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折老人护理技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老年病人骨科并发症护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长寿人随之增多。我国也逐步进入老龄化,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老年人因骨关节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生理功能衰退、反应迟钝等,易受到外伤,发生各种类型骨折[1]。由于年老体弱,多数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长时间卧床。有赖于他人帮助,所以如何做好对老年骨科患者的护理,尽快恢复其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是我们做好护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在选择我院187例老年骨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手术质量及护理质量,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达到尽早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住院手术患者187例,男109例,女78例;年龄60~75岁。根据病种分类:上肢骨折88例,下肢骨折45例,腰椎骨折、椎间盘脱出31例,肋骨、胸骨、锁骨骨折23例;本组病人中长期卧床占85%,有47%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慢支炎、肺气肿、糖尿病等。
2护理干预
2.1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各自的家庭环境、经济条件不同,社会经历、性情、文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心理变化也不相同。所以要掌握老年骨科患者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护理。首先掌握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给病人心理上的安慰,积极与患者沟通,搞好护患关系,解除病人思想负担。我们根据病人的经历、生活习惯、文化素质、业余爱好、经济状况及家庭情况等,采取不同方式与病人进行亲切交谈,取得他们的信任,使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所认识,充分了解手术后疼痛、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其次,我们开设老年病房,加强与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心理沟通,使患者处于良好、乐观、放松的心理状态,使他们熟悉到疾病并不可怕。再次正确引导老年患者之间的心理沟通,使他们之间产生正确、开朗的心理共鸣。给老年病房提供简单的休闲娱乐工具,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心态,轻松配合治疗。
2.2一般护理
老年患者一般在手术后24h内伤口疼痛最剧烈,凡是增加切口张力的任何动作,如翻身、咳嗽都会使疼痛加剧。这时,我们应协助老年病人采取正确而舒适的,护理过程中应更加耐心、细致。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给病人一种安全感、亲切感,使之容易接受。必要时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病人体质及身体状况,使用适当的镇痛剂,并密切观察用药后情况;观察患肢皮肤血循环、温度、感觉、肢体肿胀、运动情况,对石膏固定或绷带过紧包扎,要立即检查松解,必要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放置负压引流管的病人,要观察引流量、颜色、伤口流血情况,术后第一天伤口渗血时,应及时更换敷料。
2.3营养护理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脏腑功能低下,骨质疏松,局部血运差,以致修复功能弱,骨折愈合较慢。加强饮食护理才能加速骨折愈合和骨骼肌肉功能的恢复。所以骨折后,饮食宜适量,定时进餐,清洁,软硬、冷热相宜。不宜偏嗜,提倡平衡膳食。不食或少食肥腻、煎炒、坚硬、生冷、粘稠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食物宜新鲜。老年患者多有心血管、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饮食指导应嘱患者低盐、低脂,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纤维食物,老年人又因牙齿脱落,咀嚼困难,食物应细软,常用红枣、茨实、莲子、扁豆、淮三、白术煮粥食用,可以补脾健胃。骨折早期应供给低脂、高维生素、含水份多、清淡味鲜、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后期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锌、高热量、适量脂肪的饮食。即遵循以下八条原则: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④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⑤适量和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⑥吃清淡少盐的膳食;⑦饮酒应限量,戒烟或限制吸烟;⑧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2.4并发症的预防
2.4.1警惕心脑血管的并发症:进入老年期,老年人循环系统已经在逐渐衰退,如心、脑血管硬化,心肌收缩相对减弱,心血管不能适应正常时的应激状态[3]。加上创伤疼痛的刺激、精神紧张,有潜在发病的可能,导致并发症出现。所以入院就应引起重视,除进行各种检查外,应严密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神志等体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2防止肺部感染:由于老年人呼吸功能减弱,有的合并肺部疾病,呼吸肌及有关韧带萎缩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减弱,肺泡胀大,肺活量变小,咳嗽反射迟缓,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降低,易发生继发感染,甚至造成严重的呼吸衰竭。一部分病人有烟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史,所以长期卧床及术后病人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因此病人入院后,要求不吸烟,鼓励病人咳嗽、作深呼吸。上肢能活动的鼓励作扩胸运动,并指导其有效咳嗽,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术后鼓励病人吹气球、咳嗽、咳痰,术后12h,在协助卧床病人翻身时,拍击背部使积痰尽量的痰咳出,若痰液黏稠可给予雾化吸入。
