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视觉思维 视知觉 视觉意象 创造性思维

一、关于视觉思维概念

1.在哲学和心理学的传统观念中,“视觉思维”概念是不合理的。

首先,从传统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视觉杨维”概念的不合理性。

所谓视觉,也即视知觉。大传统心理学中,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是对客观刺激物的直接反映,是人的心理过程中低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而思维则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反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征,而且具有解题功能,它是心理过程中高层次的认知心理现象。

所以,在心理学中,尽管一般都强调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但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区别和界限也是一向分明的。因而知觉和思维一般被看成两种不同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区分出了“知觉心理学”与“思维心理学”两个不同的分支学科领域。

其次,从哲学认识论或方法论上看“视觉思维”概念的不合理性。

在古代西方哲学史上,一些先哲,如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曾通过从不同角度强调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相互渗透关系,而同时也肯定了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联系。但从总体上看,在西方哲学史或认识论研究史上,感知觉与思维之间的划界仍然是很明确的。一般认为,知觉或感知觉属于获取经验知识的感性认识范畴,思维则属于理性认识范畴。前者是主体与客体进行信息交流的直接通道,是后者的源泉和基础;后者则是在前者提供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头脑中进行再加工的产物,故而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抽象性。

所以,在哲学上,知觉与思维这两个概念也是不容混淆的。也就是说,尽管也可以承认两者间的联系,但知觉就是知觉,而不可能是思维;反之,思维也只能是思维,而不能把它说成是知觉。因而必须从方法论原则上将它们加以严格的区分。

2.知觉心理学、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研究,打开了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的最初缺口。

应该说,对知觉与思维之间严格界限最早有所突破的,是本世纪初期诞生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形成,除了依赖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哲学基础外,起初主要就是根据其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关于知觉的研究,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似动现象”(Phi-phenomenon)的知觉实验。所谓“似动”,即当两条直线按适当间隔时间先后出现时,人们会把它看成是一条正在移动着的线,而不是先后出现的两条静止的线。电影艺术正是利用这一知觉特点的典型例证。韦特海默认为,这种似动现象是人的视知觉的固有的特点。也就是说,人在视知觉过程中,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有一种追求事物的结构整体性或守形性的特点,韦特海默即称之为“格式塔”(gestalt)。知觉到的格式塔不可分析还原为原来的各组成部分,也即各组成部分不是格式塔,或格式塔并不是各组成部分的简单加合。比如“似动”的还原就不是“动”,而只是两条静止的直线。所以,格式塔的内蕴总是大于它的部分、决定它的部分,而不是相反。

格式塔心理学所强调的这一基本观点,与对抗当时已盛行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有关。构造主义心理学源于冯特(W.Wundt)的元素主义观点。冯特即试图将一切心理现象均分析还原为一些基本的感觉元素加以研究。而格式塔心理学认为,知觉的也即现象的经验,就是格式塔;格式塔不可能分析还原为基本的感觉元素,因而也不是所谓“感觉元素的联合”。基本这一点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提出了一系列知觉结构的组织原则(如邻近性、类似性、闭合性、完形趋向等),即人在知觉过程中用以组织模式塔的基本规律或法则。可见,格式塔心理学从一开始便已经对知觉研究的固有范围有所突破,特别是后来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则实质上已经打破知觉与思维之间不可俞越的严格界限。

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主要也是韦特海默的工作。韦特海默认为,所谓创造性或产生式思维(productive thinking),从根本上说就是认识主体在知觉过程中,将“坏的格式塔”转变成为“好的格式塔”。例如,当教会了从未学过几何学的孩子求解长方形面积后,再要求他自己去求角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在反复观看图形过程中,他完全有可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端看起来存在着“干扰”;进而还有可能“顿悟”到,只要把左端多余的部分转换成右端缺少的部分,该图形就会成为一个看行顺眼的长方形,于是问题便一下子得到解决。

3.“视觉思维”概念的明确提出。

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和创造性思维问题的研究,虽然已经初步打开了知觉和思维之间严格界限的缺口,但还并没有明确提出“视觉思维”的概念。较早且较详尽研究和阐明这一概念的,应数当代美国德裔艺术心理 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

