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心理健康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小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07-02
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基础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儿童进入小学后,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并以学校为媒介开始了社会化的进程。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影响着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与走向,更影响着儿童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更加重视小学心理教育,使之在儿童心理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真正实现教育的本质。
一、儿童心理及其发展
童年被视为人生一段非常关键和特殊的时期,在成长的奠基阶段,个体的生理与心理逐渐发育,进而不断完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涉关个体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准、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自我意识与交往能力等,生理与心理因素相互影响,构成了每一个体极为复杂的成长过程。儿童心理在各个具体的年龄段呈现为不同的表现形式,总体而言,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可塑性、阶段性以及差异性等特征。
首先,儿童心理具有敏感性。儿童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对成人有着极强的依赖性,心智发育尚不成熟,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知识与行为的能力,因而心理发展十分迅速。倘若忽略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则会错失促进其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使其心理健康出现障碍或问题。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其出现的时机与持续的时间都可能有所不同,需对每一个体酌情对待。通过了解儿童心理的敏感性,能够更好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了解他们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适时适当的条件。
其次,儿童心理具有可塑性。这种可塑性由最初的情感认知逐渐发展为日趋成熟的思维体系,无尽的好奇心与极强的探索精神。儿童具有十分丰富的情绪,感受力极强,推动着其智力的发展与进步。当儿童的感知与情绪有所成长,才能促进其心理的成长,进而实现认知力的提升,逐渐实现身心的整体成长。因此,要尊重儿童的情绪与情感需求,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同时要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认知力,使其在心理健康的各个层面都有所长进。
再次,儿童心理具有阶段性。儿童心理发展是渐进的过程,其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不同发展阶段之间既存在各自特征的不同,也存在各个阶段间的衔接性与渐进性。每个阶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每个阶段的前后次序不能颠倒或超越。通过了解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具体特征,掌握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利于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儿童的智力水平与个性特征,适当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进程。
二、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这一环节常与道德教育相混淆,或多集中于课堂教育而疏于日常教学的贯通,使其缺乏科学教育的多元性与可行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不仅限于对心理问题的疏导与解决,更应从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出发,对儿童心理的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而细化的指导,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使其真正体现教育的本质。
第一,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超越书本、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应该承认的教育权力的程度,以是否有助于学生的成“人”,即体现人的本性的自由个性养成和充分的精神生长为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之中,包括日常教学、活动以及各项校园事务中。
第二,应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重视教学中的尊重、理解、关爱与平等。儿童心理的敏感性决定着他们具有极强的自尊心,对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及所处环境的平等具有敏感的触觉,易受其影响,产生心理上的反应与波动。
第三,应重视个体的年龄、性别、性格等特征,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小学阶段涉及儿童早期、中期及后期直至青春期的开始,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将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人际关系的紧张;二是学习所造成的压力;三是在“自我”方面出现问题。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具体特征,强化学校常规教育,对其进行积极且正面的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预防,应着重于学生心理的训练与引导,避免走向学科化和医疗化。同时,对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学生应及时予以咨询指导,同家长一同对其进行矫正训练,增进其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提高其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技巧。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具体需求,应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立性,强化其自理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以及集体意识。
关键词 和谐 家庭教育 儿童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1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OU Ping
(Depart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Chenzhou Normal College,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re has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children mental disorder, it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society.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be reckoned with, and man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is the key to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family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family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impact of a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harmonious; family education; children; mental health
