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绿色设计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源稀缺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很多促进节能减排的措施,鼓励国民形成节约能源的意识。对于企业来说,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逐步“绿色化”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而对于企业来说,构筑核心竞争力和降低生产经营成本通常是它们最为关心的两个问题。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绿色”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上述目标?记者走访了企业信息化专家、唐桥科技总裁张健清。
一般的观念认为,绿色IT就是选购更节能高效的设备,对数据中心进行虚拟化等,而这些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往往要求CIO更加关注投资回报率。这个时候CIO就需要跳出传统思维,重新审视绿色IT的内涵。
绿色IT的概念,通常是指采用虚拟化、刀片等高端技术,使服务器、存储等大型IT设备的能源消耗降低,使有害物质排放量减少。张健清认为,这只是绿色IT概念的一部分,不是全部。企业要真正推行绿色IT的理念,就应该拓宽对绿色IT的理解,从更广的范围入手,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包括管理手段和软件层面的手段,来推动企业的绿色化进程。
张健清认为,企业要推行“大绿色”的理念,应该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能为企业降低成本,二是能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成本包括很多方面,差旅费用是其中很大一块。从碳排放量上看:一个15人的团队从北京飞往上海参加培训,全程将排放2.25吨二氧化碳,此外至少需要支出1.8万元的差旅费。如果一个季度一场培训,全年将排放近10吨的二氧化碳,并增加约7万元的支出。而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削减掉。
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信息化并不能为企业解决所有问题。每个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信息化不能强加给企业。企业应该从业务的具体需求和特点来考虑信息化建设问题。只有根植于业务层面的信息化,才能帮助企业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科学规划
人居环境的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发展的必然途径,对最重要的城市构成要素――建筑来说,由传统高消耗型建造模式转向集约高效的绿色节约型发展模式,即发展绿色建筑是提高中国社会发展效率与节约城市建设、运行成本、针对社会转变选择的必由之路,也是后工业时代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绿色建筑是现代社会建设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及循环经济的重要的存在基础和影响要素,它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安全与功能稳定的组织结构,参与着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效率变化,并起到提高生态人居系统健康质量的作用。
绿色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作为城市的核心构成要素,它涉及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核心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它涉及科学的规划理念与方法的改变,绿色建筑规划的前提是基于相关的科学的规划方法――生态规划;它涉及新的涉及逻辑与方法,绿色建筑设计在常规的设计内容之前需完成绿色建筑的生态策略设计;它涉及各类生态技术、绿色建筑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但绿色建筑并不是技术堆砌的建筑;它还涉及绿色建筑的评估,运营管理及经济性。
规划、设计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经济竞争压力往往导致以牺牲环境与资源为代价追求短视的利益与效益,所以不能恪守严谨的科学规范对未来负责,不能履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与义务。中国的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城市现状存在背景是推动绿色建筑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所在
如人居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问题,城市生态系统安全问题,健康的生态人居环境问题、资源浪费与效率低下问题、城市功能定位与布局问题、城市无序扩张与蔓延问题、城市建设成本与质量问题、城市土地利用板结问题、城市绿地系统功能与生态效益问题、历史人文资源保护问题。
规划技术落后的问题
由于在中国城乡规划发展中长期以来缺少科学指导,加上高速成长性的城市化进程,生态系统退化与生态破损成为城市化高速发展的生态安全后遗症,这是人类社会必须承担的生态代价与补偿责任。面对这些问题,原有的规划技术体系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着很大的目标差异,也存在着不小的能力差距与面对现实的滞后问题,这是阻碍绿色建筑推广与落实的基础性问题。
绿色建筑恰恰是人类社会主动觉醒,修正人类从工业社会文明所形成的人与自然竞争、对抗的意识、转向后工业社会文明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天人合一原则的重要行为方式和理念认知。
生态观念的误用
在日常生活中,常会看到生态观念的误用问题。比如认为生态状态的好坏就是绿地的多少,实际上绿地只是环境因素之一,但环境不仅限于绿地,不能单以绿地指标来衡量,它还包括水域及其它生物资源。我们通常把水景作为良好生态景观的标志,但河流整治后的砌衬却隔绝了水系与周边环境的沟通,稍好的情况是将堤岸砌筑成梯级,动物可跳跃跨过,同时形成生物空间。再如,城市道路建设经常阻断周边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应设置动物跨越通道。
