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挖掘特色文化资源的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51-03
作者:蒋祖发,湖南科技学院副研究员、图书馆副馆长;湖南,永州,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科技学院校级重点课题《永州市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对策研究》(编号07XKYTA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经济逐渐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形式,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地方性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信息化,促进社会对信息资源共享需求的日益增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因而,加强信息建设,构建地方性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促进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一、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含义
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指:对本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特色的以文字、图像、声音为载体的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开发整理,并通过计算机的存储、信息资源库、网络等现代技术达到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查阅的自动化系统。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的重点是:收集与整理地方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特别是在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知名人士的著作及其作品的研究资料以及与本区域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关资料进行分门别类,建成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标准的特色文化数据中心,实现地方文化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的合理开发和相互利用,使其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二、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意义
(一)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促进文化资源共享是地方高校的重要职责
信息时代的到来,面对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信息服务机构,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湖南科技学院作为永州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加强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建设,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永州经济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目前,高校图书馆地方性特色文献信息资源库为数不多而且缺乏系统性,滞后于其它文献信息资源库的建设,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引起高校图书情报界的重视。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手段,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对于迅速扭转永州特别是本市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状况将起到一定的作用,也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施“以德治国”、“文化强市”战略,将产生深远而巨大的影响。
(二)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高校实现特色馆藏建设的必然之路
特色馆藏是指图书馆经过长期建设积累,在某一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结构比较完整的文献资源优势。它充分反映某些学科领域、为某类型读者群服务和充分体现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社会服务的文献资源的集合。开发地方特色信息资源是拓展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职能的任务之一。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图书馆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目标是在网络环境下,按照一定的原则,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手段建立本地区具有很强个性化的特色文化的专题数据库,实现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社会化,跨越时空与地域的限制,促进信息资源的全面交流与共享,彰显我校特色馆藏的时代和地域特征。
(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地方文化表现的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和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一个地方社会发展进程的具体体现。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团体通过洞悉地方文化并顺应地方文化的发展趋势,制定的政策方略、发展规划、行动纲领则更能有的放矢、符合实际,从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令人放心的政治环境和让人信服的人文资料,对加速当地经济和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研究无疑会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会成为大家认识和了解一个地方历史沿革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不仅有利于永州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能为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开创文化意义的先河,是服务区域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
