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政治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体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政治经济体制

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第1篇

一、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程逐步加快,各类市场主体日趋成熟壮大,主体之间的“所有制边界”越来越模糊,体制内的矛盾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经济主体的行为乃至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多地受到微观利益冲突的影响,人们对经济制度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下降。基于此,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得不大量增加对体制与机制的解读,进而推演经济制度的量变与质变。尽管说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符合理论认知的一般逻辑,但是,过多的现象解读很可能误导或弱化学生对“经济制度”这一核心理论的掌握。比如,在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时,学生的兴奋点大多集中在公司制度、社会保障、公平效率、价格机制等紧密结合社会实践的命题上,而对于这些体制机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热情。这种现象经常导致教学过程陷入“顾此失彼的困境”,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先讲制度后讲体制,把体制看作是制度的实现形式,很少有教师能够在讲解体制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一困境在地方高等院校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受到课时量和教学效果的限制,大部分教师都安排了较多的课时解读资本主义制度的现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问题,相对而言,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与质变,以及对市场经济造成的公有制主体地位变化等重要理论命题则“没有足够的时间”予以解读。在一些经济学科排名较高的“211学校”中,由于课时充足,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困境稍显缓和,但是也同样面临着“体制重于制度,现象多于本质”的教学难题。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固然很多,比如国内外的社会经济环境、政治经济学理论发展,以及各高校对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定位等,但是从教学角度看,最直接的问题还是教学的方式与方法。面对“有限的课时、复杂的背景和庞大的理论体系”,讲好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凝练教学目标,归纳内容体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位一体”教学法,即确立“意识形态教育、方法论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导向确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意识形态定位

政治经济学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这不仅要取决于政治经济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还要取决于社会需求以及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从学科地位来看,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殊的地位决定了政治经济学必须承担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对此目标,部分教师认为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应归口于思想政治学科,而不应该放在经济学科。这种认识最主要的误区在于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界定过于狭窄。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共同任务,这一界定不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要求,而且对资本主义和其他社会制度同样适用。以西方经济学为例,这些年来,中国学生和西方经济学的学者都很推崇西方经济学的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认为西方经济学注重分析工具的运用,而没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说教。其实,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是效用价值论和功利主义哲学观的结合体,其解释力集中表现为:以稀缺性为基础,以资本要素配置为核心,进而说明按资分配的合理性。在这一理论体系中确实没有意识形态教育的痕迹,但是整个理论体系无一不是为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合理的。由此可以推出一个结论: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本身并不排斥意识形态教育,正相反,社会科学是否具有科学性,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能否科学地解释意识形态的合理性。这一点正是我国政治经济学学者应该借鉴和学习的。由此,我国的政治经济学教育不仅不能忽视意识形态教育,而且应该把意识形态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科学地凝练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增强对劳动价值论、阶级性和经济制度的专业解读。

三、政治经济学教学目标中的方法论定位

政治经济学是国内大部分财经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而且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开课。作为基础课,传授基本的研究方法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对于应该讲什么样的方法,各院校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现有的教材版本来看,大部分教材倾向于对马克思科学抽想法的解读,而对其他研究方法采取一带而过的方式。科学抽想法固然是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最具特色的研究方法,但却不应该是政治经济学唯一重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数学方法在内的其他研究方法在解释政治经济学理论和认识社会实践活动方面都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程的开篇增加对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真正理解政治经济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基础地位。此外,受西方经济学的影响,部分学者倾向于认为传授分析工具应该是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教育的重心。从根本上讲,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却忽视了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特点。政治经济学是一门整体性很强的理论体系,各部分之间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性,对政治经济学理论(包括对分析工具)的解读必须联系整体认识局部,不能断章取义。这就要求在讲授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建立前后关联的整体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整个逻辑体系中了解局部分析工具的运用和作用。为此目的,在方法论教育方面,既要注意专业术语和分析工具的讲解,还要注意思维方法的传授。

四、政治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定位

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是理论知识教育。政治经济学理论知识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的基础和载体。没有理论知识教育,意识形态和方法论就是空中楼阁。同时,所谓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方法论教育都要融于理论知识教育当中,而不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即便是课时安排最多的院校也不可能全面系统地讲授政治经济学的全部内容,而只能通过精选凝练,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结合社会经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地解读马克思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部分重要的理论发展,这种方式已为国内大部分院校采用。其主要的缺陷在于缺少经济思想的升华。马克思经济理论历经两个世纪而不衰,除了科学严谨的理论体系之外,还有其立意深远的经济思想,如果不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升华经济思想,则很容易陷入“解释力困境”。可见,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知识教育不仅要包括经济理论与经济实践,还必须包括经济思想。

