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耕文化景观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湿地公园景观的基本内涵
湿地公园不仅需要充分满足湿地生态服务功能,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以及湿地保护工程恢复的工作,优化湿地资源配置并发挥湿地资源的优势进而不断挖掘区域湿地文化内涵。同时在进行湿地保育区外部建设的时候,我们需要将社会文化特性、艺术特性以及生态特性充分结合,构建适合社会公众群体休憩的湿地主题公园。
(二)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化景观、生物景观以及水体景观,只有实现湿地公园三要素的完美结合,才能够做好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工作。
1.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的目的是通过湿地的生态特征将当地文化传统、人文风情充分体现,以凸显湿地独有的文化特色。湿地人文景观主要是由各类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改造湿地的印记与文化结晶三个部分构成,下面进行分类阐述。
(1)生产方式形成的文化
湿地在人类生活生产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湿地自古便是人类重要的食物、住宅、服饰来源之一,由此而来形成一系列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衍生出的住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
(2)湿地改造的印记
人类在湿地上进行了大量生产活动,留下了数也数不清的足迹,如建造运河、桥梁、堤坝等,这些临水建筑均属于人类在湿地改造过程中留下的印记。这些印记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文化景观。
(3)文化结晶
湿地文化与其他文化产生过一系列的碰撞与交融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结晶,如文学方面的交融形成了无数瑰丽的诗词歌赋,其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点缀于湿地发展历史上;一幅幅描绘湿地景观的书法画卷又如同艳丽的骄阳洒下万丈光辉照亮整个湿地发展轨迹;一只只舞蹈、山歌又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悬挂于湿地发展的夜空中。
2.生物景观
湿地上生存着大量的植物,从类型上来看包括湿生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由于不同类型的植物其形状、枝干分布、叶片轮廓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季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其设计不同的植被景观,如我们在春季可以欣赏荇菜花与鸢尾花,夏天可以观赏凤眼莲与荷花,秋天可以欣赏芦苇与香蒲。湿地上同时生存着大量以植物、浮游生物为食的动物,常见的有湿地水鸟、昆虫以及观赏鱼。湿地动物是湿地景观中一道流动的靓丽风景线,为湿地公园带来了蓬勃的生机。在进行湿地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湿地动物的生活规律来进行。
3.水体景观
湿地水体景观主要是由三个部分构成,即近岸陆域景观、岸带景观以及水域景观。近岸陆域景观可以让游客在亲水亭台轩榭、栈道上欣赏各类亲水设施;岸带景观可以让游人在浅滩、沙洲上欣赏形态各异的驳岸、植物岸带与沙滩岸带,以凹凸不平、曲直相间、虚实互补的岸带景观给游人以美的享受;水域景观是通过水质、水流等因素,以或缓或急、或深或浅、或静或动等水流形成的飞瀑、小溪、浅谭等景观让游人寻找心灵的休憩。
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主要目标及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景观设计的目标
在湿地公园的景观设计中,首先,设计者要确定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目标。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在秉承湿地自然特性的前提下要对景观单元做好主题创设和层次划分。此外,设计还要同时满足湿地文化的宣传作用和游人们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精神需求。
(二)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在设计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湿地的蓄洪、防旱、污水自净能力,尊重湿地自然特性,避免因人为设计对其自然特性造成破坏或使影响最小化。
2.以人为本原则
设计者除要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外,还需考虑人们的亲水特性,要尽可能满足游人欣赏、亲近湿地水景的途径(从视觉、触觉、听觉等多个角度)。
3.美学原则
景观的设计要与湿地自然景观在虚实、动静、色彩、协调度等上充分融合,要将湿地文化充分展示出来,真正提升湿地美的境界。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具体内容及策略
就目前来看,湿地公园功能分区主要包括服务管理区、湿地体验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保育区等。其中,湿地保育区主要对生态过程与生态特征进行一个有效的保护,其环境容量与其他分区相比较小,而且景观建设的内容也比较少。所以,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以服务管理区、功能展示区以及湿地体验区为主。
(一)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包含了湿地公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大部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可以考虑从地形改造、水文联通等方面着手,建造大量的人工浅滩、溪流、喷泉、瀑布、沼泽、河流段等多样化的湿地景观,更为全面地体现湿地中存在的各类独特景观,要让游人也可以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到湿地特有的水体景观、农耕文化以及渔猎文化,通过合理的分布与设计,让游人能够一步步感受湿地景观并得到心灵的休憩。在湿地公园局部水体处理的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通过设置宽度大小不一的溪流,然后在其中布置大小、形状不一的石块并点缀有相应的湿地植物,以形成充满活力的湿地水体景观。在驳岸的设计上,设计者可以使用自由曲线形态、自然力飘积形态、双螺旋曲线形态以实现虚实结合、曲直相间的溪流景观。以人工湿地为主的公园,在深水位,设计者可以依自然地势开凿成形状自然、岸带有起伏、高低错落的池塘,在湿地水体下游、浅水区域或在积水区布设水稻田,使游人可参与打渔、插秧等农事活动,构建类似于古典农家乐的田园生活氛围,以满足现代社会公众群体回归自由的根本渴望。
(二)湿地公园中湿地体验区景观的设计
湿地公园中的服务设施景观实质上就是按照人们在游玩活动中的具体需求进行设置,可以将湿地自然景观烘托出来,且便于人们对游览线路进行组织的景观小品、建筑物等一系列硬质景观,主要包括木栅道、游廊、园桥、舫、水榭以及景亭等。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以下3类:一是点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将湿地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出来,对湿地意境起到一个丰富作用,如将农耕湿地文化中的水井等多种农业设施表现出来,还能够将“渔舟唱晚”的船只表现出来等。二是动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满足动态赏景以及游览路线组织的需求,并且对院内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实现近景、远景、俯景以及仰景的有机结合,使观赏效果达到步移景异。三是静态赏景景观。其实质上就是为了充分满足游人在休息、静态赏景的需要,同时它也是公园构图中的艺术主体与中心,在公园中起到一个点景的作用,通过采用借景、框景以及对景等一系列手法,对院内中的经过进行丰富,如舫、水榭以及景亭等。
