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风险防范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风险 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又称民间审计,是以独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形象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它出具的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具有公允性和合法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举足轻重。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他们对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形式化的审计报告,而是更多关注它的审计责任,审计风险的评价能力,总期望注册会计师可以查出所有的错误和舞弊。由此可见,会计师事务所必须重视审计责任与审计风险问题,审慎选择合适的客户,密切关注各种风险因素,积极、果断的采取最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为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谈谈作者对审计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质量控制制度、同业竞争等存在差异
首先,组织形式问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只有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制两种形式,其中80%以上为采用有限责任制模式。此类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相对较低,会计师风险意识较淡薄,社会公信度不高,成为审计风险加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成立门槛低,“中国特色”式的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水平良莠不齐,公众信任度不够。其次,质量制度不健全。我国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形成专门的质量控制方法,对事务所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不明确,其中最重要的质量复核程序也是简单流于形式,使审计风险大大增加。最后,同行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行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会计师事务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更增加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一些低资质的事务所为获得市场份额,恶意降低收费标准,同时在质量上缩水,使审计风险增大。
(二)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关注、工作环境存在问题
首先、专业能力有限。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注册会计师人数高达15.5万人,显然,我国审计人员总数还是相当可观的。新人才的大量注入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但同时也加大了审计风险。审计过程中一些较隐蔽的问题,往往是致命的,但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精力有限,同时又要考虑成本问题,使审计风险增大。其次,责任能力与职业关注不够。审计人员要有高尚的品德、扎实的技术、敏捷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然而大多审计人员难以达到这个水平。另外职业关注不够,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疑点没有追加审计程序或扩大审计范围,使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最后,出具不真实的审计报告。在名与利等诱因下,一些会计师便铤而走险,为被审计单位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甚至还出谋划策,掩盖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疑加大了审计风险。
(三)被审计单位的内部会计信息失真
首先,内部控制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不完善,许多管理环节都比较薄弱,容易出现舞弊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审计工作。其次,会计信息失真。被审计单位对会计信息弄虚作假的案例不胜枚举,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相当普遍,然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主要依靠这些会计信息,对虚假的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审计,审计风险也可想而知。
(四)外部环境存在问题
首先,法律环境。“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接受法律的规范,审计是社会经济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不能例外。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法律标准存在诸多不一致或不衔接的情况,使风险加大。其次,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企业的飞速发展,经营项目逐渐多元化,这就增加了审计难度,无形当中也增大了审计风险。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进行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首先,进行体制改革。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制的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可考虑采用国际上普遍认可的有限责任合伙制,这种方式与两种传统方式相比,具有抗风险能力强,同时不需要为别人的错误或舞弊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其次,促进规模化发展。事务所规模化经营更容易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在承接不同客户时更加游刃有余,同时还为注册会计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规范审计收费制度。审计收费过低,必会降低审计质量,所以事务所的收费标准应由财政部门会同同级物价部门,根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编排。最后,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合理的审计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或规避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更优于传统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它将风险意识贯穿到审计的全过程,通过全方位、多角度对客户的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将审计风险降到最低。风险导向审计使审计人员由被动的承受审计风险到主动地控制审计风险。
