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劳动经济学读书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科学教学;艺术教学
1、有效教学提出的背景
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但随着科学思潮的影响和行为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有效教学的理念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受到当时工业等标准化的影响,教育学家就考虑到教学能不能有一套共同的标准。举一个现在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说,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在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有没有一套共同的基本标准。同样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内部,在劳动经济学院、在工商管理学院、在公共管理系有没有一些共同规定,都必须包括哪些共同的课程内容。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本质上,有效教学关注教学的价值,反对片面追求教学艺术。所以,可以说,有效教学本质上就是指教学艺术与教学科学的结合,是教学本色与教学特色的统一,是追求教学价值的过程。平常我们都把经验积累当做艺术,其实经验积累并不等于艺术,教学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性地运用教学科学规律。
2、有效教学的三个层次
我认为,有效教学理念有三个层次:即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有效率指以少量的教学资源投入取得较多的教学成果回报。教师一堂课的知识含量超过书本多少,教师讲两个小时的成果等于学生自学多少小时。如果教师讲2个小时带来的成果不能大于学生自学2个小时或者4小时、8小时甚至16小时,那教师讲这堂课是没有效率的。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程度,有效果的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建构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我们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逆向思维、系统思维的能力。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对象的教育需求相吻合。有效益的教学至少能提升学生的可雇佣能力,从长远来说,要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哪怕多年以后,他们碰到某个问题时,还能记得哪一堂课对他有帮助。有效教学要追求效率、效果、效益的统一,但最根本的衡量标准就是效益。
3、有效教学的思想:三大关注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教学反思。
首先,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而不仅仅是关注教学效率和效果。香港的大学有个提法叫做“成果为本”,这里的成果就是指教学的最终效益。
其次,有效教学关注学生发展。教学的重点在于学生,在于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到底影响了学生什么?对提高学生的可雇佣能力以及对学生一辈子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最后,有效教学关注教学反思。比如老师坚持做教学日志,给自己的课进行录音,不断反思教学以取得教师自身水平不断提高、不断发展。
教师发展理论是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发展理论的早期研究者是美国学者费朗斯·傅乐(Fuller,1969)。他认为教师在发展成长过程中,所关注的事物是依据一定的次序更迭的,是经由关注教师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傅乐的理论其实研究的是大学教师职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教学特征。
4、教学本色:科学教学的基本要素
现代科学教学理论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首先区分概念和构念。概念是前人已经提出、大家共同接受的;构念是自己根据一定理论修改或提出的。学生学习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建构知识的过程,而并不只是搬笔记。因为,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时候必然会受到以往知识以及学习目的的影响。学习其实是一个主动的自我建构体系的一个过程,那么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就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帮助者和引导者。
科学教学包括哪些基本要素?我认为至少包括课前调查、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等环节。
首先,课前调查包括对学生的期望、态度、原有知识结构的调查。科学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必须了解学生到底对这门课有什么样的期望。像学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的学生,在学习期望、态度和知识储备方面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必须对这些加以掌握才能有针对性的授课;
其次是课程目标,也就在知识建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是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主要包括课程大纲、书目、案例、演讲、讨论、考试等过程。我一般在第一堂课就会给出我的教学大纲,让学生知道我讲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一些知识我是不讲的需要他们自学。关于书目,我一般给硕士生推荐8本书,4本是理论方面的、4本是实践方面的。他们必须从理论书籍和实践书籍中各选1本,写1万字的读书笔记。我给博士生推荐16本书,8本是理论方面的、8本是实践方面的。他们必须从理论论书籍和实践书籍中各选1本,写2万字的读书笔记。这些书目会特别关注经典和学术前沿的搭配。关于教学案例,它包括单一案例、混合案例和多学科大背景的综合案例。混合案例是指那些比较复杂及与现实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我上课更喜欢用多学科大背景的综合案例,这种案例不仅复杂和紧密联系实际,更需要从法律、心理和文化等多个学科进行综合分析,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我就以课堂演讲形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学来演讲,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还能考察他们的管理能力。小组演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管理能力的体现。关于考试体系,我一直沿用“1234”考试体系:10%的考勤,20%的读书笔记,30%的课堂演讲,硕士是40%的综合案例分析,博士是40%的学术论文写作。最后,课堂组织主要是创设问题、激活知识、引发冲突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
