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第1篇

(一)指引体系不完善

第一,缺少基本指引。基本指引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统领,然而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指引中涉及的概念、原则、目标等观点不一,无法形成统一认识,导致基本指引的制定困难重重。第二,应用指引不完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任务,需要应用指引进行指导,但对特殊行业单位的忽视、未严格遵循基本指引、缺失指导意义的方法,致使应用指引缺乏可行性和开放性。第三,案例示范不完备。具有示范作用的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案例库,应当包括普遍的成功案例和经典的企业示范,但是,信息化建设时间短暂,案例文本格式不规范,未分门别类提炼案例,导致案例不具备充分的广泛性和经典性。

(二)内部控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首先,内部环境不适宜。为了建立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组织结构应适当变动,但多数企业并未调整,加上权责分配的不规范、企业文化的不合适,管理会计信息化举步维艰。其次,风险管理不规范。信息化赋予风险管理新的含义,不仅要维护实物的完整,还要保护信息的安全,但部分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实物保护上,加之无法及时识别风险、控制措施不科学,致使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最后,内部监督不到位。监管制度的缺陷、流程方法的不足、岗位制约的弱化,这些都导致内部监督无法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缺失有效的内部监督。

(三)缺少全面性建设

神东煤炭建立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的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实现了预算管理从财务预算到战略预算的飞跃;中外运久凌引入作业成本法,推进了整个企业流程的再造;华润集团使用平衡记分卡弥补6S管理报告体系的不足,实现了6S管理体系、战略管理模型、信息系统平台的整合。虽然这些企业成功实现了管理会计的信息化,但他们建立的信息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完整的管理会计由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报告分析等构成,相应地,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应当包括预算信息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报告分析系统等,但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企业寥寥无几,信息系统的全面性有待提高。

(四)设备技术水平低

第一,软件设备差。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平台必须配备高水平的软件设施,但部分企业无法做到该点,ERP、SAP、金蝶的缺失,信息系统独特性的缺乏,系统日常维护的不足,运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不完善,加之信息资产本身无形性、易损性、复制性的特点,使得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处于低劣的软件环境。第二,硬件设备落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需要先进的硬件设备作为支持,但是部分企业使用技术落后、外观破旧的设备,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将其放置于不适宜的物理环境,导致硬件设备易受外界损害,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缺失先进硬件设备的支持而无法做到与时俱进。

(五)财会人员素质差

首先,基本素质有待提高。部分财会人员文化知识浅薄,判断能力不足,难以协调管理会计工作,职业习惯不佳,不能谨慎处理和保护信息资产,基本素质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岗位要求。其次,专业素质无法满足要求。管理会计引入时间短,多数财会人员管理会计知识匮乏,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形、优缺点不了解,信息技术水平低,实践能力较差,无法灵活使用ERP、SAP、金蝶等会计软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亟待增强。第三,政治素质较低。某些财会人员缺乏全面精通的政策水平,自我约束力差,无法抵制权钱诱惑,做出违反职业道德守则和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政治素质有待提高。

二、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推动指引体系建设,提供制度指导约束

首先,利用专家咨询机制,深入开展会计研究,总结管理会计普遍规律,明确管理会计基本概念、原则、方法等,形成统领性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其次,严格遵循基本指引,提供诸如经济增加值、作业成本法、平衡记分卡等具有指导意义的工具方法,并理清工具方法的特点、适用情形、优缺点等。最后,规范案例文本格式,引入国外经典案例,丰富案例库内容,按规模、性质、阶段等标准分门别类提炼案例,建立广泛性和经典性并存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案例库。

(二)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创造高效管控平台

第一,完善内部环境。根据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整组织结构,规范企业权责分配,适当改革企业文化,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营造适宜的内部环境。第二,规范风险管理。充分了解风险管理全新内涵,同时保护实物资产和信息资产的安全完整,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及时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做到“事前防御、事中控制、事后消除”。第三,加强内部监督。弥补监管制度缺陷,完善监督流程方法,严格执行动态监督,强化岗位制约作用,保证内部监督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三)强化财务集成管理,建设全面信息系统

