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第1篇

关键词:脐带夹;气门芯;脱落时间;感染;出血

新生儿出生时断脐使其脐带于母体分离,脐部即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如脐部处理不当极易造成脐部感染,甚至造成新生儿败血症的危险。如果脐带残端脱落和愈合早,感染几率就会降低。而目前新生儿脐带结扎方法很多,我院以前采用气门芯结扎法,但随着消毒物品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浸泡消毒的物品被一次性使用的物品淘汰,以及基于橡胶制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弹性易受影响的考虑,我们进行了脐带夹与气门芯两种断脐方法的效果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10月我本人接生的新生儿随机采取脐带夹结扎法和气门芯结扎法结扎脐带,并通过结扎脐带所需时间、脐带干燥所需时间和结扎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1.2方法

1.2.1脐带夹观察组 使用浙江苏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脐带夹结扎脐带。结扎方法:接生前将脐带夹放入无菌产包内,待新生儿出生断脐后,在新生儿呼吸道通畅,皮肤干燥,辐射台保暖的情况下处理新生儿脐带,先用碘伏消毒新生儿脐带根部及脐周皮肤,后将张开的A型脐带夹套入脐带,在距脐轮0.5~1 cm处夹紧脐带,再用灭菌剪在距脐带夹外侧缘0.5~1 cm处剪除脐带,检查已夹紧且无出血后用2%的碘酒消毒残端待干燥,最后用无菌敷料环绕脐带夹包扎脐带残端,24 h后取下敷料暴露脐部待自行脱落,2次/d用95%的酒精消毒脐带残端及脐周皮肤。

1.2.2气门芯对照组 将宽约0.2 cm的气门芯套上手术丝线放入产包,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备用,接生时将两个气门芯套在弯血管钳上,两把血管钳在脐带远端钳住脐带,在中间剪断,用碘伏消毒脐带根部和周围皮肤,再用套有两个气门芯的弯血管钳在距脐轮0.5 cm处钳夹脐带,在距弯血管钳外侧缘0.5 cm处剪断脐带,牵拉气门芯上的丝线,将气门芯拉到血管钳与脐轮中间,然后松开血管钳用纱布保护脐轮和脐周皮肤,予2%碘酒消毒脐带残端,干燥后用无菌敷料包扎,24 h后暴露脐部待其自行与结痂一起脱落,2次/d用95%酒精消毒。

1.2.3观察方法 脐带结扎后每日观察脐部渗血,脐部炎性分泌物,脐周发红情况,结痂脱落时间及脐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做记录,新生儿及产妇出院前指导护理脐部方法,留好电话号码于新生儿出生10 d左右进行电话随访,满月与42 d至门诊复查。

1.2.4观察标准 ①脐带自然脱落时间。②脐部感染:脐轮与脐周有红肿与浆液或脓性分泌物[1]。③脐出血:以肉眼可见的出血或脐带包扎敷料浸透直径2 cm为标准[2]。

1.2.5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t检验,脐带残端出血、脐部感染、滑脱情况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脐带平均脱落时间为6.3 d,脐带残端出血0例,脐周轻微发红1例;对照组新生儿脐带平均脱落时间为8.1 d,脐带残端出血9例,脐部感染5例,滑脱7例,见表1。

3讨论

3.1通过对比观察一次性脐带夹100例和气门芯100例断脐后发现:脐带夹组脐带平均脱落时间明显短于气门芯组,脐带夹组的脐带残端出血、脐部感染和滑脱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气门芯组。说明一次性脐带夹用于断脐可使脐带脱落时间缩短,脐带残端出血减少,脐带感染率降低,结扎滑脱几率降低。

