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
城市文明的进步衍生了城市雕塑,城市雕塑集中反映了城市文明,由此可见,城市雕塑并不是一件单纯的艺术品,而是与城市息息相通的空间艺术,艺术家通过对各种材质进行艺术修饰,最终成为表达城市希冀的产物,增添城市的乐趣和美感,这一点也正是城市雕塑经久不衰的原因。城市雕塑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笔者根据对以往城市雕塑的主要形式进行总结和分析,按照其特性和组成方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
雕像的抽象表现形式是写实表现形式的基础,写实雕像表现手法来源于抽象雕塑的启发,承载了抽象雕塑的天然美感,并深度刻画出具体的形象,更容易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但随着世界文化交流以及新晋美学思想的影响,现阶段城市雕塑的发展趋势更偏向于抽象化。根据以上分析具体概述抽象雕塑与写实雕塑:1.抽象雕塑,抽象雕塑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对细节部分的深入刻画,保留了雕刻的原始美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空间,思考象征意义。2.写实雕塑,写实雕塑在抽象雕塑的基础之上,对所表达的对象深度刻画,主要表达客观事实。在写实雕塑方面,古罗马人一直是先驱,正因为古罗马人的精益求精,才能将丰富的古代艺术文明流传至今,为后世艺术追求者奠定了基础。
(二)依附雕塑与独立雕塑
依附雕塑即雕塑体或雕塑空间,围绕或者依附与其他空间而存在,一方面为主体物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凸显出雕塑物自身的特点,主体物和雕塑物相互衬托,成为这一空间内的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哥特建筑上的依附雕塑,每一个人物刻画的细致传神,不仅展现出工匠的精湛技艺,更美化了建筑体使之更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独立雕塑是指在独立空间中,通过艺术手法而展现出来的雕刻艺术,独立雕塑的创作一般不受周围环境影响,但要结合特定环境的事物背景拟定创作方向。例如,湖南长沙的雕像,是目前为止最大的雕像,全身高32米、长83米、宽41米,充分表达出的伟岸形象。
二、城市雕塑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雕塑属于城市的公共设施建设,集中表现了城市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点,因此,城市雕塑必学结合当地文化背景,以及城市地域特点而设,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具体来说城市雕塑与环境有以下几点关系:1.在城市空间中设立雕塑作品,起到了为该环境画龙点睛,为环境增添趣味性的作用,是环境与雕塑相互融合的自然空间。2.城市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为雕塑的主题设定和创作奠定了基础和导向,城市雕塑反映了当地民众的集体诉求和精神状态。因此,环境和城市雕塑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雕塑的创作不可能脱离环境而建,环境也缺少不了城市雕塑的美化和象征作用。
三、城市雕塑的文化内涵
[论文摘要]成语作为英汉语言的精华,带有浓厚的历史和民族文化积淀,它的产生和使用在各自的文化中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成语翻译历来是翻译的难点。文章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视角,阐述文化差异对英汉成语翻译的影响,探讨如何灵活运用英汉成语翻译策略,以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
一、引言
成语是习语(the idiomatic phrases)的一种,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和使用过程中提炼出的语言结晶。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着名着作、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进行英汉成语互译,要处理语言和文化的矛盾,不仅要译出原语成语的形象、喻义、修辞,也要译出其文化含义。如成语“守株待兔”,是中国的一个古代故事,若译为stand by a stump waiting for the appearance of a hare,会令人大惑不解。若译为stick to old practice and refuse to have a change 或是trust to chance and windfall,虽然其意表达出来了,但成语的文化特征已是荡然无存,因而也不可取。可见, 处理英汉成语互译的关键是运用文化差异的视角。
二、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如果说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成语更是文化的结晶,集中的体现了各自文化的差异。英语和汉语作为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现的是两种完全迥异的文化。
文化的最早定义是来自英国人类文化学家泰勒,他下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可见,文化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通过比较,英汉成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四方面。
(一)地理环境文化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对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中国属于典型的大陆环境,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耕气氛比较浓厚的国家,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和土地和农业生产相关的成语。如“挥金如土” “面如土色”“瓜田李下”等等。西方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土地资源十分有限,为了生存发展,航海业和渔业十分发达,英语中有很多关于船和水的成语,如plains ailing(一帆风顺)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等等。