(三)湿地公园中湿地功能展示区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商业区;景观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green ecological landscape system of commercial area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cultural landscape of the entity, the unific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s of City Reg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Circle City good growth is inevitable, and the unity of science and humanities reflect rea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i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siness district;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商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于绿色生态环境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商业区发展中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相互矛盾也愈加突出。总体环境的迅速变化,导致这一时期的城市景观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矛盾与复杂。原始社会中,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自然融释, 即使在城市产生、兴起的农耕社会时期,人类对自然的选择、借用仍能使城市景观很好的融入自然。工业革命之后,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使物的因素成为社会主导,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开始割裂,在城市系统内部, 甚至开始在总体景观上呈现与自然的不和谐特征,进入20世纪之后,城市病、环境污染、景观特色消失等问题更是接踵而来。商业区的发展伴随了后现代社会的来临, 其形成及本质, 注定了该区域内经济、文化空间发展与绿色环境生态之间须臾不可分离的联系。所以, 以城市生态景观设计为基点和突破口, 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及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发展的可持续道路,在历史与现实中应该具有典范的意义。
商业区规划建设, 基础于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它广义指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狭义指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质空间。商业区的绿色生态环境, 包含了整个区域的内外物质空间、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生态, 并共同物化为景观总体, 而且是在漫长的演化中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 逐步由乡村向城市积聚形成的, 实际是自然与人工相叠合的一个生态系统。它的演进, 是在人的有意识和无意识中, 由历史的合力相互作用形成, 其主体是人。因此,商业区景观表现为社会景观与物质景观的总和,其载体是物质景观, 两者加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总体景观。所以, 它不仅仅指商业区的有形表现,还涵盖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物质景观和非物质景观的有机统一。
商业区的生态景观由自然、社会、人工复合形成, 融会了城市居民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在外在表现上, 它占据了一定的环境空间, 拥有特定的生态要素, 综合形成了内在结构复杂、联系密切的整体, 从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区域生态景观模式。
当代中国的行政区划与条块分割, 使同处一个商业区的各城市间缺乏必要沟通, 地区资源缺乏系统高效的整合利用, 甚至还存在诸如环境污染跨境转移等问题, 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浪费及生态环境的恶化,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削弱。所以, 依托商业区域发展, 促进完善城市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应该能够成为一种必要且有效的手段。要妥善解决现存诸多问题, 必须充分利用、整合商业区域各生态环境要素, 达到可持续与构筑完整绿色生态系统的目标, 亟需以上述关系研究为基础, 而进行的商业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整合研究。面对错综的问题, 更加需要科学的方法, 传统单方面的策略, 如后于用地定性的景观规划设计, 修饰性的一层皮式景观设计, 以及纯视觉美学角度的景观设计等, 在当前都显示出相对整体的局限, 这暗示了观念更新的必要。
二、融合重视人文生态的商业城市区域景观
在景观的涵义中,景是自然及人工景观在客观世界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形象信息,观则指这种信息通过感觉传到大脑皮层, 从而产生的一种实在的感受或联想、情感。景观包括客观形象与主观感受两个方面, 是主客观的统一。景观由景观要素组成, 两者关系相对而言。相对大的生存空间环境, 把多个城市组成的区域整体看作一个景观, 其中不同类别的城市即为景观要素, 如把城市作为独立景观, 又可把其中各功能区块视为景观要素。
就本质而言, 景观设计必须建立在人的需要的基础上, 以及奠定在人性的基础上, 才能研究解决人类真正的需求。其实, 设计实际地面向人的全部生活,从根本意义上说, 就是向人类真正的需要和价值的回归。从长远来看, 商业区发展的基点必须占据人文的高度, 重视城市连绵区域的文化建构, 因为文化不仅是城市精神的强力支撑, 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表现, 就景观本体而言, 景观中也必然包含着人的, 也即文化的因素。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 真正合理的、科学的景观设计, 应该是人性化的设计, 同时还应该是人文化的设计。所谓人性化, 就是注重人的本性, 回归人的本体; 所谓人文化, 就是注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由此来看, 真正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生态景观设计, 至少还要考虑到, 人类文明的进程是否过大的搅乱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商业景观的审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否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生态景观设计首要解决的, 就是重新估价和定义人类中心主义, 把人类的伦理学, 尤其居于其核心地位的人文价值理念, 适度地推广和应用到非人类生命中去, 为非人类生物乃至环境建立一种跨类的生命观和伦理价值观。所以, 在商业景观生态整合设计研究中,以地域文化为基点的商业区人文生态研究, 应该是整个理论建构的基础。
针对商业区的长远发展, 该区域的规划设计、建设以至管理, 都必须有文化的观念, 因为区域总体文化景观是该区域历史发展积累、积淀、更新的表现, 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改造自然的反映, 商业区的发展规划就理应有一个更加宏观、整体的视角。就单一城市而言, 城市文化特色反映了该区域社会行为、观念模式的特点, 是综合反映城市社会活动的文化概念, 表征了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同一商业区中的各城市由于地缘关系, 具备了相同或相近的地域特性及经济发展模式, 并实际形成了互补整合的关系, 它综合反映了该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商业区整体的性质、规模, 必然影响到其中各城市的文化形态, 科学精神的拓展与人文底蕴的酝酿, 都会给它嵌入新的时代的烙印, 并进一步促成新的文化特征, 这些综合形成新的商业区域文化生态, 在自然生态景观的基础上生长并与其融合之后, 商业区整体生态景观也得以构筑形成。
