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高校自主招生 化学试题 考查内容 化学竞赛

自主招生是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改革扩大高校自的重要措施。2003年始教育部推出22所高校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截止到2011年,全国拥有自主招生权利的高校共有83所。近几年来,自主招生考试越来越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关注。自主招生实施主体是大学,选拔理念与高考有所不同,其命题风格及试题特点与高考也差异较大。高校的化学自主招生试题相对于高考试题而言,更加关注化学思维品质、化学学科思维方法和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考查。

1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特点

纵观近几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其主要特点有以下5个方面:

1.1 重视知识与技能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化学基础知识是高中生必备的知识,是开展化学实验与研究的前提。纵观几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一直作为重点。很多试题都是从知识应用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近几年来自主招生试题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有: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物质的量;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共存问题;pH的计算;盐类的水解;原电池,电解池;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结构、性质及其推断和化学实验等。试题中,测试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推断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2007年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这一基础知识:“请写出二甲基氯苯的苯环上的三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考查了硫酸亚铁铵制备的实验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等有关基本的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2011年“华约”(以清华大学领衔,包括中国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共7所高校)化学试题中出现了最新获诺贝尔奖的课题石墨烯,用石墨烯的多元环来考查结构化学的基本知识,要求计算题目所划出形状的面积,由原子所在位置的贡献度,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原子个数。

1.2 重视过程与方法 贴近社会生活实际

我国新世纪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立足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地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学以致用”这一点。

例如:2007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结合全球变暖这一国际关注的热点问题,让学生分析有关能源利用的问题:“试分析:用酿造的C2H5OH作燃料,为何不会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这道试题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C2H5OH的燃烧过程、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葡萄糖发酵过程等相关知识。学生必须综合运用平时习得的知识和方法,从整体上分析整个过程,才能得到完整的答案;2007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让学生运用勒夏特列原理举2个例子解释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现象。这道试题与生产生活过程密切相关,考生只有在平时生活中积极体验相关过程,才能有的放矢,举出合适的例子,给予合理的解释。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感受不同,举例也会不同。

1.3 重视学科交叉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自主招生院校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在自主招生化学学科的命题过程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命题者往往涉及化学与物理、数学、生物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点。近几年命题中考查到的化学知识与物理知识的交叉点主要有:溶液的依数性(包括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溶液的饱和蒸气压降低、沸点升高,非电解质溶液凝固点降低,渗透压等);电学与电化学;动力学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和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判断等。数学知识与化学知识的交叉点有:数据处理与作图等。化学与生物学科的渗透也在加强。

例如:2005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就出现了化学学科和物理学科知识的交叉。题目让学生回答:“分别用普通水和海水洗衣服,在相同条件下,哪一种衣服干得快?为什么?”本题考查了化学中的稀溶液的依数性和物理中的蒸气压等问题。由于海水中有NaCl、MgCl2等电解质,造成海水的饱和蒸气压下降,使水分子运动减缓(与纯水相比较),使海水沸点升高。因此,海水洗衣服干得慢,普通水洗衣服干得快。化学和数学的交叉在很多图像题中都有体现。2008年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对化学和生物知识进行了交叉考查:结合人体新陈代谢机理,让考生计算血液中HCO3/H2CO3的比值。

1.4 重视思维发散 多角度设计开放性试题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以素质考查为目标,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在试题的情境、立意、设问、作答和评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开放的试题形式。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结论的不确定性、内涵的可发展性和思维的不确定性等特点。纵观近几年大学自主招生化学题目,很多高校喜欢采用一些开放性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就设计了一道开放性试题。题目在介绍了有关海底可燃冰的背景和形成方式后,请考生根据相关材料和自己所学知识谈一谈可燃冰未来作为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可燃冰本身的结构和形成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这样设计的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很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要仔细阅读题面的相关内容,快速地从广泛的化学信息中抓出一些本质的知识,然后以此为核心,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深挖,发散思维,就可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

1.5 重视能力拓展命题源于课标而不拘于课标

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不是以中学教学为中心,而是以大学各自的要求为标准,命题时原则上以依据化学新课标的要求为主,但不完全拘泥于课标,不同程度上进行了延伸。相对与高考试题,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设计更加灵活,很多高校的化学试题题面信息拓展了高中化学知识“生长点”上的一些内容,如:路易斯电子式、缓冲溶液、溶解沉淀平衡、阴阳离子分析、双指示剂法滴定、配位化合物、热化学反应中的焓变、具有不饱和键有机物的氧化或还原等反应、碳正离子和碳负离子稳定性和环境化学等。这些延展性知识已经部分属于大学化学知识的范畴,经常在很多化学竞赛试题中出现。