全面性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是重核算变为重管理决策的标志,因此,强化财务集成管理,建设全面信息系统,是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措施。明确预算管理、业绩评价、报告分析等组成部分的特点、内容及结构,加强企业对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的认识,以便顺利开展信息系统的全面性建设;引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借鉴其他企业经验建立信息系统,为建设全面性的管理会计信息化体系提供便捷之路。

(四)引入先进软硬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设备水平关系到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应当引入先进软硬设备,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技术支撑。软件公司在研发管理会计软件时,应当为客户改造软件留下空间,企业合理选用ERP、SAP、金蝶等会计软件,同时加强软件日常维护,定期清理内存空间,拷贝管理会计信息,营造一个安全的软件环境。购买高科技硬件设备,设置专门岗位负责日常维护和定期维修,控制湿度、温度等影响因素,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拥有高技术硬件设备的支持。

(五)加强财会人员管理,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第2篇

追溯会计发展史,我们知道,会计的基本定义是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项管理工作。传统的会计工作只是对企业已发生的活动发挥着核算和监督的功能。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企业管理者并不满足于简单的核算和监督,希望能从会计信息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建议甚至是决策。于是管理会计便应运而生。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是结合管理和会计的功能,不仅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还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和规划。管理会计是否有效,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能够健康地走得更远。

二、信息化、管理会计信息化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以信息技术设备为管理手段,以加工处理数据提供信息为目的而形成的运行模式。该模式具备了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储存、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利用等整体功能,从而更加有效地为企业经济活动提供管理和服务。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是指将管理会计、业务、信息化三大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管理会计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为媒介,实现管理会计和业务的完美对接,进而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决策。当今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全球互联网不断升级,云计算、物联网、“智慧地球”等信息化概念方兴未艾,这既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机遇,也是对传统会计行业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实现传统会计行业到新兴管理会计活动的华丽变身,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企业的信息技术设备,用会计的思维,从管理的视角参与企业管理,采取信息办公一体化等控制手段规范业务流程,打造管理会计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并基于此建立企业内部的管控平台。这就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以及完善的办公流程,以功能完备的会计软件为核心,以管理会计人才为主导,遵循严谨的办公流程,将企业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集成在一个平台上,对企业产供销、人财物进行全面管理。

1.从实际出发,逐步完善信息技术硬环境。21世纪是信息时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工作的方式方法,传统地手工记账被功能齐全的财务软件所替代。财务管理人员运用财务软件,依托信息技术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会计处理,并承担着管理和控制的职能。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支持,为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实现会计和业务的有机融合,加快会计由核算职能向管理决策职能的转变,最终创造单位管理价值。

2.强化会计人员的管理决策意识,逐步提升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软环境。会计人员不仅仅是对企业以往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和核算,还应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以信息系统大数据为基础,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绩效评价等等。拓宽会计服务的空间,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好的预测和决策支持。云计算、物联网、信息革命都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新路径、新工具和新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会计人员不断地认真学习,注重实践,让新技术为管理会计注入新活力。

3.规范严密的工作流程及制度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有了完善的信息技术支持,也有了高效的管理会计团队,但如果没有严密的工作制度加以规范,管理会计人员所做的分析和决策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意义。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先进的数据库支持,更需要有效的管理原则和严密的工作流程加以规范和引导。加强企业的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经营决策机制和内控体系,将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因此,完善企业工作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是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4.发动全员,加快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从企业内部方面,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应立足于企业全局,围绕着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发动上至管理高层,下至生产车间工人,一起参与到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当中来。从企业外部方面,由财政部门提供政策税收支持,工信部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企业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规范,各高校加快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各部门紧密配合和协作,为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人才环境。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第3篇