科学规划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建筑存在于城市之中,没有科学的城市规划,绿色建筑就失去了存在的外在条件。城市现状问题在前面已说明,而在以往的城市规划中,城市生态研究仅仅作为规划编制中的过程参考,缺少在不同尺度上对城市生态安全系统、生态系统容量能力、生态承载的分析作为编制规划的科学量化依据,也由于人为活动趋利的共性趋同作用,使得城市从中心区到副中心区的板结扩散,将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肢解得肢离破碎,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组织系统结构致密且高密度的聚集,同时也使城市边缘的城镇体系趋向于仿效中心城区的高密度建设模式。城市规划多从土地及空间资源配置出发、注重城市功能及交通优先,这种规划多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较难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一个又一个失控的摊大饼式城市规划不断出现,作为城市区内和城市边缘系统自然生态优化资源的湿地、河岸、湖泊、水库、林地、古寺庙周边以及森林山地成为商业建设项目抢占目标,随之进行破坏性建设,成为绿色建筑实施的根本障碍。
绿色建筑的重要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小限度地破坏环境。在城里人想出城,城外人想进城的当代居住消费欲望的驱动下,对于自然资源的消费对城市系统周边生态功能维护、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生态保护与调控都产生了极其不利的负面作用。因此,科学的规划成为绿色建筑的前提与依据。
绿色建筑是现代生态城市、节约型城市、循环经济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和存在要件。它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功能、组织、结构的稳定,对提高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变化效率和人居系统健康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高效存在与服务功能的稳定性是发展绿色建筑的基础,也是绿色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建筑与生态规划之间联系密切,互为依存。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生态规划作为科学的核心指导原则与保障的前提依据。在城市中绿色建筑不是一个人类对抗自然力而建造的人居孤岛,绿色建筑是人类寻求与自然亲密和谐、共存共生的乐园。绿色建筑离开生态规划既失去自身的环境依据,也失去了参照的系统依据。
绿色建筑是生态规划在城市中实施的重要载体。绿色建筑的存在与发展不仅需要绿色建筑技术为条件,绿色环保新材料为方法,还需要应用生态规划作为指导各项规划编制、政策法规完善、编制绿色建筑标准的核心依据。这才能够使绿色建筑推广拥有保障的综合环境与条件。
绿色建筑规划涉及的阶段包括:城市规划阶段和场地规划阶段。在城市规划阶段的生态规划为绿色建筑的选址、规模容量提供依据,并随着城市规划的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不断深入,具体落实到绿色建筑的场地。绿色建筑的场地规划是在城市规划的指标控制下进行生态设计,是单栋绿色建筑的设计前提。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文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李路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M.绿色建筑.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关键词:青岛;蓝色硅谷;绿色市政;低冲击开发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2011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以青岛为龙头,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赋予青岛国家蓝色崛起的历史使命。为落实国家蓝色经济战略,提升青岛城市竞争力,青岛市提出“蓝色硅谷”战略部署,旨在增强青岛海洋科技的核心地位,提升半岛蓝色经济区水平,引领全国海洋科技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青岛市未来发展转型的战略支点和突破口。蓝色硅谷核心区所在地温泉镇—鳌山卫镇地处胶东半岛东南部海岸,南部紧邻青岛崂山区,西连即墨市中心,东临鳌山湾。
目前,海洋科研国家实验室、山东大学等海洋科研和教育机构即将进驻,初步形成了海洋科研项目集聚的优势。未来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建设将坚持“蓝色文明”的发展理念,以蓝天、蓝海为依托,以海洋科技、滨海旅游为主体,建设自然环境、人文科技、社会经济和谐共融的蓝色新城,展现青岛滨海城市魅力。
但是,蓝色硅谷核心区地处青岛市主城区,供水、供热等重大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存在较大制约。首先,蓝色硅谷核心区可利用水资源缺乏,本地水资源承载力低,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其次,核心区现状没有集中供热设施,且离主城区较远难以共享现有热源。
鉴于此,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提出采用“绿色市政”工程规划理念,最大可能解决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基础设施保障问题,提升蓝色硅谷的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水平,把蓝色硅谷核心区打造成为生态环境优美的滨海新城。
2.“绿色市政”的内涵
市政工程,是指城市建设中的给水、排水、供电、供热、燃气、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所谓“绿色市政”[1],是通过采用市政新技术,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构建创新型、环保型、知识型的现代化绿色市政设施体系,实现市政设施低碳化布局,同步实现市政设施的数字化管理,保障城市安全。
从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市政工程规划实践来看,规划中“绿色市政”理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再生水利用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减轻水体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再生水可回用于地下水回灌、道路和绿地浇洒、洗车、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蓝色硅谷核心区水资源缺乏,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紧张、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的有利条件。
(2)可再生能源利用
利用青岛市在太阳能、风能、浅层地热能、海洋能利用等方面的优势,在蓝色硅谷核心区推广海洋能、风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将分布式能源站、风电和电网有效融合,实现供热网络、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站的互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低冲击开发模式