2.4.3预防泌尿系感染:老年因前列腺肥大、卧床等易发生尿潴留,发现有尿潴留症状后应先安定病人情绪,采取手挤压下腹或下腹部热敷按摩、止痛剂解除切口疼痛等措施。对时间过长或以上措施无效者,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导尿,导尿时尿液超过500ml者应常规放置导尿管l~2d,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否则易致尿路感染,还应嘱病人多饮水,维持充分的尿量,保持会清洁,也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2.4.4褥疮的预防:依老人皮肤的特点,防治卧床老人的褥疮,是老人皮肤护理的重点。褥疮是骨突起部位的软组织与床之间的持续受压,致组织缺血缺氧、营养障碍而发生溃疡或坏死。营养不良,皮肤潮湿,尿和粪便污染,摩擦损伤等,也是卧床老人发生褥疮的原因。因此给予气垫、水垫等,骶尾部骨突处加垫气圈,不能自行翻身的每隔2h协助翻身,并用50%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2.4.5防止静脉血栓: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极易形成静脉血栓。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造成血管壁损伤,最易形成静脉血栓。指导患者对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提高肌肉的肌力,防止静脉血液淤滞,协助患者定时更换,每1-2h更换1次为宜,患肢抬高,经常按摩患者下肢可增加血流,严密观察患肢的血运、感觉、活动情况,重视患者的疼痛主诉,及时发现,及时治疗[4]。
2.4.6康复锻炼护理指导:长期卧床的患者,如不进行适当的活动,常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强直、肢体末端肿胀等并发症。老人由于骨折引起疼痛往往对功能锻炼产生抵触心理,为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同时耐心地把功能锻炼的原则、方法、注意事项等向病人介绍清楚,在功能锻炼时应按持之以恒的原则,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同时注意安全,开始离床活动时,一定要专人扶助,预防跌倒,保证功能锻炼顺利进行。开始可先帮助老人进行远端关节活动,并逐渐地增加次数和幅度,待达一定程度后,再开始进行近端关节和肌肉活动,循序渐进,以促进老人早日康复。骨折病人功能锻炼的原则:①早期:伤后1-2周,尽早开始作伤肢肌肉的等长舒缩活动,避免骨折端上下关节活动,其他部位关节照常活动。②中期:伤后2周后,骨折端上下关节开始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强度由弱到强。③后期:骨折临床愈合后,除去固定,在床上运动1-2周后,用拐杖下床活动,循序渐进,防止跌伤,直到完全康复。
3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187例老年人骨科病人护理质量优良,无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除6例由于原发病加重,自动放弃抢救外,181例均治愈、好转出院。
4讨论
通过对本组老年骨科患者护理的总结,使我们认识到老年骨科患者的康复是一个较长时期过程。掌握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及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促使骨折早日康复、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是我们的护理目标。通过对老年骨科患者护理干预,重点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提高了骨科护理的实战经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与护理手段在临床护理中的广泛性应用。全面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在老年骨科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中的需要性、重要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陈淑珍,郑敏,陈志灵.骨折老年病人特点[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22(6),58.
[2]王宁华.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12(3),35.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
抑郁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疾病[1],老年性抑郁症是仅次于老年痴呆的最常见的老年精神障碍,有报道其发病率已超过10%[2]。股骨转子间骨折最常见于75~80岁的患者[3],老年抑郁症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常常容易发生意外引起股骨转子间骨折。此类患者发生骨折后,由于体质衰弱、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症共病等问题,功能恢复困难,易引起并发症,并由此而使患者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影响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存质量。此类患者治疗关键是让患者早期活动,减少卧床造成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4]。老年抑郁症患者骨折不仅需要及时正确的治疗, 更应注意护理工作。我们对17例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了细心监护,精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本组17例发生粗隆间骨折的住院精神患者,均为2003年1月~2013年10月曾在我院住院或在院期间的抑郁症患者,以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5]为诊断标准。研究对象符合CCMD-3的诊断标准,股骨转子间骨折经X线摄片、CT确诊。其中院外发生骨折的15例,住院期间发生的2例;男 10例,女 7例;年龄在52~88岁,平均年龄64岁;手术治疗14例,其中动力髋(DHS)6例,带锁髓内针(包括Gamma钉、PFN、PFN-A)8例,股骨髁上骨牵引治疗治疗3例;服用抗精神病药时间11~48年。
1.2方法 全部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并同时进行了相应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和指导。
2结果
老年抑郁症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经治疗护理、心理护理与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率达97%,所有17例患者的精神症状都得到缓解,无护理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达愈合后出院,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6]。优13例,良1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82.35%。
3护理对策
老年抑郁症患者若有跌倒,如有髋部着地,不论有无股骨转子间骨折专有特征,均要限制其活动,尽快检查,以排除骨折。确诊股骨转子间骨折后在做治疗前,做好安慰解释及安全工作,对有精神症状发作者,给予抗精神药物治疗,适时疏导患者,让其有安全感,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不良情绪会导致躯体症状如失眠、头痛等,也可降低治疗依从性,而积极的情绪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促进骨折康复[7]。
