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第1篇

孕妇因孕4周孕1产0,于2006年9月5日入院,入院时孕妇神志清楚,于入院前1小时出现不规律下腹坠痛,当日9:00给予蓖麻油40ml口服,13:00出现规律宫缩,产程进展顺利。宫口开5cm,行人工破膜,羊水清,后宫缩2~3分钟1次,持续30~40秒;行阴道检查宫口开全,宫颈边厚,产程进展停滞,14:00给予5%葡萄糖250ml+催产素5U,4滴/分静滴、持续氧气吸入,但活跃期停滞,经加强宫缩后阴道试产2小时,产程仍无明显进展,胎心<120次/分,有宫内窒息征兆,于17:00在腰麻下行新式剖宫产术,5 剖腹产女婴,胎儿娩出后全身皮肤苍白、口唇苍白,无呼吸、心率不规则,评分3分,为苍白窒息,急给予抢救。

抢救方法如下:首先迅速有效的清理呼吸道,胎儿娩出断脐后,仰卧位放在温暖的抢救台上,立即用干净纱布擦净口腔、鼻腔、咽喉的黏液及新生儿身体上的羊水,并迅速用吸痰管吸出口鼻腔和咽部的黏液和羊水。然后刺激呼吸,用手指轻轻弹击新生儿足底及使用促醒药纳洛酮0.03mg三角肌注射,同时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3L/分。其次循环兴奋药的使用,0.1%肾上腺素0.3ml脐静脉推入。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给予维生素k15mg肌注。还要注意保暖。出现酸中毒时应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5ml+25%葡萄糖10ml脐静脉推入,5分钟内注完,抢救10分钟后新生儿自主呼吸恢复,面色逐渐转红,继续保暖,侧卧位吸氧,生命体征平稳后由专人护送至新生儿室。

护理体会

术前准备:除传统剖宫产术的准备,重点了解剖宫产术的指征,对于胎儿宫内窘迫者,立即给产妇持续吸氧,手术室内除准备必要的器械药品外,还应通知麻醉师做好相应的抢救准备。抢救药品包括:0.1%的肾上腺素,盐酸纳洛酮、阿托品、洛贝林、5%的碳酸氢纳、10%的葡萄糖、25%的葡萄糖,维生素K1等。物品主要有:新生儿黏液吸球或吸管、直达喉镜、全套给氧装置、新生儿给氧面罩,气管内插管、脐静脉导管、麻醉用气囊不同容量的注射器等。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第2篇

方法:对4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2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9例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护理和治疗,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47-02

1临床资料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出生和外院转入我科的新生儿中,有42例发生窒息。 其中男26例、女12例;其中轻度窒息24例,重度窒息8例,围产期窒息6例,反流性窒息4例,临床治愈39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1例。

2抢救方法

在胎头娩出后,助产者必须用左手自鼻根向下颌挤压,尽量挤尽口鼻内粘液和羊水。胎儿娩出后使新生儿仰卧,肩下垫起,使头后仰,用吸管吸净鼻咽喉及口腔粘液、羊水,负压不超过30mmHg,每次吸10秒,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道粘液堵塞部位深,可用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吸出。亦可用徒手插入法。动作必须迅速及时,要在生后1分钟内完成,注意勿损伤呼吸道粘膜。清除呼吸道异物后不能呼吸者,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同时给予吸氧。心率慢于60次/分钟者应先用胸外心脏挤压。经上述处理,心率仍不见改善,应予药物辅助治疗,复苏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整个复苏过程中必须保暖。患儿娩出后立即擦干新生儿潮湿的身体,减少散热,最好有远红外线保温床设备。因寒冷会提高代谢增加耗氧,加重酸中毒。

3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增加通气,保证氧气的供给。其次是维持有效循环和药物治疗等。

3.1保暖。在无暖箱的情况下,用热水袋保暖,防止发生烫伤,水温以不超过50℃为宜。如有条件,可将患儿置于暖箱中。暖箱温度应根据患儿体重调节。患儿皮肤温度尽量维持在36.5℃左右的中性温度,以减少耗氧量。