五、化解教学困境的几点建议

1.内化意识形态教育。在现有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体系中,对资本主义部分的解读基本贯彻了马克思的研究逻辑,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分的解读则缺少对劳动价值论的贯彻。基于此,解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问题(特别是经济制度问题),有必要首先分析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特别是国有经济的劳动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分析公有制条件下的价值创造、价值增值,以及价值分配问题。进而突出劳动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凸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差别和创造性发展。

2.推动方法教育与理论体系的融合。对于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课程,还应该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学生希望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具有“通识”意义的认识方法。基于这样的要求,政治经济学应该强调“专业术语”、“分析工具”与“思维方法”三位一体的方法论教育。为此目标,一方面必须强调政治经济学专业术语的规范性,既要反映理论体系的严谨性,又要反映相关应用学科的时代性。另一方面必须要求学生增强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再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矛盾运动分析方法,更加清晰地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图分类号:F120.2 文献标识码:B

2010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并以此明确了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即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下文称“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带动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提升,以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然而提升我国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尽管理论上和国际经验都为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但产业国际竟争力是个比较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把握竞争力程度,并适时设置、调整竞争力提升的激励,需要设置合理的指标体系。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况

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确定一个经济分析范式是重要的学术研究课题,其中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中,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分析范式主要是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决定因素的分析,即对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影响因素等的分析。迄今为止,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教授,他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理论[1],第一次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该理论突出了国家商业环境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强调了高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重视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地位。但是,该理论也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足,比如过分强调商业环境对产业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未把产业内部因素作为主导;淡化了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了国内需求条件的作用,却低估了国际需求条件的重大影响;忽视了政府在产业竞争力中的特殊作用。

在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各国政府也对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十分关注。1983年,英国政府委托“经济社会研究理事会”对本国20多个项目进行了国际竞争力研究,并于1992年起由贸易与产业部每年提交不同主题的竞争力研究报告。法国计划部、德国经济部等也曾经分别就本国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日本通产省也对日本与美国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如政府作用、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深入研究。另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学者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总部设在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的“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它们形成各自独立而成熟的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两个组织不断调整评价理论、方法和指标,实现了与时俱进,从而对国际竞争力理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和广泛采用。

(二)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产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如金碚(1997)提出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视野应集中于经济分析较易把握的领域以及因果性比较清晰的关系,应从工业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始,应从国产工业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状况,及其直接和间接决定因素的分析入手,建立适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并易于进行更深入国际比较研究的经济分析模型[3]。裴长洪(1998)指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即可通过市场占有率指标、利润率指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来说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另一类分析性指标,即可从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来解释为什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因[4]。国家计委课题组[5]把产业国际竞争力范围概括为竞争实力、竞争能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四个方面,并据此设计出一套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用于反映产业“要素供给”方面的实力、竞争潜力(包括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竞争能力(包括市场化能力、资源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环境(包括竞争动力、竞争压力、竞争活力)。

周星、付英(2000年)从产业的素质、产业的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环境制度因素,及产业国际化程度和能力方面分析评价一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侧重反映一国产业的总体国际竞争力,对单个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6]。但是,由于该指标体系非常庞大繁杂,大部分相关数据还难以获得,在实际运用该指标体系析时存在较大的困难。张金昌(2001)基于出口与国际竞争力呈正相关关系,设计了一套用进出口数据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反映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主要有市场渗透率指标、进口所占比例指标、出口贡献率指标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反映贸易赢余(净出口) 的指标(主要有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竞争力指数和贸易分工指数),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7]。张铁男、罗晓梅(2005)通过确定某一产业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评价某一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他们把产业投入因素分为基础要素和核心要素,其中核心要素是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是评价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时关注的重点,基础要素支持核心要素的长期持续发展,并直接提供竞争动力。在指标设置上,他们分别从产业的收益能力、产业的规模效益、产业的社会效益、产业的生产效率、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等方面,揭示出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强弱,即主要从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和贸易竞争能力三个方面分析,而这三大要素的子层分析要素由产业利润总额、资产利润率、产业增加值、产业生产率以及产业出口份额等组成[8]。

(三)总体评述

任何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都无法避免竞争,任何竞争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只有增强自身的某种优势、形成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范式不管都多么不同,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三大方面的协调发展:

一是微观环境,即作为产业竞争力提升主体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这不单取决于企业的管理创新、成本控制、要素占有条件等企业战略和策略层面,还取决于企业参与竞争和企业内部研发的能力与机制。