3.1牵引术护理 患者平卧卧式气垫床,保持伤肢肢体外展30°位, 防止外旋及内收畸形,保证有效牵引。为防止外旋,穿丁字鞋4 w。每日测量双下肢肢体长度,观察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和水肿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度。 因卧床容易使呼吸道分泌物坠积,不易排痰,加之老人抗病力弱,故特别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治疗期间,搞好口腔护理,搞好室内卫生很重要。鼓励患者早期床上坐起,患者牵引2 w后可采取半卧位,6 w后可坐起,协助患者做床上振臂活动,以利于痰咳出,鼓励做深呼吸运动,有痰尽量咳出,必要时用雾化吸入,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由于伤后卧床,身体骨突部位受压,血液循坏不良,易发生褥疮,解除受压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8]。护理上注意保持床整、干燥,每2~3 h按摩骨突部、翻身1次,使用卧式气垫床,每天还需肢体被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及褥疮发生。对于患者由于怕痛不能配合翻身、按摩等护理的,护理人员据 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定量表(Wong-Baker faces pain rating scale)[9]进行疼痛评估,对达到3分及以上者,告知医生予以药物干预,充分镇痛。由于卧床时间长,有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症,牵引期间部分患者要导尿处理,加重了泌尿系感染机会。预防上嘱多饮水,防止钙盐沉积,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保持患者会阴清洁,尿道外口用0.45%碘伏消毒2次/d,严防泌尿系感染。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应预防大便秘结,鼓励患者按摩腹部,10 min/次、4~6次/d,空腹喝温开水或蜂蜜,适当给予缓泻剂。为防止针眼感染,往针眼内滴入酒精2次/d。由于卧床、静脉回流缓慢、血液粘稠度高,易导致下肢血栓形成。对治疗配合的患者,嘱其主动行股四头肌、腓肠肌功能锻炼及膝、踝关节主动屈伸,对不能完全配合患者,被动活动膝、踝关节及被动肌肉按摩或CPM机功能锻炼,从而促进系组织血液回流 ,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目的。
3.2手术患者护理 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保守治疗并发症多,近年来,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和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患者功能的治疗原则已成为共识[10]。术后保证引流管引流通畅,术后3 d需卧床,但可主动行股四头肌、腓肠肌功能锻炼及膝、踝关节主动屈伸,引流管拔出后行关节功能训练器( CPM机)功能锻炼。注意尽可能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不包办一切,防止患者形成依赖性[11]。术后每隔1.5~2个月复查X线片,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正确的功能锻炼。随着病情的恢复,骨折达临床愈合标准[12],则应通过全面的肌肉和关节锻炼,逐步恢复肢体功能。一般术后3~4个月后拍摄X光片,有大量骨痂形成后,可扶双拐行走。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患者的一切活动均应在护士的视线内,避免摔倒。6个月后骨折处已牢固骨性愈合,据情况可单拐或丢弃拐杖行走。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活动范围应遵循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到长,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功能锻炼以患者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感觉疼痛为度,防止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物失效等晚期并发症。
3.3患者的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热情、良好的沟通技巧给患者安全感、信赖感。护士要通过细心观察,抓住适当地沟通契机,灵活应用沟通技巧,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使他们正确认识疾病,给患者精神上的关心和生活上的照顾。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适时劝导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正当心理需求,细心周到地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取得舒适,讲解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进行正确地功能锻炼,使之感到医院温暖如家,争取达到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促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对精神症状未控制者,要注意安全,必要时与医生配合行保护性约束,执行好医嘱。
4结论
当前社会老龄化日渐明显,老年抑郁症患病率亦有所上升。老年抑郁症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常常容易发生意外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而抑郁症患者缺乏自制能力,对治疗缺乏配合,给骨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这一现象已受到家庭及社会、医生广泛关注和重视。 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应持积极态度,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掌握精神科治疗护理知识,还需要努力学习,掌握老年学科、内科、骨科等相关学科知识,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服务。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只要处理及时,护理恰当,就可使患者的精神症状改善及消失,促进骨折的早日康复,避免护理并发症,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MurrayCJ,Lopez AD.Global mortality,disability,and the contribution of riskfactors: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J].Lancet,1997,349:1436-1442.
[2]王祖新.老年抑郁综合征[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3):175-176.
[3]Swiontkowski:MF.Current.concepts review:intracapsular fracture of the hip[J].J Bone Joint Surg,1994,75A:129-138.
[4]沈国平.高龄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6):65-66.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83.
[6]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36-1181.
[7]周志虹,孟玉梅.心理干预对长期卧床老年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1,10(6):537-538.
[8]王献梅,李竹,陈哲.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33(2):33.
[9]申萍,施毅.用面部表情量表法评估疼痛[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7.