3.2监测生命体征。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如果呼吸频率持续大于60次/分,呼吸暂停大于15秒~20秒/分,伴有心率下降,唇周及四肢肢端发绀,并常有呼气性,这时患儿常需要氧气吸入。一般采用头罩给氧4~5升/分。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因为低氧会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害,长期高浓度吸氧又会造成氧中毒。

心率和血压的监测,它们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监护中主要测心率,注意心音强弱,心律齐否。心率如果低于80次/分,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应用兴奋心脏的药物。如果心率高于180次/分以上,并伴有肝肿大,可能有心衰发生,根据医嘱使用强心药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对提高患儿的成活率起到积极作用。血压的收缩压约45~80mmHg。

3.3观察病情变化。因新生儿窒息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良好。我们必须严密观察患儿的不良表现,如哭声大小、有无尖叫、四肢肌张力、末梢循环、皮肤温度及颜色、各种反射是否正常、意识有无障碍、大小便情况等。如发现上述有异常,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影响患儿的生命。

由于窒息缺氧患儿的括约肌松弛,胎粪可在生前已部分排除,而生后无粪便或因肠蠕动减少而少粪便,也可因窒息缺氧血液重新分布而致肠道缺血。于生后几天出现腹胀和带血性大便,小便也因缺氧缺血导致肾脏受损引起排尿减少。故对大小便的次数、量、颜色、性状的观察和记录都具有重要意义。

3.4预防感染。因为新生儿机体抵抗力低,病原菌易侵入机体引起感染,可适当应用抗生素。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工作人员接触新生儿前后应洗手,避免交叉感染,病房每天定时通风两次,并用紫外线循环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2次,加强新生儿暖箱的消毒,每天擦拭并每周更换一次,患儿所用物品必要需经过高压消毒后使用。脐部护理:①断脐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脐带结扎过紧或松脱。②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天用75%酒精消毒脐部。③脐带脱落后用清洁纱布包裹。皮肤护理:新生儿出生后给予润肤油油浴全身皮肤,(尤其是皮肤皱褶处血迹及胎脂),患儿病情平稳后每天给予温水洗澡一次,勤换尿裤,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

3.5喂养。轻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如反应好、吸吮力好,可直接喂母乳。如果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或胃管喂养。重度窒息复苏恢复欠佳者,适当延迟开奶时间,防止呕吐物吸入再次引起窒息。如果喂养不能保证营养供给者,给以静脉补液,一般先静脉点滴10%葡萄糖,以后根据需要静脉加滴静脉高营养药物治疗。

3.6安静。窒息患儿必须保持安静,减少搬动,护理和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要轻柔。头部略抬高以减少颅内出血。

4体会

本文中4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在胎儿出生后,采用新法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生命体征和病情的监护及精心的护理,及时的治疗,除2例伴有颅内出血放弃治疗,1例伴有肺出血死亡外,其他39例全部治愈出院。提示我们在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必须及时进行有效的复苏技术及监护生命体征的变化,因缺氧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特别是大脑在缺血缺氧四分钟以上,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而且窒息儿的智能异常,并发症发生均与缺氧时间存在重要关系。因此,应正确有效地处理,力争尽快复苏,减少后遗症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优生优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新生儿窒息的治疗与护理,不需要名贵药物、名贵仪器,最主要的是需要医务人员的责任心、爱心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范运阁,张凤荣.分娩方式与产程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1,10(3):236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护理;初产妇;无保护会阴接生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是一种基于传统接生方式下提出的新接生技术,其在减轻产妇痛苦方面有非常显著的效果[1],但在实施该技术过程中,积极有效的配合对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本院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临床应用中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作一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接诊自愿接受无保护会阴接生的初产妇5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平均年龄(29.47±9.62)岁,平均孕周(37.45±1.53)周;观察组平均年龄(29.24±10.22)岁,平均孕周(37.12±1.86)周。(1)纳入标准:单胎儿头部位妊娠,未表现出头盆不对称;年龄为20~35岁;胎儿指标均处于正常,未出现先天性疾病和畸形;无妊娠并发症;胎儿大小适中;会阴发育良好,有自然分娩意向;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年龄小于20岁或大于35岁;胎先露及臀位异常等不建议实施自然分娩;合并恶性肿瘤和其他系统疾病的产妇;精神异常;四肢无法自主活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无保护会阴接生

