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字逻辑电路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成贤学院教改项目,基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数字逻辑电路》教学研究,项目编号:110130022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223-01

一、现状分析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应当成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特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目前开设的《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以传授科学知识为目的,老师讲解概念,提出例题,给出方案,学生听课,理解概念、解答题目。由于讲解的内容主要是二值逻辑、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属逻辑思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对容易,但所掌握的知识圄于课本,配套的实验大多为验证性的,学生的逻辑设计能力、芯片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现逻辑功能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不足。

二、研究意义

课堂教学与课程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与平台,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对学生都产生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按照江苏省对独立学院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我们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紧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跟踪学科发展趋势,引导、激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逐步形成教学和培养特色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

三、研究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形式和方法,着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方面,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并有一定知识扩展,强化对学生从事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培训和指导,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和实践能力。

(1)研究教学内容,解决学一个芯片只会用这个芯片的问题,强调分析和设计的通用方法,引入实用性强的设计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创新与实践意识。

(2)研究教学形式,改变教师在讲台上一个人讲一百分钟,学生几乎没有参与的形式,构建研究式与探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

(3)研究教学方法,改变课上教师提出问题,几秒钟或几十秒内自己回答,不留给学生充分时间考虑的赶进度方法,备课时将开展师生互动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充分留足,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4)研究实验形式与内容,减少验证性题目,增加设计性题目的比例。提前一周将每次实验课训练的重点告知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设计,与学生共同拟定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四、实施方案

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引入实用性强的设计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除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外,加入小型设计题,促使学生能够在小型课题设计的过程中理解、应用并拓展理论知识。随着课程理论内容的增多,逐步提升课题的难度和层次。对于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掌握基本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后,可以增加设计题目的难度和综合性。引入一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的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拓宽思路。引入一些需要两片以上芯片才能设计成功的例子,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形式和方法方面,构建研究式与探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思维。探索“从问题引出概念,由概念引出方法,用方法实现电路或得出结论”这样一种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授方法。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把问题转换为小课题,让学生自己设计,提出多种方案,教师参与讨论并实时引导,分析利弊。或者教师先提出方案,让学生分析方案的优点缺点并改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设计出最佳功能电路。

课堂上的理论知识,需要以实验、特别是设计性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强化理解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把实验室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实验内容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精心策划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和灵活应用课程理论知识才能够实现的实验课题,同时将理论课老师与实验课老师打通排课。使实验环节真正成为与理论课紧密联系的实践战场,更好的配合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内容也应配合理论课设计,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成功的快乐。

五、本次教改的特点

把传授知识为目的改变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设想,勇于质疑,在逻辑思维环境下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验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学生共同拟定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磊.《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探究[J].内江科技,2009(9):68.

[2]刘新元.“数字逻辑电路实验”课程改革[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2):8-10.

[3]李秀媛.计算机专业“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模式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4):18-19.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第2篇

区别于五年制医学检验本科检验医师的培养目标,四年制医学检验的培养目标是检验技师,从事日常的检验技术工作,能进行检验方法的更新、引进、应用和评价,能全面做好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也可参与科研中的部分实验工作[8],对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与临床对话能力的要求则要低于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主要的岗位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9]。1.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从检验医学的发展趋势和岗位分析的角度看,检验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四个方面:①群集的职业能力。包括职业素养、医患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英语的应用能力、就业或创业能力等。②专业技术能力。是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分析和解决岗位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能力;从事检验各亚学科(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及输血学检验等)服务性检测的能力;计算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③实验室质量控制能力。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最大程度上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核心在于坚持有效的持续改进。④专业拓展和创新能力。是适应检验医学学科不断的发展和岗位的不断分化,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专业拓展能力是指自主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包括适应医学检验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外延到与人类健康有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仪器设备制造的新技术等;科研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能针对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归纳发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2.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与检验岗位能力匹配的知识体系包括:①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是可持续学习的基础;②工具性和方法性知识:是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包括计算机知识、英语、文献检索与应用。③专业基础知识:是岗位上做好服务性检测的专业基础,包括基础医学知识如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以及实验诊断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④专业知识:包括专业的核心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专业核心知识是医学检验各亚学科的技术知识,直接反映当前岗位的工作需求,体现专业的针对性;专业拓展知识是适应检验医学的学科不断发展和检验外延的不断拓宽的新技术、新知识。