二是宏观环境,即一个国家的市场环境与公共部门的协调环境与能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不单取决于政府的产业政策的引导甚至规制,还要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竞争政策,即市场的竞争环境是否有利于企业形成竞争力,是否有利于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

三是中观环境,即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之间的过渡,或者说是宏观环境作用于微观主体的特定的环节。具体而言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利于形成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即能否形成有助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产业链条,保证产业与相关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助于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基础环境的形成,从国际经验上看,这以内容不但取决于政府的产业规划,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或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最后,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能否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在市场环境中,竞争力最重要的体现就是效率水平的提升,因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最终需要企业或者个微观主体在市场竞争中“锤炼”出来,而产业政策政府主导和市场竞争两者之间矛盾关系的处理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构建中的基础性因素。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设置思路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发展越来越趋向综合性理论,一国竞争优势是因为产品、技术、规模、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造成的,价值链分工、产业集聚等因素越来越多地考虑进来。据此能够大致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含产业技术政策);其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要通过企业的竞争力来反映;第三,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其根本作用的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等要素;第四,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社会性系统工程。

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本文对我国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设置状态指标体系、发展指标体系和激励指标体系。其中状态指标体系是对某一行业某一时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衡量的是经过一段时期的产业发展,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达到了什么状态。发展指标有两重含义,一是从发展指标和状态指标的关系上看,状态指标是发展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结果的状态反应;二是发展指标衡量的是动态过程,它们反应的是状态指标的发展方向。因此,发展指标体系解决的问题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如何提升的问题。激励指标体系的设置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对社会层面的激励,即通过一定的社会管理(公共政策)对整个社会系统创造一种激励,这种激励作用于发展指标体系(激励整个社会系统调动能够促成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各个因素的指标值)通过企业管理系统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最终要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实现,因此,需要针对对企业管理层面设置激励体系,即通过各微观政策(如税收优惠、投资优惠等)引导并促进企业管理系统提升其竞争力。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框架阐释

(一)状态指标体系

状态指标体系是相对静止的,在这一指标体系中可以通过产业整体竞争力、市场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来衡量。

1.产业整体竞争力。产业整体竞争力是衡量过去产业竞争力成果的积淀、现状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表现现有产业的发展水平,另一方面表现为未来发展的基础,该项竞争力可以用总产量、产业地位和产业利润率来进行分析评价。

首先,总产量、产业利润率可以分别从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两个方面衡量产业状况,而且数据也很容易获得,具有可操作性。而且,这两个指标也分别衡量了产业整体的产、销状况。但在实际操作中,用利润指标衡量竞争力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虚假,比如高利润可能与低工资、出口补贴等相联。

其次,产业地位的衡量可以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等形式获得主观评价,但也可以通过量化形式进行客观评价。比如,可以通过某产业的增加值与GDP的比重来衡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考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可以用国内该产业的增加值和全球该产业增加值的平均水平作对比,来反映本国该产业在全球该产业中的地位,同样可以用国内该产业的增加值与国际该产业最高水平的增加值作对比,来衡量与最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2.市场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是产业竞争结果的体现,市场竞争力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来衡量。

首先,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包括在开放的国际市场上,某种国产品销售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销售额的比重,某种国产品出口额占世界该类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反映该产品所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用下面的公式衡量:

某国i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SX(]某国i类产品的出口额[]世界i类产品的出口总额[SX)],其值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其次,在世界市场背景下,市场竞争力指标考察中还必须考虑到国内市场占有率,可以考虑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用本国该产品国内市场销售额与在国内市场上国内、国外该产品的销售额之和的比值来表示)。但是,在存在贸易壁垒的情况下,该指标不能准确地反应真实的竞争力,可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来表示:

贸易竞争指数=[SX(]产品出口额-产品进口额[]产品出口额+产品进口额[SX)],该值越接近于1,反映出的竞争力就越强,反之亦然。

3.企业竞争力。企业是产业的细胞,产业竞争力最终要通过企业竞争力来实现,特别是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该产业中大企业的竞争力来反映。国内大企业在世界同行业种的产销量的排名,可以简明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企业的领导地位是与历史过程紧密相连的,它的成功取决于外部因素、知识结构、组织以及过去积累的自身能力之间的协调。

4.产品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是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载体,分析和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对产品的质量、价格、结构等进行全面分析。由于统计上的问题及相关数据的缺乏,用国际上常用的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衡量我国产品的质量及附加值的变化比较困难。但考虑到产品价格是以产品质量为基础的,同类产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比较可以间接反映出一国产品质量与档次,可以借鉴金碚[9]的分析方法,用单位产品价格变动反应的制成品质量水平(质量指数)和进出口商品价格比来进行评价。