胎儿头部娩出1/3时,联合紧张过程中,不再以手掌对会阴进行保护,而是将右手五指头稍稍分开,将其放置于胎儿头部上方,但切忌过度用力,仅仅为了能够对胎儿头部娩出速度进行控制。在进行产妇宫缩时期,胎儿头部娩出时嘱产妇不要用力,即进行哈气。在胎儿头部成功娩出后,对胎儿的口、鼻进行轻轻挤压,使羊水能够充分排除,不要急迫地进行分娩肩部,双手将胎儿头部轻轻托住,在耐心等待至少1次自然宫缩后,等待胎肩可自行完成内旋转之后,前肩即可自然娩出,若超过120s仍然未发现胎儿肩部娩出,则需要评估是否存在肩难产情况,并联合医师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1.2.2护理方法

两组产妇均实施无保护会阴技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在该技术基础上采取常规护理,主要在分娩前嘱产妇需掌握的相关妊娠分娩知识,帮助产妇掌握哈气、屏气的要领;密切注意产妇的产程变化,指导其积极配合助产士操作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方位分娩护理干预,主要护理要点如下。

1.2.2.1入院时

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需对产妇进行热情接待,并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尽可能获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同时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产妇的需求和主诉,尽可能满足产妇的各种合理需求,结合产妇所产生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疏导,以此缓解产妇的顾虑情绪。与此同时,嘱产妇妊娠分娩中所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及相关技巧。

1.2.2.2分娩时

在第2产程选择半卧、屈膝、抬臀,臀部相对较高,胎儿头部压迫直肠,刺激产妇向下用力,可以缩短产程,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助产士应随时纠正产妇不恰当的变化,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密切监测胎心音变化,正确引导产妇配合宫缩用力;宫缩间歇配合按摩,使产妇得到放松,确保产妇舒适且有利于自然分娩。运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助产,助产士通过手来控制胎儿头部娩出速度,避免急于分娩引起产道撕裂伤;让会阴慢慢随胎儿头部下降而扩张,增加会肌肉的顺应性,让胎儿自然通过已扩张良好的产道,以免对会造成严重损伤[2]。

1.2.2.3分娩后

在完成分娩、缝合结束后需通知产妇,并与产妇建立起交流、沟通体系,以此实现对注意力的分散。待新生儿成功娩出后,助产士应将新生儿放置到产妇的身旁,使其能够第一时间看到新生儿,以达到转移注意力和缓解不良情绪的效果,避免产妇因过度担心新生儿而出现情绪波动,导致子宫收缩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产后大出血风险的增加。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向产妇讲解产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安排产妇尽可能地进行体操训练,同时向产妇讲解相关哺乳及新生儿护理知识。

1.2.3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第1、2、3产程时间进行统计;另对产妇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及产妇满意率进行观察、记录。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两组不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产后出血及产妇满意情况比较

两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及产妇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接生技术,其在国外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3]。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是通过分娩时姿势改变,双髋尽量屈曲外展,使会阴出口前后径增加1.5~2.0cm,纠正骨盆倾斜度;耻骨联合上抬,使骶骨位置相对后移,骶尾关节增宽,为胎儿顺利娩出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助产士用单手或双手控制胎儿头部娩出速度,顺应性地让胎儿慢慢通过产道。整个过程强调胎儿自然、缓慢地通过产道,以避免急产、宫缩时压力过大造成会不同程度的裂伤[4]。因分娩所带来的疼痛,产妇极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使其子宫收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对分娩造成影响[5]。作者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变化,给予相应的调整和干预,极大增强了会阴弹性和延展性[6];自然充分的拨露、仰伸、扩张、受力均匀,易于胎儿头部娩出,避免会阴裂伤或减轻会阴裂伤程度,同时也实现了对侧切率的控制[7]。积极有效的产前干预,可以使产妇情绪得到合理的疏导,同时在分娩过程中可以及时引导产妇呼吸、动作的配合,使产妇分娩更加顺利,从而避免了由于其他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应用中,从心理干预和分娩知识宣传两方面进行重点干预,可以较好地实现对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率的控制,并促进产妇满意度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爱红.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13(1):126.

