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文化的意义

城市文化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文化的意义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广场;戏曲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河南是戏曲大省,在广场音乐文化活动中,戏曲表演是郑州百姓最喜闻乐见且参与度极高的一种。作为一种综合艺术表现形式,戏曲融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多种表演方式,在内容上则贯穿古今,超越地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质朴的保存方式,也是沟通城乡文化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当今,广场戏曲表演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他们的文化愿望,再现其共同的精神家园,缓解他们离乡的诸多焦虑,沟通他们与城市原著居民的关系与情感,同时也为新的城市文化的养成提供土壤,带来养分。

一、广场戏曲乐团的发展与现状

郑州的广场戏曲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发性的戏曲教唱、戏曲排练、戏曲表演以及一些专业或非专业戏曲演出团体的表演等,涉及的剧种包括豫剧、京剧、曲剧、越调等河南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表演团体或个人相对固定,而受众则流动性较强。这些戏曲表演团体或个人通常利用周末或业余休息时间进行表演。从受众目的角度讲,广场戏曲表演与专业团体的演出不同,专业戏曲演出团体的演出目的是娱乐受众,而广场戏曲演出是在娱乐受众的基础上,更多的表现为演员的自我娱乐。比如,在郑州碧沙公园,每周末下午2点到6点,就会有自发的戏曲表演。表演有两大类,一类为业余票友表演式,三五票友,或拉活唱,自娱自乐,围观人群的喝彩都是对他们的认可;另一类则为组织的较为系统完备的业余演出团体,团体中的演员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且定期排练,演出与排练在同一地点完成,其排练过程通常也会有群众围观,并能够排演具有一定水准的折子戏,具有一定的民间戏班性质,但不以此维持生计。在该公园最著名且演出水准最高的叫碧沙乐团。该乐团组建于2001年,因在碧沙岗公园进行戏曲活动而起名。该团在册演员共有100余人,其中大多数都是退休的业余戏曲爱好者或演奏者,此外,还有一部分曾经是专业戏曲剧团的演员,退休后加入该团。团长许松鹤兼任指挥,上世纪九十年代徐松鹤曾在文化官和群众艺术馆担任二胡演员,退休后闲来无事,就领着小孙子到碧沙岗公园玩,慢慢的和许多退休在家又懂点乐器的人认识起来,大家都有心要组建一个小团体,把自己多年的爱好继续下去,就这样碧沙乐团被许团长组织起来了。在2001年刚刚组建时,还是一个不到十人的小乐团,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碧沙乐团逐渐壮大,目前,在业余民间剧团中,该剧团在郑州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关于碧沙乐团的排演,通常为固定地点,自由组织。碧沙乐团的排演地点在碧沙岗公园中一组规模较大的松树林中。平时的排练,团员们都集合在大松树下,每个人都专注着自己的“工作”,或拉或唱,神情专注,相互取长补短,在排演中能够体会他们身上的对于戏曲活动的热衷。碧沙乐团活动时间都是在每周末下午,团员自发到场,没有特定的时间,有时间就来,有事了就可以走,不需要向团长汇报。在排演过程中,都专设群众剧目表演,对于第一次来参与人,只是想试试场,团长都非常热情的答应,并帮忙指挥。也就是因为这样,参与的人越来越多,人气不断提升。到了每天下午4点多钟,乐团就已经被前来观看剧目的观众们堵的“水泄不通”,现场的热情可以使人真切的感受到河南为什么叫戏曲大省。参与表演的演员大多数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可是个个精神饱满。家喻户晓的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演唱者是70岁高龄,穿着朴素的秦奶奶,唱起豫剧来精神焕发的,像是18岁的小姑娘一般激情,眉眼中带的笑意一点也不输给专业演员;《白毛女》中扎红绳的选段,一位78岁的老伯伯和60多岁的阿姨两人手里拿着红绳,一唱一和,表演的栩栩如生……这些参与者是带着情感在演唱,带着深深地记忆来诉说年轻时的骄傲,那是一个跨时代的记忆。