(二)从注册会计师的角度进行审计风险防范
首先,加强风险意识。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较强的风险意识,主动的去对待风险。只有会计师的风险意识贯穿于业务承接到出具审计报告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审计质量,才能为实现防范风险的目的奠定基础。其次,重视审计独立性。独立性是指与被审计单位不存在任何利益关系,出具审计报告必须遵守客观、公正的原则。目前我国的审计职业界对客户提供的非审计服务还不是很多,由此引发的审计风险问题也不多,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再次,提高专业胜任能力。取得了会计师执业资格证并不代表具备了执业能力,执业能力还需要不断的实践和在实践中增强理论知识。所以,事务所应当重视挖掘高素质会计师人才并做好后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最后,与被审计单位保持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减少审计的盲目性,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与效果。通过与被审计企业间的良好沟通,可以发现许多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可以发现被审计单位的一些内部缺陷,从而寻找到风险的根源,找出错误和舞弊的情况,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通过良好的沟通,可以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不必要问题。
(三)从被审计单位的角度进行审计风险防范
首先,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在一些相关诉讼案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与审计风险有直接影响。如果会计师事务所没有重视被审计单位的背景,将带来极大的潜在审计风险。这就要求会计师在承接客户之前,对客户进行行业信誉调查,如果客户的行业信誉不高,应慎重合作。另外,还应注意陷入财务和法律困境的客户,以免上当成为他们的替罪羊。其次,全面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了解关键业绩指标,关注内部财务业绩衡量的结果,考虑财务业绩衡量指标的可靠性,从而保证审计的有效性。再次,全面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可以有效的控制检查风险的失误率。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时,应当考虑它的结构合理性和执行情况,以便正确的识别被审计单位的重大缺陷。
审计风险与事务所的整个生命周期共存,是任何一个事务所都必须面对的、无法回避的现实存在。审计风险的防范只有内外兼顾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除了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监管部门、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市场经济和审计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利利.浅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的选择[J].辽宁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3
[2]彭涛.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8,6
【关键词】工程项目审计;审计风险;风险防范
对于整个建设工程而言,项目审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增强项目盈利能力、抵御风险能力更是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的工程项目审计是通过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从而准确把握项目工程的控制点。目前,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存在问题较多,审计风险逐年加大,日渐被业内人士所关注。项目审计工作的有效展开必须以风险为导向,通过合理手段确定评估相关风险,进而达到项目工程的预期目标。
一、 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内容
第一,工程项目与工程造价。这一阶段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评估,需要审计人员对工程从技术、方案等多方面进行审核。工程项目审查内容包括基建工程的建筑面积、设计标准是否合格、有无项目变更等方面。工程造价方面包括工程预结算的编制依据、工程预结算价值是否过高、有无超合同现象发生等。
第二,工程量。针对工程量的审核是极为繁琐复杂的,同时也是工程预结算的关键。由于工作量庞大、规则众多极易出现如多算、重算、漏算等问题。工程量的计算必须依据施工图设计和国家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计算规则,并结合本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准许的相关组织设计标准,避免出现审计错误。
第三,定额单价。定额单价所需要审核的内容包括工程结算书上的工程名称、种类、规格、计量单位与预算定额及地区单位估价表所列内容是否统一;一些没有列入定额中的项目是否按规定进行换算,及换算验算的方式是否合乎规定。定额单价的审核要准确无误的套用单价表,避免错套和计算错误。
第四,材料价格。审查的内容包括同当地政府公布的信息价是否符合,了解有无任意抬升价格的行为。同时还要就审查材料差价进行调整、了解信息价和预算定额单价之间的差额等。
二、建设工程项目审计的重要性
确立并完善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体系,不断健全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对于项目盈利能力的提升及整个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合理有效的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可以帮助投资者更新经营理念,为投资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二是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必须树立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体系。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结构,逐步增强预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实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是有效利用项目审计,能够有效保证建设项目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投资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不足
(一)资金管理不到位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资金量相当大,进而造成大量的资金在项目上难以发挥作用尴尬情况。加之子项目之间资金整合力度不够,资金数额分布,经常出现无法继续施工的情况,形成了业内所谓的"切块管理"。同时建设工程项目融资受宏观经济和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问题也日渐突出,银行的融资目光逐渐转向更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致使很多工程资金链断裂。