阿恩海姆正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艺术心理学问题。经进一步研究,他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韦特海默关于知觉和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思想,而且从更高的角度或从更一般的意义上,探究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到50年代,他出版了《艺术与视知觉》(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一书。作为一部艺术心理学著作,其中虽然尚未明确使用“视觉思维”概念,但却已提出了“一切知觉中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的重要思想。

到60年代末,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的一些基本思想便已形成,并在基础上出版了直接标题为《视觉思维》(Visual Thinking)的专著,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进一步阐述了视知觉的理性功能问题,而且还阐明了“视觉意象”(visual image)在一般思维活动、尤其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这两方面的思想,即视知觉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以及一切思维活动、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离不开“视觉意象”的思想,可说是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概念所作阐明的最基本的内容。

此外,阿恩海姆还提出了需要对“一般性的知觉思维”,即不仅对视觉思维进行认真研究的问题,他也正确地认为,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最有效的还是“视觉思维”。不过,关于“一般性知觉思维”的提法,对于研讨知觉与思维之间的一般关系问题,或许更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阿恩海姆用大量的知觉实验和艺术(主要是绘画)实践的事实,以说明上述两个基本观点。从艺术理论研究角度看,其严谨、理性的科学态度、确实难能可贵。但从对“视觉思维”概念的阐释看,他似乎一直还未对这一概念本身给出过明确的定义。如果说也曾有过某种界定的话,那就是他说:“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当然,在他这样说时并未反过来指明,所谓视觉思维也就是视知觉。对此,我们或许应该理解为,在阿恩海姆看来,“视觉思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起“视知觉”来还是要深、广些, “视觉意象”已不完全局限于视知觉范围

转贴于

4.关于视觉思维的创造性问题

尽管迄今还不能说已经有了一致认同的视觉思维概念定义,但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实乃以视觉意象为运作单元且具有理性功能的视知觉,以及视觉意象为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观点,还是具有其论证的合理性的。实际上,以视觉意象为中介而认定视觉思维也就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并非只是阿恩海姆的看法。在创造学研究中,这种观点早已是许多学者的共识。但麦金将视觉思维表述成观看、想象和构绘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他对学生的有效训练,则可说是认定视觉思维即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较有力的说明。

交汇或融合。而这种思维特征,至少在目前似乎还很难预计可以为任何形式的机器系统的功能所取代。

二、关于视觉思维认识论的意义

假定我们承认视觉思维存在的合理性,并认为它确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因而对于人的认识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那么,视觉思维概念的确立也就应该是合理的。

从阿恩海姆的诸多论述中可以看到,他之所以研究视觉思维,正是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感知觉与思维、感性与理性,进而延伸为对艺术与科学的割裂,造成了通向真理之路的障碍,故而有意于填补因这种割裂而形成的鸿沟。在他看来,当艺术家们在运用视知觉进行艺术实践时,其实也就是在这种知觉活动中进行着对事物的理解、选择、概括和抽象;而当科学家们在进行科学创造时,同样也是在其科学思维或科学的理性活动中,有效地运用着自己的视觉意象。正是基于此,所以阿恩海姆如此鲜明地认为:“所谓视知觉,也就是视觉思维。”

换句话说,阿恩海姆关于视觉思维的一系列观点和论证,其深刻含义即是在于:知觉与思维之间本来并不存在鸿沟,鸿沟是由于人们在认识上的割裂所造成的。而且他还认为,其所以产生这种认识上的割裂,根源则在西方文明的偏见。

那么,我们如果要研究“视觉思维”概念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作用或地位,或是其认识论意义的问题,是否就可以从人类在认识史上究竟何以会形成这种割裂的问题而入手呢?显然,这不仅涉及到哲学史、科学史、艺术史等诸多方面,而且还涉及到东西方文化差异或跨文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视觉思维》[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建筑视觉造型》余卓群著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存现句;图形-背景理论;句式结构

