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一、工会组织建设

第一,积极贯彻学校工会的工作精神,开展“二级分工会建家”的工作。继续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分会工作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使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自已的家,并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因工受伤的赵建强同志,慰问家中出现其它事情的朱桂华、冯丁武、陈敏琳等同志,将学院对教职工的关心通过工会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总结通过工会如何促进教学,增强凝聚力方面的经验,确保了今年的本科评估“良好”目标的实现。

第二, 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在本学期内建立本部工会会员参加集体活动管理办法,将这项制度列入到教师考勤管理制度中。确立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例会制度,制定并完善本分工会以及工会委员职责,完善部教代会组织制度,通过二级教代会完善本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发挥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权益

第一,充分发挥工会的参政,议政职能,工会计划结合本部自身特点,对教职工关心的集体以及个人问题进行调研,并把实验室人员普遍关心的实验室人员津贴等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解决。

第二,工会还将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按照学院的“院务公开”制度,切实监督本部的部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本部的所用重大经济、人事问题拥有监督权。

三、配合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为了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心得,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请获得多媒体教学竞赛二等奖的宋武老师进行示范教学。

第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请有关系部学生代表进行座谈,收集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意见。

第三, 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较弱的局面,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已经签订了“一帮一”的协议。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要从国内外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来进行整体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时期,主要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教育重视专业性的技术信息,侧重于对程序的设计。仅有少数院校才开设相关的课程。第二时期,是在20世纪80年代,在计算机教学中开始涉及到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能。侧重点也转变为基本操作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二、简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知识素养和学生的职业规划出发,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成果,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计算机教学经验。现在的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基本是从实际教学出发,探究在中专计算机教学课程中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的探究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思考方式为主。在新时代的发展中,多元文化已经成为时展的趋势。创新理念要与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教学情况。在创新理念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还为实现切实有效的改革情况的分析,如何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创新式的教育教学是摆在所有计算机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命题。

三、浅析计算机基础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要形成系统性的计算机技能课程教学系统,需要一线教学的教师整体努力,对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仔细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课堂表现进行整体的分类规整。但是,在中专的具体教学任务中,因为众多综合性因素的影响,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观点和经验的分享模式,难以达到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整体的综合能力没有达到新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标准,中专教师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相关的整体培训,或是在经过短期培训后,没有实现能够进行创新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专一线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同时,要具备开展创新型的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能力。现在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教师的整体科研能力还有待提高,真正成功地获取第一手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真实数据、相关教学案例等资料,才能真正地做到在众多理念下,根据中专的具体实际计算机教学情况开展教学改革的探究。在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因为中专学生的特殊性和中专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中专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要实现符合社会的发展,要经过反复的实验验证。在实际的中专教学中,实验课、总结、反馈、研讨材料的准备等还没有得到切实的实现。这是未来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一线教师可以带着教学问题、反思和科研的态度去开展中专计算机教育教学,实现对中专教学的科学性的实验验证。

四、探究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路径

新时代的发展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加强,多元文化时代已经到来。并且人们已经开始从多元的方向来思考,创新已经的到普遍的认可。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可以从创新理念出发,与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挖掘新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究新的改革路径。

1.教学观念上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专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不再是知识灌输的被动承接者。中专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要实现在教学观念上的创新。在创新的教学观念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并且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良好发挥,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计算机基础知识体系的形成和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形成。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中专的计算机教学中,要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实现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中教学模式的创新,改变原有的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授课模式,形成新型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模式。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可以进行班级、小组之间的探讨、协商和知识的交换,并且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充分地、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来选择他们迫切要学习的内容,自行搜集信息和让大家理解的方式把内容完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来呈现完整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在相关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设定特定的场景和任务目标来开展相关计算机基础技能的学习,让学生带着目标开展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发现学生所缺乏的技能,进行分解性的讲解。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中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学习氛围。

五、总结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任务驱动” 教学实践

国家教育部理工科和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和《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蓝皮书)[1][2]中提出,新形势下大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由操作技能转向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基本思维和规律,也就是强调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应实现从重视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3][4][5]。

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时习惯按照课本就知识点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在按照教师的演示和给定步骤完成任务时比较容易,而真正给学生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作品时很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安康学院依托省级教改项目,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问题解决为根本出发点,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得以优化。