1 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特点
为了了解这一家庭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我们先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讲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又叫亲子关系,这种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人一出生就确定了,而且一旦确定就不可选择,不可更改,不管孩子和父母满不满意,都必须无条件接受。父母虽是孩子的创造者,但却不能改变孩子的各项特征,例如: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思想。与此相同,孩子更不能改变父母的特征,无论父母美丑、贫富、健康与否,孩子只能接受现实,接受与父母的这层关系。从孩子一出生,这层关系便不可动摇了。只要亲子双方存在,这种关系就永远存在着。
这种关系还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即父母在这层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为父母的年龄远远大于子女,他们的社会阅历较足,经验丰富,他们对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准备的,因此,亲子关系对父母的各种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孩子对这层关系的出现是毫无准备的,他们不能左右这层关系的存在,不能把握这层关系的特点、质量等,可见这层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与孩子相互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会不同。
2 家庭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就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的,它的作用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2.1 专制型
父母把孩子看管的过于严格,对孩子的行为紧盯不放,甚至让孩子按自己的思想去进行行为活动。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对孩子的想法、兴趣毫不关心,孩子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毫无发言权,把孩子的思想、思维控制在家长的条条框框中,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一旦犯错就会大发雷霆,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教导孩子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只能听命于父母,从而严重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性格缺乏主见,只知盲从,离开父母往往就无法独立。
2.2 溺爱型
把孩子看得过于重要,甚至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欲望。处处依着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使孩子形成懒惰、蛮横、自私甚至好逸恶劳等不良行为习惯。
2.3 两面矛盾型
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态度忽冷忽热,心情好时,百般宠爱,不高兴时,大打出手,甚至父母双方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性格不稳定。
2.4 民主型
这种是最理想的,它建立的基础是平等,其主要表现是父母尊重孩子并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精神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孩子的期待、要求以及奖励、惩罚做到恰如其分,并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图,能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随时纠正自己在教育中的错误。这种教育类型最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 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幼儿期对儿童的影响非常突出。儿童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行为,它总是开始于最亲近的对象,而且孩子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也只能在环境中来学习。既然儿童成长的环境是父母和家庭,当然儿童会很自然的把父母当作学习的对象;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气氛便是儿童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便就是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行为不端,容易愤怒,暴躁,其子女也是会暴躁易怒的。这些问题不是遗传的,它是在家庭中形成而后在孩子心里打下的烙印,是父母为孩子所塑造的形象影响的。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3.2 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每个父母的文化修养程度也不同。因此,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各不一样。粗暴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暴躁、执拗、叛逆、任性等性格产生;以和善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往往使孩子形成极富同情心、活泼、善良、亲和的性格特征;以过分保护和照顾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往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被动性格明显;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便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甚至不合群,如上文中所述的四种家庭类型就会导致孩子不同的心理及人格发展。
4 创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1 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这就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避免腐朽、庸俗的事物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4.2 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希望子女都能够成龙成凤,茁壮成长。教育是有学问的一件事情,如何教育出出色的子女?首先,父母在教育时要适度,要既严格又慈爱,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分寸,让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是孩子可以达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教育及时,最后,还要管教与爱同时存在,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
4.3 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