引言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行方式和表现形态,势必要占据人类交际活动的中心位置,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人类思维史的研究也表明,“存在”的观念是人类最早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之一。作为“存在”的表达方式的存现句也是人类语言的一种先驱形式,其广泛通行和频繁使用就在情理之中。存现句作为汉语中的一类特殊而重要的句子,历来受到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不过,从前的研究主要是从句法和句义平面进行的。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Theory)分析存现句,揭示存现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思想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结构是非自主的。人类基本的认知能力和来源于经验的认知模型在语言中有广泛的体现,因此,语言结构为研究基本的认知现象提供了重要线索,人类的认知规律也会影响语言结构的选择。

图形与背景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这两个术语最早来自完形心理学中的形基知觉。图形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注意的焦点部分;背景即为突出图形起衬托作用的部分。这一理论表明,当我们观察外部世界时,都会形成一个认知场,这个认知场就是由图形和背景两部分构成。在认知语言学分析中,图形与背景是认知运作和语义结构重要的和基本的特性。图形就是所要描写的对象,背景是其所处的环境。对图形的选择决定于注意的焦点、移动方向、观察的方位等。图形和背景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位置关系,对象的所处位置、颜色对比、动静对比(易于移动的物体倾向于成为图形,但是在大量移动的物体中静止的物体又倾向于成为图形)、大小对比等都是区分背景与图形的因素,在一个认知场中,得到突显的部分是图形,没有得到突显的部分是背景,图形与背景相比总是更容易识别,更容易引起注意,也更容易记忆,并且更容易建立起一定的意义来。①例如,“在的右边。”和“在的左边。”这两句话虽然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一句中的“”是作为图形出现的,因而受到重视,“”是作为背景出现的,在人们的感觉中被忽视了;第二句正好相反,充任图形的是“”,充任背景的是“”。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同一对象会因为充任图形而得到突显,若充任背景则被忽视。

从图形-背景论分析存现句

一、存现句的内涵

存现句作为汉语中一种特殊而重要的句式,传统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观点:

从句意角度:吕叔湘最早从句义入手,指出“这一类有无句单纯表示事物的存在,也可称为存在句。”②张静认为存现句是表示主语有什么,在何处。或者只是叙述出现了什么,消失了什么的无主句。③

从句式结构角度:认为这种句子是由“处所词+动词(着)+(数量词)名词”三部分构成。④

同时从句意和句型入手:以宋玉柱为代表,认为它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着什么东西或人的句子。⑤邢福义在《现代汉语》里说“存现句是表明人或事物的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句子”。⑥

我们从各家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落脚点显然是句子的语法结构,都是从句型、句义来下定义的。

二、图形-背景论分析存现句

运用图形-背景理论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认知模式角度来描述存现句存在的合理性。存现句相对于相关的同义句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句末呈现焦点

在语言研究中,图形-背景是一种认知结构或认知模型,图形是所要描述的对象,认知上较突显,背景是其环境,认知上不太突显。就句法结构而言,在一个简单的主谓宾句子里,主语是图形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宾语是背景在语言中的现实化,谓词是联系的中间环节。图形-背景理论为主谓顺序的合理性提供了认知上的理论支持。2、主于句末,方所词语(时间词语)位于句首的作用

存现句相对于相关的同义句式,结构上的特殊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能给人提供不同的意象和感觉。存现句中的主体名词相对于相关的同义句式,它的位置在句末。

烟尘滚滚的场地上狂怒地蹦跳着一只斗牛。——一只斗牛狂怒地蹦跳在烟尘滚滚的场地上。

这组句子中,后一句式中主语的位置突出了“斗牛”对“蹦跳”,“两条汉子”对“立”的支配作用,前一句式中“斗牛”和“两条汉子”都是处于宾语的位置,就无法突出这种作用,但是却强化了“斗牛”蹦跳时和“两条汉子”立着时的状态。

方所词语(时间词语)在一般主谓句中位于动词之前或句末,存现句中的方所词语(时间词语)则必须放在句首,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释,它就是充当了一个大的背景,位于句首更能起到展示大背景的作用,并能够使读者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个背景上,然后再过渡到图形。