(四)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是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是永州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永州,是一本百不厌的书”,永州地方文化资源特别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女书文化、理学文化、古稻作文化、碑文化等都是永州地方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能使更多的地方文化资源得以利用,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及专家学者也能更加便捷地获得相关信息,从而使地方文化资源得到更充分挖掘。在此基础上,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开发更多的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文化娱乐等文化服务项目,形成极具特色的旅游、休闲文化。打造出永州独有的文化特色,使永州地方文化的内涵不断扩展,文化品位逐渐提高,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品牌”。
三、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实践途径和方法
(一)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数据来源是建设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文献保障和基础,是信息库建设最主要的工作之一。在建设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实践中,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和整理:
1、从本校地方文化研究所获得免费资源。湖南科技学院地方文化研究机构成立较早,机构健全,先后成立了柳宗元研究所、舜文化研究所、女书暨瑶文化研究所、濂溪研究所等。这些学术机构拥有一大批对永州地方文化很有研究的专家学者,长期从事地方性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利用永州的文化地域优势,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储了丰富的永州地方文化资料。从地方文化研究所获得的免费资源,具有快捷、权威、数据量大等突出特点,为进行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对地方馆藏资源进行收集、挖掘。图书馆馆藏特色文献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广泛,内容繁杂,分散于各学科中的知识信息零散无序,给收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收集难度较大,往往使收集者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图书馆选派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文献服务馆 员对馆内这些特殊文献进行多层次的过滤和严格筛选,将散乱、潜存的文献信息细心地提取、科学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了系统的有价值的信息。
3、向地方有关部门征集。要建好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仅从本地馆藏文献中提取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为获得更多有效资源,图书馆专门成立了地方文献资料室,公开向全社会有关部门征集地方文化方面的书籍、字画、实物。迄今为止已收集到各类有价值资源共计3000余册(件)。这些资料从多方面反映了永州地方的社会生活、风土人情、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信息。
4、通过永州资深地方文化专家获取。地方文化专家都有长期从事该方面研究的经验背景,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功底深厚、专题鉴赏能力强,且大都收藏有大量珍贵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经过历史的沉淀少有储存,十分珍贵。图书馆积极与永州市各地专家取得联系,力争他们的支持和指导,复制获取了不少宝贵的资料。
5、利用互联网技术从网络上拾取。网络资源来源广泛,更新速度快,收集快捷方便,也是数字图书馆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对网络资源的整合具体来说就是把互联网上有关永州地方文化专题的知识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和分析、整合,形成“永州地方文化”的固定资源获取方式。
6、采购与地方特色文化相关的文献。针对“永州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建设需要,对图书馆现有馆藏资源进行阶段性补充和调整,尽可能保证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连续性与完整性,及时补充本地的地方文化馆藏,以获得更多与信息资源库建设有价值的信息。
(二)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库的系统功能设计及硬件和软件平台的确定
特色信息库的系统功能设计,要立足用户的需要,做到一要检索方便,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迅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二要注重增加信息库的分析统计等功能。在硬件方面,学校加强了对校园网建设的力度及设备的改造和升级,图书馆耗费巨资建成了比较先进的现代数字化机房,整个系统采用具有可扩展的SAN架构,拥有数十台多核高性能服务器、光纤交换机、光纤磁盘阵列、SCSI磁盘阵列、IDE磁盘阵列;网络以联想4808三层交换机为核心,20多台2层交换机覆盖整栋图书馆大楼,全天不间断地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高性能服务。在软件环境方面,图书馆主要使用具有高安全性、高稳定性的Linux、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等操作系统,使用市场主流的信息资源库软件SQL Server2000/2005、Sybase 12.5和比较流行的IIS6.0等服务软件。并且正力争开发信息库质量检查软件,以期利用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开展对地方特色文化信息库使用质量的检查工作。
遇到的困难与主要问题
云南最早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方针,近年来更是确定了“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虽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的成果,但因地处边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特色文化产业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比如规模小、资金不足、人才匮乏、信息系统不完善、企业管理水平普遍较低、不规范经营等等,具体到品牌建设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品牌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云南特色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意识淡薄。这种品牌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品牌意识缺乏。特色文化产业在创品牌、树品牌,依靠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实力的意识还比较缺乏。第二,缺乏品牌保护意识。根据调查发现,很多企业由于是从家庭作坊做起的,直到达到一定的规模才开始到工商局注册商标,且大多企业文字商标和图形商标都没有注册齐全,商标意识和品牌自我保护意识差。第三,无品牌经营意识。由于云南特色文化产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管理水平落后,企业生产和营销依然停留在产品观念上,忽视品牌经营。在调查中,即使是一些有规模的企业都没有专职部门负责品牌的建设,更谈不上制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和规划。
二、缺乏清晰的品牌个性和品牌定位