低冲击开发模式是通过有效的水文设计,在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发挥的前提下,综合采用入渗、过滤、蒸发和蓄流等方式减少径流排水量,使得城市开发后的水文特性与开发前尽量保持一致,将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对建设“绿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蓝色硅谷的“绿色市政”规划
3.1能源供应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
青岛市是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同时,城市节能指标、能耗总量指标、污染物排放等各类指标要求,使青岛面临能源与环境双重压力。青岛城市发展,必须适时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
3.1.1海水源热泵
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青岛今后不再增加新的热电联产热源点;根据热负荷发展情况,在集中供热空白区域新建集中供热锅炉房;在新建商业区、办公区等冷热负荷稳定的区域发展燃气分布式能源供热,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新建多处海水源、污水源或地源热泵供热站。
所谓海水源热泵,是一种以海水为换热源而设计和配置的热泵冷暖系统及装置,是热泵装置的一种不同的配置形式,只是所选择利用的换热源的不同。目前国内最大的海水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港中旅能源站项目已落户蓝色硅谷核心区,该项目采用水源热泵解决夏季制冷、冬季采暖,从而减去了为住宅取热的锅炉或城市商品蒸汽,减少了小区供热设备投资,减少了小区供热机房面积。不仅改善空气质量,美化环境,同时为规划区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集中供热、供冷提供了样板并奠定了基础。水源热泵由电力驱动,由于其发热效率为电力消耗的4倍。
蓝色硅谷核心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高标准的环境保护要求,不适宜发展燃煤热电联产供热,应以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综合考虑,蓝色硅谷核心区采用海水源热泵技术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进行供热。
根据规划用地布局、规模及能源站分布特点,规划把蓝色硅谷核心区分为九个供热分区,采用不同的供热形式。靠近海边区域以设置海水源热源站为主,共设置7个海水源热泵站,供热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远离海边区域采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供热,规划两座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考虑到供热可靠性,规划建议不同片区主干管网联网。
3.1.2风电
蓝色硅谷核心区地处鳌山湾畔,风能资源相对较丰富,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值较高,约100~150瓦/平方米;平均风速较大,年平均风速值约4~5米/秒,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风能资源比较丰富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春季的3~5月,其次为2月、6月和11月;风能资源相对较低的时间段出现在夏秋季的8~9月。
蓝色硅谷核心区内现状已建成有华威风电场,装机容量约1.6万千瓦。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保留了现状华威风电场,仍采用35千伏电压等级上网。
3.2水资源系统——再生水利用
蓝色硅谷作为海洋高端创新研究人才集聚区、人口密集的可持续发展新城区,对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区内水资源承载力低,可利用地表水有限,需要由区外提供大部分水源,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保障蓝色硅谷核心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再生水集中回用是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外部供水依赖程度的重要手段。
蓝色硅谷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为再生水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再生水的利用具有良好的条件。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采用分质供水模式,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建用水由自来水厂供给,道路和绿地浇洒、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市政杂用水由再生水厂供给。再生水利用量约占城市总用水量30%,大大缓解了蓝色硅谷核心区的供水需求压力。
3.3低冲击开发模式的应用
3.3.1低冲击开发控制
蓝色硅谷核心区的开发建设,必然对当地自然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传统的城市开发方法无法缓解这种压力,反而会使其加剧,大大增加城区的洪涝风险、破坏水体质量。
因此,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采用低冲击开发模式。该区域现状综合径流系数为0.45,规划控制开发建设后综合径流系数尽量接近现状值。按常规开发模式,核心区开发后综合径流系数为0.7。考虑到目标可达性,限定核心区各用地类别使用低冲击开发模式的比例,促进核心区内综合径流系数接近0.45的目标值,具体见表1。
表1 低冲击开发主要控制指标
3.3.2雨水利用
在低冲击开发理念指导下,蓝色硅谷核心区应实现非汛期雨水不进行外排,全部在区内消纳利用,汛期雨水量超过区内消纳能力时通过排水设施进行有效外排。在保障雨水排除安全的基础上,进行雨水资源化利用;雨水分散收集并就近利用,多余径流可为区内景观水体补水;优先考虑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其次考虑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绿地及道路径流雨水的收集利用。
雨水采用雨污分流管网收集,结合城市设计,建立屋面-路面、绿地-景观河渠-区域河道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分散利用后的多余雨水直接进入水体,作为生态补水,用于景观及绿化用水等。适宜在蓝色硅谷核心区应用的雨水利用技术主要包括:
①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可分为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和建筑群集中式系统,由雨水汇集区、输水管系、截污装置、储存、净化和配水等几部分组成,有时可将渗透设施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使超过储存容量的部分溢流雨水渗透至土壤。