河堤上扔着我的镰刀和草筐。——我的镰刀和草筐在河堤上扔着。

试比较例的前后两个句式,后一句式中读者的注意力焦点是由已知物“镰刀和草筐”开始,然后扩展到环境“河堤”上,我们对环境认知的整体性以及关注的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前一句式则在我们认知尚处于空白状态时将一个环境“河堤”充塞到我们的视野中,从而保证只有在这个较为稳定的环境被确立为整个认知的背景时,对“扔着镰刀和草筐”这个对象的接受和理解才能顺利进行。另外,句首的方所词语(时间词语)之后直接与动词性词语相接,没有名词性成分干扰对方所词语、时间词语的理解,更保证了对背景的心理注意。

在实际言语交际中,这两种句式都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说话者究竟用哪一种,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据个人的主观意图而定,不过,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当我们说某部分是图形,另一部分是背景时,并不意味着背景不重要,只是说它不是焦点。但没有背景是不行的,一方面,没有背景句子不能满足完形特征,另一方面,没有背景

图形也得不到烘托。

结语

总之,认知语言学在分析句法时告诉我们,语言结构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对语言的运用与我们怎样感知周围的事物和情景有密切关系。认知语言学对句法的分析不是试图说明句法之间的转换关系,也不是论证句法如何与客观事物相对应,而是试图阐明人们观察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决定语言的形式。存现句的作用就在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知上的框架,它首先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背景,然后将一个对象以引人注目的方式引入,作为轮廓鲜明的图形放置在背景下。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存现句通过主移到句末,成为句末焦点,句末图形,从而引起读者对其进一步的关注。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种语言形式,不管它表面上看来特殊与否,在本质上都遵循了人类的认知规律,都反映了人类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吕叔湘.汉语语法论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张静主编.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4]雷涛.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J].北京:中国语文.1993.

[5]宋玉柱.语法论稿[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第3篇

一、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发展的主要阶段

所谓方法论是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积累和形成的一种研究工作的模式,库恩(T.S.Kuhn)称其为“范式”[2](P167)。自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研究方法论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构造主义的自我观察的方法——对经验的主观主义研究方法论

以冯特为代表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所谓直接经验是与间接经验相对而言的,前者是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是意识的基本要素;而后者只是关于某种事物的知识而非经验本身。在冯特看来,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关于研究人的经验的科学,因而心理学的方法必定是研究如何观察这种直接经验。他认为,一个人只有自己才能观察到自身所体验的经验,所以心理学的方法必然只能是采用自我观察的手段(亦称内省法,Introspection)[3](P273)。心理学研究的这一观点和方法论思想在冯特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的工作中发展到了极端的程度,他认为只有训练有素的自我观察者才能作为心理学研究的被试。

这种研究心理学的方法论及其所使用的研究技术受到了许多批评。因为内省法只强调以被试、而且一定是需经严格训练的被试的自我观察报告为依据,其结果不仅无法达到一致,而且也使得研究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主观和偏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消极的影响往往就是他们所规定的训练产生的。此外,他们还力图排斥同时期出现的其他一些心理学研究方法,例如艾宾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方法、动物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等。这就使得自我观察法不可能得以更新和发展,其结果则必然被新的研究方法论所取代。

2.机能主义的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

构造主义心理学只对直接经验进行自我观察式的研究,因而不能现实地解释人的各种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发展和相互作用的,也不能真正解决人类在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它受到批评的同时,先后在西欧和美国产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以詹姆斯(W.James)为先驱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家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强调心理学在人类实践中的应用,主张心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正常的成人,而且还要研究动物心理、儿童心理、个体差异和变态心理等课题。在研究方法上,他们采用了描述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和生理实验法等。虽然机能主义心理学并没有完全放弃内省法,但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强调了方法上的多样性和实用性,重视心理活动在操作过程中的特点与规律,探讨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和环境对心理的影响。机能主义心理学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应用研究方法,不仅弥补了内省法的不足之处,而且推动了心理学向更为广泛的领域发展,为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和临床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到来打开了大门。

3.行为主义的极端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以操作主义为方法论基础

由华生(John.B.Watson)所开创,后为斯金纳(B.F.Skin-ner)所发展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上完全否定了对意识的研究,坚持只有能被观察到的、可予以客观记录和定量化的行为才符合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和原则。这在实质上就是把布里奇曼(P.W.Bridgman)在物理学中所倡导的操作主义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并以此指导心理学的研究。