[10]李长德,,董兴中.手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4(6):58-60.
【关键词】骨伤科;家庭病房;康复护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医疗保健服务的要求也随之而上升,为了满足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医院管理体制也不断进行改革,再加上“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不断深入,医疗服务逐渐从医院围墙内延伸至家庭;针对一些不方便出门的特定患者,如骨伤科患者,他们需要终日病卧家中,行动不便,但是却仍然需要细心照顾,而家庭病房的开设,能够为这些患者提供便利外,还能够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措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1]。本文选取骨伤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骨伤科家庭病房的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骨伤科患者45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家庭病房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医院住院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的年龄为10-70岁,平均年龄为(52.1±3.6)岁;其中,6例患者为胫腓骨、肱骨骨折,8例患者为股骨颈骨骨折,7例患者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患者为不全瘫,1例患者为高位截瘫,1例患者为骨软骨瘤切除术后,1例患者为颈椎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平均年龄为(52.4±3.7)岁;其中,7例患者为胫腓骨、肱骨骨折,8例患者为股骨颈骨骨折,6例患者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例患者为不全瘫,1例患者为高位截瘫,1例患者为骨软骨瘤切除术后,1例患者为颈椎病。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2]。
1.3评价标准患者的疗效标准分为:优、良、不及格,参照《中医骨伤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运用χ±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
2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优良率由于对照组,具体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为(94.3±5.7)分,对照组为(84.6±5.9)分;均存在差异,P
3讨论
3.1饮食护理一般来说,家庭病房患者大多为老人或者儿童,前者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后者机体内的各脏器功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在患者伤后的1-4天内,要给予患者容易消化的食物服用。对于牵引术后需要打石膏的患者,行动不方便,但是如果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很容易会出现便秘,因此,护理过程中,必须鼓励患者多吃水果、蔬菜,促进胃肠蠕动。
3.2关节功能锻炼护理人员要辅助骨伤科患者进行相应的关节功能锻炼:①如果患者为小夹板、石膏固定上肢者,则康复护理中主要的关节功能锻炼为手指伸屈锻炼、握拳锻炼等;②如果患者为石膏固定下肢者,护理人员就要指导患者抬高患肢,进行足趾锻炼;如果患者为短腿石膏,则可以给予患者膝关节功能锻炼;如果患者为长腿石膏者,则可以给予患者骨四头肌抬高及等长收缩锻炼;患者去掉石膏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及踝关节锻炼;③如果患者为高位截瘫者,在脊髓损伤早期,由于患者的截瘫患肢无力,护理人员首先就是确定患者的肢体功能位是否良好,针对患者肢体的具体情况,给予患者被动关节训练,避免患者出现骨质疏松及关节挛缩畸形;另外,在患者卧床休养期间,还要给予患者更换护理,避免患者发生压疮。
3.3其他康复护理在损伤早期,患者可能会发生尿潴留,使患者出现尿路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为了使患者的膀胱功能能够维持正常状态,要给予患者膀胱功能训练及导尿训练。康复护理期间,要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进行训练,因为在负重训练初期,患者机体由于不适应,容易发生下肢紫绀、肿胀等症状,此时应该将患者的下地及行走时间延长,避免形成下肢静脉血栓,使患者能够快速康复[3]。
综上所述,开设家庭病房,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并且,采取家庭病房进行康复护理的患者,还能够省去住院费用,减轻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但是,家庭病房的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一定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给予患者及其家属适当的指导,使家属能够充分掌握常见护理技巧及基础护理知识,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刘燕华,刘燕平.家庭病房的开设与基础护理素质的提高[J].实用护理杂志,2009,11(05):154-155.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高龄;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a)-0150-0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骨质疏松和反应迟钝等问题逐步显现,由于跌倒或碰伤很容易发生各种类型的骨折,其中股骨颈骨折较为多发[1]。股骨颈骨折的高龄患者近年来发病人数越来越多,已经发展成为影响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常见疾病之一[2]。预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患者病症尚未出现前对其进行预测可能出现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遇见某种病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为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临床疗效,本院选取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86例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86例,年龄60~85岁,平均(73.6±12.1)岁,其中男104例,女82例。股骨颈骨折原因:跌倒摔伤167例,车祸受伤19例。伴有高血压患者74例,心脏病患者31例,糖尿病患者52例,肾脏病患者6例。行X线片检查后,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均显示了出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所有股骨颈骨折患者均为单侧骨折,其中左侧115例,右侧71例。将所有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奇数组列为对照组(93例),偶数组列为观察组(9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常规护理主要指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必要的常规药物使用指导和每日基础临床护理,尽量保持患者病房的良好通风和周围环境的整洁干净,当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还需为其进行必要的生活指导。
