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言稿结束语

发言稿结束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发言稿结束语

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第1篇

艺术节作为城市的集中性公关事件,将艺术观光、艺术展览、艺术交流、艺术品交易等活动综合于一段时期密集举行,是一种重要的城市营销方式。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威尼斯双年展等都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艺术节对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1. 对塑造一个城市的文化品牌形象和整合城市资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展示城市魅力,强化地方意识、提升地方声誉的文化影响。

2.举办艺术节是文化旅游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节对发展文化旅游,提高城市魅力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延长旅游目的地的生命周期、促进旅游目的地文化艺术设施的建设、增加消费模式的多元化的经济影响。厦门是我国重要的滨海旅游城市,这种影响显得更为重要。

3. 艺术节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的对于城市艺术空间的认知。艺术节事的举办和开展涉及城市空间的各项场馆设施特别是艺术场馆,这些设施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区域,通过不同的时空组合呈现出自身的完整形态,大众在参与艺术节的同时,获得城市意象的艺术空间感知。

XX年厦门提出了建设“艺术之城”的目标。厦门文化艺术各项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投资建设国内一流的如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公共设施和场馆。与此同时,厦门也举办了多项艺术节事,如鼓浪屿国际钢琴艺术节、世界合唱比赛、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文体赛事,提高了市民人文素养,展示厦门城市魅力。但是,很可惜的是视觉艺术的大型艺术节在厦门是缺席的,这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

我个人觉得厦门举办视觉艺术的艺术节事应该:

一是突出差异性,主题鲜明,定位明确,形象清晰。

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132-02

学习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同时学生还应该极力的配合教师的教学。高中数学相比于初中数学而言,在内容的复杂程度上有所提升。学生出现难以适应的状况是极为正常的。只要教师做好了初中与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这种不适感将会很快消失。

一、高中生和初中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比较

1.课前预习方面的差异。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几乎很少对学生的预习做相关的指导,以致于众多学生都直接忽视了课前预习的环节。相反,高中生一般在上新课之前都会做足预习的准备,在教师长期的督促下,学生很快就能形成预习的习惯。

2.课上记笔记的差异。上课记笔记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初中生在课堂上虽然也会做一些笔记,但基本上都是一种盲目的记,分不清主次。而高中生则不同,他们会习惯性地记笔记,了解哪些知识点属于重点,哪些知识点不需要做笔记。

3.课后复习的差异。一般初中生很少会做课后复习,有些学生即使进行了课后的复习,也只是随便看看,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过的例题,根本都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更不用说找一些练习题做了。而高中生则经常会在课后进行复习,除了会复习课堂上的一些例题外,还会从相关的课外书籍中找同类型的练习题。

4.总结上的差异。由于初中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基本上很少对自己所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然而高中生则不同,因为他们了解总结的重要性,再加上先天知识结构的相对完善,他们会经常做一些归纳和总结。将课堂上学到的一些公式和定理应用到相应的例题之中。

二、初中教材与高中教材的比较

1.高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1)知识点太多,结合面很广,题型不好抓。相比于初中数学,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要多很多,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之后,又添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有一些知识点甚至只有在大学才有。比如统计案例、算法初步、对称与群、矩阵、框架以及幂函数等,在这些新增的知识点中,很多甚至连教师都很少接触。此外,在高中数学的考试中,一般都不会只涉及到一个或者两个知识点,很多题型通常都是很多知识点的融合,因为高中数学的知识点很多,所以结合的面也就极为广泛,学生和教师往往都很难抓住考试的题型。比如数列与函数的结合,数列与圆锥曲线的结合,圆锥曲线和向量的结合,向量和立体几何的结合,导数与函数的结合等。

(2)量多,学习的时间少。相比于初中数学的科目,高中数学科目增加了许多,而且每一个增加的科目都属于学习的重点,都会进行学业水平的测试,因此,学校给每一个科目的上课时间不是很充足,由于高中数学的难度大,知识量也很大,所以教师在上每一节课时基本上都属于新课的范畴。学生进行练习的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学习数学和教师教授数学都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

(1)知识含量少,时间很多。因为初中的学科很少,自然分到每一个学科上的课时量就多,数学是初中生学习的一大重点科目。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知识量相对比较少,所以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

