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微创的治疗方法

微创的治疗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微创的治疗方法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继发性脑室出血;微创软通道介入;治疗方法选择;枕角穿刺;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70-01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后,增加了病情的危险性和治疗处理上的复杂性。对此类患者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手术实际的选择,目前存在争议。积极完善的救治脑室出血对于降低脑出血的死亡率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科于2008年1月-2011年6月应用“微创介入颅内出血清除技术”[1、2]治疗高血压继发脑室出血5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性40例,女性18例,年龄40-78岁,平均59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曾有过脑中风病史12例,有糖尿病史10例。入院时均作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首次CT检查有轻度脑积水15例,脑中线结构明显移位28例。原发出血部位:提示原发出血部位基底节壳核区30例,丘脑区18例,小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4例。原发出血量:10-30ml 20例,31-60ml 30 例,60ml以上8 例。术前意识状态:[3]Ⅰ级8 例,Ⅱ级12 例,Ⅲ级 20例,Ⅳ级12 例,Ⅴ级 6例。发病距手术时间:本组发病至手术为3h-4d,其中≤6h 4例,7-24h40 例,24-72h 10例,≥3d 4例。

1.2手术方法:本组15例行单纯脑内血肿穿刺,12例行单纯出血侧脑室枕角穿刺,18 例行血肿穿刺+对侧侧脑室枕角穿刺,12例行血肿穿刺+同侧脑室枕角穿刺,16 例行脑内血肿穿刺+双侧脑室枕角穿刺引流。

2 结果

术后经CT复查脑内血肿清除率约85%-96%,脑室内血肿清除率约90%-95%,血肿基本清除时间48h-72h,血肿穿刺管留置3-4d,侧脑室穿刺管引流留置时间5-8d[4]。本组死亡14 例,病死率24%。死亡原因:不可逆脑疝7 例,再出血3 例,严重肺部感染2 例,多器官脏器功能衰竭 1例,消化道大出血 1例。生存病例6个月随访,按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Barthel指数(BI)计分:ADL1 15 例、ADL2 16 例、ADL3 9 例、ADL4 2例、ADL5 2例。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复杂性,其治疗的关键除了解决因血肿本身压迫所致脑组织水肿、变性、软化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还要迅速解除部分病例因及发行脑室系统积血导致的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及时清除血肿,解除压迫,打破脑出血后的继发性病变所致的恶性循环,挽救生命,减轻脑组织损伤,减少继发性脑积水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高质量。

3.1手术适应证与手术时机:

脑室继发性出血手术与否,在没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应根据原发出血量、出血部位、脑室系统是否有梗阻、病情演变情况等综合因素决定。脑叶、壳核出血量>30ml,丘脑、小脑出血>10ml以上;发病后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CT检查脑室系统明显扩大;血肿侧发生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仍有手术挽救生命的希望。

脑出血后早期或超早期手术符合改善脑出血病理生理的特点。手术时机的选择从文献报道[5]及本组研究经验总结表明,手术应尽早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和准备不能忽视,如术前CT非常重要,以及凝血功能,血糖与血压水平,气道通常情况,给予适当的镇静很有必要。本组44例(占全部病例的75.8%)手术在发病后24h内实施。

3.2 手术方法选择与注意点:

脑出血后发生继发脑室出血究竟采取什么微创方式要依据具体病情而定。笔者的经验是:①原发血肿破入脑室后形成一侧脑室铸型,血肿本身仍较大,应行对侧脑室枕角穿刺+原发血肿穿刺引流。②原发血肿破入脑室后形成双侧侧脑室铸型,三、四脑室铸型梗阻,应行双侧脑室枕角穿刺+原发血肿穿刺引流。③原发血肿破入脑室后,脑室及血量较少,无脑脊液循环受阻,可行原发血肿单纯穿刺引流。④血肿破入脑室后,原发血肿缩小,血肿大部分积聚在同侧脑室,可行血肿侧侧脑室枕角单纯穿刺引流。⑤小脑出血破入脑室,应行右侧脑室枕角穿刺+小脑血肿穿刺引流。

对于出现脑疝的先行对侧脑室枕角穿刺引流,迅速降低颅内压而缓解脑疝。行脑室和血肿穿刺时,应先作脑室穿刺,再作原发血肿穿刺,迅速降低颅压,保证手术安全。利用双针穿刺有利于平衡颅内压,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利用威海村松公司研发的"一次性颅脑外引流器"作为穿刺引流装置。术中5ml注射器缓慢抽吸侧脑室内的凝血块,能迅速缓解脑室梗阻。