密切的关系。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需要用到状态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三个竞争力,而这三个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也是很明确的:产业整体竞争力水平取决于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具体化为国内该产业内部各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看要由其产品竞争力反映出来。

(二)发展指标体系

从相关理论研究和国际经验的角度看,产业的发展取决于多重因素,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性因素在于资本、技术和人才,这已经被相关经济学理论所证明。由于资本因素、技术因素和人才因素的改善并不必然带来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这些因素必须通过合理的配置才能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本文对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包括对资本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和政府与市场竞争力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考察,而正是因为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它们便成为产业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

1.资本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反映的是产业吸引和利用资本的能力,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生产能力以及规模经济的利用程度。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能否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资本竞争力可以用产业总资产数量、平均资产规模(产业总资产数量在该产业内所有企业之间的平均)等反映资产规模的指标来衡量,也可以用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资本效益的指标来衡量。

2.技术竞争力。一个产业的真实竞争力是与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相关的,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竞争力体现在成本竞争能力、差异化竞争能力和领先一步的创新能力上。技术竞争力则对成本、差异化及领先一步等竞争力均会产生重大影响。技术竞争力可以从劳动生产率、产业技术水平、技术创新经费、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衡量,其中劳动生产率是国际上衡量技术水平的通用指标。产业技术水平的衡量需要进一步具体化,比如通过设备的技术水平(可用先进技术装备数量/总设备数量衡量)、产业技术依存度(技术贸易总额/GDP)、单位产品物(能)耗率和专利数量来衡量。技术创新经费既可以从绝对量上衡量,也可以从相对量上考察,比如可以采用RD经费支出强度(RD经费支出/总产值或销售收入或工业增加值)。产业技术竞争力从量化指标的角度入手来进行衡量是必要的,但技术竞争力从根本上还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机制。比如一个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企业是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有没有实现从生产型向创新型转变,一个国家是否形成了创新国家氛围等等。

3.人才竞争力。人才竞争力指标的衡量可以从人才培养、人才应用和人才流动三个方面来衡量,这几个方面从本质上讲都是定性的概念,但也可以从量性关系出发找出代表性的定量衡量指标。首先,就人才培养方面而言,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完整过程。从广义上看,需要涉及的有入学率、教育结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作为人才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可以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研究生比例、研究型大学比重来衡量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考虑到人才培养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还应该考虑继续教育与专业培训的可得性。其次,就人才应用方面而言,在国际技术与创新基地的激烈竞争中,单枪匹马的个体和单一学科领域再也无法拥有能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全面技术优势。处于价值形成过程各个环节的个体,只有通过紧密合作,结成创新联盟,突出创新重点,形成区位优势,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驾驭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和经济变革。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应用可以从创新型人才团队的数量的角度来衡量,这应该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也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所在。另外,人才的应用离不开人才识别系统、人才考核体系。第三,就人才流动方面看,人才竞争力是通过人才的竞争来实现的,而人才竞争必然伴随人才的流动。就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而言,对人才流动的考察关键在于考察相关重点产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可以通过人才净流入来衡量。

4.政府与市场竞争力。政府与市场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政府和市场这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使资本、技术和人才物尽所用,人尽其才。政府与市场竞争力考察的是政府和市场两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创造方面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贡献,虽然政府和市场是两种不同的机制,但是我国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的形成、规范与发展也离不开政府因素的作用。因此,对这一外部环境性质的竞争力因素的考察重点要关注政府本身的直接作用(政府改善生产要素和扶持产业发展),以及政府通过规范市场机制而产生的间接作用(改善竞争环境)。

(1)政府在改善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力表现。首先,政府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①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技术研发的基础设施,如重点实验室、关键性实验设施、信息资料库等。②组织力量进行基础理论研究,为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基础保障。③对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兴技术进行研发。④从事高风险性技术的投资。⑤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⑥组织企业公关协作。其次,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①通过大力兴办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得到受教育的机会,提高全社会劳动者的素质。②围绕产业发展,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把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和专业作为重点,为提高这些产业的企业素质及经营绩效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③增加教育经费投入。④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进行培训。⑤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最后,政府在资本形成中的作用。①加强基础设施等社会先行资本的投资力度,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环境。②有选择地对基础性产业、重点行业的研发、融资进行直接财政支持或降低融资风险,完善财政投融资机制。③完善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