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对构造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反叛,在方法论上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重视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原则,彻底抛弃了对意识的内省式研究方法,提出了SR的研究模式,并最终成为一种“没有头脑的心理学”。由于行为主义在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上的极端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偏见,使它无法对行为产生的心理和意识等有关人的内部过程作出完整的、客观的和全面的解释。但是,它所发展起来的一整套能精确控制、测定行为的研究技术和方法,还有它对环境、刺激条件以及行为反应变化的关系所作的客观描述与精确的测量,使心理学彻底脱离了仅仅只能依靠被试的自我报告这一缺乏客观依据的非科学状态,成为一门能为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能对人在各种条件下的行为规律进行测量、预测、控制的实用性科学。诚然,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机械论思想否定了心理学对人的意识和心理活动内部过程的研究,从而最终把自己推到了发展的死胡同里去,但是,它却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和其他一些反对机械决定论的心理学,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4.完形主义的整体方法——以现象学和场论为指导的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

作为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对立面,格式塔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走的是与行为主义完全不同的一条路。格式塔心理学在康德(I.Kant)哲学的影响下,强调人的知觉的完整性和组织性,反对去寻找心理和意识中的“元素”,认为应自由、公正地描述人的直接经验,而人的这种直接经验是按原来的结构被接受的。对于这种整体的经验,如果强加分析、化整为零时,其原有的整体性就会被破坏。因此,格式塔心理学坚持1+1>2的观点。这在当时把心理现象分解成基本的组成单位的研究倾向中,能从另一个角度来强调心理活动的整体性并对其规律(如知觉的组织原则)进行研究,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和贡献。受物理学场论的影响,采用拓扑学的研究方法在格式塔心理学中独树一帜的是勒温(K.Lewin),他提出的行为函数:B=f(E,P)发展了对人的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推动了社会心理学中有关团体动力学研究的发展。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一种方法论工具,现象学的观点被认为可以用于对人的主观体验进行科学研究,并弥补那些只注重行为的实验数据的不足,它主张对经验采取自然的整体观点,从而获得了知觉研究的大量成果。但是,“现象学的方法是不容易掌握的,对于某一研究者运用这种方法是否取得成功或成功的程度也是很难判定的”[4](P524)。

5.计算机模拟与类比方法——以信息论作为主要方法论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

现代认知心理学主要以信息加工的理论来解释人的心理过程。计算机科学为现代认知心理学探索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它使过去无法“看到”的心理操作过程得以模拟和表达。认知心理学纠正了行为主义否认意识和心理可以加以研究的错误倾向,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对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做出了更好的描述和前所未有的揭示,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用计算机和程序软件的操作和运行来模拟和解释人的心理过程,确实是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具有历史性变革意义的进步。但是,这仍然是以机械论的观点去研究人,把社会的人简化为机器的人。因此,现代认知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研究,仍然不能完整解释和真实反映人的实际心理活动规律。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也许是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尚未达到科学心理学所需要的程度,或许未来能制造出完全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心理学家也许就能从中破译出人类所有心理活动的秘密和规律。但是,现象学家休伯特指出:没有任何脱离肉体的机器能够赛过人类的意识,因为它缺乏每一个人所特有的那种与世界紧密结合的共同发展的特征,人工智能仍然是不能达到目的的[5](P25)。

二、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现状与问题

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与指导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演化。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意识到行为,又回到了意识,似乎转了个大圈子。但是,通过这一循环过程,研究方法论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冯特的自我观察报告和现代认知心理学有关表象研究的心理操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并没有错,但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没有适当的手段去研究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只能依赖被试的自我观察这种原始的方法,显然缺乏科学的依据,效果也不可能理想。行为主义心理学作为一个学派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给心理科学留下的一大笔财富,即它的研究方法、仪器、测量手段等,今天的心理学家还有不少人在使用着,行为主义的大量研究成果仍是当今教科书里广泛引用的内容。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心理过程,而有关人格结构和人格形成与发展的研究则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王国。从这个发展历史的进程中可以看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哲学思想和科学技术水平基础之上的。纵然有良好的愿望和确定的目标,如果缺少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仍然是“欲速则不达”。但即使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展研究的技术手段,若不能及时修正和调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对象和范围,甚至在指导思想上“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话,仍然会事与愿违。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前车之鉴。