5、教学特色:艺术教学的三种类型
我认为,单从教学角度看待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教师大体得经过三个教学发展阶段:工匠型(教书匠)——反思型(教学者)—艺术创造型(教育家)。在“匠”的阶段,主要关注的是教书上的知识点,到了“师”的阶段就会经常反思自己,到了“家”的阶段就要完全从教育对象出发,激发人、培育人。
教学的艺术魅力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创造性地、灵活地运用科学规律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包括教学内容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技巧性、教学语言的精准性、教学体态的审美性、教学影响的深远性。
我认为,教学艺术风格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情感型、严谨型、哲理型。我在网上看过很多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一些公开课。我认为哈佛大学政府学院的政治哲学教授、《公平与正义》课程的主讲教师Michael J. Sandel教授就是情感型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他的课程令人欲罢不能地想一直听下去。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育的东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情感型教学的最大作用是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资源,将过去的知识、现在正在获得的知识和工作生活实践坚实结合起来。
哈佛大学的另一位著名教授,《积极心理学》课程的主讲教师TalBen Shahar是严谨型教学风格的典型代表。他在课程中不断地告诉学生,某个概念或理论是谁在什么文献中首次(下转第139页)(上接第136页)提出来,后来又有谁对其做了什么样的修正和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严谨型文献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有重要影响。
耶鲁大学《死亡》课程的主讲教师Shelly Kagan是哲理型教学风格的出色代表。他在课堂上说,你信不信有来生、信不信人死之后有没有灵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课堂里学会思辨、推论和论证的一套方法。你的结论不管是人死后有灵魂还是没有灵魂,你能够从哲学的意义上推论出来让我们信服就行。
总之,不论哪种风格,艺术教学的策略应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教学体态、教学氛围营等方面的创造性,从本质上说,艺术教学不论是哪种风格都要达到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原有知识——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高级思维的教学效果。所以说,艺术教学是对科学教学规律的创造性运用。有效教学就是要做到科学教学与艺术教学的统一、教学本色与教学特色的统一,最终服务于教学效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欧美国家的公共管理教育起步早,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成熟的办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西方公共管理教育在上世纪90年展特别迅速,具体可归纳为“五个转变”:一是以培养行政官员的模式转向培养公务员具有私人部门的管理风格和管理技术,使之成为更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二是以社会科学基础转向工商管理为基础,更多的关注信息技术和其他应用技术;三是以社会科学为主转向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更多地将战略管理、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科学等作为专业首选课程;四是以政策理论导向转向政策实践导向,更着重于传授公共政策实施的管理和评估方法;五是以教师知识为中心的单向式教学转向以学生和问题为中心的双向沟通式教学,强化学生的管理思维运思。就中国而言,当前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改革势必要求政治进行相应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必须积极推进政府的“行政指令”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并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传统的公共部门的服务机构,管理人才的定位也应由传统的强调政务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向注重技术性、专业性的公共管理人才转变,以创建有活力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本校的人才培养主要是为上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尤其是立足于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发展的需要。上海作为特大型城市,其所面临的公共管理更加复杂,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创新性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更加高。而就社会科学学院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就是在面对现代公共管理问题日益复杂化、多元化,以及高度市场化、技术化、民主化的时代背景下,立足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方向”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其中,复合型是理论基础,要求学生熟悉管理、经济、政治、法律等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知识;应用型是现实要求,其基本特征是要具有比较扎实的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熟练的公共管理技能和很强的公共管理实践能力;创新型是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灵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素质,主要包括自觉的创新意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分析的创新思维,和精于管理实务的创新能力。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过程中,秉持了一种与当前公共管理发展实践及其教育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理念。概括地说,社科学院的改革理念就是五个“相结合”,即课堂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相结合、思想教育与人格塑造相结合。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社科学院自2009年启动教学改革,全体教师都积极参与,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理解与支持。