二、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原则

1.准确、全面、发展的原则准确就是要认真分析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特点,搞好人才需求定位;全面就是把胜任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统筹考虑,搞好人才规格定位;发展就是要与时俱进,着眼专业学科发展和岗位变化对人才要求的提高,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培养标准,搞好人才的发展定位。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必须契合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检验学科发展特点,以检验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工作岗位任职能力的需要为导向进行设计,以保证毕业生能凭借自身的专业素质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顺利就业,这一点十分重要。2.突出办学特色的原则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有了特色,专业才有生存的价值和发展的动力。检验医学不同层次的岗位分工必然会存在,各举办院校也有自己的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办学传统,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不应僵化也不应单一,可考虑设置保证标准和发展标准,这样既保证了基本教学质量,也为各个学校留有创新和专业特色发展的空间。3.可行性原则人才培养标准必须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与自定标准相符合。因此,制定的人才培养标准必须与学校的定位与实际工作状态相符合,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国家政策层面,教育部通过调整学制已经明确四年制医学检验为检验技师的培养,因此,要避免盲目拔高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三、成都中医药大学应用型四年制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从2007年开始招收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从一开始就是走的检验技师的培养道路,注重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上体现出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考虑到近年来体外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既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又能从事人类健康有关的检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技师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强化或新增体外诊断技术相关课程,进行专业后期分化,形成体外诊断技术专业方向,解决了学生就业出口单一的问题。1.培养目标的定位的调整教育部1999年医学检验人才培养目标针对的是以培养检验医师为主要目标的五年制检验专业本科生,由于受到职业定位、工作目标、师资力量和岗位设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全面的规范化检验医师临床培训,在参加工作后往往很难尽快胜任检验医师的岗位和职责。因此,我校将“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调整为“掌握检验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将“能在各级医院、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检验检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人才”调整为“具备现代医学检验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级医院、体外诊断试剂研发公司及独立实验室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知识要求医学检验专业知识体系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主要掌握化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检验医学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检验(包括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病原生物学检验、血液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输血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现代仪器设备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和基本操作规范等。3.能力要求具备从事临床检验的基本技能,能熟练地操作常用的临床检验仪器,能进行日常的仪器维护;具有初步的实验室信息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能力;具有初步的与病员及临床科室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一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听说能力和写作能力;具备文献检索,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4.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依法行医;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关心病人,将维护人民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养成较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勤奋向上,具备踏实工作的作风。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一定的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基础,并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树立积极主动了解、获取和掌握本领域发展动态及新知识、新技术的意识。身体健康,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5.专业课程设置以培养学生医学检验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原则,以能胜任临床检验工作为基本保证,通过新增医学检验仪器学、体外诊断产品评价、生物医学工程导论、生物科学概论、医药市场营销学、检验技术前沿进展等体外诊断技术方向性课程,实现专业教育前期打通,后期分化,培养既符合医学检验内涵发展又能拓展到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的新型检验人才。其课程设置分为四大课程群,见表1。6.专业实践体系结合本专业特色,单独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了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状。在见习和实习环节,要求前期选择了体外诊断技术方向课程的学生到相关的体外诊断产品公司见习或实习。见表2。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第3篇

(新疆伊宁卫生学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对新疆伊犁地区28家医院进行临床调研,目的是掌握伊犁地区医学检验技术的人员结构,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就业。调查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市场需求一致,培养规格必须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群的特点。

关键词 :伊犁地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员结构;人才培养;就业率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5-0034-02

医学检验专业人才是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中的一支重要队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检验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检验技术装备日趋专业化、精密化,检验技术水准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医学检验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如何适应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高质量的医学检验技能型人才是亟待探讨的课题。2011年7~8月暑假期间,我们对新疆伊犁地区28家州级、市级、县级及基层医院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对医学检验专业人员队伍的现状、发展需求、岗位分布、用人单位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需求的全面调查,旨在为科学、合理地制定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调研的基本思路与形式

调研内容 通过对伊犁地区州级、市级、县级及基层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了解各医院目前的检验技术装备、技术门类、检验技术人员学历及职称情况、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等情况。