例如:2008年的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中出现了这样的所谓“拓展性”的试题:下列各组元素中性质十分相近的一组是_____。

(A)H He (B)Cl Ca

(C)Li Mg (D)P Cu

这道试题的解答涉及到了新课程标准中未曾涉及的有关元素周期律中的对角线规则应用的知识。在2008年的考题中还出现了同样关于形成内酯的超出新课程标准要求范围的知识。

例如:下列有机化合物可以形成内酯的是______。

(A)异丙醇 (B)α-羟基酸

(C)β-羟基酸 (D)γ-羟基酸

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化学试题选择题9,B选项:AgF和LiF都是离子化合物,前者溶解度大。也同样考查到了新课标未涉及的有关卤化银的结构差异和性质比较。做这样的试题,考生必须领会试题所给的信息,并通过信息抓住知识的本质,抓住延展性知识的要点,就可迎刃而解。不行的话,使用排除法对这样的题也行之有效。由于高中教学与大学要求之间在客观上存在距离,对这样的题目,相当一部分考生感到试题太难或太偏,这也应该属于正常现象。

2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考查内容归类分析

纵观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其考查内容超越了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可以说是高考知识和化学竞赛知识的有机交融。备考过程中,考生不仅要在高中教材中汲取必备的高中化学内容,还要有意识地拓展相关的化学竞赛知识。由于应试必备的基础知识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已反复强调,这里不再赘述。现结合近几年各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知识点覆盖情况,就其涉及到的有关化学基础知识拓展、迁移和拔高的部分进行归类分析。

2.1 基本概念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2.2 基本理论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2.3 元素及化合物部分拓展、迁移和拔高知识点分析

3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对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校自主招生化学试题覆盖面广、涉及面宽,考试范围、考点和高考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如果想在自主招生中取得理想成绩,必须结合其试题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备考。

3.1 夯实基础,狠抓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夯实的化学基础知识是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和保障。基础知识对于备战高考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备战自主招生化学试题也同样重要,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可能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筹帷幄,调用自由,取得理想的成绩。

3.2 拓宽视野,注重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偏”、“怪”、“天马行空”,这些高校的“自主考查”行为,凸显出他们对优秀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自主招生化学试题命题灵活,开放性强。虽然很多知识都是学过的基础知识,但在题目设置上要求发散思维。考生在复习备考中一定要开阔视野,注重发散性思维方法的养成。

3.3 关心时事,养成积累生活经验的习惯

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很多试题直接是与当前化学研究取得的成果或者社会生活中的卫生、环保等问题相关。如果考生对相关背景知识了解甚少,考试时可能就会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读报纸、看新闻,关心时政的习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勤于思考,注重平时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这些都有益于自主招生的备考。

3.4 研究规律,搞好适应性试题的训练

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有自己的命题原则和规律,考生要及时搜集所报考院校的往年试题,研究其命题规律,由教师有针对性地编制预测题,经常进行适应性训练。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能力及特长对学生进行分类推荐,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对其进行分类、定向辅导,帮助学生最终顺利通过自主招生考试。

此外,在自主招生化学学科的备考中,还要注意2个误区:一是追求偏难怪题的训练。有些考生平常投入很大精力学习化学竞赛的相关知识,尤其进入高三,恶补化学竞赛的内容,这是舍本求末,是不可取的。二是自学大学化学教材内容。有些考生认为,自主招生化学试题是大学教授命题,应该有很多大学化学的知识在里面,因此,抽出大量时间学学化学课本内容,这也是不可取的。这2个误区都会使学生为自主招生考试占用大量时间,最终影响正常高考的备考,值得广大教师、学生注意。

参考文献

[1] 杨悦,孟芊.教育科学,2010,(5):69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技工院校 物流师职业资格鉴定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作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物流人才的供不应求,使得原本相对滞后的物流人才教育在这几年逐步进入了快车道,无论是各类大专院校还是职校技校,纷纷开设物流专业,为物流行业培养输送各层次的物流人才。