(2)原题出现得非常频繁。因为初中数学在题型上非常有限,很多高校在出考试试卷时都只是围绕着几个固定的题型,所以在初中数学的考试中经常会看到同一个题型的出现。有的甚至是上次考试接触过或者书本上出现过的原题。

三、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衔接策略

1.循序渐进,避免焦躁。因为学生的年龄都还小,没有丰富的阅历,因此,一些学生很容易出现贪多求快的焦躁心理。甚至有些学生还抱着“临时抱佛脚”的心态,想通过“冲刺”获得高分数。有些学生只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开始得意,遇到了难题很容易陷入颓废的状态。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习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决心的过程,关于初中数学的学习并不能一蹴而就。

2.利用旧知识来衔接新的知识。对刚入学的高中生而言,其大脑中所存留的还只是初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刚进入高中,很难一下子去适应高中的数学教学。所以,高中的数学教师应该对初中数学教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除了学习新的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引入和复习。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进行新知识的引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3.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只是传授一些数学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因为学生在刚刚进入高中时不具备学习上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高中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这种心理,为他们量身打造“自我监控表”,这就要求学生每天都能够按照实际的学习状况来填写该表。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和教师就可以真正的看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4.适当地鼓励学生。虽然高中学生没有初中生那么幼稚单纯,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需要父母和教师的赞赏和表扬。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因此,只要学生在学习上获得了进步,哪怕很小,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在学生眼里,教师鼓励的言语非常重要,是一种肯定,可以证明自己所付出的汗水没有白费,教师恰当的鼓励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

5.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高中数学而言,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教师教学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学习数学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当然,只注重题海战术,不注重积累也是不行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做好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对于学生学业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衔接的过程中,应该将创新精神和善于思考的精神贯穿到整个过程之中。争取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在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应该将传授方法和转变思想相结合;学生探求与教师指导相结合;个别指导与统一指导相结合;教法与学法相结合;课下复习与课前预习相结合。帮助学生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志峰.高中数学学案教学的一个案例――再谈高中数学学案的设计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9).

[2]陈祖枢.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0,(13).

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第3篇

数学问题的解决,就是对数量问题的解决,探索题目的关系和结构,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般来说,学生的练习只是为了得到一个解决方法,如果仅仅局限于一个解决办法,学生思维就会被动茫然,缺乏足够的信息处理,思考空间比较封闭.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课本上的例子只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思维受限,受到“只有一个解决方案”的误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知识网络的建立,导致知识分散.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应该适当地给出一题多解方面的训练,这样不仅使学生熟悉优化解决问题的过程,拓展思维空间,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还能够形成不同的思维发散的方向,对数学学有益处.

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具有技巧性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精髓,灵活地使用解决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技巧,巧妙地变形的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联想求解重要的手段,适当的旋转,公式变形,是解题方法的共同点,提高思维能力,通过不同的立足点解决问题.培训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的僵局,提高分析思维能力.长期的训练,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

二、一题多解培养逆向思维

根据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过程的方向性可分为正向思维(传统思维方式)和逆向思维的两种形式,它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但是同等重要,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然而,目前的高中课本的内容很少涉及逆向思维过程.这限制了逆向思维的发展,一些问题,想用正向思维的方法去解决,往往会造成不便,这就要求我们寻求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逆向思维的解题思路明确,就要求我们使用逆向思维去解题.

例一道向量函数的多解

三、一题多解培养创新思维

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教学 通识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中的公共艺术教育在当今已经成为人文教育领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通识性核心价值理念则直接涵盖促进人的全面综合发展和培养塑造人的性格的作用。因此,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课程在高校开设,其目的是旨在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情感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对深层次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激发学生交流表现能力和切实能解决事物关键核心问题的能力。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各方面具有现代“意义”进程在不断加快,教育教学改革作为现代社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国内的一些高等院校有序进行着,所以在这种大的背景和环境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正越来越被大众所广泛重视。与此同时,通识性价值理念也在不断被人们所熟识。当今世界变化飞快,信息技术正在被全球所共享,而通识性价值理念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这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和“时尚”。赋予它一个新的专业名词为通识性教育价值,这种教育价值的核心理念在于把知识传授给大学里面那些非专业、统修或普修的、需要艺术知识的学生,它的最终教育目标在于适时培养学生的能力。

