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滋生于人类生活的整个过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受到经济、政治、地域及历史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从这个意义上,有的学者将文化上升到思维方式的层面,将其看成是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东西,所以文化的差异,不仅是文化本体和文化形态或产品的不同,更是一种模式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
1.哲学渊源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庸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强调天人相分,以求实求知为主旨,西方民族的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地探索自然的品质。
2.思维模式层面上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强调在和谐中体悟达观。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中国人习惯从整体中看个体,善于把握整体,合二为一,注重平衡,异中求同;而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逻辑片面性,强调理性,习惯从个体中看整体,喜欢化整为零,一分为二,注重分析,同中求异。
3.价值观与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所持有的是独立的自我观,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交往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的立场出发,强调个性。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这种自我观没有相对稳定独立性,因此中国人非常重视参与,以及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
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语言和文化是共生的、互依的,两者息息相关。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词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英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词汇、颜色词汇、地名词汇、数字、习语等,通过对比分析英汉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英语语法,减少Chinglish(中国式英语)的错误。
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以英语思维模式学习英语,排除母语文化和母语思维的干扰,按西方人的观念和思维进行有效的交际。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可以借助此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三、英语教学应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交际能力不但包括对语言形式的掌握,而且包括对语言使用社会规则的了解和熟识。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意对比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英语的学生不但要了解而且要深入学习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交际规则、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不断引导学生加强对本国文化的学习,使他们逐步提高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在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把握二者之间的差异,从而达到准确理解和正确、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1.分析和掌握文化差异的本质
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虽然语言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但我们只停留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表面现象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学习文化差异的本质,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如果英语教学只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文化差异现象,而没有深入到差异的本质并对学生作出解释,学生就不可能做到对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只能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所以讲清“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将表面某些零碎的差异现象系统化,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这些看似零散的差异现象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分析差异现象找到其本质。如此循序渐进地学习,学生才能逐步学会适时、适宜地把握语言环境,熟练运用各种交际手段。
2.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现今,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所需要的能力或素质,它至少包括三方面的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语用能力(Pragmatic Competence)和跨文化能力(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其实,跨文化交际学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比较,关注的核心就是文化差异,因此其研究成果就是帮助学生找出造成语言表面形成差异的深层原因,从而在英语教学中指导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搞好英语日常教学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目的地在教学中渗透一些交际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辅的课外阅读,或组织观看英语原声电影,运用网络将相关的社会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触摸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世界。同时,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练习机会,在课堂上用纯英语教学,创造一些英语听说氛围,通过创造模拟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增强学生在实践中的应对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忽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交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师唯有注重提高学生对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社会知识的了解,才能真正让学生在语言学习运用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英语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John C. Condon & Fathi S. Yousef. An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Bobbs: Errll Educational Publishing, 1997.