碧沙乐团的运营模式为自发自给。剧团的费用都是观众和演员自发捐助的,有的观众甚至会送来吃的、喝来犒劳团员们的演出。碧沙乐团有刻着自己乐团名字的黑皮椅子,有两个音响喇叭,还有公园给赞助的装道具的铁皮大箱子,为了方便运输还装了四个轮子,碧沙岗公园也非常支持他们的活动,他们也经常为碧沙岗的公益活动做演出。从演出曲目上看,碧沙乐团目前的剧目以《朝阳沟》等现代豫剧的唱段为主,也包括一些豫剧的传统经典唱段,如《花木兰》选段,《穆桂英挂帅》选段,间或有少量其他河南地方戏选段,如《小仓娃》《陈三两爬堂》等。

二、广场戏曲文化的内容呈现与根源

戏曲剧团在广场文化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其原因在于戏曲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综合体。从根源上讲,与其他民歌、说唱等民间艺术形式不同,戏曲的文化发生依据是城市发展的文化学产物。按照柏拉图艺术来源与模仿的学说,戏曲所模仿的正是人的群体化社会生活,与其他单纯艺术形式不同,如民歌反映的可能是人瞬时的一个情感过程,绘画可能反映的是人瞬时的认识过程等,作为综合艺术的戏曲则反映出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认识过程、生活过程与历史过程。城市的出现是人的社会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而戏曲则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戏曲是与人的城市化生活最贴近的艺术形式。与电影不同,虽然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讲,电影是高于戏曲的,但由于电影是机械复制的产物,因而无法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而戏曲因其特殊的程式化手段,其综合凝练的表达方式,可以为人提供模仿的范本,因而,在城市大众文化活动中,其价值与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当然,从以碧沙乐团为代表的城市大众文化活动中,除了戏曲表演外,也间或有西洋乐器与音乐的加入,一方面是与参与者或表现者的文化起点与能力相关,另一方面则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包容性特征。广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并不是专业演员,只是因为爱好走在一起,其聚合的原则是快乐。但同时他们又是最朴实的热爱戏曲的一群人。

从碧沙乐团的演出曲目来考量,发现其中创作的成分不足,且表演曲目或剧目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如现代豫剧《朝阳沟》就是他们最经典与核心的表演剧目,究其原因,一方面与他们的社会文化经历相关,他们并非是专业表演者,同时,作为从中走出的一代,他们曾经历过上山下乡的巨大的社会运动,经历过贫困与苦难,其在思想上则被群化的理想所包裹,这些刻板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创作情感需求与精神表现愿望被封存,其在个性与个体表达上的创作愿望就必然被压抑,因而他们更乐于将以往的群体化的记忆与时代的烙印以表演那个时代的戏曲作品的方式呈现出来,作为他们个体历史的回忆性表达。当类似《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亲家母你坐下》等选段被唱出时,必然会激发出曾经有过同样生活经历或被这种生活经历教化过的人群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认同。唤醒他们沉淀已久的生命体验,打开了他们的潜意识之门。这些演出活动的参与者多半是一些退休工人,退伍干部等中老年人,他们对于戏曲有着很深刻的感情,这是他们年轻时的文化记忆,当他们退休在家闲来无事时,是广场戏曲文化活动让他们找到了自己位置,让他们重温了自己年轻时代的浪漫情怀。这仿佛是为他们找了一片栖身之所,让这些本来要结束“拼搏”的人,又一次发现了重获年轻的“通行证”。广场戏曲文化表演也因此成为受众群体怀旧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广场戏曲文化的意义呈现与价值

民俗学家钟敬文说:“它(民间的戏剧)的演员,仍然是些临时杂凑起来的‘寻常百姓’,看不到怎样高度的专门化。剧本是大家最习熟的和曾经的故事。观众差不多是全村落或小市镇的民众。他们(民众)往往不仅是冷静的旁观者,而且是和演员乃至剧中的气氛融成一片的人……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理解它和民众生活及其文化的关系,去认识它所承担的社会的作用,去探明它在戏剧演进史中所表现的真实形态。”戏曲所能表现的艺术臆想太多太多,也是最能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对民间戏曲剧团的参与者而言,戏曲所代表的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休闲活动,而是同、地缘文化相渗透,早已成为融入他们记忆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民族与地域情感体验方式。每到周末下午,当许多观众聚集在碧沙岗公园参与和体验戏曲文化的熏陶,如山的人群与高涨的气氛,其受众的影响力与自发性,应该就是广场戏曲文化的最大认同。