3.3术后处理重点:

3.3.1控制血压:血压升高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血压的安全值因人而异,与其基础血压有关,血压的大起大落比血压的绝对值升高更危险,我们的经验是收缩压控制在150毫米汞柱左右,舒张压维持在100毫米汞柱左右。躁动不安的患者给予冬眠一号全量或半量肌注。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早行气管切开。

3.3.2液化术:对脑室内血肿的液化是进行脑室出血外引流的前提。尿激酶是一种外源性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剂,降解为纤溶酶,可使显荣蛋白分解而使血凝块液化[6、7]。半衰期短,脑实质,脑室内应用于液化血凝块安全,有效,尤其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病灶在脑实质内,脑室内分次注入尿激酶(每次4-8万U)是安全的,加之CSF的不断分泌能将液化的出血经引流管排出。选择侧脑室枕角为穿刺点,有利于尿激酶与血肿充分作用,液化完全,能尽快解除三、四脑室积血,对恢复脑脊液循环有重要意义。脑室内注入较大剂量的尿激酶可迅速液化血凝块,从而解除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改善脑脊液循环及脑室周围的微循环。

3.3.3促进脑脊液分泌、清除积血的辅治疗:术前、术后停用或减量应用甘露醇、甘油果糖、速尿等脱水利尿药物;在心功能允许的条件下适度输注生理盐水及低渗葡萄糖溶液,早期应用钙通道阻滞尼莫地平注射液静脉持续输注,抑制和解除血管活性物质所致的脑血管痉挛,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小剂量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阻止红血球及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对减轻脑缺血、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 刘振川,徐立明,赵仕欣,等.微创介入颅内出血(血肿)清除技术在神经内科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8(2):137-138.

[2] 刘振川,纪维华,赵仕欣,等.老年人慢性硬模下血肿的微创介入治疗[J].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2,21(5):381-382.

[3] 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主编.中国脑血管治疗专家文集[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232-234.

[4] 王艳霞,台立稳.重型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治疗[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16(4):405

[5] 王国平,李淮玉,任明山,等.两种微侵袭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安徽医学,2005,26(4):265-268.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方法 开放性手术方法 阑尾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7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61-02

阑尾炎是指人体的阑尾部位由于炎症出现了病变的现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腹部外科的疾病[1]。如果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恢复身体的健康,但如果延误了对患者的治疗会出现严重的病症,严重者还会出现死亡的现象。患者的症状一般为腹部疼痛、呕吐和轻微发热的现象,阑尾炎患者大多选择手术的治疗方法,一般有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选取在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7例阑尾炎患者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在2011年1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7例阑尾炎患者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共56例患者,其中有32例患者为男性,有24例患者为女性,年龄范围:13-67岁,平均年龄为41.7岁;对照组有51例患者,有30例患者为男性,有21例患者为女性,年龄范围:12-66岁,平均年龄4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条件差异较小,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实验组治疗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采用腹腔镜的手术方法,在手术前进行全身麻醉,对患者进行一个小切口,将二氧化碳的气体注入到患者的腹部,设置15mmHg左右的压力,并将腹腔镜置入患者腹部,检查患者是否有器官或组织上的损伤,如有要先将积液吸出体外,吸除干净后对患者在脐部的两侧进行切口,在左右两侧分别置入抓钳和分离钳,将患者的阑尾部位进行分离,用金属夹将阑尾的动脉进行切断,并在阑尾的根部使用丝线进行结扎,然后对阑尾进行常规的处理,对需要置入引流管的患者进行置入,结束后,用丝线将切口处进行缝合。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采取开放性手术,对患者的右下腹进行较大的切口,使医生能够准确的找到患者阑尾的位置,对阑尾的动脉进行结扎后进行切断,对阑尾的根部采用常规的处理方法,根据患者的需要置入引流管,手术结束后进行切口的缝合。

1.3 统计学分析。对于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若P0.05,则无统计学意义。

1.4 治疗标准。治疗显效: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切口没有出现感染的现象,在手术后的排气时间较短而且没有出现并发症的现象;治疗有效;切口出现轻微的感染现象,住院时间较长,有轻微的并发症现象;治疗无效:出现严重的切口感染和并发症现象,住院时间长。