②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绿地既是一种汇水面,又是一种雨水的收集和截污措施,甚至还是一种雨水的利用单元。城市绿地雨水收集利用的主要方式是雨水的渗透蓄积和截留储存利用,例如下凹绿地等。
③路(地)面雨水收集利用。路(地)面雨水渗透补充地下水,不仅可以补充日益匮乏的地下水资源、阻止或减缓地面下沉、提高地下水位,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流部分雨水减少城市雨水管道和泵站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并可避免暴雨时洪涝灾害的发生。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建议尽量减少硬化地面,采用环保透水路面提高地面透水率。
4.结语
“绿色市政”工程规划是资源紧约束条件下的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是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打造“蓝色科技硅谷”、“生态宜居新城”的重要路径。
(感谢《青岛蓝色硅谷核心区总体规划》项目组所有成员)
参考文献
1.洪昌富、高均海等.北川新县城“绿色市政”规划技术方法与实践,[J].2011增刊
[关键词]节能;可再生;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S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49-01
前言
随着冰川融化、气候变暖等自然现象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到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对人类社会将造成怎样的危机。建筑产业作为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罪魁祸首,必须对其实施改革。绿色建筑就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就是减少建筑耗能,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必然性做简要讨论。
1 绿色建筑的含义及设计策略
1.1 绿色建筑的含义
自然与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无法言喻的,它是人类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污染,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的诸多生产活动中,建筑活动是对生态环境和能源消耗影响最大的,因此对建筑的改革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是一种社会需求,是阻止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的手段。所谓绿色建筑,就是指在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物最终投用的整个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的开发与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建筑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绿色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是具有耗能低、污染小、寿命长、并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诸如太阳光、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绿色植物遮阳、雨水等。
1.2 绿色建筑设计的总策略
房地产建筑行业是我们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与此同时,也是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污染量排放最大的产业。绿色建筑设计是要针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绿色建筑上常采用设计有:种植屋面、自然通风及采光井、自洁净玻璃、自然通风烟囱、太阳能夜景照明、中空双玻玻璃幕墙、铝合金断热内开窗、地下室太阳光采光、轻质保温墙体等,其核心的设计理念就是,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人类、社会与经济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3 绿色建筑材料的使用
在建筑施工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管材等的生产过程会发生很多能源损耗和环境污染,多数建材都会对环境和人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例如:混凝土会散发氡气、人造板材有大量甲醛挥发等。在目前的房地产建筑中,多数仍然是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水泥恰恰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建筑材料之一,而且钢筋混凝土结构拆除后还会留下很多难以处理的废弃物。因此,绿色设计理念下,要选用可再生、循环利用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1.4 绿色遮阳设计
建筑物的遮阳设计有很多种:窗户外遮阳、窗户内遮阳、中空玻璃夹百叶遮阳、利用植物、建筑物之间相互遮挡遮阳、利用透光材料白遮阳等等。遮阳设计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善建筑物的热工性。选择合理的遮阳方式,有利于加强建筑表面对外部气候资源的利用,为室内提供良好的气温环境。
1.5 水资源的回用
选用节水器具,采用雨污水处理系统来处理回用全部建筑污水和雨水,如冲厕、绿化浇灌、景观水池用水、清洁道路和夏季中庭玻璃天窗的水幕降温等。
1.6 开发利用节能系统