一、信息化对管理会计影响

以信息资源利用作为开发核心,并通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集成技术、开发工具技术、软件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等技术应用的综合性新型技术扩展,即为信息化。信息化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存在三个主要方面。

第一,通过提高计算机性能和应用新型智能终端对管理会计的合理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作为现代信息数据处理和存储的计算机技术,对管理会计的所有活动中的处理数据提供工具及便捷方式。管理会计能够通过计算机完成对用户数据的复杂计算,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而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开发,促进了管理会计对用户数据的分析、统计、计算和辅助决策。近年来,各类智能终端设备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同时提出了数字化组织和数字化城市等概念,对于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二,数据仓库和大数据的应用给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众多决策支持。数据仓库是一种由多个数据源集成并拥有全面的历史数据和当下数据的、面向决策主题的综合性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的利用能够有效的对财务决策行为进行支持,提升决策准确率和决策效率。大数据(big data)又称巨量资料,通常指的是涉及方面众多的大规模数据资料,大数据无法通过目前存在的主流工具在特定时间合理实现管理、撷取、整理并处理成为特定经营决策中的可利用资源。无论是大数据还是数据仓库,在应用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决策模式。

第三,云计算应用不仅给企业管理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范围,也为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了远程的实现平台。在传统方式管理中无法实现的实时控制和集中控制,现如今都可以依托互联网络云计算平台实现。这种分布式计算方式的应用,成为财务决策新模式解决方案。

二、信息化管理会计运用存在的问题

1.传统企业管理理念根深蒂固

管理会计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要求改变企业管理者以往的管理理念,要求企业管理者不断提高管理能力,但是就目前管理会计的现状来说,个别企业的管理方法仍然在延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管理方式,企业传统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在这种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缺少最求全新管理理念的动力,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管理的作用,更使的会计管理失去了发展的必然条件。

2.缺乏有效应用体制

由于会计管理的应用体制不健全,致使其应用效果不明显。例如在会计管理的实际工作中缺乏相关企业会计信息的提供,致使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缺乏实际应验的支撑,造成企业战略发展受阻。另外,在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方面,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及价格转移机制,造成管理会计内部管理工作混乱,无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内部管理的作用。管理会计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提高管理会计的管理效果,但是目前管理会计的信息技术仅是一种外在的技术形式,并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从实质上来讲管理会计信息技术就未能发挥任何作用。管理会计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应用得当则可以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飞跃式发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如果应用不当则可能造成企业发展决策失败,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三、开展化管理会计的有效途径

1.建立健全管理会计规范体系

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的应用方法均为借鉴其他国家的管理会计应用方法,为此应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在适合我国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成为我们国家独特的信息化的管理会计。我国国家经济与企业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必须根据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我国企业发展水平的管理会计应用方法,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制度正常运行,最终有利于管理会计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2.实现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统的管理会计资源很缺乏,例如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的研发不能与企业的实际发展水平相适应,造成企业管理资源的浪费。为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实现信息化与企业管理电算化及会计电算化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会计核算信息与企业经营信息的相互连接,为企业管理会计工作提供全面的资料,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电算化的优势。但是信息化的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企业管理工作的成效并不能立即体现出来,因此还需要大量的资金给予支持。

3.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着管理会计的工作能否有效实施,目前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存在总体素质偏低的情况,例如专业知识不足、教育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着企业管理会计的发展。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就必须提高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对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充分发挥会计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推广,以求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

4.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应用

对于会计服务而言,只有服务方式和创新产品才能够覆盖企业的“全周期”,才能够谋求更大的发展,目前会计培训、财务咨询以及会计记账等服务均是小微形式,对其而言,互联网的应用是一种更加可行的服务方式,主要应用云费控、运报销等平台,从而实现互联网与会计复位的供应,其次,通过网络更够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会计,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多快好省的避免问题差错。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信息化; 大型交通建筑企业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03-0123-03