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配合治疗。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患者疼痛护理、预防并发症护理。当医护人员在病区接到患者的住院证后,需要立即展开准备工作,在患者床边设好护栏,备好各种专科急救用品和仪器,在患者进入病区后医护人员要立即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在患者床边设立定时翻身卡和巡视卡,准确收集患者的病例信息,了解患者的详情。预见性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严重衰退,医院的生活又极其单调和枯燥,个别患者还伴有多种并发症,使得其心理状况很差,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孤独、失落、忧虑等不良情绪[4]。医护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多加巡视,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加强健康教育,为患者详细解读治疗的目的和意义,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思想的沟通,多安抚和陪伴患者,提高其心理应激能力。
1.2.2 患者疼痛护理 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承受着巨大疼痛,使得思想起伏很大,医护人员在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开导的同时,还需要指导其学习和掌握各种预防及消除疼痛的技巧方法[5]。在患者咳嗽和深呼吸的同时,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尽量用手按住手术切口,防止牵扯缝线带来的切口疼痛。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在进行翻身或改变时,指导其尽量避免压迫或扭曲而牵拉管路带来的疼痛。患者疼痛严重时,可以使用小剂量的镇痛药。
1.2.3 预防并发症护理 在患者住院后,医护人员要及时对其皮肤情况和压疮危险进行准确评估,对患者解释该并发症的危险性,针对患者的特异性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记录,同时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医护人员要为患者铺气垫床,贴压疮贴膜于骶尾和脚后跟,预防压疮的发生。由于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一定时间,使得其极易发生压疮,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随时更换,尽量保持周围环境的干燥,防止潮湿的发生,减少摩擦力和分泌物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刺激[6]。同时医护人员还要指导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增强自身的疾病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医护人员还要定时开窗保持病房的通风,使得病房保持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家属的探视。医护人员还要及时清理患者的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和拍背,多鼓励患者咳嗽和排痰,严重时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超声雾化吸入。医护人员还要鼓励患者深呼吸吹气球,预防肺部感染。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同时指导其多喝水,及时排尿[7],可以有效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每日足够营养的补充同时,还要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床上活动,养成及时排便的好习惯,每天进行有效的腹部按摩,对于便秘严重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对其使用开塞露通便。由于患者为了早日康复和补充营养会吃得多一些,这样会影响其下肢的静脉回流,医护人员需要指导其多做肢体的被动活动,按摩其双下肢的肌肉,通过使用弹力袜可以有效促进其静脉回流,但被动活动量不宜过重,尽量避免对患者的下肢进行静脉输液,可以有效避免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多听取患者的病情主诉,随时监测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和末梢的血液循环情况。
所有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医护人员果断、快速、有效的处理,无死亡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
1.3 评分标准
依据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行走步态、日常的活动能力、可行走距离、是否使用行走辅助器、髋关节的活动范围、术后畸形等主客观内容,对患者进行Harris髋关节评分,共计100分,≥90分的患者为优,<90分且≥80分的患者为良,<80分且≥70分的患者为差,<70分的患者为极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入院接诊的平均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压疮、感染、便秘、明显疼痛、坠床、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老年人由于生理因素的影响,其机体的病例特征逐步显现,主要体现在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肌力减退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活动,同时还带来了很多困难[8]。老年人的平衡能力较差,容易摔倒而引发各种骨折,给其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股骨颈骨折多发于高龄老人,手术治疗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在患者术后,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9]。
本次研究也表明,观察组入院接诊的平均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可以在患者入院时做好各种准备,充分节省了时间,体现在入院接诊的平均时间明显较少,良好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平均住院时间上也有所体现。观察组压疮、感染、便秘、明显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良好的护理有效的避免了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得患者可以保持更好的躯体和精神状态来恢复。
预见性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重点强调了主动护理的作用,在患者还未提出各种要求之前,医护人员就通过病情的详细了解而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变了以前等患者并发症发生以后再采取治疗措施的被动局面,通过进行主动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监测,大幅避免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0-13]。预见性护理提高了医护人员主动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增强了其责任感,主动拉近了医患距离,改善了医患关系,体现了医护工作的人性化服务,其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很好体现。
预见性护理在使医护人员得到了升华的同时,对患者也存在重要影响,尤其是高龄股骨颈骨折,通过医护人员精心呵护的护理照料,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了给儿女带来的负担,使得患者彻底放下了心理的包袱,可以安心治疗。预见性护理使医患双方都从被动治疗转换为了主动治疗,大幅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综上所述,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大大减少治疗疗程,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大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Baczyk G,Adamek M. Degree of independence of patient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femoral neck fractures [J]. Chir Narzadow Ruchu Ortop Pol,2010,75(3):159-163.