(二)成本控制不合理
"重结果,轻过程"一向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的弊病。最为显著的表现就是在年底突击性地抢进成本,其间成本控制被忽视,成本管理的监督和约束作用化为无物,成本控制仅出现在事后的分析评价上,成本管控毫无作用可言。工程项目偷工减料时有发生,质量安全隐患引人注目,项目成本风险监控体系不完善,责任主体不明等等都是存在的问题。
(三)招标制度存在漏洞
某些投标人为中标不惜采取违规行为而牟利,串通招标人为自身打造招标文件、交好其他投标人等。而招标机构有时也会,从当招标方的人。传统审计缺乏事前审计和事中控制审计,项目投标人利用这一弊端从中围标、串标哄抬价格,损害招标人利益,进而对公众和国家利益造成损害,扰乱经济秩序。
四、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防范的手段
(一)建立健全的招标制度
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审计投标的报价、工期等,对合理合法的针对部分项目工程量进行清点,包括综合单价和主要材料价格,以此有效打击围标、串标行为。特别是要根据工程实际及当地市场供求采取审核,合理制定审核标准,通过建立健全的招标制度,以此降低工程项目设计的风险。
(二)完善控制风险审计工作
审计机构要严格遵照《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对会计系统控制、财产日常管理、预算授权审批控制等审计内容严格处理。同时加强公司内部人员在相关性法规和文件的内容学习,推动公司治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加强风险识别能力、预警能力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三)加强工程项目审计工作的取证工作
实地测量现场必须有审计人员、现场管理代表、施工单位代表三方同时在场,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进行审计、测算,同时审计证据必须经第三方代表签字方可生效。对于建设施工中经常出现的虚报价格、以假乱真等恶劣现象,要求审计人员实地审查,以便获得审计证据。
案例:2014年我国南方某水利工程进行标底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单价为1500元/立方米,高于常规的1100元/立方米。于是审计部门加大了调查取证的工作,对材料报表及施工工程参数表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通过调查了解,由于该企业成本控制不合理,超出了施工预算,因此制造虚假价格,导致前期审计工作中出现严重的漏洞。该案例中的审计部门加强审计工作力度,能够减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防治腐败现象的发生。
结语
通过建立工程项目审计控制机制,风险评估指标,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从而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及时纠正建设工程中存在问题,遏制其中不良行为,保证资金有效利用,对于建设经验的总结和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晓愫.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防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
[2]王继伟.建设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3]周建华.建筑工程项目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2010(04).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1
现代企业要实现对财务及经营管理情况的有效掌握和监督,审计是重要的手段,同时这也是促进经营管理改善、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保证。为此,企业一定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开展好审计工作。但目前来看,我国的审计机制还存在很多的弊端,导致企业审计中普遍存在风险,制约了企业的发展。鉴于此,企业必须对审计风险有正确的认知,对其中的成因细致分析并建立针对性的防范机制,才能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为企业的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特点
审计风险一般是指,财务信息由于财务人员的误报出现的不恰当的意见而形成的风险。审计单位中一旦形成了这种风险,其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审计单位产生经济损失,这种风险二产生的责任应当由审计人员来承担[1]。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审计风险逐渐增大,这也成为财务人员无法避及的一个现实问题。鉴于此,企业务必要对审计风险具备的客观性、不确定性、经济损失严重性、可控性等特征熟悉掌握,才能制定针对性措施实现有效规避。
二、审计风险的成因
1.财务人员素质较低
人员是任何企业单位运行的关键要素,对于财务工作来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保证财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能有效降低财务工作的出错率。但目前的很多企业,为了控制人工成本或关照私人,聘用了很多没有专业技能的人员来从事财务工作,导致工作出现混乱状态,形成了很多审计风险,也给企业埋下了众多隐患,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发展。
2.审计人员素质较低
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质量高低的关键性要素。要使审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就要建立起一支优秀的审计队伍,真实、客观的审计报告是重要工作良好开展的重要指导,如果审计人员素质太低,审计报告的准确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化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化都向执业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使得更多专业会计师事务所意识到了人员的素质问题,因此更加青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一旦选择了未取得执业资质的人员,很容易会导致审计工作中众多环节出现错误,审计检查风险随之产生。
3.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
良好的监管性是内部审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和支持。鉴于此,务必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应直接服务最高层而不收其他部门干扰,这样才能确保考核的客观和准确,发挥出内部审计的真正作用。但从目前来看,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公司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很多制度也是由其他部门代劳制定,内审人员工资也没有实现独立核算,完全挂靠在公司业绩上,这样给审计人员留有了造假和偷懒的空隙,使得很多财务报表中不真实的内容被疏忽或视而不见,这样自然就形成了虚假的信息和报告,为公司迷惑更多投资者购买公司股票创造条件。