此外,高校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主要教育内容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培养人才中的核心意义和首要价值主要是体现在教育性艺术的功能上面,这是因为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人文素养上的教育,它首先需要面对的是青年在校学生,这就和英语、政治、体育教育一样,都是针对全部在校学生所必须施行的一种非主修专业的艺术通识性教育,它作为高校综合全面素质教育的一种类别,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学校所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来不断提高自身对艺术作品的赏析、鉴别以及洞察审美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取得可以使自身性情逸趣和心灵感悟得以陶冶和净化,并能使个人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可以说,公共艺术教育在精神教育这个层面与通识性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

但是从目前的前期调研的情况来看,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的实施情况并不容乐观,很多院校即使在实施也是流于形式,这种现状究其原因是理念和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疏通和解决。

因此,让高校能真正实现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条路走下去还有许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难题需要去破解,如何解决这些的问题,又如何能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理念结合起来去构建研究,真正做到人文与艺术教育相融合后,使“全宽通”的教学理念,能在艺术类课程中开创出新的教育实践意义,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深思的问题和研究的焦点所在。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展开研究。

第一, 我们来详细例举些国内外关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首先在国外,比如在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大学、普林斯顿等世界著名的一流高等院校都对艺术教育十分重视,这些知名的老牌院校不单是对艺术专业教育的重视,更是对所有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普识性上尤为重视。

全面发展人的自由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所在。伟大的教育学家纽斯特在《大教学论》一文中提出了普智教育的思想体系,他的主张是把所有事物教授给所有人们的所有艺术,这个主张其核心思想在于寻找一种能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到知识的教学方法,实在的希望人们都可以得到完善的教育,这些教育可以使人们能力和精神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早在十八世纪,席勒作为一名德国美学家第一次完整全面地提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结合的概念。他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特定专门的理论来进行深入研究。到了二十世纪开始,西方学术与理论界对艺术教育的研究发展进入了“快速路”,其中重要的现象在于许多高校开始极其重视开设或增设艺术类等相关教育课程,以达到着重培养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目的。

美国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颁布《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个标准提出后,明确规定艺术教育适用对象为所有在校学生,要求所有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艺术教育的权利,并切实保证了每一位学生艺术学习过程中所享用的资源和各种软硬件条件。还有在英国,大到各级政府教育和相关各个部门,具体管理细化到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方案的实施,都能充分展现出普及艺术教育在院校所受到的重视程度。 再比如德、意、荷等西北欧诸国也都将艺术教育作为评估本国教学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和考核指标。如柏林大学共有十几个学院开设各种艺术类相关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的需要来进行选择。纵观所述,在国外,教育培养的各个年龄阶段艺术教育所构建的体系已经相对比较完备了,它的地位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中也真正得到确立。

下面我们再来讨论下国内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这些年来国内有比较多的专家学者对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开展了各种不同层次的研究、实践和探索。比如,中山大学的程廷良在《在高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一文中提出,艺术教育是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和个人全面发展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中南财经大学赵毅在《通识性思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其功能性的展现》一文中明确指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在高校教育的实现途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作用对大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情操的提升都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可以说国内教育专家们对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人所产生的作用,以及对其它一些学科的直接和间接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个过程既要追求艺术自身的价值,还要追求艺术教育外在的价值和内涵,只有将这里外结合起来加以运用,才能真正符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

第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问题主要根源所在。

首先,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其目标宗旨在于让学生获得更多自由的教育的机会。然而当今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讲授质量偏低,主要是因为其通识性价值理念没有很好地具体运用到课程中去。没有摆正通识性中这个“通”的内涵与专业讲授中这个“专”的关系。毕竟很多学生几乎不懂艺术,教师如果还拿专业课程的教授方式来教公共艺术课程,这样对非专业学生来说,其各种能力的提升是起不到实质作用的。

其次,公共艺术教育的所开设的课程数量较为缺乏。以前期调研的本省数所本科院校情况来看,公共艺术课程主要集中在音乐和美术类专业,具体课程的开设门数也是屈指可数,这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公共艺术教育指导意见,出现较大的出入,而且对学生选择公共艺术课程的条件也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并且在有限的开课数量的前提下,只要修完2~3门艺术类课程就可以获得学分,且不能超过这个数量的上限,这些规定的制定就使得那些对公共艺术感兴趣,渴望学习艺术的学生的学习机会被限制了。