调研方法 2011年暑假期间,我校先后组织医学检验专业十余名教师对伊犁地区2个州、3个市、8个县、5个乡镇共28家州级、市级、县级及基层医院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对不同层次医院的检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检验人员人数、年龄、职称和学历结构分布情况。

医学检验职业岗位现状分析

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基本情况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新疆伊犁地区医学检验人员年龄分布结构尚合理,以中青年检验技术人员为主,但职称和学历结构普遍偏低。与此同时,国家拨专款为乡镇、社区医院配备了常用的检验仪器设备,但多数乡镇医院由于缺乏医学检验技术人员部分检验业务没有完全开展起来,仪器设备使用率偏低,尤其是乡镇卫生机构,还存在人员不足、学历及职称偏低、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详见表1、表2,下页表3、表4。

医学检验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医学检验专业人员主要分布于各级各类医院。调查结果显示,按科室分类岗位设置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生化、免疫、门诊、临检、微生物、血库及临床急诊等七个科室,对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的各种能力要求包括职业基本能力、职业专业技术能力及职业基本素质。详见表5。

医学检验专业发展趋势

医学检验的发展,特别是检验仪器的迅速发展,使生化、临床检验、免疫学和微生物学检验中的部分项目已实现了全自动或半自动化。不断发展的新型检验技术,如生化检验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临床检验中的干化学试纸条法检测、免疫检验中的放射免疫、酶免疫及化学发光、微生物检验中的全自动鉴定技术和以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分子生物学新技术,使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断提高,检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检验技术装备日趋专业化、精密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检测项目逐渐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已由单纯的辅技术工作变成直接参与临床诊断、科研和医疗决策的手段,对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而目前检验科室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开展检测项目的数量及检测水平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医院整体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医学检验专业成为当今医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

应该看到,自动化仪器检验虽具有速率快、重复性好、干扰因素小、可批量测定等特点,便于室内质控和评价,是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主流,但随着自动化仪器的普及,忽略标本的形态学观察造成漏检、误诊也时有发生。实践证明,仪器再精确、再智能也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检验,仪器不可能有完全的思维鉴别能力。因此,形态检验技能是医学检验人员必备的技能,是任何仪器设备无法替代的,应注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此项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刘馨.检验医学在当今临床医学中的重要位置[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47.

[2]花雨昆.谈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4):7-8.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证检验医学;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7-0096-03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的医学,其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大学的David Sackett教授等提出的定义,即“谨慎、明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最佳证据对每个患者做出诊断和治疗的决定”。[1]将循证医学的原则应用到检验医学中,即为循证检验医学(evidence-based labo ratory medicine,EBLM),它是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通过临床实验室和临床科室更紧密的沟通,从而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和有效性。[2]检验医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现代化实验室科学技术与临床医学在更高层次上的结合,它是涉及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一门综合性边缘学科。许多检验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都来源于基础医学的理论,循证检验医学是临床检验医学发展的结果。[3,4]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新的培养目标提出:“本专业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各级医院、血站及防疫等部门从事医学检验、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而传统检验医学课程体系内容陈旧,理论过深,忽略了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检验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适应循证检验医学飞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实用性、可塑性和富有创新性的高级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缺少循证检验医学环节

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医学院校开始了循证检验医学教学的探索,还没有正式开设循证检验医学这门课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明显缺乏循证检验医学相关课程群,缺少现代医学检测技术、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内容的融入。

2.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医学院校往往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过分注重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在实习检查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部分学生言语粗俗,行为失范,缺乏一名检验医学生应该具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缺乏思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

根据历年实习检查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我们了解到实习生在学校时虽然机械地掌握了一些医学检验基本知识,但思辨能力低下,缺乏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对临床实践中碰到的实验现象,他们缺乏分析思考,判断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他们只会按照带教教师布置的任务完成相应的内容,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创造能力。

二、教育改革措施

1.深化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根据循证检验医学发展需要,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我校至今已有五届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基本分布在省内各大医院检验科,他们是根据前几轮人才培养方案培养而成的。在修订医学检验专业培养方案时,除了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意见之外,还可以广泛征求历届毕业生的意见。他们对教学计划最有发言权,可以提供一些实用性意见。在完善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我校对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初步改革和尝试。