在大的区域环境尺度上, 将商业区域作为一个生态系统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 都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生态要素。引入生态学概念, 则可以表述为本底(基质)、廊道和斑块。这三个借用的概念中, 本底指范围广、连接度高, 且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的要素, 它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起到重要作用; 廊道是与本底有明显差别的带状景观, 具有分隔与联接不同景观区域的双重功能, 并拥有发散、渗透功能; 斑块作为相对概念, 是与周边地区风貌有所不同的小块非线性生态景观, 它对城市区域微气候调节, 及局部生态环境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并有助于建立景观的视觉秩序。
商业区域中的非物质人文景观, 是以前述物质景观的三个生态要素为载体, 通过人类活动形成并寄托在物质景观中的文化痕迹, 实际是一种高层设计理念, 是使商业区域景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的灵魂。所以,商业区区域景观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在保持商业生态平衡的前提下, 通过对自然、人工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合理建设, 赋予商业区以明晰、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种特色应是该区域所独有, 而非与其他商业区所共享的。
商业区文化包括物化在自然, 或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等城市建设活动所表现出来, 并熔化形成的凝固的文化, 以及在城市生活中, 在教育、精神面貌、社会风尚等各个层面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内涵。商业文化是不同地域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经过多年传统积淀逐步形成的, 其中融入了数千年人类文化传承的基因, 不具备仿效性, 因此, 每个商业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文化景观生态,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商业区的文化特色就是该区域的景观特色。
三、整合生态文化观念的商业区域景观设计
商业区发展的基础问题, 就是该区域生态景观系统的建构。在这个系统中, 物质景观和文化景观都不可或缺。作为自然环境、人文文化两因素在人工整合之后的具体再现, 商业区域生态景观模式在空间上构成了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 把商业区作为完整生态系统来考虑, 其内部不同规模、性质的组成部分就相应形成了诸生态景观要素。以下从宏观、微观上分层
次研究区域景观构成。
作为面的景观要素(基质、本底), 商业区景观区域从字面理解大到地域综合体, 即人类文化圈和自然生物圈交互作用形成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小到城市的开放空间、功能区块等。商业区景观区域实质指构成该区域主要景观风貌的各面状大型板块, 它范围广、连接度高, 在景观功能上表征主要特征, 对区域生态系统调节起到重要作用。它的破坏或突变会引起系统的巨大失衡, 引起景观的不和谐或混乱。
四、结束语
在当代中国, 商业区景观生态的整合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促使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及绿色生态系统建构的突破点, 它关系到商业区的本质内涵及未来成长。商业区在我国是新生事物, 从它发展的开始, 就厘清涵义, 借鉴先进经验, 促使其顺利成长并发挥应有作用, 是历史的机遇与责任, 而这些并不是单单依靠经济分析、战略空间布局规划就能解决的,有些在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条件较好、期望值较高的区域, 在发展中并未如愿以偿, 而有些基础条件一般的区域却出人意料, 这说明地域文化中的人文因素,与该区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这也彰显了商业生态景观设计中整合自然生态与文化生态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赵永鸿.景观设计的生态学理念[J].山西建筑,2006,32(16)
关键词:地域特色;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乡土;创新
1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现状
1.1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
一是缺乏统筹规划思想。大都以乡村游览、乡村农耕或运动项目、餐饮服务等为主,在一定区域内,除了旅游服务机构名称不同外,所提供的模式和产品几乎一样。二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盲目投资和开发。
1.2产品开发零碎,缺乏挖掘深度
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东凑西搬似是而非的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
1.3游客分布不均衡,经营周期短
对大部分游客而言,乡村旅游的选择在目标上仅仅是一种退而求次或是一时兴起的对象;在时段上,游客往往选择周末时间或者法定假日时段的某一两天;在游客源地性上,绝大部分游客来自于某个乡村旅游地的周边区域,游览时间一般只有1~2d,形成游客分布不均衡情形,严重影响乡村旅游收益。
1.4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乡土特色
乡村旅游餐饮卫生状况和服务质量差别较大;特色的乡村建筑被红砖到顶、白瓷砖贴墙的建筑替代,河道和村内排水沟被做成混凝土护坡,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动正在逐渐消失,乡村城市化问题突出。
2加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2.1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发展乡村旅游的的根本出路在市场,吸引市场注意的关键是瞄准市场需求。只有建立市场机制,才能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强化市场机制,才能激发蕴藏在文化内部的强大活力。为此,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动文化大发展,人才队伍是关键。为此,必须强化人才支撑,努力造就一支懂专业、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文化产业的领军人物。具体讲,就是要抓好四支队伍:一是文艺创作队伍。二是文化企业家队伍。三是文化经纪人队伍。四是文化管理队伍。创新文化管理人才选拔机制,加强文化管理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激励保障和奖励机制,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水平,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3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在对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有序的方案,并及时解决在开发乡村旅游景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自然展开工作,对村民予以尊重,而且人类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改造,不要在建设景观项目中只顾利益忽视生态环境,只有保证二者和谐,才能打造出生态乡村旅游景观。
2.4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管理
在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中,加强政策资金的引导性,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当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按照“政策为线、县城为主、项目惠民”的原则,实现“以政策引导土地利用,以城市建设吸引资金,以项目投资带动民生投资”的良性循环。
2.5加强乡村景观的保护管理
