部件、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制造、装配、检验检测等工作。因此,我们为了更好地培养企业需要的汽车电子技术人员,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我们必须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通过设计典型项目重构,开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项目化教学课程,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项目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以企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为载体”“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更早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
1项目教学法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项目教学法是指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完成指定项目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真刀实枪”的演练。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对精神。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应用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一致,项目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缩短了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生产第一线的要求,能够达到懂原理、会操作的目的。其次项目教学注重培养综合能力与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
2《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当今我国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机电等多种技术高度融合的载体。现代汽车维修工艺的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和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汽车专业的毕业生知识面要广,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而原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要求相差很远,教材内容延续学科体系,知识量多,理论抽象,涉及汽车应用的知识甚少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不够紧密。
1)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行业标准,后续课程的需求,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教学改革,以知识“必需、够用”为度,按企业对汽车机电维修岗位知识能力需求将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使课程对汽车机电维修专业更具针对性,课题组跟吉林一汽、奇瑞等企业的专家、维修人员一起共同开发了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式教材。教材内容以汽车典型电路的分析测量及典型电气设备的分析检测为教学项目,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当前汽车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课程主要以必须掌握的电工电子知识为基础,紧密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强化实验实训环节,能够形成一定的对汽车电气设备的运用能力,实现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
2)结合汽车的具体应用,“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序化教学内容。以五个典型的工作项目为引领,项目一汽车除霜器电路的测量;项目二交流发电机的检测;项目三汽车常用电器的检测;项目四汽车电机的测量;汽车信号的分析等。并根据项目内容设计若干个工作任务,以每个工作任务为引领设置课程目标。从汽车最基本,最典型电路的识读原理的分析到汽车电控信号的传输,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包含到递进,教学内容的排序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培养规律。坚持以基本电气元件及设备和典型电子电路在汽车上的具体应用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相关的理论知识,不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注重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①任务描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情境。②任务目标:明确完成该任务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③理论知识:将工作任务中用到的理论知识进行整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对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展开实例。④任务实施:根据设计的工作任务,创设工作情境,组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⑤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该工作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应达到的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考核,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资料查阅、信息处理、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的提高。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摆脱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为达到职业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目标,我们实践了针对高职教育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理论知识服务于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先进理念,实施并创新了“项目式”的教学模式。课程以真实的汽车电路检测和汽车典型器件的检测与制作为项目为载体,通过一个个具体任务的引领,按照企业人员的工作流程,在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与实际任务的实施过程有机的融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并获得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2.1教学场所的转变——由单一场所转变为多种场所
以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采用分段式学科化设置,即先学理论后做实验,当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支持难于深刻认识理论的实用价值;而进入实验阶段时,又由于理论掌握不牢固,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课程结构使理论与实践分离,不利于教学质量和学习效力的提高。课程教学主要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而实施项目教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是贯穿在现场或实践操作中,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可以是汽修实训车间、电工电子实训室、多媒体仿真实训室、图书馆、网络、通讯或其他信息渠道,还可以到修理厂寻求师傅的指导帮助。教学活动由单一课堂形式转变为多种形式,拓展了学习渠道和资源,注重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也促使学生更早的了解走进汽车机电维修岗位。
2.2.2定期去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
我院加强跟吉林一汽、奇瑞、通辽本地汽修企业进行密切合作和交流,我院分别和吉林一汽、奇瑞等多家汽车及配件生产、销售、服务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为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定期将学生送往企业一线实践锻炼,顶岗见习实习,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校外实训基地设备先进、齐全,充分满足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实际、体验企业文化、适应岗位锻炼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讲解一些汽车简单电路的识读、实车电气系统认知及简单故障诊断。在某些岗位,学生可以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操作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程度,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3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
3.1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走出校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课堂教学必须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指导思想,通过选取汽车典型工作项目,设计有针对性的工作任务。先以创设工作任务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地位变为认识主体,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动手实践活动。
3.2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知识的感知,实现信息传递的多渠道化,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件的优点是将难懂、抽象枯燥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的现象模拟展示出来;但课件对一些公式推导、解题过程、电路分析和设计过程等,不能清楚展现。因此,就需要通过板书讲解来进行补充,教师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和比较重点的知识写在黑板上,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又能给学生以较深刻的印象,实现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有机结合。
3.3采用网络课程拓展了学习空间,满足网上教学需要,为学生预习、复习功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同时开发了部分电路和器件的动画。网上提供了教师的教学录象以及其他教学资源。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还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课程教学内容多,教学时间紧,教学要求高,合理运用这种媒体大大增加了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所接受的信息量,充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从而节省了大量的课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4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课程考核是项目教学方案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和满足教学需要,“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考核已不能沿用传统的偏重理论的考核方式。根据“理论紧密联系实际,以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在课程考核时,注重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大幅度增加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考核内容及比重。将考核评价体系分成日常考核(占20%)、形成性考核(20%)、理论考核(占30%)和技能考核(占30%)和四个方面。
根据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我们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此项课题的研究,为职业教育做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高进军.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5).