(二)风俗习惯文化
风俗习惯的差异是文化差异的一个主要方面,在成语当中有较多的反映,特别是在动物形象上。龙在中西文化中代表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着吉利,汉语中与龙有关的成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等。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种长着翅膀,能够从口中喷火的怪物,令人感到恐怖。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是邪恶的代表,a dragon就常被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三)宗教信仰文化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成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成语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佛教关的成语有很多,如“借花献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影响最大的宗教是基督教。在人们心中,God具有无上的法力。英语成语中有许多与God相关的成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人们诅咒一个人常说God damn you ,危险过后常说God bless you。
(四)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指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历史典故。历史典故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汉语的典故成语多出自《四书》、《五经》或神话传说,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等。英语的典故成语多来自《圣经》,希腊罗马神话或《伊索寓言》等,如:Achilles’ hell,a Pandora’s box等。
三、英汉成语的翻译策略
一些翻译理论家,如兰博(Lam Bert)和雷恩(Robins)认为:与其把翻译视为一种双语之间的转换活动,不如把翻译看成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必须纳入到英汉成语翻译的研究范围,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语翻译更应遵循这个原则。奈达说:“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鲁迅先生讲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为求其易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就成语翻译而言,就是能直译的就直译,不能直译的就意译,尽可能在译文可读性和保留原语文化间寻求最佳平衡点,确保在最大程度上将原文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呈现给译文读者,达到“文化传真”的目标。实践当中,英汉成语翻译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一)直译法
直译法,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以及不引起错误联想的条件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如:A gentleman’s agreement(君子协定);Wall have ears(隔墙有耳);竭泽而渔(to drain a pond to catch all the fish);前人栽树,后人乘凉(One generation plants the trees under whose trade another generation rests)。直译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原成语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可以丰富译语的词汇,使读者体验到一种新鲜感。
(二)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其历史典故文化比较浓厚,直译之外,还需加必要的注释。如a Don Juan 唐磺。 意为风流浪子。Don Juan是英国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勇敢、风流的骑士。现在,他经常被用来指代具有这些品质的年轻人。这类成语如果不加解释地直译出来,译文读者一般很难理解其寓意。再如,汉语成语“班门弄斧”: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如在译文中不加后半部分解释语,只译Lu Ban,恐怕大部分英国读者不知道Lu Ban 为何许人,自然对这一成语的理解会产生疑惑。
(三)意译法
意译法指翻译时仅保留原文的意思而不保留原文表达形式的方法。当由于文化差异而无法直译,直译加注释过长,会破坏成语的简洁性和可读性时,就用意译法,灵活传达原意。如英语成语Two friends are hand in glove with each other(亲同手足), to snap and snarl at a kind-hearted man(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汉语成语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很多情况下在英语中难以用直译法体现,也常采用意译法,虽难以保全成语的文化特色和形象,却能简洁地反映出成语的喻意。如事实胜于雄辩Fact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背黑锅hold the bag,汉语口语中“背黑锅”的说法意指某人干了坏事而责任却落在未干坏事的人身上。英语中把这种情况说成“捧着布袋子”(hold the bag),值得注意的是:英美人讲hold the bag既可能是同犯错误的人,也可能是没有牵连的人。
