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手足口患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方法 对210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做好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和用药护理等。对8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210例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或好转出院。
结论 本病没有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只有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
【关键词】 手足口病;疱疹;传染病;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干脑炎和心肌炎等[1].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可持续高热,恶心、呕吐,继而引起神志改变,全身弛缓性麻痹,导致死亡。
1 临床资料
2009年7月至12月临猗县人民医院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10例,并发脑炎及无菌性脑膜炎的共35例,并发心肌炎的5例,年龄多为1~3岁婴幼儿,其中3例因病情加重转上级医院治疗,其余患儿均病情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病程一般为5~10天,最长15天。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刚入院的患儿及家属由于对疾病缺乏了解,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又要进行隔离,往往不知所措,患儿哭闹不安,这时就需要医护人员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病房的环境、消毒、疾病的转归情况、流行情况、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等一一告知。对患儿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并进行动抚及鼓励赏识,比如夸奖孩子勇敢、干净,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以取得治疗上的合作。促使疾病早日康复。
2.2 发热的护理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大多数患儿体温约在37.5℃,精神状态良好,玩耍正常,这时可通过让患儿多饮热开水,用温水擦洗全身,实施物理降温。个别患儿物理降温效果较差,体温居高不下或继续升高者,除继续进行物理降温外,应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包括解热药尼美舒利口服,或者消炎痛片剂研碎后保留灌肠,灌肠时患儿臀部应适当垫高,插管深度应在10~15cm,拔管后轻轻挤压处,以利药物吸收。根据患儿的配合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加强病房巡视,观察降温效果,医学|教育网整理因发热时间过长或体温过高,导致患儿精神和体力都相对较差,应注意让患儿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同时注意营养及液体补充。
2.3 口腔护理 我科收治的210例患儿中,有将近50%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口腔黏膜损害,表现为口腔内出现4mm大小的水疱样黏膜疹,边缘充血,可分布在上颚、两颊、口唇、舌体等处2~3天后破溃形成溃疡,溃疡所致疼痛明显,患儿往往进食困难,精神状态差,烦躁不安,易流口水。家长容易着急,此时应鼓励家长多给患儿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已有溃疡者,可给予西瓜霜喷剂局部喷雾,以消炎止痛促进溃疡面愈合。我科收治患儿中,溃疡面多在2~3天后逐渐愈合。
2.4 皮肤护理
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天气好时拿到太阳下暴晒,以达到消毒目的,衣服要宽大、柔软,床铺平整干燥,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各种刺激。剪短患儿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物理降温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擦破皮疹;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涂抹抗生素药膏或炉甘石水剂;臀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洁,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皮疹感染。
2.5 休息与饮食护理
轻症患儿注意在病房休息,不要随意外出,重症患儿应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需要抱起喂奶时应平卧抱起,尽量减少头部上下活动。因脑炎患儿可引起颈部肌无力,不能拖起头部,协助并指导家属给孩子正确喂奶是非常重要的。另外,病房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配以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对因拒食拒水而造成脱水、酸中毒者,要给予补液,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由于手足口病具备消化道、呼吸道、接触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要求患儿饭前便后一定要洗净双手,所用的餐具定期煮沸消毒并专人专用。不要让患儿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大人在接触患儿前后也必须洗净双手。住院期间大人及患儿均不能接触其他健康小孩,因为大人由于抵抗力强不会发病,但他属隐性感染者,可在接触其他健康小孩时间接传播给其他孩子。因此,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2.6 并发症的护理
手足口病容易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早期诊断至关重要,肢体抖动是合并脑炎的最早表现,一旦发现患儿出现肢体抖动,恶心、呕吐、高烧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告知家属让患儿卧床休息,头部偏向一侧,尽量减少患儿头部活动。在用药的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若患儿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精神极差等症状,且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成比例,多为病毒性心肌炎或肺炎的临床表现。应配合医生紧急抢救治疗。
2.7 用药的护理