(1)注重课程体系的总体设置,将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贯穿始终。医学检验课程体系共包含了五个课程群,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这些课程群间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构成了科学规范、井然有序的课程群体系框架。以五年制医学检验为例,可以分三个阶段培养。

第一阶段: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阶段,即公共基础课程群、人文社科课程群、基础医学课程群和优质选修课课程学习阶段,历时五个学期。此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点发挥我校以中医中药为主,医、管、理、工、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注重“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加强学生责任意识,提升学生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第二阶段:临床检验综合能力培养阶段,即临床医学课程群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群学习阶段,历时三个学期。此阶段充分发挥我校临床教学资源优势,加强学生临床检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创新思维和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为主,把现代医学检测技术、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分析生物学和分子诊断学等部分方法学、新兴学科的内容融入此阶段,以适应循证检验医学新形势下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医学检验技术能力范文第5篇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学科也需要不断的发展与适应。由于医学检验是一门综合了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交叉性学科,而且又是针对于临床诊断以及病情监控为主要目标的应用医学学科,其人才需求量不仅大,还要求从事医学检验人员有着较高的理论和实际水平。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种流行疾病相继爆发,各地的相关医疗机构都急需大量医学检验人才。然而,我国专门的医学检验学科起步比较晚,特别是在高职高专阶段,该门学科的教育还处在低的发展水平,与国外先进的医学检验培养模式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英美等医学教育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在医学检验教育中有着比较全面的教学规划。国外先进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要求学生一方面掌握检验仪器的使用和检验过程的完成方法;另一方面,还要求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能够具备根据检验结果,初步分析病情,为临床提供前期咨询的能力。发达国家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都会受到良好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检验医学的教育,而且有丰富的临床实习经验。这有利于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快速胜任其岗位,并且能和临床医师有很好的沟通能力。此外,医学检验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很强,它是以病人的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为标本,通过科学的实验技术,为临床查明病因、分析病情和治疗观察提供客观的判断依据。准确高效的医学检测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帮助。与此同时,现代高科技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医疗检测设备上,自动化和智能化已经呈现出普及的趋势。作为高职高专的医学检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往往第一时间就会充实到医学检查的第一线,因此,必须在校期间加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理论上要夯实基础,在实践操作上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需求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2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医学检验专业长期以来缺少独立发展的目标和规划,仅仅被当做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辅学科而存在,对于医学检验的高职高专教育的定位也不甚明确。一方面,社会急需专业的应用型医学检验人才;另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只能通过现有的资源,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日常实验和临床实践,导致高职高专学生毕业以后既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又缺少实践经验。难以符合多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医学的发展,特别是医学检验的智能化,会让医学检验的实际操作工作变得更加容易。然而,也正是由于目前医疗检查仪器的发展迅速,要求医疗检测工作人员能够从准确的数据中为临床诊断和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所以,高职高专在培养医学检验类人才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医学相关学科的综合知识。然而,高职高专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还缺少支撑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

2.1优质教师资源较少

我国医学检验专业的发展起步还比较晚,水平也比较低,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的优秀的医学检验人员也不多,这导致了近几年来众多高校虽加紧了该专业的建设,招收了大量的学生,然而优秀的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师却增长缓慢。要培养大量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必须要建设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一方面,教师要覆盖面广,既要有专注于科研教学的专职任课老师,也必须要邀请工作在医学检验第一线的专业化检验医师,两者相结合,前者侧重理论教学后者侧重于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扩宽自己的知识面,理论教师也应该经常深入到医疗服务第一线,了解检验医学的发展和应用情况,结合实践,更好地向学生阐释理论内容。实践第一线的兼职教师也应该了解理论动态,在实践课程中将实践现象和手段与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相关教师一般都是较年轻的医学研究生,理论知识比较扎实,然而却缺少临床经验。而聘请的一线检验医师又往往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教学准备上很难专注,缺少与学生实际情况的结合,甚至有些时候向学生灌输经验主义的思想,理论水平略不足。