一是各级基层组织要切实负起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对各个景观的状况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运行状态的正常。二是要广泛宣传,增强村民爱护景观、保护景观的积极性。三是要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各级基层组织的组织、监督作用,对各种破坏景观的行为进行监督,加大保护和管理的力度。
2.6加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设计,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充分的结合起来,既能够体现传统的文化韵味,展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把现代艺术设计元素充分地融合到乡村景观的建设与设计当中,做到传统艺术与流行元素融合式发展。
3结束语
关键字:IFLA主旨报告;景观设计学;生存艺术;当代景观设计学;景观设计理论
编者按:2006年10月6-9日,全球6000多名景观设计师齐聚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由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和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共同举办了2006全美景观设计师年会及第43届国际景观设计师世界大会。大会的主题为“蓝色星球的绿色解决方案”。本期刊登俞孔坚的主旨报告(节选),报告原题目:生存的艺术——重新认识景观设计学。
前言
中国正处于重构乡村和城市景观的重要历史时期。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唯物质主义向未来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学提出了三个大挑战:能源、资源与环境危机带来的可持续挑战,关于中华民族文化身份问题的挑战,重建精神信仰的挑战。景观设计学在解决这三项世界性难题中的优势和重要意义表现在它所研究和工作的对象是一个可操作的界面,即景观。在景观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过程、历史和文化过程、以及社会和精神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而景观设计本质上就是协调这些过程的科学和艺术。
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主席马莎?法加多(Martha Fajardo)说的好:“景观设计师是未来的职业”。[1]未来的光明前景在于景观设计学作为对景观这一媒介的设计和调控的特殊地位,而光明的前景只属于有准备的人们。
为了使景观设计学有能力迎接这些挑战,本报告着重回答了景观设计学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和目标以及景观设计学科和专业发展的对策等问题。
一、 桃花源,告诉你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生存的艺术”的起源
“桃花源” 是中国的一个古老典故,诗人陶渊明(公元365-427)描述了一位渔夫沿溪行舟,两岸桃花落英缤纷,不知路之远近,水尽而山出,穿过一个小山洞,眼前豁然开朗,这便是藏于山后的“桃花源”:群山环绕,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农耕景观与自然和谐交映;其中的人们像家人一样和谐相处,老者健康怡然,幼童欢快活泼;纯朴善良的人们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这位不速之客,就像对待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渔夫离开此地后,想再次重返时,桃花源却再也不觅其踪了。
我们曾经体验过、而且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很多可以被称为“桃花源”的乡村。它们是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产物,是农耕先辈们与各种自然灾害,经过无数的适应、尝试、失败和胜利的经验产物。应对诸如洪水、干旱、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在择居、造田、耕作、灌溉、栽植等方面的经验,都教导了我们祖先如何构建并维持“桃花源”。正是这门“生存的艺术”,使得我们的景观不仅安全、丰产而且美丽。
约4000多年前,在中国的黄河岸边,一起包括山洪在内的大规模群发性灾害事件,掩埋了整个村落,留下了一堆堆尸骨。[2]在惨烈的那一刻,一个妇女怀中抱着幼子,双膝跪地,仰天呼号,祈求神的降临。这位被期盼的神灵正是大禹,他 “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他懂得如何与洪水为友,如何为人民选择安全的居所,在合适的地方造田开垦,正因为如此,他堪称规划华夏大地之大神。也有因治一方之水土有功而被奉为地方之神者,如修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他们懂得与神为约,深掏滩,浅作堰,以玉人为度,引岷江之水;更有遍布大小村镇的地理术士们,仰观天象,附察地形,为茫茫众生卜居辩穴,附之山川林木以玄武、朱雀、青龙、白虎及牛鬼蛇神。也正因为如此,遍中国大地,无处不为神灵所居,也无处不充满人与自然力相适应与相和谐的灵光。直到近代,凡亲历过中国广大城镇乡村景观的西方传教士和旅行者,无不以“诗情画意”来描述和赞美[3、4].这就是景观设计学的起源,即“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
遗憾的是,我们的上层文化并没有珍惜这种源于生存艺术的、充满诗情的、真实的桃花源,因为那是一种与苦难、劳动和生存相联系的下层文化,是与下等人和平民相联系的文化。两千多年来,帝王们早已不再像“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大禹那样关怀土地和人民,真实的“桃花源”所带来的丰厚的剩余价值,使帝王和士大夫们收尽天下之奇花异石、竭尽小桥流水之能事,扭曲了真实“桃花源’中的稻田和果园等与生存相关的良田美池,大造虚假、空洞的桃花源,并美其名曰:造园艺术。呜呼,在各国书店里有多少关于中国园林艺术的图书塞满了关于中国文化的书架,却很难找到一本关于中国真实的桃花源的书籍。长期以来,东西方学者们有意无意地向世人提供了一幅幅假像,使人们误认为中国造园艺术——这一虚假的”桃花源“艺术就是中国景观设计的国粹,继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然而,正是这种”国粹“埋葬了曾经辉煌的封建帝国,我宁愿将它和具有同样悠久历史的裹脚艺术”相媲美。
也正是这种虚假的园林艺术,于同样腐朽的、来自古罗马废墟的城市艺术相杂交,充塞、装点着当代中国的城市,成为中国“城市化妆运动”、“园林城市运动”的化妆品。 而与此同时,我们挖掉了农家祖坟上的最后一棵风水树,搬进城市广场;截流了流向千年古村落的最后一股清泉,用于灌溉城市大街上花草,在营造一个当代虚假桃花源的同时,却糟蹋了中国大地上真实的桃花源。
二、消失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在中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迅速退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同样,农耕技术及农耕文明中孕育的关于生存和土地监护的、日常的、乡土的景观艺术也随之衰落。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兴起了一场“城市化妆运动”,随后一场席卷全国的新农村建设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些都使中国的大地景观面临严峻的危机边缘:生态完整性的破坏,文化归属感的丧失,历史遗产的消失。农业时代的桃花源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
从历史角度来讲,这种衰败的进程始于2000多年前的园林艺术。曾经是生存艺术的土地设计和景观艺术,堕落成了帝王们和失意士大夫的园冶消遣之术,无异于斗蛐蛐和陶醉于“三寸金莲”。 这种造园艺术在当今的延续和泛滥、或者说“发扬光大”的结果,最终表现为:当成千上万的造园师们忙碌于城中小绿地和万紫千红的广场花坛时,我们的母亲河却正在遭受着干旱和污染的侵害;地下水仍然每天被大量地抽取用于伺候娇艳的鲜花,而任由沙尘暴不断侵蚀着良田美池和城市。
随着旧时代“桃花源”的消失,巨大的机遇也将降临,即如何在当代重建新的人地关系的和谐。在这个以全球化、城市化和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时代中,当代景观设计学,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学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1.挑战之一:我们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吗?