4.外部审计独立性较差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开展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只有这个要素具备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和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帮助公司实现纠错,真实可靠的审计报告才会自然产生。从目前来看,企业在环境复杂的市场中往往都是自负盈亏的,这就使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被利益蒙蔽眼睛忽视其他,而制作具有虚假信息的报告。甚至于,有些会计事务所会开通多项非鉴证业务,这些行为的发生直接影响了事务所的独立性。这样就使外部审计失去了独立性,使得很多实质性的测试无法到位,在公司账户产生错报的情况下,错报难以被实质性测试发现,造成审计控制风险较高的局面。
三、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提高审计独立性,健全三级复核制度
从目前情况来对审计工作进行分析,我们发F:要全面提升审计质量,首先就要保证审计的独立性,这项工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开展:第一,从宏观上来说,社会要保证审计事务的独立性[2]。第三,有效创建三级复核制度,来健全审计机构的制度管理,从而全面提升审计机构的内部质量,以消除或减少现象的发生,降低审计风险。
2.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以降低审计风险
(1)审计具备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独立性和高层次都给审计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同时要求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这样的人员才能担起责任,做好工作。(2)审计人员要与时俱进的对法律、会计、审计等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做到综合知识的融会贯通。(3)累积实践知识、触类旁通是提升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4)审计事务所等审计机构要重视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知识培训,以此来进一步提升在职人员的执业能力。并经常性组织审计案例分析,全面分析审计要点,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同时,进一步规范审计行为,强化审计人员解决和协调问题的能力。
2.规范审计程序,优化审计方法
审计程序是审计开展中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一个重要程序,并将审计方案作为审计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1)规范化、标准化审计程序;(2)从实际出发设计审计方案;(3)要优化审计方法,以降低审计风险;(4)积极有效的利用风险导向型审计,将量化风险水平其中的关键点,来进一步确定实质性性测试的范围及程度;(5)坚持不断创新,优化审计技术,利用信息电子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新全面优化审计效率及质量,从根本上降低审计风险。
3.谨慎选择被审计单位,引入风险管理模式
对大量的审计诉讼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我们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状况是影响审计风险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为此,审计业务的开展务必要要坚持严谨性和全面性,只有充分收集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审计资料及信息,考虑客户的信誉,并熟悉掌握委托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等,才有利于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针对经营情况差、存在恶化情况的企业,要重点关注。除此之外,要合理、科学的引入风险管理,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同盛会计师事务所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果,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逐渐深入,市场体系逐渐完善,相对的企业经营风险也随之提升,审计行业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而如今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控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风险有所增加。
1审计风险的概念及表现形式
1.1审计风险的概念
审计风险指在审计时,由于审计人员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发表了错误的意见而产生的风险。以我国审计行业的准则来说,审计风险主要为重大错报和检查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第一、审计人员已经确认该财务报表中的意见是公允的,但实际上存在重大的错弊。第二、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完成后认为其存在错误,但实际上是公允的。
1.2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1.2.1承接任务中产生的风险。如今审计行业的竞争十分惨烈,而各大事务所为了扩大市场,抢占市场份额,增强自身竞争力,在承接任务时,审计人员对于被审计单位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核,没有考虑其诚信问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和市场份额,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这样审计人员为了提高工作速度,为了绩效工资就会在实际工作中以完成任务为第一追求,忽视工作质量。而审计人员虽不属于被审计单位,但其收入确实从被审计单位中获取,未必能够坚持公正的原则,也会增加风险。
1.2.2制定计划不严谨产生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正式流程前要根据任务目标,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模式,而审计工作是有成本限制的,审计人员为了尽快拉拢客户完成工作收取费用,往往不会对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核,有些单位虽然经营风险很大,但审计人员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不会对其进行详细的调查,制定的审计计划也就会有很多细节被忽视,增加审计的风险。
1.2.3审计费用收取中存在的风险。前文已经说过审计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各事务所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拉拢客户会简化审核过程,而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的客户,提升事务所自身的市场优势,往往有些审计人员会刻意压低审计的费用,而各被审计单位则是乐于见到这样的局面,能够节约企业的成本投入,这是一种恶性竞争,事务所在审计费用上的损失只能在其他方面找回来,节约开支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很多流程会被省略,审计人员往往无法收集到全面充分的证据,导致在审计过程中很多地方并不准确,增加审计风险。