由于手足口病为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上无特效抗病毒药,轻症患儿若自身免疫力强,可通过口服一般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及板蓝根颗粒多能治愈,对于重症患儿及免疫力差的患儿,除应用一般抗病毒药外,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在提高患儿免疫力及促进病情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发脑炎的患儿可遵医嘱应用20%甘露醇、速尿、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输注甘露醇应30min内快速输完,输注过程要密切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疼痛,发现外渗时应及时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引起局部皮下组织坏死,酌情应用镇静剂,使脑细胞得到休息促进恢复。并发心肌炎的可加用果糖、维生素C、ATP、辅酶A、辅酶Q10等营养心肌药,由于小儿用药剂量小,药物敏感性强,在应用甘露醇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及尿量,因为甘露醇属脱水剂,用量过多或用药时间过长,都可引起患儿精神不振、乏力、尿量减少等脱水症状,一旦患儿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调整用药。
2.8 出院指导
由于手足口病为传染性疾病,患儿出院后仍须居家隔离一周并注意饮食卫生,且部分患儿为好转出院,出院后仍需继续服用抗病毒药一周,一周后来院复查血常规,若患儿出院后出现皮疹复发、肢体抖动、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应立即来院就诊,我院出院患儿中,无一人复发。在电话随访过程中,患儿家属对我们的治疗效果给予肯定并感到满意。
2.9 静脉留置针护理
由于患儿对静脉穿刺感到恐慌、害怕,且父母心疼孩子,征得家属同意,我科护士对80例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得到家属的一致认可。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既减少了患儿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还可方便危重患儿随时用药。我们对患儿留置针采取每班交接,具体观察留置针局部有无发红、肿胀现象,判断留置针是否脱落和局部有无感染现象。每日2~3次用稀释的肝素钠液进行封管,封管时采用正压力封管,即边推封管液边关留置针开关,以减少管内回血。封管液的配制为1支12 500 u的肝素钠加入250 ml的生理盐水中。每次抽取3~5ml使用。留置针的敷贴上均注明穿刺时间,我院使用留置针的患儿最长留置时间为9天,最短为2天。大多数为5~7天。
关键词:重型手足口病;小儿患者;整体护理;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
小儿手足口病是常见、多发性的儿科疾病,其中3岁以下的幼龄儿童的发病率极高,同时该病也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一旦发生就需要采取有效的隔离治疗措施。在治疗滞后情形下,会发展重型手足口病,严重者会威胁小儿的生命安全,对此,医院在积极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之后,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治疗效果。对此,本文选取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间收治的100例重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大多集中在6个月~7岁,平均年龄为(3.1±.05)岁;其中男55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1:9;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其中合并肺炎症状65例,血糖增高临床35例。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患儿一旦在医院确诊为手足口病,立即转入临时隔离病房,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如抗病毒、降温,并应用甘露醇降颅内压,呋塞米脱水利尿和糖皮质激素实施冲击治疗,以此控制患儿的炎性反应。同时依据患儿的病情危重程度,静脉注射2g/kg的丙种球蛋白,并给予患儿维生素、果糖二磷酸钠等保护患儿的心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心血管支持,以此降低患儿的颅压和控制血糖。在治疗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1]
1.2.2护理措施
第一,病情观察。护士首先要完全掌握手足口病重症的一些早期症状,严格按照2010年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实施,[2]重症患儿早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一是高烧不退;二是恶心呕吐、四肢乏力、神志不清、呼吸频率加快;三是出冷汗及末梢循环不良;四是血压、血糖增高;五是机体内的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针对以上症状,需要仔细观察,同时采取一些辅的检查措施。在临床观察期间,发现以上重症患儿出现皮疹、食欲显著降低、四肢严重抖动、神经意识模糊等,提示患儿神经系统已经受损,病情极为危险,对此需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第二,各项监测。这些患儿需要全部采取心电监护,依据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对其设定一个报警值。实施持续性的血氧饱和度监测,每间隔1小时更换探头位置一次。住院期间需要进行常规性的血糖监测,因为高血糖是判定肺水肿的基本指标。[3]
第三,并发症的护理,最常见的就是持续性的高烧,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和肺出心肺衰竭血等对症护理,这样才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本院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之后,以上患者均病愈出院,治愈率为100%,并取得患儿及家长的极大满意。
3.讨论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儿手足口病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对于这这种常见性的急性传染性疾病而言,防治及控制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对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以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提高治愈率。
