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国式教育论文

中国式教育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国式教育论文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国相关的教学部门中,已经很明确地对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学和备课进行了详细化的规定,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大学的英语课程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高校需要将西方文化的相关课程选择为选修课,同时还必须要开设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使得学生可以掌握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外国一些文化历史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但是,随着全球经济范围的影响,英语在世界范围之内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增多[1]。《剑桥英语语言百科全书》中指出,世界范围内已经有超过将近一半的国家将英语纳为本国的语言中,并且一些国际组织也已经将英语列为世界的通用语言,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其发展。随着政治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加快,同时也出现了“单极化”的发展趋势和模式,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教学过程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处于发展的阶段,学生在跨国文化交际的过程中还相对较为薄弱,并不能将本国的文化用英语表述出来,使得“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更加严重[2]。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中国传统的文化主要包括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文化等,具体上来说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意义、地理背景等相关的领域。高校英语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和弘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利用调查问卷、询问测试等方式对高校英语授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质量,宣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历史。

二、“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

跨文化的交际是双向进行交流的,学习和了解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认同中华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接受过一些高等教育的学生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时候,几乎都不能用英语准确地对中国的文化元素进行有效的表达。据相关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出,一些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于一些自己熟悉的东西可以叙述得很清楚,但是对于一些自己从未涉及过的东西却很少了解。这就说明了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对英语文化的强调太过于重视,从而导致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缺失的现象,尤其是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3]。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如果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语言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那么就会失去语言的寓意。因此,学习英语文化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是为了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同时,在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处理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影响本土的文化。在高校教学的过程中,对英语文化所表现出来的现象,使得高校学生也失去了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三、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对策

当前情况下,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在复兴中华民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梦的要求也较高。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在对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传播和分享的过程中,英语教学的工作人员有必要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从而可以有效地加强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文化历史中的人,对文化会产生一定的自知之明的感觉,并且对文化的发展和未来都有一定的认识。在对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英语相互结合,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和对外弘扬,采取英语创新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映的措施,不断地培养高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2.教学素材

在教学的教材选择的过程中,一方面不仅仅需要侧重对中美文化背景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注重一些国外作者撰写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章,比如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并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材中。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不仅仅要吸收一些外来的文化,还必须要对中国的特色用英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以此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弘扬传播。总的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并且以课堂实践为主要的目标,努力营造一个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平台[4]。

3.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学习的环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交际活动可以有效地对学习的人提供一定的基础,这种机会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对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使用。老师必须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文化背景和社会的相关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

4.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目的

虽然在我国高校英语学习中,在教学大纲中对英语教材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很具体地将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使得管理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零散性,并且整个的教学系统的目标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的模式,从而导致高校的英语老师对教学的活动仅仅是依靠个人的爱好。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入和渗透,使得对整个中国传统的文化都缺乏了一定的整体的感知,从而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明确化。

5.规范英语课程教学

在对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习使用的课程教材是具有兼容性的教材,在进行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独立性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将本国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其中,从而可以使得本土文化可以传播的更好。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课程的质量,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四、结束语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族教育;宗教活动;文化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0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民族或不同种族的人聚集在一起,世界民族文化也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复杂和多元的文化格局。面对这一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发展,成果相当显著。然而,还是存在着部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分布不均、多民族聚居等现状,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长期以来,为了消除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之间的不平等,相互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成为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之一,由此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照搬照套汉族地区发展模式,有的民族甚至开始讲汉话,写汉字,将自己的文化抛之脑后。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文化长期并存的立体文化生态区,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交融和冲突比较集中的地区。中华民族文化在整个国家的56个民族中的传承效果是直接关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立足于世界的千秋万代的大业。正因为如此,少数民族的教育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来完成,更多的教育模式是要建立在少数民族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