[2]王宁,田普宁.295例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分析[J].甘肃医药,2015,34(6):442-443.

[3]杨艳君.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正常分娩初产妇的临床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7(8):1198-1198,1199.

[4]谭彩虹.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0(6):245-246.

[5]胡静,肖红,邹颖,等.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用于初产妇会阴分娩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4):413-419.

[6]包理丽,刘玲珍,缪燕华.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护理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1(3):72-74.

[7]陈丽清,骆东招,刘燕萍,等.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3):70-71.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重度窒息 抢救 产儿合作 窒息预见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017-03

The newborn specific weight suffocates the rescue coordination with nurses

CHEN XIjun

(Sichuang Chengdu Jintang County first Peoples Hospital,Sichuan Chengdu 610400)

【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es the rescue which the newborn specific weight suffocates to coordinate and to nurse the measure. Methods Obstetrician doctor and nurse coordinates together with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doctor, recovers the technology using the standardized innovation. Results 18 examples specific weights suffocate after the positive rescue, 17 examples rescue successfully, 1 example death; After 15 examples pre- are good. Conclusion Obstetrics and the newbor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cooperation may enhance the foresight which the newborn suffocates, simultaneously rapid, the effective rescue coordination is the newborn specific weight suffocates recovers the successful key.

【Key Words】The specific weight suffocates Rescue Obstetrics and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s cooperation Suffocates foresight

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0~3分称为重度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一种紧急状况,必须积极配合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1]。我院产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通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与助产士同时配合抢救,成功救治了18例重度窒息儿,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自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从阴道分娩1812个新生儿,其中18例重度窒息儿。这些新生儿胎龄为34+~42+w;出生体重为2000~4100g;出生方式:2例钳产,1例臀牵引产,3例胎头吸引术, 12例顺产。

1.2方法

1.2.1复苏准备。所有孕妇在分娩过程中,从宫口开大3cm起,我们采用胎心监护和低流量吸氧等措施。凡有高危妊娠的孕妇或在分娩过程中,胎心异常无法纠正的孕妇,在进入第二产程,接生前我们例行通知新生儿科医生提前10~30分钟到达产房,让儿科医生预先了解该孕妇的围产期情况,初步先择复苏步骤,准备好氧气、抢救台和复苏器具,立即组成复苏小组,进入复苏应急状态。

1.2.2复苏的配合。在复苏时全程由儿科医师作总指挥,其站于窒息儿的头部,负责评估新生儿各阶段的情况,包括心率、呼吸、肤色,何时行正压人工通气、何时心脏按压、是否需要用药、用什么药,同时负责气管插管术和正压人工通气;产科医生站在窒息儿的足部,负责心脏按压和循环支持;接生助产士站在新生儿左侧,负责吸痰、断脐、脐静脉用药、照料窒息儿;台下一名助产士负责配药和传递各种抢救用物。整个抢救配合分工清晰、有条不紊。

1.2.3 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生儿重度窒息多为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造成。在分娩当胎头娩出仰伸时,助产者不要急于娩出胎肩,应用左手拇指放于新生儿的咽喉部,其余四指放于鼻根部,同时向口腔方向挤压,将新生儿口、咽喉、鼻内的粘液和羊水挤压出来,再将胎头外旋转后用橡皮吸球吸净口咽部的残留羊水[2],整个清理过程约30s。胎儿娩出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若Apgar评分0~3分,应立即断脐,保持脐带6~8CM(便于抢救时从脐静脉用药),后置于预热的远红外线开放式辐射台上(局部温度37~38℃),擦干身体,除去湿布,用预热毯子裹住新生儿以减少热量散失。新生儿肩部底下置颈托高约2cm,呈微伸仰位(鼻吸气位),有利于气道通畅。立即将预先准备好的吸引器接上吸痰管(8F或10F)先口腔后鼻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若羊水粘稠或有胎粪堵塞时,就采用气管插管在喉镜直视下用婴儿导管吸出。在吸痰过程中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咽部粘膜,吸引时间不宜超过10s,吸引器的负压要少于0.133kpa.