未来20年内,中国13亿人口中的65%都将居住于城市(目前居住于城市的人口比率约41%)。在中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我们的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与以往相比,当代中国有更多的人口处于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下;荒漠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目前,荒漠化总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0%,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5-7].中国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以北京为例,其地下水超采量是110%,地下水位每年以1米的速度下降。[8]连续几年,中国每年消耗的钢材是世界总消耗量的50%以上,水泥30%以上,但它们都被用到哪里了呢?它们被用来建设大型的纪念性广场和建筑、被用来给自然的河道衬底,用来拦河筑坝。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过去的20年中,中国大多数城市的GDP增长幅度都十分惊人,而与此同时每年因为环境和生态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了GDP总量的7%—20%,这相当于每年GDP的增长量,甚至更高。[6]
人们不得不问:我们能够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和生态中幸免于难吗?
必须认识到,上述这些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并不是不可避免的。缺乏明智的规划和决策,特别是以土地综合设计为核心的景观设计学科的缺席,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迎接这些空前的挑战时,景观设计学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大背景促使我们重新回到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的含义。
2.挑战之二:我们是谁?当今中国人的文化身份问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的社会转型中,中华民族面临着文化身份缺失的危机。从传统上讲,中国的文化身份是建立在封建王朝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秩序之上的。事实上,当我们看看被列为国家遗产和世界遗产的大部分项目时,可以发现:被认为代表中国文化的遗产,其实大多是皇权和士大夫上层文化的产物。我并不否定它们的成就,只是我们的确需要问问自己:这种曾经的封建上层文化景观是否还能够代表我们民族当今的文化身份?
在城市设计中这种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表现尤其明显。众多国外设计师在中国土地上大肆“试验”、“创作”的时候,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试图呈现给世界的究竟是什么?在中国过往封建帝王的华丽与现代西方的纷繁之间,我们不知所措,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也是世界景观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3.挑战之三:“上帝死了”,我们的生活还有意义么?
祖母曾经告诉我:当一棵树长大变老之后,会变成神,有精灵栖居;当一块石头陪伴我们的家园,日久也变为神,有精灵栖居,我们的山、水和土地本身又何尝不是?祖辈们修建庙宇神龛用以供奉这些自然和先贤的神灵,它们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我们曾相信是这些精神庇佑着我们的现世生活,还相信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这些精神的指引。正因为这些信仰和精神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充满了意义。
过去几年,中国有近4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和土地上的一切,包括精神的载体,这个数字还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增长,他们的归属将在哪里?下岗的职工们,对于这些“以厂为家”的人们来说,他们的精神家园又在哪里?
像世界其它地方一样,物质主义迅速地覆盖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甚至于土地中的每一个元素,包括我们的祖坟。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留这些过往灵魂的栖息地和当代人的精神家园。美国的第一个公园是墓地,而且至今仍然是最吸引人的休憩地;而在我们的土地上,以往村落前神圣而意味深长的溪流和池塘不是被填平了,就是以控制洪水的名义被水泥渠化了;寄托祖先信仰的风水树被剃光了枝丫,成为城市景观大道上“断臂维纳斯”。土地和景观元素正在日益地商品化,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土地的精神联系。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不能一任怀旧而陶醉于农耕时代的田园牧歌之中。对应于一个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社会,我们应该创建新的、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桃花源。景观设计学则是实现这个“新桃源”的最合适的专业, 而此时的中国,正是世界景观设计学发展的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方。西方人说:“这是上帝的旨意”,老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矣!
那么景观设计学应怎样通过物质空间的规划设计,保护和重建物质和精神的“桃花源”呢?
三、重归“桃花源:”当代景观设计学的使命与战略
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文化身份的丧失以及人与土地精神联系的断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担负起重建“天地—人—神”和谐的使命,在这个城市化、全球化、工业化的时代里设计新的“桃花源”。
1.为什么“斯人”乃景观设计学?