为了规范物流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培养既有真才实学又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5年发文通知在全国开展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共设4个等级,可以适应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在劳动就业制度日益规范的背景之下,如何提高物流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引起各类办学单位的关注,也成为大家思考和研究的难题。技工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沿阵地,保障学生顺利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是一项关键性的工作。

一、技工院校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的重要性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全国统一编号,网上注册登记管理,可在政府网站查询,全国范围通用,具有法律效力,与我国有双边、多边关系的国家互认。

对于技工院校物流专业的学生来说,物流职业资格证书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行业准入的通行证,还是取得技工院校毕业证书的必备条件。目前,广东省技工院校全面实施“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特殊专业除外),毕业生获得“双证书”的比例要达到90%以上。实行就业准入控制的工种(专业),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不予颁发毕业证。

二、物流师资格考试介绍

1.考试内容与形式

考试分为两个科目:一是职业道德+理论知识,共125题,100分;二是技能操作,共100道题,100分。两科均为单选+多选,纸笔作答。对于考生而言,要在90~120分钟内完成这些题量,还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功底,并且对时间要有准确的把握。

2.考试教材简介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物流师资格资格认证使用的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物流师(2004年版)》编写的物流师系列教材。这套教材内容全面,涵盖了物流师所应掌握的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但理论性较强,对于没有社会实践的在校学生而言,要透彻理解并牢固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三、技工学校学情分析

目前技工院校学生主要来自前一阶段学习成绩较差的群体,在学习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学习基础薄弱

技工院校的生源多为升不上初中或高中的毕业生,他们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较差。

2.学生没有学习压力,缺乏主动性

学生来到技工院校,从初中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没有了应试教育的压力,学习的压力也没有了。因此,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离开了老师的指导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

3.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强

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目的很明确:希望能够摒弃文化知识基础差的硬伤,在技校学好一种或数种技能而立足社会。因此,学生普遍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喜欢互动性强的操作性课程。

4.学生社会阅历少

技工院校学生有部分来自社会,但多数是初中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技工院校进行学习,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眼界不够开阔,拓展思维能力不够强。

四、提高技工院校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的几点做法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

物流师考证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理论性强、知识点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多。对喜欢操作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说,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思想指导行动,要让学生高度重视、积极投入,需要任课老师反复强调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开始就认识到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是进入物流行业的“敲门砖”,也是他们获得技校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从而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认识。此外,要让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考证考什么,怎么考。老师可以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做到目标具体,条理清楚。

2.合理安排考证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讲授时间

对于缺少社会经验的技工院校学生而言,物流师考证课程的理论性和综合性无疑是硬伤。要解决这一问题,在课程安排方面,可以先安排其他物流专业课程,例如仓储配送的实训课程、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等等。这些课程一方面是物流专业的必修课程,另一方面也是物流师考证内容的一部分。有了这些课程做铺垫,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并进行过一些物流实训之后再参加考证,很容易就可以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已有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3.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关注教学细节

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型有单选、多选,考试特点是考点多,知识点分散、细,每个章节都有考点。但好在出题有规律可循,考点在章节的分布也比较均匀。但是,要提高考证通过率,单靠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基础水平也还是不够,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握教学细节。

(1)狠抓基础,提高能力。狠抓基础知识,就是切实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能力,则是在打好知识基础的前提下提高拓展思维能力。因为物流师考证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分散,所以不能以任何投机取巧的方式猜题、押题,应付考试,而应该立足于教好学好每一章节,将每一个知识点讲透。同时,教师在全面系统教学的基础上注意联系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联想思考,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重复加深学生对前一些知识的印象,也可以使得学生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更清晰的思路。例如,仓库存储费用由订货费、保管费和缺货损失费构成,这与采购成本构成是相似的,而从物流活动的连续性角度来分析,两者之间确实有联系,甚至可以说是重叠的。老师在讲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要给学生讲透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免学生重复记忆从而产生思维混乱。

(2)讲授过程中要注意提示考证要点。抓住考试要点可以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更容易有成效。物流师考证课程内容多,涉及面广,要学生完全记住所有的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而老师要抓住考试要点,特别注重指导学生区别对待每个要点的内容,哪些问题应该掌握,哪些内容只做一般了解,哪些要点需要熟练精通。