一、“任务驱动”简介

“任务驱动”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简称,它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6]。“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它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提出任务,完成任务的思想、方法、操作,边学边做完成任务,总结规律、技巧,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任务。

二、基于“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践

1.知识点的任务转化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安康学院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知识点融入一些具体的任务当中,通过具体任务的解决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就Office 2003而言,可以实现知识点的以下任务转化。

(1)Word 2003文字处理

任务1:制作求职简历。涉及的知识点为字符和段落的格式化、表格的制作、制表位、页面边框和打印。

任务2:制作宣传单。涉及的知识点为页面入图形、插入和编辑艺术字、文本框、项目符合和编号。

任务3:制作毕业论文。涉及的知识点为文档属性、样式、节、页眉和页脚、修订和批注和目录。

任务4:快速批量打印信封。涉及的知识点为文本框和邮件合并。

(2)Excel 2003电子表格处理

任务1:制作智能型通讯录。涉及的知识点为窗口的认识、单元格格式化、批注、视图管理、密码设置和工作簿的。

任务2: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涉及的知识点为冻结窗口、函数的使用、数组公式的使用、VBA编程和图表。

任务3:销售记录管理与分析。涉及的知识点为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

任务4:员工工资管理。涉及的知识点为TODAY、YRAR、SUMIF等函数,以及VLOOKUP、IF等函数的嵌套。

(3)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制作

任务:制作毕业论文答辩报告。涉及的知识点为演示文稿与幻灯片、占位符、幻灯片版式、模板、配色方案、超链接和动画效果。

2.教学实践

(1)提出任务

以上述“Word 2003文字处理”一章为例,设计了一个“制作求职简历”的任务:“找工作,是竞争什么?简历是招聘单位了解你的第一扇窗口,因此通过简历引起用人单位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假设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结合自身情况制作一份个人求职简历。”这个任务与每个学生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大家毕业后都要面临求职,都需要用到求职简历,所以当制作个人求职简历的任务提出后,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完成所给任务,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分析任务

通过对个人简历的构成进行分析,制作一份个人求职简历需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构成部分。

第一,个人简历的制作。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完成,根据个人情况的不同,个人简历中包括的信息是不同的,个人简历的制作要清晰、整洁并且有条理。

第二,自荐书的制作。根据自荐书的内容对页面进行调整,使页面的布局合理,不要太紧凑也不要太分散。

第三,封面的制作。第一页设计求职简历的封面,要尽量让封面美观,可以插入图片或用艺术字进行点缀。

(3)完成任务

完成任务实际上就是综合运用各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结合上述对任务的分析,引导并帮助学生总结出完成制作个人求职简历的步骤。具体如下:

第一步,制作自荐书,输入内容并进行排版。

第二步,制作“个人简历”表格,并设置相应的单元格属性。

第三步,制作求职简历的封面页,插入图片并用制表符来对齐封面的文字。

第四步,在“求职简历”的自荐书页中添加页面边框。

第五步,对“求职简历”进行打印预览,确定后打印。

(4)总结任务

总结任务阶段是实现“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后一个环节。对任务的总结可以实现知识的查漏补缺,以及提升和应用迁移,等等。在个人求职简历制作这个任务时,主要涉及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的设置,图片的处理,表格的制作和文档的分节,以及制表位的使用。这个任务除了对学生在运用上述知识点解决类似求职简历方面的问题有所帮助,对文字处理中版面设计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版面进行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规范性,学生应多观察各种出版物的版面风格,以便设计出更多实用性的文档。

三、结语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展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从重视知识传输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几点意见(征求意见稿)[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育新阶段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9).

