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计; 校园环境; 教育精神; 育人之境; 文化建设

游过苏州园林的人都会有种奇妙的感受,这方寸之间的小天地竟有如此魔力,让人感觉很丰富,自然的山水草木与人文的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变化万千,空间在曲折间延伸、放大,天地之美尽收眼前。人们在这里感受到的已超越了自然的花草树木、山石建筑构成的景色,而是一种境,这个境让人获得精神的愉悦、获得文化的气息,坐在园林里,你会感到中华文化的分子通过那些蜿蜒的小径、透过那百变的窗、趟过那映日荷塘向你飘来,那静立着的白墙青瓦长廊似乎在向你诉说着一个遥远的故事,这就是中国的意境,绝对的中国。你会有想要坐下来读书的愿望,有想要探索古老中国悠悠历史长河的愿望,会感叹这里真好,要是每天都能来这里坐坐,浸泡荷香梅韵该多好,会带给人无限的遐想……这就是苏州园林设计的魅力,它所呈现的精神境界是远远超于景物本身的。透过那精美的雕花木椅、花几,我们可以感受到主人对美的极致的追求,饱满的花纹、圆润的线条体现的是富足、大气,连地面的石子也是那么考究,拼出的图案表达主人祈求吉祥美好的愿望。

我在 2004 年接受四川大学附属小学西区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时,就在想,校园文化建设是什么? 我想一定不是写几句诗文、画几幅画、挂几块牌匾,当然更不会是豪华的装饰材料堆砌的造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家对基础教育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强,家长们也越来越重视校园环境,我国很多中小学校纷纷着手校园文化建设,但怎样搞,都还弄不太清楚,还处于摸索中。多数学校的做法是做点雕塑、画点壁画,把校园景色做得像花园一样漂亮,建筑很现代、很洋盘。但是,我不认为这就是校园文化建设,充其量是做景色而已。于是我想起了苏州园林。

“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概念听起来并不新鲜,但做起来却很费思量。校方的理念是通过校园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学校的所有活动、所有环境中都能受到文化的熏陶接受到教育,通过环境育人。环境育人是现代教育家倡导的一种教育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尤其强调“在生活中学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

我曾有过几年当中学教师的经历,我认为教育是从人的内心开始,教育是对学生心灵的感化,不是像给电脑输入数据那样简单,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学生自己消化、吸收,学生心性的成长尤其重要,所以我就想,校园环境对于教育能起什么作用,又如何发挥作用?

首先要明白教育的实质是什么? 传授知识、育人思想、陶冶情操、健人体魄,可以用 9 个字概括: “传知识,炼能力,学做人”。那么校园环境作为教育的硬件环境又怎样体现教育的实质呢? 中国文化自古推崇“境界”,无论是建筑、书法、绘画、文学都讲究“境”的营造,“境”是一种神,一种精神,而非形式。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就是通过校园环境体现教育的精神。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不只是景观的设计,而需要在整体规划设计时遵循教育的精神理念,把教育的精神贯穿始终,寓教育精神于环境之中,通过环境的设计体现这种精神。环境有引导人的行为的功能、熏陶人的功能、启迪人的功能、感化人的功能,那么在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功能怎样产生作用,用什么形式表达。

然后需要理清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教育手段,具有功能性,文化不是点缀,更不是装饰; 文化教育是一个活动过程,是一种生命行为,不是静态的。而环境是静止的、固定的,但是有了生命的参与,环境就能活起来,草木鱼虫能赋予环境生命的活力,人的参与能使环境具有文化的内涵,拥有精神。所以“参与”就是核心,我把人、动植物、土地、水、空间、建筑作为参与的元素进行组织,让他们动起来。

川大附小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曾培育出无数的伟人和名人,学校一直遵循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重视传统文化,但同时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推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所以校方希望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推行他们的文化理念。我想,对这种教育精神的融化就是设计的突破点。