1.2.4建立有效的呼吸。 大多数新生儿经吸清呼吸道分泌物和轻拍患儿足底均能建立有效的呼吸,经过1~2次的触觉刺激后应立刻对新生儿的反应或状况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价做进一步处理。如仍无自主呼吸,应立即行正压人工通气,充分的人工呼吸应显示双肺扩张。如果存在自主呼吸,应立即评价心率,采用6s心率评价方法,也就是6s×10。若心率100次/min, 应继续给正压人工通气,若心率≥100次/min,可逐步减少并停止正压人工通气。如自主呼吸不充分,或心率100次/min,应继续用100%氧气人工通气。

1.2.5 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环。若正压人工通气30s后,心率60次/min。应行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必须在有氧通气的前提下进行。有拇指法和双手法。按压部位应在胸骨下1/3处,即在双连线下方的胸骨位置,按压时不可

将压力施加于剑突以免损伤肝脏。所用压力要使胸骨下陷1~2cm。放松挤压时手指不宜离开胸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1,即90次/min按压和30次/min呼吸,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3]。胸部按压30s后,用6 s再次评估心率,根据心率决定进一步处理,若心率60次/min,继续以100%氧气人工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加用药物治疗。若心率≥60次/min,可停止按压,继续人工通气直至心率≥100次/min并出现自主呼吸。

1.2.6 复苏后用药。 一般情况下很少使用药物,严重窒息且心率60次/min时,可脐静脉给药(脐静脉是静脉注射的最佳途径)或气管内导管给肾上腺素。

1.2.7 复苏成功的新生儿,立即用新生儿转运箱转运到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

1.3 复苏后的护理

1.3.1 密切观察 复苏后的患儿,生命力仍非常脆弱,易发生呼吸暂停、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硬肿症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方可保证抢救成功。重点要观察患儿的呼吸、心跳、体温、哭声、瞳孔、精神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皮肤颜色及末梢循环、肌张力以及有无呕吐、抽搐、皮肤硬肿等,还要观察患儿的喂养情况和尿量及大便等情况。

1.3.2 注意保暖 复苏后的患儿因循环功能不良,产热低,体温往往低于正常,易出现硬肿症等并发症并增加氧耗,须注意保暖。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入暖箱并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随时调节暖箱温度。

1.3.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口腔内有分泌物时,要及时吸出。呕吐者,及时清除,以免误吸。使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吸入,及时吸痰,预防窒息及肺炎的发生。

1.3.4 防治感染 由于复苏后的患儿抵抗力较低,特别是在抢救中又容易造成损伤,增加感染的机会,因此,防治感染非常重要。除须注意隔离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外,还应酌情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1.3.5 合理喂养 由于窒息后的患儿胃肠道缺氧缺血,易发生呕吐和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喂养必须慎重。特别是早产儿,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开始喂奶的时间。必要时,可先用1%碳酸氢钠洗胃,并经胃管注入西咪替丁、思密达等药,或使用吗丁啉、西利等促胃动力药,或者给予静脉营养。为防止发生低血糖,可给予葡萄糖静滴并监测血糖浓度。

1.3.6 按需吸氧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吸氧。当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低需要吸氧时,要注意监测,防止因吸氧过度导致的氧损害。要注意掌握时间和流量,待新生儿面色红润后30min,即可停止吸氧。特别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更要注意,防止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

2 结果

经产科与新生儿科共同配合抢救,同时运用规范化的新法复苏技术抢救的重度窒息儿17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15例预后良好,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

3 讨论

3.1 健全抢救管理制度,加强组织管理。 医院应建立由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助产士和护士组成的复苏小组。

3.2 加强技术培训。 将复苏指南及常规培训制度化,以进行不断地培训、复训、定期考核,并配备复苏器械。规范化的培训、熟练的复苏技术是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产科每年进行多次的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同时产儿两科每年还进行两次新生儿复苏技术共同配合抢救的演练。

3.3 加强产儿科合作。 产儿科合作,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预见,同时迅速、有效的抢救配合是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在高危孕妇分娩前儿科医师要参加分娩或手术前讨论;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窒息复苏;负责窒息患儿的监护和查房等。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以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3]。

3.4 加强监护。 严密观察产程,认真监护,及早发现异常产程,及时正确处理。重视复苏后的监护,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笔者认为,只有在孕期做好围产期保健和产前护理评估,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责任心,才能早期防范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和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发卫生出版社,2004:118-120.