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主要内容
人才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社科学院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也是一次目标明确、内涵丰富、制度完善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下面四个部分。
(1)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要实现多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打破各学科之间的屏障,加强基础课程的建设和课程结构的综合化、整体性。因此,学院在近几年里进行了两次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了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宽口径和应用性。首先,公共管理专业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关学、政策分析、案例分析、公务员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当然也将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办公自动化)及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适应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业范围无疑将面向全社会的一切行业、部门和单位,不仅有“小政府”,更有“大社会”。因此,公共管理课程的改革与整合,要形成与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结构,学科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具备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多变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其次,公共管理具有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公共管理人才在社会环境中专业技能较弱等缺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大量增加跨学科、前沿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并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进行强化训练,强调理论与技能的有机契合。
本学院在近两轮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主要从三个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其一,为了实现学科交融、专业渗透,必须加强课程建设,使课程结构朝综合化、整体性方向发展,同时也为了方便同学选课,本院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按不同的模板排列,比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为同学提供“拼盘式”的课程选择。其二,学院确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与专业特色选修课打通的课程模式,由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学分制”的真正内涵。其三,学院尽可能多地开课以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拓宽学生的视野,开设了一些1学分、16课时的课程,比如“行政领导与决策”、“中国管理思想史”、“中外文化比较研究”、“社会心理学”等等。老师在讲授这些课程的时候不求又细又全,但求给学生给知识的引导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形成厚实知识基础和宽阔的学术视野。此外,学院还开设了一系列知识拓展的讲座。正是通过多学科相融通的结构复合型和功能复合型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及时适应社会多样化的敏捷性需求,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胜任新工作的要求。
(2)转变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教学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培养学生的质量高低。因此,本次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转变教学模式。学院制定了《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若干意见》,并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员培训,使得改革在全院上下达到共识。该文件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提出了不同的明确要求。总的来说,教学改革涉及以下几方面:
1.从教学主体上看,师生互为主体,尤其强调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当今社会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其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本学院更新教学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知识输入为创新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学。对于教师来说,要求其课堂教学主要围绕课程的理论框架、逻辑体系、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展开,并清晰地对学生讲授,切忌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逻辑不清晰,概念不明确、原理不准确。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在此基础上,以每一章为单位,在教师讲授课程相关章节之前完成撰写500字的读书笔记;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师讲完一章后,依据本章节的内容,结合教师讲授,撰写500字学习心得。每位同学必须做预复习笔记,否则本课程得重修。预复习笔记的撰写情况纳入期末考核,占总分的20%。撰写预复习笔记的目的在于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概括与提炼的能力。