在对重型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精心护理措施时,最需要注重并发症的护理:(1)持续性的高烧。由于持续性的高烧会导致脑部组织的代谢激增,脑缺氧加重,对此,急需采取降温措施,具体措施为:将病房温度调至室温,湿度维持在50%~60%;可以实施物理降温,如冰敷,也可以采取化学降温,如口服布洛芬、小儿对乙酰氨基酚醛塞肛等。注意补充水,及皮肤护理,及时更换患者的衣物和床单,保持其干燥干净。[4](2)脑炎、脑干脑炎的护理。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患儿往往会出现神经、四肢障碍,出现脑炎、脑干脑炎的临床症状。护理措施:调整患儿的睡姿,有利患者的颅内血液正常回流。对于呕吐频繁的患儿,选取侧卧位,以期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患者呕吐之后,还需要补充营养。对于抽搐患儿,应当给予适量的止痉镇静药物。遵照医生的嘱咐,合理应用甘露醇,以此降低患者的颅内压。[5](3)肺水肿和肺出血的临床护理。患者的血压激增,就表明其有肺水肿的临床表现,临床上的症状为呼吸紧促、两肺可闻及水泡音,及胸部X线片显示出右下肺渗出影。临床护理措施:首先保证患者的呼吸通畅,进行吸氧、吸痰、分泌物处理措施。保持患者的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时刻监测患儿的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在实施血气分析。留置导尿管需要时刻记录患儿每小时的尿量,严禁进行压迫膀胱排尿,这样就能够降低颅内压。对于呼吸有障碍的患者,应当及时实施气管插管等辅助呼吸措施,同时使用呼吸机,这样能够减轻患儿的心肺负担,同时还能够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对于呼吸重症患者,应当立即转让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护理。
综上所述,对于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在采取对症治疗前提下,还需要采取护理措施,才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控制小儿病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任霞,何秀琳;5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 宁夏医学杂志. 2009,11(11):133--134
[2] 王芳,唐内恒;93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A]. 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 2009:213--215
[3] 杨绍萍,丁思磊,于沛涛等;小儿手足口病349例的临床治疗与护理[J]. 临床医药实践. 2009,12(30):113--115
[关键词]手足口病 患儿家属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6.4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140-02
现代护理倡导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观,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实践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 1~2]患儿的整体护理通常是遵循医嘱及常规实施护理措施,却忽略了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以致不能及时有效的缓解家属的恐惧、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精神康复,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我科2008年4月至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20余例,其中大部分患儿家长由于缺乏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多担心病情及预后、从而引起紧张、焦虑,恐惧、缺乏安全感与对医护人员不信任等表现,这种心理状态对患儿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的沟通与配合有着直接影响。在此我们对家长的不同心理表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表现进行护理的体会进行探讨。
1手足口病患儿家长心理特征
1.1焦虑与恐惧心理。当前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也是全家心目中的宝贝,当从媒体报道得知手足口病可致患儿夭折,而自己的孩子又因手足口病住院时,出于对手足口病缺乏认识,以致家长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往往会对医护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表现为担心孩子的病情、预后、遭受的痛苦、家庭经济负担等。
1.2怀疑与不信任心理。手足口病近期在全国发病较多,且无特效治疗方法,而我院医疗技术水平较一些大型医院尚有差距,以致家长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产生疑问,表现为对医生、护士不信任、对医护措施不放心、对孩子是否得到很好的照顾心存疑虑,尤其是孩子的病情加重或反复时,更加明显。
1.3急躁、悲观情绪等心理。因手足口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疾病,治疗期间患儿及家长处于相对隔离的环境中,家长易产生急躁、悲观等情绪。他们往往因患儿病情不能迅速好转而烦躁,也常因病情反复而苦恼,担心出院之后会被周围人群“隔离”而影响患儿。
2对家长心理护理的对策
2.1对家长焦虑心理的护理。患儿入院后护士要详细向家长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护理措施、主管医生和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尤其对家长在平常可以做到的护理措施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吃等,使家长对手足口病有所了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放心。
2.2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家长的接受程度,常见心理问题,灵活、通俗、礼貌、和蔼、因人因时而异,反复地进行健康宣教,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手足口病,了解手足口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良好的手足口病患儿,在对家长说明时可多用鼓励的语言,让家长看到治愈的希望;预后差的,应用婉转的语言,安慰家长,给以心理支持,使家长能够正确面对手足口疾病。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会最大程度地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如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尽可能一次成功,以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解除他们的顾虑。
2.3对家长怀疑与不信任心理的护理。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然后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医学杂志上治疗措施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
2.4对家长急躁、悲观情绪等心理的护理。要耐心讲述手足口病的病程规律,在保证预后良好的前提下,甚至宁肯把病程说得长一些,以便使他们安下心来积极治疗。因手足口病具有传染性在住院治疗期间被相对隔离,密切的医患关系则更为重要,要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因此,医护人员的言行要使病人感到真诚、温暖、可信、可亲、可敬、医患之间形成深厚的情谊。
3小结