1.2.4应对重大错报风险。审计行业是对工作严谨性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在评估财务报告重大错报风险后,注册会计师应该以自己的职业判断来进行审计工作,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由于缺乏全面的证据往往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审计工作中最繁琐的环节就是实质性程序存货监盘,往往审计人员只是对存货的真实存在进行了调查,而对其来源以及价值并没有明确的判断,例如有些存货虽然进行了检查的确是实物存在,但并不能确定是否是寄存或者是其他企业的存货,而被审计单位若是不告知,审计人员也不会发现。
1.2.5编制审计报告结算中存在的风险。很多证据若是不进行细致的调查往往是无法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也不是对所有的限制都能有所察觉,例如上文中提到的存货问题,如果是其他企业寄存的存货,被审计单位却不告知或者根本就是可以隐瞒;有些证据例如被审计单位有被重大投诉的事项,往往会可以不报告给审计人员;上文中提到的收取费用过低也会导致审计人员对一些证据收集流程忽视,这些原因都是比较典型的造成审计风险的因素。
2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2.1同盛会计师事务所简介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具有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审计资格、财政部和中国证监会批准的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评估资格、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从事金融审计相关业务资格、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国务院国资委核准的承担大型及特大型国有企业审计资格。在执业团队上,同盛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一批专业人才,专业领域涉及审计、评估、金融、税务、会计、管理咨询、投融资和工程造价等多个方面。98%以上的人员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2.2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控制现状
2.2.1业务承接阶段。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组建了专门的业务风险评估小组,有审计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组成,在业务承接中具有丰富的经验,并建立相应的风险数据库。在业务承接阶段,针对初次接触的被审核单位,同盛会计师事务所的专家会针对该单位的行业环境、经营状况以及以往的审核记录进行详细的调查,全面分析,经过风险评估小组商议后会对其业务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是否与其签订审计业余,而对于一些长期合作连续审计的单位,评估小组会经常性关注其各方面的变化,以便于判断是否继续保持业务往来。
2.2.2审计计划阶段。经过专家小组对被审计单位的检查并承接审计业务后,同盛会计师事务所会根据该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审计项目组,项目组由各合伙人负责,审计项目组会结合专家组给出的调查结果和建议,对该单位的环境和经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项目组会制定相应的审计计划。
2.2.3审计实施阶段。在审计实施阶段,上述所说的审计项目组会在制定好的计划上编制具体审计策略,安排具体的审计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项目的负债合伙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环节,项目经理全程监督,并定期向总负责人汇报审计工作完成的进度,从各个环节出发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展,将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2.2.4审计报告阶段。在审计程序实施后,项目组对该项目进行最后的总结工作,并编制审计总结报告,其中包括在审计过程中已经识别出的风险,提出相对的改进措施以及降低风险的方法,报告完成底稿后要交给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复核,并提出质量复核意见,最后交给主任会计师签发审计意见,出具报告。
3加强同盛会计师事务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建议
3.1谨慎选择被审单位
同盛会计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的审核工作已经非常完善,经过专家组的严格审查,签约环节已经将风险降低到目前所能控制的极限,同盛事务所设立的业务风险评估小组是审计工作中必要的措施,此项工作在日后的风险评估工作中要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保证同盛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每一份业务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风险评估。
3.2全面衡量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会计环境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是必要的步骤,财务状况如今是一家企业真正的灵魂,只有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才能获得长远性的发展,而决定该企业财务状况的直接因素就是其会计环境,会计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直接工作者,其工作能力与品行是企业财务状况的保障,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在以后承接业务的时候要将会计环境的调查列为重点,对其会计人员的构成以及工作流程要有所了解。
3.3全面评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在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时,要从其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两方面入手,若是一家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其执行一定会有问题,设计不合理会让企业的经营混乱,而内部控制是有一定原理的,企业对管理层以及员工的约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审计人员要根据相应的行业标准来评估其内部控制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内部控制也要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往往要经过非常严格的设计、评估过程。审计人员可以根据询问、观察等方法进行全面评估,纠正各方面的重大错报。
3.4会计师事务所自觉抵制行业内不正当