关键词 流动儿童 认同整合 心理健康 自我效能 调节效应
分类号 B844.1
1 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作为我国典型的处境不利群体,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其社会适应和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认同整合(identity integration)测量同时具有多种不同身份认同者如何看待他们的多种身份之间关系的个体差异,认同整合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最终标志。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不是唯一静态的,他们同时具有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认同身份,因此流动儿童如何组织和管理两个不同的身份认同是认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关键。
流动儿童可能认为他们所拥有的两种身份是和谐统一的,也可能认为这两种身份之间是相互对立甚至冲突的。这个动态的“冲突”或“和谐”的认同心理过程揭示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本质。流动儿童由于经历了两种本质不同的认同身份角色——农村人和城市人,在城市社会融合进程之中,接触和内化了两种认同身份,每种身份对应着文化意义系统,从而依照情境的不同而指导个体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流动儿童或多或少都具有两种“文化体系”的意义系统,即同时对两种身份产生认同。一部分流动儿童面临着认同困难:一方面积极学习城市生活的角色,使自己像一名城市群体的成员;另一方面,在城市生活受到诸多限制,自己也无法完全抛弃农村身份。因此,对于处于城市学习中的流动儿童,对于自己的不同身份认同的整合情况,会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个体层面的影响是心理健康,不同的身份认同如果不能统合为一个整合的认同,那么就可能引发认同困难,影响心理健康发展。认同整合促进两种身份认同之间的积极关系,高认同整合流动儿童能够解决认同身份的混淆,在面对社会融合压力下拥有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
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第一,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西方主流文化国家中的移民、旅居者、留学生等青少年群体,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过程中认同整合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有限。第二,以往研究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心理问题,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即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心理健康通常包括正负两个方面,或称为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并非仅仅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指标由自尊、生活满意度、主观快乐指数以及反向计分的心理问题等四个变量构成。第三,需要进一步探讨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影响因素。流动儿童同时面临两种文化的直接挑战,具体包括如何获取城市身份认同,处理两种认同之间的冲突;如何与城市群体的人们交往,克服语言障碍、歧视等困难。如果流动儿童无法成功处理潜在的认同失调,即无法发展出一个合理的认同整合水平,进而无法在多文化情境之中健康成长,从而导致心理发展的困难。如果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低下,影响了他们掌控这些富有挑战情境的能力,评价自身的能力和资源无法应对这些挑战,从而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困难的堆积。可见,自我效能感是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过程的保护性因素,认同整合对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认同和谐的水平越高,认同距离的感受越低,将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一个人认为自己掌控局面的能力越强,越能够有效地预测心理健康。
因此研究假设1是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假设2是自我效能促进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节作用显著。
2 研究与方法
2.1 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整班施测的方式,从北京市、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3个城市的6所学校选取了1476名流动儿童。以经济发展程度为特征,北京、济南、威海分别代表一线、三线和三线城市。被试分布在五年级到高三的52个教学班里,筛选后的有效被试是1307名,有效率为88.6%。有效被试的年龄分布是9~19岁,平均年龄是13.10±2.01岁。
2.2 研究工具
2.2.1 双文化认同整合量表(BIIS-流动儿童版)
包括8个项目,分为认同和谐、认同距离两个子维度,认同距离的4个项目均为反向计分。总量表的a系数为0.79,认同和谐与认同距离的α系数分别为0.76和0.81;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1。因素分析抽取两个因素,对应变异总解释率为44%。分数越高,意味着认同整合的水平越高,认同和谐水平越高,认同距离越小。
2.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Scale,GSES)
包括10个项目,采用4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总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78。
2.2.3 UCLA孤独量表(UCIA loneliness Scale,ULS)
包括8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从不”,“4”代表“一直”。得分越高,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a系数为0.75。
2.2.4 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Scale,SES)
包括10个条目,4级评分,“1”代表“非常符合”,“4”代表“非常不符合”。得分越高,表示自尊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0。
2.2.5 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IS)
包括5个项目,5级评分,“1”代表“非常不赞同”,“5”代表“非常赞同”。得分越高,表示生活满意度越高。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69。
2.2.6 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抑郁与焦虑分量表
本研究选择抑郁与焦虑分量表,分别包括3个项目测量抑郁(感到苦闷、对事物不感兴趣、感到自己没有什么价值)和焦虑(感到害怕、感到紧张或容易紧张、一阵阵恐惧或惊恐)的程度。得分越高,表明心理症状的程度越重。抑郁和焦虑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分别为0.72和0.78。
2.2.7 主观幸福感量表(Subiective Happiness Scale,SHS)
包括4个项目,采用7点计分,“1”代表“非常不符合”,“7”代表“非常符合”。测量个体对生活的整体幸福感水平。该量表在本研究的α系数为0.81。
2.3 数据分析
