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发展;员工制

一、问题的由来与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开始慢慢落后于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大部分家庭家政服务的企业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员工的培训和技能达不到需求者的要求和标准。另外由于管理问题,还存在着消费不放心,服务人员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乱象丛生的现实,倒逼市场规范的探索。幸运的是,越来越多的家政从业人员,家政公司,主管家政服务的部门,已经开始就规范家政服务行业进行积极的探索。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制”似乎成了三者之间比较容易接受的规章制度

二、研究的意义

家政服务行业的出现是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水平提高,从而产生的一种便民性有偿服务活动。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家庭服务的需求种类越来越多,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原来城镇中的一些中小家政公司和中介公司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用户的需要。从而,健全完善的家政服务体系,对社会上的零散失业人员、农民工、和下岗人员进行招收―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安排工作―后期管理。实施家政人员“员工制”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规范了家政业的杂乱现象,使客户得到更好,更优质的家政服务,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从理论方面来看,本次研究探索,可以在家政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出其现在存在的优点和缺陷,借鉴西方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脚步和现在的国情,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管理模式,即我国刚刚推行的“员工制”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刚刚推行。还处在摸索期,所以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改善。从现实方面来看,目前家庭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家庭服务需求还不相适应,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针对家庭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因,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促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发展和良性运行。

三、家政服务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全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家政服务作为新兴行业迅速发展。但在其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制约因素。这些因素致使当前的家政服务业提供的服务与城镇居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不相适应。

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看,城市家政服务业是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就业新领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促使一部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而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全部从业人员的26%,与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40%、发达国家60%以上的比例尚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从另一方面来看,就是吸收就业的潜力。

从城市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来看,目前家庭服务员的数量不足以满足城市的需求。城市家庭4-2-1的结构、中国老龄化的严重、现代化的生活及劳动的社会化,都促使人们产生对家政服务的需求。因此,家政服务行业在城市原有就业岗位之外,又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家政行业的发展,还能带动内需,增加国民经济总值。因此,家政服务行业在未来一个时期内,将为我国城市开发就业岗位做出贡献。

从提供的服务和雇主得到的服务来看,现今城镇中人们对家政服务的种类和质量大大提高了。而目前家政业服务人员众多,但层次分类不明确,优质家政人员稀缺。这就造成了家政人员找不到工作,雇主得不到优质的服务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家政业的良性发展。

为促进家政服务领域就业的健康发展,提出现存问题。

1.传统观念的影响

家庭服务员作为从传统“佣人、保姆”发展起来的新兴职业,在观念上尚未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家庭服务员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遭受城市人的污名化过程,带着“侍候人”、“低人一等”的头衔,被社会上一些人瞧不起,得不到用人家庭及城里人应有的尊重。

2.家政服务员法律意识低下,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大部分家政服务员出身农村,没有经过系统的文化教育,对于相应的劳动法、民法更是了解甚少。他们在劳动的过程中不清楚自己的劳动权利与义务,当遇到劳动纠纷时,更不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人在职业道德上居然出现问题,无法保证工作的稳定。

3.缺少专业培训,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参差不齐

家政服务市场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开展不足。由于职业技能的缺失,致使家庭服务员的服务质量低下,用户对家政服务员提出的素质要求难以实现。影响家政服务健康发展。

4.社会排斥问题影响城市化进程

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广大农村妇女进城务工,从事家政服务行业。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导致城市和城市人对家庭服务员的排斥,从而使家庭服务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阻碍城市化进程。

四、家政服务公司未来的选择

中国经济现在正在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未来的家政服务行业很有可能成为城市中的支柱产业。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解决了城市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而目前家政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不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简单的中介制和会员制已经不能够满足城市家政服务业的发展需要。现在国家正在推出家政公司“员工制”管理模式,以北京为试点,正在逐渐向城市扩张。以点带面逐渐开始实行这一机制。

目前“员工制”管理制度还处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它解决了很多问题,如: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用户得到优质、安全的服务等。但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如:企业承担风险过大,员工不愿承担相应的保险费用,管理系统还不够完善等。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个人觉得应该制定标准和规范,运用现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和新的管理制度来发展服务业。按照要求对员工进行统一招生、统一培训、统一考核、统一持证、统一安排工作、统一后期处理。不断完善家政服务业,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进.家政服务业的“非正规性”与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研究,2004(5).