时至今日,心理学的学派之争已基本结束。心理学对感觉研究基本上已经有了较一致的结论;有关知觉的研究正在向更深的层次发展;而记忆和思维的研究则侧重于对信息加工过程的探索;至于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发展看来困难更多一些,正在寻找更有效的测量和评价方法;情绪心理学在几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着研究,从认知、生理、环境和社会等不同的角度以各自的特定方法和手段去解开人类情绪之谜。关于动机和意志的研究,似乎仍然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赫尔的驱动递减论、勒温的场论、麦克米兰的成就动机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海德、凯利以及维纳的归因理论等主要流派所占领。但以马斯洛为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更加强调了对人性、人的价值与人的潜能的研究,并力争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马斯洛特别强调了整体分析的重要性,提出了反复研究法(iterationtehnique),即以整体观为前提,通过实验来理解各有关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他还特别重视对个体的研究,认为一般规律不能直接推论个体的特点,而由个体的研究却可以概括出一般的规律。一般规律只能帮助人们去理解个体,但解决个别的问题仍需要用个案法的整体分析手段[5]。

由此可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就目前来说仍尚未达到一致的认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研究领域的各种方法论及其研究方法和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法论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也常常同时并存。首先应该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心理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在对待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人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实在是一种最复杂的现象,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现象,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法去处理。但也不应该用“随心所欲”的态度去对待。如何形成一种更加有效地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去的新方法论,是科学心理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科学心理学研究发展中新的方法论构建与整合

无论是否意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总是在研究者一定的方法论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心理学的研究同样也不例外。心理学研究方法论决定了的研究目的所需手段的选择。并非任何研究目的都可以找到研究的手段。当技术还不能提供必要的手段时,对原有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加以重新选择,寻找某些子目标以现阶段可实行的手段先予以解决,然后再对总的目标进行系统的、整体的、辩证的研究、分析和归纳。鉴于心理学的历史经验,心理学家们已经在探索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论。例如,朱智贤等人曾提出过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构想。在其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体系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1)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2)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科学方法论;(3)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技术[6](P52-58)。研究心理现象,首先要对人的心理有一个基本的观点,这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所要解决的问题。科学的哲学方法论并不能替代具体的研究工作,但是任何具体的研究工作不可能摆脱一定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和制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过去的许多学派,虽然曾经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都由于他们在哲学方法论上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而在其后为新的理论和方法论所取代。特别是在当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手段时,就更有必要对人们原来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指导思想进行周密的反思,修正原有理论的错误,弥补不足和空白,才能使研究工作不至于重犯类似行为主义的错误。同时,也能使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有了正确的哲学方法论的指导,还需要形成心理学的一般科学方法论。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科学发展的水平并受到研究工作可能具备和达到的条件的制约。在经历了科学研究的微观阶段——分析研究之后,科学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向宏观阶段——整合研究迈进的趋势。有关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贝塔朗菲的系统论、香农的信息论和维纳的控制论,即所谓的“老三论”。而在此之后又出现了所谓的“新三论”: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哈肯的协同理论和托姆的突变理论。所有这些理论都为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提供了有用的思想。虽然这些理论并非出自心理学,但对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和指导作用。而且,正是由于心理学派系林立、众说纷纭的状况,就更需要用像系统论那样的思想方法,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心理这个本身就具有客观系统性的研究对象。正如哲学方法论不能代替科学的具体研究那样,这些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的思想和理论,并不能代替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论指导。心理学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需要建构符合心理学科学发展的一套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最后是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问题。可以说,心理学现在已经涉及人类活动的几乎每一个领域,因此在具体研究的方法和技术上必定有相当大的差异和跨度。具体的方法是与具体的研究问题相联系的。心理学在各个不同的领域中几乎运用了所有各种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包括了物理的、生理的、药理的、临床的、数学的方法;心理学本身又有实验的、准实验的、非实验的、思维推论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长处,但又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复杂、多层次、多元化和动态的;同时又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我们不仅需要在某个局部问题上对各种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微观的分析研究;而且更需要以整体的、系统的和动态的思想理论与研究方法论,归纳和综合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心理学的理论和学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种描述性的初级水平阶段,而应该是可操作的、有预测力并有控制力的。这样才能使心理学成为一间既有自己较完整、较一致的理论,包括研究方法论的体系,又具有更为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作用和效果的现代科学。