使用SPSS17.0和Amos 7.0进行数据分析。第一步,计算心理健康的水平。其分数通过计算自尊、生活满意感、幸福感、抑郁(反向),焦虑(反向),孤独感(反向)的标准分的平均分而获得,即Z=(Z自尊+Z生活满意+Z幸福感+Z抑郁+Z焦虑+Z孤独感)/6。Z值越高,表明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经过对这些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相关的碎石图也预示着一因素的结构,特征值是10.34,解释了所有变异的46.46%。心理健康综合分数的α系数是0.85。第二步,计算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矩阵后,使用层级回归分析的方法验证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主要变最均转化成z分数后进行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问卷采用了被试自我报告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导致的共同方法偏差,因此使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将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及心理健康等变量全部放在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未旋转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第一个公因子的方差解释率为22.25%,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3个,其特征根分别为3.10、2.26、1.61,没有出现“只析出一个因子或某个因子解释率特别大”的情况。因此,本研究数据共同方法偏差效应不足以影响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可以进行统计分析。
3.2 主要变量的相关分析
由表1可知,主要变量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p
3.3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性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性别、学校类型、城市类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等人口学变量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见表2)。从总体上看,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得分为0.014±0.689,高于Z标准分的平均数0。在性别上,男生心理健康水平虽然高于女生,但是男生和女生之间心理健康差异不显著(p>0.05);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ZMD=0.292,p
本研究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分成三类,将高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1,即高SES组;将低于SES平均数一个标准差的赋值为3,即低SES组;将中间部分赋值为2,即中SES组。结果显示SES对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明显(p
3.4 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
在控制学段、城市类型、学校类型、SES的影响之后,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和认同整合×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心理健康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详见表3。结果发现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β=0.32,p
3.5 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
由表3的第三步回归分析结果可知,一般自我效能感对认同整合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β=0.17,p
为了进一步解释认同整合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交互作用,本研究采用简单斜率回归分析(simple sloperegression analysis)对自我效能的调节效应进行分析。首先将被试以自我效能感的平均分加减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将其分为高自我效能感组(高分组,M>3。29)、低自我效能感组(低分组,M
由表4可知,心理健康对于认同整合的标准化回归系数(13)在高自我效能感组与低自我效能感组分别是0.16(t=3.01,df=127,p0.05,η2=0.16)。然后,以认同整合得分高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和低于平均数一个标准差为标准划分出高认同整合组和低认同整合组,计算出两组的平均数,将其代入前述的回归方程,得到在自我效能高分组和低分组条件下的心理健康的预测分数,如图1所示。
可见,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在认同整合水平提升时,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上升的倾向;而对于自我效能感低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表现出了轻微的上升趋势。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假设2也得到了支持。
4 讨论
4.1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再讨论
本研究发现,与一线城市相比较,在二线城市特别是三线城市公立学校里就读的流动儿童,其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事实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主要反映了两方面的不同:群体比较的参照点(城市儿童、农村儿童;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与心理健康的界定(表现为使用不同的心理测量工具)。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的对比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基本认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流动儿童。而对于流动儿童在打工学校和公立学校就读哪一个更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存在一定的争议,我们认为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已有研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研究者探讨城市农民工子女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居多,而较少关注其积极心理,研究者普遍存在认识偏差;二是心理测量工作多从心理问题的角度测量心理健康,忽视了心理健康的正向一面。因此,本研究综合考察了心理健康的正负两个方面的表现,从生活满意度、整体幸福感、自尊的积极角度以及抑郁、焦虑、孤独的消极角度,反映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疾病的消除与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增加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真正提升。
4.2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证实了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高认同整合个体可以更好地同时存取多个认同及其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心理健康,获得更优秀的学习成绩、更融洽的人际关系等社会结果(social outcomes)。不过,早期的西方研究认为,由于双语言和双文化的情境是矛盾甚至是冲突的,从而导致了个体的焦虑和抑郁,甚至会阻碍儿童的认知发展和学业;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双语言和双文化对于主观幸福具有促进作用,并不会导致认同冲突和语言混淆。事实上,一项以13个国家7000多名经历文化适应的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发现,客观的文化差异与适应的相关不明显。因此,在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过程中,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更多地来自个体因素,我们将其聚焦为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策略及程度——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高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具有双认同的意识,即他们对于农村和城市都表示认同,这种积极认同可以减少心理适应压力,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于低认同整合的流动儿童,两种认同被知觉为有一定的距离,没有交叉,甚至存在混淆,这种消极认同无法减少心理适应压力,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