当下,中国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到信息化社会、封闭社会到开放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中,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的巨大变革,打破了受众原本熟悉的事物与环境,面对多变的新世界,受众心理上的不确定性与对社会环境理解的认同与抗拒的矛盾心态,尤其是当下高速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不同地域文化与生活背景差异人群的聚合,使得对于城市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群与社会中下层人群的孤独与寂寞感的凸显,都需要一种排解的渠道和抚慰的方式。娱乐大众,为寻常百姓家的闲暇时间加入更多、更丰富的艺术元素,也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感受由戏曲带来的愉悦和美感,作为社会文化发展中的一种正能量,正是类似碧沙乐团这样的广场戏曲文化社团所带给我们的。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2篇

一、城市文化与城市体育的定义

城市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自由一些子系统组成,如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体育则包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内容;学校体育则包含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子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体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城市文化微观层面上看是包罗万象,在文化角度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的人类发展方面来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表现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体育曾只是少数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一种取乐、开心、玩耍的工具,表现为城市文化中的贵族阶级消遣文化。但环顾现代城市,体育文化已发展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一家人去划船”、“成群朋友去登山”等已是普通市民们的平常之事。现代城市体育文化表现出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

城市的现代化除物质文明的发达外,另外还表现在它的高度开放性、信息灵通性和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文化这些现代特性,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是生活观念新潮化、文化氛围时尚化。他们开始在日常的信息表中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开始关注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甚至高谈阔论假球、黑哨、兴奋剂。体育文化已走进千家万户,贴近你我生活。城市体育文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除了上述的物质、意识基础外,现实基础造就这一结果也很显然。

三、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新观点、新趋势。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的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文化产业是指第三产业中为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产业,主要包括知识产业、信息产业、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体育文化产业等。发展文化产业是把文化价值转变成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并还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当今世界,发展各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存的精神支柱,是少有的不易受经济波动影响的产业之一,甚至在世界出现区域性经济萧条、经济大气候恶化的情况下,仍能逆势而进,强劲地发展。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的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济平均递增仅为0.43%,而体育文化产业却以3.25%的速度增长,体育文化产业排国内十大产业的第六位。体育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能直接为城市经济创造巨大的效益,而且能发生连锁反应,强劲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乃至“无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体育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还可以扩大内需、增加城市的就业机会,如1995年美国的体育文化产业直接提供了230万份就业机会。因此,体育文化产业对优化城市经济结构、改善经济发展质量、促进城市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多方面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文化软实力;常熟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 1)04-0173-05 收稿日期:2010-11-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随着文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日益突出,许多城市都纷纷制定和提出自己的文化发展目标,力图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而只有根据城市自身特点来确定文化发展战略,才能使文化的战略地位在城市发展中得到科学定位和具体落实。承继和弘扬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遗产,确立文化发展在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中的优先地位,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城市的转型升级,构建特色化、生态化、现代化、国际化的区域文化。

一、历史文化遗产对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软实力”(softpower)的概念由约瑟夫・奈最早于1990年提出,其原意主要是针对国际关系中的国家竞争力。此后,该概念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其子概念,“文化软实力”多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知识理论、意识形态、价值体系、文化传统等所形成的引领力、凝聚力、同化力、传导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运用于现代城市的发展之中,则进一步产生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总体来说,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基本构成部分。硬实力主要指向基本资源、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支配性方面;软实力主要指向文化产业、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建设性方面。而“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自有的所有文化资源所蕴含的文化创生力量,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凝聚力、感召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体现一个城市由内到外、由过去到现在乃至未来的传承力和生命力,主要由包括城市景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等元素的物质文化,文化法规、机制体制、战略规划等元素的制度文化,以及市民素质、民风民俗、城市精神等元素的精神文化构成,其根本指向是支撑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力量。有学者甚至把城市文化软实力看做城市经济实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函数,具体表述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其本质就是依靠特定的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从而实现文化价值与效益的最大化。