[2]Scollon,R.& Scollon,S.W.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Discourse Approach [M].Blackwell,1995.
[3]Thomas,Elliott Berry.Values in American Culture:Statements from Colonial Times to the Present [M].The Odyssey Press,Inc.,1966.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当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
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刮痧
一、引言
故事梗概
中国导演郑晓龙拍摄的《刮痧》是一部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观测点,集中体现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的一部影片。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电脑游戏设计师,他与妻子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的告诉大家,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然而随后一场意外却将他从梦中惊醒。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肚子痛,从北京来弹琴的父亲对丹尼斯进行刮痧治疗,想不到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许大同发现自己无法用医学理论解释刮痧的原理,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最终使许大同失去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流落街头,接二连三的噩梦不断降临,一个原本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变得支离破碎。许大同认为已经实现的美国梦,被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影片的最后许大同的朋友亲身尝试刮痧并为其证明,法官宣布了对许大同的解禁令,一家人终于团聚。
二、《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
1.中西方对“刮痧”理解的冲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而西方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当两种文化相遇,文化冲突不可避免。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人的身体是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许大同的解释美国人感到莫名其妙。而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它应用的是热胀冷缩原理,通过刮痧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容量和血流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人体生理系统循环。”而丹尼斯背上因刮痧留下的淤痕被美国医生认为是受了虐待,把淤痕理解为治病,这让美国人无法接受。不同文化背景,决定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然后又决定了他对其认知和理解,必然会带来文化上的冲突。我们能做的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从而实现文化间的理解与沟通。
2.情感与法律的冲突。电影在情感取向方面,更倾向于东方人的取向。影片中许大同对父亲与儿子的爱,祖父对孙子的爱,这些强烈的情感碰撞很容易感动人心,尤其是许大同在没有任何犹豫的情况下承担了父亲对儿子刮痧并引发官司争端的这种举动,十分打动人心。在父亲回国之前,许大同即使触犯法律也要将儿子带出来去送爷爷,甚至在圣诞夜前夕爬到九层楼高的管道回到自己家中,这都是因为爱。但这些在美国的法律中,每一个都充满争议,在美国,法律遍及每一个角落,任何有争议的事情都需要通过法律来解决,相比情感,他们更加相信法律。正因为法律,许大同被迫和儿子分开,虽然从情感上难以接受,但是从法律的角度看却是可取的。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中非常迥异的一个地方。从情感和法律两个不同的角度看,这种结果各自代表不同意以,很难说哪个是错的,只能说中西方在情感与法律中确实存在冲突。
三、《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思维模式的差异。思维模式是人类看待事物、观察世界进行认知、推理的基本模式。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西方文化思维模式讲究逻辑推理,注重理性与实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强调直觉感悟,多体现为经验与辩证的形象思维。影片中对于刮痧的争论是中西两种思维模式差异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不同的医学理论。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加之长期中西文化缺少交流,刮痧便成了许大同在法庭上举证的一大难题。
2.民族传统的差异。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本位”的思想渊源流传,西方社会强调个人主义与个人意识,认为人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权,即便是父母对子女也是如此,因此昆兰竟误认为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维护朋友的面子,@在美国人眼中是不可理喻的。而中国却是典型的“面子”社会。西方人也讲“面子”,但他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公事公办,在原则问题上很少顾及人情、面子,甚至有些“冷若冰霜”。这些都是民族传统差异所导致的。
3.法律观念的差异。美国是一个法制化程度很高的国家,法律体系很完善,人们普遍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打官司在西方人看来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中国传统的观念是以和为贵,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诉诸法律。因此中国人会对打官司有一种成见,法律意识也不强。
四、总结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使得不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但正如《刮痧》给我们展示的那样,世界各国文化依旧存在很多隔阂,当两种不同文化碰撞时,难免会发生像影片中所展现的那种文化尴尬场面。与其说影片讲述的是许大同这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的遭遇,不如说是中西文化相遇时的尴尬和无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西方教育;教育观念;哲学根源
社会的竞争,知识和智能的较量已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中西方教育存在诸多的差异,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教育目的的差异。而教育目的的差异又是源于中西方传统哲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观念和做法。
一、中西方学校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文化传承方式的不同,因此中西方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着有很大的差异:
(一)教育宗旨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与政治紧密相连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也”是其最好的解释。中国古代的教育即是通过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官吏既而来为政治服务的。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西方教育则与中国大相径庭,它们的教育自成体系,与政治的关系比较松散,其培养人才的宗旨在于掌握、使用科技技能。
(二)教育体制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教育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应试教育,强调“分数”,考试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所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力,缺乏主见和创造,这是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西方的教育体制则是倾向于能力教育。其特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
(三)教育理念上的差异
首先是知识观差异。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重视伦理、讲究道德、遵循共同准则是中国教育的特点。而西方文化教育则强调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个性,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其次是教学方法的差异。中国的教育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死记硬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探究的能力。而西方在教学方法上则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和动手能力,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创造性的培养。第三是师生关系差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师生关系方面,历来是注重“尊师敬长”,教师的权威地位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深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是听命、服从于老师。而西方教育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如果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则占“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管理者,学生的主体性受到尊重。
(四)教育内容上的差异
傅斯年认为,由于中国与西方的社会结构(性质)不同,所以形成了中、西方教育内容上的不同。中国是一个政治型的国家,其教育内容首先是为政权、为政治服务的。这就形成了中国的教育重视人文学科而轻视科学技术的传统。而欧美等西方国家以工商立国,加之它们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抽象思辨的民族思维方式,它们的教育内容也就以科学技术和实用技能为主。
二、通过以上中西方差异的分析引发出的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的差异,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首先是对西方教育思想加以“扬长弃短”
中西方教育思想渊源上有相同的地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9世纪末我国自开始学习西方教育制度以来,已经反反复复对西方的不同国家、不同教育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以用来解决我国教育存在的问题。然而,在引进和学习国外教育经验时,常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发生。在其他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国家移植过来后或许会变得面目全非、以致效果甚微或无效,究其原因在于中西方两种文明的教育思想在根源上即存在差异。因此,这在学习西方的教育理论时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在移植时必须要考虑它在中国这块土壤基础上的生长环境,我们既不能被中国国情束缚思维,也不能比葫芦画瓢、盲目引进西方教育思想,而是要在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和教育背景的基础上对西方的教育理论加以“扬长弃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正是我们以史为鉴的目的。
其次是中西方两种教育观念的优化结合
纵观中西方教育观念的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更清醒的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教育,与西方国家的教育相比,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着诸多不如意的地方。反之而言西方教育也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们的教育也同样存在许多弊端。而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两者的反差是何等的巨大,现在我国独生子女所占比例已经相当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独生子女将在儿童中占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长处是情感及教育占优势、智能与体格发育较好、知识面广等;同样也有任性、自私、孤僻、高傲、不合群、依赖性强、独立生活能力差等短处。而做家长的也往往对他们存在着过分注意、过分顾虑、过高期望、过于关怀等心理的和行为的特点。鉴于独生子女及其家长的这些特点,我觉得更有必要借鉴以上西方教育的积极方面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加以取舍,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具有时代特征、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最优教育方案,这样中国的未来才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P112-115
(一)归化策略
归化法翻译流派在早期的翻译学术界居主导地位。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strategies)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避免文化冲突,采取目的语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使译文更接近目的语文化。[3]例如,1954年中国政府为招待外国记者放映了一场越剧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长达10多页的剧情介绍被归化翻译成“OrientalRomeoandJulia”,标题式的翻译言简意赅。译语遵从目的语文化,向目的语读者靠拢,充分考虑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采取了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及思维方式来传达再现原文的内容,使外国朋友立刻对这部经典的东方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如:香云纱(俗称茛绸、云纱),是一种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再用珠三角地区特有的含矿河涌塘泥覆盖,经日晒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顺德作为香云纱传统和标准工艺生产的发源地,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4]协调前的译文:Soundyarnisanexpensiveandcoolsilkfabricwithdyeyamjuice-coatedthroughaseriesofcomplicatedandstrictprocessesincludingcoating,pondsludgecoveringandsunexposure,etc.Shunde,astheoriginalproductionplace,iswell-knownassoundyarntraditionalandstandardmanufacturerwithmorethan700-yearhistory.