4.3 认同整合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了双身份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会提升心理健康的水平,而自我认同感低的流动儿童恰恰相反。国内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的研究,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差异变量在认同整合结果效应里的作用,首次发现了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明显,丰富了认同整合的研究内容,将会推动后继的相关研究。
依照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感有效地预测了心理健康。Bandura认为这个影响通过获取高价值的标准或原则的需要、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等两个渠道而发展。那些认定感觉自己没有竞争力或者缺乏自我效能感的个体,面对2个或更多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的文化期望时,会有更大的风险导致负性的心理结果。这与如下事实一致:个体感觉他们的双文化认同角色之间是冲突和有距离的,这些个体的心理健康比那些认同角色之问和谐相处的人更加糟糕。
根据上述分析可见,正在经历文化适应的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自我效能感都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个体变量,自我效能感增强流动儿童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正向关系,对心理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
4.4 研究不足及展望
首先,自我效能感从一般到具体。本研究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测量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作为人的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受不同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环境具有其特殊具体性,因此发展一个双认同的自我效能感测量工具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其次,其他变量的影响,例如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neuroticism)等人格变量。流动儿童可能遭受与城市儿童的交流困难、歧视等压力,这些特殊的压力表现为社会焦虑,导致他们有更大的负性心理健康的风险,而在不同情境中保持心态平静的人格品质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保护作用。
再次,集体效能的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属于某个固定班级的一员,班级功能明显。在班级情境中,集体效能代表了班级大多数同学对班级能力的总体看法,依据目标达成的可能性,班级会对成员提出不同的行为预期,而在班级内部形成统一的规范,进而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因此,班级效能是否在组织水平上影响了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最后,面向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促进研究。从流动儿童多元认同发展的方向,帮助流动儿童提升认同整合水平,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而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促进策略或措施要根据认同整合的水平而定,并不是所有的流动儿童都需要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5 结论
(1)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学校类型、性别、城市类型、SES、学段的差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打工学校流动儿童,男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女生,三线城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线和二线城市,SES水平越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初中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小学和高中。
(2)流动儿童的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流动儿童认同整合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关键词:心理咨询;儿童;大数据;心理健康
大数据(Big Data)是一种趋势,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实现快速统计、及时反馈和干预,在儿童心理咨询方面发挥高效、便捷的作用,利用心理管理系统的构建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
1 大数据时代与儿童心理问题
1.1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是现阶段主流软件工具,以“太字节”为单位,所涉及的数据规模巨大,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交换、整合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资讯、创造新的价值,这是采用一般软件工具无法实现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也开始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其在社会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很多决策行为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分析,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进入大数据这个崭新的时代[1]。大数据时代反映出信息大爆炸所引发的一系列变革,世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处于数据信息大发展的时代,这主要得益于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在社交、搜索、电商、微博、智慧地球、安全监控、金融、通信等诸多方面均应用到大数据技术,并以此促进各个领域数据的疯狂增加,而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即可创造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可以想象,积极运用大数据技术服务心理工作,将会极大地提高心理健康工作效率。