品牌的定位就是消费人群定位。对于云南省特色文化企业来说,品牌定位一定要和产品的个性概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消费者容易辨别和认识。而云南省许多特色文化企业在品牌建设中有盲目跟风、盲目模仿的现象,导致品牌没有个性,失去了差异化原则,也就失去了竞争性。比如大理市喜洲镇周城的民族扎染产业在云南的旅游市场比较知名,然而大部分扎染企业产品雷同,没有特定的消费人群,产品的生产还停留在市场流行什么就生产什么的状况。
三、缺乏良好的推广策略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云南省特色文化企业品牌推广途径单一,绝大部分的企业依然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依靠产品的展览展示进行推销,仅个别企业通过电视广告、网上广告宣传自己的产品,而通过报纸、户外广告、现场促销、公关活动及行业评选来推广塑造自己品牌的企业少之又少。
四、品牌创新不够
云南省部分特色文化企业虽然有了一些品牌,也发挥着一定的品牌效益,但在技术改进、企业创新方面投入少,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研发的成果可利用的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更少。一部分企业的产品只限于初级开发,对产品的精深加工和深度开发不足,无法利用已有的品牌优势延伸品牌链条。除了品牌创新不够,云南省的特色文化企业在技术、经营管理等一些方法和理念上没有创新意识,不够重视。
思考与建议
笔者认为应该从品牌建设的主体――政府与企业,来采取行动。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履行好管理的职责,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品牌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特色文化企业则应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的建设力度等等。
政府是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在品牌建设中起主导作用。一是地方政府在对资源和特色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可以从宏观上对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区域竞争优势、综合效益、宣传推广等方面做出规划;从法律和制度方面营造有利于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还需给予投身特色文化产业的企业财税政策方面的倾斜,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的效果。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进程中,积极发掘和培育具有云南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打造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政府应该为特色文化产业的人才教育和培养提供支持。人才本身就是知名文化品牌。云南省特色文化产品知名品牌人才面临青黄不接、传承技艺后继乏人的情况,政府要有意加强院校特色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还可利用网络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专业资格培训,加强与外国的人才交流与合作,为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针对特色文化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文化品牌的建设。
加强品牌保护意识。云南特色文化企业要加强品牌保护意识,首先就要转变品牌观念,应认识到品牌是企业唯一最有价值的资产;要明确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是激烈的,竞争对手可以复制产品、服务、技术以及流程,但是无法复制一个卓越的品牌。
凝练品牌特色,提高产品质量,用质量锻造品牌。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知名品牌的产品属于手工打造,产量低无法规模化生产,面对资金有限、规模小、人才缺乏、管理不规范等现实情况,企业应练好内功,把有限的资金运用到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提炼产品的特色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方面。质量是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重视质量管理,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最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中央苏区教育简论”、“中央苏区文艺研究”、“客家山歌文化研究”、“客家音乐”、“中央苏区史”、“客家民俗研究”、“客家舞蹈研究”、“苏区精神与文化”等特色文化课程,教学重点放在基本知识的传授上。
第二模块是技能训练型课程。该类课程以文化技能训练为目标,主要包括结合不同学科、专业而开设的“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故事集”、“客家音乐民俗与田野采风”、“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客家味道—客家饮食文化研究”等课程。课程内容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各种技能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创新意识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
第三模块是素质拓展型课程。该类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类课程,主要有“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客家文化丛谈”等,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课程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贯彻史论结合、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苏区与客家文化进行了系统简述。主要目的是扩展学生的地方文化视野,拓展其继承文化传统的素质。
二、创新“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的联动式教学体系
通过十多年来的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不断探索与积累,建立了三个基本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共同作用,三个空间维度(课堂、社团、社会)相互联接,三种互动方式(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交互运用的联动式特色文化课程教学体系(见图2)。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求,借助“课堂、社团、社会”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开展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苏区文化、客家文化精华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
图2“三要素、三维度、三互动”联动式教学体系模型