一、引言

“管理会计”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初,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提出,用以指代企业内部会计体系。迄今,基于机会成本的理念和信息科学的手段,管理会计已将传统会计与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了完美融合,用以指导企业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活动。信息化是支撑管理会计功能发挥和价值实现的最有效工具和途径(财政部会计司,2015)。管理会计信息化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会计方法,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分析、处理,为单位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的行为和过程(熊磊,2015)。

当今市场瞬息万变,充斥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并采用科学方法及时作出决策。因此引入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辅助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对于项目众多、建设条件复杂、管理环节和流程纷繁、不确定因素充斥的大型交通建筑企业来说,尤其如此。

跨行业、跨地域、多层级的大型企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但在快速发展和扩张过程中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不断显现,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财务管理变革和创新的呼声此起彼伏,财政部顺势提出2014年为管理会计年(李闻一、刘东进,2015)。本文以某大型国有交通建筑企业集团(以下简称A集团)为例,探讨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相关问题。

二、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现状

(一)概述

早在2011年,A集团财务部就组织开展了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讨论与设计等工作。截至2014年底,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测试版)已开发完毕并上线试运行。该体系体现了管理层对海内外市场及专业市场会计信息的需求,其重点工作是按照管理会计有关内部报告体系建设要求,满足组织适应性建设的需要。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设计的宗旨是:将各事业部视为利润中心,对各利润中心所辖业务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以及对公司的利润贡献率等重要财务信息进行反映和报告,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以海外事业部等8个事业部为编制主体,归集收入、成本和费用等财务信息,以生成事业部的管理会计报告。此外,按照集团现有业务特点,该报告体系将全部业务分为港口、铁路、公路、房屋建筑等15大类。同时,考虑到A集团是一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的大型跨国企业,将上述15大类业务进一步细分为境内业务和境外业务两个部分。

(二)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目前A集团下属子公司的业务不仅广泛分布在境内外各地,而且跨越多个业务板块和行业,基于此,为了能从各事业部、区域、行业的视角反映各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A集团将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目标定位为:顺应集团打造“适应性组织”的创新改革战略要求,满足各事业部、区域总部管理责任体系的建设需要,合理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行业动态,建立相应报表体系并编制相关管理会计报告。

(三)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原理

按照A集团建立“适应性组织”的相关要求,目前A集团既有按地域划分的海外事业部及各区域总部,也有按业务类型划分的其他事业部(海外事业部除外)。由于海外事业部、各区域总部与其他事业部之间的管控存在交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采用了业务类型和地域相结合的业务单元布局。

业务单元是能够提供一项或某类具有共同特征的产品或服务的集合,包括:(1)地域,将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所在地分成境外部分和境内部分,再将境外部分细分到国家,境内部分细分到地级市;(2)业务类型,按照事业部划分为港航疏浚、路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海洋重工、房地产及其他五个业务类型,然后根据核算客体是否为投资项目,再在每个业务类型下分为投资和非投资两类。

(四)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框架

按照A集团的组织管理架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分别从业务单元、行业的维度出发,以会计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为基础,对各级单位报表中所涉及的财务指标进行分解和归集,形成反映各事业部与区域总部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及各行业经营成果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包括事业部管理会计报告、区域总部管理会计报告、行业管理会计报告三部分。

(五)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编制原则

1.逐级合并汇总原则。按照组织结构,以财务会计报表为依据,以单户财务报表为基础,按业务单元、行业逐级合并汇总。

2.数据的可复核性原则。各单位按业务单元、行业编制的管理会计报告,不仅要保证表内各项数据计算准确,而且业务单元、行业的管理会计报告数据应与财务会计报告数据保持一致。

3.业务单元的非唯一性原则。各单位在编制管理会计报告的过程中,可根据编报规则对本单位的业务类型、地域、行业进行多项选择。

4.报表分配的合理性原则。各单位财务报表要分配至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能够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归集到对应的业务单元、行业;不能直接明确归属对象的,要按照相应规则进行分配,并要确保依据充分,分配合理。