协调后的译文:Rust-coloredgambieredsilkisanexpensiveandcoolsilkfabricwithdyeyamjuice-coatedthroughaseriesofcomplicatedandstrictprocessesincludingcoating,pondsludgecoveringandsunexposure,etc.Shunde,astheoriginalproductionplace,iswell-knownasrust-coloredgambieredsilktraditionalandstandardmanufacturerwithmorethan700-yearhistory.译文赏析:由于莨绸特有的丝质面料使得人穿着走路会发出“沙沙”响,所以最初叫“响云纱”,后人取其谐音称为“香云纱”。协调前把“香云纱”翻译成“会发出响声的纱”,译文简单地直译,倾向于原文的内容让目的语读者对这种丝绸面料没法产生具象思维。作为源语的“响云纱”与译语的“soundyarn”彼此看似契合,对应其语言文字的转换,实则译语传达的信息苍白无力。翻译是一个自我适应性强、自我调整与自我反省,并能自我再生的系统。[5]作为译者需要承担起跨越时空、基于语境,不断协调两种文化的差异与矛盾的责任。通过直译和音译输出的“香云纱”的文化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实施跨文化转换中彼此对应的理想状态。香云纱其实是根据一系列工序加工而成的,它的主要原料薯莨汁的丝织物,使得面料成铁锈色。协调后的翻译把“香云纱”翻译成“rust-coloredgambieredsilkwithsoundwhenrubbed”,更倾向于目的语读者的思维习惯,这种布料的具体信息经过协调翻译后跃然纸上。顺德美食文化渊源流长,美食文化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向外国食客有效地传递菜肴信息。[6]顺德代表菜式名翻译赏析:姜撞奶:gingermilkcurd;双皮奶:double-layermilkcustard;大良虫崩虫少:butterfly-shapedcookies.姜撞奶为顺德的名小吃,从字面上看是生姜碰撞牛奶,实为姜汁牛奶凝乳,凝乳类似西方饮食中的调味品炼奶。协调前把“双皮奶”翻译成“double-skinmilk”存在误译,此道小吃并非双层皮肤的牛奶,而是结了双层奶皮的蛋奶羹。协调前译语传达的仅仅是牛奶,结合这道小吃烹饪后的形态,协调后吧“skin”替换成了“layer”,因为它并非动物身上的皮肤,而是控制火候与工序加工而成的双层奶皮。在协调补充美食的信息后,运用归化翻译策略调整为:double-layermilkcustard,custard表示形态似蛋奶糊或奶羹。协调后的翻译最大程度地实现了文化传真,使目的语读者充分接受理解其文化内涵。大良(虫崩)(虫少)香脆可口,直接音译无法传达小吃的形与义,(虫崩)(虫少)是一种经过烘焙过形态呈蝴蝶状的饼干,[7]因此(虫崩)(虫少)就被协调替换成了cookies,这是对目的语读者再熟悉不过的烤饼干之类的点心了。顺德名小吃翻译全部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努力使用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的语言表达,从烹饪材料,烹饪方式到蕴涵的深刻寓意,忠实、准确、全面地传达了顺德小吃的具体信息。
(二)异化策略
异化翻译策略是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要求译者向原文作者靠拢,尽可能地把原文特有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使其理解并接受,并逐步融入到译语文化中去。奈达认为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8]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应该在中西方文化的“异”与“同”之间寻求平衡支点。生菜包home-stylelettucewrapwithlife-longfortune。生菜包并非未煮熟的菜,译法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它尊重了源语文化,寓意生菜包是具有家乡风味的,象征长长久久财富与好运的菜肴。顺德龙舟文化历史悠久,每年的农历端午,顺德人以“龙”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的民间活动。在顺德龙舟文化翻译中必须先交待清楚“龙”的文化蕴涵。因为“龙”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截然的差异。英美文化的“dragon”在传说中是丑陋的喷火怪物,是邪恶的象征。而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延续了八千年的吉祥、美好祝愿的象征。例: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顺德人每每都郑重其事,仍保留一系列赛前、赛后的仪式,主要有起龙、请龙、洗龙、投标、转龙头、龙头祭、龙船水、龙船饭、藏龙等。协调后的翻译:Asolemnsacrificeceremonyiscommonlyheldbeforeandafterdragonboatcompeti-tion.Shundedragonboatcustomsretainaseriesofproceduresincludingliftingdragon,solicitingdragon,washingdragon,raisingdragonhead,enjoyingdragonboatdinnerandhidingdragonetc.ThepurposeistosolicitGodforthegoodfortuneofagricultureandlong-livinglife.顺德龙舟民俗文化极具文化特色,如果使用归化法会使民族文化内涵缺失。但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可以原汁原味地传达龙舟文化内涵。“龙”在此处可通过文化协调,采取解释式的翻译策略,翻译为DragonisthesymboloffortuneandbestwishesinChina,方便目的语读者在上下文语境中充分理解龙舟文化内涵。此段翻译中的“请龙”所蕴涵的是举行隆重的仪式,以谦恭的姿态把藏在池塘的“龙”请出水面。此语境的“请”非邀请的“请”,为协调源语和译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用“solicit”表达“恳请”较能契合源语对应的文化内涵。
(三)归化与异化结合策略
任何语言都是开放的体系,它们都有可能经历发展、改变甚至衰退。因此,对于具有充分源语文化能力的译者来说,语言能够转变成美妙的艺术传达。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中西方文化需要互相的理性尊重与包容。协调、调和翻译突破了传统的非直译就意译的界限,在直译与意译之间游刃有余。协调翻译意味着灵活处理目的语与源语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使用归化策略而抛弃异化策略,也不可只采用异化策略而抛弃归化法翻译。例:顺德民间武术历史悠久,明清两代出过武状元和武探花。民国初年,顺德更有武馆数十家,各流派均享有成名。Shundetraditionalmartialartiswell-knownforitslonghistory,especiallyZhuangyuanandTanhuacandidatesborninMingandQingDynasty.关于状元与探花的翻译,既保留源语文化,让目的语读者了解这一中国古代极具历史特色的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传统,可以结合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对文化内涵补充注释。解释式的协调翻译为:ZhuangyuanandTanhuameansthecandidateswhowonthefirstandsecondtopplacerespectivelyintheNEL(nationalentranceexamination)fortheselectionofnationaltalents.
(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