(2)政府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表现。就产业竞争力而言,当一个产业处于幼稚或发育阶段时,其竞争优势尚未最终形成,此时不管是从产业成长的角度还是从国家整体利益维护的角度看,政府对幼稚产业提供一定的市场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产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之后,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政府也应该在国际贸易规则的框架下采取灵活的方式或策略加强对本国产业的市场保护,力求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只有这样才能使本国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首先,对幼稚产业来说,开拓市场是行业起步阶段并走向发展的关键,政府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引导性、服务性上。①通过行政干预,诱导国内消费者增加民族产品的消费(日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做法)。②制定鼓励消费,特别是鼓励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消费,引导消费习惯。③政府采购。④帮助企业进行市场推广。⑤设置市场准入制度和一定的行业技术质量标准,防止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损害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其次,在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上,政府主要是帮助行业/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①在WTO框架下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减轻国内行业的冲击。②财税金融措施的运用,如政府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汇率政策等。③通过政治经济外交为国内行业创造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的国际环境,并为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搜集相关的信息。

(3)竞争环境: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虽然市场是一个自发的秩序,但市场竞争环境却是需要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及其持续性从根本上看需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政府的作用仅仅是提供参与市场竞争的前期准备。因此,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便是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一。首先,促成市场充分竞争。①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一开始就成为竞争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完善资本市场、要素市场等。②维护市场秩序。维护市场的统一性;加强质量评价与管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③限制垄断。对基础性的行业建立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促成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其次,限制过度竞争。通过实施产业组织政策,设置市场准入制;在退出机制上,促成资产重组和实施破产。

综上所述,政府与市场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中大都是属于定性评价,和其它指标体系一样,定性衡量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其应用会更显复杂。但是,根据以上内容可以在政府和市场因素中选取一些可以说明问题的定量指标。①对政府的衡量,特别是衡量政府对改善生产要素方面的竞争力表现,可以考察政府公共支出的结构(科教文卫支出、投资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及其变化。②对市场的衡量可以通过市场化总指数(李晓西等:《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商业效率来衡量。③对特定产业可以通过股权结构、生产率、资本可得性来衡量。

(三)激励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讲,只有通过一定的激励才能激发各因素积极性来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因此,激励指标体系反应的是如何通过政策选择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问题。社会层面的激励系统和企业层面的激励系统。最重要的联系,是对社会系统的激励不单是通过发展指标体系作用于企业系统(第一重间接激励),对社会系统的激励本身又可以将这种激励通过社会环境、社会舆论等介质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一种激励(第二重间接激励)。由于激励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有正向的激励促进作用,还要不断地通过反馈来修正激励体系。因此,政策选择要不断地根据状态指标的反馈进行不断地完善。据此,激励指标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1.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用来衡量政府产业支持政策的实际激励效果,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表示,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越高说明政府产业支持政策通过社会系统对发展指标体系的贡献越大。

财政支出实际利用率=[SX(]财政对某产业的支出-产业内实际有效利用额[]财政对某产业的支出[SX)]

2.企业家队伍及其管理效能,这是一个定性指标,企业家队伍越完善其管理效能越高,说明政府政策、社会政策对企业管理系统的激励越有效。

3.社会创新环境、社会舆论与社会价值体系,这些定性指标反应了社会环境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因素和企业管理系统的外在作用。

4.社会活力和政策弹性,这是反映社会和政策对状态评价的反应能力,其中社会活力构建了社会纠偏机制,能够迅速通过捕捉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通过创新体系等改编社会行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政策弹性反映的是政府政策对现实状况的放映能力。

对于激励指标体系而言,它们衡量的仅仅是激励作用的大小。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综合衡量而言,由于激励本身的作用,它们理所当然应当成为指标体系中的组成本分并给予一定的权重。然而激励作用的大小毕竟不是安排的指标所能决定,本质上讲取决于其背后的激励机制。

四、结语

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的设计是全面分析和认识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有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不但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状态评价的依据,也应该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着力点和激励对象――这本身也说明合理而科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应该是状态指标、发展指标和评价指标的综合,这也是本文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然而,指标体系毕竟要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这些引导性在操作中更多地需要用一些确切的等级标准来加以界定。根据本文分析可知,在这些指标体系中有许多因素特别是对于定性指标而言,在其量化和标准化上存在内在的难度,这虽然超出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但却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指标体系操作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2002年IMD世界竞争力年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

[4]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1998.

[5]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1(7):35-39.

[6] 周星,付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科研管理,2000(3):29-34.

[7] 张金昌.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J].经济管理,2001(20):17-25.