竞争上文中所提到的审计行业收费偏低情况,说到底是由于行业恶性竞争导致的,这反映了有些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非常混乱,内部质量控制工作有很大漏洞,同时也说明了如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企业也面临比以往更多的风险,这对审计行业是一种挑战。审计行业的风险要想降低,就要坚决抵制这种不正当竞争,首先审计人员的收入水平要提升,其次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同盛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控制,提高工作质量,一些事务所为了经济效益会忽视审计风险,同盛会计师事务所要引以为戒,坚持自身原则,提高工作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3.5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综合素质
审计行业的风险终究是依赖审计人员的素质,因此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优秀的审计人员应具备以下基础:第一、对会计审计法律法规的掌握达到标准。第二、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精神。第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注册会计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最高效的方式完善审计工作,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同时将审计风险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对客户的审核要严格,审计工作考虑全面,同盛会计师事务所要适当提高审计人员的任用标准,加强专业培训。
4结论
企业的经营总要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审计行业就要对企业的审计工作更加负责,尽量控制风险,如今审计失败的新闻并不少见,审计行业正面临着考验,同盛会计师事务所要进一步提高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本文以审计风险的概念为出发点,对审计风险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同盛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防范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而审计行业的风险控制还要靠全行业的工作者共同努力,让审计行业为经济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星.浅析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商业经济,2014(14).
[2]李雅楠.舞弊审计中的审计风险控制研究——基于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敏感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01).
在基层央行的审计实物中,针对金融行业的高风险性,结合央行的工作实际,以风险防范为基础,树立风险导向和控制理念,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央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服务主体明确的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明确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实行行长负责制,内审部门对行长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各级分支机构的内审部门应在本行行长领导下,负责本辖区的内审工作,接受上级行内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央行内审服务主体是本行行长,服务主体工作目标在不同的时期虽有所侧重,但最根本的目标都是要防范风险,确保安全。这就决定了内审工作最终目的是防范风险,对风险的评估与改善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首要目标。不论是账项基础审计还是内部控制审计,或者是风险导向审计、绩效审计均要以防范风险为基础。
(二)审计重点突出的原则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支行通过制定和执行一系列具体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对相关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的机制和动态过程。”这是内审部门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依据,与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和内容相符,央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是认真贯彻《指引》有关要求所采取的举措。审计重点主要是制度执行是否到位、决策程序是否合规、业务开展是否规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财务报表审计已非央行内部审计的重点。因此,在防风险的前提下要重点突出,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有所侧重。
(三)审慎吸收运用的原则
外部风险导向审计对象主要是财务报表的公允性、财务资金使用的合法性,以规避审计风险为出发点,通过对高风险领域和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内部环境、内部控制制度,从而确定审计计划,调整审计策略和审计资源分布。央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履行各项职责,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工作创新。央行内部审计是为本单位领导管理和决策服务的,是内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内部审计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要审慎分析,理性对待,吸收该审计理念和方法的精华,摒弃其为节约审计成本,只针对风险而忽视制度的遵守性、报表的合规性等等的问题。
(四)多种方法并用的原则
风险导向审计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总结发展起来的,它虽克服了审计重点不突出、审计资源分散的弊端,与风险管理的理念相吻合。但是内部控制制度也是以风险管理为宗旨建立的,内部控制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如果孤立应用风险导向审计而忽视其他审计方法的运用,将会偏离服务主体的工作意图,与央行内部审计的初衷相违背,使央行内审走入无人喝彩的境地。应根据央行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针对不同业务特点,以服务主体的要求为目标,以内部控制为起点,以风险评估为手段,综合应用各种审计方法和技巧,以达到既保基础,又获得涵盖不同领域、不同专业,富有特色的审计成果。三、央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风险管理意识
经济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行业务的迅速扩展,使得央行所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要顺应环境的变化,正视风险的存在,对基层央行而言,界定风险范围、理顺风险责任、建立风险模型和风险防范机制,这就要靠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走出一条迎接风险、化解风险之路。当然,风险导向的理念首先应该在内部审计人员中得到树立和贯彻,但是要更大程度上降低基层央行风险,还要求央行各级领导和员工都应懂得风险语言,加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提高全体人员对风险的敏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风险导向审计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推动央行职能更好的履行。