2.从教学方式上看,形式多样化,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单向灌输填鸭式、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专业人才的培养了。因此要培养实践型创新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突出教学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发现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课都必须拿出一部分课时用于课堂讨论,课堂讨论课时的多少取决于课程性质。一般来说,学科基础必修课的课堂讨论应有4课时,专业特色课为8课时,而专业特色选修课的课堂讨论时数应达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讨论课的形式可以是案例分析、调研交流,也可以是演讲或辩论等。讨论课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并锻炼学生的表达、演讲与创新能力。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也纳入期末考核,占总数的10%-20%。
3.从流程管理上看,程序规范,要求严格,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良好的教学质量是建立在有序、规范管理的基础之上的。学院十分重视课程论证工作,将从教学文件的准备到试卷归档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十七个环节,要求每位教师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比如,出试卷这一环节,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出一份好试卷并不容易。一份好的试卷不仅能够测试出学生课堂知识的掌握水平,而且要测试出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就把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与精神落实在试卷上来,改变过去“考前死记硬背、考后不留痕迹”的状况,将教学过程与目标考核有效地结合起来。为此,学院专门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如何出一份高质量、高水平的试卷,大家获益良多。此外,学院还通过听课,对教学质量定期分析评价,倾听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学日历、教学大纲的具体执行情况,为学院提供教学管理和改革方面的意见和建设,给学院领导教学改革决策提供依据。(3)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应用能力。
【关键词】实践美学;李泽厚
【中图分类号】G648.6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3-0016-02
《美学四讲》是李泽厚先生全面、系统地论述其美学思想的专著。在此书中,李泽厚先生从“自然的人化”观念出发,建立了一个机构严密、气魄恢弘的实践美学理论,开启了中国现代美学思潮中的“实践美学”热。
一、“自然人化”的提出及其内涵
《美学四讲》在上世纪80年代末才发表,但此前,李泽厚先生早已发表了许多关于实践美学理论的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有50年代的《论美感、美和艺术》、60年代的《美学三提议》、70年代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等。《美学四讲》主要通过“积淀”、“文化心理结构”、“建立新感性”等理论阐释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并建立了作者本人的文化本体论哲学思想,成为国内实践美学派的奠基人之一。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史手稿》是李泽厚先生“自然的人化”理论的主要资源。马克思认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李泽厚先生采用了其中“自然的人化”、“实践”等观点,提出用“自然的人化”说明美和美感的根源和本质,用实践的关联来界定美和美感。
那么什么是自然的人化?李泽厚先生把它分成两类:狭义的自然人化和广义的自然人化。狭义的自然人化是指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广义的自然人化指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历史尺度,指的是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李泽厚先生认为“自然的人化”不能仅仅从狭义上去理解,不能仅仅看作是经过劳动改造了的对象,而应该站在一种广阔的历史视野上来理解。狭义的“自然的人化”是广义的“自然人化”的基础(不一定是直接的基础),是使人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改变的根本原因。如人培养的花草等等,也确乎是美,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越要也越能欣赏狂风暴雨、沙漠绿洲等没有改造的自然,也越要能欣赏比如此处云南石林这样的杂论五章的奇特美景,人在欣赏这些表面上似乎与人抗争的感性自然形式中,得到一种高昂的美感愉快。在实践中,一方面,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对自然加以目的性的改造,使自然成为属人的字,这是外在的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人的生理感官也为实践所改造,脱离其动物性,而成为具有社会性的文化感官,这是内在的自然的人化。“前者(外在人化)使客体世界成为美的现实,后者(内在人化)使主体获得审美情感。前者就是美的本质,后者就是美感的本质”。
马克思从人的本质、人类整个发展异化中来讲自然的人化,从而提出“美的规律”,因此,李先生认为自然的人化涉及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与自然的历史关系。早在先前,李泽厚先生在《美学论集》中有这么一段话:
在自然美的问题上,我觉的得各派美学观暴露得最为鲜明。因为在这里,美的客观性与社会性似乎很难统一。……不是认为自然无美,美只是人类主观意识加上去的(朱光潜),便是认为自然美在其本身的自然条件,与人类无关(蔡仪)。我当时主要是企图说明这两条路作为哲学都行不通,只有认为自然美的本质仍然来自客观的社会生活、实践,才是正确的道路。(《美学论集》第167-168页)。
在《美学三提议》中,李泽厚先生也指出,自然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就在于它是人化的自然。实践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即实实在在的物质活动。那么李泽厚先生是否认为“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是同一个本质呢?在《美学旧作集》中,李泽厚先生说“马克思讲‘人化’并不是指赋予自然以人的主观意识,而是指人类的基本的客观实践活动,指通过改造自然赋予自然以社会的人的性质和意义,人化者,通过实践(改造自然)而非通过意识(欣赏自然)去‘化’也”。于是李泽厚先生用“人化”来说明有关欣赏等美感的问题。审美感受的形成、审美愉悦的发生正是“客观的自然形式美与实践主体的直觉结构或形式的相互合适、一致、协调”的结果。这样,在《美学四讲》之《美是什么》这一章节中,李泽厚给美下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定义:“就内容言,美是现实以自由形式对时间的肯定,就形式言,美是现实肯定实践的自由形式。”只有实践通过自由的活动使“真”主体化和“善”的对象化,产生了蕴含着对象的自由形式的“美”。