再次,在公共艺术师资配比上也普遍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调研中发现,许多院校专职公共艺术教师占所在学校专业教师比例缺口教大。同时,许多院校在招聘教师时候并没有将公共艺术老师作为一个特定教育人才来招聘或引进。所招入的教师在专业上面是比较专业的,但是“通性”教学能力不足的局面,这样在公共艺术课程讲授的时候,课堂教学就会相对刻板,不能很好地将艺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专业进行融合讲述,自然也就无法实现公共艺术课程的理想教学效果了。

因此,高校教师在讲授公共艺术课程时候,要尽可能全面考虑接受这门课程的学生的特点,关心和考虑这些学生对课程理解和接收的能力,及时掌握其接受的程度,切不可以按照给艺术专业学生授课时候的思路和理念来讲授公共艺术课程,如期不然,其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性价值结合的拓展研究理念也会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

第三,以上这些是公共艺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国内院校可以较好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在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性教育价值理念成功结合的经验,并根据中国自身的国情对这些经验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转换,并最终上升到立法的层面来加以严格贯彻和执行,这样才能将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理念构建结合的设想真正变成现实,让广大学生能真正从中受益。

其次,高校要切合实际地完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设置并保障其正常运行。这就需要高校的专家和行政机构的决策者们更新观念,不断丰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方式,比如研究和讨论结合的方式。因为研讨式教学方式,能使得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将通识性价值理念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使得课程讲授内容朝着多元化的目标不断迈进。同时,这些目标在迈进过程中还需要建立配套的公共艺术课程评价机制来对其成效的优劣进行检验。

再次,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将专业和通识融合的师资队伍发展起来,这是保证公共艺术教学质量优劣的重要前提之一。同时还要将师资的专职性因素考虑进去,因为非专职的公共艺术教师其责任心和敬业程度都会大打折扣的。

最后,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专长来发展校园艺术文化建设,这样可以从侧面来支持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促进隐性课程的发展,比如说各种类别的艺术文化艺术社团、话剧社等。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学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这样既有效促进了校园文化发展,又可以繁荣校园艺术文化创新,可谓一举多得之举。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高校在这些年在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上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公共艺术课程在实现通识性教育理念构建和综合运用上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虽然实际情况暂时如此,但我们坚信,随着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发展,我国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与通识性价值结合的理念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

注:本论文为2014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课题名称:基于通识教育理念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构建与研究,结题成果。课题立项编号:2014SCG215

参考文献

[1] 赵毅.通识性思维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其功能性的展现.中国教育学刊.

[2] 朱新宏.公共艺术实现价值对现代高校教育的所产生的作用和意义.教育发展研究.

[3] 程廷良.在高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教育理论与实践.

发言稿结束语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of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 in Guangdong Province,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challenge of the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 analyses the needs of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ach industry in order to give a hand to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conclud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 service industry is the main method of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关键词: 高技术服务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Key words: high tech service;industrial structure;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147—02

0 引言

高技术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外延,主要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通过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为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能耗低、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的专业化服务的新兴服务业。2012年1月,国务院公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大意义。随后,广东省也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推动重点领域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打造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集聚区,加快建立健全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国际化的高技术服务体系,为我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支撑。由此可见,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研究,探讨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如何对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帮助,以及目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一些建议。

1 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

高技术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广东省高技术服务业起步早,发展迅速,在“十二五”规划中,广东省提出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15年全省的信息技术服务业、研发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生物技术服务业、数字内容产业等重点发展领域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批专业性强、优势明显、技术和附加值高的产业基地和集聚区。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GDP达到5.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10.0%,其中第三产业完成23808.46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45.2%,增长9.1%,说明服务业的发展在广东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比重。

1.1 广东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特征

1.1.1 高技术服务业对广东省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011年底,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3808.46亿元,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8%,第三产业税收收入比重不断增加,对广东省整体的国民经济发展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高技术服务业的运行和发展模式很少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且具有专业性、高技术性、创新性和绿色环保节能的特点,能够给广东整体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绿色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1.1.2 高技术服务规模、种类不断扩大和功能多样化 研发设计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等一批广东省重点发展的高技术服务业在迅速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截止到2010年底,广州开发区引进的服务业外资金额首次超过工业项目,达到56.45%的比重,而且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突破26%。目前广州、深圳分别建立了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预计到2015年分别收入达到7500亿元和42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