2 结果

实验组有56例患者,有33例治疗显效,22例治疗有效,1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8.2%;对照组有51例患者,有22例治疗显效,20例治疗有效,9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2.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3 讨论

阑尾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如果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身体健康,目前对这种疾病的治疗多选用手术的方法,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阑尾炎患者选择腹腔镜手术的方式[2]。采用该种手术方法,因为创伤小,所以在患者的恢复时间上较短,所以感染的机率就越小,从而并发症的现象也极少出现,大大减缓了患者的病痛折磨,使其可以较快的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中,而且切除的效果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是一样的,在选择腹腔镜手术的56例患者,有55例患者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8.2%,更加充分的说明了对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而对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必须要进行较大的切口才能准确的找到患者的阑尾部位,再进行常规的切除手术。由于患者的切口较大,所以恢复的时间较长,而且在恢复的过程中还会增加感染的情况,尤其在夏季,更容易出现感染的现象[3]。而且由于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恢复正常的饮食,会出现肠粘连等并发症的情况,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病痛折磨,使得选用开放性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治疗有效率仅为82.4%,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有实际的意义(P

综上所述,对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方式比采用开放性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推荐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程守服,阮庆兰,周刚.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60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14(01):57-58

[2] 赵红林,王文忠,唐志军.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阑尾炎的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36(24):114-115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关节镜; 微创; 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055-02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上很常见。由于前交叉韧带对关节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关节不稳,从而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和逐渐加重的关节功能障碍[1]。对于移位的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传统的方法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手术创伤大,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慢,易导致关节粘连而造成关节功能障碍。我科自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32例,不仅使骨折得到了良好的复位而且同时处理了合并的关节内损伤,从而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结果令人满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9-56岁,平均28。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车祸伤20例,行走时扭伤8例,运动伤4例。按伤后三周内为新鲜性损伤,三周后为陈旧性损伤分,新鲜损伤者为25例,陈旧性损伤7例。入院后行X线片及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新鲜受伤前3天因疼痛刺激检查不合作,待疼痛减轻后检查可发现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阳性,说明膝关节存在前向不稳。受伤至手术时间3-31天,平均8.6天。按照Meyers-McKeever分型[2]方法:Ⅱ型10例,Ⅲ15例,Ⅳ型7例。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手术前常规行关节X线片及MRI检查,全面了解膝关节内有无合并伤及副韧带有无损伤情况。详细询问病史,记录关节体查结果如前后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内外侧应力试验等。往往在急性期患者伤膝疼痛明显,检查不合作,可暂给予石膏外固定。待急性反应期过后检查关节稳定性时较易得到阳性体征。手法检查时应注意体会有无“硬性终止点”的感觉。有经验的手法检查往往可以得到最准确的损伤诊断结果。MRI检查可以很好的显示韧带及软骨及半月板损伤情况,用于术前评估关节损伤,从而为手术做好充分的器械准备。术前常规行血液生化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后手术。术前半小时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2 手术方法 选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患肢驱血后常规在大腿根部扎气囊止血带充气止血。首先采取膝关节镜前内、前外侧手术入路,清除部分阻挡视野的髌下脂肪垫及滑膜组织,依次对关节进行探查并处理合并伤,本组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在镜下给予半月板成型或缝合。仔细观察撕脱骨折的形态大小,对于粉碎性骨折,则须找出主骨折块,往往有些小的碎骨块若已游离则须取出,避免后期形成游离体。仔细清除骨床内的血凝块及软组织,对于骨折块较大的病例则须用刨刀刨除膝内外侧半月板之间的横韧带,以免其横跨骨床影响骨折的复位。用探针试行骨折复位,复位满意后用一直角钳或折成钩状的腰麻穿刺针带一双股Ethibond5号缝线或细钢丝由内侧关节镜手术入路进入关节,在前交叉韧带与骨块结合部穿过韧带体部,引出Ethibond缝线至关节外。在骨床的前内侧缘利用Acufax ACL Guide定位,钻入导针,顺导针钻一4.5mm的骨道。再在膝关节正中经髌腱做一辅助入路,由此入路再用定位器定位于骨床的前外侧缘,同样方法钻制一4.5mm的骨道。将已穿过ACL的Ethibond双股5号线或钢丝在骨块前交叉成“8”字,线或钢丝两端各由骨床前缘的两骨道分别拉出,调整线或钢丝的位置,利用线或钢丝压紧骨折块后在关节外拉紧打结固定。术中屈伸关节,观察骨折固定牢固程度,手术台上确认骨折固定牢固程度是术后疗效的保证。术毕常规在关节内放置Penrose氏引流管。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用弹力绷带缠绕患肢,石膏托外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术后膝关节行24小时冰敷,术后麻醉醒后即开始鼓励患者行足趾活动,并练习直腿抬高加强股四头肌的锻炼。术后复查X线片。了解骨块复位情况。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管,术后10-12天行伤口拆线。拆线后可在石膏的保护下扶拐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四周拆除石膏开始逐渐练习关节屈曲功能,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即可关节自由活动。术后6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测。