(3)重视习题。可以采用以下三种途径将习题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

第一,采用边讲边练的方式,结合历年考题进行知识点讲解,一方面可考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慢慢适应考证题目。同时,讨论时的互动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的考证理论课程变得活泼起来。

第二,成立学习小组,课堂上开展知识竞赛。托尔斯泰曾说过:“竞赛可以将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促进创造积极性、首创精神、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的反战。”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教学内容和考试重点进行相互讨论学习,互相监督检查学习情况,并开展组与组之间的知识竞赛来检验他们的学习成果。有了小组竞赛作为动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第三,章节测验及综合训练。老师在新授课阶段,学完每个章节后要安排一次测验以巩固所学知识点,在复习阶段,要反复按真实鉴定的模式做综合试卷。章节测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加强记忆;综合测试则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

通过全程的练习、测验,无疑可以深化知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又可以营造考试的氛围,使学生心理上有所准备。但是,要提醒学生的是,习题和测验只能作为查漏补缺的手段,绝不意味着考试范围的划定,一切还是以书本基础知识为主。

4.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培养主动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物流师资格考试理论性强,内容多,个别术语或概念表述相似,单靠老师教授,或者学生如果刻板地按照课本的讲授顺序死记硬背,很容易学了后面忘了前面,或是发生知识点混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便于他们自主学习。

(1)学会归纳小结。物流师考试教材每一章节都有繁多的知识点,知识点之间关系又错综复杂,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而言,很难将所有知识点都牢记,这就需要进行条理清晰的归纳小结。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引导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要求学生在每一章节结束后,根据本章节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画出思维导图,在复习的时候再从脑海中将知识点调出进行扩充。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清众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将考试要点从冗长的理论当中提炼出来,此外,将学习思路图形化,使得学生能够产生更为形象深刻的记忆。

(2)灵活使用记忆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掌握一些记忆的方法,例如比较法、联想法等。如仓储作业管理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流程图法,将仓储作业管理的流程画出,并标注每一个流程里涉及的具体操作;对于ABC分类管理策略,则可以采用对比法记忆,比较三类物资的特点及对应三类管理策略进行记忆。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 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高考命题思想的转变,可能使一部分学生偏重于能力题的训练,但知识和能力是密不可分的。能力要建立在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之上,否则,将全是空中楼阁。实验内容复习时也如此,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渗透作用、免疫、反射、作物育种等基本原理内容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这样,才能应对以这些基本原理为背景的实验类题目。

二 重视教材实验的操作和理解

1.认真操作、复习教材实验

对教材实验,应根据条件,适当重做或改良操作。要充分明确教材实验目的,理解教材实验原理、实验思路、研究方法,领悟掌握教材实验中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原则。

2.强化经典实验的学习

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有: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等,学生应从中掌握实验的一些基本方法,体会出科学家们的实验设计思路、程序、方法、原理的科学性与巧妙性以及设计所遵循的原则,总结出科学实验的思维过程,掌握探索实验的一般程序,为分析、设计实验奠定基础。

3.重视实习,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内容的复习

在复习中要关注教材中的实习、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等内容,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教师可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适当开展有关实习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或适当进行相关理论试题的训练。

三 以考纲为导向,加强多种能力的培养

1.图表辨识、转化能力

高考实验题中,应用图表呈现材料的题型相当多,应用图表可以呈现实验步骤、实验处理方案、实验数据、实验结果等。因此,要善于通过比较、观察、分析、处理、判断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推理、分析,获得其所包含的生物学意义,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2.努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必须坚持:(1)针对具体探究案例,分析出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探究方案中必备的几个要点、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等。(2)完善案例,形成具体认知。可以采用填空、问答形式,就某一具体安全分析、完善。(3)多进行交流评价和反思。科学探究常常是一种协作性活动,彼此的交流与评价有助于相互启发和材料共享,自我反思与修正有助于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认识科学活动的性质。因此,多交流评价,多进行反思可以不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总之,在复习实验时,要始终贯穿探究思想,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做到“起点高,落点低”,对某些知识点、概念或原理,不妨多做些探讨或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的理论试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日常生活知识,在热点问题方面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探究的课题,如水污染中细菌代谢类型,酸牛奶成分探索,食物防腐措施的探究等。