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第3篇

1体育的新世界秩序和无畏的希望

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学界对资本主义的讨论存在一个中心点,那就是首先承认资本主义的客观存在,或承认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当前资本的流动性很强,这是为了找到最佳增值环境而积累更多资本。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商业体育继续在世界各地寻觅发展机会,而不仅仅局限在当地的某个地区或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性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特点,就其规模和实力而言,这些跨国公司可以抓住一切机会降低生产成本,尤其是通过把部分体育相关生产从富国转移到相对贫穷的国家,抑或通过企业合并、收购或托管的形式。当代资本主义也在所谓的国际治理制度中得到体现,国际治理的目标是同时照顾到国家利益和跨国资本的需求。与此同时,经济比政治更占优势,企业对体育的需求比公共政策更占优势,私有体育利益比公共体育利益更占优势。很多情况下,体育就是资本主义结合这些优势而取得成功的彰示物。有关体育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从不同方面暗示了政治的结束,其原因是作为资源分配者的市场的中心性和公共生活的驯服以及商品化的惯常做法。即使是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并把体育当作有用的辅助工具使用的跨国企业,也承认大体上企业的运营理念还是以获利为中心的。跨国公司通常意识不到还存在其它可操作的一般体育框架存在。如果市场崩溃,即使是暂时的,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全球化只代表着加速走向体育界的资本化,而不接受这种类比就是不加辨别地承认推进全球化过程是变异的资本主义,是对公共生活的驯服和商品化的一贯做法。在某一价值层面上,依据新自由主义而留在公共部的服务项目不得不被迫以私有企业的身份自行运营,不同体育领域的作用仅仅是争夺消费者而已。在另一层面上,新自由主义还提倡为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经济融合扫清障碍,前提是贫困国家的政府严格遵守自由主义政策。虽然新自由主义是一套理性的复杂知识体系,包含各种各样的观点,但它的政治观点是古朴而简单的,这是因为政治在市场制定的条款之外就没什么特殊意义了。接受这种逻辑就是要否认或弱化当代体育呈现出的实现社会改变和变革的诸多机会的重要性,而否认实现社会变革机会的观点仍然存在,这反映出对当代资本主义身处十字路口这一状况缺乏认识,全球政治的新标准和社会经济合作普遍存在。换言之,缓解贫困的政策已经制定并执行,政治理念在日益增加的全球空间中或得到发展或逐渐消失,这个全球空间一方面体现为生态政治,另一方面体现为社会经济。这两个方面都是在体育中或通过体育实现社会改变的机会。很多情况下,自由被简化为买卖的权利,并减少了和私有化的个人主义团结起来的机会。20国集团峰会也旨在成为新社会秩序建立的标志,一种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形式,以应对部分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贫困危机。美国曾经的不受约束的全球化共识现已过时,现在需要的是用更均衡的方式来调节市场,而不是放任市场。在这一背景下,体育的潜力不能被视为存在于体育提倡的价值中或某种资本主义形式中。

2结语

资本主义运动通常和全球化同义,也是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有关资本主义的争议体现在两个理论维度,即解释性和惯常性。在有关国际主义、反全球化、反资本主义、社会运动和历史上与当今世界中的社会力量对体育的正功能保持沉默。足球经理们诸如阿森纳的温格和曼联的弗格森,最近也开始考虑世界经济面临的信贷紧缩或许是足球重新获得更好远景的机会,这一远景不只是依赖同一级别上的财富创造。虽然新自由主义已经式微,但和它有关的价值观念仍具有影响力。

本文作者:董孔楣工作单位:江西农业大学军体部

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收益递增、收益递减、竞争

经济学中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分析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其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增加到其它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是递增的;随着这一要素投入的继续增加,并超过这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递减。

这一规律有以下一些特点:

它反映的是短期生产函数的特点。生产者由于在短期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在短期有一种或几种要素不变。递减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不变要素的约束。这里的要素之间由于不可完全替代,导致一种要素连续投入时收益下降。

边际收益递减原理不是完全递减,是从递增再到递减的一个过程。反映了资源组合的一个过程,当这一要素投入增加到这一特定值时,这时至少是这一资源与其它固定资源的最有效组合点。从而单个生产者在短期内有一个生产均衡点。相同产品众多生产者之间的市场份额是可预测的。生产者之间的市场和资源竞争在短期内比较稳定。

主要适用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特点,传统的经济学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的非共享性出发而得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认为物质资源依赖型经济普遍服从这个规律,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尤其突出。

知识依赖型经济边际收益递增及原因分析

1986年,经济学家罗默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收益递增和长期增长》一文,提出了“边干边学”模式,并指出由于技术进步实质上是内生于经济增长过程,使边际效益递增,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这个模型被称为“阿罗-罗默”模型。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研究美国“新经济”现象时都提出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普遍存在于知识依赖型经济中。