民族文化的核心基础是民族的,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信仰本是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明确了各民族宗教文化传承的社会心理基础,就找到了作为国家共享文化传承的基点,学校教育在此基点的示意下就能找准自己的着力点,使每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内涵成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对化解并消除与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心理建设相抵触的各民族文化糟粕都在积极的意义。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其宗教文化的传承是民族文化延续之重要线索,尤其是民族传统宗教活动,里面所蕴含的文化真谛是中国最古老的文明。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不仅对少数民族的世俗生活起着重要影响,还通过持续规范少数民族民众的观念和行为,进而影响着少数民族民众的价值观等,并最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稳定和发展,乃至民族、国家的凝聚力等产生重要地整合与促进作用。人是社会的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给予人以安全、自尊、认同、延续,其发展和演化又形成民族共同的价值认定,这对民族的形成、民族特征的形成,包括民族心理、思维模式、社会习俗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作为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少数民族宗教文化是特定民族的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认同体系的典型代表,是这些民族的精神皈依,它因此成为特定民族的民族认同基础。它是少数民族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紧密联系的内在动力,也是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形成和存在的内在基础。

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描绘的世界和自身的最初表现体系起源于宗教。如果说哲学和科学产生于宗教,那是因为宗教起初代替了哲学和科学,特别是原始宗教,它不仅促进了人类智识本身的形成,同时形成了让这些知识得以阐发的形式。“和谐”是宗教与社会有机构成中的主题,和谐一词所体现的无疑是事物协调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它被视为是天底下最珍贵、最美好的状态,是人类的永恒价值追求。我们之所以将其作为研究的重点,是我们可以在组织得最简单的社会中找到它,而且似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宗教更适合我们理解人的本性,或者说,它似乎更便于我们展示出人生的本质的、永恒的方面。实际上,任何宗教都不是虚假的,就其自身存在的方式而言,任何宗教都是真实的,是活生生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的,它和人类的生活更加贴进,安排得更加合理,似乎已经溶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如今,更多的研究者开始从少数民族传统生活出发,探寻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基本模式,从研究宗教仪式活动过程,进而研究教育如何通过仪式进入人的心灵,理解教育对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让人们重新认识民族文化,并保护这些以特殊形式出现的民族教育资源。民族宗教活动研究的指导思想建立于和谐社会构建和中华民族共享文化建设的背景之上,分析宗教文化存在和延续的社会心理要素及其作用形式,思考其延续的内在和外在机制,为构建多元共融、和谐共生的西南民族文化提供参考。随着外在社会的现代变迁,包括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在内的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强烈的互动矛盾,有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也面临着消退的危机。事实上,少数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是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也是关系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文化的传承既包括显性的、物质和行为的传递,还包括了内在隐性的、为少数民族群体成员所内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的传承。所以,从少数民族宗教活动的视角来思考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剖析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这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还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宗教文化价值的现代实现。从理论价值来看,将为解释民族宗教传承的文化心理基础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方式做出新的探索。

参考文献: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高等职业院校不仅要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特色,还要有鲜明的在具有一般高等职业院校共性基础上含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在宏观层面上是指区别于其他同类院校的整体办学特征或文化特征;在中观层面上是指学院某一领域的个性风貌;在微观层面上是指学院某一方面的独到之处。不管是哪一种类型或哪一层面,都要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作为特色项目都要有丰富的内在品格和特质[1]。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最终都归结为学校独有的优质的育人环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都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是高质量高水平办学的重要支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精华所在,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教学质量的保证。

二、深入研究探讨新形势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之一就是对于其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历史证明,无论任何一种类型层次的教育形式都必然具有自身独特的办学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形式,发展的历史不长,教学理论以及配套硬件设施都先天不足,所以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能力,形成和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以办学特色来求生存谋发展。如果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特色很不鲜明,不具有比一般高等教育院校更多的特色和优势,就会失去自身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也就失去了其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有必要,通过对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可以大大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办学水平。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研究也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个迫切要求。目前,办学特色已被我国国家教育部纳入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系统,作为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办学特色是一种无形的实力,它直接影响着一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我国自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各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主要是生源的竞争和就业岗位的竞争,其核心就是人才质量的竞争,看各大高等院校能否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不可替代的、理论和实践能很好结合起来的全方面人才。因此,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准确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经费的投入、管理模式、课程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准确的定位,从而全方位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详述目前我国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的五大办学特色