明确了设计思想后,我开始做设计

。我以主题空间环境为主营造育人之境,每个空间环境之间又互相贯通,彼此产生联系,组成一个整体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进入校园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陶行知先生的汉白玉塑像和一段爬满藤草的木刻铭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一直是川大附小奉行的办学指导精神,所以首先要让每一位进入校园的人了解他的教育思想。移步大厅,厅里原本有几根大柱,于是我因势利用,设计成几组浮雕柱,每根柱一个主题,分别体现该校的校训: 求真、从善、尚美、学活。爱因斯坦、达尔文、雨果、老子、孔子、李时珍……,他们都微笑着与你交流,诉说他们的故事。我一改他们高高在上的形式,让孩子们可以抚摸他们的脸庞,揪他们的胡子,通过这种形式告诉孩子们他们也是凡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是因为他们有思想,会思考,其实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不平凡的人。

大厅里靠近鱼池的位置设一架钢琴,无论是老师、学生、家长或者客人都可以在这里随心弹奏乐曲,让音乐的分子飘荡在校园的空气中,滋养每一个人。钢琴上空是一幅梵高的“星空”,让这位艺术天才的杰作去激励每一位热爱艺术创造的人。这个设计的切入点就是营造一种氛围,具有无意识的引导作用,空旷的大厅中间出现一小片闪烁光彩的蓝色星空,星空的下面是一架古典钢琴静静地立着,让人产生想去弹奏的强烈愿望,就像一个充满诱惑的舞台,等着你去表演,只要指尖一动,顿时就会让这个安静的大厅活起来。

大厅的天棚原本是普通矿棉板,与主题柱不协调,但我又不想拆了做什么复杂的造型,于是我把一部分矿棉板取下,用浮雕板替换。这些浮雕板不是装饰性的图案,我把一些人类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和一些代表文化图形做成浮雕板,按类别进行组合,形成几个不同的主题区域,与柱子相呼应。孩子们可以躺在大厅的地板上,听着美妙的乐曲,仰望过去的历史文化,猜想着那些古老的故事,幻想着自己的未来世界。大厅边上是鱼池,我把鱼池延伸进大厅里面,铺上玻璃,人就可以站在鱼池上面,可以一览无遗,孩子们可以趴在地上观察小鱼的生活,近距离追踪小鱼、进入它们的世界。室外部分的鱼池上搭了一些木栈道,孩子们可以趴到宽阔的木栈道上逗乌龟,捞蝌蚪、喂小鱼……满足孩子喜欢与自然生物亲密接触的天性,满足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操场边的花园设计为户外情景教室。这里原本是一片开阔的绿地,学校的校长希望孩子们能在这里尽情嬉戏,还可以读书,所以不希望只是一个花园而已。我想起儿时常与小朋友躺在山坡上草丛里捉蛐蛐、斗草根,绕着池塘抓蜻蜓,爬树,掏鸟窝,坐在竹子上看小人书、聊天,快乐得很。我就想是否也可以给小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环境,让他们与自然亲密接触,让生命向自然靠近,在自由的活动中获得快乐,使他们的心性自然而健康。有起伏草坪缓坡伸入蜿蜒的浅水池塘,池塘边稀稀落落摆放一些圆石,一块菜地等待他们去种植,一片竹林隔离校外街道的喧嚣,几棵大树挺立在后坡上,一条小路进入一蓬曲折的花架廊下,那是一个安静的读书去处。这条花廊的地面用卵石拼了一些数字和公式,让孩子们去猜、去想; 几十根廊柱上面是孩子们的艺术创造,那是他们用纯真的心绘出的五彩世界,这足够让他们去憧憬和畅想了。

整个情景教室没有故作姿态的痕迹,没有严肃的说教,就是一个能让孩子们开心、放松、尽情释放天性的地方。他们可以在这里打滚儿,可以把心爱的小兔放在这里玩耍,可以在池塘里养自己的小鱼、小乌龟,他们还可以在这里种上一棵自己的树,每天给它浇水。孩童是在玩耍游戏中成长的,在玩耍过程中自然会获得一些课堂教学所不能给予的知识和能力,是对课堂教育的一种有益补充。不仅通过与自然的接触了解一些知识,还在玩耍中学会协作、学会互相帮助,学会解决困难,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坚强。