3.2一次性脐带夹是采用医用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材料制造,经过环氧乙烷灭菌后,无细菌毒性,无致敏性,无皮内反应,有效期为2年,方便和确保接产物品符合无菌要求;并且结扎血管性能好,脐带夹闭合时,齿形工作面的间隙不大于0.1mm:脐带夹闭合后,承受5N的拉力,卡口不得脱开,脐带残端闭合紧密易干燥,12~24 h后脐带残端便呈扁平结痂状态,能有效阻断血运使脐带基质干枯快,脐带组织脱落快而有效防止脐部并发症,细菌都难以进入[3],且操作时间短,使用方便简单,集传统的夹紧和结扎于一步完成,不易伤及新生儿,特别对脐带粗大(直径>2.5cm)、水肿者操作起来更显优势,所以这种断脐方法不受脐带性质的影响;使用脐带夹还具有减少器械使用的优点,脐带结扎时只需一把止血钳和一把组织剪即可;脐带夹以其人性化的性能、进步的医疗安全理念,促成了在世界产科领域广泛应用的趋势[4]。本案中使用脐带夹结扎脐带的新生儿有一例发生了脐周皮肤发红有少许淡黄色分泌物,经调查得知系其家属未及时更换尿布,且尿布粘贴过紧以至脐带夹与皮肤摩擦所致。气门芯属于橡胶制品,高压灭菌或高效杀毒液浸泡时间过长,弹力易受影响,造成脐血管结扎欠紧,致使脐血流未能完全阻断甚至滑脱,因此,脐带脱落时间延长,增加了脐部并发症的几率。故对使用一次性脐带夹断脐,利于减少新生儿破伤风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利于优生优育的贯彻[5]。

3.3气门芯是使用橡胶制品制成的,弹性易受影响。每个脐带的粗细、性质也是有差异的,有时易造成脐血管结扎欠紧,以至脐血流未完全阻断,故而出现脐带残端脱落前后渗血概率增高。新生儿出生时断脐操作时间长,步骤与脐带夹比较更为繁琐,如遇上粗大含胶质丰富直径大的脐带残端,要将脐带夹套进脐带残端花费饿的时间更长,且用力更大,但高压蒸汽灭菌或是消毒液浸泡后的气门芯弹性降低用力不当又会拉断,增加了操作的难度,也增加了脐带残端在未结痂之前暴露的时间,增加了感染率。

3.4新生儿脐部是最易感染的部位,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因为脐带残端位于皮肤外,缺乏皮肤的保护,所以新生儿出生后脐部易发生细菌定植[6],在脐带残端自然脱落的过程中还会分泌一些胶质,相当于创面的一种异物,也会引起分泌物增多,为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若脐部护理不当,清洁消毒不严,即可造成脐部感染的发生[7]。因此,不仅院内要做好新生儿脐部护理,护理人员还要在新生儿出院前一定要教会产妇及家属新生儿脐部消毒护理的方法。

4结论

综上使用一次性脐带夹处理脐带可以缩短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率,减少脐带残端出血率及滑落的可能性,又减少了护理人员结扎脐带时的繁琐操作,但是病房护士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教会病员及家属的在出院后的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并告知脐带残端脱落的时间、脱落前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如若新生儿出生2w以后残端任未脱落或是出现脐周皮肤红肿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来医院检查。

参考文献:

[1]金敏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54-355.

[2]王美丽,高淑丽,冯丽雪.新生儿脐带处理方法的探讨[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8,5(3):112-113.

[3]石树中,王逸英,杨曼会,等.脐带夹对防止脐部感染和出血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22(2):76.

[4]何娅娟,唐晓英.脐带夹和气门芯扎脐方法的效果比较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7,22(5):487-488.

[5]吴仕孝.新生儿破伤风153例治疗经验[J].新生儿科杂志,2003,18(3):129.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护理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各种病因造成胎儿缺氧而发生的宫内窘迫[1],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新生儿出生后1 min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的疾病,是新生儿围生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随着近年来我国儿科诊治水平的不断提升,新生儿生存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笔者在临床工作期间对近年来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抢救过程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共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4例、剖宫产23例、阴道助产5例。足月儿27例、早产儿11例、过期产儿4例。窒息程度以Apgar评分[3]分为产后1 min、5 min、10 min,其中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中度窒息,本组中轻度窒息者34例,中度窒息者8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通畅呼吸道 新生儿胎头娩出后,立即用拇、食指自鼻根部向下颌挤压出口鼻内黏液及羊水;为预防新生儿娩出后首次吸气误将口内黏液及羊水吸入呼吸道内,先将新生儿摆放为左侧卧位,用一手托其下颌,暂时阻止呼吸,另一手快速清除口腔内黏液及羊水,3~4次即可清理干净。