2 结果 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为30-60分钟。手术中应用大腿根部止血带,术中出血少。本组32例前交叉韧带下止点撕脱骨折4例使用钢丝内固定,其余均采用双股5号强生Ethibond缝线固定。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手术伤口Ⅰ期愈合,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32例有29例患者得到随访,时间6-48个月,平均时间18个月。术后3个月经X线片检查确认骨折均已愈合。术后4个月膝关节活动度基本恢复正常,没有膝关节不稳现象发生,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可查出前交叉韧带的“硬性终止点”,前直向稳定性好。1例患者行钢丝内固定在术后9个月复查发现钢丝断裂,但骨折愈合良好,给予取出钢丝,关节功能无影响。其中一例术后拆除石膏后由于疼痛敏感,术后半年膝关节仍仅能屈曲30°,经行理疗及手法按摩及中药熏洗等措施,术后一年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16.5±2.1)分,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为(94.2±2.1)分。

3 讨论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在胫骨上的止点呈扇形附丽于胫骨棘间前方内侧沟内,位于内外侧半月板前角之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常由急速减速致膝关节猛烈过伸所致。该骨折以前报道发生率低,常见于儿童、青少年。随着运动伤和交通伤的增多以及认识的加深,发现目前该病的发生率较高,占整个ACL损伤的14%[3]。

1982年,Mclennan[4]报道了首例关节镜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以来,该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广泛应用。相对于开放手术,关节镜具有“微创”特点,对关节内干扰小,反应轻,不破坏支持带,关节囊,术后的关节粘连轻,关节僵硬少,切口美观,功能恢复快,并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其它病变如半月板损伤的成型、缝合,软骨的修整等。目前已成为手术治疗此病的首选方法。

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j[2]骨折分型,Ⅱ型骨折建议手术治疗。理由是复位良好的骨折缺乏直接可靠的固定有进一步移位变成Ⅲ型骨折的可能。有些X线片满意的骨折在关节镜下发现有软组织嵌夹(多为半月板前角或膝横韧带)。有统计,80例青少年患者Ⅱ型骨折半月板的嵌入率为26.1%。Ⅲ型骨折半月板的嵌入率为64.9%[5]。ACL撕脱骨折有合并半月板损伤10%-20%。本组病例22例,合并半月板损伤者5例,半月板及膝横韧带嵌入14例。所以,有学者建议所有有移位的骨折都需手术治疗。一般来说,临床上在充分考虑骨折分型的基础上,对于静态位片示骨折块上移>3mm和双膝应力位胫骨前移差异>3mm的病人,可作为相对手术指征[6]。传统切开关节手术虽能对骨折块进行直接复位固定,但手术创伤大,干扰了关节的正常生理环境,破坏了髌上囊、内侧支持带等结构,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样较高。我们自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们在关节镜下共完成此类手术32例,术后石膏外固定4-6 周,拆除石膏后开始行膝关节功能锻炼。

Lysholm评分是特别设计用于膝关节韧带术后的评估,能准确地描述膝关节功能,侧重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评估,使用较为方便。Lysholm总评分为100分,其中95-100为优秀;84-94者在体育活动后可有不适症状,为良好;少于84分者日常活动后有不适症状,为差;平均得分90分以上为膝关节功能近似正常,表示治疗效果满意。本组病例术后6个月均进行Lysholm评分,平均分为94分,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从力学角度来看,一般认为不可吸收线强度大于可吸收线,并与钢丝相差不大,但术中更易操作,所以多数学者选用不可吸收线。Zhao等[7]使用不可吸收线“8”字法固定,适用于所有类型骨折,并可防止骨块小而导致松脱的可能。但对于骨骺有生长能力的患者,使用可吸收线有特殊的优势,可避免永久性的生长干扰。冯华[8]采用可吸收线横穿ACL基底固定,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有报导使用细克氏针固定,但其固定存在不牢靠的缺点,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对于骨骺有生长能力的患者,使用可吸收线有特殊优势,可避免永久性干扰生长。且青少年的骨折愈合更快,关节功能恢复好。本组儿童骨折1例,年龄为9岁,使用细钢丝行骨折固定,在骨骺线的近端钻制骨道,特意避开了骨骺线,从而避免了对儿童生长的影响。其余的病例我们均采用了不可吸收的强生双股5号Ethibond线固定,没有出现骨折愈合不良现象的发生。