1.2 儿童心理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斯曾说:“我们相信,每个儿童都是健康的,但我们同时更相信,每个儿童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残病,包括生理的,心理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感觉。”儿童心理问题大多来自家庭,但又很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神经、情绪、性格及生活习惯方面,其中神经主要由矛盾引起,包括神经性失声、强迫行为、歇斯底里等,负性情绪与神经有关,过度焦虑引起神经式的敏感,儿童在生活中对家人和老师过度依赖,而与同龄孩子的关系较差,性格方面出现显著偏执、性情反复无常、爱发脾气等,生活习惯上出现厌食、吮吸手指、遗尿、失眠等情况,这类情况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很大影响,发现和解决儿童心理问题亟不可待[2]。
2 大数据技术在心理咨询中的具体应用和实例分析
2.1 具体应用
以往在心理咨询中采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主要是面对面的一对一咨询、小型团体咨询等,不仅耗费周期时间较长,而且效率低下,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心理咨询中,可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儿童心理咨询所应用到的高科技设备有音乐放松系统、生物反馈系统、多参数生物反馈仪、监控系统等,手段多样化,且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心理咨询的发展[3]。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心理咨询具备智能化的特点,借助相关技术采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给心理咨询师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以监控系统为例,监控系统与大数据结合,根据得到的各种数据模型和分析报告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从中便可找到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最佳方法,即便对心理知识缺乏了解的家长,也可通过获取的分析报告,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此外,心理测评系统与大数据结合可应用儿童心理普查中,将心理普查信息化,再借助大数据技术手段进行分析。
2.2 实例分析
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心理管理系统,不仅不会影响到系统的使用功能,还能更为便捷、高效地从海量数据中找出个体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为心理咨询工作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结果。在接受儿童心理问题咨询中,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作业拖拉、不认真,对家长提出的要求表示认可,但无实际行为,且不会主动向家长表达自身的要求,通过在心理管理系统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儿童心理档案数据,逐步深入挖掘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在第一次咨询中,先让孩子填写基本资料,在此过程中观察期表现,确立以家庭治疗为主的方案,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咨询,在筛选的信息中含有孩子出生时家庭条件较差、由奶奶带大、与父母长其分开等,孩子的学习较差,根据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卫机制理论,孩子在家庭中被严格要求,将会以学习失败来回击自己的父母;在接下来的咨询中,陆续获得父亲不乐意陪同、孩子不积极配合咨询、语言沟通效果不理想等信息,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探测其心理特征,打破常规心理咨询陷入的僵局,找到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即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有关,建议从环境入手,逐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4]。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心理咨询带来了二次腾飞的契机,给儿童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且高效的心理咨询方法,这对于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 铭,徐光兴,林榕发.沙盘疗法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113-115.
[2]吴素梅,覃春望,付志高.绘画疗法在流浪儿童心理辅导中的作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552-556.
流动儿童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两大主题:一是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包括影响机制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至今有关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成果颇多,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曾有学者在2007年对我国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作出述评,但至今没有学者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状况作述评,而且由于近两年来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数量激增,研究出现一些新的进展和动态,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的总体现状做回顾和梳理,探讨所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研究走向提供参考建议。
1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
1.1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
国内很多研究证明,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了多方面的不利影响。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适应不良,即使适应也仅仅是在流动人口这个相对封闭圈子里的适应。虽然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大于乡土归属感,但他们远离城市主流文化,对城市户籍群体有明显的疏离与隔阂,人际交往圈狭溢单一,受歧视和排斥的情况比较普遍,社会支持力量少,对学校满意度偏低[ltn。流动儿童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心理压力过大,抑郁、孤独、焦虑等不良情绪问题突出,问题行为突出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o
但也有研究证明,流动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并未出现不良适应,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自豪感高于自卑感,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其积极心理品质处于理论的中等及以上水平。有研究还发现,由于流动带来了教育环境、家庭环境和个体智力方面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流动儿童在创造性思维尤其是在思维独特性上的发展。