1.2.2 建立呼吸 将娩出后新生儿仰卧,臀部用轻柔物品垫高2~3 cm,尽量使颈部后伸至中枕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摩擦或拍打足底促使呼吸。

1.2.3 清洗气道 用1%苏打水或盐水50~100 ml,温度30 ℃~32 ℃,进行洗胃,清理呼吸道。

1.2.4 吸氧救急 如发现窒息,部分程度轻重与否均给予吸氧,要求先头罩吸氧逐渐改为鼻导管吸氧,后给予间接鼻导管吸氧,后恢复到正常呼吸,应禁止高浓度长时间给氧[4]。吸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吸氧浓度以40%~50%为宜,流量控制合理;(2)给氧期间应注意病情变化、导管有无堵塞;(3)新生儿呼吸频率、节律正常应停止给氧。

1.2.5 药物治疗 为防止患儿病情变化,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保证药物能够及时供应。并及时进行纠酸、扩容等。严格控制输液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引起患儿心力衰竭及肺水肿[5]。注意观察输液期间有无输液反应及渗液,并做好液体出入量记录。

2 结果

42例窒息患儿复苏成功40例,成功率95.2%。其中复苏1~3 min恢复正常者3例,4~7 min恢复正常者20例,8~10 min恢复正常者17例。2例死于肺透明膜病及胎粪吸入综合征。

3 护理方法

3.1 复苏指征 自主心跳恢复,可摸到心尖搏动;自主呼吸恢复;面色好转、发绀消失;可扪到股动脉搏动;瞳孔缩小,对光反射出现,角膜、睫毛反射出现。

3.2 加强监护 新生儿在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其神志、呼吸、体温、肌张力、心率、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及精神反应,并在用药过程中观察其药物反应情况,并随时做好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告之主管医生进行处理。

3.3 注意保暖 新生儿在监护及治疗过程中尤其要保暖,避免使新生儿体温过低,在护理过程中将患儿放置暖箱中或放置热水袋保暖,并用多层毛巾包裹避免与热水袋直接接触[6]。

3.4 注意消毒并隔离 新生儿在接受监护过程中,要选择安静清洁的环境,尽量避免探视。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的应用物品避免交叉使用,如眼药水、沐浴液、治疗用品等。病室环境每天定时紫外线消毒30 min以上,并用湿式法进行清洁整理。

3.5 脐部护理 在脐带结扎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防止脐带结扎松脱。日常护理保持脐部清洁,沐浴时应将用水煮沸后洗浴,浴后用75%乙醇包扎带干。脐带脱落后为避免衣服摩擦及损伤脐部皮肤,应用清洁纱布包裹。护理过程中为避免沐浴水及尿液浸湿脐部,应勤换尿布,并每天检查脐部情况。

3.6 皮肤护理 新生儿在出生后应检查皮肤的完整性,并清理皮肤褶皱处的血迹,擦干后用软布包裹。新生儿在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以植物油及鱼肝油保护皮肤。接触皮肤的衣物应以干净、柔软、透气性好为主,并随时保持更换。

3.7 安慰家长 对待家属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做好思想引导,给予鼓励,讲解新生儿基础护理知识,使家属能够积极配合。

3.8 窒息的预防 在产前应对产妇的基础疾病进行处理,并做好产前检查。存在高危妊娠的产妇应及时给予胎心监护,如发现胎儿胎内窘迫应及早进行处理。如在产前发现有窒息危险应立即做好复苏准备,为抢救创造有利条件[7]。医师在抢救时应做到快、稳、正确无误,积极处理好各个抢救步骤,建立静脉通道,提高有效循环血量。产后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并在合适的时间告知新生儿情况,抢救时避免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产妇情绪及心理。