(二)提高内审人员综合素质
开展风险导向审计需要内审人员熟知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掌握现代内部审计理论与方法和计算机知识。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忠于职守、廉洁自律、依法审计、客观公正的道德情操,使内部审计人员能自我约束与提高,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加大内审人员内审理论与实务知识的培训力度。掌握科学的理论知识,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审计技能,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为基层央行内审人员进行审计前沿理论培训,介绍先进的审计方法和经验;同时,让各级行的内审人员走出去,参加政府审计部门、内部审计协会、财经院校等组织的审计培训、研讨和考察等学习活动。
(三)发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已经非常普遍,他们开发了大量审计程序软件,审计师在审计中可以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使用程序软件构建模型并由计算机自行检验和核对。目前,计算机已广泛运用于央行的会计、国库、发行等业务中,内部审计应顺应时代潮流,广泛利用计算机技术,积极应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可从以下方面着手:①开发计算机审计软件,借助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来确定恰当的抽样方法及规模,达到迅速、客观和公正效果。②积极争取在业务软件上开设审计接口,便于审计人员对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③编制电子审计手册。将审计制度、审计方案、审计案例和有关的业务制度和文件汇编成电子审计手册,设计检索、查找和维护功能,方便审计人员使用。
(四)筹建内审信息资料库
充足的信息资料是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内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结果与实地审计测试结果出入大小取决于其所掌握的信息资料的多少。若不以组织制度形式要求辖内所有单位和部门定期将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提供给内审人员,审前风险评估针对性就不强,分析也不全面,不仅达不到提高审计效率,规避审计风险的目的,还有可能因审计主导方向选择错误加大审计风险。
(五)建立适当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要制定以风险导向审计为核心的审计规范体系,注重对审计模式的改进,完善风险导向审计实施的具体程序和方法。诸如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以及在控制测试和证实测试阶段都要使用的审计抽样方法、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估计和评价法等,为审计人员在实务操作中建立一个规范性的、原则性的技术指导,以便使审计人员执业能够有章可循。
(六)突破现行审计制度的局限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允许审计人员在其认为能承受的风险水平下,省略部分常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当前人行系统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重点之一是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就是看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是否严格执行了内审操作程序。这种过于注重审计程序形式完整性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势必制约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推行。因此,要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应建立相应的《风险导向审计办法》或《风险导向审计操作流程》,指导审计人员操作。
二、基层央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
央行身处金融领域,经营管理的是货币资金,与生俱来的是高风险,因此,引入风险导向审计这一理念和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风险导向审计有重点、有针对地制定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安排审计资源,深入细致地查防央行各业务领域、管理领域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
(一)评估固有风险
固有风险是假使在没有内部控制情况下,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的可能性。评估央行业务和管理存在的固有风险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和特点,收集外部审计机构审计结论和以往年度内部审计结果,确定易发生风险与错弊的业务环节。如人财物管理的关键环节,资金流转各个节点,为下一步开展审计提供风险导向。二是了解央行有关业务核算和管理法律法规的变迁,为内部控制测试提供方向。三是了解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和管理氛围,包括管理人员的诚信和能力等因素,以充分考虑对被审计单位风险评估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二)测试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执行不力导致业务和相应的会计处理发生差错而不能被预防或纠正的可能性。评估控制风险就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可采用流程图法、调查表法、询问法、现场测试、调阅内控制度及其他资料进行核对等不同方法。一是评价内控制度建设的完整性。主要验证各级行是否根据不同的管理和业务活动特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否能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二是评价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主要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对相关部门操作人员、业务运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重要业务控制点以及控制环节的人员职责和相互牵制是否恰当合理、权责分明。三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考察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的遵循程度、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充分发挥作用以及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