[2]王瑞.论家政服务业的潜在社会价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家政服务业 云南省 问题与路径探究

家政服务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是因为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主要是因为我国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末、90年代初。1983年11月,在北京注册成立我国第一家家政服务公司,[2]这也标志着我国家政服务业开始“起航”。随后,各种类型的家政服务机构在全国各地相继出现,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出现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的繁荣景象,主要基于以下两点: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对生活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遵循“优胜劣汰”的社会规则,使得一些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裁员也在所难免,为此一大批城市下岗职工失去了生活来源,需要另辟蹊径,寻求“他法”;此外,一些农村中青年因为土地流转等原因[4],失去了生活保障,必须投向市场,获得生活来源,向市场寻找就业机会;还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面对巨大潜力的家政服务业市场,也投身于家政业。以上三种情况,均为家政服务市场提供了劳动力市场。供给市场,为满足需求市场提供了可能。

然而,由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国内整体需求以及就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国家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以及缓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等问题,在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形势下就业工作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意见的指导下,商务部联合财政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了《关于实施“家政服务工程”的通知》,这也标志着我国家政服务工作的正式启动。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作为当前“一路一带”重要的开发地区,抓住发展的时机,以及结合国家资金的赞助与政策的指导,家政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随后,按照商务部的要求,云南省以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为支撑,以企业连锁网店为主体,以人员专业培训为保障,带动云南省整个家政服务行业集约化发展,不断提升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水平。在此基础上,云南省针对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涵盖的内容,均依照相关规定展开。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高标准地建设家政服务网络中心;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推进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地发展;根据《中小专业型家政服务企业建设规范》的规定,扶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按照《家政服务员培训大纲》,培训家政服务人员。一系列的工作,都在相关规章制度下,有序开展。与此同时,通过几年的发展,拥有了切合实际的做法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一、经验及做法

(一)品牌的创立

对于低利润的家政服务业而言,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无法实现广覆盖、多渠道的宣传工作。因而,更多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将企业的产品推销出去。虽然低利润的行业,但是企业还是非常注重企业形象的塑造和品牌的建立。一方面,主要通过向有关部门注册商标,形成统一商标和字号,以及统一企业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服以及证件等,形成统一的企业形象标识,有利于人们的辨识。另一方面,注重企业的全局,将所有的直营店或者加盟店都使用统一经营模式及统一管理制度,不仅方便管理,也有利于企业内部的整合,形成完整的一个整体,良性发展,巩固其形象与品牌。

(二)经营理念的转换

企业经营目的就是营利,而营利需要企业适应市场需求的改变并及时调整与改变。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家庭服务社会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形成更多的消费需求。为此,企业经营理念进行了2个方面的转换。

其一,服务内容的拓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理念,增加服务功能和内容,实现了公共服务、信息对接、运营管理、系统维护和质量保障的功能以及将服务内容逐渐扩展到家庭服务、维护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物业、管理、社区导购、房屋租售、人才招聘、法律服务、生活百事、餐饮服务、旅游服务等行业。

其二,宣传方式的转变。随着手机和移动网络的普及,对于宣传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家政服务企业自行研发了家政服务手机版的应用软件,方便顾客访问网站和及时得到帮助。经营理念的及时转换,使得企业抓住了商机,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供需对称的目标。

(三)规范化、职业化的管理模式

社会化分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人们工作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云南省家政服务业非常注重规范化和职业化的管理,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

一是资金使用的规范化。各地州市实行专款、专账、专用,严格执行商务部和财务部对于促进服务业发展而联合《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的要求,并且严格按照《小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要求进行会计核算,规范使用资金。