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和提升城市的个性与精神,凝炼城市的内在气质和文化蕴含,促进人文城市的构建,进而增强其吸引力和感召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综合竞争力。由此,应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城市发展的战略高度,纳入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评估体系。而文化资源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首先要使之牢牢根植于养育它的现实文化土壤。其中,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所具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特定的文化意蕴和文化价值,见证和沉淀了城市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凝聚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内涵,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还能够借助文化传播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参照。由此观之,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软实力构成要素,对于进一步增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而又特殊的意义。具体而言:

(1)历史文化遗产是“过往时空的提示物”,折射出的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足迹,是其文化底蕴的稀世物证和重要载体,并在不断的积累中彰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和个性。它告诉人们只能在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交会中认识和把握自我,从而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真切的人文关怀。(2)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表意象征,在其精神内涵上,反映着一定区域内共同生活的人们长期形成的文化观念、行为规范、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它作为连接不同历史阶段的物质和精神纽带,是打开人类创造自身历史之门的文化密码,具有重要的文化资源价值。由此,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培育人们厚重的历史责任感,使之积极地关注城市的进步和发展。(3)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历史的依恋和移情也不断充实着现代人的精神空间。“人是悬挂于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文化动物”,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让后人了解先民的生活习俗,也了解他们的奋斗历程,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作用,可以增强市民的内聚力,积极培育现代城市精神。(4)历史文化遗产可以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是稀缺的、不可再生的经济和社会资本。在现代社会,文化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而历史文化遗产在塑造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文化生产力还表现在文化产业在当代经济结构中对传统产业的重组和带动作用,成为反映城市经济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历史文化遗产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总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复生的文化资本、精神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一个城市共有的信仰和象征,维系着城市的核心情感和价值。积极保护和发掘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对昔日文化的怀念,更是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延续城市文化甚至生活本身,使世代人们都能触摸到传统文化“不能消失的未来心跳”。

二、常熟的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既是由该地区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也是该地区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5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先民就已经在这里聚居生息。悠久的历史铸就了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由此构成常熟这座文化名城在当展的重要背景和人文条件。常熟境内现有多处原始文化遗址,如距今约5500年的崧泽文化时期的钱底巷遗址、距今约50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罗墩遗址及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吴文化遗址吴王点将台等;常熟是一个人文荟萃之地,历代文学、书画、音律、藏书、金石等方面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这里诞生了位列“孔门十哲”的南方夫子言偃、元四大家之首黄公望、

两朝帝师翁同稣与清末民初小说家曾朴等一大批著名历史人物。严潋(号天池)所创虞山琴派、钱谦益所开虞山诗派、王晕(号石谷)所领虞山画派、林皋所扬虞山印派更是彰显了常熟历史文化的钟灵毓秀,博大精深;常熟人历来有藏书的传统,著名的藏书楼有脉望馆、绛云楼、汲古阁和铁琴铜剑楼等,浩浩历史之卷翻出的是常熟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儒雅情怀;此外,常熟历史上的城市建设和布局在全国也是独具特色,整个城市沿山筑城,而且城内水网纵横,素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美誉。现在保存较好的历史城市风貌有西泾岸、南泾堂、琴川河与南门坛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古人的建筑风格和生活风貌依旧栩栩如生地展现在现代人面前;除了人文景观外,这里山水相望、中贯七溪,整座城市与山水园林交相辉映、引人人胜。美丽富饶的常熟凭借悠久历史所赋予的深厚文化底蕴,薪火相承、辉映千秋,展示出吴中风情的独有意蕴。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常熟地方文化的个性特色和自成体系的文化架构。

基于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借助明显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常熟积极跳出县级市文化发展的小格局、小圈子,致力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特色文化建设。(1)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使得常熟保留的文化遗迹在江苏省县级市中独占鳌头。目前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5处,控制保护建筑66处。(2)加大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兴建了一批如翁同稣纪念馆、虞山派古琴艺术馆、白茆山歌馆、常熟博物馆、美术馆、评弹艺术馆等反映地方文化特色,融古典与现代韵味为一体的文化场馆,既延续了常熟的千年文脉,也为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搭建了重要平台,成为人们了解常熟文化的重要窗口。(3)立足地方特色,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比如,“一镇一品”工程的推行,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并培育出尚湖镇的“戏曲”、董浜镇的“灯谜”、古里镇的“白茆山歌”、虞山镇的“篆刻书画”等一批地方文化品牌。(4)以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为原则,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比如白茆山歌作为原生态吴歌代表,曾十进北京城;中国古琴艺术节的举办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爱好者;中国(常熟)尚湖国际文化节更是把常熟的民间艺术推向世界宽阔的舞台。(5)以“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为方针,制定出台了《常熟市2010至2012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促进常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积极开拓文化市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常熟市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这些成就的获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人民对常熟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掘和弘扬,显示出常熟较高的城市品位,焕发出江南水乡、吴地风情的特色文化气质。