[4]钱字华.计算机基础教学初探[J].中国大学教学,2007,(7).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 计算机基础 教

论文摘要:针对新时代所面临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问题,提出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将其融入到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四个阶段之中,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能够适应新时代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掘学生智力资源,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也在逐步地发生变化,不能只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知识灌输,而应紧随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时代学生的特点,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出新颖的教学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在程序设计教育上,由于不同地域的经济水平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导致学生的计算机以及程序设计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按照一个起点、一种方法、一个进度进行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层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针对“90后”学生具有的自我意识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以及具备一定的互联网使用能力等特点,并且考虑到学生入学时计算机水平的差异,在对以前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了课堂讲授式(包括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讲练结合式教学)、分组教学式、反馈式、研讨式、网络式[1-2]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已经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结合每一年学生的课堂反馈以及考试成绩,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高。

根据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可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课堂讲授、动手实践[3]、自主学习和总结提高。在每一个教学阶段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且具备配套的教学大纲、教材、题型和题量丰富的试题库以及规范化的教学文件及资料等,为全面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反馈,能够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计算机水平方面成效显著。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四个阶段始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4-6],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依托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合理定位,教学中坚持严格的基础理论教学和扎实的基本技能训练,教学内容强调与实际的结合,教学方法和过程强化实际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很强地实际动手能力。

一、课堂讲授

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吸引感官注意、直观模拟演示、增加信息量等特点,在课堂讲授阶段,主要使用“计算机+投影+幕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对于不适宜多媒体教学的课堂环节,如课堂练习等,还需借助传统的板书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和讲练结合式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时,不要照本宣科,要将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在教学设计上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把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求知识点必须讲深讲透,从而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自学。此外,结合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得到启发和领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针对教学环节中涉及到较多琐碎知识点的部分,如果仅仅是单一的知识讲授,那么学生听起来就会觉得凌乱乏味,这时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在课堂上来讨论分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再由此引出相应的理论知识。但是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的选取上要贴近生活,而且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能够涵盖到所要讲授的知识点,这样所设计出来的案例就更有针对性,也符合人们的认知过程,更利于学生理解接受。

由于近年来计算机机房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系统,老师可以通过教师机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就可以看到老师的操作过程。这样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特别是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老师就可以采用讲练结合式的教学方法,先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将操作过程演示,并辅助关键性操作步骤地讲解,而后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自己动手操作,由于间隔时间短,所以老师的绝大部分演示过程学生均可以记住,并能很快地掌握。采用该种教学方法,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出现上课学、下课忘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动手实践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在计算机机房上实验课,在对课堂讲授阶段的相关概念、理论等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与理论课程讲授内容相关联的实验任务。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以及认知能力的不同,在此开展分组式教学。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名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好的学生任负责人,这样在对学生进行辅导时就可以根据学生层次进行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指导。而当小组负责人完成实验任务后,可以引导其去辅导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不仅有利于培养其团结互助的精神,而且在为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提高。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开展研讨式教学。教师在实验课上根据课堂的讲授内容提出一些与其相关联的问题供学生分组研究探讨,并由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实践操作来进行验证,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问教师答”的互动方式,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查阅资料、开展讨论、进行实践,老师则可以对各个小组的讨论进行指导,出现问题及时解答,也可以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对学生起到引导性的作用。而且采用该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积极性,让一些平时不爱发言或不敢发言的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到其中,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学习环节,特别是对于入校时计算机水平相对较差的那部分学生来说,更显得尤为必要。随着校园网以及网络课程建设的逐步完善,目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相关课程已经全部建成了课程网站,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以及教学录像等相关教学资源均已上网;并且每个课程网站均有网上测试以及论坛,可供学生进行自我测试以及问题咨询等,这些都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为了更进一步实现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课程网站的作用,要求广大教师开展网络式教学,利用网络手段与学生进行交流,做到网上答疑和辅导,并且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学生情况,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层次较低的学生通过网上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自问、自解、自判等过程,对于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论坛,而教师看到后就会及时对问题进行解答,这样不仅能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使这部分层次较低的学生能够更快地赶上班级的整体进度奠定了基础。

四、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虽然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但是其在提高学生计算机水平的作用上却很关键。在这一教学阶段,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前几个阶段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掌握情况,让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这样就改变了以往单纯依靠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状况,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我评价,有助于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单元让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总结,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身存在的缺点以及自己的掌握情况等,而且学生还可以在总结中提出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总结开展反馈式教学,对一些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和集体解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和建议,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调整,以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

计算机基础教育要与时展以及学生特点相结合,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仅要依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还要依据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多元化教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生自身的创造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志勇,刘凤.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7(12):101-103.