1. 贯彻“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利用三个空间维度对接,通过以苏区和客家文化教育的“三互动”,有力地促进广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苏区历史与文化、客家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受到苏区精神和客家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提高学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基本技能与创新能力,形成“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的职业品格,成为“下得去、稳得住、用得上、受欢迎”的具有浓厚本土情感和社会责任的时代新人。
2. 大力培育和发展学生社团、校内外课程实践基地。学生社团和校内外实践基地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和提升素质的重要载体。学院成立了“大学生红色文化研究协会”、“客家文化协会”等学生社团,建立了“瑞金密溪村客家文化田野考察点”、“客家研究中心湖江研究基地”、“安远县镇岗围民间美术教学实践点”等实践教学基地。同时,在共和国摇篮瑞金、苏区模范县兴国等县市设立了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在赣州市周边中小学建立了10余个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3. 深入开展课程教学互动活动。在社团活动方面,通过教师、专家等引导,坚持在学生中开展“红色班级”建设活动,先后建立了“瑞金班”、“于都班”、“兴国班”等一批红色班级。借助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与客家文物博物馆及谷雨诗社等学生群团组织,每年开展“大学生红色故事会”、“红色题材优秀影片展播”、“红歌大赛”、“苏区历史知识竞赛”、“红色文化主题艺术作品展”等系列红色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坚持举办“客家文化展”、“客家书画摄影作品展”、“客家音乐舞蹈汇演”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在社会实践方面,利用苏区和客家文化的直观性、亲近性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客家民俗、民居、客家族群日常生活等田野考察活动,学院成立了“红色宣讲团”,联合井冈山大学组建了“赣中南红色文化宣讲团”,让学生深入同学中宣讲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发挥学生自我宣讲、自我教育的互动作用。组织大学生红色文化宣讲队员向赣州市中小学生宣讲和传播苏区精神。同时,积极组织大学生服务团下乡村宣传和传播客家文化知识。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了学生对苏区、客家文化及其精神特质的认识与了解,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认识过程。
总之,该教学体系通过“课堂、社团、社会”与“课内课外互动、老师学生互动、学校社会互动”相互融合和相互作用,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
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保证有效实施特色文化课程。
1. 成立课程建设的研发机构。赣南是中央苏区所在地,苏区精神的发祥地,也是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摇篮。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苏区和客家文化,成为学院凸显办学特色,提高育人质量,弘扬苏区精神,传承客家文化的重要资源。学院建成“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与“客家研究中心”,发挥研究基地的研究优势,将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2. 挖掘课程建设的实物资源。学院注重教育教学的直观性,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先后建设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客家文物博物馆”,通过实物、文献、图片等资料展示,系统勾勒苏区与客家历史文化沿革与概貌。学生通过参观活动或在老师的指导下互相之间开展讲解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践技能,对学生品格熏陶、性情陶冶、文化传承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建立专门的课程教学团队。学院通过内培外引,打造由专家、教师、老等组成的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形成了一支由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省级教学名师、学术骨干组成的高素养校内专业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了著名党史、文化史专家为学院特聘教授,定期来校开设专题讲座与交流。近几年来,学院先后邀请了中央党史研究室、总参谋部的一大批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与大学生共话成长,播撒红色文化种子,促进大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丰富精神家园。定期邀请健在的老或老后代现场教学,以增加教学的生动性与直观性。
4. 制订加强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为了加强对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使特色文化课程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学院出台了有关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规章制度,先后出台了《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关于把苏区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苏区精神进校园”工作方案》等,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及教师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充分发挥特色文化在育人中的作用,全面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
5. 形成以科研促教学的课程建设机制。为了加强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院非常重视科研促教学,通过科学研究为教学源源不断地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把科研中获得的新知识及科研新成果及时融入到文化育人中,实现地方优秀文化研究、育人、传承创新一体化。学院建立有利于科研成果引入课程建设的导向政策,建立了教学科研双重考核制度,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科研成果引入到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激励机制;对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所产生的效益进行科学评估机制;创造科研成果促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几年来,主编出版《中央苏区研究丛书》(十卷本)、《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校园文化学简论》等专著,获江西省第十四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50多篇教研论文。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在教研与科研的带动下,文化育人资源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出版了全国第一部“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教材,“校园文化学”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特色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教学改革成果“传承地域优秀文化 创建特色文化课程”获江西省第十三批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建学校特色文化,走内涵发展之路”是学校新一轮发展的生发点和基本思路。东方红小学以华东师大基教所为纽带的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以“创建学校特色文化,打造教学精品”为目标,在探索中不断地传承、发展,充分挖掘棋文化丰富的内涵,立体营造棋文化的氛围。