1.办学服务方向的地方性。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地方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深入研究地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如何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实时地调整办学结构,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才能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从而为地方经济的腾飞服务。高等职业教育只有牢牢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才能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植根于地方的优越性。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服务的地方性首先体现在为农村、乡镇企业、城市中小型企业积极地培养和输送全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在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发展乡镇企业和城市建设急需的大量的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人才缺乏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制约着乡镇企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所以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

2.办学性质的职业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常规建设之一就是专业设置。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起到直接的作用,所以必须得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和市场经济密不可分,专业设置必须把为市场经济服务这个方向作为立足点,以社会和经济需求为导向,从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岗位着手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确定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时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各行各业所需人才的数量以及规格,做到对人才的需求心中有数。比如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已经连续多年按照上述方式设置了5系2部,开设了18个专业,如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等,涵盖了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等五大学科门类,成长为一所以建筑、财经类专业为龙头、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

3.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适应性。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专业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要的关键环节。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应用性决定了它在专业设置上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以拓宽专业口径,切实地抓好老专业的改进和新专业的创办工作。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也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既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也有别于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层次全方面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培养哪种人才是由市场需要哪种人才来决定的,是主动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在专业发展上,也不能盲目地开设各种专业,根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作出科学的人才预测,把握住专业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发展,始终保持着新鲜的活力。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伦文化;传统;现代解读

中图分类号:G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7)-04-0040-03

“人伦”即人与人关系中的次序与道理,也就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调节人际关系应该遵循的道理或规则。中国文化通过数千年的加工制作使人伦之道发展成为历史悠久、思想自觉、制度习俗普及深厚的极为系统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形态,从而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根本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人伦文化成为中国文化最根本特征的原因进行探究,力图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化与重构中提出有益的思考。

1、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血缘关系与自然经济的长久存在为社会基础

在古代,人际关系协调与合作的好坏成为关乎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正如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划分为三阶段时所指出的那样,人的发展的第一阶段就是“对人的依赖”阶段,调节人际关系的人伦之道也就应运而生,而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自然形成的人际调节方式便成为人伦之道的最初和最基本的内容,并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最根本手段。人伦之道的长期存在与继续发展,与一个社会是否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从血缘关系到身份关系的历史变化休戚相关,如果一个社会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革,就意味着人伦之道的必然衰落,反之,则意味着人伦之道有条件得以继续存在和不断发展。

无疑,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意味若对原有社会样态的打破,它需要诸多能够引起变化的条件,包括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民族精神中不断打破原有方式的思维趋向与其他文化的交往或融合产生新质的思想等。中华民族诞生的摇篮黄河和长江流域是一个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之地,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资源丰富,这一方面使我们祖先养成了对土地的感激与热爱之情,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乐感意识与静态思维的趋向不易破旧立新。中国的农业社会从物理空间而言,人们大多受制于土地,社会流动匮乏;从交往空间而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熟人化,血缘宗族邻里往来;从思维空间而言,人们的思维是以经验为主,就像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所说的是一个“前喻社会”,因为农业生产是一种依赖经验和较固定模式化的生产,农作物的种植随四季的变化而形成一定规律后就代代相袭,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生活样态趋向经验化、固定化,沿袭经验、秉承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使得整个社会具有超常的同质性和稳定性。

由于白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一售没有被契约关系所取代成为主导,因此,以自然性的血缘关系为土壤、以人“亲亲”的自然天性为基础的天然的人伦之道一直是维持中国社会的主要方式,它不仅没有像西方社会的人伦之道那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相反通过制度化、道德化、教育化而越来越自觉的加强与发展,成为维持中国社会的基本之道。