[2]彭慧,王光英.多元化教学方法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7(30):58-59.

[3]杨志和.案例教学及其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J].教育信息化,2005(5):12-15.

[4]喻建晖.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立体化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43-46.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1.在教学中找出面临的难题 

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和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一直以来不停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常常要么注重基本理论学习,要么侧重上机操纵,即使基本理论、上机两头抓,也常常顾此失彼,不可以做到合理的并重对待。 

1.1重基本理论学习,轻上机操纵。一直以来,计算机基础教学较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学习而忽视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的训练,主要有这些原因:首先是计算机硬件投入的不足,使不少学校的机器台数有限,且档次低,已远远不可以适应学生上机的要求。教学中只好多讲课少上机,客观上促成了重基本理论轻上机的情形;其次是基本理论课和上机操纵课安顿不合理,如有部分学校不停遵照一般基本理论课教学规律依照课程总学时划定基本理论课和上机课的比例,全期一律安顿每个星期上机多少学时,而不是根据教学主要内容灵活做出安顿;再次是计算机基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由于计算机发展太快,老师在基本理论课教学中介绍引入的计算机应用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技术,上机操纵实践时常常落后一步,在组织学生进行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时也不易处理好种种难题,如机器出现故障、没有示范投影设备、难以兼顾全体学生等。 

1.2侧重上机操纵,轻基本理论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停发展,促使学校对学生计算机应用本领的培养继续增强,出现出重视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的趋势,但反过来也存在放松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的情况:首先是计算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以其特有的神奇感,吸引了无数学生,特别是进行上机操纵;其次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出现,Internet应用技术的兴起,继续扩大了学生的兴趣,他们当中许多人希望学习多媒体软件制作、上网操纵技术,并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连正常教学主要内容规定的基本理论及上机操纵练习,也应付了事;再次是由于在以计算机为基础和核心的信息时代,对部分新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认知已不可以用老眼光看待,如大量的Windows应用软件,基本理论的学习很多都要体现了操纵上,所以有部分人认为,学计算机便是要上机操纵学习,从而轻视基本理论教学。四是计算机实用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流行软硬件的不停推出上市,让部分学生感到为有经过上机操纵学好计算机实用新技术,今后才气进入社会站住脚,而基础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的学习已显得不重要,错误地将计算机应用本领理解为上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 

2.探索教学好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面向未来,在有限的学校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打好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基础,增强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具有刚开始的计算机应用本领,一定稳妥完善合理地处理好基本理论学习和操纵技能(对动作方式的一种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复联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练的动作)训练的关系。 

2.1增强思想认识,强化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对上机操纵的基础指导作用。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要只凭兴趣操纵计算机,轻视基本理论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学习。咱们很难想象一个连二进制基本原理都不肯掌握的学生,会成为计算机方面的优秀人才;也不难理解不了解程序设计方法就不大概编制高效优质的程序。 

2.2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征和规律,对不一样的课程和章节,合理安顿,协调好基本理论课、上机课的时间和上机操纵内容。冲破一般教学中基本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办理模式,如根据这些年以来新生计算机水平差别大的实际,设法分别不一样对待,以包管机房用机高峰时间和教学上机操纵的质量。 

2.3重视学生实践本领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在高中阶段,学生不会接触到有关计算机的部分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或是有关编程方面的内容,大多是有关计算机的部分基本操纵的学习。为有真正上机实践了,才可以真正地知道该怎么样操纵。站在岸上是永远学不会游泳的,为有亲身实践了,才明白此中的真意。计算机教学也一样,学生必要在老师讲解了之后,真正的上机操纵,才气明白老师到底讲的是些什么,才气知道部分操纵之后计算机会给出什么样的反映。在高中生普遍缺乏动手本领的情况下,计算机是一门很好的熬炼学生实践本领的科目,老师要充实应用,以此来引起学生对实践的兴趣,从此不但重视计算机实践,更会重视其他科目的实践。 

2.4加大计算机及机房硬件投入,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本领和成果进行教学。特别是对office之类的软件课,讲授内容要与上机操纵紧密联系,可采用让学生观看老师课件学基本理论、演示教学、边讲边练等方式进行;也可积极探索计算机教学的其他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