为什么景观设计学能够在重建“桃花源”的使命中扮演主要角色?因为景观是一个天、地、人、神相互作用的界面,在这一界面上,各种自然和生物的、历史和文化的、社会和精神的过程发生并相互作用着。卓越的博物学者、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曾经说过:在生物保护中,“景观设计将会扮演关键的角色。即使在高度人工化的环境里,通过树林、绿带、流域以及人工湖泊等的合理布置,仍然能够很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明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但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美观,同时能很好地保护生物和自然。”[9]而景观不仅仅事关环境和生态,还关系到整个国家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归属问题。[10]景观是家园的基础,也是归属感的基础。[11]在处理环境问题、重拾文化身份以及重建人地的精神联系方面,景观设计学也许是最应该发挥其能力的学科。景观设计学的这种地位来自其固有的、与自然系统的联系,来自于其与本地环境相适应的农耕传统根基,来自上千年来形成的、与多样化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天地—人神”关系的纽带。
要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遵循“放眼于全球,从本地做起”的箴言,而景观正是“从本地做起”的最可操作的界面。
2.我们该做些什么?战略和方法
景观设计学要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作为重建和谐人地关系、主导学科的景观设计学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我强调三个原则: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三个关于土地、人、精神的原则,要求当代景观设计学必须调整自身的定位和价值观。
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决定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珍视什么又将决定了我们应该在什么地方、保护和创建什么样的景观。针对这些问题,我有三个观点:
(1) 回归景观设计学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原国际景观设计学,尤其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学,要想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 重建和谐的“天地-人-神”关系的主导学科,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起源问题。我们必须重归 “生存的艺术”和监护土地的艺术,而非一门消遣、娱乐的造园术。麦克哈格说的好:“不要和我们谈论你家的花园。不要向我们咨询如何拯救你那株快要死掉的鬼树。这些皮毛小事无需向我们求教,我们要告诉你的是事关生存的问题。”[12] (Miller and Pardal, 1992)
在半个世纪以前,已故杰出景观设计学教育家佐佐木告诫我们:“当前,景观设计学正站在紧要的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向致力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领域,而另一条路则通向肤浅装饰的雕虫小计”[13] (Sasaki,1950)。不幸的是,除了少数的例子外,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范围内的景观设计学都朝着后者的方向发展了。我们应该在一些更为紧迫的环境问题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紧迫的环境问题包括洪水控制和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以及土地保护和管理等。
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
过去,景观设计学在定位上存在着致命的弱点,其中一个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仍然把自己当作古老园林艺术的延续,这是大错特错的。丰富的园林遗产和众多园林艺术的理论著作不但没能帮助景观设计学成为一个现代学科,反而扭曲或掩盖了景观设计学科的真正内涵。现在到了声明景观设计学不是园林艺术的延续和产物的时候了。景观设计学是我们的祖先在谋生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种种生存的艺术的结晶,这些艺术来自于对于各种环境的适应,来自于寻找远离洪水和敌人侵扰的过程,来自于土地丈量、造田、种植、灌溉、储蓄水源和其它资源而获得可持续的生存和生活的实践。
景观需要重新发现[11],而景观设计学也需要重新发现。这就是说为了使这个学科获得广泛的认同,更多的国际努力是必须的,通过强有力的实例,向人们展示景观设计学如何在治理大环境和解决生存问题中扮演主导角色。
(2) 乡土与寻常:重归真实的人地关系
关于乡土,我指的是日常和寻常,白话和方言,是平凡的人和平常的事物,它相对于豪华和异常而论。要重建文化归属感和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我们就必须珍惜普通人的文化,关注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珍视对于脚下的土地而言是真实的普通事物。
从中国的第一个皇家园林和第一个文人园林开始,乡土便遭到了上层文化的忽略。奇异、矫揉造作和排场就成为造园的主流,它们与周围寻常的环境以及市井生活大相径庭。在“混乱”的、寻常的海洋中,创造一个奇异的、“天堂般”的岛屿,这便是一切古典造园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中国和西方都一样。法国的凡尔赛宫苑是如此,英国的花园则更是收集异国花卉的代表。两千多年来,中国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皆以网罗奇花异草、怪石著称。这种畸形的、上层文化的造园运动到了清代的圆明园可谓达到了巅峰,她简直就是中国南方园林和当时西方贵族造园术的收珍猎奇。而她的最大的贡献是加速、见证了中国封建王朝的灭亡。西方列强的一把火,使它成为没落封建华奢文化的代表,永久地成为封建王朝的陪葬品。
席卷今日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形式上看是步履了美国和欧洲“城市美化运动”的后尘,但其实也正是中国自己的虚伪、空洞、畸形的造园传统的延伸,是收珍猎奇、虚伪、排场、远离乡土、鄙视大众嗜好的“发扬光大”罢了。在长达2000多年的时间里,造园艺术在寻找无意义的风格,无意义的形式以及虚幻的异常情调中,在虚假的“桃花源”中迷失了方向。
这种情况无论在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一样,直到最近我们才发现城市精英阶层也像普通大众一样遭受着日益恶化的环境的困扰,他们的环境与生存困扰甚至比处于偏远乡间的农民还要严重,所以,重归“生存的艺术”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学的诉求。同时,生存的艺术反映了真实的人地关系,而正是这种真实的人地关系又给予人们文化的归属感以及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因此,现在到了景观设计学重归土地,重拾诸如在洪涝干旱、滑坡灾害经验中、在城镇选址、规划设计、土地耕作、粮食生产方面累积的生存艺术,重建文化归属感与精神联系的关键时候了。
(3)景观引领发展:“反规划”途径使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