2、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宗法制度为强大社会支撑

人伦之道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它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氏族生活的结构和需要,因此,它的产生是原生态的、自然的,符合人类社会生存的需要和人的天性。中国社会在西周之后,通过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一方而使人伦之道在制度化建设的过程越来越重要,另一方而,由于人伦与宗法的结合,使人伦由天然形成的调节人际关系的方式变为统治阶级有意识的维持政权的政治工具。西周的人伦之道就是建立和维系在宗法制度的主轴中。周宗法制度建立的前提是宗族的存在,而宗族依托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周土室分封的主要旨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邦国,以血缘纽带联系起来,作为保护周土室的屏障。同时,周天子与分封的诸侯有着一系列权力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以维持天子的绝对权力地位。宗法制度的根本特征在于把人在社会政治和经济上的等级隶属关系建立在宗族等级隶属关系之上,其实质在于把人与人的关系确立为统治服从的君臣关系,但这种君臣关系却主要借宗族的血亲、世袭、长幼等关系来形成、建立、维系和巩固。这样,就形成了宗法等级与人伦相混合、把自然人伦关系变成为君臣统治等级关系的中国社会独具的宗法社会与宗法制度。

宗法等级同人伦,原来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支配和服从的关系,其中有压迫与剥削;而人伦是人与人之间自然亲密关系,如夫妇亲子结合共同生活,彼此养育互助关怀,是建立在亲情血缘的天然联系和实际生活中的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实存关系之上,本身并没有压迫剥削之本义,如尊老敬贤。可是到了西周宗法制度的建立,就改变了人伦的自然性,形成了宗法与人伦的特殊的对立统一结构。一方而,宗法制度本身就包含着人伦,并且始终离不开人伦,因为宗法制本身就是借人伦关系来建立和划分的。另一方面,人伦就不再是原本自然的人伦,而是经统治者人为加工过后的特定的宗法人伦,成为维护权力和财富不平等的分配、维护统治者刘其他人的剥削压迫并要求他们顺从的形式。所以宗法人伦自身就带有二重性:既是自然的又是人为的;既是等级森严的又是讲团结和睦的;既把人按尊卑上下名分分离刘立起来又要按亲爱感情联系结合起来。宗法人伦的这种双重性和对立又统一性是宗法血缘关系建立家天下的文明路径,形成了中国社会统治的政治与道德合一模式。

3、中国重人伦之道是以道德教育的自觉为社会传载方式

由于人伦之道是人类最早的调节社会关系的规则,所以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就产生了关于人伦之道的思想。据《史记》记述: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予孝,内平外成。“这段古文记述是说,舜委任契作司徒,让他针列氏族家族不亲、五品不和的情况推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造成各族人民亲密和睦相安的局面。我们可以看出上古时期由于处在中华文明发展的起端,人际关系拥对简单,这里只涉及到亲子(父母和孩子)和兄弟两种家庭的核心人伦关系,是自然形成的血缘关系,调节的方法是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了孝”,以维系和谐的关系,由此反映出中国人从远古时期已经注意人伦之道的重要与教化。西周之后,由于宗法制度的建立,使原本自然火性的人伦之道打上了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为制度化的烙印,这种自觉为之的制度必然反映和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

孔孟的人性论就是在西周宗法人伦的制度化下产生,也是中国人伦文化的必然产物和逻辑演绎。因为人性是恶,就很难推行人伦之道,反之人性为善,人伦之道的推行就是顺乎人性于必然的了。孟了首先明确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在于人有人伦,”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予存之;