随着对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发生机制认识的加深,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其预后已趋满意。但对于手术指征,固定方式的选择等方面尚有争论,还有待于关节镜技术的深入研究和长期的临床观察。本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平均94分,与文献报告病例治疗效果相当,是治疗ACL下止点撕脱骨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Delcogliano A,Chiossi S,Caporaso A,et al.Tibial intercondylar eminence fractures in adults:arthroscopic treatment[J].Knee Surg Sports Trauma Arthrosc,2003,11(4):255-259.

[2] Meyers MH,Mckeever FM.Fracture of the intercondylar eminence of the tibial[J].J Bone Joint Surg Am,1970,52:1677.

[3] Kendall NS,Hsu SY,Chan KM.Fracture of the tibial spine in adults and children. A review of 31 cases[J].J Bone Joint Surg(Am),1992,74:848-852.

[4] Mclennan JG.The role of arthroscopic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intercondylar eminence of the tibia[J].J Bone Joint Surg(Am),1982,64:477-480.

[5] Kocher M S,Micheli U,Gerbino P,et al.Tibial eminence fractures in children: prevalence of meniscal entrapment[J].Am J Sports Med,2003,31:404-407.

[6] 高彦平,吴宇峰,邱桂春等.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03):272-274.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三维适形放疗 卡培他滨 食管癌复发 疾病进展时间

[中图分类号] R73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125-01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并呈高度恶性。以往对于食管癌多采用单纯手术治疗,但其远期疗效不佳,可切除的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仅为24%。食管癌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首选,但放疗和化疗在食管癌的综合治疗中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步化疗是指放化疗同时进行,放疗、化疗同步治疗已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模式,其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晚期肿瘤的治疗。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25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案,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食管癌复发患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8.2±2.5岁。所选取的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查、血常规检验以及心电图结果均为正常,且已被证实不适宜实施手术切除治疗方案。随机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方案,对照组实施卡培他滨化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2 方法 主要仪器设备有STAR2000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以及西门子的直线加速器。使患者保持匀速且平静呼吸状态,进行厚度为4毫米左右的CT扫描,并将扫描图像向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传送,由其勾画肿瘤靶体积,并用5个照射野对其进行包绕;处方剂量每次2-3Gy,一周五次,依据患者实际症状进行3-6周的治疗。观察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真空体模固定,CT扫描模拟定位,3mm层厚连续扫描病变区域。勾画靶区:根据食管钡餐造影显示病变长度以及CT显示的外侵深度范围,同时包括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均定义为肿瘤区(GTV),GTV前后左右方向各外放0.6-1.0cm,上下方向各外放3.0cm为临床靶区(GTV),GTV再均匀外放0.5cm为计划靶区(PTV)。同时勾画邻近组织和器官如气管、心脏、脊髓及双侧肺。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与平面二维等剂量曲线图选择最佳治疗计划方案。采用6MV直线加速器进行治疗,每例计划包括5-7个照射野。全肺V加(%)值的范围22±11,脊髓受照平均剂量(1527.1±601.2)cGy。常规分割治疗2.0Gy/f,每周5d,总剂量达60-66Gy。对照组:患者早晚各口服一次卡培他滨,每次1000mg/m2,一周期为21天,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确定具体周期。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分析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近期疗效评价