关键词:工作过程 典型工作任务 教学设计 职业能力
近年来,中职院校都在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的探索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已逐步被接受。同时,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案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的内外条件,如实训场地配置、师资条件等,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结合校情进行课程开发,探索出适合本校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近几年来,笔者学校对电工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以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例,试图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实施在中职院校课程开发中的可操作性。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内涵为“学习的内容是工作(过程),通过工作(过程)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作”是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体现的工作对象、内容及要求;“学习”的课程内容是该专业典型岗位对应的重要“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职业能力要求。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1.提炼典型工作任务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企业实践专家及专业学科专家共同提炼专业的核心岗位及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
2.确定学习课程领域
整合典型工作任务中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目标转换成学习课程领域。
3.构建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
开发并编制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工作手册及教材。
4.课程实施及验证
按照工作和教学规律进行相应的课程实施,并针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二、课程教学设计
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是电工(电气)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在教室讲授知识点,再到实训室做实操训练,因电类理论知识点抽象,学习效果较差。笔者学校电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专业课程转变到实训室来讲授,老师讲完知识点,学生即操作,学习效果有了改善。但试行后发现,仍有部分学生实操技能掌握不好。通过深入研究,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及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高。
1.整合教学内容
在课程开发改革过程中,关键环节是调整教学内容。顺序化的传统教学内容便于开展系统性的课程式教学,但对于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并无优势。针对这一情况,对电工与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内容进行优化,重组为:安全用电、认识电路、照明电路、电动机及其控制线路、稳压电源、放大电路和数字电子技术。
2.学习任务的设计
(1)任务编写。编写的任务要经过精心设计,要包含具体的内容、明确的目标和完备的知识链接;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任务的难度,做到层层递进,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
(2)工作页编写。工作页是源于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通过系统化的引导问题,指导学生在完整的行动中进行理实一体化学习,在培养专业能力的同时学习工作过程知识,提升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
3.教学方法的应用
授课中应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交叉使用多媒体演示法、实物投影法、阅读法、讨论法、讲授法、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
4.教W设计
为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特点,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过程设计包含七个环节:教学组织(工作准备);情境设计(做什么?);方案制定(怎么做?);方案验证(试一试,效果怎么样?);效果评价(方案能否再完善?完成如何?);拓展学习(能力再提高);结束总结(工位整理)。
以安装白炽灯照明电路为例,建议5学时。
(1)教学准备。包括:元器件准备、仪器仪表检查;学生分组;复习回顾,复习相关电路图及控制电路。
(2)情境设计,任务驱动。首先,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家居照明的视频,要求仔细观察其运行控制情况。提出任务:家用电器接在哪里?如何设计带有插座的“一开关控制一盏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其次,任务分析。利用课件,讲解家居照明电路的控制原理、电路图设计的规范、电路安装步骤。
(3)制定方案,实施方案。首先,制定方案。小组讨论学习,以工作页为指导方向,初步制订实施方案。其次,方案检查修改。各组确定方案后,交由教师检查,根据反馈的建议及意见,修改完善方案。
(4)方案实施验证。首先,电路的安装。依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安装工艺及步骤,进行照明电路的安装。其次,检测电路,通电试验。如电路不能实现任务所提出的功能,小组组织讨论,修改方案,再次实施,同时完成工作页的填写。再次,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掌握照明电路安装及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专业能力。
(5)任务完成,效果评价。包括以下方面:教师对各组的电路通电试验,并给予评价;各组展示本组的最佳方案,其他组提出点评意见;由师生共同评出本次任务实施较好的几个小组,给予表扬鼓励;教师提出优化方案供学生参考,指出小组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导学生注意照明电路典型控制方法及安装工艺规范,同时引申出多控制电路的家居照明电路设计;各组对方案进行再完善,填写考核评价表。
(6)拓展学习及作业布置。包括:其他家居照明控制电路的设计思路及方法;照明电路安装的行业规范及要求;作业布置,布置任务4“安装荧光灯照明电路”的相关准备工作。
(7)结束总结。组织学生整理工位、清扫教学场地。
5。实施效果分析
实施发现,基于工作过程的一体化教学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及社会能力,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并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要求。
1优化教学内容
1)实践课教学内容整体优化构想。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践课教学,应从课程内容设置实现整体优化。实践课教学中,必须把握住学生为主的理念,为学生盈造一个模拟企业现场的环境,我校将一些实验室改为实训室,把指导学生行为与行业标准搬到实训现场,全面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实验课的内容可分基本型实验、设计型实验、课程设计三个层次设置。基本型实验是学生理解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设计型实验是学生根据要求,设计具有各种功能的单元电路,并用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修正,使之达到所规定的技术指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在单元电路设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设计、安装与调试自成系统的、与工程实际接轨的、具有各种不同用途和一定工程意义的电子线路装置,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毕业设计和从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有按照上述三个层次对实践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确定好每一阶段的实践内容,才能为学生打牢基础和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教学保证。