1.2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类因素,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探究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在适应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的总体适应或某一方面适应的影响。胡韬的研究发现,影响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状况的因素主要有个人志气、学校因素、社会歧压和家庭因素4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周海霞探究了班级环境、师生互动风格和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何资桥探讨了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父母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发展的影响作用和影响机制。有些研究则探究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适应的影响,如研究学校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或父母的教育方式对流动儿童学习环境适应性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对流动儿童的领悟社会支持进行心理干预,加强他们的学业求助技能,以促进学习适应。
在心理健康方面,研究者探讨多个或单个因素对流动儿童总体心理健康或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的影响。邹泓等人发现,教育资源享有状况、师生关系、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刘正荣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为两类: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包括生活空间场所的变动、就读学校的类型、父母职业及收人的状况等,主观因素包括对就读学校的满意度、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以及自我身份认同情况等。在对流动儿童某一方面心理健康研究中,很多研究集中在自我方面。李小青发现,学业行为和师生关系与流动儿童自尊发展水平显著相关;申继亮考察了家庭环境特点(包括家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家庭内社会资本)和家庭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影响;方娟发现,流动儿童的性别、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负性生活事件与自尊显著相关,并对其进行自尊团体训练;谢丹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自尊发展的危险性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郭金花的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影响流动儿童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有研究者还探讨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其它方面,如应对方式在歧视知觉与孤独情绪关系上的调节作用w,以及针对流动儿童的不良情绪所进行 的心理干预;人格和家庭功能、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亲子关系.对流动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师生关系和其学业行为影响流动儿童的学校满意度,家庭环境的特点影响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社会关系、留守时间和转学次数能有效预测流动儿童的幸福感,而个体的大五人格、乐观和掌控感影响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2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所存在的问题
国内研究考对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经历了从表面的现象分析,到状况k查研究,再到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探讨,最后到干预措施的实施,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至今已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以下四方面不足。
2.1忽略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
研究者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认识偏差,常给流动儿童贴上“心理弱势群体”或“问题群体”的标签,认为流动儿童必定会出现各种适应和心理问题,甚至这些把问题归结为是流动儿童自身心理素质的欠缺。所以,很多研究集中在探讨流动儿童的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有的流动儿童可能会适应良好甚至是很出色,生活的挑战没有难倒他们反而锻炼和塑造了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如独立、乐观、包容、感恩、抗逆性等。即使有些流动儿童的确表现出各种适应困难和心理问题,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身素质所导致,但更多的是由于家庭、学校、文化、社会和政策等多种外在不利因素的交互作用所引起。所以,研究者要摒弃偏见,除了要关注流动儿童的适合和心理问题,更要注重挖掘、宣传和培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并从家庭、社区、学校和政策等多个层面上为流动儿童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成长环境。
2.2研究取样存在偏差
流动儿童的研究取样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首先,研究者选取的被试多是就读于中小学6-14岁之间的流动儿童,忽略了对年龄更小或更大的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小龄流动儿童在迁人地土生土长的比例逐年增加,他们的城市适应和心理状况跟那些带着乡土文化迁人的流动儿童是不同的;而大龄流动儿童有的已经进人迁人地的劳动市场,他们现所面临的就业、婚恋等相关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其次,研究者选取的流动儿童几乎都是在校的流动儿童,那些非在校的适龄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心理状况很少有研究者关注。第三,大多研究只选取如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的流动儿童作为被试,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城镇农村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最后,多数研究只关注农民工子女,很少关注非农民工子女这些流动儿童的心理状况。而城市流动人口是一个异质的群体,他们分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工子女与处于较高社会阶层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和融合状况是不一样的。总之,国内研究的取样多集中于大中城市在校的中小学农民工子女,忽略对其他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研究结果难以推广。
2.3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研究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研究多采用心理调查法和访谈法,少有实验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方法单一,限制了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深度。其次,研究多采用横向研究,少有纵向的追踪研究。流动儿童在流动过程中的适应和心理变化过程和变化特点需要有纵向的追踪研究,以弥补横向研究的不足。最后,缺乏完善的测量工具。不同研究者用于测量流动儿童适应和心理健康的工具各不相同,研究者或采用访谈,或采用自编的心理问卷,或采用相关的成熟心理问卷。有些问卷的信效度没有得到严格的考证,其研究的科学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完善统一的测量工具,会导致不同研究结果的相互矛盾性和不可比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