通过以上护理对策,我们在护理中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和家长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解除了他们的焦虑,得到他们信任和认可,对患儿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作用,从而改善了护患关系,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医务人员服务满意度,对护理整体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脑炎;循证护理;效果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科急性传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不断加重,可诱发严重并发症,例如,脑炎、脑水肿、心肌炎等,危及患儿生命安 全[1]。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临床护理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与重视,是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保障[2]。基于此,为探究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应用循证护理的效果,本院以8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相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包括男21例和女19例,年龄为4个月~7岁,(3.8±1.02)岁为平均年龄。观察组,包括男24例和女16例,年龄为9个月~8岁,(4.1±1.07)岁为平均年龄。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诊断标准,且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例如,用药护理、病房环境护理、对症治疗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由于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因此,及早诊治,显得尤为重要,并配合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患儿实际病情为依据,参考相关文献及护理措施,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消毒隔离:皮肤接触、飞沫传播等是小儿手足口病主要的传染途径,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消毒工作,有效隔离,减少交叉感染,避免病情加重。定时开窗,通风透气,清新空气,严格控制室内温度与湿度,应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病房消毒。坚持无菌操作基本原则,对患儿的餐具、玩具等进行消毒。②病情监测:由于年龄偏小,患儿无法完全表达主观感受,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情监测,时刻掌握患儿病情变化,查看患儿是否出现呕吐、恶心等并发症,一旦出现,需立即告知主治医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③心理护理:受疾病影响,患儿常处于不稳定情绪状态下,患儿家长随之产生不安、紧张、烦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强化心理护理,增加与患儿间的交流、沟通,通过玩具、游戏等形式,分散患儿注意力,促使患儿情绪处于稳定状态下,增加治疗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主动向患儿家长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等,缓解家长不良情绪,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④对症护理:?K饮食护理,护理人员以患儿年龄为依据,结合患儿喜好,制定饮食清单,坚持少食多餐的基本原则,多摄取易消化、清淡、高营养食物,禁止食用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L口腔护理,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常见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疱疹等,进食后,护理人员指导患儿采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涑口。伴有溃疡的患儿,联合维生素 与蒙脱石散,涂抹至患处,坚持3~4次/d。?M皮疹护理,护理人员定期更换床单,选用柔软面料,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定期修剪指甲,避免皮疹被患儿抓破,诱发感染,加重病情。
1.3疗效评定标准 ①显效:护理2 d内,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②有效:护理3 d内,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状态,临床症状呈改善趋势。③无效:护理3 d后,患儿体温、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出现加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所有相关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利用SPSS20.0软件,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χ2)进行检查,用(x±s)表示表示计量资料,用t进行检查,统计学有意义用P
2 结果
基于不同的护理模式下,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其中,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是较为常见的肠道病毒类型,常见于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溃疡、疱疹,常伴随有厌食、低热等症 状[3]。近几年,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日常生活,降低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4]。因此,及时诊治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科学合理的护理是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保障。
循证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以相关文献和护理实践为指导,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和疾病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护理方案,将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尽可能满足不同患者的合理需求,提升临床护理整体水平,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5]。
本次研究以80例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
综上所述,针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安秀菊.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10-211.