(四)直译加意译法
应注意到,直译和意译是相对而言的,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在很多情况下,为保留原文形象,并使译文畅达,英汉成语可部分直译,部分意译。如成语“东施效颦”,如意译成Dong shi, an ugly woman, knitting her eyebrows in imitation of the famous beauty Xishi only to make herself uglier,英文读者会由于不知道西施是何许人而无法理解其含义。若采用直译加意译的方法,在上文之后加上意译“blind imitation with ludicrous effect”,其意便一目了然了。在英语中有这样一句成语“Even Homer sometimes nods”,在这句成语后面,译者会加上一句“Even the wise are not always free from error”,正好对应了汉语成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五)回译法
关键词:称呼语 中西文化 差异 跨文化交际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称呼被定义为当面称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每种语言都具有自己特定的称呼体系,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往往会注重自己的语言是否得体、话语是否礼貌,称呼语作为一种使用极为频繁的礼貌用语,是传递给交际对方的首要信息,往往会给交际中的人们留下第一印象。因此,称呼语的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交际的直接效果,而各种语言中的称呼语背后所蕴含的不同历史文化信息反映出的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角色身份、亲疏关系以及个人表达的情感等信息将会极大地影响称呼语的正确选择。因而只有了解称呼语的不同文化背景及其历史渊源才能做到跨越文化障碍实现目的语交际,才能做到交际的得体和礼貌,真正实现提高二语习得者的语用能力。
一、英汉称呼语的对比
(一)姓名称呼
汉语和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姓名结构。在汉语中,通常是姓在前、名在后,“姓名”一词因此得名,如陈建国,陈为姓,建国为名。然而在英语中却完全相反,常常是名在前而姓在后,如John Smith, John为名,Smith是姓。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可以使用全称来称呼对方,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汉语文化中直呼其姓名很多时候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现象。在两种语言中直呼其名的现象也是共同存在的,例如:“李晓梅”可称“晓梅”,“Mary Lee ”可称“Mary”。汉语中多用于比较熟悉的人之间体现一种彼此间的亲密关系,但是在英语中直呼其名是很常见的称呼方式,无论身份地位、亲疏关系、年龄长幼都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文化中是难以接受的,在西方人看来这却体现了彼此间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英语中还可以直呼其姓,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现象,汉语中更习惯在姓氏前加上“老”(表示年长、见识广博和具有丰富经验)或“小”来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敬,这正是中国文化中尊老爱幼思想的体现;而这也是在英语中没有的现象,你决不会看到用“little/old Smith”来对被称呼着表示尊敬,相反“old”在英语中涉及比较敏感的年龄问题,通常会给被称呼者造成“年老无用”的感觉。
(二)亲属称呼
亲属称呼是表示家庭成员与各自亲属和亲友关系的特定名称,其文化特征特别明显。
汉语受到几千年来的儒家伦理道德、封建等级制度和以家庭为核心的集体经济方式的影响,按照宗亲和姻亲血缘关系及长幼顺序,对亲属称呼进行了严格划分,以表示亲属之间的亲疏关系。 在英语中则恰恰相反,由于西方社会较早地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较早地摆脱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宗法伦理观念模糊,更多地体现了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人文观念,因此英语中的亲属称呼显得简单而且笼统化,往往一个英语中的称呼语要对应好几个汉语中的称呼语。
1.宗亲和姻亲亲属关系
在长时间的封建礼教制度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思想突出,讲究父系传宗接代的正统血缘关系。古有云: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说明女儿是不具有正统的继承权的。这在称呼语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具体体现在父系亲属(宗亲)和母系亲属(姻亲)都各自具有不同的称呼语。在汉语中,父系亲属的祖辈称呼“祖父(爷爷)”“祖母(奶奶)”,母系则称“外祖父(外公)”“外祖母(外婆)”,母系亲属明显多一个“外”字。同样讲究这种父系正统思想的称呼有“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父系同辈亲属)”“孙子/孙女(孙辈)”,分别对应母系的“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母系同辈亲属)”和“外孙/外孙女(孙辈)”。此外,汉语还包括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的称呼(如“伯祖父/伯祖母(父系)”“叔祖父/叔祖母(父系)”“舅公/舅婆(母系)”等)、父母兄弟姐妹的称呼(如父系称呼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母系称呼舅舅―舅妈,姨妈―姨父)等。在西方国家,没有这种传统的守旧思想,并且大家族的血缘关系观念也比较模糊,因此在英语中这类称呼就显得比较简单,通常是一个英语称呼语对应几个汉语称呼语,如: “祖父”“外祖父”都叫grandpa;“祖母”“外祖母”都叫grandma;“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都称为uncle;“伯母”“婶婶”“舅妈”“姑姑”“姨妈”都称为aunt;“堂兄(哥)/堂姐/堂弟/堂妹”以及“表兄(哥)/表姐/表弟/表妹”用cousin一词表示即可;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仅用granduncle(男)和grandaunt(女)就可以囊括全部了。