一、优化氛围――奠定校园棋文化深入开展的基石
学校文化建设,重在建设。学校文化既有物态层面的建设,也有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创造。
(一)优化有形文化。
环境是最好的老师,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设个性化的棋文化氛围,三棋知识、棋手介绍、经典残局,一块块校园棋文化宣传阵地,一个个“战场”,使整个校园成为了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
(二)深化动态文化。
棋艺文化长廊在发挥它巨大辐射作用的同时,也显现出它内容固定、更新困难的弱点,为了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学校创建了一块“棋艺文化动态板块”,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三)升华精神文化。
精神是学校文化之舟,是学校底蕴所在,是学校发展的血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也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理念、价值体系、群体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自2002年,东方红小学就将棋文化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学校邀请棋协领导到校进行了“棋文化”历史的专题讲座;坚持每周开展一节棋艺课;鼓励每位教师阅读有关“棋文化”方面的书籍;并在全校师生层面进行“棋文化精神”大讨论。让师生深入挖掘棋文化精髓,是学校棋文化特色深入开展的基石。
二、建章立制――铸就校园特色文化深入开展的保障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具有外显性,有效的运作则是校园棋文化建设的动力系统,确保棋文化建设有序开展。学校在原有的制度、保证经费、保证人员等基础上,强化了社团、师资、课程等方面的改进,用棋文化的理念管理学校,使棋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
(一)以学校管理诠释棋文化精神。
东方红小学位于繁华的湖北宜昌市中心地带――西陵区气象台15号,学校始建于1960年,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深入挖掘棋文化的精神内涵后,学校最终以“整、圆、虚、和”来定义东方红小学“棋文化”精神,以“走好每一步,点亮每颗星”为办学理念,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过程,将“整、圆、虚、和”的棋文化理念逐条落实到学校管理中,学校教学科研的扎实有效、德育活动的精彩纷呈、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无不是对棋文化的践行。
(二)成立“三棋文化社团”。
马卡连科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活动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 教工社团和学生社团的成立是校园三棋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推行三棋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
(三)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
对于学校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能否传承学校文化,关键在于学校有没有为教师的给予积淀和锤炼,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为此,学校不仅聘请棋协专职教师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做到人人会三棋,在校本教研、校本管理上,更是注重教师人格魅力的塑造,教育智慧的开启。
(四)开足开好三棋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学校充分利用好校本教材,坚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过程中提升,学校把三棋教学列入课程安排,在各年级开设棋类课,三棋课程的扎实开展为学校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三、特色教科研――促进特色文化深入的有效手段
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引领学校呈现高效、良好的运行态势是特色文化创建的关键和核心。
(一)特色教研,提升特色文化的有效保障。
学校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开展三棋教育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将棋文化建设与课改进行兼容,加强棋艺特色教研组的研讨活动,探索棋艺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学校把探索棋艺的教法做为每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三棋特色教研活动。通过研讨确定三棋课的授课方式,为特色文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效保障。
(二)特色教学,提升特色文化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学校注重打造学习共同体,促进思维碰撞,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下棋更是如此,三棋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学互助共同提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把棋艺教学同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致力于打造学习共同体,让师生思维不断得到碰撞,产生新思想,进一步提升特色文化。
四、多维活动――拓展校园特色文化发展壮大的资源
“活动是载体,活动是激励,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因此放大特色的效应,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课内外棋类活动,为学生提供较为宽阔的空间和较多的“习得”机会。学校在活动安排的取舍上,以“整”的精神纵观全局、以“圆”的连续贯穿始终、以“虚”的灵感创新方式、以“和”的理念引导学生。
(一)搭建活动舞台――展示自我。
学校把重点放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上。在开展三棋的活动中,充分利用三棋的艺术性、竞技性、趣味性,在开发学生智力、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有意识地进行训练。首先学校成立“三棋”俱乐部,班班建立小棋社,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彰显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校园棋文化风采。其次,抓住契机,结合校情,挖掘资源,精心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棋类活动,各社团举办“校园三棋小论坛”、班级三棋赛、亲子对弈、擂台赛、校园小棋迷侃棋、棋文化知识竞赛、东方棋艺擂台赛等等,活动中,赛者绞尽脑汁、斗智斗勇,观者或频频点头、或扼腕长叹,完全沉浸在三棋氛围中。第三,广泛发动、创设条件、精心组织,每年开展两次校园棋文化节,做为对学生开展棋文化活动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和全面展示。第四,加强外联,经过努力,学校成为了“宜昌市三棋训练基地”,“宜昌市智力运动会”主办方,多次举办了宜昌市少儿围棋和象棋升级升段赛,《湖北教育》时政杂志、《三峡日报》、《三峡商报》、《三峡晚报》等新闻媒体还大篇幅报道了东方红小学开展棋文化活动情况。