但是面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要求的提出,为了把常熟的文化名城建设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需要在对城市文化的认知、评价和建构过程中,积极培育常熟人的主体精神,理性认知与把握城市的文化命运和发展前途,从而实现常熟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的和谐共生。从目前来看,常熟在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历史文化遗产时常成为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融合的试验田,如何解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化、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常熟面临的核心问题;二是城市文化的内涵展现还不够充分,对自身城市精神的凝练也相对不足,乃至于市民对于维护和建设文化名城的社会参与度与自觉意识有待加强;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较快但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政府在政策法规上的刚性支撑、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等环节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从而构建起全面开发和利用自身文化资源优势的保障体系;四是复合型的文化理论研究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等相对匮乏,人才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常熟自身的文化产业优势也相对不明显,缺乏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匹配的创新型文化产业群,有待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营销战略,做大做强区域文化品牌,切实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葛蓝・艾波林(Dr.Graeme Aplin)认为,遗产是一种“诠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诠释不同。就会使其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探讨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要考虑它客观性的本体价值,还要关照外部因素对其价值取向的影响,从而作出包括历史、文化、精神、经济和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全面考察。只有如此,才能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定位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大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市民的综合素质,推动城市发展的转型升级,孕育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独特地域风格和气派。

坚持思想先行,高度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塑造。文化观念在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粘合剂的作用,反映了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基本价值取向。坚持思想先行,就是要坚持用体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现实,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培育具有地域和时代特色的文化精神放在文化建设的首位,形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和灵魂,构建城乡社区群众的精神家园。常熟的历史文化遗产反映了常熟人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代表了常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应当承继、发扬其历史文化精髓,凝练和提升“开放、勤奋、精致、创新”的当代城市精神,使之成为支撑现代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标志,增强市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精神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旦为他者所认同、接受和赞赏,乃至成为构成主流文化或价值观的重要部分,那么发源于这种文化的城市自然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这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城市吸引力和感召力的重要举措,需要动员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内化为人们的思想认识并自觉践行。

加强遗产保护,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是一个生态性的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共生性,它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生产方式等外在条件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支撑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在现实中的身份标志,不仅塑造城市自身的特色,还是加强不同地域文化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一个鲜明的时空坐标。目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已进入整体、活态和可持续性保护的新阶段,应尝试构建自己的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

立体式保护。即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科学保护,以适应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流变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加强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密切相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载体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并维持好文化遗产生存、传承的特定自然和文化环境。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标准,展开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认定、登记、分级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民间融资等形式,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加强相应的立法,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有法可依;并注重相关的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提高人们对文化保护区的认识及自觉。总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要以政府为主导,并通过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良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氛围。

搭建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们文化活动的开展,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和形式载体。载体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文化工作的重要主题。加强载体建设也是经济文化一体化条件下,体现文化价值、实现文化功能、创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要改变把文化作为经济“婢女”的工具化思想和做法,确立文化的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要以城市精神统领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商贸发展以及教育、旅游等各个方面,在景观改造、商贸网点、社区建设中为文化发展预留相应空间,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和氛围。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常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需要以此为基础,继续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文化建设领域,平衡城乡文化基础设施,推动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形成实用、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要努力探索文化设施良性运转的内在机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贴近生活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形成具有地方标志性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基础设施,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容、形式、机制上的全面创新,不断提升服务和管理水平。

依托人才兴文,积极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人才是文化传承和创新之本,得人才则文化兴,失人才则文化衰。建设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文化人才队伍,是促进文化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而品牌运作也是市场经济及大众传媒普及的情况下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关节,是提升城市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的重要无形资产。改革开放以来,常熟在培养和使用本土文化人才,拓展人才柔性流动方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地为加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今后要进一步按照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采用学历提升、委托培训、专题研讨、考察取经等方式,促进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并按照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同时,要在社会文化活动的举办、景观载体的建设、公用文化事业的运作、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全面导人品牌管理意识,继续推进民间文艺创新,不断开发新的地方品牌和精品力作,使文化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共同创造和普遍享受的社会大事业,激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创生力量。