[2] Mendonca TM,Silva CH,Canto RS,et al. Evaluation of the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hip fracture:femoral neck or trochanteric [J]. Clinics(Sao Paulo),2008,63(5):607-612.
[3] 朱永梅.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高龄股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中旬版,2006,20(7):1833.
[4] Gertsen JE,Vinje T,Engesaeter LB,et al. Internal screw fixation compared with bipolar hemiarthr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emoral neck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J]. J Bone Jiont Surg Am,2010,92(3):619-628.
[5] Dubljanin R,Matanovic D,Bumbasirevic M. The impac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at admission on short term functional outcome of elderly hip fracture patients [J]. Srp Arh Celok Lek,2010,138(5/6):319-322.
[6] 赵晓梅,井维霞.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并发症中的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32(7):546-547.
[7] Andress HJ,Grubwinkler M,Forkl H,et al. Change of daily life activity after femoral hip fracture in elderly patients [J]. Zentralbl Chir,2005,130(2):142-147.
[8] Ammann P. Rehabilitation of elderly patients after fracture [J]. Rev Med Suisse,2007,13(115):1512-1514.
[9] 陈珍红,王跃军.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术后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上半月版,2008,5(5):22-23.
[10] Roberts KT,Robinson KM,Stewart C,et al. An integrated mental health clinical rotation [J]. J Nurs Educ,2009,48(8):454-459.
[11] 屈坤敏.自制带孔长型枕垫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09,31(10):1496-1497.
[12] 陆日清,尤福萍.健康教育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应用[J].广西医学,2011,33(11):1510-1512.
一、*老龄化趋势及特点
据20*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6.82万人,占总人口的7.91%。按国际上通用的人口老龄化标准衡量,20*年之后,*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70~79岁中龄组的老年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一方面体现了社会文明进步以及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另一方面则对今后的社会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社会和家庭的养老负担逐步加重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经济发达国家进入“老年型”人口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都在1万美元以上,而*目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若按官方汇率折算,只有2000多美元左右。足可见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二)老年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缺口较大,老龄化趋势和现实问题之间的矛盾突出
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快于经济发展水平,使得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较为软弱,*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8.85%、28.06%。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几千年中国人传统的养老方式。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家庭养老、育幼的压力增大,势必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社会化养老”的课题也由此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三)我国现有的老年人福利设施严重不足
*65岁及以上人口为656.82万人,目前拥有各类城乡养老福利机构1988间,床位数7.5万张,收养长者和服务对象共4.6万人。*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94.5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2.85%,与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社会福利机构的总床位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0.8%。有儿女的老人可以依赖家庭养老,鳏寡孤独老人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政府救济上,也就是各级福利院和老人院。但目前国家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有限,不能惠及所有鳏寡孤独老人,以我们*市老人院为例,床位利用率已达到98%,可等候入院的老人仍需要排队,要入院还要等待一两年时间。
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社会需求
(一)传统观念与现代养老模式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孝道的民族,望子成龙,养儿防老这是传统的养老观念。但是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特别是"四二一"(两个中年人,赡养四个老人,抚育一个孩子)家庭结构的出现,一对年轻的夫妇不仅要照顾自己的儿女,还有双方四位老人,如果家中老人重病需要长期护理,那么即使子女有一片孝心也会力不从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模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养老观念已由过去的“居家养老”转变为“机构养老”。现在很多住进养老院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是过去人们所认为的都是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而且相当多的人具有很高的文化层次,他们要求到养老院享受集体生活。在养老院里,有自己相对稳定的文化圈子,还能享受到规范的照料和专业的护理。
(二)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