二、“积淀说”的提出
李先生在第二讲提出并论证了“自然的人化”后,在第四讲《艺术》中又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积淀说”。他用“积淀说”理论来阐释美感中理性与感性的二重性问题,认为“美感就是自然的人化,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具有功利性的。”那么应该怎么样来解释这着二重性呢?我们来看李泽厚先生自己的一段语言:
我一直认为要研究理性的东西只有表现在感性中,社会的东西怎么样表现在个体中,历史的东西怎么样表现在心理中。后来我造了“积淀”这个词,就是指社会的、理性的、历史的东西积累沉淀成了一个个体的、感性的直观的东西,它就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过程来实现的。
以此在李泽厚看来,美感的直觉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与大量文化生活给养的结果,是人类的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构。总结说就是人类的心理和感情就是历史的结果,是通过自然的人化而积淀的过程的结果。“我认为最早的审美感受并不是什么对具体‘艺术’作品感受,而是对形式规律的把握、对自然秩序的感受”(《美学四讲》第238页)。同样,积淀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积淀是指所有由理性化为感性、由社会化为个体,由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形成。它可以包括理性的内化(智力结构)、凝聚(意志结构)等等。而狭义的积淀是指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美学四讲》第317页)为了进一步解释“积淀”,李泽厚现在在《历史本体论》一书中,再解释道:我曾分“积淀”的广狭两义。广义的“积淀”指不同于动物又基于动物生理基础的整个人类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它包括“理性的内化”即作为认识功能的诸知性范畴、时空直观等;它包括“理性的凝聚”即人的行为,意志的感性现实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而下一的“积淀”则专指理性在感性中的沉入、渗透与融合,狭义的“积淀”即审美。
李泽厚还在《美学四讲》的第四讲中,从艺术的角度分别介绍了原始积淀、艺术积淀和生活积淀,并且以此解释艺术三个层面的来源――原始积淀产生形式,艺术积淀产生形象,生活积淀产生意味。在这章节中,李泽厚先生从艺术的角度,向我们演示了积从淀理论。“艺术品如何从使用、功利的人工制作向所谓纯艺术的审美过度,正是有关心理――情感本体的建构关键之一。”因此,“物质形体成为审美对象时,艺术品才现实地出现和存在”艺术作品的三种层次,积淀的三种不同性质、形态,又经常是交错重叠,彼此渗透而难以区分的。
李泽厚的积淀说同样也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他认为,积淀是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的。“积淀就是人性的历史生存,即人的自然性、生物性情感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渐被社会化、“人化”,审美心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李泽厚先生也说“原始积淀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只要从生产活动过程中获得。也就是在创立美的过程中获得……这种在直接的生产实践的活动基础上产生的同构对应,也就是‘原始积淀’”((《美学四讲》第239页)“作为美的艺术,正是透过形式的寻觅和创造而积淀着生命的力量、时代的激情,从而使此形式自身具有生命、力量和激情。这既是生活积淀”(《美学四讲》第317页)。
“积淀说”在李泽厚的整体实践美学思想中,还涉及情感本体的建立问题。分析狭义的积淀,我们可以把握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积淀的产生和发展。李泽厚先生说“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转化为人类性的东西”在这里,积淀说强调人性、文化心理结构也即心理本体包括情感本体不是先验的,而是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即文化心理结构是一种历史形成和文化的传承与积累的过程。“审美对象的历史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历史,是人类自己建立起来的心理―情感本体而世代相承的文化历史。”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是“自然的人化”,具体地说,应该是“内在自然的人化”的结果。
三、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的反响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有四大流派的美学,以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朱光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派。李泽厚选择了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作为哲学基础,也比较注意审美、艺术、美的具体特征的研究,所以很快成为美学界的主导。但是随着人类本体论观点的提出,更多的美学家开始提倡“后实践美学”、“超越实践美学”,开始对李泽厚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加以否定甚至批判。如汪济生认为李泽厚的实践是错误与紊乱的“逻辑起点”及其后来的连锁反应,也有人认为由于实践论美学对自然美的理解上所存在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实践”和“自然的人化”这一命题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等实践,这些都遭到后来生态美学的否定。自然与人的对立只能是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次要的方面。另一方面,自然与人的和谐的一面应该是主要的,否则就不会有人的诞生、生存和繁衍不息。
此外,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李泽厚为代表是实践美学给美学留下的贡献及其社会意义。我们应该看到李泽厚先生提出的“自然的人化”、“积淀说”、“新感性”等概念和命题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所起的作用。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把握实践美学作为一种学术理论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也引发我们对历史的回顾。就本人而言,本人认为,李泽厚对美学的研究是对中国美学有很大启发的,他所提出的新概念都源于现实生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并力图关注人类,为人类整体寻找幸福。
【参考文献】
1、李泽厚著,《美学四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1
2、李泽厚著,《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
3、张玉能等著,《新实践美学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