通过川大附小的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我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一点一滴地融入到设计的每个细节之中,使每一处的设计都巧妙地体现育人的功能,赋予校园环境实质性的文化内涵,而不仅仅是说教和养眼。人与景是一体的、互动的,没有人的参与和融入,景也就是个自然之物,有了人的参与和融入,景便活了起来,也就有了思想,便成了境。

后来,我在做“金苹果公学”农耕文化博物馆时将这种设计思想更好地得以体现。在一所现代化的双语小学里做一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其实这恰好体现了该校的教育理念,应该说是把教育思想放在比较高的层面。中国是农业大国,而农业是立国之本,人类文化的起源也源自农业的兴起,并随着农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发展,医药、建筑、纺织、工业、等都是建立在农业的基础之上的。整个设计以农业为根基,以实物、图片、典故、声像等多种形式呈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博物馆设计的意义不仅仅是让学生看,更多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一些过程,参与一些活动,达到能从本质上认知中国的文化和文明,把这些东西扎根在心里,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中国的文化。博物

馆里设有陶艺室、茶艺室、厨艺室、生活艺术馆,音乐艺术走廊,学生可以在这里上课、做活动、体验生活、参与劳动,因为这里的整体环境充满艺术性、情趣性、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学生会觉得在这里做所有的事都很开心、有趣,因此这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整个设计充分体现这种教育的思想,而不单纯是一种室内环境的设计或者说陈列展示设计,而是通过艺术的设计手法来表现学校的教育思想,通过环境这个载体传达出来,并产生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浙商文化;高职;创业教育

作者简介:邱雷鸣(1982-),男,浙江衢州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4-0030-04

随着创业作为国家战略的提出,社会各界对创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活跃程度不断提高,出现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众创”现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时代要求,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任何创业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与地域文化、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形成的创业文化密切相关。创业文化教育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创业文化的视角,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研究如何将富有创业文化特质的“浙商文化”融入到创业教育,为提高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水平提供借鉴。

一、创业文化教育是创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业的发展史,同时创业发展的过程也是创业文化不断生成和发展的过程[1]。创业文化是指与创业相关的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它包括人们在进行创业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心理意识和行为模式,主导着人们在创业活动中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业文化会以隐性的方式作用于人的创业意识,从而影响人的创业意愿。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指出:“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2]。

由此可见,不同的创业文化会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强化创业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创业文化,是激发大学自身及其师生群体创业意识和热情,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应是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点。在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不仅是教会大学生如何获得就业渠道和商业机会的知识与技能,更应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教会大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深具创造性的社会人。

纵观世界上创业教育比较成功的大学均十分重视创业文化教育,注重文化传承及创新功能。通过积极营造创业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促进创业文化教育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互融互通,相互促进。以美国硅谷为例,在这个之所以能成为被公认的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科技园区,被全球很多创业者看成是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圣地,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事实上,硅谷的几乎所有创业成功者都是靠创新赢得了天下,而这些成功者在总结他们成功经验时提及最多的却是失败。从某种意义上说,硅谷的崛起最主要靠的是勇于创新、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平等开放的创业文化环境和氛围。又如英国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Said Business School)也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院长彼得・图法诺(Peter Tufano)认为“首先就是要不怕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学习渠道。”同时,通过与所在地牛津郡(Oxfordshire)的1500多家创业企业有各方面的联系,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创业平台和人脉支持,另一方面也促使这些创业企业的文化融入校园,为牛津大学创造良好创业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3]。

反观我国的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对创业教育理解存在偏差,价值导向存在片面性,往往把学生参加创业教育学习取得的分数、成功创办了多少个公司,企业盈利多少、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问题等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成效的标准,导致创业教育急于求成,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忽略了高职教育的文化传承及创新功能,直接导致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整体水平偏低。