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随着知识与技术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越多,生产者的收益呈递增趋势明显。这一规律以知识经济为背景,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生产要素简化成知识性投入和其它物质性投入。

知识经济中边际递增产生的原因:

生产要素的改变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是知识与技术的投入。而其它物质性要素已成为次要要素,物质性固定投入所占的比例很低。例如芯片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硅和电力,只占总成本的1%——2%。那么这些要素已不再构成约束,这时连续增加知识和技术要素,产出不会因为其它要素不变而受到约束,从而产出递增。

知识资源的积累性

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均是物质资源依赖型经济,物质资源具有明显的排它性特征:其使用价值在某一时刻只能被一个使用者所占有和使用。同时物质资源是稀缺的,使用时必须消耗它,随着其使用量的增加,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导致生产者收益的递减。知识性资源具有共享性,同一知识可以被多个人同时占有和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消耗它,只是利用它,在使用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源在使用时还是一种积累和开发的过程,在重复使用过程中成本递减。从而会带来递增的收益。

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的学习效应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主要投入要素是知识和技术,而技术的进步又依赖于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积累产出的增加,生产的边际成本降低。生产者往往由于开发一种产品而积累经验,这种经验可以用于生产或开发相关或相似的新产品。在原有的要素投入基础上,增加研发的投入,使收益递增。

知识依赖型经济的产品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边际收益递增

首先,这些产品有一重要特点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呈递增性质。这种特性被称之为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导致同类产品的市场扩大,从而使领先生产者所获得的收益递增。其次,产品深度的顾客适应性。知识产品通常在使用时,用户需要大量的前期培训才能掌握它的使用技巧,一旦用户选择了某种产品并在培训上花了大量的投入时,由于这种适应性,用户不会轻易地更换产品。未来的消费者受现在消费者的影响,强化了领先生产者的市场优势,边际收益递增。再次就是注意力与锁定现象在高科技产品中的大量存在。消费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与他的最先注意有关,一般消费者都会注意到同类产品的顶尖竞争者上,因而领先生产者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形成强的正反馈效应,这种效应为领先生产者赢得进一步的优势,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力的生产者也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锁定了顾客,从而使收益递增。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并不是完全递减,而边际收益递增现象在知识依赖型生产中的出现也不排斥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是不同类型的生产这两者所产生的主导作用不同而已,收益的递增不是无限的递增,它将会受到市场的有限性的约束,同样也会出现递减,只是递减出现的时间推迟。

收益递增引起的竞争分析

知识依赖型经济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现象,所以竞争上较传统的物质依赖型生产有了新特点,从竞争的范围来看,物质资源的竞争地位下降,人力资源、顾客竞争和产品的技术标准是其竞争的主要内容。竞争的目标表现在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前期顾客和知识资源抢占。

技术标准的竞争

收益递增具有放大作用,这种正的反馈机制在市场的作用下,产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的技术兼容性成为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各国政府和企业把技术标准作为竞争手段,实行相应的产业战略和专利法规来促进技术开发的领先性。含新技术标准的新产品开发在技术标准的竞争中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手段。

客户与服务的竞争

“忠诚顾客战略”是激烈的客户竞争中的营销战略:企业为激励顾客重复购买或是为了拉动顾客需求,对顾客采取购买达到一定数额给与折扣或附加服务。同时对顾客资源进行管理,根据积累购买数提供额外服务。忠诚顾客战略实际上实行的是竞争对策是通过额外服务与优惠待遇增加顾客的转移成本,从而锁定顾客。另外潜在顾客的竞争也相当激烈。

人力资源和知识性资源的竞争

政治经济体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体制 完善 公允价值 运用

一、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历史

我国最早在1998年就曾经在关于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进行了运用。但是,在会计实务中,很多上市公司利用这一计量属性来操纵利润,导致我国财政部与2001年在修订会计准则时将与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取消。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接轨,这是势不可挡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经济越来越不断的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与产业化发展的转移日趋加快,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已经呈现出与世界经济相互依赖、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新趋势。这就要求我国必须站在深化外经贸合作、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借鉴并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为国际经济的发展提供标准趋同、可比互通的统一信息平台。财政部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在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债务重组、非货币易、企业合并等准则中再一次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进行了运用。

二、公允价值运用难以推广的原因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为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服务。财务报告要实现这一目标,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主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有利于满足可靠性这一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过于强调可靠性,则会损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使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在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了相关性。

然而,公允价值在体现其优越性的同时,也存在推广运用难的问题。主要原因有在以下几方面:

(一)市场不完全有效在一个活跃的市场条件下,由于交易活跃与不存在私人信息,因而各种资产或负债的市价就能很好地反映出其真实的价值,这种真实的价值即完全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阶段,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各种市场体制、市场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使会计人员很容易地获得按公允价值定义所需的各种具体计量属性信息,在外部环境上尚无一个有利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外部条件。

(二)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

由于公允价值应用本身存在多种计量属性形式的确认与选择,在进行确认与选择中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从而使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所产生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尽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可以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但如果其缺乏可靠性,也很难被会计信息系统所接纳。

(三)公允价值计量不太具有可操作性

在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实务运用中,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没有给予明确的有利于具体实务操作上的规范要求。同时,会计外部环境中,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有关资产公允价值信息满足不了企业选择的需要。

三、改善法律、外部市场环境,强化企业内部制度的建设,促进公允价值的恰当运用

(一)从法律的角度来强化法律制度的建设以及对执法的监督

1、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与评估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

这主要是为了能更进一步顺利地推进评估立法的开展。在会计核算中,公允价值属于一种资产的计价属性,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建立的。而进行资产评估的假设前提是在公开市场、持续使用或清算中进行的一种中介活动。这也就导致资产评估中公允价值的内涵与外延要比会计核算中的范围宽得多。企业为了面对不断变化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发展变化,必须切实加强会计与评估之间的紧密合作,逐渐在我国建立起完善的评估标准、改变我国资产评估立法级次不高、缺乏权威性的现状,是企业的价值评估结果能更好地为会计报告服务。

2、不断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的法律监督

为了保证企业会计准则能在上市公司的到全面实施,就必须在我国的银监会、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之间建立起有效地互动机制,提高个部门之间的监管力度。对于可能会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益的现象及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保证企业对公允价值的正确运用,提高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二)努力促进并完善外部市场环境

1、努力促进并不断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成熟与完善

资本市场的竞争原则是公平、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金融市场则是利率的形成机制,这些都促进资本流向了那些就有较好潜力的企业,那些不具备发展潜力的公司将被淘汰。最终实现了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公允价值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因此,成熟、完善、高效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才是公允价值得到良好运用的市场环境,才能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有价值的市场数据。

2、努力促进我国市场信息化的建设

必须在我国逐步建立起庞大的市场价格信息化数据网络,大力推广信息资源的公开化,逐渐在我国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信息体系。具有大容量、实效性有很强的行业数据信息,是行业企业迫切需要的数据资料。有利于企业的专业人员在对资产定价时的选择,使得公允价值运用的市场数据具有可验证性;更有利于公允价值在审计时提供有效地审计轨迹和数据信息。

(三)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提高企业人员综合素质

1、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

公允价值的顺利运用和推广必须先解决人为操纵的问题。企业良好的治理结构则是会计信息真实性最主要的保障。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完善了,上市公司的智力水平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上市公司的会计核心信息不被内部人员随意操控。

2、逐步健全并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控制制度与披露程序

(1)企业应不断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的内部管理程序和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中。

(2)企业必须依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和管理的方式对公允价值的计量和披露制定出详细的指引方向,并对公允价值的获取过程形成书面记录,并将记录资料作为重要财务档案保存。

(3)企业要明确公允价值评价程序,对于本企业专业人员能否胜任并专业评估时,应将其评价一件形成书面记录。经企业确认不具备公允价值估价能力的必须聘请专业的评估机构要求其提供评估咨询服务。在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选择时,必须先对其专业资质、经验能力进行了解和审核,并对其数据的范围及评价进行书面记录。

(4)企业对于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应以可靠计量假设作为前提,企业的管理层必须对使用的公允价值的重大假设的合理性评价进行持续的记录,并对公允价值的不合理假设及时做出反应。

(5)企业应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估价模型的合理性、适用性、有效性提供保障。尤其是对重要模型的使用,必须进行合理性验证;同时,评价中所使用的基础数据必须具备准确性、一致性、及时性、可靠性、完整性、相关性。

(6)企业的管理层必须保证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适当性及计量方法前后的一致性。当公允价值的估值方法发生了变更必须详细记录并说明变更的依据、原因、以及是否获取更适当的估价基础,以及会计准则及环境的变化是否能支持其变更。

3、提高公允价值运用人员的综合素质。当公允价值被广泛运用时,将对企业的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合理估计和恰当运用公允价值,采用基础价值模型以及现值法来确定公允价值时,就需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职业的综合判断能力。因此,培养具有企业价值管理与创造理念、懂理论、会实务、职业道德高尚的从业人员是公允价值得以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

参考资料:

[1]《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2008年

[2]《财会学习》.2006年六月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