二是服务人员的职业化。承办企业与当地的职业培训学校或者现代教育培训学校合作,对下岗工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弱势群体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培训适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而增加他们的社会价值。

三是服务人员的规范化。对于一些高空工作和外墙清洗以及特种作业的人员,需通过学习考核合格,并持有由相关机构发放的《安全资格证书》或者《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服务,规范了人员的操作行为,也保障了服务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一)家政服务企业规模较小,整体规模呈现下坡趋势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家政服务企业总体规模较小,整体规模呈现下坡趋势。一是中小企业规模相对偏小,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不具备自身完善发展的实力,无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使得企业存活率比较低,最终走向停产阶段。二是大型龙头企业在起初的财政补贴帮助下,发展迅猛,规模迅速扩大,但如今由于需求判断偏差等原因也难以维持发展,其网店保持率逐年降低。

(二)家政服务企业实际业务量较少,整体运营呈现低迷状态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得到财政资金补助的公司较大范围地建设了网店,基本覆盖城区,有效地实现了居民的可接近性。但实际情况并不乐观。由于资金运行的压力、市场竞争、不合理的规划与布局、运行成本不断增加、收费标准的欠缺、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等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得承办企业效益无法达到预期标准,总体运营呈现低迷的状态。

三、路径探究

基于家政服务企业规模较小和实际业务量较少等问题,结合云南省省情,针对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科学规范行业发展

任何一个行业市场的成熟,都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实践与发展过程。而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在我国依然属于起步阶段,则需要政府的逐步扶持。建议:一是加强政策和服务指导。及时把国家、省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传达给家政服务企业,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经营,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继续务实地指导和帮助家政服务企业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困难。二是搭建平台和促进就业。支持家政服务企业创新经营模式,鼓励单位和个人以加盟、连锁、承包、租赁的形式加入到试点企业,实行统一模式管理,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家政服务体系,使家政服务供应上档次、上质量、上水平。三是强化管理和良性发展。加强对家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指导和协调,加大推进家政服务网店网点建设。四是建立家政服务的行业规范体系,包括制定家政服务人员的准入规则、技能培训体系、行业监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等,减少服务人员的心理负担,保障服务人员的基本权益,尤其对于家政服务业的关注,规范家政服务市场,明确雇主、家政服务人员和家政服务机构三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义务,高效地完成工作与任务。

(二)扩大家政企业服务范围,满足多种需求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供需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只有能够敏锐感觉到市场需求变化,并且能适应市场,及时调整战略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而,建议企业在获得政府财政资金补助的同时,还需要有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较为敏锐地捕捉到市场变化的信息,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管理模式,继而转换运转模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文.欠发达地区家政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以贵阳市为例[J].管理观察 2014(35).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孟彩娥,家住眉县汤峪镇尖嘴石村二组,虽已步入年迈,但她精湛的技能,正直的人品,诚实的性格,待人如至亲的情怀,不嫌脏,不怕累的精神,啥活都能干,啥活都干得好,是对她多年来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最好诠释.她已成为宝鸡亿康家政公司事事拉不下,服务质量好,员工赞,雇主夸的服务标兵,一面德才兼备文明服务的旗帜。

一.把学精技能作为立身之本。孟彩娥深知打铁还需本身硬,她把学习家政理论,掌握家政服务技能,当作合格家政员的根本,她把学习叫做强身健体,在培训中她如饥似渴的听讲,马不停蹄的记笔记,课间也不失时机的与学员交流,课余自个模拟练习,并书写了大量的学习心得,她善于抓重点,勤于学习,她对人体正常血压、心跳、呼吸和室内温度、湿度及各种菜品制作的油温,婴幼儿饮食的剂量、时间间隔、温度等数据背得滚瓜烂熟。她乐于助人,帮助文化程度低的学员讲重点,手把手的模拟实操,在互帮互学中技能进一步提高,扎实的学习,为做一个合格的家政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把管护老人作为亲人对待。她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寓于管护老人工作之中,她以敬重之心、孝敬之情管护老人,她几乎是医院重病陪护的专业户,像在家里一样像对她的亲人一样,照顾年事已高的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她把老人病人当作小孩一样护着哄着,想尽千方百计让老人吃得好睡得好,不论陪护的老人是何状况,她总是笑盈盈、喜呵呵的,有些老人大小便失禁,她不厌其烦的管户及时的更换衣裤,有些老人随意发脾气,她总是笑脸相迎,顺着她逗她了,有些老人言行连其子女都讨厌,她常说:“老小老小,别嫌弃。”她的忍耐,她的大度,她的优良品德,受到所有雇主的赞赏,一位雇主深情的说:“管父母是儿女之责,尽父母是儿女之孝,阿姨替我们做了,感谢之情难以言表”,人间的真情成为美好的定格。