(二)传播三棋文化――传承精髓。
学校在感受棋类古老而高雅的文化同时更多的考虑如何让这棵“古树”开出“新花”,这就要求师生在学习中求发展和创新,通过棋文化建设与课题研究,使师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用身体验、用心感悟棋文化带来的良性熏陶,塑造有涵养的自我,传承棋文化精髓。
教师是传播棋文化的形象大使。通过外出学习、培训、专家讲座、专业引领等举措,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道德情操、敬业精神、为人处世的层次,打造良师益友、名师高徒的人文氛围。学生是传播棋文化的主力军。通过社团活动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向身边的人、向他人宣传三棋、传授棋艺,以棋会友,让三棋文化这朵奇葩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
(三)扩大辐射范围――彰显特色文化。
通过开放办学来服务社区、赢得社会,不断加大透明度,增强知名度。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三维模式,构建三棋立体网,倡导家长与孩子开展“亲子三棋赛”,邻里开展“家庭三棋赛”等,让学生更好的体验三棋文化。
摘 要:文章以广西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馆内民国文献现状,阐述建设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意义。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探讨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建设,从“重视馆际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和“实施内容加值,推动文献增值”两个方面展望民国文献馆藏资源建设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6-0022-03
民国文献是指记录1912年至1949年期间报纸杂志、书籍手稿、信件日记、协议合同、凭证单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载体。民国文献记载和勾勒了民国期间的历史轨迹,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及文献价值,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成了高校图书馆馆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前高校图书馆已逐渐把民国文献资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思考在保护好民国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资源的内涵价值,拓展资源的利用空间,实现民国文献效用的最大化,而建设高校图书馆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与数字时代接轨,不失为民国文献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1]。
1 广西大学图书馆民国文献现状
广西大学图书馆目前馆藏文献资源总量73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58万册,电子图书372万册),全文电子期刊3.5万种,其中民国文献并未单独成库,而是依据其类目差别,分散收藏于中文书库、古籍书库等不同类型的书库之中,并未安排专人进行整理,因此,民国文献具体数量尚未得到准确统计。经笔者初步调查,广西大学图书馆馆藏民国文献数量颇多,涉及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以文字、图片、电影、唱片等类型的资源载体出现,史料价值很大。2003年之前,广西大学图书馆还未重视民国文献资源的保护工作,许多民国文献被搁置在书库某一角落呈现“冷藏”状态,由于老图书馆的资源存储条件有限,再加上南方多雨气候的影响,部分民国文献因潮湿霉变、虫蚀鼠咬、氧化酸化等原因出现纸张变黄变色、易脆易碎,甚至一触即破等现象。虽然在2003年迁入新馆后资源存储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民国文献本身的纸质较差、保护意识淡漠、修复技术落后等原因,破损现象依旧,民国文献遭遇着严重的保护危机。
2 广西大学图书馆建设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积极意义
民国文献保护途径主要有二:一是原生性保护。如优化资源存储环境、对文献进行脱酸修复等物理措施,其效果明显,但成本昂贵,很多高校图书馆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无法承受;二是再生性保护。如对文献进行影印、微缩处理或转换为数字资源,其效果不错且成本低廉,且迎合了当下数字化时代潮流的趋势,被众多高校图书馆所采用。
2.1 避免文献原本再次磨损,实现文献的有效保护
基于馆内民国文献多数存在发霉掉渣、断页脱页等破损现象,如果翻阅、复印频率较高会进一步加快文献的损毁,减少翻阅及复印次数是延长文献保存时间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民国文献进行加工,逐步建设完整的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主要用数字资源取代纸质资源的使用,重点建设特色数据库,用户无需查阅文献原本就能在数据库中获取到有效信息,如有需要还可以在允许条件下直接进行下载打印。民国文献原本全部存放在存储条件较好的专题书库中不再随意动用,能够最大限度避免文献原本的再次磨损,实现对文献的有效保护[2]。
2.2 提供高效便捷检索途径,方便用户的查阅使用
建设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强调民国文献的数字化,用户能够不受文献原本限制实现多人同时查询,不受时间和空间局限,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远程服务,用户能够通过检索题名、著者等多种途径,快速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所需信息。与之前的人工翻阅查询途径相比,变得更加轻松、便捷。特别是那些不予借阅的民国文献原本,将其制作成为数字化文献后,向用户开放,用户能够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取相应的信息。
2.3 丰富充实数字资源信息,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
建设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实现民国文献的数字化,能够丰富图书馆数字资源,使其成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可以进行馆际合作,彼此交流数字化的馆藏民国文献资源(如文献目录、电子图书、专题数据库等),实现共建共享,促进民国文献资源的流动,用户获得民国文献资源的数量和渠道得以拓展,进一步增加民国文献的使用率。
3 广西大学图书馆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建设
3.1 建设思路
广西大学图书馆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构建,主要是在参考其他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库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馆内民国文献资源进行认真普查,并进行有效分类整理,构建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实现民国文献资源的综合规划和深度挖掘,在有效保护民国文献原本的基础上实现文献效用的最大化。