4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病症之一,其引起的原因很多,包括脐带缠绕、脱垂或过短、受压等。其中脐带缠绕是造成胎儿缺氧的主要原因[8],造成胎儿下降脐血管受压。因此,产前例行B超检查,排除脐带异常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方法之一。羊水过少可使胎儿发生缺氧,致使胎儿形成胎内窘迫、新生儿死亡率升高。产时观察产妇羊水性状,充分了解羊水情况,预防发生新生儿窒息。分娩方式不当也可造成新生儿窒息,在分娩过程中根据指征施行产钳术,胎吸术,及时结束分娩预防新生儿窒息。

早产儿由于心肺功能未发育完全,造成新生儿慢性缺氧,进而形成新生儿窒息。在妊娠时注意合并症的发生,并及时促进胎儿发育,适时终止妊娠。产程过长也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原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氧耗增加,致胎儿缺氧,在妊娠时做好合并症防治,适时终止妊娠。

参 考 文 献

[1] 黄力毅,于海红.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

[2] 张国英.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河北医药,2007,29(4):314-315.

[3] 郑建静.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16):2311-2312.

[4] 葛永梅,曾德会,辛红菊,等.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河北医药,2009,6(31):1402-1403.

[5] 王园园,王淑清,谢立威.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及护理.吉林医学,2009,5(30):905-906.

[6] 余翔.42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护理.医药论坛杂志,2011,3(32):193-194.

[7] Bhattacharya S, Campbell DM, Liston WA, et al. Effect of Body Mass Index on pregnancy outcomes in nulliparous women delivering singleton babies. BMC Public Health,2007(7):168.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第3篇

肚脐是连接宝宝和母亲的重要桥梁。在胎儿期,脐带和胎盘作为传输途径,将母亲身上的氧气和含有养分的血液传送给胎儿,再把代谢废物经过母体排出,这称为胎儿循环。当新生儿出生时,伴随着一声啼哭,医生剪开连着母亲和胎儿的脐带,新生儿开始通过自己的呼吸和进食获取养分。一般而言,3~7天后,等脐带残端所结的痂掉了,就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就是肚脐。

对于娇嫩的新生儿来说,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和出血。细菌繁殖会造成脐部化脓,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甚至可能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宝宝出院时,医生一般都会用护脐贴护住脐部。一来可以避免碰触,二来也可以隔绝外界细菌,并且护脐贴是防水的,即使是洗澡,护脐贴也能牢牢保护好宝宝的肚脐。在洗澡前,家长应先用护脐贴贴住脐带残端,避免湿水。洗完澡后,要慢慢撕开护脐贴,注意先湿润,采用零角度法撕开胶布,避免皮肤损伤。消毒前,先注意观察脐部是否正常,有无渗液、渗血等,然后开始消毒。

通常来说,3~7天后脐带残端掉落是正常现象,但也有宝宝需要更长时间,甚至有的到满月才掉落。脐带残端掉落时间因人而异,只要脐部没有出现红肿异常,那么即使时间稍长,也属正常现象。

但要注意的是,与脐带残端接触的衣物、尿布等都必须保持洁净、干燥,发现潮湿要及时更换。要特别注意避免大小便污染。脐带残端脱落后没有完全干枯前,仍需要每天消毒。如果宝宝出现脐周皮肤红肿,脐部有渗出物,严重时可表现为精神弱、吃奶差甚至发烧等全身症状,这可能是提示宝宝患了脐炎,要及时就医。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并发症;临床护理

1 前言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新生胎儿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碍,并伴有其他循环障碍的一组综合征[1]。新生儿发生窒息多是由于新生胎儿缺氧导致宫内窘迫及分娩过程中的呼吸受到抑制引起的。窒息是造成新生婴儿伤残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的平均智力水平比正常的新生儿低。近年来,由于推广及使用新复苏法,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比例有所增加,窒息发生率有明显下降趋势[2]。新生儿发生窒息情况后,应采取正确的临床护理,这样做可以让抢救窒息患儿的成功率得以提高,同时减少窒息引起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2 临床资料