应对时下的问题,景观设计学应该做怎样的调整呢?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迅速且无法抵抗,而“反规划”是改变传统发展规划模式,主动争取“天地—人—神”和谐的必由之路。这里所说的“反规划”,是指景观设计师和规划师应该在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确立之前就通过识别和设计景观的生态、文化遗产、以及休憩的基础结构,引导和框限城市发展,即建立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EI在保障着生态过程的安全和健康、保护我们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身份、重建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14-15]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是蔓延式的扩张。很长一段时间里,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被视为阻止城市蔓延的景观结构而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而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地区以及中国各个城市的种种迹象表明:试图通过规划绿化隔离带和楔状绿地阻止城市无休止蔓延的做法是失败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过于随意,各绿地元素和水陆生境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2)可达性差,不易亲近,绿地和建筑物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利用率低;
3)被当作阻止城市蔓延的对抗和屏障,功能单一,缺乏诸如对防洪,遗产保护,栖息地保护以及游憩和通勤等综合功能的整合;
4)当外围发展压力增加时,这些绿地很快地成为投机和寻租空间;
5)它们被各个行政管理部门条块式分割,支离破碎,很难实现应有的功效;“反规划”途径则试图找到在各方面都可行的、便于管理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文化遗产保护及人与土地的精神联系,通过一个完整的,连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担当城市生态安全、文化认同和精神给养的功能。[14]
从宏观的区域和国土范围上来讲,EI被视为洪水调蓄、生物栖息地网络建设、生态走廊和游憩走廊建设的永久性地域景观,用来保护和定义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和城市形态。
从中观的城市尺度上来讲,区域的EI将延伸到城市结构内部,与城市绿地系统、雨洪管理、休憩、自行车通道、日常步行和通勤、遗产保护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相结合。
从微观的地段尺度来讲,EI将被作为城市土地开发的限定条件和引导因素,落实到城市的局部设计中。
EI成为各种过程的相互作用的媒介,联系了自然、人以及精神。在保护生态环境完整性、建立文化归属感以及为人们提供精神需求方面,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景观安全模式。中国浙江省台州的“反规划”案例说明了这一点。[15]
结语
千百年以来,我们的先民不断地和自然界作较量与调和以获得生存的权利,这便诞生了景观设计艺术,一种生存的艺术,它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记录了人们的喜怒哀乐。知识、技术、连同可信的人地关系,使人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培育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和与土地的精神联系,使人们得以生存而且具有意义。这些有关生存的知识和技术就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而这门“生存的艺术”,在中国和在世界上,长期以来却被上层文化中的所谓造园术掩盖了。虽然造园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地关系,但那是片面的,很多甚至是虚假的。
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人与自然的平衡再一次被打破,旧时代的“桃花源”将随之消失,人类生存再一次面临危机。我们必须建立起一种新的和谐的人地关系来度过这场危机,包括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丧失的危机和精神家园遗失的危机。这也正是景观设计学前所未有的机遇,景观设计学应该重拾其作为“生存的艺术”的本来面目,在创建新的“桃花源”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为了能胜任这个角色,景观设计学必须彻底抛弃造园艺术的虚伪和空洞,重归真实地、协调人地关系的“生存艺术”;它必须在真实的人地关系中、在寻常和日常中定位并发展自己,而不迷失在虚幻的“园林”中;在空间上,它必须通过设计和构建生态基础设施来引导城市发展,保护生态和文化遗产,重建天地—人—神的和谐。
中国的问题正在成为世界的问题,解决好中国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决了世界的问题,因此,中国的景观设计学也必将是世界的景观设计学。
参考文献
[1] Fajardo, Martha, 序言[M]. 俞孔坚,李迪华。 景观设计:专业与教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6.
[2] 夏正楷,杨小燕。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害事件的初步研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3] Boerschmann, E , (trans. L. Hamilton), Picturesque China,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Based on travels in China. London:T.FisherUnwin Ltd.,1930.
[4] March, A. L…… An Appreciation of Chinese Geomancy.[J]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8 ,XXVII, pp. 253-267.
[5] 蒋高明 刘美珍,沙尘暴[M].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310-320.
[6] 过孝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M].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Vol.2:53-71.
[7] 赵克兴,黄平,杨朝飞,过孝民。 中国环境与发展态势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3-50.
[8] 陈克林,吕咏,张小红。 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M].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Vol.2:296-309.
[9] Wilson, O. Edward. The Diversity of Life [M]. Cambridg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0] Girot, Christophe, Four Trace Concept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 James, Corner, 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59-67.
[11] Corner,James.Recovering Landscape as a Critical Cultural Practice[M]. James, Corner, Recovering Landscape: Essays in Contemporar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
[12] Miller E. L., and Pardal, S., The Classic MeHarg, An Interview., Lisbon :CESUR.,1992.
[13] Sasaki, H. 1950, Thoughts on education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J] , Landscape Architecture, July: 158-160.