二、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意义

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间创业最活跃的省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中诞生并壮大起来了一批创业者和企业家群体,他们组成的“浙商”在实践过程中积淀起了深厚的“浙商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天然的创业属性,其中所包含的自强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团队精神是其核心,支撑着一代又一代浙商不断开拓进取。同样的这种文化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也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意识

先有意识的萌芽,才会激发行动的开展。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如何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业意识是开展创业教育的第一步。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是广大浙商能够一路发展的根本所在。很多人认为浙商经商的才能是天生具有的,他们对商机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并且在创业过程中非常善于把握商机,从中赢利,事实上,善于把政治嗅觉和商业嗅觉进行有机的结合才是浙商的真正的天赋。创业活动的本质是对于机会的把握,对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来说,除了要培养他们的创业的萌芽,能够有意识地丰富自身的创业知识、提升自身事业心以及开拓创新精神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宏观形势和政策导向的教育。

(二)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提高创业知识和能力

创业是一项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活动。在了解国家有关的政策法规、金融财务、市场营销等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除了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以及实践环节来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创业文化环境的熏陶。实践表明,越是创业文化环境好的地方,越能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除了提供良好的知识环境和信息来源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有效提升创业者的创业素质。很多浙商都是从草根起家,他们没有资金和技术,缺乏专业知识,但是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所学,潜心一个领域,不断学习创新,最终成为行业领军者。

(三)学习浙商文化有利于学生培养健全的创业心理

大部分的创业者是失败的,成功是偶然的,不成功是必然的,如何经受住创业失败的打击以及创业过程中巨大的压力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经历的过程。而很多高职的学生都是经历了高考失利的打击,他们怀疑自身的能力,不敢尝试、不敢创新,对于今后的职业发展也表现得较为迷茫,这些都阻碍着高职创业教育的开展。而“想尽千法百计、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的创业历程已经成为浙商精神的最好注解,通过在高职创业教育过程中,融入浙商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起“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信以及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通过不断学习优秀的浙商典型,帮助同学们了解艰苦的创业过程,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浙商文化融入高职创业教育的实践路径

作为地处浙江的高职院校,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充分汲取“浙商文化”的丰富内涵,通过秉承校园文化重要的育人功能,开展“浙商文化”教育,重在以“浙商精神”熏陶和影响学生,通过校园环境、创业课程、学生活动、师资团队、实践基地“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探索了一条将富有创业文化特质的“浙商文化”融入到高职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一)创建“浙商文化”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实施创业教育的有形载体,对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以及创业精神的塑造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院在校园环境的建设上突出浙商文化特色,坚持“软硬并举”,软、硬环境交相辉映,让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时时、处处得到浙商文化的熏陶。

在软环境的建设方面:(1)搭建各类浙商文化宣传载体。如在校园网站建设浙商文化专题网、在学院微信公众号建设“崇商”专题版块、在校报开辟浙商文化专栏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浙商文化和交流学习心得的良好平台。(2)举办各类浙商文化图片展以及“魅力浙商”故事展播,每次展览(播)都因为较高的质量和鲜明的特色而受到全校师生的欢迎。

在硬环境的建设方面:制定《校园环境建设规划》,着重突出“浙商”元素,在校园景观雕塑中,设置了胡雪岩、范蠡等浙商主题人物雕塑和镶嵌“厚德崇商”校训的文化巨石;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行政楼和学生寝室等地方,张贴以浙商名人为表现内容的宣传画。

(二)开设“浙商文化”创业课程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实施创业教育必须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通过积极开发浙商文化融入的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形成特色鲜明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开设浙商文化必修课,普及浙商创业精神。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浙商文化概论》必修课程。该课程包括浙商的发展历程及浙商文化所具有的独特内涵,在教学环节中不仅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浙商企业的实地参访,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浙商文化及其创业精神有很好的教学效果,配套出版的校本教材《浙商文化教程》,也因其鲜明的特色被浙江省委组织部列为浙江省干部读物。