新生儿娩出后的护理重点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 R473.72;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15-016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bird nest type" nursing care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s 100 premature infants treated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Februr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ll the eligible infa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bird nest type nursing care, n=50) and group B(routine type nursing group, n=50).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s, body weights(increase rates of body weight), body temperatures, jaundice monitoring results, time of take out from the warm case, daily sleep time, averag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on the day of birth (T1), the 7th day (T2) and the 15th day (T3) of the birth of the infants were record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general conditions (P>0.05); But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average period of hospitalization, time to take out of the warm case, daily sleep time and the growth rate of body weight (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s; Bird nest typ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osition

早产儿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重点与难点所在,此类患儿由于宫内发育不成熟,出生后不仅病死率高,而且生存力弱,还可能对儿童生长及成年后的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1,2]。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早产儿出生率仅为5.6%,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其死亡率达13%~21%[3],如何保证早产儿出生后能得到科学的综合护理,如何全面提高早产儿的护理质量,减少患儿治疗期间的并发症,提高此类患儿存活率,使其生长发育不落后于足月儿,是儿科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4]。近年来我院新生儿科,通过采用仿生护理方法“鸟巢式”护理用于早产儿护理,现将护理应用成效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选择2015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早产儿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符合入选条件的患儿根据治疗期间所采用的护理方式分为“鸟巢式”护理组(A组)和常规监护护理组(B组),每组50例。所有入选的患儿均为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5],但两组患儿在出生体重、性别、胎龄、出生日龄以及头围、身高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总住院时间上比较,A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的患儿需要经家属知情同意,未接受其他专业的新生儿护理要求,未参加其他相关性研究的患儿,且胎龄

1.3 排除标准

排除存在先天性缺陷疾病,新生儿颅内出血、吸入性肺炎等严重系统性疾病患儿。

1.4 护理方法

“鸟巢式”护理的制作及方法,将140 cm×70 cm大小的儿童用全棉浴巾滚筒式对角卷曲,并用抗过敏胶布贴紧,围成短轴为与患儿左右肩的宽度,长轴为早产儿枕骨-下肢的长度,中段的高度10 cm,接口处高度约5 cm,设其外形如同“鸟巢”的椭圆形圈。

1.4.1 A组护理方法 即“鸟巢式”护理法,将浴巾的接口处放置婴儿头与肩部,中段用浴巾围住患儿的下肢,身体中线呈屈曲状靠近四肢;并以轻柔的动作给新生儿操作,要求“鸟巢式”松紧适宜,保持斜坡卧位,进食后的30 min需采取右侧卧位。

1.4.2 B组护理方法 即常规监护护理法,主要在早产儿头肩部垫一块叠成条状的小毛巾,使颈部略向后伸展,可以自由摆放,其他护理方法两组相同。

1.4.3 生长发育护理 所有入选后的早产儿均用监护仪做24 h动态心电监护、监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所有患儿均从前而后反穿1件内衣,摇高新生儿保温箱内床板30°,经鼻胃管鼻饲早产儿配方奶,隔时间为每2个小时鼻饲1次。重点予以吸吮训练,逐渐过渡至自行吸吮进食,进食后采取右侧卧位。胃肠喂养不足的患儿改为经静脉补充营养,当患儿的自主呼吸恢复平稳,且能吸吮并进食。当患儿没有发生新生儿硬肿症,且患儿达2000 g以上体重时,停止温箱或辐射式抢救台保暖与心电监护工作,条件允许的将患儿移置普通的监护小床中继续监护治疗。

1.4.4 外环境护理 病室内洁净,通风良好,配备空调,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光疗箱清洁、完好,调试箱温30℃~34℃。

1.4.5 其他护理 每天给新生儿温水洗澡1次,及时更换清洁尿布,为防止抓破皮肤及脚后跟磨损,定期修剪指甲,并戴上棉制小手套及袜子,避免新生儿烦躁不安等不良问题发生。