本院产房对2009年 10 月~2012年 3 月的窒息新生儿实行了复苏。其中阴道分娩的窒息新生儿有35例;剖宫产的25例、胎吸助产的为16例;产钳助产的有14例。导致窒息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分娩的母亲方面的因素来看,包括贫血、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及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在胎儿因素方面,主要有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缓慢、巨大儿及早产儿;胎盘方面的因素有:胎盘前置、功能不全以及早剥等问题;分娩方面存在的因素为: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及产程时间延长等;脐带因素主要包括:脐带扭转、脱垂与缠绕等。

3 方法

对90 例窒息的患儿采用即及时有效的复苏与对应的临床护理方案。采用的复苏方案主要有:人工呼吸、气道开放、胸外按压。使用以上复苏方案能让窒息新生儿尽快生成并建立自主呼吸机制,同时在临床护理上要采取正确的诱导方式使窒息的新生儿维持循环呼吸,此外其他的基础护理也要做好。临床护理新生儿窒息复苏的主要方案有以下几点:畅通呼吸道、给新生儿做好保暖、预防病菌感染及观察护理。

3.1 畅通呼吸道: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根本就是要使新生儿的呼吸道畅通,因为缺氧是新生儿窒息的生理及病理本质。临床护理的方法是:在新生儿断脐之后,把患儿放置成仰卧位,即头要比躯干低,并向后略仰,同时抬高头与肩两厘米至三厘米,使窒息患儿的呼吸道充得到充分开放,利于呼吸道内部分泌物的清理。清理分泌物时要在直视喉镜直视下进行,需要清理的分泌物的部位主要包括咽喉、口腔及呼吸道深处;在清理过程中要保持持续正压供氧,但是对于窒息严重的新生患儿,则需要在清理气管内部的胎粪之前,就要开始正压供氧。

3.2 给新生儿做好保暖:做好保暖工作对于新生儿来说极其重要。如果保暖工作没有做好的话,可能会对新生窒息患儿带来生命的威胁[3]。接生婴儿之前要先把辐射台进行预热,当新生儿从母体中分娩出来后,应立即放置于辐射台上;然后用毛巾擦干新生儿的皮肤,避免热量损失,擦拭过血迹与羊水的毛巾要及时处理。在远红外线辐射台上进行窒息患儿的复苏与护理,进行复苏操作时,要尽量做到轻柔、 迅速及熟练;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准确及时,并且无误,以免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创伤。

3.3 预防病菌感染:新生儿的有机体防御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比较容易受到外来病菌的感染。对于窒息的新生儿来说,预防病菌的感染显得更为重要,因为预防病菌感染能有效预防其他并发症的形成[4]。在复苏临床护理中要保护并隔离新生儿,使之放置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中。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要谨遵医嘱,与窒息患儿接触前要带上口罩以及洗手。最好每天都能给新生儿沐浴,另外,新生儿的臀部与脐部的护理工作也要做好。

3.4 窒息引起并发症的护理观察:窒息患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因此新生窒息患儿的临床护理不到位的话,很容易就引起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糖、酸碱不平衡、肾功能损伤、缺氧导致颅内出血、脑水肿等其他一系列并发症[5]。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进展,如大小便状况、皮肤颜色与温度、末梢的循环情况、意识有无障碍、哭声的大小改变等。护理人员如发现任何异常情况,必须及时告诉医生处理。

3.5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为产妇补充并讲解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的基本知识,稳定产妇情绪;让其泌乳功能可以很好维持,同时要安抚好患儿的其他家属。尽量保持患儿病房的安静,避免其亲属频繁探望。有呼吸疾病的人绝不可以护理窒息的复苏患儿,一切临床心理护理工作要做到细致、认真。

4 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复苏治疗与临床护理后,在90例窒息患儿中,有85例是在产后五分钟内成功复苏的,3例在产后十分钟复苏,2例失败。复苏成功率为97.8%。