人到老年期,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使老年人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老年人成为健康最脆弱的群体。因此,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的增多必然伴随着老年病患病率的急骤升高。家庭作为基本照顾单位的能力可能因独生子女政策而降低,老年人照顾需要连续性(如医院外的预防性照顾、理疗、精神护理、家庭护理等),为老年人提供居住选择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
(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在社会养老体系中的作用
国办福利养老机构是政府赡养三无老人的基地、是代表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对民办养老机构起着示范引导作用,是社会福利行业的排头兵。在满足三无、特困老人入住(政府给予补贴)的前提下,招收社会老人入住,不以营利为目的。是民政为民解愁,为党分忧的具体体现,它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
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创新发展思路
近年来,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快速发展,进一步造福了老年人、残疾人和诸多弱势群体的利益;同样,社会福利社会化也为社会上一批热衷公益,心系慈善的成功人士搭建了一个回馈社会,奉献爱心的平台。目前,民间力量举办社会福利服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但民办养老机构多数是由于实力不足,在设备设施、服务内容、服务队伍等许多方面还达不到《老年人福利机构基本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等法规的要求,只能收养一些生活上能自理或部分自理的老人。
(一)生活不能自理、患有疾病的的老人是最需要进养老院的,需要养老机构提供颐养、医疗、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但目前相当多的养老院拒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不能提供医疗康复等服务,老人精神上的需求就更难以满足。因此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应摒弃过去单一的救济型、供养型服务模式,以管理好、品牌新、服务有特色的思路,把眼光瞄向更高的发展方向。逐步从封闭型向开放型,从救济型向福利型,从供养型向供养、医疗、康复多功能并重型转变。
(二)针对老人对服务需求的多样化、高档化,养老机构要做到:一、要满足老人集中养老与单独居住相结合的特殊需求;二、要开展康复健身与教学娱乐服务;三、要按照绿色环保要求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四、是实现服务功能科学合理的区域划分。五、要确立适合老年人需求的重点服务项目。六、确立供养与康复、医疗并重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七、按照ISO90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供“优质管理和持续改善服务”。
四.*市老人院的创新发展探索
*市老人院是一所集颐养、医疗、康复、护理、为一体的大型国办养老机构,建院于**年7月,现有床位900张。建院40年来,*市老人院努力办成对内在同行业起到示范、辐射功能,对外成为展示社会主义养老机构特色的“窗口”。20*年我院管理系统顺利通过了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一)住院老人按生活自理能力分区
住院老人按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分住七个区:即慈慧一园、慈慧二园、慈云园、明心园、颐养园、慈恩园(医疗楼)和慈爱园。设有门诊部、化验室、文娱活动室和接待室等。慈恩园(医疗楼)是卫生局批准的医疗执业机构,有120张床位按综合病房模式管理,主要为老人提供医疗、护理、特别护理、急危病人的抢救等项服务。慈云康复大楼拥有100张康复床位,可为老人提供康复训练、医疗护理等项服务。痴呆老人综合服务大楼主要接收老年痴呆症患者,主要为痴呆老人提供认知训练、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项服务。明心园主要接收失明、弱视等介助老人,而颐养园则是接待自理老人安度晚年的养老区,即将建设的临终关怀大楼(慈爱园)是为疾病晚期的老年患者提供静谧、安宁的场所和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园区。
(二)发展重点服务项目:
1.老有所医近年来我院有计划的引进医疗护理专业技术人员,20*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目前我院共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生2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6人。医技人员5人;护师、护士共82人;康复理疗人员4人;专业营养师1人,养老护理员130人。一般老年常见病、多发病都能够在院内得到专业的治疗和护理。解决了我院老人的看病难题,为老人及家属解决了后顾之忧。基本上保障了院内老年人的医疗保健所需,成功的挽救了无数老人的生命。目前我院是*市公费医疗定点单位、*市首批医保定点医疗单位。
2.老年性痴呆康复训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老年性痴呆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据统计,老年性痴呆患病率约占60岁以上人口的10%左右,在80-85岁的病人中有20%的老年人患有老年痴呆。是继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四位死因。为此,我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经过多方调查研究,于三年前在香港有关专家的帮助下,开办了老年性痴呆智能康复区,为老年性痴呆病人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顾、智能训练服务,减轻社会及患者家属的负担。投资2000万元兴建痴呆综合康复大楼(慈慧大楼)的综合大楼,260个床位,内设居室、病房、智能训练室、心理治疗室,认知训练厅、功能训练厅、游荡花园、资源阁和老人食堂,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认知训练、心理辅导、康复训练、热线咨询等方面的服务。
3.老年偏瘫康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因脑中风引起偏瘫患者与日俱增。有关资料表明,75%的中风病人会有偏瘫后遗症。目前在偏瘫认识上存在几个误区:认为偏瘫是“不治之症”而忽视康复。使“久病”偏瘫老人生活质量下降,在病床上度过自己的佘生。我院针对为中风后遗症、骨折、骨质疏松等运动障碍的老年患者提供运动功能训练:包括肢体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以及“作业康复治疗法”等。这是为适应高龄老人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而设置的康复治疗项目,康复的目的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恢复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是让偏瘫老人发挥残存的身体功能,防止变成“卧床老人”,从而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4.引入专业社工服务20*年我院开始引进具有专业化知识背景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了主管社工发展、老人活动、义工服务的社会工作部。将社工先进理念与技巧元素融入到传统的管理与服务中,提高传统服务的专业化技术含量。一方面用“助人自助”的理念指导个性化服务的开展,社工指导员工承认老人的特殊需求,负责老人需求评估、跟踪导住。第二,在专业化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个案、小组新的工作方法,充实了为老人服务的手段和技能。进入老人院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变,如果适应不好,老年人就会产生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问题,社工利用专业方法帮助老人重新适应新的环境生活。第三,利用专业化技巧规范了原有的团队活动,提高了住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进一步规范了原先开展的老人兴趣小组,强调老人的自主参与、自主管理和自我发展,业余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社工专业技术对特殊老人以及特殊服务领域进行了拓展,老人特殊需求有了满足的新方法。通过二年的实践,社工被老人所接受,半自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全护理老人情感关怀、心理护理的比重增加。