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其次,他把远占时期的人伦之五教发展为五伦:“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了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予・滕文公上》)。最后,强调人伦“虽凡人皆有,但关键在于能否列他有自觉,”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尽心上》),要人自觉其人伦之道。孟子相当系统地从理论上发展了中国的人伦文化的传统。由于儒家传统把德育的同标与教育的日标等同,因此,人伦之道占据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地位,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修己以安人”的君子,其施教的纲领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沦语・述而》)。西汉董仲舒则把道德与政治密切结合起来,强调“三纲五常“等伦理规范的重要。宋明理学家注重“心性之学”,朱熹在教导其弟子所言”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答陈齐仲》,《朱文公文集》卷39),重人伦轻自然的思想由此可窥见一斑。由于儒家把“明人伦”作为“兴国以致”王灭下“的大法,这种教育的意义和信念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认知,再加上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人伦之道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不容置疑的。

中国的人伦文化在中固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刘社会秩序的维持、列人的德性的教化,对中国思想传统的传载起过重大的作用,但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人伦文化无容讳言,也存在着与现时念不太相符的部分,它自身需要通过不断的现代化,才能具有与时俱进的持久生命力。

1、克服人伦文化过于强调群体的价值而易于培植依附性人格的局限

中国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与原生经济形态相适应电就十分注重个体与群体和谐的人伦文化,反映在个体与群体的价值定位上就是强调群体在于个体之上的一种整体主义价值观。由于人伦文化强调群体高于个体,个体的人在本质上是群体的、社会的,因此,在这样的文化中,个体是没有独立的存在方式,不能发育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个体,相反,他只有在各种关系中才能确认自身。因此,中国传统社会既没有内生出一种像西方文艺复兴运动那样影响遍及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性解放运动,也始终无法形成在主客二分的意义上所体现的人的主体性,因而在人格方面,大多数国民或多或少地表现为依附性人格。而一个无法拥有独立主体意识的个体,既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匹配,也与人的自由发展不相适应的。

2、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关系本位而限于熟人道德的局限

中国儒家把人伦之道作为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根本大法,瓶人伦之道本质上就是协调社会关系,所以,在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是从关系本位的角度,对“什么是善”和“何以能善”、“何以为善”做出的价值判断和阐释。在对“什么是善”的价值判断上,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需要协调的基本关系便是“五伦”,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和朋友关系,故“善”便是对这些基本关系的价值判断,即能够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便是符合道德,便是善,由此儒家道德学说从关系本位人手,围绕着五伦而建立了一系列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孝”、“悌”、“礼”、“义”等。在刘“何以能善”的理解上,强调“明人伦”,儒家从我与人的关系中加以阐释,认为只有教人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备种伦常关系及掌握由此衍生的社会生活的规范原则,才能使人“守礼”成为“善人”。客观而言,关系本位的特征无疑在一定程度洞彻了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性的特点,看到个体人生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存在,任何个体都必须以一定的社会及其关系作为存在的前提,有其值得肯定之处,但由于中国社会是农业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血缘关系与宗法制度相密合,社会流动匮乏,社会交往熟人化,因此中国人的道德往往局限在熟人道德,而且道德的水准呈现出随亲缘度和熟悉度的递减而弱化的态势。