[2]宋金兰.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23):252-253.
[3]陈雅静.循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3):2635.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8年7月16日~8月31日共119例,男63例,女56例,3岁以下87例,3~5岁28例,5岁以上4例,其中危重病例6例,均痊愈出院。现就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2 护理体会
21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疾病宣教 手足口病持续高发, 手足口病家长因对本病不甚了解,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甚至恐慌,耐心向患者家长交待病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患儿多有恐惧心理,哭闹不安,护理人员要用温和的态度、爱护、体贴患儿,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病房,病房内可适当摆放一些动画片、玩具分散患儿注意力,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多鼓励表扬患儿,使其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多数患儿在就诊前1~2 d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对住院患儿建立床边隔离,密切监护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给予对症处理并做好记录。
23 皮肤护理及口腔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均出现皮疹,2 d内出齐,2~6 d后消退。保持皮肤清洁,保证患儿衣服、被褥清洁干燥,衣服要宽大、柔软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剪短患儿的指甲,防止抓破皮疹引起感染。皮疹处也可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患儿的不适,皮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涂抗生素药膏。臂部有皮疹时保持臂部干燥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避免感染。患儿每次进餐前后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婴儿喂奶的前后少量多次喂水,以保持口腔清洁。护理人员每天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清洗患儿口腔后,在口腔黏膜破溃处喷上金因肽,以促进愈合减轻疼痛。清洗口腔时动作要轻、快、棉签应是滚动,切不可摩擦,尽量减少患儿痛苦。
24 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手足口病主要致病原以EV71型病毒和柯萨奇A16型病毒为主,引起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主要为EV71型病毒。
241 神经系统 患儿如出现头痛、呕吐、嗜睡、抽搐、颈强、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立即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颜色,防止窒息的发生。立即给予甘露醇3~5 mg/kg快速注射降低颅内压。观察患儿腹部是否膨隆,有无尿潴留的发生,必要时导尿,严禁按压排尿,以防脑压增高引起脑疝。
242 心肺衰竭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发绀、心率快、呕吐物咖啡样物、吐泡沫样痰等,护士应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两路输液通道,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做好气管插管准备,必要时使用正压机械通气。备好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循环支持药物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记录24 h出入量。
25 做好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主发通过粪口途径,密切接触传播为主,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品等可引起感染;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菌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做好消毒隔离尤为重要。对患儿和密切接触者隔离7~10 d,严格将体温降至正常,皮疹基本消退,水疱结痂脱落作为解除隔离的三个标准。
26 饮食与休息 手足口病患儿在病毒感染后如再继续剧烈活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更易致病毒性心肌炎,因此,患儿应当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增加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鸡蛋汤、菜粥等。食物以温凉、清淡为宜,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咸等食物。对于因抗食、厌食而造成的脱水、酸中毒的患儿,要及时补水纠正酸碱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