5.抵销的完整性原则。各单位管理会计报告要清晰、完整反映所有应抵销的交易和事项,并遵照相应的抵销规则编制抵销分录,如实反映各业务单元及行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六)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编制方法

管理会计合并报表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为基础,按照以下方法编制:

1.确定报表数据涉及的主要业务单元及行业。报表编制单位应根据经济业务实质和编报规则,选择相应的业务单元、行业将数据进行分解。业务类型、地域、行业应为主要业务类型、地域、行业,不影响报表中业务单元的拆分。各单位填制单户报表,并检查和调整单户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核对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各单位将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事项等分解成业务单元与行业的内部关联交易、关联往来以及内部股权投资报表,并再次进行核对,保证业务单元、行业、数据一致。

3.编制抵销分录。各单位以财务会计合并报表的抵销分录为基础,分析编制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报告抵销分录。

4.分配资产负债项目、收益类项目、现金流量项目。各单位将资产负债类、损益类以及现金流量类项目按照确定的分配原则在相关的业务单元、行业进行分配。

5.合并生成各业务单元、行业管理会计合并报表。各单位编制完成抵销分录后,各级合并报表单位完成相关报表合并工作,形成各事业部、区域总部、行业的管理会计合并报表。

三、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心有失偏颇

目前,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心放在管理会计报告的编制,而不是涵盖管理会计各项功能的大数据挖掘、搜集、处理和复合利用(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名称为“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而不是“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事实上,管理会计报告只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最终结果和辅助决策的依据,只涵盖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的一小部分内容,而信息、数据的获取和运用才是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二)管理会计报告的来源和类型存在缺失

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的基础数据主要从现有财务会计报表转换和合并而来,这明显违背了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管理会计数据与财务会计数据主要有两大区别:第一,管理会计数据应基于机会成本而非财务成本;第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考虑了历史和现时数据,更主要的是将未来预测数据纳入决策范围。因此,采用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架构不可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报表,其结果与财务会计报表并无本质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推行管理会计报告的做法与其说是为了满足管理决策的需要,还不如说是为了满足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强制需要,这也是许多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通病。

A集团现有的管理会计报表主要局限于最终报表(以损益表为主),而采购管理、研发管理、销售管理、施工管理等过程管理报表则严重缺失,可以想象在现行偏重结果导向的架构下,即便能得到最终管理数据,也无法弄清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

忽视预算管理也是A集团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严重弊端。作为大型施工企业,预算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强化内部控制、保障项目运作效益的必要手段。显然,缺乏预算管理体系和相应的预算编制功能,是A集团目前管理会计体系中一大明显短板。

A集团规定管理会计报告的编报周期为季度、半年和一年,这更是与传统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时限无异。管理会计报告的直接用途是为决策提供依据,其最大的要求就是及时性,显然,按照目前的编制周期要求,“为管理者提供实时决策依据”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缺乏实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员基础和组织保障

从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人员现状来看,从基层单位到公司总部,几乎所有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工作都由财务会计人员兼任。相当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会计专业训练,传统的“做账”意识根深蒂固,很难真正胜任管理会计工作。另外,公司虽然多次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下属单位填报并上交管理会计报表,但并没有制定有效的组织保障措施和问责机制,导致下属单位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推诿、逃避的问题十分普遍。从2015年4月8日公司总部统计的情况来看,在13家下属单位中,完成管理会计报表上报程度最高的为93%,最低的为0,平均为52.54%;在全部应上报的867项报表中,属于强制上报的比例高达60%以上。

(四)成本管理功能弱化

A集团现行的管理会计报告系统中没有设置专门的成本管理模块。A集团的主营业务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其成本尤其是人员、材料消耗及固定资产折旧这三大块成本因素占到销售收入的80%以上,其盈利水平对成本因素相当敏感,显然在管理会计系统中没有成本管理功能是说不过去的。