2.开设与专业密切结合的专业选修课。将浙商文化中具有的创业精神融入专业课教学,解决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问题。如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络世界中的浙商》,国际贸易专业开设《跨境贸易的浙江实践》,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专业开设《农产品深加工与创新创业》等。

3.开设在线网络选修课。学院建立了“新浙商创业网络优质教学资源平台”,利用最新的慕课技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业项目选择与方案设计、淘宝创业课程、职业生涯规划等创业教育网络课程30余门,方便学生随时学习。

(三)开展“浙商文化”社团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渠道。学院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以“浙商文化”为主题的各类社团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如开展“浙商大讲堂”。邀请浙商文化的相关研究学者、专家和优秀的浙商校友、企业家前来讲课,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浙商创业基因;成立以弘扬浙商精神为宗旨的学生社团――浙商文化社。组织浙商文化专题网站建设,编演范蠡话剧、风云浙商话剧,举办浙商精神图片展,举办“魅力浙商”故事展播等;举办各类创业大赛。定期举办“挑战杯”、营销案例策划大赛等。围绕“浙商文化”开展的各类社团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敬商、重商、亲商、勤商”氛围,激发了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促进了学生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四)依托“浙商”强化师资团队

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实施及其成效。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都没有创业实践的经历,因此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只能是“纸上谈兵”的理论知识讲解,为了破解这个难题,学院采用“双结对”的办法聘请了一批热心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浙商”担任创业导师,让浙商既与创业学生结对,又与校内创业教育老师结对。通过“双结对”,不仅加强了对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的指导,增强了创业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校内教师的指导水平,解决了校内教师创业经验不足的缺点,优化了专业教学和创业实践的“双导师”型师资队伍的“双师结构”。

(五)建设“浙商”创业实践基地

学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建设实践基地,将浙商文化融入创业实践。一是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建了5000平方米“浙商创业园”和32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浙商创业园”请进了50多家“浙商”企业,为学生与新锐“浙商”近距离接触创造条件;大学生创业园每年为近30家学生自主创业企业提供滚动孵化服务。二是与娃哈哈集团、阿里巴巴、都锦生集团等共建校外浙商企业就业创业实践基地,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实习等实践活动,感受企业文化,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喜悦。

总之,“大学的创业文化,应该为学生的创业提供一种思维的可能。我们很难说一个比赛、一节课、一场讲座就能够构建起高校的创业风味,这应该是一个整体”[4]。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把“浙商文化”这一优秀的区域文化资源作为最基本的教育元素[5],通过打造 “五位一体”工程,形成了以“浙商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品牌,被省委宣传部评选为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人才培养质量也明显提高,学生的创业诉求非常强烈,涌现出一大批成功创业者,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综合了月收入、职业胜任力、职业稳定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项指标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与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中,连续3年排名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5位。

参考文献:

[1]刘波,周勇.高校创业教育文化根基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19):63-66.

[2]施永川.大学创业教育应为与何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81-85.

[3]张会亮.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创业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1):30-34.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素质提升;实证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针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群体,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很难照顾到普通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积极心理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人的积极潜能的开发。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学现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过愉快、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言,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幸福的这三个方面进行,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研究每个普通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家将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作为研究内容,并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种享受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即积极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因为这不仅是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有效支撑,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直接来源。

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所处环境的熏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品质,并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爱好等品质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质,我们称这种心理状态和品质为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由智力素质(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绪素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倾向、性格、气质、自我意识等)三方面构成,在人的综合素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课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以239名自愿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20岁之间。男女生分别为141人和98人,工科、理科和文科类学生分别为147人、56人和36人。研究时间为期一学期,研究工具采用西南大学张大均、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二)研究过程