三.把看护婴幼作为子女呵护。她在看护婴幼中,首先建立在婴幼儿是家庭的未来、祖国的未来的利益之上。以含在嘴里怕她化了的心境去爱护、呵护,根据婴幼儿的特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看护吃喝,定时定量洗澡,严格控制温度,衣被洗涤与其它衣物严格分开,及时更换,婴幼儿出现的不良习惯及时纠正。给幼儿教画画,教识字,时刻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一旦小孩生病急,怕是半夜,她比其父母都心急,正是她是为视人为己的情怀,婴幼儿的家人无不赞扬。

四.把亿康家政作为家一样爱护。她严格执行公司的规章制度,无论是管护老人或婴幼儿,不论陪护对象生活能自理或不能自理,都愉快的工作,不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只要公司安排任务,她都设法克服一切困难立即到岗,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陪护中,严格服务规程,用心谋划用情做事,各项工作井井有条,对陪护对象体贴入微,俨然像一个老厨师,老月嫂,老护士,她在哪里工作哪里就有笑声和欢乐,她精湛的技能和热情的服务使很多患病的老人康复,很多婴幼儿长得白白胖胖。卓越的服务,赢得所有雇主的夸奖,有些雇主为了感谢另外付工资,她说公司有规定,这是我的份内事,有些雇主服务结束,私自介绍其她工资优厚的事,她说我是公司的一员,必须经过公司,一流的业绩和良好的口碑,造就了她明星服务的金字品牌。她已是64岁的老人,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家庭盈实,但她热爱家政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公司多次劝她回家享享清福颐养天年,但她说我还能干也能干好,她已成为劝都劝不走的明星家政员。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一是健全机制,夯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基础。二是加强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应有的功能。三是强化推介,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

山东省滕州市龙泉街道坚持把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载体作用,不断创新学用模式,搭建了就业再就业工作平台,促进了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一是健全机制,夯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工作基础。为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龙泉街道在完善接收站点的原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设备管理责任机制和站点资源闲置追究机制,月督查、季检查、半年点评、年终总评的“四连环”工作机制和“一机多用”、“一站多用”应用机制,使广大社区居民群众“有了疑问网上查询,有了困难网上求助,有了线索网上举报,有了见解网上发表”,促进了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为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加强培训,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应有的功能。龙泉街道坚持把做好就业培训作为实现就业再就业的重要前提,强化再就业技能培训,积极整合辖区教育资源,初步建立起以街道远程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为补充,内容涵盖职业指导、岗位信息、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的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各社区居委远程教育接收点负责收集辖区内居民的培训需求信息,根据培训需求,抽调师资力量,确定培训计划,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在培训中,坚持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充分发挥致富能手和科技明星的典型示范作用,帮助下岗失业人员提高就业能力。

三是强化推介,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街道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大用工推介力度,对经过技能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由街道远程教育管理站将人员信息编印成册,在各类招用工网站上集中推介,并在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集中推荐。同时,街道注重开发社区家政服务岗位,先后发展了非全日制、临时工、小时工等就业岗位,并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在各社区、居委进行推介,鼓励下岗人员从事社区服务和家政服务工作,安置大龄失业人员就业。