3.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加强理论训练

实验题要求写出实验步骤的,在对实验步骤的表述中,往往存在着很多问题:(1)审题不清,表达随意性强;语句不通,言语晦涩;思路混乱。(2)不理解或不动用生物学术语作答、错误使用生物学术语或出现错别字,如“细胞液”写成“细胞内液”、“高压蒸气灭菌锅”写成“高压锅”或“压力锅”、把“种子的开头和颜色”表达成“一对相对性状”、“生长激素”写成“生长素”、“液泡”错写成“液胞”等。(3)表达形式单一,或未根据要求作答,如写元素符号时错答成文字。

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注重这方面的训练。一定要理清生物学术语的内涵和外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等,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比较,准确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还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为此,教师必须要精选一定量的试题,进行强化训练,并做到练、改、讲三步结合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真正使学生的以上各种能力得到提升。

四 重视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完成实验复习

实验复习时一定要多动脑、动口、动手,多交流,勇于创新,并坚持科学训练与循序渐进相结合,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规律,逐步提高实验能力。先从教材入手,再拓展到课外;先多分析一些验证性实验再分析探究性实验;先就问题的提出、实验的设计、对实验结果的假设、对假设的验证、对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观察记录、对实验结果的表达等基本环节逐项逐点落实,然后再尝试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和课题计划的制定。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第4篇

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有哪些?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家学到了哪里?在中考生物复习阶段,一定要把知识点总结成系统的知识框架,这样才能考出更好的成绩!共同阅读生物中考必背知识点,请您阅读!

中考生物知识点总结考点一: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

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实验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观察法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五、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对照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影响该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地球上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生物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否则将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生存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又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适应环境 例: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②生物影响环境 例:大树底下好乘凉。

③环境影响生物 例:大雁南飞。

6、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

7、生态系统的组成:

8、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10、物质(循环)和能量(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能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越多;食物链越短,营养损失越少。

11.食物链书写规则:①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②箭头从被吃者指向吃者;③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④食物链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一般式: 生产者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型动物大型肉食型动物

1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1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最稳定的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15、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阐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一、显微镜的常识:

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即当物像不居中时候,应该同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二、显微镜的使用:

①取镜和安放:左托右握,试验台偏左离边缘7cm处。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观察: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正对通光孔中心),用压片夹压住;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到看清物象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④整理:擦拭干净后(镜头要用擦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两旁,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

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植物细胞:净—滴(清水)—撕—展—盖—染(稀碘液)—吸

动物细胞:净—滴(0.9%生理盐水)—漱—刮—涂—盖—染(稀碘液)—吸

2、生理盐水:防止口腔上皮细胞吸水变形甚至胀破。

3、稀碘液: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看得更清楚。

4、气泡:中间白亮四周黑的圆形或者椭圆形结构。

5、盖盖玻片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考点三: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重要考点)

1、植物细胞结构名称及功能:

①细胞壁:支持、保护 。 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

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⑥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场所。

⑦液泡:内有细胞液 ,溶解有多种物质,如花青素、酸甜苦辣、甜味物、营养物质。

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注意是否是绿色部分,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就没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4.看一个细胞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主要看是否有细胞壁。

炒红苋菜流出红色汁液,是因为高温破坏了细胞膜,汁液来自液泡。

5、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①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绿色细胞部分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②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考点四: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主要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中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 ,

DNA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③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DNA 个具有特定

遗传信息的片断就是基因。

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⑤、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⑥、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⑦ 遗传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

考点五: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使数量增多)和细胞的生长(使体积增大)

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生长、分裂、分化的结果。

2、细胞的分裂过程:

①染色体数目加倍(最主要、最重要、最明显的变化)——保证了新细胞和原细胞的遗传物质相同。———保证了遗传信息的稳定

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

③细胞质分成两份 ;

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

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便形成两个新细胞 。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计划由于九年级生物是小科目,按学校课表安排每周只有1课时授课时间,因此从第一学期即开始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高校培养人才,特拟定以下复习备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标》《大纲》为指导,以《中考说明》和《中考指南》为依据,结合中考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实情,以及我校学生基础差、间隔时间长的现状,制定以侧重基础,提升能力,针对考点,突出实效的复习策略。努力让每个学生考出较为理想的成绩,整体提高我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素质。

二、奋斗目标: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校生物整体教学成绩名列全市前8名,九年级现在校人数102人,合格率达85%(85人),优秀率达35%(36人),高分率30%(30人),满分率5%(6人)。

三、复习安排:

总复习共分为三个阶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复习。

第一阶段:系统复习。时间是从开学初到4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指南》为载体,针对学生对已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因时间久而遗忘的共性特点,本着“依纲靠本”和“温故而知新”的原则,全面系统地复习基础知识,弄清各单元的考点,初步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小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重新识记,理解,应用。复习目的:结合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基础。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是从4月底到5月底。这期间主要以《中考说明》为依据,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针对重点和难点,分模块进行专题性的复习,让学生对所复习的知识理清各部分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和体系。所有内容共分为10个专题:1、生物与环境;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4、生物圈中的人 ;5、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6、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7、生物的多样性; 8、生物技术;9、健康的生活;10、生物科学探究。

第三阶段:模拟复习。时间是从5月底到中考实战前。针对两次大考所反馈的情况,备考会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各县市交流的适应性考题,开展以考(模拟中考)、评(评讲练习)、补(查漏补缺)为主要方式的复习。同时对学生渗透仔细审题、规范答题的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考心理素质,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失分,突出复习的实效性。

四、复习措施:

1、夯实基础是关键。

历年中考题目千变万化,但做题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和基础识却是相对不变的,而且中考试题中大多数题目还是比较简单的基础题,难度高的很少。所以,扎实雄厚的基础是中考取胜的必备条件之一,我们在复习中,一定要重视基础,不能好高骛远。

2、巧用方法是手段。

随着中考的临近,学生的复习任务愈加繁多、心理压力更大,不注重复习方法和技巧的话,可能会事倍功半,豪无收效。生物学科,不可能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只有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浓缩、快节奏的复习课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具体而言:(1)识记时不死记硬背,机械重复,让记忆方法多样化(对比法、联想法、调动多种感官参与等)。(2)结合学生实际,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讲,就讲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练,就练中考的常见题型。还要加大变式训练的力度,注重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3)增强复习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认真研究分析历年中考的命题方向,关注中考的动态和趋向,针对中考的热点、重点和难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复习,减少复习的盲目性,避免走弯路。

3、加强备考技巧和心理训练。

比如:做题时先易后难,仔细审题、不写错别字,注意书写速度等。还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励学生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复习,以自身最佳的状态迎接中考实战。

学霸分享的生物学习方法课前预习

预习是在老师讲课前,先浏览一遍讲课内容,在浏览时,应用笔将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内容划出来,将自己看不懂的内容标出来,将浏览后产生的问题记下来,有能力、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己做出预习笔记。

通过这样的预习,为下一步听讲奠定基础,使自己的听讲更加有的放矢,听讲时就可以对自己已经弄懂的或重点知识重新加深印象,并比较一下老师的理解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差距,如果自己理解得不深,则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

对于自己预习时还不懂的问题,则是听讲的重要内容,一定要当堂弄清楚。对于在预习中产生的问题,如果老师讲到了,则要听懂,如果老师没有讲到,一定要向老师问清楚。预习也为将来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仔细听讲

很多优秀学生的经验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点,即学生的主要功夫应下在课堂上。我们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解决一种矛盾,即已知与未知的矛盾,通过学习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然后又有新的未知的出现,我们再来完成这个转化过程。而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是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应该是很顺利的。

有很多学生就是课上认真听讲,在45分钟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但是,总有些人,课堂上不认真完成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白白浪费掉45分钟,反而在课下再花时间去完成转化,此时已没有老师的`指导,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显然是不会有好效果的。

课后复习

每天的复习一定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而应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知识的联系和老师讲课的思路,将老师讲课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一番。

生物必备基础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医学院校;课程体系

近些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生命科学飞速发展,生物技术在各领域展现出了无限潜力,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被世界各国确定为21世纪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和新型产业。现代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融合,逐步形成了农业生物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三个应用领域,其中医药生物技术领域由于和人类的生命安全关系密切,成为现代生物技术中最实用、最具发展势头的领域之一。