强化策划创新,大力发展地方文化产业。策划是为实现特定目标提出思路对策、进而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的思维及创意实施活动。它以目标为起点,以信息为素材,以创意为核心,展开具体的思维实践活动,是思维与行动、主观与客观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环节。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善于跟踪和运用新的知识,这就需要进行有效的策划。策划是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最活跃的要素之一。文化工作是十分依赖于创意的实践活动,文化产业是个性化的精神产品的生产。要把高起点的策划作为文化工作的前提和文化活动创新的关键,在组织层面和组织之间大力倡导创新、激励创新,积极推动多学科的知识应用和头脑智慧风暴,为文化创新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要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通过政策、资金的有力扶持,整合内外文化资源,实施一批有重大影响、起带头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发挥数字网络技术、现代传媒的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合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立足当代文化市场的主导需求和情感诉求,善于借助影视剧、舞台剧、艺术节、文学创作等形式,叙述社区故事,推广地方文化,提升城市形象,扩大文化辐射力。比如,柳如是与钱谦益的爱情故事、翁同稣的传奇人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等,都可以成为文艺创作生产的重要题材。另外,还可以发挥人文历史地理优势,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在融会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推陈出新,大力发展参与型、开放式、多风格、精品型的文化生态旅游业、文化演艺业、娱乐休闲业以及文化工艺品产业等,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寻根文学 民族文化 文学创作

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一种被称为“寻根文学”的文学思潮,它在中国文坛上曾掀起过一股“文化寻根热”。这个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文学热潮,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许多作家和读者对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思考和热议,而且直到今天这种文化上的寻根求源也没有停下脚步。

“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①。在众多的关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之中,似乎西北作家这个“团体”永远不能被我们忽视。而在众多的西北作家当中,有一个名字显得分外醒目,他的作品一向以纯粹、平实的语言,浓重的秦地情节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他就是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

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想必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场面的描写,地域色彩浓厚,给读者一种对秦地、秦人、秦腔的感性认识。而透过这些作品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更有秦川一带文化具象后的影子。秦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连结着秦人悲苦而又奋争的生命;秦人的释放和粗犷又造就了秦腔“吼”的艺术。秦人、秦地、秦腔就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延展,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也许,有人说“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我只是想明确一个小问题,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一定不可忽视自身文化的价值。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寻根”不是复归传统,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载体。

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也已经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而这种“寻找”,正是“寻根文学”曾经做出的有力探索,正是像《秦腔》这样的文章背后隐含的、给予这个时代的巨大诉求。

在当今这个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的时代,我们见到的是街道两旁西式建筑林立、高校教舍竞仿白宫。那些涵养国人千年的民族文化也似乎止于考卷而距我们渐行渐远。这种退变是对自身文化忽视的必然。文化就似植物,倘若只顾枝叶而不重根基,那么再艳丽的枝叶也只是表面的繁荣。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②。我们应当珍惜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凡是都要立足正反两面去看待。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寻根文学的兴盛在文学上引起了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在文化上,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继承问题的思考。但是,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外来文化影响和自身文化有效传承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我想,“寻根文学”所带来的“文化寻根”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文学干预现实的努力。“寻根文学”和“寻根作家”的认识饱含着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分析现实问题时,不应当、也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智慧。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 1985年刊于《作家》

城市文化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消费主义;空间生产;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007-01

一、消费主义在城市中的盛行

在消费主义社会里,“物”与“物”的差异性――即“符号性”,已经成为具体商品被选择进行消费的主要目标,于是城市定的空间成为消费文化所青睐的场所。人们已经厌倦了工业化时代形成的毫无个性的、标准化“现代建筑”环境,反而将文化视为现代消费空间塑造出的符号,这几种表现为白六十年后西方国家普遍开始的内城更新运动,如时代纽约的苏荷区建设。在中国,则表现在近期以来,以上海新“新天地”为代表,诸如南京1912、宁波老外滩、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一列近现代风貌的时尚消费区的涌现。这些发生在近现代历史地区的更新行动,不仅完成了对衰败地区物质环境的在改造、功能的再利用,还创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现代消费场所,成为城市中现代甚至是前卫文化消费空间的代表场所,特别是与中国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景观的结合,呈现在近现代风貌区的空间载体上,并正在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新空间现象。