1.前测。在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团体实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2.实验方案设计。课题组根据95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共设计了16次累计32学时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方案。方案采用知识讲解、积极心理训练、角色扮演、团队讨论、训练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积极心理知识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及互动中完成自我的适应与成长,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投入的生活。3.方案实施。从《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开课之日开始,自愿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学时,1.5小时。4.后测。课程结束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心理测验,并与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资料处理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资料处理。定量分析是指对心理测量表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处理方式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定性分析是指对学生课程结束时的自我成长报告进行分析,看学生主观感受对参与训练的评价及自身的改变。

(四)结果

1.“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前后测量结果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效。研究利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的学生上课前、后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的变化进行了方差分析(见附表1)。结果显示: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239名同学,课程前后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情绪特征、动力特征、个性特征方面的变化是显著的。即从数据分析上看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特质是起积极作用的。2.学生自我成长报告分析所有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在最后的自我成长报告中均反映出在积极心理学课中获得的收获与蜕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环境适应能力得到积极提升“在积极心理学课上,我由一开始的被动参与到最后的主动参与,再到抢占每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渗透着成长的努力。走出积极心理学课,融入大学校园,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不再是刚刚入学时的陌生和迷茫。突然发现,大学是那样的让我陶醉,大学生活是那样的让我期待,我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新环境赐予我的挑战和惊喜。”(2)自我认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积极心理学课为我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新途径,从而可以看到更加积极向上的自我。进入大学后,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多才多艺,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学习也不再是优势,我整日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通过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优势大转盘”活动,让我看到了我所不了解的优势,原来不起眼的我也有这样多的优点。于是,我学着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开始每一天的改变,说来也奇怪,我发现自己每一天都在变化。现在的我对自己是那样的充满信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长,我不再把学习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指标,反而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3)情绪调控能力得到积极改善“积极心理学课教会了我很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我认识到情绪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现在的生活并投入到生活中,让自己的青春发光比纠结于坏情绪重要得多。”(4)获取积极沟通的方法“每周一次90分钟的积极心理学课是我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好机会,每次我都积极投入到活动分享中,与大家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我们学会了理解与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团队中,我明白了奉献与付出的重要性,同时理解了大局意识的重要性。这让我在人际交往的路上阳光明媚。”四、讨论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分析和对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心理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维度和发展是起明显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经过15次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方案的训练,学生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个性维度上,重点表现在动力特征、情绪特征和自我特征上。因为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一门课程通过知识讲授、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方式使学生在课程中能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自我发展体验,进而能够在积极的氛围和团体中感受到温暖、信任,发展出敢于自我探索,积极悦纳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学生课后的自我成长报告相吻合。在认知维度上,训练前后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在反应性和实践性上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课程设计上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配合并积极行动,这就无形中将学生认知维度上的反映性和实践性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其发展变化。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维度中更容易受成长和发展环境影响的因子。积极心理学课虽然尽可能真实地提供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还是区别于真实地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建议应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长效机制,除了保证课堂内外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应对真实学习生活的环境并在其中历练。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其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尽心思考外,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建构,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中,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张玲潇,王川,严子深.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2]孙熊辉.从“消极”走向“积极”—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04).

[3]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学报,2005(28).

[4]程明莲.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05).

校园文化环境方案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规律

作者简介:欧阳建友(1973-),女,湖南邵阳人,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系,讲师。(湖南 长沙 410131)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编号:XJK011QZJ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76-02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内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整合教学资源,将企业职业活动渗透到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做结合,学生手脑并用,身体力行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实现和企业职位的对接,体现职业教育能力本位的特点。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以学科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理实一体化,强调内在的逻辑性、系统性、概念性和原理性,具有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和实验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教学手段一体化等五个特点。真正实现“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培养或拥有一批具有“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质量,是各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由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师转变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具备“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高职教师。

二、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构成

教学能力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职业特点的一种心理特征。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教学认知能力

教学认知能力是教师成功完成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组织实施教学的基础。它主要是指教师对高职教育的教学特点、办学规律、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高职学生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它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准备的水平,影响到教学方案设计的质量,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学设计中。