受气候、地区的差异性影响,建筑耗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要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特点来选择不同天然能源的利用方式,以构建科学、适宜的节能系统。例如:寒冷的北方,冬季采暖所消耗的能源巨大,耗能排放的二氧化碳又严重的污染了环境,这种状况下就需要加强墙体的保温设计,同时开发新的绿色能源,减少碳的排放。炎热的南方,夏季降暑所消耗的能源也是非常大,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要加强隔热、遮阳、自然通风设计,以降低对电能的损耗。使用清洁能源,是绿色建筑下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目前被开发利用的自然节能系统有:太阳能热水器系统、太阳能制热和制冷系统、家庭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除太阳能外,风能、生物能、地热能也会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节能系统中。总之,对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是建筑绿色化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2 绿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建筑的中心思想是节约资源、减少能耗,虽然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相对滞后,节能技术与节能建材发展的还不成熟,绿色建筑配套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但是,由于绿色建筑遵循的观念是可持续发展,重在强调建筑行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绿色建筑必将是新世纪建筑的发展主旋律。
绿色建筑是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不断濒临失衡的危险现状所寻求的理智战略,它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为了重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平衡,促进人类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高,体现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绿色建筑必将成为新世纪建筑的主题,绿色建筑将占领建筑产业的整个舞台,虽然现存状况下,绿色建筑还没有深入人心,实施与发展还存在诸多的困难与阻碍,但随着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全球化战略,绿色建筑终将被人们认可,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促进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绿色建筑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郝靖欣,张希晨,持续发展与绿色建筑[J],时代建筑,1999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505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江亿,中国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途经分析[J],新建筑,2008
[4]田蕾,建筑环境性能综合评价体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1.1设计绿色的化工机械
化工机械的绿色设计,即化工机械的生态化设计,是一种面向环境的科学化的设计,是对能源进行高效的利用,同时力求实现与环境发展相互协调的目的。化工机械的设计过程中,注重考虑化工机械的环境性能和整个生命周期,作为设计生产的原则。其中绿色科学的设计化工机械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主要是:环境协调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和最佳综合效益原则。化工机械的设计应注重按照这三点原则,实现化工机械的绿色型设计。
1.2化工机械应用绿色设计
化工机械的生产设计中所遵循的三点原则即:环境协调性原则、技术先进性原则和最佳综合效益原则,是保障和实现绿色技术的规则。其中主要包括:机械的可回收设计、选择环保型材料、化工机械的可拆卸设计、废弃物品的再利用和资源和的处理方案、评价化工机械的生命周期等等。是生产设计绿色机械中的主要内容。
①选择环保材料:环保材料主要选择一些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包括生物易降解材料、天然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和废弃后污染较小的材料。
②化工机械回收设计:化工机械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合理的对化工机械进行回收和相关的设计时去的效益的重要措施。当前我国的化工企业中化工机械的回收方法多为手工分解的方法,虽然回收率较高,但却对环境造成了相应的影响。回收的办法要注重达到材料的最大的利用率,回收过程减少多环境的影响,可以使用机械额回收方法。
③机械拆卸设计:化工机械的拆卸设计是使机械在处于设计阶段的时候,同时具有很好的拆卸性,遵循的原则有:考虑化工机械的拆卸和回收,在保证其功能完整的条件下,要尽可能的简单设计,减少在拆卸时的难度;减少材料的种类,多使用兼容性高的材料;遵循拆卸原则进行具体的设计;对于功能和结构相似的材料要注重标准和通用化。
④化工机械的生命周期:化工机械的提出是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评价化工机械绿色设计的方法和体系。其中包括产品的可回收设计、选择环保材料、废弃物再生、拆卸设计等内容,要保证在化工机械的生命周期内保持最佳的环境等条件。
2、化工机械的可持续发展
2.1化工机械的先进制造过程
化工机械的生产制作中,最要注意的是“绿”即绿色,是环保的理念,即化工机械从产品设计、生产、包装、运输到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要控制到最小。第二个“省”即节省,是节约节俭的意思,化学机械的生产一定要注重节俭的原则,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讲究成本,注重节省,但同时要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
2.2化工机械的先进制作方法
化工机械的生产要注重以下几点:
①数字化,这是信息工业化的核心,而信息化的核心优势是数字化,是采取先进的技术制作生产的核心。
②自动化,即减少人员的劳动,用机械化的设备取代人类的劳动,完成人类无法用手完成的劳动。我国逐渐从一般的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修复等先进的水平的阶段。
③集成化,即集合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于一体,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的融合。
④网络化,是数字技术和通信技术之间的融合,是将制造业推向全球的条件,能够使制造业走向整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
⑤智能化,是在制作的过程中处理大量的信息,自动的进行修复和诊断,能够自主处理不完整的信息,具有自行组织的能力。
3、化工机械工业的绿色包装部件
绿色包装是一种环保的包装理念,是一种理想化的包装,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完整的定义和标准。但是却直接影响了国际的贸易,绿色包装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一项新的非关税壁垒。绿色的包装主要包括:在保证包装完整的前提下,使用较少的材料,包装要保证无毒无污染,不影响生态环境,保证可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