2.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理论知识的教育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实践是印证理论并且可以在工作中充分利用的基本能力。加强医学检验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该专业授课水平的根本措施,是重中之重。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对于理论看得过重,在有限的课时中安排了过多的理论课程的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实践的机会不足,以至于毕业生在工作中不知如何真正去操作检测仪器。学生学了不少理论,却难以学以致用,这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由于理论课程往往比较枯燥,学生难以提起兴趣,特别是在高职高专生源质量不高的情况下,理论课程过多只会让学生产厌学情绪,不利于院校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此外,临床实习是专业学习和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一环,实习教学质量好坏对学生毕业后能否成为合格检验师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有些院校只看重学生在校的成绩和表现,对于临床实习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没有一套相应的适用性较强的严格的临床实习管理制度。结果学生临床实习时反而觉得比在学校还轻松,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2.3缺少专门的教材与设备

目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教材内容大多和本科教学相同,不仅在理论方面比较完整,而且教材的编写也比较细致。这样的教材虽然可以保证知识的完整性,但是对于大对数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专业性过强而实践性较少,忽视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性重点,为实际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麻烦。而且,由于医学设备更新较快,而相关教材的更新再版却比较少。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中没有及时地对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补充,使用一成不变的教材以及一些旧的实验设备,这样都导致学生进入社会以后不能快速地融入到实践中上手各种工作。教学实验课程中很多的实验设备以及环境的建设都存在滞后性,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

3优化培养模式的对策

3.1教学中加强联系实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特别是高职高专学生,毕业之后一般直接进入工作实践,因此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宽度,突出所教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多引入学生实验的环节,把各种检验,如细菌学检验、临床检验、生化检验等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去。此外,增加实践教学课时,一般情况下,专业课程以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1/2以上为宜。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将所学的内容应用于实践操作,便于学生的吸收,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工作积累动手操作经验。与此同时,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高专与本科教学不同,更加注重知识能力的应用性,因此,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决定了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使用所学知识的效率。在方法上,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在探索问题上的主动性。特别在实验实践教学中,要让学生探索新思路,改善工作方法,提高检验效率。

3.2培育优秀师资力量

①完善教师的进修制度。院校应该根据教学反馈情况、现有师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院校教师到高等医学院、相关医院检验科室进行进修。进修中主要培养院校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要求教师有针对性地利用课堂所授知识来指导工作实践。此外,要加强进修期间与一线检验医师和临床医师的交流,掌握最前沿的检验技术,增强教师的教学中联系实践的能力。此外,在进修期间要加强对进修教师的考核并引入淘汰机制,根据教师的进修表现、进修成果和教学优化等方面对教师进修考核,并挂钩其职称与收入。

②引入优秀的兼职教师。要保证教学培养的质量,应该引入更多的在一线工作的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直接在课堂中为学生带入最新的工作信息,模仿工作情景,丰富学生的见识。此外,还应该让兼职教师为学生演示工作实操,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了解到更加真实的工作情景,以便今后工作中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③加强教学管理。由于高职高专的教育往往容易流于形式,教学质量必须严格把关。一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课堂设计、考核标准统一审核,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控进度,保证教学内容和质量;另一方面,引入教学评价机制,让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和教师互评相结合,对教师个人的教学情况多方面进行考察反馈。此外,还可以让任课教师兼任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提高教学交往水平,提升教学质量。

3.3优化及改编教材

①精简教材内容。相关部门或者院校自身,编写一批满足教学改革要求、应用型人才需求和个人专业发展的教材。突出重点,增强教材的实用性,避免教材的冗长和枯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②突出教学重点。不同的高职高专的生源质量和教学资源非常不同,而且不同地区由于医学服务水平的不同,所要采取的检验手段也各自殊异。因此,在教材编写中应该有多个版本,各个版本突出不同的侧重点,各个院校可以根据本校所在地区或者学生就业主要方向来选择或者编写教材,形成重点突出的优质教材。③保持教材与时俱进。医学检验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经常会有新的技术和新的理论被应用在实际医学检验工作中。高职高专的教材应该经常更新,注重引入最新的内容,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所学知识不会马上过期。

3.4完善实验室条件

实验室应该是医学检验的主要教学场所,各个院系应该加强实验室建设,一方面做好现有实验设备的养护;另一方面要引入更多高新技术的设备,让学生接触到检验科学发展的前沿。

3.5扩展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