2.“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

积极与企业合作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是各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各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是指教师能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律,进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形成行动领域,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行动领域和学习领域间的转换,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设计学习情境,制订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思路,开发校本教材和教学项目的能力。教师既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排头兵,也是“一体化”课程开发的主要实施者,其“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体化”课程开发质量。

3.“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

“一体化”教学实施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主要是指教师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教学组织能力、实践指导能力、教学应变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力等。它既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依赖教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生产实践经验。

4.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核心,也是影响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和专业成长的核心因素。它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一体化”教学全过程中对自己教学活动所进行的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具有反思性等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教学活动的控制与调节、教学活动的反馈与评价、教学活动后的反省。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最高境界”,主要是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和研究能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具有创新意识,能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变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用新的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教师能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解决课题的求异性、新颖性。教师如果缺乏教学创新能力就不能成为与时俱进、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高职教师。高职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胜任高职教师岗位。

三、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规律

1.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时间规律

在一般意义上,年龄反映了一个人的生理成长、成熟和衰老。随着年龄的增加、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的教学能力逐渐增强,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上岗后一两年是工作适应期,三至五年是成长加速期。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就要紧紧抓住教师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目的、分层次、计划性培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青年教师应主要以教师专业化有效培养为目标,实施“老带青”青年教师导师制,开展青年教师企业职业经历培训学习,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深造,使青年教师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生产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胜任高职教师岗位;对中老年教师应主要以教师专业化成才培养为目标,中老年教师在多年的教学活动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果,应多鼓励和支持他们到生产科研中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生产科研中创新,将理论知识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逐渐成长为“行业专家”。

2.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个人特质规律

教师个人特质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教师个人特质包括教师受教育的程度、教师工作经历、教师具备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态度、自我概念、成就动机等。通常教师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有企业工作经验,则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研究水平就越高,对专业的认识和实践的操作能力就越强,相应的教师教学能力就越强。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要针对教师个人特质开展针对性、定向性、自我性培养,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计划地安排教师进行学历提升深造;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生产现场进修学习;针对专业的不同特点设计不同教师培训模块,统筹规划,因才设向。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个人优势结合自身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培训模块,充分调动教师自我学习的积极性,让教师自觉主动地学习,自觉找到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点,自觉进行教学、生产、科研一体化研究,实现教师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既保证教师个人成才又提升教师整体水平。

3.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外部因素影响规律

教师都是生活在一定社会时代之中的社会人,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这些外部因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制度无时无刻不对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师的个人发生着巨大影响。2006年11月16日国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建设,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这就促使高职专业教师提高其“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适应高职教师“双师”结构队伍建设要求,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作为现阶段自己追求的目标,符合高职教育要求。

各高职院校是教师工作的场所,学校环境对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学校环境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学校物质文化是保证和激励各高职院校教学教研活动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它既是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的“外壳”,也是学校文化“内核”的裁体,是各高职院校富有内涵的人文环境,是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经济保障、支撑。学校制度文化是有形的制度与无形的价值的有机结合,包括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纪律、约定俗成的规范、在长期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和传统等。它是各高职院校在制度产生和执行过程中折射出来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是各高职院校维系正常教学活动秩序不可或缺的组织保障机制。学校观念文化是各高职院校的灵魂所在,是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育人特色、价值追求、生活信念、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也是各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为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形成“尊师重教”的优良风气,营造“比学赶优”的学习氛围,形成“科教互促”的学术气氛,激励教师岗位成才、自觉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急功近利。同时,高职专业教师“教、学、做一体”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也需要各方面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尤其需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教师明确高职院校办学定位的必要性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提升“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素荣.浅析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性及有效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1,(18).

[2]岳夕茜.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J].教育与职业,2011,(17).

[3]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8).

[4]陈珊.探讨“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5]欧阳丽.一体化课程:特征与要求[J].当代教育论坛,2010,(9).

[6]颜学义,万忠保.职教专业课教师技能教学能力培训方案研究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7]王奎英.职业教育一体化教学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5).

[8]李娟,范保兴.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9]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