1.5 监测指标

常规登记并记录所有患儿出生时新生儿Apger评分结果、进食情况、性别、体重、身高等基本信息。密切观察住院期间患儿病情变化,记录两组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以及四肢有无新生儿硬肿、皮肤破损发生等并发症;记录喂养的耐受情况,将开奶后又禁食的为喂养不耐受。记录早产儿住院天数、出生后体重恢复时间、出暖箱时间、日睡眠时间以及出生时(T1)、住院7 d(T2)以及住院15 d(T3)的体重、进奶量、呼吸暂停、体温监测(体温测量方法:新生儿出生后即送至新生儿病房,采用低读数腋温表测量,将腋温低于35℃患儿立即测量肛温,每次测温3 min。判断标准;低体温即为肛温

1.6 统计学方法

所有采集的数据录入Excel中,并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在不同时间点体重、体温比较

在T1时间点上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B组患儿的出生体重与A组比较,B组患儿体重恢复相对慢了一些,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T3时间点时A、B两组患儿均恢复了出生体重,但B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显著慢于A组,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时B组患儿的体温低于A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儿日进奶情况与黄疸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在T1时两组患儿黄疸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T2、T3时点起A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患儿随着时间的延长日进奶量逐步增加,但以A组患儿的日进奶量增多更加显著,A组患儿在T2、T3时的日进奶量显著多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儿出暖箱时间与日睡眠时间比较

A组患儿在出暖箱时间显著短于B组,且日睡眠时间显著长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新生儿监护室精心护理后,两组所有入选的患儿均全部治愈出院,在并发症发生率中发现A组在呼吸暂停、新生儿硬肿症以及喂养不耐受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常出生后早产儿需要被安置在暖箱中,为便于护理和治疗,患儿常常四肢暴露于暖箱的空间内,患儿容易缺乏舒适感和安全感,不利于生存和成长。加上早产儿机体功能发育不全、部分器官功能滞后、代谢能力差等,护理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导致早产儿的体能、智能等各个方面欠缺,影响患儿成长后的生活质量[7]。此类患儿还可能因为自身能量储存少,其体温调节和代谢所需的能量均高于足月患儿,故在此期间早产儿的其他疾病更容易发生,能量消耗势必增加,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足够的能量供给显得非常得重要,并且最好是在能减少能量消耗的同时还能保证患儿体重增加、减少自身蛋白分解等[8]。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生儿护理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为早产儿护理在保证其生存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营养及免疫支持。

“鸟巢式”护理与患儿宫内姿势相似的蜷曲内收相似,患儿双手可以触及面部,利于早产儿头与手互动,便于吸吮[9],既能起到自我安慰的作用,还能促进患儿达到口腔满足感,提高患儿吸吮能力,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增加奶量,促进体重增长,增强早产儿的生活能力,缩短住院时间[10]。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儿在平均住院时间上显著短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早产儿的喂养后易出现腹胀、胃潴留、呕吐、胎粪排尽延迟等喂养不耐受情况,主要与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胃肠动力差、胃肠激素水平低等具有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证明放置暖箱期间A组患儿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方面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研究认为出生后3~5 d出现黄疸早产儿,80%以上黄疸程度较重,胎龄小的早产儿有时血清胆红素仅10~12 mg/dL也容易并发核黄疸,应予以注意[14]。本研究结果发现患儿在第7天起A组患儿的黄疸指数显著低于B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早产儿的任何外界干扰均可影响其的呼吸调节,特别是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或喂奶后和咽喉部受到刺激喉部食管化学感受器时容易发生呕吐,呛奶等不良反应,导致患儿期间发生呼吸暂停[15]。研究认为新生儿脑干的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是早产儿导致呼吸暂停的关键。研究中B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呼吸暂停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分析认为B组患儿虽然用毛巾也垫高了头颈部,但因缺乏“鸟巢”的包围,患儿的头部容易下滑,导致患儿的呼吸道屈曲,而引发呼吸暂停。而A组患儿采用了“鸟巢式”护理后,患儿的颈部略向后伸展,让早产儿头颈部抬高30°,拉直了患儿的呼吸道,避免了食管受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上呼吸道梗阻致呼吸暂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