另外,在现有的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系统中,没有考虑到风险性成本及机会成本因素,同时也尚未采用作业成本归集制度,这会导致企业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对企业管理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五)编制主体边界不清晰

对于大型施工企业而言,由于项目复杂、施工周期长、业务边界交叉重合等原因,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以业务为边界,而不是以行政组织为边界,这样有利于反映业务活动的真实状况,厘清业务失败的根源,并进行恰当的激励。而目前A集团恰恰采用的是以行政组织(事业部等利润中心)为主体的管理会计报表编制制度,导致编制主体不清晰,在体制上无法克服业务重报、漏报等现象的发生,也无法真实揭示业务活动的内在规律,从而无法很好地满足“分析数据为管理决策所用”的要求。

(六)未引入绩效考评体系

绩效考评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基于上述的分析可知,在无法真正厘清业务活动的归属从而无法合理地评判业务主体活动绩效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绩效考评体系。

(七)忽视投资决策及风险管理机制

作为一家大型跨国企业,投资也是A集团的一项重要业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其现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没有涵盖投资决策机制的内容,令其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大打折扣;另外,有关风险决策的模块(如盈亏平衡分析、经营杠杆分析、敏感性分析等)也未考虑其中,加大了企业的业务风险(尤其是跨国业务风险)。

四、A集团管理会计信息化实施的对策

(一)建立全方位的、完整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让有用的信息留下来”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为此,应在集团现有财务共享中心的基础上,着力打造集团层面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基础数据共享板块,在基础层面上保持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的一致性,在具体运用上再分叉开发出新型的管理会计模块(如作业成本分析、预算管理、绩效考核、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专用模块),以满足管理会计及决策的多种功能需求。

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施ERP等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将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与ERP、OA等系统无缝连接,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实时挖掘、搜集和处理。同时,结合A集团业务点多面广的特点,加大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力度,推进涵盖全集团的“财务云”系统建设(李闻一、刘东进,2015),实现管理会计数据的精准、快速传递和处理。

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上,应强调采用标准的XBRL形式本体统一架构,将系统的运用从报告层深入到账簿层,以增强数据的兼容性和可交流性,实现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

(二)明晰编制主体

打破固化的组织界限,确立以业务(项目)而不是以行政主体(机构)为编制边界的原则,以业务(项目)为对象,编制业务(项目)层面的有关管理会计报表,再按业务动因和可追溯的业务要素归集到集团或集团下属相关组织,并据此实施科学的绩效考核。

(三)建立完善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

建立完善而规范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在集团层面做好管理会计顶层制度设计,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关的管理会计顶层制度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成本管理制度、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全面绩效管理制度、集团投资管理制度。要改变传统的事后管理,结合管理会计信息和工具,将管理活动打造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完善的全方位、全时空综合管理体系。

(四)强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人员基础和组织保障

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从集团现有财务人员中培养选拔一批优秀人员,充当专职管理会计业务人员,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考虑从社会上招聘一批专职的管理会计人员。同时,对集团管理和业务人员灌输管理会计的理念,使管理会计不仅充当一种财务管理工具,更内化为管理者和业务人员骨子里的一种自觉意识。集团上下应形成一种尊重数据、遵守规则、崇尚科学、敬畏制度的管理文化氛围,使管理者和业务人员意识到推行管理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此举也可大大减少集团推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阻力。

从集团总部到各独立核算单位,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化部门,具体负责管理会计及管理会计信息化工作;建立问责制度,对执行管理会计信息化不力的个人和部门领导绩效实行一票否决。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司.以信息化为支撑提升管理效率:《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五[J].国际商务财会,2015(5):71-73.

[2] 熊磊. 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8):7-9.

[3] 李闻一,刘东进. 大土木行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与案例研讨:中交二航局财务共享中心服务的实践[J]. 财会月刊,2015(4):16-25.