一、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各院校招生情况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不断涌现,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生物技术相关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有增无减,尤其是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需求快速增长。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教育部于1998年正式将生物技术专业列入理学本科专业目录,主要培养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之后,很多院校都相继开设生物技术专业,中国前300名大学中,具有生物技术专业的大学占到了33.7%。通过对生物技术专业在这300所大学不同类别的分布分析可以发现,生物技术专业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中设置的频率较高,分别占相应各类高校总数的70.6%、70.8%、82.6%、97.3%。而我们通过前期统计,全国90所医学本科院校,开设生物技术及相关专业的仅有28所,占31.1%,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医药行业生物技术人才的供给远远小于社会需求。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与普通院校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特点体现在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与生物技术的深度交叉融合,因此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课程也要反映相应的医药特色。但是,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在国内相关院校的开设主要集中在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和师范类高校,在医学院校开设的相对较少,必然会导致教学模式和内容偏向于工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物技术的教学。体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就是医药生物技术人才的相对缺乏。面对大好形势,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以培养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关系到专业兴衰成败的关键课题。目前,医药生物技术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缺陷,针对性的医药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尚属于探索阶段。如果照搬其他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导致学生能力的同质化严重,不能很好的与医药行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相吻合,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足,从而造成就业困难。所以,迫切需要建设适合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另外,生物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夯实理论知识和培养科研思维必备的手段。因此,在教学体系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这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开设课程分析

统计了全国21所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其中包括4所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一)各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

从总体来看,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所统计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其次,开出率较高的课程有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等,下图为所统计各学校开出率前21位的课程。

(二)医学与非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对比

与非医学院校相比,医科学校生物技术专业中,各学校课程开设率较高的课程同样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统计的所有学校均开设有以上三门课程;除此之外,医学类学校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综合性实验、生理学、人体解剖学、药理学、蛋白质工程等几门课程开出率高。下图为综合所统计各医科与非医科学校课程开出率前20位的对比图。从图上可以看出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医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医学统计学等开出率两类学校均较高,但是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医学相关课程,非医学院校均开设较少或未开设。

三、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注意医学基础知识与生物技术学科各课程间的交叉和渗透。所以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就应该与其他院校有所区别,具有自己的特色。除了生物技术专业必开的基础课程及专业技术课程之外,具有医学特色的相关课程也应该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可以使学生将医药基础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医学生物技术的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医药生物技术行业。因此,通过对其他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学习以及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了一些本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合理选择授课科目,突出医学院校优势

目标是培养出适合我国现阶段实际需求,具备扎实医药生物技术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实验技能,能在医药、检验、食品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等工作,以及在科研、营销、第三方检验等领域从事研究助理、产品销售、检测试剂盒的设计开发与使用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我们的学生除了学习一般生物技术专业必须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要补充如临床医学概论、病理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统计学等与医药生物技术相关的医学类专业课,从而进一步提升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调整实践教学模式,开设专业综合实训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到的五大工程技术之间彼此交叉渗透,互为基础。因此,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设置必须打破传统上每门课程单独设立实验的传统,将本专业主干课程实验根据内在联系进行整合,单独成课,设立一些综合性实验、实训,而非简单的课程实验。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一般在第三到第四学年开展。另外,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置还要能反映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最终达到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案进行综合训练的目的。例如,我校开设了生物技术综合实训,该实训共安排8周时间,分两学期上完,每学期安排4周时间,中间不再穿插理论课学习,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该综合实训涉及基因工程各个方面,以蛋白药物开发作为主线,包括蛋白药物的克隆、表达、检验、纯化、药物活性的检测等一系列医药生物技术操作环节。该实践环节与真正蛋白药物的研发生产相一致,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与社会、行业接轨。另外,根据专业生物技术专业医药特色,开设病理检验、实验动物学、抗体制备、临床分子诊断、动物细胞培养等实验,这些实验除了培养学生基础生物技术技能之外,加入医学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及技能,更适应社会对医药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出的学生更适于快速发展的医药生物技术行业。

(三)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在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发现许多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重复出现,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通过对学生实习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企业最需要那些实践能力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毕业生,而我们的某些授课内容缺乏纵深性,对知识点的讲解并不系统,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整合,减少理论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比重,同时注重了某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系统地建立知识体系。例如在“分子诊断学”授课中,增加遗传病的介绍,如常见遗传病的临床特征、分子诊断手段以及基因治疗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授课内容中加入临床诊断试剂盒的研发、临床生物技术检测及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方法等内容,以培养具有良好医学基础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生物技术尤其是医药生物技术方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可以说改变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是对于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通过思考后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能够培养出与社会及行业、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郭弘艺,张旭光,邵露等.生物技术专业现状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

[2]刘瑞珍,张兰凤,邱启祥.医学院校生物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探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