5 讨论

缺氧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根本原因。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临床护理首先是要确保窒息的新生儿能尽快建立呼吸机制,管理好新生儿的呼吸循环;要使新生儿的呼吸通畅,则需要实行有效的通气措施,确保氧气能顺利输送到患儿的肺部。在复苏过程中,必须分秒必争;做好保暖、防感染及护理观察监控等其他的临床护理工作也很必要。此外,从引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来看,需要认真做好孕妇的一系列统产前系统检查;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孕妇,在其分娩时可提前告知经验丰富的儿科与产科人员到现场,以保证复苏能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熟悉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技术,以便能够根据新复苏指南从旁协助医生完成窒息患儿的复苏。在复苏进程中,护理人员要反复并认真评 估新生儿的皮肤颜色、心率及呼吸三大指标,并根据指标评估状况确定进一步的临床护理措施与复苏操作措施。其他的临床护理如改善患儿呼吸系统微循环、加强营养供给及皮肤清洁护理等,可以有效降低窒息新生儿产生并发症的几率,同时保证新生儿复苏操作后的康复情况达到理想效果。总而言之,新生儿窒息会对其的全身组织及各个系统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实行及时有效的复苏操作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能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几率,降低其感染并发症的可能,尽快使窒息患儿得到治愈。

参考文献

[1] 高海燕,孔彩玲.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配合分析[J].吉林医学.2012(01):618-619

[2] 李秋平,封志纯.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并发症的防治[M].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11):605-606

[3] 石晓东,杨军,李秋平.广东省新生儿窒息发病率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09):25-26

新生儿脐带护理步骤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母婴;床旁护理;实施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是指在母婴同室内为围产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是推动产科护理新模式实施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产后护理期间,母婴床旁护理可最大限度实现以家庭为中心式护理。满足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保障母乳喂养实施,让母亲尽快适应初为人母的角色转变,体现了产科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特点。母婴床旁护理尊重产妇及整个家庭的参与和知情对保健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自律性,提高满意度,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我院产科自2011 年2 月至今,共有188 例产科病房母婴同室的产妇及新生儿采取了母婴床旁护理的操作模式[1],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母婴床旁护理方法

1.1 床旁沐浴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责任护士在新生儿出生前将新生儿沐浴的好处告诉孕妇及家属,新生儿出生后每日在床旁进行新生儿沐浴,保证室温在26~28 ℃、水温38~40 ℃,在操作过程中,床旁沐浴严格实行一人一车一盆,母婴/婴护均一一对应,有效预防交叉感染,母婴同室,婴儿极少离开妈妈和家属的视线,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护士操作应尽量详细讲解沐浴步骤和各要点,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沐浴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出院后的护理新生儿将有很大帮助。

1.1.1 婴儿沐浴所需物品

①婴儿床旁护理车。②婴儿浴盆、干净的毛巾、大小各一条。③更换的婴儿服、干净的尿布、打包被。④婴儿专用沐浴露、婴儿爽身粉、护臀霜、润肤露或婴儿油。⑤消毒棉球、无菌护脐带、75%的乙醇或碘伏、水温计以及沐浴后使用的称重计等。

1.1.2 婴儿床旁沐浴步骤

病房温度26~28 ℃。沐浴水温38~40 ℃。检查护士手指甲,要求不过肉际,手上不可佩戴任何饰物,洗净双手、围上围裙,一般沐浴的顺序:先清洁眼睛——清洁面部——洗头——清洗婴儿全身,特别注意婴儿洗头时需要用大毛巾包裹婴儿身体,防止受凉。清洗婴儿全身前应摘下尿布,用婴儿卫生巾揩净粪便、尿液等污物,防止其腐蚀婴儿臀部发生尿布疹。沐浴完后,立即用清洁干净的大浴巾吸干婴儿身上水汽,进行脐部护理,用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圈向外圈做直径3~5 cm的环行消毒,消毒2 次、每次更换棉签,然后用脐带纱布卷包裹脐部,婴儿臀部需涂上一层鞣酸软膏,有效预防尿布疹,最后称重并记录。