管理会计信息化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应用发展成本效益

【中图分类号】F234

一、管理会计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创新性要求

(一)管理会计面临的理论问题

管理会计是一门关注管理应用的学科,国内外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分析与学术研讨还不是很多,而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些理论研究还是空白。例如,对于管理会计的应用管理目标还不是很明确,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等学科内容有很大的重复性,在内容范围上,追求多而全,这样就无法实现管理会计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的学科目标。管理会计的功能应该更倾向于对企业日常管理活动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而像资本运营、投资决策一类的内容不适宜安排在管理会计学科范围内,避免增加扩大管理会计的内容范围,不要与财务管理等学科内容相重复,造成一定的学科资源浪费。另外,管理会计应用范围也不断地扩大,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境管理、质量管理等管理内容相结合,形成多角度的管理会计应用格局,但是在具体内容上,还未能与最前沿的生产实际相结合,体现的实际指导作用不突出、不明显,也影响管理会计的应用发展。

(二)管理会计的创新性要求

管理会计的创新性要求是适应企业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会计活动更深入地参与企业管理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创新发展管理会计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对管理会计的理论进行创新,从而能够适应我国企业的“本土化”管理需求。就目前管理会计研究领域出现的问题,需要对管理会计的整体运用思路进行创新,重新认定管理会计工作的中心任务,突出管理会计的责任。笔者认为,强化管理会计在成本效益控制方面的作用,应该是发展管理会计的主要线索,创新性学术理论发展也要围绕这一线索展开,才符合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二是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范围要进行创新,完善管理会计的应用指南和强化实践技术,使得管理会计在具体实践应用中,能够结合当下企业的经营管理现状,与具体的成本项目的实际管理目标进行紧密地结合,更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项目的预算、控制、评价与考核等活动,促进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高效地开展。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不能脱离管理会计的学科中心主线来发展,应该在强化提升企业成本效益的管理会计学科目标下,进行探索性的发展,才能保证管理会计活动的专业性与实用性。

二、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

(一)成本信息的强化与完善

管理会计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增加企业管理内容的应用型学科,有人欲将管理会计学称作“成本管理会计”,可见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渊源关系。因此,适应现代会计转型升级的要求,发展管理会计要先提升基础信息的质量,不仅是关乎企业各项成本费用的财务信息资料,还包括涉及企业经营管理方方面面的信息内容。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细化,企业成本内容已经从传统的料、工、费等成本项目拓展到包括人才成本、环境成本、社会公共关系成本等综合性的成本结构内容。企业经营分析,战略决策要通过对扩展的成本项目进行深度分析,判断并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确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因此,管理会计的理论要突破传统成本内容的制约思路,拓展成本要素信息的收集范围,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和全面性。具体是要结合企业价值链的相关内容,将链条上的经济活动的成本内容按照生产流程进行收集,形成一个成本数据信息链,不间断的数据链能方便管理会计作出准确的企业成本状况评估与战略效益预测判断。

(二)效益目标的强化

经济学对效益的定义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例,对于企业效益的定义就是资源的投入与收到的成果的比例关系。现代企业的效益管理目标也发生了变化,首先,企业追求成本效益的理念有所拓展,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过降低成本来获得会计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单纯的成本降低控制也不能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而通过对企业资源投入量与企业社会总体效益产出的比较,以及企业短期成本投入与中长期收益的综合性比较,来形成企业成本控制的手段。管理会计也需要拓展这种广泛成本效益理念,对会计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全面性的加工,形成短期会计利润与长期企业总收益的经营决策。其次,随着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涉及的效益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会计利润外,还包括社会影响、环境生态影响、公共关系影响、行业走势影响等多方面、多元化的社会效益内容,这些效益不会直接的、短期的给企业带来会计利润变化,但是,对于企业中长期发展有间接的、重要的影响。所以,管理会计需要强化综合性的效益目标,创新性的扩大评价企业效益的范围,适应企业的客观经济环境的发展要求。