【参考文献】

[1]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库恩.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完形心理学基本观点范文第4篇

    英语时态系统一直是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难点之一。教师在讲解时态时,针对不同的时态,往往会给出这样的定义:一般现在时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一般过去时用于过去某一时间内发生的或过去习惯性的动作或状态;一般将来时表示将要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及将来打算做的事情;现在完成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造成目前的结果和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或表示从过去延续至今的动作、状态和习惯等;将来完成时表示将来某时之前业已完成或发生的事情;过去完成时表示过去某时间之前已经发生的动作或状况,即过去的过去。但是,随着学生英语知识的增长,他们会逐渐地认识到时态问题并不像老师讲得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区分,比如:一般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经常或习惯的动作或状态和普遍现象、常识或客观真理,而且还可以表示过去已经发生或是将来要发生的事。

    果学生问及这些,老师往往给不出合理的解释。笔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原型范畴理论可以发挥其作用。以一般现在时为例,由于多个意义都与一般现在时态这一形式相联系,我们可以把一般现在时看作是一个多义范畴,如一个多义词一样。根据原型理论,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性,就英语时态而言,老师通常给出的时态用法一般是各种时态用法的原型,其它用法是由原型用法派生而来,其它用法与原型之间必然存在足够的相似性。本文将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例,探讨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原型范畴理论与英语时态教学的关系,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一般现在时态各种用法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以期对英语时态教学的发展有所帮助,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时态的学习与掌握。

    2原型范畴理论

    2.1原型范畴理论概述面对世间的万物,人类会根据其特征进行分类,给予不同的标记或冠以不同的名字,这一过程就叫范畴化,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分类和定位的心理过程。在语言研究中,它指的是人们对世界进行概括、归类,并赋予其语言符号的过程。范畴论是认知科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包括基本层次范畴(basic-levelcategory)和原型范畴(proto-typecategory)这两个理论。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是针对亚里士多德(Aristotle)2000多年前的经典范畴理论而提出的。人们根据经典范畴理论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时包含以下思想:(1)范畴由范畴成员共有的一组充分而且必要的特性来界定;(2)一个物体如果具备某范畴成员的所有的充要特性,则它属于该范畴,否则不属于该范畴,不存在“好像属于该范畴、又好像不属于该范畴”的情况;(3)不同范畴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4)同一范畴中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不存在典型成员与边缘成员之间的差别(Talyer,1995:24)(梁晓波,李勇忠,2006)基于传统的范畴观,人们对于某一范畴的定义就是对其进行语义特征分析,通常是将某物分析成具备或不具备某种特征,用符号+?-来表示,判断某物是否归入某范畴,就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

    不可否认,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对某一范畴进行定义的目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高度理想化的二分方法遇到了尴尬。以“鸟”这一范畴为例,它包括麻雀、燕子、鹦鹉、黄鹂等成员,它们中大多数有羽毛、有翅膀、会飞、会下蛋、会鸣叫,诸如此类,那么我们可以将这些特征看作是“鸟”这一范畴的语义特征,只要具备这些条件便属于这一范畴,反之不属于。那么根据经典范畴理论,企鹅是否应属于鸟类呢?实用主义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是发现传统范畴理论缺陷的第一个哲学家。1967年,在《哲学研究》一书中,他提出范畴成员之间没有共同的特性,而只有多种方式的相似性即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范畴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边界,随着新事物的出现,其范围可以扩大。而且,范畴成员也不象传统的理论认为的那样具有等同的地位,而是有中心成员和非中心成员之区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和人类学研究针对传统的范畴观提出了大量的反证,如社会语言学家Labov(1973)对杯、缸、碗、瓶如何分类进行的调查;