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①建设专题实体书库。对民国文献进行物理修复,将修复后的文献资源分类归入适温适光等存储条件较佳的民国文献专题实体书库中。②建设民国文献数据库。数据库主要分为书目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及专题数据库[3]。鉴于民国文献原本纸张质量较差,多为双面印刷,其保护修复措施尚停留在灭菌、去酸、驱虫和修补等简单工艺阶段,工序简单但耗时耗力较大,并且费用惊人,同时缺乏古籍修复专业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建设民国文献数据库无疑是民国文献再生性保护的最佳选择。因此,笔者着重研究民国文献数据库的建设问题,建库流程详见图1。
图1 广西大学图书馆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库建设流程
3.2 建设内容
3.2.1 建设书目数据库、图像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①书目数据库。根据著录标准把所有馆藏民国文献全部整理成书目式数据,建立书目数据库,用户可以从中查询到馆内所有民国文献的基础信息(如题名、作者等),这是最基础的民国文献数据库,但并不能查阅文献全文,让有信息需求的用户能够通过查阅书目来确定民国文献的收藏地,并按照相关规定办理查阅手续。②图像数据库。把已无版权纠纷并且具备明显民国特色、内容丰富的民国文献进行全文扫描,建立图像数据库,向用户提供图像阅览服务,该数据库可以全面反映民国文献内容,具备真实性和权威性。③多媒体数据库。采用数据转换相关软件设备,对整理后的民国文献声像资源进行数字转换,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为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服务[4]。
3.2.2 建设全文数据库。可在第一阶段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对用户查阅较多的民国文献进行全文识别,把识别整理出来的资源数据用于建立全文数据库,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检索方法来获取文献的全文内容,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3.2.3 建设专题数据库。依托本馆资源优势,根据本地用户需求,将民国文献中反映广西的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等文献依据一定规则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专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资源丰富、内容真实,是深度挖掘民国文献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3.3 质量控制
在建设阶段要做好数据库质量的控制工作,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①选择适当的软件平台,在技术实力较高的情况下能够自己研发软件平台,这样既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更新或再次研发,更加切合本馆实际,同时还可根据馆内需求购买相对成熟的商业软件。无论是自己研发还是付费购买,所选择的软件平台必须具备实用、先进、稳定等特征,确保数据库的持续建设。②在进行民国文献数字化转换时,针对各种数据类型,要统一标准和规范,实现资源共享,方便用户使用[5]。
4 民国特色文献馆藏资源建设的发展前景
4.1 重视馆际合作,实现共建共享
伴随各高校图书馆对民国文献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建设民国文献数据库。但大部分只对本校用户开放,限制校外用户访问查询,这就形成了资源垄断,缩小了民国文献资源的使用范围,对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6]。为了提高民国文献数据库的使用率和应用价值,高校图书馆应重视馆际合作,实现民国文献数据库的共建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加强同类文献的融合,拓展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民国文献数据库的服务质量,实现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2 实施内容加值,推动文献增值
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馆藏资源建设不能满足现有资源的整理,今后要利用民国文献资源开发文化产品,以拓展民国文献资源内涵,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7]。开发文化产品的重要途径是对民国文献实施“内容加值”,选择具备较高价值的民国文献,对其整理再赋予其新的文化价值,把民国文献原始内容转换为其他知识性内容,推动民国文献价值增值甚至形成价值链,形成与学习教育相关联的知识资源,让更多用户受惠。
5 结语
民国文献资源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重视可持续发展。因此,为民国文献构建一个优良稳定的建设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转变观念。用整体、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对民国文献资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坚持“物理修复”和“数字化处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做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三是把民国文献建设与时代需要及服务效果相结合,作为检验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依据。四是经费支持和技术保障。无论是对民国文献进行物理修复还是数字化处理,均涉及经费的使用和新技术的应用,如果出现经费不足或者技术滞后的情况,民国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五是组织建设和人才保障。民国文献检索工作全面展开,就需要组织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建设、完善与之配套的执行机构,更为重要的是要建设一支专业素养高、业务熟练的优秀人才队伍,且这支人才队伍要年龄互补,结构科学合理,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高校图书馆民国文献资源建设经验时,不能完全照搬,必须结合馆内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馆发展的措施,才能加大建设力度,取得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 谭英.我国民国文献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3):73-77.
[2] 林明.我国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状况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5(2):55-62.
[3] 潘健.从信息共享空间(IC)视角谈古籍和民国文献的应用与保护:以金陵图书馆为例[J].贵图学刊,2014(2):41-44.
[4] 顾晓宁.图书馆民国文献保护之我见[J].图书馆界,2014(3):12-16.
[5] 朱庆华,张军,张莉.浅论图书馆的民国文献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4):88-90.
[6] 陈晓莉,严向东.民国文献的整理与开发问题研究[J].图书馆,2013(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