2.长幼亲属关系
汉语文化中尊老尊长的思想在称呼语中也得到了体现。汉语的称呼语非常看重辈分和排行,晚辈不可以对长辈直呼其名,而要以辈分称呼来称呼长者,否则就会被视为不礼貌,没教养,目无尊长。甚至是在同辈中也有长幼之分,如:哥/嫂,姐/姐夫,弟/弟妹,妹/妹夫等。
在英语中,由于平等思想的影响,这种长幼关系几乎被忽视掉了。亲属之间无论辈分甚至可以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文化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例如:“岳父”虽然有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father-in-law”,但这只是表现某种法律关系的引称,而不是在称呼对方时的面称,英语的一般情况是直呼其名。同样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同辈亲属的称呼中,英语中哥哥和弟弟都用brother表示,姐姐和妹妹也只有sister一种表达,顶多在前面加上“old(elder)/little(younger)”来表示长幼,但是它却没法区分“大哥和二哥”“二姐和三姐”;并且在英语的习惯用法中也常常是直呼其名,以此来表示彼此间亲切的关系。
(三)职业、职位及职称称呼差异
汉语中一般可以将职位职称直接用于称呼当中,一般的方式为“姓+职位/职称”。就职业上来讲,老师、医生、护士、工程师、律师等在人们心目中比较高尚或者被人们称之为“白领”的职业可以采用这种称呼方式,如:张老师、王医生等。值得一提的是,像工程师这样的名称较长的职业,人们一般习惯用简化的方式进行称呼,如:李工。另外,某些职业还可以和亲属称呼结合构成称呼语,如:警察叔叔、叔叔、司机大哥、护士阿姨等等。就职位上来讲,一般是高职位才会用于这种称呼,特别是管理者,如:王经理、刘局长、李总等。而且在称呼副职的时候常常将“副”字去掉以表示对被称呼方的尊敬,如直接称呼“李副局长”为“李局长”。就职称上来讲,一般只有“教授”一词用来作称呼比较常见,如:李教授、王教授。
英语中除了“doctor”“president”“mayor”“judge”“professor”“manager”等少数几个职位职称词用于称呼外,一般少用这类词表示称呼。通常情况下是在姓氏前面加上Mr./Mrs./Miss/Ms.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并且在稍微熟悉之后就直呼其名了,这似乎在汉语中是很少见的。而西方国家的人如果在听到“Teacher Smith,Manager Liu,Engineer Zhang,Boss Yang等称呼时也同样会觉得不可理解。
二、形成差异的不同历史文化背景
为什么中西方的称呼语会存在如此的差异呢?主要还是同中西方各自的文化本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文化奉行群体主义。由于受到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生活方式在中国文化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农业经济以土地为核心,极少出现人口迁徙,通常情况下都是同宗同族聚居一起。另外,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所倡导的“礼治、德治”以及“仁”的概念使得中国人注重男女、贵贱、尊卑、长幼之分,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贬己尊人”的礼貌原则。
而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和罗马文化,地处海滨及近海岛屿,由此形成了海洋性商业文化。西方文化中提倡“人生来平等”“天赋人权”等概念,说明只要努力,勇于奋斗,贫民也可以改变命运进入上层社会,人际交往中也奉行平等的人际关系,这就是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彼此直呼其名的原因。因此,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过多强调人的等级观念。西方社会多以核心家庭为主,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彼此独立,并没有过多的责任和义务,彼此间也没有过多干涉。这些在 英语称呼语中的表现就是称呼语显得较为简单自由。
三、结语
英汉称呼语都打上了各自民族文化的历史烙印,在使用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各自语言的习惯而进行选择。尽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英两种文化时有渗透和融合(例如:中国现在也出现很多核心家庭和丁克家庭),但是差异仍然是清晰可见的。我们只有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注意了解语言现象背后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习惯,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避免出现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38-276.
[2] 顾曰国.礼貌,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
[3] 陈莉.称呼语与语用得体[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10(1).