羌族是有原始信仰的民族,宗教影响下形成的羌族文化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和神秘感,“祭山会”是羌族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羌语称“苏布士”,是古羌民族传承至今的祭祀活动。依羌族的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五月初五、六月二十四、八月十五和十月初一,都要举行重要的祭祀活动,羌人“祭山会”习俗相传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因此,打造羌寨的“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必须依托羌寨的宗教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在羌族特色聚落中建设“祭山会”文化景观项目,一方面强化能提高羌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能促进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提升羌族聚落的景观效能,将该项目打造成吸引中外游客的特色旅游项目,能有效带动羌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本项目研究将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出发,宏观层面的规划范围包括整个茂汶羌寨旅游文化规划区,微观层面选取已建成的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等实际案例来论述“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二、羌区“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格局的构建
(一)基于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优化空间“文化景观破碎化程度”是用于评介具有地域性文化的景观聚集程度的新理论,这一概念主要论述地域性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性景观及其周边缓冲带)的变迁状况,主要受交通建设(人工廊道)和现代景观建设(景观斑块)两大因素影响。基于这一理论来观察和研究羌族聚落在现代建设中的聚落重构和文化变迁现象,将从更科学、更生态的视角来制订设计方案。震前,岷江流域的羌族聚落景观基质由点状散落的聚居状况构成,2008年震中处于高山台地中的部分羌寨损毁严重,震后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逐渐搬迁到河谷—平原一带,因受地震损毁以及灾后重建的双重影响,羌族聚落逐渐被统一到更大尺度的景观基质中,形成面状聚集的河谷—平原类型。
(二)设置立体多元的旅游景观线路羌族诸多的祭祀活动中以“祭山会”最为隆重。祭山会活动以“祭山神”为主要内容,在祭地的同时也祭天,“天神”—“地神”两者从时空上相对。从时间节点上看,主要的时间轴线贯穿全年,因为各寨所处地区气候差异,农忙农闲的季节不同,例如,茂县的鲫鱼寨、水西寨在春播之前农历二月即开始,较晚的汶川各寨则要在农历八月秋收后进行,且各寨的活动内容、祭祀项目以及祭祀建筑等具体内容也各有特色,这无疑为多时间段、多方位观察羌族聚落文化提供依托。因此,“祭山会”从时空跨度上呈现出立体多元的特性,将其打造成旅游文化景观也具有丰富的文化性和观赏性。从河谷地区到高山台地依次递进的空间关系和时间节点上的不同,可以将四川羌区的祭山会规划为三条特色线路,这将为多层次、多视角地了解羌族聚落关系、羌族民俗民风以及羌寨周边的自然风景提供便利。
灾后重建的羌文化村寨旅游线路大致分为三条。其一为汶川—理县沿国道317线,以桃坪羌寨为中心,自西向东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布瓦寨羌人谷(东门寨)桃坪寨甘溪村木卡羌寨休溪村甘堡藏寨米亚罗”,这条藏羌文化走廊可以依托杂谷脑河文化进行打造,这里的祭山会景观应该更多体现多羌、藏民族融合的印记。其二为汶川—茂县—松潘,该原生古羌线路地处在高山台地之间,傍岷江河谷,沿国道213线自南向北延展,依次为“汶水寨特色步行街罗卜寨牟托羌寨茂县羌城坪头村甘青白石羌寨杨柳村牛尾村松潘九寨沟”,这条景观线村寨比较有序,应该结合自然环境,帮助其保护和修复祭山会原生态的文化特性,以祭山特色主题展开综合规划和设计。其三为北川—平武—九寨沟一线,自东南向西北延伸依次为“北川新县城巴拿恰羌族风情步行街吉娜羌寨卓卓羌寨西山坡羌寨老县城遗址恩达羌寨平武县牛飞村九寨沟”,这条汉羌大融合景观线可以更多地通过祭祀建筑群、祭祀活动演示、建公共艺术群以及羌族宗教文化博物馆等现代旅游景观的形式,将“祭山会”建成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羌族文化展示窗口。
三、羌寨“祭山会”旅游文化景观空间的设计思考
(一)“祭山会”项目主题定位传统的羌寨“祭山会”景观空间,由各寨村民就地取材,依照历代相传的经验建设而成,既遵循固定的模式,又不断接受周边环境和各地域文化影响而成,因此,它们的景观环境,既从精神上获得了高度的统一性,又保持着各地域物质景观环境的独特个性。自2008年汶川地震后,随着对羌寨聚落文化研究的深入、建设经验的不断提升,一些优秀的设计项目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的基础上,逐渐营建出各具特色的“祭山会”主题,例如,汶川龙溪羌人谷景观依托“释比文化”为主题,茂县甘青羌寨提炼“白石神崇拜”为主题,茂县金龟寨提出“多神崇拜”为主题,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以展示“羌年”为主题,北川西山坡寨则将“祭山会”相关的民俗节庆活动运用在整个羌寨景观中。
(二)“祭山会”景观空间分析羌族祭山,所祭的是氏族所在地方的山神,岷江流域的羌族依山而居,高山丛林之巅自然成为羌族心目中神仙居住的灵异之所,传统村寨附近多开辟一块场地作为神山林子,祭祀活动即在这里进行。2008年汶川地震后,深山台地间的村寨损毁严重,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分散的羌寨被逐渐统一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重建。随着旅游业不断介入,“祭山会”的属性由单纯的羌族宗教崇拜转变为现代的羌族文化展示活动,祭祀坪、神树林和祭塔等祭祀元素也被融入村寨内部成为现代聚落景观的一部分。新建的“祭山会”景观项目大致形成两类景观空间:集中式和散点式。前者居于羌寨的前部、中部或羌寨一隅,将祭祀坪、神树林、碉楼、祭塔等祭祀元素集中布局,或平地展开或层层抬高,形成羌寨中的重要景观节点,例如北川曲山镇沙坝村恩达羌寨、北川吉娜羌寨、理县桃坪羌寨、茂县甘青白石寨、茂县凤仪镇坪头村、四川茂县南新镇牟托村等;后者则将祭祀元素分散布局在整个羌寨中,循着自然景观轴线,环绕村寨或在高山台地间层层递进,形成多个景观节点,例如,茂县中国羌城、北川西山坡寨、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寨即是此例。
(三)“祭山会”文化景观元素的运用“祭山会”活动并非单一的祭祀活动形式,在羌族社会里,“祭山、祭地、祭神林、白石祭、水祭、火祭、丧祭”等祭祀礼仪繁多,“祭山会”只是繁多祭祀名目的总称。通过对“祭山会”场地的田野踏勘,整理祭祀场地基本景观元素包括高山间的祭祀坪、丛林间的祭祀神林、片石堆砌的白石祭塔和滨临自然河道的祭祀水渠,这些传统的祭祀景观和建筑往往不多加修饰,比较粗陋,更多的是对自然神灵的崇敬和精神上的膜拜。灾后新羌寨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需要满足游客观赏性的需求,一些羌族文化符号、汉文化符号甚至是藏文化符号被不断嫁接和融入此类祭祀景观中,例如羌碉、晾架、月亮太阳馍符号、羌文化浮雕墙、民俗文化雕塑等。2009年,茂县甘青白石寨被建成精品旅游村,羌寨中的祭祀空间由抽象羊形的白石祭塔、白石泉和散放雕刻羌族象征符号的白石渠组成;茂县南新镇牟托村2010年被列为城乡统筹发展试点村和精品旅游村示范村,同时也被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祭祀空间位于羌寨中层层错落村寨中,这个空间中整合了三层片石祭塔、高山羌碉、晾架、草龙、牛骨风铃、羊骨头等景观元素,有极强的观赏性;而茂县羌城定位为羌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地、羌民族朝拜圣地以及羌文化旅游目的地,羌城的“祭山会”空间则由规模庞大的神庙、宗教祭祀台、演艺中心等建筑群组成。由此可知,羌族的“祭山会”景观在文化旅游的影响下,将更多地体现出宗教活动与展演性质的结合。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