表2-1 两组近期疗效评价

注:两组相比P

由表2-1知,观察组的完全缓解例数为18,显著高于单放组,P

2.2 生存情况及毒副反应 治疗后经随访一年,观察组的一年生存例数为22,对照组组的一年生存例数为14,生存率分别为80.00%和56.36%,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不能手术的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或化疗疗效差,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为23%,单纯化疗5年生存率约为5%。研究表明放化疗结合可以提高局部控制率并且对微小转移灶提供早期治疗,主要副作用为毒性增加。卡培他滨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化疗药物,是嘧羧啶类抗代谢药物,口服后经肠黏膜吸收在肝脏被羧基酯酶转化为无活性的中间体5′-DFUR,以后经肝脏和肿瘤组织的胞苷脱氨酶的作用转化成5′-DFUR,最后在肿瘤组织内经胸苷磷酸化酶(TP酶)催化成氟尿嘧啶(5-FU)而起作用。卡培他滨口服后,肿瘤组织内的氟尿嘧啶的浓度明显高于血液(100倍以上)和肌肉(2倍)水平,与其他抗肿瘤药物有协同作用。本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提高肿瘤受量的同时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总之,在食管癌复发的治疗方面,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方案具有显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微创的治疗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适形放疗;半野照射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9.006

Clinical effect by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semi-field irradiation radi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RAO Jian, YU Zeng-rong, WU Ting-an. Guangdong Jiangmen City Central Hospital, Jiangmen 52907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by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semi-field irradiation radiotherapy for whole or partial liver in the treatment of locally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liver cancer were randomly given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semi-field irradiation radiotherapy (radiotherapy group) and best supportive care for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and each group contains 20 cases.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OS),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DFS) in both groups, and complications in the radiotherapy group. Results The radiotherapy group had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as 10.0 months and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as 7.0 months. The control group had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as 7.0 months and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as 3.0 months. The radiotherapy group had all better median overall survival and median disease-free survival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Conformal radiotherapy; Semi-field irradiation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恶性肿瘤。全球新发肝癌病例中, 53%发生在我国, 2000年发病率达54.7/10万[1]。局部晚期肝癌指肿瘤巨大和(或)多发子灶、癌栓、肝门淋巴结转移而不能手术切除, 不仅比例较高, 达到临床首诊的70%~80%, 而且病情重、进展极快, 若不进行有效干预, 大多生存时间很短[2]。目前局部晚期肝癌仅小部分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靶向治疗(如索拉非尼), 且疗效不佳。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已有广泛应用, 但对局部晚期肝癌, 顾忌到肝功能耐受, 局部大野、多野调强、局部高剂量等技术条件开展困难。为此, 作者设计了全肝或部分肝的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来治疗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 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40例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35例, 女5例, 年龄38~71岁, 平均年龄50.0岁。纳入标准:①病理确诊肝细胞肝癌;②无肝外器官转移;③一般情况较好, 无严重器质性疾病, 美国东部肿瘤合作组(ECOG)评分为0~2分,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为A、B级;④不适宜手术, a.肿瘤巨大, 如切除剩余肝不能代偿, b.肿瘤多发≥4个, 分布在肝一侧或两侧;⑤可行肝动脉介入治疗, 但以下情况介入治疗并非首选手段, 即肝肿瘤巨大且周围有多发子灶、肝肿瘤包膜不完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⑥以及符合条件①~③, 既往行肝动脉介入治疗或肝癌切除术后病情进展者。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放疗组与对照组, 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块特征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可行肝动脉介入者予肝动脉介入治疗;不适宜行肝动脉介入的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多发弥漫病灶), 予索拉非尼靶向治疗。放疗组采用全肝或部分肝的三维适形半野轮照放疗技术, 采用西门子公司Primus或VARIAN直线加速器。放疗前行CT模拟定位。①根据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 62号报告定义大体肿瘤区(GTV)、临床靶区(CTV)、计划靶区(PTV)。本研究规定GTV为肝癌所有病灶、癌栓、转移淋巴结, CTV包括GTV及1~3 cm肝组织, 必要时包括全肝。实际治疗中, 如有部分肝组织未见可疑病灶, 应尽量在设野时保护。②勾画靶区后, 使用PINNACLE计划系统, 设一对对穿适形照射野, 采用铅挡块或多叶光栅保护周围器官, 以等中心点设置左右或头足方向的半野照射。③实施放疗时, 以等中心为分界, 分别设右半野照射及左半野照射, 先予右半野放疗, DT 20 Gy/10次, 2周完成, 再予左半野放疗, 剂量分割与右半野相同。治疗结束后, 可视患者获益情况及放疗反应, 考虑进一步对GTV缩野放疗, 局部推量20~30 Gy。注意一定要保护好健侧肾脏, 使双肾平均剂量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 并观察放疗组治疗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中位数采用非参数检验;采用Radit及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期与无疾病进展时间并绘制生存曲线图。P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 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3~24个月), 无失访。放疗组14例部分肝半野轮照, 6例全肝半野照射, 中位总生存期10.0个月, 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7.0个月, 有2例随访23、24个月仍生存。对照组6例行局部病灶TACE, 2例口服索拉非尼, 12例支持治疗或中药治疗, 中位总生存期7.0个月, 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3.0个月。放疗组中位总生存期、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2. 2 放疗组毒性 肝功能改变者6例;曾出现恶心呕吐者、胃纳下降等消化道症状者10例;白细胞下降Ⅰ级者5例;未见3、4级毒性者。未见肝功能进行性恶化、黄疸、腹水、碱性磷酸酶升高等放射性肝炎症状发生。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常见又难治的恶性肿瘤。尽管外科手术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但是在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达中晚期, 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 据统计仅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3]。对于不能手术局部晚期肝癌的治疗, 主要采用肝动脉介入、放疗、全身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尚缺乏公认有效的治疗原则, 总体治疗效果不理想。肝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部治疗手段。但对于肝肿瘤巨大且周围有多发子灶、肝肿瘤包膜不完整、有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的患者, 介入治疗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现代认识侵袭转移是肝癌生物学特性的核心, 其表现为多中心发生和肝内转移, 最新研究发现肝癌多中心发生和肝内转移分别为19.5%~27.5%和59.4%~69.5%[4], 介入治疗难以有效治疗肝内微转移病灶。FOLFOX4方案联合化疗, 有效率仅4.2%[5];以索拉非尼为主的靶向治疗, 总生存也仅提高2.3个月[6]。