[4]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 唐兴红,刘绍忠.跨文化交际中称呼语的礼貌规范与语用失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
[6] 陈玉.中美称呼语中的文化差异[J].中州大学学报,2004(3).
随着国内各行各业对法语类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大中院校开设了复合型法语相关专业,培养具备法语语言运用能力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能服务于各领域从事语言交流的专业人才。然而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许多岗位需要的并不是单一的语言翻译人才,而是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相关职业技能,运用法语作为工具从事跨文化交流的工作。为顺应这一需要,许多高校开设了复合型法语相关的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法语翻译课程为普通高校法语专业必修课程。而在复合型法语相关类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法语翻译课程也同样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无论涉及哪个专业领域,都需要掌握中法两国语言的转换技能。因此高年级的法语学习者在具备一定法语语言能力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翻译课程来锻炼自身的语码转换能力。该课程结合法汉翻译理论,注重实践技巧培养,旨在帮助学生提高法汉翻译能力,翻译技能的训练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内容。然而,繁重单一的技能训练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本课题尝试在复合型专业背景下将翻译课堂上的技能训练型教学模式向文化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转变。
1 以技能训练为主的语言翻译课
法语语言教学与英语等其他语言教学过程类似,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的四大基本技能。而这些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训练,“译”也是如此。将翻译当成一种技能,将技能训练作为翻译课的重点,即通过反复练习、总结技巧、积累经验来锻炼巩固翻译能力,这是传统翻译课中的教学要点。熟能生巧,强调的是通过实践来训练翻译技能。
法语翻译课程为普通高校法语专业必修课程。因此大多数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往往注重翻译的技能训练,通过对大量文学语段翻译技巧的分类、归纳,总结出词汇、句子及语段的翻译方式,并将此运用于实际翻译过程中。
因此,传统的法汉翻译课的授课中大致有以下两个倾向:一是以语法为主线,侧重于词类、简单句、复杂句的分析、归类及翻译。二是以技巧归纳为纲,从具体的语句出发,分析归纳翻译方法及技巧。
但不可否认的是,翻译是一项综合性的语言转换行为,其中不只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许多信息跳出语法的条条框框,从字面意义中往往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信息。而且抽象归纳出来的技巧往往也不能适用于丰富的语言现象,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过多的技巧归纳,繁琐单一的句型训练往往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缺少了对语言内涵的关注,失去了翻译过程的逻辑思考与合理想象过程,导致翻译的语言失去了生气与活力。“外语学习的结果不但是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更可以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担”。因此,单纯强调技能并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主观思维探索,在字句语段意义上进行推敲,追求翻译的最高境界“信、雅、达”。
2 以文化教学为导向的法语课程改革尝试——以我校法汉双播专业背景下的法汉翻译课程为例
为改善这一状况,在法语翻译课程的教学中加大对文化的关注,培养学生从跨文化角度来理解翻译行为,是本课题的一大尝试。
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需要依赖语言来进行传播。中国文化与法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始终是法汉翻译过程中的一道鸿沟,但他们之间的共性又为翻译提供了无限贴切的可能。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码转换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要做好翻译,离不开对来源语与译入语背后文化的理解。因此,在翻译课堂上,了解翻译语句背后的中法文化背景是极为重要的。
尤其在一些复合型法语类专业中,法语语言的学习结合了一定的专业方向,更要因材施教,避免重复机械的技能训练,加强学生对文化背景的理解。
以浙江传媒学院2008开始开设的播音主持艺术(法汉双语)专业为例,该专业是为顺应广电传媒、对外传播领域对法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旨在培养既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基础,又具备汉语广播电视播音学、新闻传播学、语言学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法汉双语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理解法语语句,并用恰当的中文表述是相当必要,该课程也是学生提高实际翻译能力的重要课程。