1.2 床旁抚触

婴儿床旁护理抚触步骤:房间温度28 ℃以上,播放柔和的音乐,帮助婴儿放松,操作前务必洗净双手,正式抚触前,先温暖双手,在掌心倒一些婴儿润肤油,双手轻轻对搓,使婴儿油具备一定热度后开始抚触,抚触步骤为头面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抚触,特别注意应选择适当的时机给婴儿做抚触,可选择沐浴前后,午睡或晚上睡觉前,也可选择两次进食之间,婴儿不烦躁、不疲倦、不饥饿也不太饱、清醒的状态最适合。让产妇及家属跟着做,做中学,共同参与,使家属掌握新生儿抚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3 母婴床旁宣教

在孕(产)妇床旁进行一对一宣教,内容包括。

1.3.1 产前对孕妇健康宣教

入室宣教(环境介绍、用物准备、主管医生/主管护士介绍、探视制度、饮食卫生介绍、自测胎动、吸氧的目的)产科并发症宣教(针对孕妇自身情况而定)分娩前、术前宣教(临产征兆、分娩过程简要介绍、术前准备项目及目的、分娩前/术前心理疏导)。 转贴于

1.3.2 母婴同室护理健康宣教

①产后第1 天: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按需哺乳的意义,母亲正确的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如何保证充足的乳汁,新生儿安全教育知识宣教。②产后第2 天:纠正母亲喂奶及婴儿含接姿势、新生儿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方法、讲解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抚触、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及内容。③产后第3 天:产后避孕指导、恶露的持续时间、乙型肝炎疫苗和卡介菌接种、出院指导。

2 结果

2.1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通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服务,护士主动服务的意识明显提高了,在服务过程中,把产妇视为亲朋好友,主动关心和帮助,护患关系更加融洽了。护士用周到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赢得了孕产妇的信任和赞扬,使孕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大大提高,3 个月的满意度调查达99.5%。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是我院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体现专科特色的有效举措。通过基础护理广泛接触患者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借助专科护理内涵提升基础护理品质,将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有机结合,让每一位莅临我院的产妇和婴儿享受称心如意的护理服务。

2.2 降低了医疗纠纷

床旁护理操作模式使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提高。在此之前经常有产妇担心或怀疑护士会抱错孩子、打错针、喂错药、输错液等。有的产妇会跟着护士到处置室门口,想方设法推门探头一看究竟,表现出不放心。新生儿护理操作在母亲床旁边进行,产妇直接观看,解除了产妇的担心和猜疑,大大提高了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减少因误会引起的各种医疗纠纷。通过母婴床旁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使我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母婴同室落实,达到丰富护理内涵、拓展护理领域、提升专业品质、提高母婴护理服务质量的目的。

2.3 变被动宣教为主动宣教

卫生宣教是护士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病房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产妇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将母婴同室、母乳喂养优点等其他科普知识介绍给产妇和家属,对暂不能与患儿同住一室的产妇,在哺乳时由责任护士指导挤奶,保持泌乳。

2.4 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提高

床旁护理模式的实施,符合产妇的心理需求及新生儿的护理特点[2]。特别是产妇直接参与操作,如为新生儿沐浴、抚触和游泳等,在很大程度上使产妇在心理上得到了满足和幸福感,从而使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床旁护理操作时,每次操作前护士和产妇认真核对,不必将新生儿推出推进,很大程度上减少打错针、抱错孩子的机会,使新生儿得到更加安全的服务。

2.5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形象和素质

护士的形象是一种组织的整体形象,它是指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总体认识和评价[3]。母婴床旁护理挑选的都是学历高、有责任心、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所以护士们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护理技术更加娴熟、规范,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3 体会

母婴床旁护理操作模式适应现代护理模式的程度,自本院产科母婴同室实施床旁护理以来,满足了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了母婴亲情交流,保障了母乳喂养成功,帮助产妇顺利实现初为人母的转变过程,减少产后抑郁,使产妇在分娩后可亲历各项婴儿护理服务,缓解家庭成员的不安和焦虑,使新生儿父母更勇于承担起养育的重则,而且降低了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风险,减轻医护人员精神压力,为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袁秀珍,陈向韵,王淑燕,等.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