2)三类实验课要求。基本型实验:我们要求学生结合理论课所学内容,按实验指导书的实验要求、步骤、方法,独立完成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主要是训练学生的仪器仪表使用、实际操作、实验数据整理、实验报告的书写等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设计型实验:我们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一个具体的实际问题,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开拓能力,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应用技术。设计型实验主要是针对单元电路而设,一般由教师拟定题目,不提供电路图,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课程设计:学生学完了电工电子技术全部课程后,集中进行课程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系统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一个全面的检查和考验,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设计、安装、调试一个实际的系统,实实在在感受一次“科研”、“开发”的基本过程,这对他们的创造能力是一次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使同学在读图能力、设计电路的能力、调试及排除故障的能力及撰写科研报告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2探索新的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一般主要是依赖实验室,离开实验室,学生就很难完成实验,学生的实验构想和创新热情到受实验条件的制约。利用现代化的虚拟实验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院考虑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开展EDA仿真教学实验。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中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D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而迅速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它的出现改变了电子线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比如使用仿真软件,将所有的电路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的元件和组件全都以图标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可打开各种工具栏和元件库,取出你所需要的元器件、组件,按线路图连接成电路图-在工具栏中打开仪表区,可以取出所需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源等接在线路中。点击开关,就可以通过电子模拟,以进行观测和调试。可见采用CAD技术,其实验手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虚拟实验给学生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使学生能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发挥,方便地进行各种设计,挖掘潜力,锻炼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建设网络课堂,建成网上虚拟实验室。远程网络课堂教学已发展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是进行全民教育、终生教育等教学手段的发展方向,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促进了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为了学生自学和巩固电工电子课程的需要,我们开发了电工电子网络课堂和网上实验室,在网络课堂里放置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仿真教学软件,学生可按照网络课堂的提示,下载并安装虚拟实验软件,这样每个学生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室。还可以通过网络课堂把自己的发明创造或问题和大家交流,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制作大量教学课件。电工电子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许多复杂流动的电子图像难以用语言清晰地描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作幻灯、动画和仿真电路等课件的办法改进这一不足之处。通过这些课件,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加强实验教学管理
1)加强实验室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加强实验设备的管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效能。三是开放实验室,尽量满足学生课外实验的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外实践条件。
2)加强网络课堂的管理。对网络课堂进行经常性专人管理,维护网络课堂的正常运转。及时处理学生提交的问题,指导学生的学习,检查学生网络课堂学习情况,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及时更新、完善网络课堂内容。
3)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专家对实验教学进行经常性的检查、指导和评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认真把握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做实验前必须要求预习,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以及对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辅导,使学生养成严谨的实验作风。改革实验考核方法,建立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职;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1-0096-02
目前,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缺乏,学习动机弱,自我效能低下,加之《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学科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因此,《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一直受人诟病。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从多方面进行一翻探析。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课堂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因此,师生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而教学实践证明,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中师生的互动质量。这就要求教师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中,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变成了平等、友好、合作的关系,学生会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积极讨论和分析教师所提出的电工电子现象,并积极回答相关问题。例如:笔者在讲解配电板安装项目时,老师给出器件的数量,由学生讨论推荐同学在黑板画出电路图,然后由学生自行在实训板中安装,至于各器件间的距离、摆放位置,完全由学生商量确定。学生在这样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情绪高涨,教学的有效性自然就会得到提升。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
目前中职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正因为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导致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从而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低,有效性不高。而项目教学法就是老师要把传授的内容分成一个个项目,然后根据教学的进度,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至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在实施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唱“主角”,老师转为“配角”,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这样,在自主探究项目的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获得成功感的同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笔者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教学中,讲授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时,把电路工作点的计算作为一个项目引导学生自行探索,把电路工作点的稳定过程作为另一个项目引导学生自行研究。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索过程中认识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工作点的计算方法和工作点的稳定过程,体验了探索电子问题的乐趣和成功感,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佳。而现实是中职学生的学习动机处于缺失或很弱的状态,学习积极性很低,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有教师努力的教,而学生没有积极参与,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低。因此,要提高《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从学习动机缺失状态下的被动学习,转变为在学习动机驱动下的主动学习。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份,它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方法实现,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在《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是提出的电工电子问题、现象和条件,能使学生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由此产生的矛盾、疑惑、惊讶最能引起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和意向。例如,笔者在讲授安培力时,先给同学们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然后提出,如果磁场的方向不变但改变导体的电流方向时,导体的受力方向会怎样?又如果电流方向不变,但改变磁场方向时,导体的受力方向又会怎样?再如果,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都不变,只改变通入导体的电流大小,导体受力的大小又会怎样变化?这样创设一系列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达到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从而使《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四、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