在信任的达成方而,人们主要是依据相互之间心理情感亲密认同的差序来和互决定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信任关系的。在中国社会中,不同关系类型是与不同信任程度相关联的,信任度的强弱与对方同自己的关系远近几乎呈现同一走势,以当事人这一“个己”为中心,向周边扩散。关系建构的核心是血缘家族关系,然后通过拟亲化的方式将血缘关系进一步泛化、扩展和延伸到与没有血缘联系的其他人的关系之中;另一种方式则是通过后天归属如同学、同事等关系,在相互了解和熟悉中培育交往关系中的情感成分,达成感情及认知上的认同,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增加彼此问的信任程度。显然,道德如果仅仅局限在熟人道德的范围,这与市场经济所匹配的公共道德是不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正如社会学家吉登斯所概括的具有时空分离基础之上的脱域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社会成员相互交往方式发生了由“在场”对“缺场”的重大改变。在传统社会,空间与地点总是一致的,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社会生活的纬度总是“在场”,受地域性活动的支配。而现代社会则通过对“缺场”各种要素的培养,日益将空间从地点中分离出来,从而将社会关系从地方性场景中提离出来,并在一种无限可能的广泛空间中再联结或嵌入。这样,人们的交往关系开始超越传统的熟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趟越交往活动具体场所限制及渐次扩散的局限性,进入普遍交往的境地,“自我和社会在人类历史中首次在全球性背景下交互联结了”。从主体的“在场”与否角度看,承诺可分当而在场承诺与非当面在场承诺,前者所表达的是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后者所表达的则是超越熟人社会的普遍交往关系。前现代社会的承诺是熟人社会中的当面在场承诺,这种承诺不仅仅有某种“家”血缘纽带为依托,亦有当而、在场熟悉了解为依据,更有熟人社会所共有的群体、风俗、习惯为有效监督制约,因而对这种承诺的可预期性与可信性,在实质上是对传统熟人社会那种交往类型的相信信赖。而现代社会时空分离的非当而在场交往,则使得传统的那种承诺及其监督制约机制失去有效性,而必须寻求一种瓤的具有可公度性的交往媒介及对承诺拥有权威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以确保承诺的可倍性与可合理预期性,这就需要公共道德与社会法律制度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调节方式。

3、克服人伦文化中注重道德本位而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局限

中国式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外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国家之间的交往不断增多,语言交际越来越频繁。语言既承载着文化,同时也能反映和传播文化。我们的外语课堂不但是传授语言知识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知识的阵地。而文化因素又能够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实现,因此,我们的外语教学不仅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重担,同时还兼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外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缺失普遍存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形成双向文化交流的要求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英语课堂应该是传授英语基本知识以及相关英语文化的重要场所,不应该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种观点非常片面,因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但要增加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还要借助于英语这一工具,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不断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在这一背景之下,其他国家的人民迫切的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在外语教学中有益的渗透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适应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求

引导学生树立跨文化意识,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交流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是各自文化的载体,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是实行跨文化交际的前提条件,所以中国人首先要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非常了解、并认同,才能够用其他语言自然的表达出来。在英语教学中更多的加入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能够客观上提升学生对其他国家文化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来表达传统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需求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灵魂,也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外语教学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准确认识,从而对本民族文化产生由衷的热爱。此外,还有利于学生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形成科学的文化价值观。

(四)改善外语课堂教学的需求

如果在外语教学中反复向学生介绍西方文化,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但是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肯定会大大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不应该反复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点,而是应该多为学生设置一些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活动。这样的课堂气氛肯定会非常轻松、活泼,不但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而出现,同时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外语教学中的方法与途径

(一)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传统文化的介绍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人们的文化平等意识非常淡薄。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者一定要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更要消除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单纯学习外语的错误想法。教育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能将某一方的文化推举到很高的地位,而应是在比对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努力与当前多元化的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

(二)在测验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

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出来,比如明确规定出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哪些内容,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还要在相关测试中加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还可以通过口语测试的手段来检测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等。这样一来,既有利于督促教师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能够为教师的实践操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三)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增加实践活动

学生能否形成特定的文化意识,除了教师的教授因素之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学习因素。教师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知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一旦学生形成对这种差异的客观认识,总结出其中的特点,就能够更好地使用目标学习语言来表达中国文化。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也可以在英语表达中添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设置比对中西方文化的课程

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用来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看到中西方文化的互相促进作用,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特别是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被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为学生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或者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为学生创设双向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五)将第二课堂作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阵地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的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或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活动,也可以借助于英语角或者英语文化节等,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用英语表达传统文化的机会,校方亦可以在校内经常性的举办一些介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讲座、演讲比赛或者辩论赛等,以增加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机会。

三、结语

除以上几点策略之外,在外语课堂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应该在不违背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前提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高职外语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基础上确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以及手段,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外语这一工具的作用下能够更好的被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 王佳棋.大学外语教学应注意中国文化的融入[J].成人教育,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