(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因此,我院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在院内有看电视、听音乐、打扑克、下象棋、读书看报、吹拉弹唱等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增加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为老年人营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温馨家园。
1、院内万岁艺术团成立十年来,以"发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增进老人身体健康,丰富晚年生活"为宗旨,吸收对文艺有兴趣的长者,成立时其成员达130余人,年龄总计超过一万岁,故称为"万岁艺术团"。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多样化、健康文明的文艺生活,由老人担任团长、副团长,分舞蹈组、唱歌组、乐器组等,充分发挥了老人的才艺和潜力,展现了新时期老年人与时俱进,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20*年1月参加"*老干部跨世纪迎春体育文艺表演邀请赛",获得"优胜奖";20*年9月参加"*老干部颂党80周年历程夕阳情文艺汇演",获得"铜奖"20*年10月参加"省直属机关''''精力沛杯''''文艺比赛",获得"奖"。艺术团的团员们每天都在充实、激情中退而不休。
2、为使住院老人身体、心理、思想全面发展,经过充分准备,我院于20*年9月28日(中秋节)开张了*市老人院老年大学。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趣、促进健康,发挥佘热,奉献社会。开办课程有:法律常识,文学欣赏,历史,地理,老年保健,心理卫生,计算机应用,手工艺,英语等课程;学员根椐自身情况选修课程,目前在校学员60多位。
五、未来的发展思路
(一)开展临终关怀服务
按照管理好、品牌新、服务有特色的思路,以创国内领先、国外有影响的新型老人院为目标。为了给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老人提供一个环境祥和、具有专业化、人性化服务的临终关怀场所,减轻临终前的生理和心理的痛苦,也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垂危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和生理痛苦,让弥留之际老人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使他们无牵无挂地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程,*市老人院投资1500万元,于今年下半年动工兴建临终关怀大楼。
(二)兴建门诊医疗综合大楼
*市老人院入住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3岁以上,慢性病患病率近八成,而院内原设有的简易门诊和住院部设施简陋,只能进行简单治疗。今年6月富力地产集团捐款1508万元,下半年为我院兴建门诊医疗综合大楼。门诊医疗综合大楼规划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楼高9层,将配备中、西医诊室、观察病床100张、X光室、检验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等,从而使住院老人患病后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三)预防和规避养老风险
随着养老机构的快速发展,在进一步加强养老福利机构规范化管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养老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依法、合理、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由于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老年人,工作不仅多了一份难度,无疑也增添了一份风险。面对风险:跌倒—骨折致伤、外出—走失、因喂饭—窒息、因洗澡—滑倒、因扶抱—骨折,心理问题-自杀等等。一方面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方面的保障;二是加强养老服务水平等的软件部分的保障。
(四)关注心理问题,重视精神赡养
老人要面对一个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其次是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再次是心理调适问题。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被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老年人是人,人就有需求,我们不理解或无视老人们的需求,是对老人最大的伤害,会使老人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恶劣心境,甚至导致疾病复发或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五)走规范经营、品牌经营的道路
目前我院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包括护理服务、医疗服务、生活服务、临终关怀、康复、心理、娱乐等多种服务。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人们的对文化生活、服务质素的要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要求服务队伍职业化,服务水平专业化,运行机制社会化,管理水平国际化。同时养老服务中技术、科技含量的急剧上升,对养老服务行业管理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后我院仍会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服务,把痴呆康复、偏瘫康复、临终关怀等项目做大做强。
六、目前存在的问题
社会福利养老机构依托政府的的财力支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传统上以收住三无五保老人为主,现在也收住社会上在家养老有困难的老人。由于其设施完善、服务项目齐全,是政府投资的福利事业,有着民办养老机构没有的资金和政策优势,但在收费上也相对完善。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需求量大但床位有限我院因收费合理,管理完善,尽管床位已经发展到900张,一直以来仍供不应求。
(二)市场需求大但费用负担能力低大部分老年人退休金不足够负担养老费用。据调查,多数老年人为中低收入者,大多数老人每月能承担的费用有限,如得不到子女的资助,无法享受完善的服务,如“一对一”式服务。对医疗、康复项目收费等无法负担。
(三)家属子女对老人的养老花费持消极态度,把它作为一种无意义的投资,经常出现拖欠费用问题。
(四)护理人员文化素质与职业素养有待提高,社会上对养老服务仍然有一些偏见,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
(五)法律、法规不健全,致使遇到意外纠纷无法可依,因此,国家对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的立法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