肝癌是放射敏感肿瘤, 放疗有重要地位, 已有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放疗对肝癌巨大肿块、门静脉癌栓、区域淋巴结转移有效[7, 8]。肝癌放疗主要有精确放疗(适形、调强放疗), 常规放疗(大野对穿照射)及全肝移动条野放疗3种技术。针对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于局部晚期肝癌, 采用全肝或部分肝的轮照技术放疗, 较最佳支持治疗、TACE或索拉非尼治疗, 无论无疾病进展时间还是总生存期, 均有显著改善。提示对于以缓解症状, 延长生存时间为目的的姑息放疗, 即使给以较低的放疗剂量也是可能使患者受益的。本组病例在肝功能、血常规的随访结果显示可以耐受, 也说明采用合适的治疗技术及照射剂量, 肝癌放疗是安全的。本研究不足为病例数太少, 不能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 且肝癌全身转移对生存时间影响也较大。

对于局部晚期肝癌, 采用全肝或部分肝的轮照技术, 克服了适形调强放疗、常规设野放疗、全肝移动条野放疗3种放疗技术的缺点, 简单易行, 安全性高, 是一种局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全新放疗模式, 有望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Elserag HB.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 epidemiologic 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2002, 35(5 Suppl 2):S72-S78.

[2] 程树群, 卫旭彪, 吴孟超. 提高进展期(巴塞罗那分期C期)肝细胞癌疗效的有效途径. 中华外科杂志, 2015, 53(5):324-327.

[3] Zeng ZC, Fan J, Tang ZY, et al. A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combinations with and without radiotherap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and/or inferior vena cava tumor thrombu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5, 61(2):432-443.

[4] Qiang L, Jian W, Juzi JT, et al. Clonality analysis for multicentric origin and intrahepatic metastasis in recurrent and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2008, 12(9):1540-1547.

[5] 杨柳青, 秦叔逵, 赵宁莉, 等. FOLFOX 4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3, 18(2):108-113.

[6] Cheng AL, Kang YK, Chen Z,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rafenib in patient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 phase Ⅲ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Oncol, 2009, 10(1):25-34.

[7] Huang YJ, Hsu HC, Wang CY, et al. The treatment responses in cases of radiation therapy to portal vein thrombosis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 Biology Physics, 2009, 73(4):1155-1163.

[8] 张孔志, 余文昌, 陈示光, 等. TACE 联合放疗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的影响. 中国肿瘤临床, 2012, 39(1):35-37.

[9] Wahl DR, Stenmenk MH, Tao Y, et al. Outcomes after 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 o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J Clin Oncol, 2016, 34(5):452-458.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微创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微创泌尿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微创医学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