因此长期开设该课程,积极探究教学方法,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法研究具有迫切的必要性,对本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基于该课程的重要性和本专业学生的特色性,笔者认为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应紧密结合该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扬长避短,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将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在学生感兴趣的文化方面,灵活使用教材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方式帮助学生切实提高翻译水平是该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本教改课题拟探讨如何在双播专业学生的法汉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完成技能型教学到文化型教学的转变。提出淡化常规技能型的教学模式,强化文化在翻译中的主导因素,引导学生重视法汉双语文化背景的培养,发挥译者主体意识,兼顾逻辑与审美,从文化角度理解翻译的技巧与方法,并使用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调动他们对于翻译实践活动的热情。
当然,从技能型教学到文化型教学的转化,笔者认为因遵循循序渐近的原则,并不是抛弃技能完全转向文化,而是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从文化上理解翻译行为,在翻译实践中提高翻译技巧,逐步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建立翻译学习与练习共融的模式。
(1)合理选择翻译题材。传统翻译课程选取的题材往往偏向文学题材的翻译,名家名著,原语及译入语经典且典型,更适合研讨翻译的理论及技巧。但这类题材例句也通常冗长晦涩,在法汉双播班上教学时,往往碰到学生因知识结构局限,而导致兴趣缺失,难以理解翻译精髓。对翻译技巧的零零总总也是一知半解,难以吸收。如翻译中词汇的词性转换,句子中长句的分割,句序的前缀后缀,令学生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针对该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选择翻译的题材例句十分关键。政治、经济、新闻类各题材的翻译在本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都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当然文学题材也十分重要,但完全可以选择都德等学生们熟悉喜欢的作家作品,而不是死啃普鲁斯特的长句。有了一定的熟知度,学生才会有兴趣去从事相关的题材翻译。
(2)在教学方法上引入文化的因素。传统翻译的教学往往关注词、句的本意、引申义,从小处细节处运用翻译技巧,处理每一个信息点。对于本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的职业方向往往是新闻传播经贸类的法汉双语运用活动。他们并不从事严格的专业的笔头翻译工作。那么在日常翻译过程中,技巧的运用就会被相对弱化,更重要的是特定语境下,语句真正涵义的理解与解说。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了解文化背景,理解原句,并尊重译入语的文化特性表达原语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在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度上欣赏、从事翻译行为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方法。
(3)在指导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实践翻译的基础上,引入翻译的理论,从大处着手,让学生从他们已进行的翻译活动中探讨翻译的本质与译者的主体性,学会从文化上尊重作者,尊重读者。理解逻辑与审美的关系,体会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可译与不可译。从文化教学的角度着手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让学生在翻译中掌握翻译技能。
综上所述,笔者主张在复合型专业背景下应从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和专业学生的特点出发,将传统的技能型翻译教学转化为文化型教学,从文化角度教授翻译课程,而不拘泥于翻译本身的技巧法则,灵活发挥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地态度从事翻译实践过程,在实践中体会理论技巧,潜移默化提高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德明.法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冯百才.新编法译汉教程[M]. 外文出版社,2004.
关键词: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空间形态特点;再生现状
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的增强,各个城市经济指数直线上升,无锡作为长三角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目前正在向着打造商业名城和文化名城而努力。无锡这个具有民族工商业传统和丰富的工业遗产的城市,民族工商业和工业遗产成为城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也是无锡发展的良好基础。无锡的文化建筑遗产对城市的形态特征和文化内涵有着重要影响。无锡的经济和历史文化的发展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以及发展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一系列工商建筑遗产的理论研究与再生的实践,经过了二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现在我们以无锡的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1 工商建筑遗产的含义分析
工商建筑遗产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工商建筑的含义来讲;另一方面从工商遗产的含义来讲。
1.1 工商建筑的含义
简单来说,“工业建筑是为工业生产需要而建造的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一般来讲,这些生产用的建筑物人们通常用工业厂房来代表它。对一个工厂而言,除了要有若干个生产车间外,还要有生产辅助用房等,例如辅助生产车间,锅炉房,水池等,这些都称为建筑物。生产厂房的空间尺度由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设备的要求所决定。”[1]