【关键词】电气工程 电工电子技术 训练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中非常缺乏关于电气工程的训练,只是单纯的讲解关于电工电子的技术,这样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生产实践能力。如果在电工电子技术训练中借鉴电气工程的训练将能够更好地加强我国电工电子人才的实践能力,即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教学,这将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要求。本文将详述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以及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1 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的概况
电气工程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被运用于各大高新技术中。一个国家电气工程的发展程度将反应出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我国高校一直致力于研究电气工程的科研。以往对于电气工程的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但是这个定义十分宽泛,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对于电气工程的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传统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这个定义使我们要重新检查并重新构建电气工程的学科方向、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从而使得电气工程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
电气工程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电工电子技术以及一定程度的实践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电气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优秀的综合素质。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也要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知识消化理解。
2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及内容
2.1 电工电子技术的课程内容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含括了三个部分,分别是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电机及控制部分以及电子技术部分。电路的基础知识含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交流电路相对复杂。电机及控制部分含有电磁的基础知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交流线圈电路和可编程控制器,其中变压器、继电器控制系统以及可编程控制器都有非常广泛的运用。电子技术部分包括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其中数字电子技术含有触发器以及逻辑门电路,而模拟电子技术含有半导体器件和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电路基础知识、电机及控制以及电子技术这三种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有很显著的作用,学校在制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并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术。
2.2 电工电子技术教学的层次
在电气工程训练中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实训教学、应用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以及提高开放式的实训教学。基础实训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技术技能,通过基础实训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并更深刻的掌握已有的理论知识。工程应用与设计的实践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学习社会所需要的技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的生产实际中。开放式实训教学就是提倡学生成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间的团队协作能力。开放式实训教学将使得学生更多的关注课堂外的科研活动,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让学生在社会的大平台上积极发展。
2.3 电工电子技术试验实训课程体系的改进
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体系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突出实训的实用性以及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电工电子技术的实训就是要使得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基础技能,所以在实训之前就要让学生了解实训的教学目的,教师是通过实训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在理论教学中学生无法辨识知识的重点部分,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社会实际需要的技术。
3 电气工程训练的现状和训练建设的目标
现今的电气工程训练一般分为两部分,主要是依据其专业的不同来区分的。第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一些相对简单的电气控制方法,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逐步了解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另外一种电气工程训练主要是教育学生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相关内容,其中包括学习室内照明电路的实际原理、安装以及调试过程,通过这些学习掌握基础的电工技能。电气工程训练的目标是使得工科学生不仅具备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使其在电工电子技术上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实践达到社会对其的培养需求。
4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以及改进措施
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体现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妥当和教学实践与社会实际情况脱轨,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得到恰当的安排,即学生的课程会出现突然很多及突然没有的情况,这样便使得学生在下一节学习的时候遗忘了上一节课的知识,教师在上课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上一节的温习,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而且长时间的没课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加快。再就是教学的实践内容脱离了社会实际情况,学生在电气工程的实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室内照明电路,而室内照明电路技术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早已不是最新的电路,但是教师仍然沿用以往的电路,使得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上述电气工程训练的不足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首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学习,同时还要注意课程之间的间隔时间,避免课程之间有长时间的间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就是增加新的电路或者电子产品制作来供学生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气工程所培养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所以不仅要加强学生关于电气工程技术的理论学习,还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雷学敏.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范瑞云.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J].科技传播,2011.
[3]黄文浩.电气工程训练与电工电子技术应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月刊),2012.
[4]赵妮娜.竞赛式教学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