(三)深化管理会计的假设

会计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会计核算活动是在假设的前提下,进行确认和计量。管理会计同样需要假设基础来指导管理会计活动。发展管理会计假设也是创新管理会计的关键步骤,随着企业管理向精细化方向的发展,需要深化管理会计的假设来延伸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笔者认为应该将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深化拓展为:多元化主体分层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战略分期假设、非货币与货币计量假设、综合效益最大化假设等五个假设内容。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应该突破对核算主体的限制,对会计分期的限制,对计量属性的限制和管理目标的范围。这样深化拓展之后的管理会计基础假设,就放宽了管理会计的应用技术环境。而对于管理会计的具体假设,例如本量利分析假设等,要在这五个基本假设基础上,按照具体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完善相关的的具体假设内容。

三、会计转型升级影响下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强化管理会计的任务和目标

管理会计是以会计基础信息为基础,通过对会计数据的深加工,形成提高成本管控的策略,来帮助企业管理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的、长远的经济效益。适应会计工作的变化影响,管理会计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与战略决策时,要明确管理会计的任务与活动目标,分解到具体活动中要确定对各项成本内容的收集范围和收集频率,明确企业将要实现完成的经济社会效益目标等。管理会计的责任目标关乎管理会计活动的效率,强化成本收益导向的管理会计目标,会增强管理会计活动的实用性与效率性。

(二)提升管理会计活动的伸缩性

市场的灵活多变要求现代企业经营也要更加灵活,所以,管理会计应该与市场发展环境的变化相结合,提升管理会计信息使用的灵活性。例如,对于研发、营销等现代企业重视的非生产领域,管理会计要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通过对研发、营销费用的投入规模估计,预计未来产生的经济效益,从长短期和综合社会效益角度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加入更多的可以量化的和非量化的因素进行权衡,打破传统会计确认计量的约束进行灵活性的考虑。比如研发成果中的生态环保因素,社会公益活动的营销方式带来的企业良好的社会口碑等。管理会计要考虑企业的成本费用付出规模,同时对投入可能获得的效益或者效果要以量化与非量化的标准来综合计算,实现管理会计活动的可伸缩性。

(三)强化战略思想的创新发展

管理会计要不断强化战略思维,以长期战略眼光提供有用的财务管理信息。现代企业发展十分注重对于企业战略的发展,如果企业想在激烈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获得生存机会,就必须要有战略眼光,甚至要有独到的战略眼光,才能抢占市场,从而获得商机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所以,管理会计也要适应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强化战略思维,避免闭门造车和短视思维的影响,要从长远大局出发,以能够获得行业领先的产品竞争优势或者获得消费者最强忠诚度的经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实现管理会计活动的战略性与创新性。

(四)推动管理会计的多学科交叉应用

管理会计与人力资源、质量控制等企业管理工作结合,衍生出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质量控制管理会计等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应用工作。所以,组织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应用要注意具体工作内容的特点,并在具体使用管理会计技术的过程中,借鉴其他管理手段的内容和方法,实现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应用。管理会计活动要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优秀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的管理手段,并且能够灵活应用。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学科间互相利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就是多学科的交叉。所以,管理会计的多元化应用必然要强化相互的借鉴与利用关系,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综合体,提升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五)强化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

随着会计的网络信息化发展,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管理会计同样要进行网络信息化的创新,才能不断适应会计转型发展影响的管理要求。管理会计信息化要以会计信息化为基础平台,嵌入管理会计的模块程序,使之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部分。管理会计信息化能够提高管理会计的工作效率,但是,管理会计活动需要考虑的管理因素较多并且复杂,工作中含有较多的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所以,进行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注意植入一定的人工参数的输入端口,保证管理会计的灵活性与准确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毛洪涛.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J].财务与会计.2015(02) .

[2]王斌,顾惠忠.内嵌于组织管理活动的管理会计:边界、信息特征及研究未来[J].会计研究.2014(01).

[3]周琳,潘飞,刘燕军,马保州.管理会计变革与创新的实地研究[J].会计研究.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