    美国心理学家Rosch对不同文化的范畴形成进行比较,发现许多范畴都是围绕一个原型(prototype)而构成的,判断某物体是否归入某范畴,不是看它是否具备该范畴成员所有的共同特性,而是看它与其原型之间是否具有足够的家族相似形(familyresemblance)。1987年出版的两部认知专着(La-koff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和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基础》)及随后的许多文献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从不同角度论证原型范畴理论的科学性。其基本观点如下:(1)范畴是凭借典型特征,而不是什么必要和充分的条件所建立起来的“完形”概念;(2)范畴成员有典型和非典型之分,彼此之间有隶属程度差异;(3)范畴成员之间存在相似性和共性特征,可以构成一个连续体;(4)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朱炜,2005)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可以通过下面的表格更清楚地表现出来:表2:经典范畴理论与原型范畴理论的区别范畴的界定成员关系不同范畴之间的界限经典范畴理论必要充分条件平等的清晰原型范畴理论典型特征和相似程度有典型非典型之分模糊。

    2.2如何理解原型范畴理论的“原型”关于范畴原型的确定和表征,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原型是范畴内典型代表:Rosch认为原型是与同一概念的成员有更多共同特征的实例,这个典型代表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2)原型是范畴核心概念的概括性图式的表征:Reed(1972)认为原型是范畴的平均特征或集中趋势,是对范畴进行概括的表征。Taylor认为原型是范畴的概念核心的图式表征,并认为实体并非原型,仅例示了原型。(3)“原型加转换”的观点:Franks&Bransford(1971)认为范畴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最佳实例,以及一套对最佳实例进行类典型论与词义研究操作的规则(王寅,李弘,2003),这似乎像是对上述两者的综合,也是对“原型”的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并结合日常生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原型”:(1)原型可以是一个范畴中的核心成员也可以是该范畴内的一组成员,如我们可以说香蕉是水果的原型,也可以说香蕉、桔子、苹果等一系列典型的水果是“水果”这一范畴的原型;(2)原型也可以是范畴原型的特征组合。如Lakoff(1987)提到的关于mother这一范畴的例子。一提到母亲,人们马上想到的特征就是[+woman,+hasgivenbirthtoachild],这一组特征就是“母亲”这一范畴的原型。(3)原型具有动态变化性。就个人来讲,原型的动态变化体现在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会发生变化。例如,儿童会将自己看到的所有圆形的东西叫做“球”,包括月亮等,显然,儿童对“球”这一概念的原型的定义仅仅是[+round](Carrol,l2000),而长大之后他们对球的认识就正确了;从文化背景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对于同一范畴的原型的认识不同。以车为例,一提到车,偏远山区的人脑中浮现的是毛驴车、马车或拖拉机;而城市的人则是标致或福克斯等高级轿车。在对原型范畴理论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我们才能在英语教学及研究中适时适当地加以应用。

    3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一般现在时

    3.1时态研究概述关于时态的着作国内外己经出版了不少,最具权威的包括Quirketa1(1985)的《英语语法大全》,Leech(1971)的((意义和英语动词》,Biber和Leech(2000)的《朗文英语口语和笔语语法》,Millington-Ward(1966)的《英语动词时态用法新释》,章振邦主编的《新编英语语法》等等。传统语法将时态定义为“表示时间区别的动词语法范畴”,他们都认为时态可以用来区别时间,并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现在时表示现在时间,过去时表示过去时间。但是这样的定义不能解释的语言现象有很多,因为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的描写都只关注说话时间和发生的事件之间的时间关系,而没有将说话人对这种时间关系的感知和认识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林懿,2006),因此无法解释现在时不仅可以表示现在还可以表示过去和将来,而过去时也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等语言现象。传统语法对于英语时态用法的分析,基本是规定性的,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具体时态的过程中,只能够死记硬背一些所谓的特殊时态用法,如虚拟语气,若与现在相反,主句则用过去形式的时态等等语法规则。

相关期刊更多

考试与招生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北省教育厅

英语教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济宁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山东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