1.2 工业遗产的含义
产业遗产的含义于2003年国际产业保护遗产联合会通过的《有关产业遗产的下塔吉尔》中被指出,即“工业文明的遗存,他们具有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这些遗存包括建筑、机械、车间、工厂、选矿和冶炼的矿厂矿区、货栈仓库、能源生产、输送和利用的场所、运输及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例如住宅、宗教和教育设施等”。[1]
在相关文献中,对工商遗产的定义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谓的工商业文化遗存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科技学,以及审美价值。”[1]因为目前我们所研究的是以“建筑”为核心的近现代工商业遗产,所以我们所确定本文研究的最终概念为“工商建筑遗产”。
2 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空间形态特点
在我国各个阶段的近现代化工业建设中,都留下了一批别具特色的工商建筑遗产。每一时期的建筑都具有所处时期的时代烙印,以反映出当时的建造水平,以及那时的审美水平。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工商建筑空间形态是不同的。例如,在民国时期,当时是中国迈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初期阶段,其一系列的建筑变化,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使其建筑具有一定的民国建筑风格。大多数建筑工程的格局,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呈现出中轴对称式,大跨度空间的屋架以及柱网结构普遍的存在与当时的建筑中。其次,在建筑材料方面,逐渐以红砖红瓦以及青砖青瓦搭配使用。同时,钢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也逐渐被应用到相关的建筑工程中。
民国时期的建筑活动,鼓励采用和尝试应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建筑形式。但是,当时中国处于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进程的起源时期,中国对待新的技术、材料等基本上处于照搬西方的设计理念与模式的时期。从资料上看,无锡的工业建筑在当时已经使用本土或者是当地建筑师设计的。这一时期主要用无锡人的设计来表现西方的现代建筑形式。在这一时期,建筑外观在不断转变,其原因是建筑功能的不断增大所致。处于这一时期,无锡的建筑技术水平已经有很大的改进,并且建筑处于中西合璧的建筑模式,这种改进模式也包括建筑结构技术和建筑材料的变化。
3 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现状分析
3.1 无锡工商建筑遗产再生所带来的价值
无锡作为江南水乡,它的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建筑的空间适应强,分割十分灵活,而且无锡的建筑再生利用时可发挥的余地比较宽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如今无锡的那些工业建筑遗产所在地已经成了重要地段,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并且所处周边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除了这些以外,工商建筑遗产从艺术角度来说,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它们以不同的结构和型态美体现了当时时期一种特殊的技术美感。
3.2 无锡工商建筑遗产再生案例分析
无锡的工业建筑遗产有很多,再生的也有很多。例如,被列入无锡市第一批工业建筑遗址的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在2004年,由海外归来的郑氏兄妹将崇安区北仓门37号――创建于1938年的北仓门蚕丝仓库旧址改造成现在的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它现在归属于江苏苏豪国际集团所有,它的建筑结构十分有特点,以多层砖木构成,具有一定的视觉效果。目前,它有6000平方米的室内面积,已经成为具有美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创作、艺术服务四大功能区域划分的艺术中心。同样工商建筑遗产再生的案例还有位于南长区金钩桥23号的鼎昌丝厂蚕丝仓库旧址,它是曾经的无锡第一缫丝厂,建造时间为1928年,现今为无锡银光制丝有限公司所有。目前,这栋老建筑以“郁膳房”为招牌,成为餐饮经营场所。它的建筑结构也是以多层砖木为主,极具感观效果。在对它进行改装的时候,为了保护原有的木头的结构,饭店经营者将厨房安在老房子的后面,并在包厢里都不设置洗手间,并且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先建筑的柱子。这些工业建筑遗址他们的再生状况大部分处于完好状态,并被修复使用,并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 总结
随着中国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转型,部分传统工业已经开始逐渐衰退,许多工商建筑在不断地被废弃,其中也包括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但近年来,作为长三角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无锡,已经了几批近代工业遗产名录。无锡近现代工商建筑遗产的再生实践带动众多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也为无锡打造有一定历史渊源的工商业名城和文化名城提供了一定的历史遗产保障。
参考文献:
[1]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Z].2003.
[2] 张成.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空间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29).
[3] 蔡宁.沉醉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北京798艺术区画廊设计调研[J].中外建筑,2010(12).
[4] 徐志恒.浅谈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的矛盾[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