家政服务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一、以中心建设为主线,强化内部管理

乐亭县巾帼家政培训中心自*年4月成立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中心以初具规模,各种教学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并且具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和较高的教学素质。中心围绕所设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针对社会需求及学员要求,开设了《家庭保洁》、《下水道疏通》、《月嫂》、《中老年人家庭护理》、《养花知识问答》、《奶牛养殖》、《社交服务礼仪》等课程,结合理论课程组织学员实地参观学习等,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了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广大学员及全社会的一致好评。去年一年,培训中心共招收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女劳动力等学员近1000人次。

对于中心的建设情况,单位主要领导非常重视,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以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和学员素质优良化为管理目标,按照《民促法》,中心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科学规范管理,制定了《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办学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领导班子统一思想,带头学习,认真负责,严格制度,使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了开阔视野,拓宽教学思路,学校领导多次到北京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根据社会用工信息设置相应的家政服务专业课程,组织教师定期业务培训,并组建成立了家政服务培训教学评价小组、教师考核工作组、学员评价及管理工作组、课程设置及学生选课指导工作组,各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系统的制定了《年度教学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

去年,学员大部分是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女剩余劳动力,虽然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技术,但在家政服务专业技能上基本是空白。根据这种情况,中心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思想与业务等方面的学习与交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使教学思路适应变化的需要,更好的全面完成了学员培训计划。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专业基础因人施教,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溶入社会实践,积极为参加培训的学员联系用人单位,为他们铺就业路,搭就业桥。

二、丰富授课内容,做大做强"妇"字号家政品牌。

按照上级妇联要求,针对就业需求和学员要求,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课程,必修课为《职业道德》、《劳动法常识》和有关的再就业优惠政策;选修课包括家政服务的多项技能培训,主要有:中老年人家庭护理、科学看护婴幼儿、如何当好月嫂、家庭保洁、钟点工及疏通下水道等。今年我们又新增择业观教育、服务礼仪、社交礼仪等课程,围绕"家"字做文章,不断丰富授课内容,准备聘请北京教授、**、县农口部门专家授课,采取集中培训为主,自学、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懂家政知识、知家政礼仪、能家政服务、长家政技能的月嫂、宴嫂、护嫂、洁嫂、厨嫂。

三、灵活培训形式,搞好岗前培训的新突破

为使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立足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不断拓展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做到了三个结合:一是授课与参观相结合,改变那种单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的传统模式,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加大外出参观学习的课时;二是学习与应用相结合,把培训时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便牢固掌握,避免"纸上谈兵"的培训方式;三是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使学员更好地把教师传授的知识稳固掌握,给其自学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此,我们选树了一批下岗再就业明星,为打响"妇"字号家政品牌,我们建立了"妇"字号基地,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到下岗再就业明星李述静、张建侠、申素英等创办的华烁公司、御名园食府、远大瓦厂和大学毕业自寻创业路的陈杰的海水孵化养殖场等民营企业进行现场参观,通过理论授课、现场参观、典型教育,进一步转变学员的择业观,使他们尽快适应形势需要,勇闯就业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四、开展定单定向上岗,落实就业上岗的新突破

培训是手段,就业才是目的。我们还立足职能,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在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使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到多种技能的同时,我们注重就业实效,积极帮其联系就业单位。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采取自谋职业和组织起来就业等多种灵活的就业形式,广辟就业渠道,早日实现就业。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一是积极与县再就业局、人才市场配合,举办就业洽谈会,为学到一技之长的学员搭就业桥,铺上岗路。

二是与县内外多家合资、独资企业建立用工供求关系,发展订单定向上岗,有针对性地培训专业人才,安排学员就业。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中厚板厂,恒安薄板厂,汽车零件厂以及承启大酒店、信达集团和远洋宾馆等就业需求量大的企业,并与这些企业挂钩,为他们急需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签定劳动就业合同,使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一技之长,争取早日走上就业岗位。

三是延伸就业渠道,组织县内优秀女老板、女经理,建立"妇"字号基地,以典型人事影响学员,使他们树立敢闯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激励他们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积极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建新岗、立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