二、消费空间中的“类迪斯尼化”

在消费社会中商品已经不仅仅因为其实用性而被消费,由其带来的附加价值

即符号性,正成为商品被消费的主要目标。这种大规模的符号化物质商品、体验商品的消费,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和感知自身的基本态度。人们已经由简单的物质消费转为为更加注重精神的体验消费,消费者倾向于从商品或服务中寻找“使用价值”背后的符号象征意义,寻找某种只属于自己活着特定社会群体的“感觉体验”和“存在价值”,以满足“自我实现”的意识形态。

在消费型社会里,消费逻辑开始控制并主动去创造各种消费需求,进而强有力地控制对城市空间的改造和再创造。正如鲍曼所认为的,进入消费社会后“城市空间萎缩,传统的公共场所渐渐为消费场所代替”,纯粹的公共场所越来越需要被披上“文化”的符号并进入商业运作的领域,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得以实现生命的延续和再生。包亚明试图“借助现实的消费空间与文学文本追溯上海消费主义的文化经验和历史”,他敏锐地观察到“新天地项目在中国大范围内的扩张复制,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列费伏尔关于消费空间论断的例证一一新天地系列创造了令人目眩的融时尚、商业于一体的全球化景观,这一‘无地方性’空间的生产模式的确立和复制,已经促成了一种强有力的空间消费文化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扩散和繁殖。”①诸如当前盛行中国各地城市的“欧陆风情”“印象威尼斯”“田园风格”等楼盘概念,它们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一些简单的时尚名称,事实上已经成为了特定消费取向的空间符号。

总之,我们今天的城市空间景观正在出现整体的“类迪斯尼化”――为了激发城市空间的商业活力、满足资本增值的需要,城市规划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迪斯尼空间那种超越真实环境的“亦梦亦真”手法,运用包括传统历史场所遗存在内的那些能够勾起人们脉脉温情回忆和无限遐想的特定空间元素、文化符号,然后加上现代商业形象、内容的包装和运营,将整个城市建构成了一个各种文化场景、异域景观相交错的“类迪斯尼空间”。

三、被符号化的消费空间

在消费空间的生产中,文化成为一种重要的动力,甚至成为创造消费需求的一个媒介。在这里,文化已经超越了其自身的意义和真实性,甚至发生了时空错位。文化从一种虚无的追求走向了物化的、大众化的现实,并且融入了消费空间的生产过程中一一特定的文化载体创造并设定了空间,空间同时塑造了新的文化形式。正是在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中,重塑甚至是新造的“近代历史空间”与其背后所传扬的风花雪月般的“往事”,在人们的记忆怀旧中实现了碰撞和对接(“昨天,明天,相会与今天”――上海新天地的宣传语),它进而被物化为各种消费型的商业空间并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城市规划师与建筑设计师在商家的授意下,意图利用“象征性的”“符号化的”“梦幻的”“超现实的”形象设计手法,使人们从日常生活的泥潭中暂时抽身出来,在城市空间中实习超现实的“温柔之乡”。在符号的应用上,设计师将从传统建筑中提取的元素“涂抹”“悬挂”到新建筑的脸上和身上;在氛围的塑造上,各种熟悉的象征性符号、色彩被经常应用,小雕塑、坐凳等符号被恰当的安置在适宜的地点和时间点,完美的呈现出“体验性设计”的理念。②

四、结语

总之,现代消费主义鼓吹文化消费、体验消费,打造出的“近代风貌区”因为其特定的文化底蕴而被商业资本所看重,并因而演变成一个整体符号化了的消费空间。在这种空间里,人们不仅在白觉地消费商品、服务,也在不自觉地消费着这种被商家主观创造出的“文化”,消费着一个被符号化了的空间。

注释:

①包亚明消费文化与城市空间的生产[J].学识月刊,2006(5)

②罗小未上海新天地――旧区改造的建筑历史、人文历史与开发模式的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